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地理
- 格式:ppt
- 大小:2.28 MB
- 文档页数:3
济南军区1、概述:1)管辖省份:领导和指挥山东、河南两省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基本职能:作为战略总预备队,机动作战是济南军区的首要宗旨。
济南军区的主要任务就是介入作战,事实上山东军区担负着对朝鲜半岛的部分防卫工作,也可以对台海战争或硫球作战形成兵力支援,因此济南军区的作战区域并不固定。
2)基本建制:济南军区下辖3个集团军(20、26、54集团军),1个武警机动师(武警128师),总兵力愈25万。
3)装备特点:主要的武器装备主要都是大型运输机和空降装备,空降坦克和空降装甲师济南军区建设的主要努力方向。
济南军区以空降为主形成的机动能力在七大军区中是最强的,与其他北方军种强调重型化装备以及南方军队强调轻型化军队不同的是,济南军区的陆军强调的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在高机动能力下的高攻击力。
2、自然条件1)地形特点:山东省地形中部突起,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东部半岛大部是起伏和缓、谷宽坡缓的波状丘陵,为鲁东丘陵区;西部、北部是黄河冲积而成的平原,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为鲁西北平原区。
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位于沂沭大断裂带以西,黄河、小清河以南,京杭大运河以东,是全省地势最高、山地面积最广( 占全省中低山面积的77%)的地区。
河南省地势西高东低、北坦南凹,北、西、南三面有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四大山脉环绕,间有陷落盆地,中部和东部为辽阔的黄淮海冲积大平原。
山区丘岭面积占44.3%,平原面积占55.7%。
2)军事险要:山东半岛的庙岛群岛(又称长山列岛)屹立在渤海海峡,是渤海与黄海的分界处,扼海峡咽喉,成为拱卫首都北京的重要海防门户。
河南省洛阳的军事价值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现存的军事机构以及战略科研机构还有历史遗留下来的军事存在的传统。
二是洛阳的地理优势导致它成为了战略要冲。
3)气候特点:山东省气候温和,雨量集中,四季分明,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
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
年平均气温11.2℃~14.4℃,由东北沿海向西南内陆递增。
军事地理知识军事地理是与国防建设和军事活动有关的地理事实、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的统称。
那么你对军事地理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军事地理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军事地理的简介与国防建设和军事活动有关的地理事实、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的统称。
是国家和军队统帅与总参谋部以及各级司令部必须研究的内容。
中国古代称“地利”。
公元前7世纪的兵书《军志》有:“失地之利,士卒迷惑,三军困败。
饥饱劳逸,地理为宝”。
清代施永图编撰有《武备地利》一书。
中国历史上与地利相似的用语还有“地势”、“形胜”,如《史记·高祖记》有:“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近代,又称“武事地理”、“兵要地理”,主要是指地球表层存在的与国防建设和军事活动有关的地理事实和地理现象,其空间范围相当于大气圈对流层顶至岩石圈沉积岩底部之30—35公里,有时也扩及到海洋底部、陆地深部和外层空间。
由于太阳能在地球表面和控制地球活动的内能在各处分布不均,地球表层各处的地理环境存在着明显差异,成为对国防建设和军事活动具有不同影响的地理区域和地理环境。
探索地理环境对军事行动与国防建设相互关系规律的学科,称军事地理学。
它是人类在长期武装斗争实际中认识、利用地理条件的知识积累和经验总结,是对军事与地理关系的规律性认识,对于科学地指导国防建设和军事行动等方面的地理研究有重要意义。
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综合性科学。
又称军事学。
战争起源于原始社会,经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帝国主义时期,战争的范围空前扩大,手段也空前残酷。
各个阶级、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以及各政治集团为了准备战争和争取胜利,竭力探索战争的规律,研究武装力量的建设和使用,经过不断的发展,逐步形成范围广博、内容丰富的军事科学体系。
扩展阅读:军事与军事科学战争与军事战争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特殊社会现象。
医学地理学:是研究人群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地理分布与地理环境关系,以及地理健康修复的学科。
他是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也是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具有交叉学科性质。
分支:疾病地理、健康地理、营养地理、保健地理、环境医学地理、灾害医学地理等。
军事地理学:研究地理环境构成要素对军事活动的影响,揭示军事上运用地理环境规律的学科。
军事医学地理学:是研究军队成员健康和卫勤保障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
研究对象:军队活动地域和可能作战区域的地理环境因素,以及该地理因素对军队成员健康和组织卫勤保障的影响。
研究方法:一是基础理论研究,二是应用实践研究;具体方法有六种:实地调查法、实地描述与数理统计分析研究法、制图与叙述结合研究法、生物技术研究法、化学分析研究法、现代电子技术研究法。
研究任务:1)对全国各地区军事医学地理学进行宏观研究2)对重点地区军事医学地理学进行微观研究研究内容:1)军人驻地和军事行动地区对军队成员健康和卫生保障的影响,探索防护和保障措施2)传染病和地方病流行和分布特点3)环境有害因素的调查分析4)地区卫生人力、物力等资源情况及道路交通情况。
目前医学地理学得主要研究内容:1)疾病地理2)健康地理3)营养地理4)保健地理5)疗养地理6)药物地理7)环境医学地理8)灾害医学地理9)区域医学地理高原:指在高原医学中,发生明显生物效应,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
高原对卫勤保障的影响:高原地区气候严寒、干燥,缺氧对伤员的生命维系构成威胁;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对伤员的发现、搬运、救治、后送都造成极大的困难。
高原多为简易公路和马帮小道,机械化装备难以运行,战时部队需依靠人背马驮,携带卫生装备,影响救援及后送速度;地域广阔、人烟稀少,致使部队后勤补给困难。
气象要素:主要为:气温,湿度,降水,风,气压日射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日射就是太阳辐射,阳光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是光化学效果。
1)红外线对人体的作用:长波红外线易被皮肤表面吸收,短波红外线易被深层吸收,主要是热效应,皮肤吸收红外线后,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局部代谢加快;过强的红外线照射可以使体温调节功能产生障碍2)紫外线对人体的作用:紫外线具有杀菌能力,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长时间照射可使皮下色素沉着,皮肤变黑,严重时可出现红斑和水肿,造成日射病3)可见光对人体的作用:适宜的光线有利于观察,人眼、目标物与阳光照射的强度、角度之间配合得当,可增加发现距离,反之则减少发现距离;过强的阳光或雪面对阳光的强烈反射,对眼底黄斑的刺激能造成暂时性视盲。
军事地理学的应用与研究军事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与军事活动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通过深入分析地理特征对军事行动的影响,为军事决策者提供战略指导和军事规划。
本文将探讨军事地理学的应用与研究,并介绍其在战争决策、军事布局、战场地理和城市战争等方面的重要性。
一、军事地理学在战争决策中的应用战争决策是军事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在战争决策过程中,军事地理学可以提供地理环境方面的信息,帮助决策者进行战略规划和军事部署。
例如,在战争发起前,通过分析敌方国家的地理特征,军事地理学可以提供作战区域的地形、气候、道路网络等信息,为军事决策者制定战略计划提供依据。
此外,军事地理学还可以提供关于资源分布、人口密度、交通通讯等方面的信息,帮助军事决策者评估战略目标的可行性和风险。
二、军事地理学在军事布局中的应用军事布局是指军队在运动与行军时的位置安排和行动计划。
军事地理学在军事布局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它可以通过分析地形、气候、水路、道路和通讯线路等因素,并结合敌我双方的兵力分布情况,为军队提供最佳的行动路径和停靠地点。
军事地理学能够发现地理环境中的有利地段,选择最佳的进攻或防守位置,并预测敌方可能采取的军事行动。
这对于提高军事行动的效能和减少军事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三、军事地理学在战场地理中的应用战场地理是指军事活动发生的具体地理环境。
军事地理学可以通过分析战场地理条件,为军事指挥官提供战争决策和战术执行的信息支持。
例如,在山地作战中,军事地理学可以提供山地地形的特点,如山脉的高度、悬崖的险峻程度等,为军队选择合适的攻防方案提供参考。
此外,军事地理学还可以评估天气对战场行动的影响,指导军队合理安排装备和兵力的使用。
四、军事地理学在城市战争中的应用城市战争是当今军事活动中的重要领域之一。
城市战争的特点是战场狭小、城市结构复杂,对军事行动和调兵遣将提出了高要求。
军事地理学可以通过对城市地理环境的研究,提供关于城市地貌、路网、建筑物和居民分布等信息,帮助军事指挥官对城市战场进行合理布局,并制定相应的战术方案。
长沙会战现代军事地理学的经典战例摘要:在中国,军事地理学可追溯到《孙子兵法》,其《地形》篇专门分析六类(通、挂、支、隘、险、远)地形的特点和用之助战的原则。
在中国古代,妙用孙子奠定的军事地理学知识,有效凭借地形优势打胜仗的例子很多。
不懂地理状态,不能有效借助地形却反为地形累而打败仗的例子也不少。
在中国的现代革命战争中,毛泽东把军事地理学理论推向一个高峰。
四渡赤水之战是毛泽东军事地理学的成功战例,当时国军前线指挥官薛岳深得领教,为日后指挥长沙会战奠定战略战术思想基础。
在抗日战争中,薛岳指挥长沙会战,前三次以后退作战的天炉战法重创日军,守住长沙,创下用军事地理学的经典战例,丰富了我国国防战略思想武库。
关键词:军事地理学;长沙会战;薛岳E29 文献标志码:A 1003-949X(2015)-08-0003-02中国正面战场最长脸的会战当属长沙会战,抵抗力度之大,歼敌人数之多,支撑时间之长,巅峰较量之烈,荣誉档次之高,属首屈一指。
成就这无上之荣光,有将士的英勇善战,有指挥官的高超谋略,更有军事地理学的妙用。
在中国,军事地理学可追溯到《孙子兵法》,其《地形》篇专门分析六类(通、挂、支、隘、险、远)地形的特点和用之助战的原则。
孙子强调:“夫地形者,兵之助也。
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
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具有普遍真理的光芒,是军事地理学的奠基之作。
在中国古代战争的长河中,利用军事地理学知识,有效凭借地形优势打胜仗的例子很多。
不懂地理状态,不能有效借助地形却反为地形所累而打败仗的例子也不少。
这里举一例:夷陵之战。
东吴主帅陆逊后退固守夷道(今湖北宜都)、�V亭(今湖北宜都北古老背)一线,把敌我均不利作战的高山峻岭地带留给了蜀军。
刘备进入此地,兵力无法展开,进退两难,而陆逊则抓住战机,借助火攻打败蜀军。
这是吴军活学活用孙子军事地理学理论的著名战例。
也是刘备不懂和不用地理之利而遭惨败的例子。
军事地理的名词解释军事地理是研究与军事相关的地理现象和地理因素的学科。
它涵盖了广泛的范围,包括战略地理、战术地理、军事地图学、军用地理信息系统等。
在理解军事行动和战争战略方面,军事地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与军事地理相关的重要概念和术语。
第一概念:战略地理战略地理是研究与战略决策相关的地理因素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地理环境对战争决策和实施的影响,并帮助决策者制定军事战略。
例如,地理要素如地形、气候、水系等可以对战争的规模、路径和持续时间产生重要影响。
战略地理还研究巨大的地理区域的战略地位,以及战区资源的可用性和可持续性。
第二概念:战术地理战术地理是研究与战术实施相关的地理因素的学科。
在战场上,地理环境对作战部队的机动性、隐蔽性和占领防御地的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地形的起伏、密林、河流等地理要素会影响到战术部队的动作和布阵。
战术地理研究还包括对战术地图的制作和解读,用于军事行动的规划和指挥。
第三概念:前沿地理前沿地理指的是军事部队与敌对势力相对立的边界地区,也称为“前线”。
前沿地理通常是军事冲突的核心区域,因此对双方的军事行动战略至关重要。
它包括边境线、武装冲突区域和冲突地缘政治的居住地等。
了解前沿地理对于制定军事策略、实施战术和预测敌人行动非常重要。
第四概念:军用地理信息系统军用地理信息系统(Militar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MGIS)是一种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军事信息融合的技术和工具。
它通过整合卫星影像、军事地图、行动计划和情报数据等来分析和显示战场地理环境。
军用地理信息系统可帮助军事指挥官和决策者做出准确的决策,提高作战效率和战场情报的准确性。
以上所述只是军事地理学中的一小部分重要概念和术语。
军事地理对于理解和决策军事行动具有重要意义,它帮助军事指挥官和决策者根据地理环境因素来制定军事战略和战术行动。
通过深入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可以提高战争规划和实施的效果,从而更好地保卫国家安全和维护和平。
解读中国古代军事地理说起古代的中华大地,经常会提及它的一个别称,九州。
关于“九州”是哪九个州,历代划分有所不同。
见于古籍的,《周礼》、《禹贡》、《吕氏春秋》、《尔雅》等就有多个版本。
这里我们不去细究九州的划分,但我们借用这个概念,将中国约略画成一个九宫格,就有了中国历史上的九大军事战略要地。
我先把这个九宫格画出来,然后再一一加以解说。
关中山西河北汉中中原山东巴蜀荆楚江东现在,建议大家手边准备一幅中国地形图,下面我们会具体来说说这九个地区的地形结构。
其间会多次提到山脉、河流、城市,如果对照地图,看起来会更加有趣一些。
评价一个地方是不是战略要地,主要就是两大要素:其一,山;其二,水。
也就是古人常说的山川之险。
山的作用毋庸置疑,在飞机发明之前,高山几乎就等于不可逾越。
那么在山脉之间的一些谷道,就成了连接两大区域间的唯一通道。
历史上又经常在这些谷道上修筑一些易守难攻的关隘,就成了兵家必争的咽喉要道。
河流同样具有防御作用,但不如山脉那样明显。
然而河流却同时具有另外两大功效:一,交通运输;二,农田灌溉。
一个光险要而没有经济实力的地域是缺乏战略价值的,因而山、水两要素,必不可少。
就这两条而论,中华大地上最为得天独厚的地方,莫过于秦国的故土——关中。
01:关中在中国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关中都是绝对的天下第一重地。
这重地的中心,就是中国第一古都,长安。
长安周围,是渭河、泾河、洛河以及它们的支流所冲出来的一些平原,统称关中平原。
周族人的老家,秦国的老家,都在这附近。
因此这里也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沃野千里,人烟稠密。
这些河的许多支流,都从长安旁边流过,古有“八水绕长安”之说(泾、渭、灞、浐、丰、镐、潦、潏),简直就是天然的护城河。
秦与西汉年间,又不断在此地修建水渠,使得长安周边无论是交通还是防御,都极其发达。
这说的是关中的腹心之地。
下面再向外延伸,说说关中的四面边界。
关中最扎实的边界,当属南边的秦岭。
秦岭是相当险峻的一条山脉,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就有好几座,以奇绝壮美著称的华山也是秦岭的一支(不过海拔只有1000米左右)。
从地理角度看,有利方面:我国是一个大国,大国本身就是维护周边稳定,确保安全的有利因素;不利方面:地理位置和地缘环境的特殊性将长期制约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改善。
一是边界线漫长,由于缺少天然安全屏障,易遭外敌入侵。
二是强邻之多为世界罕见,给我国安全造成了巨大压力。
三是众多邻国中某些仍与我存在领土领海争端,使我周边安全环境存在不确定因素。
四是多个热点并存,使我国安全面临不同程度的威胁与挑战。
从社会角度看,有利方面:(1)我国内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为争取一个和平的周边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我国与周边国家不断发展睦邻友好关系,进一步改善了我国的总体战略环境;(3)我与周边国家的领土领海争端或正在得到解决或暂时搁置,有利于我国安全环境的改善;(4)我周边大多数国家都存在棘手的内部问题,缓解了我国安全面临的压力。
不利方面:(1)美国对我实行“西化”、“分化”和遏制政策,不断插手我周边地区事务,对我国安全构成了最大威胁;(2)我周边某些国家不断加强军事力量,增大了我国周边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3)“台独”和民族分裂活动的存在使我国面临严峻的反分裂和维护稳定的斗争;(4)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日益突出的经济安全问题。
从当今我国周边环境来看,除北方边界外,在其它所有方向上,我国面临着非常恶劣的潜在安全威胁,而且有越演越烈的发展趋势。
在东北亚方向:一是朝鲜半岛南北对抗紧张局势可能引发的大规模军事冲突,有可能使我们主动地或者被动地陷身其中,并与其它军事大国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对抗;二是与日本因岛屿和海洋领土争夺爆发军事冲突。
在东南沿海方向:与台湾发生军事冲突并未根本消除,一旦台海局势恶化并发生直接军事冲突,容易因大国军事介入而爆发局部战争。
在南海方向:容易因西沙、南沙岛屿及海域争夺引发与周边国家的军事冲突;在南亚方向:与印度因争夺地区大国地位和领土争端爆发军事冲突;印度与我国的盟友巴基斯坦发生冲突容易使我国牵连其中。
军事地理学军事地理学是根据国家政治和军事战略的需要,全面地分析同战争关系密切的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地理因素所构成的综合地理环境,与国防建设和军事行动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关系的学科。
它是军事科学的组成部分,也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又称兵要地理、兵要地志、国防地理、战争地理。
军事地理学遵循军事学尤其是军事战略学、战役学的理论原则,同军事历史学、战争动员学、军制学、军队指挥学、国防经济学以及军事地形学、军事工程地质学、军事气象学、军事海洋学、军事交通运输学等学科关系密切。
军事地理学做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以地理学的理论、方法为研究依据,主要以政治、社会、经济、交通、人口、地貌、水文、海洋、气象和气候、土壤以及生物地理的资料为研究基础。
战争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进行的,受其制约和影响。
现代战争所涉及的范围,局部战争包括一国之内或相邻国家之间的领土、领海和领空;世界大战则包括各大洲、大洋以及诸多国家的陆地、海上和空中,甚至外层空间和海洋深处。
军事地理学主要研究战争涉及的陆地和海洋的空间。
军事地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分析国力、战略环境,为制定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方针建设武装力量、发展武器技术装备、规划战区和战场建设、拟制作战计划、指导军事训练、组织实施战略战役行动,提供可作准确判断的地理情报资料。
军事地理情报资料一般以文字材料、军用地图、航空照片、录像等形式出现,供部队、司令部及国家有关部门使用。
军事地理学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军事地理学概论、区域军事地理学、部门军事地理学。
军事地理学概论又称普通军事地理学,是军事地理理论和方法的归纳和概括,论述军事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学科的性质、地位、任务和研究对象,揭示地理环境诸因素与军事行动的内在联系,探讨如何利用地理环境以适应战争需要。
区域军事地理学,包括国家的和战区的军事地理,研究以国家或战区为地域单位的地理环境对军事行动的综合影响。
部门军事地理学又称专题军事地理学,是根据军事行动的需要,专门研究地理环境中某些要素对特定军事行动的具体影响及其发展变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