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选修1 1.3 恒星的一生和宇宙的演化(2)
- 格式:ppt
- 大小:5.52 MB
- 文档页数:22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1
学习知识要点
(2)了解大质量恒星的演变过程
(3)讲明宇宙的概念和宇宙的特点。
(4)了解大爆炸宇宙论的要紧观点
学习重难点:
恒星的不同进展时期与大爆炸宇宙论的要紧观点
学习思路:[来源:学科网ZXXK]
1、[咨询题] 什么是恒星?
2、列表比较恒星的不同进展时期
3、[咨询题] 宇宙中各种天体之间有何运动关系
[来源:学科网]
5、[咨询题] 读太阳系模式图和九大行星数据完成
在示意图中标注九大行星名称、小行星的位置
注意九大行星的公转和自转的方向及轨道,参比公转和自转的周期。
6、[咨询题] 地球是一颗一般的行星,但又不同于太阳系中其它的行星,什么缘故?
(按照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和九大行星的数据资料,分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
7、宇宙形成的理论之一——大爆炸宇宙论的要紧内容
8、宇宙形成的理论还有哪些?
讨论活动
[咨询题] 在地球以外的天体上是否有生命存在?
(收集关于UFO、人类对宇宙的探究资料,批驳一些伪科学言论)
[咨询题] 人类如何好好爱护自己的家园---地球?
[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
同步练习:完成基础训练P2-4[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
知识检测:(省会考纲要)
什么是天体:
用简表区不不同级不的天体系统:
日地的平均距离是:[来源:学科网ZXXK]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一般的
讲明地球上存在生物的缘故:。
第四讲恒星的一生和宇宙的演化一、恒星的一生(一)赫罗图与恒星分类(二)恒星的诞生(三)恒星的青壮年时期——主序星阶段(四)恒星的老年期——巨星当主序星中心区氢氦聚变留下的氢核心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恒星就会到达一个转点:变成一颗巨星(五)恒星的归宿——致密星二、大爆炸中诞生的宇宙热点关注:嫦娥奔月2007年11月7日上午8时34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实施了第三次近月制动,卫星顺利进入工作轨道。
至此,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实施阶段的工作圆满完成。
10分钟完成最后制动上午8时24分,在飞控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嫦娥一号卫星主发动机点火成功,10分钟后正常关机。
随后飞控大厅显示屏显示,卫星飞行速度已减慢到进入圆轨道所要求的每秒1.59公里。
计算结果表明,嫦娥一号远月点高度由1700公里降至200公里,卫星准确进入距月面高度约200公里、周期为127分钟的圆轨道。
飞行证明性能稳定嫦娥一号卫星自10月24日发射升空以来,先后经过4次变轨、1次中途修正和3次近月制动,最终顺利进入预定工作轨道。
目前的数据表明,卫星的设计合理,性能稳定,卫星测量和控制精度达到新的水平,实现了我国航天测控技术的多项突破。
11月下旬可传图片数据国家航天局发言人表示,下一步,卫星将修正轨道偏差,并在轨测试设备。
预计11月下旬,卫星将由巡航姿态转入对月定向工作姿态,传回第一段语音和图片数据,打开全部探测仪器进行科学探测。
随后,将根据卫星传回的探测数据,按照四个科学目标的要求进行分析处理,并制作第一张月球图片。
5国“月球俱乐部”有中国随着嫦娥卫星进入工作轨道,中国已将第5张“月球俱乐部”(另外4成员是美国、俄罗斯、欧洲和日本)的门票牢牢攥在了手中。
“在人类活动又一次向太空拓展的节骨眼上,中国没有像前两次向海洋、天空拓展那样耽误太多的岁月与工夫,终于迈进了‘月球俱乐部’。
”获得这张“门票”,中国只花了14亿元人民币。
“我们用相当于修建两公里地铁的钱,搭建了嫦娥一号卫星200多万公里的奔月天路。
恒星的一生和宇宙的演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恒星的不同发展阶段:红巨星、超巨星、中子星、白矮星、暗矮星和黑洞;(2)了解大质量恒星的演变过程。
(3)知道宇宙膨胀的现象和证据。
(4)了解大爆炸宇宙论的主要观点。
2、情感目标:树立科学的宇宙观,以及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知道恒星的不同发展阶段。
➢了解大爆炸宇宙论的主要观点学情分析学生在宇宙方面的基础知识是很缺乏的,教学过程中也很难找到直观的实验和真实的模型支持,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但同时学生对未知的宇宙充满了好奇。
这节课开始带领学生进入神秘的宇宙,为学生发展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学法点拨➢学生在课前应阅读有关宇宙的书籍,如霍金的《果壳中的宇宙》和《时间简史》等,了解一些关于宇宙的信息,激发学生对探索宇宙的兴趣,同时为课堂的发言和提问做好准备。
➢学生通过交流了解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历程,小组讨论,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是和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
➢做好“气球膨胀和黑点运动”实验有助于学生对星系运动的正确理解,如果学生讨论后没有的结论时,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帮助学生建立假说——大爆炸宇宙论。
教前准备➢一人一机学习环境,(黑马教学软件组织教学)。
➢《宇宙起源》网络课件一个,课前在网络教室的服务器上调试好。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网络协作式学习、讲述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提出问题1、教师通过多媒体回顾恒星的形成,展示各种各样的恒星。
在地球上遥望夜空,宇宙是恒星的世界。
恒星诞生于太空中的星际尘埃(星云),恒星是在熊熊燃烧着的星球。
一般来说,恒星的体积和质量都比较大,只是由于距离地球太遥远的缘故,星光才显得那么微弱。
恒星发光的能力有强有弱,恒星表面的温度也有高有低。
一般说来,恒星表面的温度越低,它的光越偏红;温度越高,光则越偏蓝。
2、学生欣赏的过程中,课件出示问题。
(1)各种恒星诞生后,会发生变化吗?(以上是恒星不同演变阶段的实物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