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康复训练
- 格式:docx
- 大小:11.76 KB
- 文档页数:2
股骨颈骨折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摘要】目的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因一般老年人体质弱,骨折术后卧床时间长,被动体位,易发生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疮等并发症,而伤前多合并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一种或多种疾病,所以护理工作难度大,在术后和康复过程中做好护理工作很重要。
方法术后通过指导,协助患者按时翻身,叩背,适当抬高患肢,深呼吸,按术后时间进行康复锻炼等,并保持皮肤,会阴清洁,床铺整洁。
结果我院2012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无并发症发生,护理工作取得满意效果,患者2周后均康复出院。
【关键词】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护理;术后康复护理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85-01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来源于2012年我院收住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共25例,女性20例,年龄41-78岁,男性5例,25-70岁。
切开复位内固定18人,人工股骨头置换7人。
住院治疗14-18天,平均16天。
2 术后护理2.1 疼痛护理预防性或针对性应用止痛药,做到护理动作轻柔准确,分散转移患者注意力,心理疏导等。
2.2 心理护理做好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宣教,避免患者不良情绪的产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饮食指导老年人一般给予低盐,低脂,高蛋白,多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多饮水,并观察大小便情况。
3 术后康复护理3.1 术后1-2天,患肢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足背伸训练。
每次10-20下,每天6次,以减轻伤口水肿,防止肌肉萎缩。
3.2 术后3-7天,患肢髋,膝关节应用cpm机进行功能锻炼,角度从30度开始,每天增加5-10度,每次30分,每天2次(无明显疼痛范围内)。
坐位训练:利用健肢支持坐起并移动臀部,注意保持患肢外展位,屈髋小于90度,不可内旋,以改善关节活动度,并防止肌肉萎缩。
3.3 术后2-4周,床上逐渐主动坐起,(不盘腿,不内收腿),主动翻身,增加髋,膝的功能锻炼,助行器患肢无负重站立训练,3周后,可在步行器下逐渐部分负重训练,以改善髋关节功能(屈髋小于90度)。
股骨颈骨折手术后康复训练方法嘿,朋友!你或者你身边是不是有人刚经历了股骨颈骨折手术呀?这可不是个小事情呢,不过别怕,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股骨颈骨折手术后的康复训练方法,就像我在你耳边唠家常一样。
咱先说手术后早期的康复训练。
刚做完手术,你肯定觉得自己像个脆弱的小树苗,稍微一动就怕伤到伤口。
这个时候呀,也不是就只能干躺着。
你可以先从简单的脚趾和踝关节活动开始。
想象你的脚趾是一个个小士兵,让它们在你的指挥下,轻轻地向上翘,再向下压,就像小士兵在做早操一样。
踝关节呢,也缓慢地转动,顺时针转几圈,再逆时针转几圈。
这就像是给你的下肢关节上了点润滑油,让它们先热热身。
我有个邻居张大爷,他做了这个手术之后,刚开始就很害怕动。
他老伴就一直在旁边鼓励他:“老头子,你看你的脚指头,它们都想活动活动呢,你不动动,它们可会不高兴的哟。
”张大爷听了,就小心翼翼地开始动脚趾,慢慢地他发现也没那么疼,信心就上来了。
等过了几天,伤口没那么疼了,咱们就可以进行一些肌肉的收缩训练了。
大腿上的肌肉可重要了,就像大楼的支柱一样。
你试着收紧大腿肌肉,就像你要把腿肚子上的肉往上提,然后再慢慢放松。
这个动作可以反复做,一次做个十几下,一天做个好几组。
这时候,家里人也可以帮忙,比如说轻轻按按腿部肌肉,给它一点刺激。
再过一段时间,大概术后一两周吧,就可以考虑膝关节的屈伸训练了。
这个时候你可能会有点担心,觉得是不是会影响到股骨颈的恢复。
其实呀,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来,是没问题的。
你可以坐在床边,让腿自然下垂,然后慢慢地弯曲膝关节,就像小木偶的关节一样,弯曲到你能承受的最大程度,再慢慢伸直。
这时候要是有家人在旁边看着就更好了,就像我的朋友小李,他照顾做了手术的父亲时,就会在旁边喊着:“爸,再弯一点,好嘞,慢慢伸直,真棒!”这种鼓励就像给患者吃了一颗定心丸。
到了中期康复阶段,也就是术后几周至几个月的时候,就可以逐渐增加活动量了。
拄拐下地活动是个很关键的步骤。
在进行股骨头置换术后,需要依据年龄而进行康复锻炼,通常可分为如下情况:
1、60-70岁的患者:患者较年轻、身体较好,在术后第一天可以依靠助步器进行负重行走,同时还可以做躺卧位屈身锻炼;
2、80-90岁的患者:此类患者年龄较大,可以在床上进行适度的屈髋、伸髋锻炼,然后逐步进行床边坐位锻炼,或由家人扶着站在床边,尝试负重锻炼。
通常在进行股骨头置换术后2周,50%的患者可以脱离拐杖进行行走锻炼。
在术后1个月左右,患者可以不用助步器或仅用小型单拐,进行辅助下行走锻炼。
在术后2个月,患者可以进行长距离的行走锻炼,而对于年轻体壮的患者,甚至可以进行适当的跑步锻炼。
因此,股骨头置术换通常用于70岁以上、身体较差的患者,出现股骨颈骨折、股骨颈坏死后的治疗。
此类患者在术后可采取循序渐进的锻炼方式,包括早期肌肉收缩、关节屈伸、行走功能康复,以行走功能康复为主。
另外,在康复锻炼过程中,患者需要避免髋关节外旋、盘腿、坐矮凳子,否则可能会引起关节脱位。
股骨颈骨折健康教育及康复锻炼
股骨颈骨折是指股骨头或者颈部破裂或断裂,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
骨折类型。
股骨颈骨折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了解股骨颈骨折的健康教育和康复锻炼是非常重要的。
一、股骨颈骨折健康教育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熬夜、适量运动、坚持锻炼等。
2.注意营养,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鱼、虾等。
3.避免骨质疏松的发生,如戒烟戒酒、女性更年期要定期复查骨密度等。
4.保持良好的生理状态,如注意心理健康、避免着凉等。
5.注意安全,如家中搬运、行走时要注意脚下、避免从高处坠落等。
二、股骨颈骨折康复锻炼
1.床上锻炼:进行活动度锻炼,包括踝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的活动。
2.功能锻炼: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扶栏行走,另一种是单拐行走。
3.力量锻炼:分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早期、中期和晚期的力量训练。
4.平衡训练:通过平衡训练,可以增加康复患者的平衡感觉和肌肉协调性。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康复锻炼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并在随时避免再次受伤的前提下逐渐加强锻炼强度。
总之,了解股骨颈骨折的健康教育和康复锻炼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的康复锻炼,可以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避免再次受伤。
同时,良好的生活习惯、营养和安全意识也是预防股骨颈骨折的重要措施。
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避免各种不必要的风险。
股骨颈置换术后康复训练股骨颈置换手术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手术,适用于股骨颈骨折、骨质疏松症、股骨头坏死等疾病。
手术后的康复训练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股骨颈置换术后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训练方法和效果评估。
一、术后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1.术后第一天,患者应保持床位休息,避免下床活动,避免扭转、屈曲、伸展、外展等动作。
2.术后第二天,患者可以下床行走,但需要有专业人员协助,注意避免跌倒和扭伤。
3.术后第三天,患者可以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肌肉收缩、肌肉松弛、肢体活动等。
4.术后一周内,患者应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跑步等高强度运动,避免负重。
5.术后两周内,患者应避免坐在低沙发、低椅子等低位家具上,以免臀部肌肉过度收缩。
6.术后一个月内,患者应避免长时间坐在硬座椅上,避免长时间蹲下、屈膝等动作。
7.术后三个月内,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如跳跃、冲刺等。
二、康复训练的方法1.肌肉收缩训练股四头肌是大腿前面的肌肉,是股骨颈置换手术中受到影响的肌肉之一。
患者可以进行肌肉收缩训练,帮助恢复肌肉力量。
具体方法如下:(1)仰卧,双腿伸直,双手放在身体两侧。
(2)慢慢收缩股四头肌,将膝盖向上提起,保持1-2秒钟。
(3)慢慢松开股四头肌,让膝盖回到原位。
(4)每组重复10次,每天进行3组。
2.肌肉松弛训练肌肉松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放松紧张的肌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具体方法如下:(1)仰卧或俯卧,放松全身。
(2)慢慢深呼吸,感受呼吸带来的轻松感。
(3)集中注意力,逐渐放松肌肉,从脚开始,一直到头部。
(4)维持松弛状态5-10分钟,每天进行3次。
3.肢体活动训练肢体活动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增加关节的灵活性,促进康复。
具体方法如下:(1)坐在床边或椅子上,双腿伸直。
(2)慢慢抬起一条腿,尽量向上抬高,保持1-2秒钟。
(3)慢慢放下腿,回到原位。
(4)重复10次,换另一条腿进行训练,每天进行3组。
三、效果评估康复训练的效果需要进行定期评估,以便及时调整训练方案。
浅析阶段性康复功能锻炼在股骨颈骨折术后的临床效果发表时间:2016-05-19T15:46:46.84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2期作者:韩丽伟石莹王佳娣耿娜[导读] 黑龙江省康复医院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以量化控制骨折康复过程,通过早期、小量、患肢晚负重的康复方法。
黑龙江省康复医院 150018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阶段性康复功能锻炼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在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69例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3例。
A、B组为治疗组,均以“量化控制”康复方法进行功能活动,其中A组为较小的康复量,B组为相对较大的康复量,C组以无量化控制的AO“无痛”康复方法进行功能活动。
术后12~18个月,平均13.6个月,对3组患者髋关节功能和X线放射学作评价分析。
结果髋关节功能评价:A 组、B 组与C 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A 组与B 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髋关节活动度:A 组、B 组与C 组有显著差异(P<0.05),A 组与B 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以量化控制骨折康复过程,通过早期、小量、患肢晚负重的康复方法,能有效恢复肢体正常功能、避免肢体活动功能障碍。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阶段性康复功能锻炼;康复量化股骨颈骨折多发于老年人,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骨量降低,四肢协调能力差,反应迟钝,常因生活伤致其骨折[1]。
患者伤前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身体基础条件较差,长期窝床容易导致坠积性肺炎,褥疮,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肢肌肉萎缩,其中尤以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肢肌肉萎缩最为多见,同时患者长期卧床,患肢长期制动,容易造成患肢活动功能障碍,因此术后指导患者康复功能锻炼,对恢复患者患肢功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康复训练股骨颈手术后应注意将患肢放于外展微屈髋位,可用枕头垫于腿下,以抬高患肢,预防
肿胀。
早期组织存在较为明显的炎性反应,且易移位,故以静力练习(关节不活动,保持某一姿势直至肌肉疲劳)为主。
练习中应绝对避免髋内收动作(交叉腿等)。
平卧时双腿之间垫枕头,使双腿不能并拢。
不得向患侧翻身。
向健侧翻身时应保护患腿,使其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保持髋稍外展位。
侧卧后双腿之间垫高枕头,使患腿保持髋稍外展位。
一、术后0~1周
1、消退后立即开始活动足趾及踝关节,尽早开始踝泵练习:5分钟/组,1组/小时。
2、股四头肌及腘绳肌等长收缩练习:大于300次/日,应在不增加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
3、术后3天开始CPM练习,由医务人员指导完成,30分钟/次,2次/日,练习后即刻冰敷30分(角度在无或微痛情况下逐渐增大)。
整个运动过程中保持髋稍外展位。
二、术后2~4周
1、继续前述练习并逐渐增加强度。
2、直腿抬高练习:10~20次/组,1~2组/日。
3、后抬腿练习:30次/组,4~6组连续,组间休息30秒,1~2次/日。
4、俯卧位勾腿练习:10次/组,10~15秒/次,每次间隔5秒,4~6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30秒。
5、抗阻伸膝练习:10次/组,10~15秒/次,每次间隔5秒,4~6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30秒。
6、主动髋屈伸练习(在无或微痛及稳定的前提下):坐位,足不离开床面。
缓慢、用力,最大限度屈膝屈髋,保持10秒后缓慢伸直。
10~20次/组,1~2组/日。
三、术后5周~3个月
1、负重及平衡练习:必须经过X线检查,在愈合程度允许情况的前提下进行。
随愈合的牢靠程度,负重由1/4体重→1/3体重→1/2体重→2/3体重→4/5体重→100%体重逐渐过渡。
可在平板称上让患腿负重,以明确部分体重负重的感觉。
逐渐可达到患侧单腿完全负重站立。
5分钟/次,2次/日。
2、坐位抱腿:必须在愈合程度允许的前提下进行。
5~10分钟/次,1~2次/日。
3、有条件可以开始固定自行车练习,轻负荷至大负荷,并逐渐减低座位的高度。
20~30分钟/次,2次/日。
四、术后4~6个月
多愈合,练习旨在强化肌力及关节稳定性,逐渐、全面地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
1、静蹲练习:随力量增加逐渐增加下蹲的角度(小于90°),2分钟/次,间隔5秒,5~10组连续练习,2~3组/日。
2、跨步练习:包括前后、侧向跨步练习,20次/组,组间休息45秒,4~6组连续练习,2~4次/日。
3、患侧单腿蹲起练习:要求缓慢、用力、有控制(不打晃)。
20~30次/组,组间间隔30秒,2~4次/日。
此练习需在后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