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课件(第二版) 第12章开放经济
- 格式:ppt
- 大小:1.97 MB
- 文档页数:5
经济学基础第12章教材第十二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第一节财政政策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水平的这些短期目标而实行的各种税收和财政支出的变化,通常叫做财政政策。
一、政府预算政府预算由政府支出和政府收入两部分构成,其中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而政府收入则包括税收和公债两部分。
二、政府支出(一)政府购买支出政府购买是指政府直接在市场上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或公共投资必需的商品和劳务而形成的开支。
如,政府的基本建设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费支出等都属于政府的购买支出。
它是一种实质性支出。
(二)政府转移支付政府的转移支付是指政府把筹集到的财政资金无偿地转移给企业或家庭,由他们再到市场上购买所需的商品和劳务而形的财政支出。
如,政府的社会保障支出、利息支出、企业补贴支出等。
另外:政府支出中还有比较重要的一项就是政府债务的利息支付。
三、政府收入财政收入按其来源主要包括:税收收入(主要来源)和公债收入。
(一)税收按照课税对象的性质,税收可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行为税。
(二)公债1、公债是指政府运用国家信用筹集财政资金而形成的以公众的债务。
2、公债包括:中央政府的债务和地方政府的债务。
3、中央政府的债务又叫国债,一般分为3种:短期国债、中长期国债、长期国债。
4、公债的特点:(1)公债的债务人是国家,而债权人是公民个人,双方并不是处于对等的地位;(2)公债是一种国家信用,其基础是以国家的税收支付能力为保证;(3)公债的清偿不能由债权人要求法律强制执行;(4)公债发行的信用是用国家的政府主权和国民经济资源,所以发行条件中不需要提供担保品。
四、预算赤字与政府债务政府的预算赤字等于政府支出减去政府收入。
如果政府的预算赤字通过发行政府公债的方式来弥补的话,那么政府预算赤字就等于政府新发行的债务总量。
(一)政府债务1、预算盈余或预算赤字是指在某一即定时期内政府所得到的税收收入与政府支出之间的差额。
预算盈余(赤字)=税收-总支出(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利息支付)若结果为零,则预算平衡。
第十二章课后答案:一、概念题1.名义汇率答:名义汇率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被直接公布和使用的表示两国货币之间比价关系的汇率,是一种货币相对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影响名义汇率变动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包括两国的相对物价水平、相对利率水平和贸易平衡情况。
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这些因素均可以单独决定两国之间的名义汇率,并由此产生了购买力平价说、利率平价说和国际收支说等汇率决定理论。
公众预期对汇率水平能产生影响。
名义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相对价格,反映的是两种货币之间供给和需求的状况。
公众预期是公众对这两种货币之间相对价值的判断,反映出公众对某种货币需求与供给的变化,因此可以影响名义汇率的变动。
例如公众认为甲货币对乙货币应该升值,就会有更多的人卖出乙货币、买进甲货币,乙货币的需求小于供给、甲货币的需求大于供给,这反映在自由浮动外汇市场上就是甲货币对乙货币的名义汇率的上升。
2.开放经济答:开放经济是与“封闭经济”相对而言的,指自由地与世界其他经济进行交易的经济。
“开放经济”包括个人、厂商、政府和国外经济部门等四个部分,所以又称之为“四部门经济”。
开放经济既考虑了消费、投资和政府预算对一个经济体产生的影响,也考虑到了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对一个经济体的影响。
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开放经济并非是人们想象中的那种只要具有对外经济联系就算得上开放的经济。
严格来说,在开放经济中,任何个人可以和本地区之外的任何一个人发生自由的业务关系,也就是说,在这种经济中,货物进出口和生产要素跨国流动不存在限制。
一个经济体的开放程度可以用进口与国民生产总值(GNP )或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比率来表示。
3.出口答:出口是进口的对称,指本国生产的商品不在国内消费而是输出国外的活动,或者是劳务输出国外的交易活动。
将一定时期内所有出口商品的贸易额相加就得到出口总额,它反映一个国家的出口贸易的水平。
4.进口答:进口是出口的对称,指一国本身不生产某种商品或劳务而从国外购买以满足国内消费者需求的交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