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电子书
- 格式:pdf
- 大小:9.21 MB
- 文档页数:101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二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探究新知: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不同点:共同点:长方形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正方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圆没有角即封闭的)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二、巩固发展: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第1题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小结方法。
三、提高练习: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观察结果四、总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想问的?第二课时:拼一拼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一年级数学下册看图列式完整版部编版一、看谁先过河。
二、我会写算式.
三、看图列式计算.
______ ______ ______ = ______
四、看图列式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看图回答问题列式并计算。
问题:原来有几个人人,又来了几个,一共有多少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把每道题的得数写在孔雀的羽毛上。
七、看图列式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下面的哪幅图是小丽看到的?在( )里画“√”。
九、比一比,算一算。
_____(___)______=______(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个)十、圈一圈,算一算。
8+______=______
十一、大树医生。
(改错)
十二、它们分别看到的是哪幅图?连一连。
十三、它们分别是多少?
十四、看图列式计算。
□○□=□(颗)□○□=□(个)十五、谁看到的图形与谁连起来。
十几减9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
2、经历十几减9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思想方法,并学会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合作探究计算方法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抢答17可以分成10和几? 19可以分成几和10?12可以分成10和几? 14可以分成几和10?15可以分成几和10?2、开火车9+2= 9+5= 9+7= 9+3= 9+8=9+6= 9+9= 9+4= 13-10= 15-10=18-10= 16-10= 17-10= 12-10=(二)探究新知1、周末了,许多小朋友都来到了游乐场玩耍,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呢?(引导学生观察到气球)(1)你能不能根据气球的提出一个数学问题?(2)学生思考,教师点名回答。
15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几个?(3)那么这个问题你可以用一个怎样的算式来解答呢?15-9=()(4)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计算十几减9。
2、教学第10页例1(1)拿出准备好的小棒,摆一摆,计算15-9。
如果我们没有小棒又可以怎样计算出15-9呢?(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3)学生汇报,教师归纳:方法一:用小棒一个一个的减方法二:破十法方法三:平十法方法四:想加法再算减法方法五:数手指头3、原来解决一个数学算式有这么多方法,那么你最喜欢的是哪种?用你最喜欢的方法解答下下面的问题吧!我有16个风车,卖了9个,还剩多少个?16-9=?学生举手讲解自己的做题方法。
(三)巩固练习1、完成书本第10页的做一做第1、2、3题。
2、摘苹果。
(四)作业布置:完成第11、12页的练习题。
(五)课后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用哪些方法来计算十几减九?你觉得哪种方法是最简便的?板书设计:十几减9有15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多少个?15-9=?(1)一个一个减(2)破十法1 5- 9=65 10(3)平十法15- 9=65 4(4)想加法再减法9+6=15 15-9=6(5)数手指头十几减8教学目标:1.通过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使学生主动获取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小学数学部编西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3课《元、角、分互换》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
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的币的单位是元、角、分的关系。
2、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互换。
2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都有花钱的经历,对人民币也有一定的认识,但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有部分学生没有独立买过东西,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不是很清晰。
因此在教学中要把重点放在元角分之间的转换上来,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最后还原到生活当中去。
3重点难点
1、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会进行人民币之间的互换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一)创设购物情景,导入新课
2【活动】(二)探究学习
1 、认一认:集中学习、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1)将准备好的钱袋拿出来同桌合作学习:把自己认识的人民币拿给同桌看一看,比比看谁认得最多。
(2)认识元和角。
出示课件:(5元、10元、20元、100元)指名学生认一认,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认的?(着重讲可以看数字、颜色)。
再出示(1角,5角的硬币及纸币同时出现)
(3)认识分。
课件:出示1分、2分、5分的硬币。
2 、分一分:给人民币分类
(1)问:这么多钱放在桌上,你们能把它们有规律地分一分吗?
(2)问: 哪个小朋友愿意来分一分?说说你按什么来分的?
(按数字分、硬币纸币分、按元、角、分来分)。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完美版)一、口算题1、直接写出得数.7+6= 9-5= 8+10= 6-0= 4+4+4=6-6= 3+9= 2+5= 8+6= 9-1+7=7+7= 11-4= 12+2= 4+3= 10-4-5=6+3= 14-9= 17-8= 8-2= 3+8+0=2、直接写出得数。
2+8= 12-7= 6+5= 15-8= 6+8=14-9= 3+9= 13-7= 7+9= 13-5=70+4= 25-5= 11-3= 60+2= 4+6=3、直接写得数。
7+ 8= 13 -10= 6+8= 10-5= 8+9=0+11= 9+7= 3+7= 15 -10 = 7-7= 12 -10 = 9+9= 8-5= 6+6= 13+3= 9+0-9= 16-6-4= 8+6-4= 10 - 3+2= 5-5+5= 4、直接写得数.2+1= 5+2= 8-4= 10-3=3+10= 12+6= 15+4= 10+0=16-4= 12-10= 17-4= 10-5=7+7= 8+4= 5+7= 7+9=3+9= 5+6= 7+8= 9+8=5、直接写得数.11-3= 8+4= 13-9= 18-9=9+4= 18-8= 16-7= 12-4=12-9= 14-6= 7+5= 5+6=15-7= 20-10= 12+7= 11-7=二、竖式计算1、用竖式计算.39+26= 40-17= 84-28=40-23= 8+65= 53-46=2、用竖式计算.62+31= 84-59= 45+27=58-24= 34+8= 57-4=3、竖式计算.①18+50-7=②34+10+6=③60-(25-20)=④58-40-9=⑤57-30+5=⑥54+(25+5)=4、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79-19= 46+28= 54+6+15= 83-27-16=5、用竖式计算.-=4347+= +=6336-=100784622三、看图列式计算1、看图列式.2、看图列式.(个)()3、看图列式.4、看图列式.□○□○□=□5、看图列式计算。
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4单元生字笔顺练习笔顺练内容1.姑姑[gū gū]2.伯伯 [bó bó]3.忙碌 [máng lù]4.葡萄 [pú táo]5.自己[zì jǐ]6.特别 [tè bié]7.金鱼[jīn yú]8.公共汽车[gōng gòng qì chē]9.自行车[zì xíng chē]10.书包[shū bāo]笔顺练示例1.姑姑笔顺:横折、横钩、竖、竖、撇、竖、横、横、撇发音:gū gū解释:指母亲的姐姐或爸爸的妹妹。
2.伯伯笔顺:横、撇、竖、横、横、撇、竖、横发音:bó bó解释:指爸爸的哥哥或妈妈的姐夫。
3.忙碌笔顺:竖、撇、横、竖、撇、横、横、竖发音:máng lù解释:形容工作或活动很多,没有闲暇的状态。
4.葡萄笔顺:横、撇、竖、撇、竖、撇发音:pú táo解释:一种果实,外皮薄而有汁,种类繁多。
5.自己笔顺:横、横、撇,竖、撇、竖,竖、横发音:zì jǐ解释:指个人,表示动作或状态是由自己完成或呈现的。
6.特别笔顺:撇、横、横、横、撇、竖发音:___解释:表示与众不同,与平常不同的意思。
7.金鱼笔顺:撇、横、横、撇、竖、横、横发音:___解释:一种鱼类,体色鲜艳,常养在鱼缸中。
8.公共汽车笔顺:撇、横、撇、横、竖,撇、撇、竖、横发音:gōng gòng qì chē解释:一种供大众乘坐的交通工具。
9.自行车笔顺:横、竖、横、横、横、横、竖、横发音:zì xíng chē解释:一种人力驱动的交通工具,有两个轮子。
10.书包笔顺:竖、撇、竖、撇、横、竖,竖、撇、撇、撇发音:shū bāo解释:用于装书籍和文具的袋子。
第5单元认识人民币第1课时认识人民币(1)【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认识单位是角、分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较小面值的人民币,用小数表示的物体的单价。
难点: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猜猜老师手上的这只小老鼠要多少钱?生:28元。
生:13元。
……师: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要用到钱?生:买菜要用到钱。
生:乘车需要钱。
生:交学费要用钱。
师:是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钱,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生:(齐)人民币。
师:对,叫人民币。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
(出示课题:认识人民币)二、教学新授1.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
(1)第一次合作: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①出示合作提示。
a.认一认,说一说。
请小组长把信封里的人民币倒出来之后,给每个小朋友认一认,并说一说你是怎么认的。
有不认识的,可以请同学帮忙。
b.理一理,分一分。
认准了以后,仔细观察这些人民币,把它们理一理,分分类,讨论一下可以有几种分法。
c.分工介绍。
有条理地,一类一类介绍给大家,小组内分工介绍,也可以由一人介绍,另外的同学补充。
②小组合作活动。
③分工介绍人民币,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④把整理好的人民币整齐地放入信封里。
(2)认识两种版本的人民币。
①小朋友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那你们认识这几张吗?(课件出示第四、第五两种不同版本的人民币画面,请小朋友认一认)②是啊!随着祖国的日益繁荣,从1948年到现在,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前三套已于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使用。
这是第四套与第五套,现在都在流通。
③认识纸币:1角、2角、5角。
(3)欣赏人民币的正面(国徽、毛主席头像)师:不同的人民币表示不同的面值,你还发现了什么?②欣赏人民币的反面(祖国的名胜古迹、名山大川)师:国徽是我们祖国的象征,毛主席是我们怀念的伟大领袖,看来人民币是神圣的。
八岁的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
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1+2+3+.....+97+98+99+100=?
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高斯叫住了!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1加至100与100 加至1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
1+2+3+4+.....+96+97+98+99+100
100+99+98+97+96+.....+4+3+2+1
=101+101+101+.....+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 除以2便得到答案等于5050.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