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地理常识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7
地形图基本知识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646 更新时间:2007-7-31 11:52:12(1)地形图基本知识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军事地形学的基本知识,主要学习五个方面:(2)一是基本概念;二是地形图比例尺及图上距离的量算;三是点的坐标及其量读;四是方位角、偏角的量读及换算;五是地貌的表示、识别与判读。
下面我们学习第一个问题。
(3)一、基本概念(4)地图是按一定的法则,有选择地在平面上表示地球上的若干现象的图(地图,是地球表面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缩写图)。
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完整的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根据不同用图的目的和用图层次的需要,对所表示的内容进行了有原则的取舍及综合。
(5)地形是地球表面自然起伏的形态和分布在地面上人工或自然形成的固定物体的总称。
前者称为地貌,如山地、丘陵、平原;后者称为地物,如道路、房屋、河流和森林等。
所以地形是地貌和地物的总称。
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即比例尺大于1:1000000的普通地图称为地形图。
我国军用系列比例尺地形图有七种,即: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1:250000、1:500000、1:1000000地形图。
(6)地图按其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7)普通地图是综合反映地表物体和自然、社会现象一般特征的地图。
它以相对均衡的详细程度表示自然地理要素(地貌、土质、水系、植被)和社会经济要素(居民地、道路网、行政区划分)。
它广泛地用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军队作战训练和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而且还可以作为编制专题地图的地理底图。
(8)专题地图,又称“专门地图”或“主题地图”,简称专题图。
它是根据专业方面的需要,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的地图。
如军事交通图、军事部署图、野战医院分布图等。
(9)二、地形图比例尺及图上距离的量算(10)(一)、地形图比例尺1、定义地形图比例尺是图上线段长与实地相应线段水平距离之比。
国土安全知识点一、知识概述《国土安全知识点》①基本定义:国土安全呢,简单说就是一个国家的领土完整、主权不受侵犯。
包括陆地、海洋、天空这些领域。
比如说咱们国家的960多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那是一点都不能少,海洋的岛屿、海域啥的也都是咱们国土的一部分,像钓鱼岛,那就是咱们中国的固有领土,绝不容许别人侵犯主权或者搞小动作。
②重要程度:在国家安全里这可是非常关键的一块,就像房子的地基一样。
要是国土安全出了问题,其他方面的安全就好像盖在松散地基上的房子一样,晃动得厉害。
一个国家要是领土被侵占了一部分,那这个国家的资源、人民都会受到影响。
③前置知识:需要知道国家主权的概念,知道什么是国家管辖权。
比如说国家对自己领土上的人和事有管辖权,这是基本的国家主权体现。
还需要有一点地理常识,比如哪些地方是山脉、哪些是河流将咱的国土划分开来,哪些是我国的临海等等。
④应用价值: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幸福。
如果国土安全,我们可以安稳地建设自己的家园,发展工业、农业、文化啥的。
你想,要是边境老是打仗,百姓哪有心思搞发展。
像中国和周边一些国家签订边境条约,确保了和邻国边界的稳定和平,两边的老百姓就能安心做生意,互相交流。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国土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属于基石部分。
国家安全体系像一张大网,国土安全就是这个大网支撑起来的框架。
②关联知识:跟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环境安全等都有关系。
如果国土被入侵,军事上肯定要抵抗保卫啊;国土的状态也影响经济发展,像一些有丰富资源的地方如果出问题,经济会受影响;环境就更不用说了,领土上的环境要是被破坏,也是国土安全问题的一部分,治理不好还可能威胁到人民健康。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国土安全概念理解不难,但涉及到好多具体的边境争端、海洋权益等问题就比较复杂了。
比如说南海诸岛的权益维护,牵扯到历史、国际法、外交、自然资源开发等多个方面。
- 关键点:明确国家领土范围和主权的边界,在处理与其他国家相关事务时坚守底线,同时又要具备外交智慧来和平解决问题。
常识督学解析国情地理1.下列关于国家主权以及国防地理表述不正确的是()A.主权是联合国赋予国家最基本的权利B.一国的领海和领空都是其领土的组成部分C.我国南海四大群岛分别是东沙、西沙、中沙、南沙D.我国与越南、缅甸、吉尔吉斯斯坦等十几个国家相邻【解析】A。
主权是国家最主要、最基本的权利,是国家所固有的,并非由国际法所赋予。
国际法中的国家主权原则只是对这一权利予以确认和保护。
主权作为国家的固有权利,表现为三个方面:对内的最高权、对外的独立权和防止侵略的自卫权。
所谓对内最高权,是指国家行使最高统治权,国内的一切中央和地方的行政、立法和司法机关都必须服从国家的管辖;还指国家的属人优越权和属地优越权。
2.关于我国的地理环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领土总面积居世界第3 位B.领土最东端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C.南北跨越纬度近50 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寒带D.我国与14 个国家接壤【解析】C。
中国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排世界第三。
中国与14 个国家接壤:东为朝鲜,东北为俄罗斯,北为蒙古,西北为哈萨克斯坦,西为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西南为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南为缅甸、老挝、越南。
中国最东端在黑龙江省抚远县以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约135°N)耶字界碑东角,最西端约在东经73 度40 分,位置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以西的帕米尔高原,最北端在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主线(约53°N),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上的曾母暗沙(约4°N),南北跨了近50个纬度,但中国没有寒带。
隔海相望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我国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与邻国都有分界线,最西部的分界线的A.西藏喜马拉雅山脉B.新疆天山山脉C.新疆祁连山脉D.新疆帕米尔高原【解析】D。
4.与我国接壤的金砖国家有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解析】B。
国防地理常识1、什么是领土?答:领土,指在一国主权管辖下的区域,包括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以及他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领空)。
2、什么是陆地?答:一国的陆地是指国家疆界以内的全部陆地,包括大陆和岛屿,处于国家主权的完全管辖之下。
3、什么是领海?答:指沿海国主权所及于的与其海岸或内水相邻接的一定范围的海域。
群岛国的领海是群岛水域以外邻接的一定范围的海域,沿海国主权及于领海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
4、领海的宽度是如何确定的?答:领海宽度,可按本国的地理特点、经济发展和安全需要,并照顾到邻国正当利益和国际航行便利,在12海里限度内确定。
5、什么是底土?答:底土亦称之为地下领土,包括领陆的底土、内水和领海的水床和底土,国家对其资源拥有主权,对在底土上进行的开发和利用事业行使完全的管辖权。
6、什么是领空?答:领空是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等的上空,是一国领土的组成部分,完全受国家的主权管辖。
7、什么是国家边界?国家边界有几种?答:国家边界,是国家领土范围周边的界限,是划分国家之间陆地的界线,也是确定国家领海与公海、国家领空和外层空间的界线。
8、国家边界有几种?答:有陆地边界、水域边界(界河、界湖等)、海上边界(领海的外沿)、空中边界等。
9、从地图上看,国家边界是一条蜿蜒曲折的线,事实上它是沿这条线伸展的垂直面,这个面与地表水面相交时,才表现为一条线,这条线可以是有形的、真实的,也可以是想象的、无形的,请问其自然物和人工物的标志各包括哪些?无形的,想象的又怎样划分国界?答:自然物标志有河流、湖泊、岩石、山脉、沙漠、森林等;人工物有界石、栅栏、墙垣、壕沟、道路、运河、水上浮标等;无形的、想象的有以经纬度分界的国界等。
10、国家的边界是怎样确定的?答:国家的边界可以是由于习惯形成的,也可以是根据条约划定的。
11、传统习惯的国家领土的取得和变更有哪些方式?答:先占、添附、割让、征服、时效12、现代国际法的领土变更有哪些方式?答:自决、恢复、自愿。
我国的国防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为了保卫国家主权和安全以及领土完整的自卫性国防。
国防的含义:国防,即国家的防务,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的基本类型: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
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①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保证②是综合国力的对抗与较量;③多种形式的斗争和角逐;④多层次的目标体系⑤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关系更加紧密⑥国防教育的普及和开展。
综合国力的灵魂是民族凝聚力基础经济实力支柱国防实力国防法规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法律依据,是调整规范国家在国防领域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坚持依法治军,是全面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是新时期部队做好战争准备,打赢战争的根本保障。
兵役法是国家关于公民参加军队和其它武装组织或在军队接受军事训练的法律。
公民服兵役义务的主要形式有四种:服现役、服预备役、学生军训、拥军优属。
国防后备力量是国家经过动员后所有可以直接参加和支援战争的人力。
包括预备役部队、民兵和其它服预备役的人员以及经过军训的大中学校的学生。
国防后备力量的作用:①建立强大的后备力量,才能保持一定的国防威慑力;②建立强大的后备力量,才能保证雄厚的兵源;③建立强大的后备力量,才能进行现代人民战争。
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基本方针是“控制数量、提高质量、抓好重点、打好基础”国防建设目标:①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是统一的整体,必须全面加强、协调推进。
②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③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党和人民赋予人民军队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的历史使命,也是基于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快速发展提出来的。
④“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是我国一贯坚持的重要方针。
⑤坚持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地理历史军事知识点总结地理知识点:一、大陆漂移理论:大陆漂移理论是指地球上的大陆板块在地壳运动中发生相对移动的现象。
这一理论由德国地质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在20世纪初提出,经过多年研究和验证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大陆漂移理论对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等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土壤等因素,人文环境包括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因素。
人类活动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同时又通过开发利用地理环境来改变和影响地球表面的格局和动态。
三、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地球上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海啸、火山爆发、洪涝、飓风等。
这些自然灾害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和伤害。
因此,预防自然灾害、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防灾减灾工作包括科学监测、预警预报、建设防护设施、培训人员等各个方面。
历史知识点:一、古代文明:古代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阶段,其中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中国文明等。
这些古代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有着辉煌的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世界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古代的波斯战争、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近代的世界大战等。
这些重大事件对世界格局、文明交流、国际关系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节点。
三、近现代的民族独立与革命运动:近现代的民族独立与革命运动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印度的独立运动、中国的辛亥革命、非洲国家的解放运动等。
这些运动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促进了各国人民的解放和发展。
军事知识点:一、古代战争:古代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古埃及的军事征服、古希腊的城邦战争、古罗马的帝国扩张等。
古代战争对军事战略、战术、武器装备等方面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军事理论第一章中国的国防第一节国防概述1.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四个要素:①主体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②对象要素,国防的对象是入侵外敌与武装颠覆;③目的要素,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④手段要素,国防的手段是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3.国防的基本类型:扩张型(美国)、联盟型(一元体系&多元体系)、中立型(瑞士)、自卫型(中国)。
4.现代国防的特征:⑴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⑵国防是多种斗争形式的综合角逐⑶国防是国家行为,也是国际行为。
⑷聚集综合国力,捍卫国家核心利益。
5.中国国防历史的主要启示:⑴经济发展是国防强盛的基础⑵政治清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⑶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⑷军事技术优劣对国防成败具有重要影响。
第二节国防法规1.我国国防法规体系按立法权限区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是法律,第二是法规,第三是规章,第四是地方性法规。
我国国防法规按调整领域可以划分为16个门类。
2.公民有五个方面的国防义务:兵役义务(服现役、服预备役、参加学生军事训练)、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
3.公民的国防权利: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
第三节国防建设1.国防领导在组织上具有最高层次性,在意志上具有最高权威性,在内容上具有极大的广泛性,在活动方式上具有严密的整体性等特征。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领导职权由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委行使。
3.中央军委实行主席负责制,中央军委主席即为全国武装力量的统帅。
中央军委组成人员为:中央军委主席,副主席若干人,委员若干人。
军事理论考点以及笔记整理1、中国周边环境(注意论述题)(1) 基本态势:美国将亚太视为战略重点,亚太再平衡战略使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更为严峻(2) 国家周边安全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周边安全状况和态势。
(包括与相邻国家矛盾冲突、边界纠纷、军事渗透、颠覆甚至入侵等情况。
)(3)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概述:我国是陆海大国(记住几个数字:我国国土面积1260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960 万平方千米,我陆地边界线2.2 万千米,海岸线(不包含岛屿的海界)1.8 万千米。
);我国邻国众多地缘复杂(记住几个数字:陆地接壤国家14 个,海上接壤国家8 个;我国安全环境受外部影响因素大(4)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特征!中国地处大国地缘战略利益的交汇处,国家安全受大国战略角逐的影响大;!幅员辽阔,陆海兼备,同时面临来自陆海两个方向的战略压力;!周边国家数量多,人口密,差异大;!历史和现实矛盾突出;!冷战后中国与邻国关系全方位改善;!冷战遗留问题仍对中国安全构成严重危害。
(5)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群岛国制度”、“200 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可达350 海里的大陆架”的重新定义等。
(6)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历史演变:(1)因特殊环境形成了重陆轻海的国防观(2)近代屡遭帝国主义列强入侵(7)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现状1)和平合作是我国目前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A 与世界大国(中美、中俄、中日、中国与欧盟各国)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B 我国与邻国友好关系发展顺利(中印突出矛盾:边界问题、西藏问题)C 我国周边“热点”(朝鲜核问题、印巴对立问题)逐渐降温2)相对稳定的安全环境中存在不安全因素A 西方军事强国对我国安全环境影响深远B 周边热点地区仍有发生情况突变的可能(印巴对立——克什米尔地区)C 边界和海洋权益争端尚存(中印边界争议)D 外国势力插手台湾问题影响我国统一大业E 恐怖主义和民族分裂活动威胁我国安全(8)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现状分析1)东北亚与中国安全东北亚:日本列岛、朝鲜半岛、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
国防教育知识(一)一、什么是国防?为什么有了国家就必须有国防?国防,顾名思义,就是国家的防务。
一个国家为了捍卫自己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抵御外来侵略和颠覆,在军事方面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所采取的防卫措施的总和,统属于国防。
国防是个大系统,涉及到各个领域,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和国防后备军,形成保卫国家的军事力量。
二是发展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努力研制、生产和改善武器装备,便于进行防卫和作战。
三是加强军事训练,培养有一定政治觉悟、军事素养和科技水平的官兵,能够掌握武器装备和作战方法。
四是加强军事理论研究,探索战争的本质和规律,研究战争的战略和战术,并用于指导战争准备、实施。
五是加强国防工程建设,搞好战场准备和军事、通信、交通等各种设施,一旦发生战争,能够有效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六是建立巩固的民防体系,在战争到来时,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
国防与国家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国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古往今来,任何一人国家,都需要建立强大的国防,用以保卫国家的利益,抵御外来的侵略。
如果有了国家,没有国防,或者国防薄弱,就难以抵御外来入侵之敌,无法保卫国家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安全,人民就不能安居乐业。
如我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国防建设荒废,形成“有国无防”,时而受到八国联军铁蹄的蹂躏,时而受到日本侵略军的烧杀和掠夺,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因此说,“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就是这个道理。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国防建设,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国防体系,有了强大的陆、海、空三军和战略导弹部队,有了比较完整的国防科研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有了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和后勤保障,先后取得了抗美援朝和边境自卫反击战的胜利,使外来侵略势力不敢轻举妄动,不敢随意欺负我们,我国人民扬眉吐气,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由此可见,国防是国家和民族安全利益的根本保证,它维系着国家的安危,人民的幸福,民族的尊严和社会的进步,甚至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1、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教育:是国防领域的教育现象,是为捍卫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武装侵略、颠覆和威胁,维护世界和平,对全体公民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国防政治、思想品德、军事理论、军事技战术和体质及国防形势等诸多方面施以影响的一切活动。
3、国防意识: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抵御外辱,捍卫祖国的独立和主权,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安全的主观认识。
4、国防理论:是对国防的系统化理性认识,是国防问题本质、规律性的反映,是关于国防的科学理论知识。
5、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励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脊梁。
6、国防法规:是有关国防的法律、法令、法规、规则、章程等法律文件的总称。
7、国防常识(知识):是指国防领域里的战争、军兵种知识、武器装备、领土和领空及领海、国防历史、军事地理、防空防化、法规军纪、国防技能等方面的一般知识。
8、革命英雄主义:是指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坚韧不拔,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
9、中华民族精神: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先、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
其核心是爱国主义。
二、简答题1、国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国防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加强国防教育是为了增强国民的国防观念;②加强国防教育是为了增强社会的国防职能;③加强国防教育是为了提高民族素质;④加强国防教育是为了培养国防科技人才。
2、国防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国防教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生存和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①国防教育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社会工程;②国防教育是加强国防建设的思想保证;③国防教育是提高战斗力的重要手段;④国防教育是一种强大的威慑力量;⑤国防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有效途径;⑥国防教育是丝丝战争动员的重要条件。
小学学生国防知识问答1、我们国家叫什么名字?(中华人民共和国)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是什么?(中国)3、我国的国庆节是几月几日?(每年的10月1日)4、我们的军队叫什么?(中华人民解放军)5、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是几月几日?(8月1日)6、我们的家乡在哪里?(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7、我国的首都在哪里?(北京)8、几月几日是我们小朋友的节日?(6月1日,国际儿童节)9、我们的祖国很美丽,小朋友怎样对待祖国呢?答:热爱祖国,好好学习。
10、你能说出1~2个比较熟悉的战斗小英雄的名字吗?答:王二小、刘胡兰、小罗卜头。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何时成立的?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伟大领袖毛主席向全世界宣告成立的。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是谁?答: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
13、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是什么时候?(7月1日)14、你知道国旗、军旗、党旗的图案吗?答:国旗是五星红旗,军旗的图案是八一,党旗的图案是镰刀斧头。
15、你会唱国歌吗?请唱出前两句。
答:会唱。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16、认识五旗,说出五旗的名称。
(国旗、党旗、军旗、团旗、队旗)17、举例说出2种以上常用兵器。
(刀、枪、炮、飞机……)18、举例说出1~2个历史上少年小英雄的名字和主要事迹。
答:刘胡兰。
十岁参加抗日儿童团,十四岁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 4年1月12日,被国民党军队逮捕,英雄顽强不怕死,牺牲时年仅1 5岁。
19、你知道我们的队名吗?(中国少年先锋队,红领巾是少先队的标志。
)20、我们都是班集体的一员。
同学之间应怎样相处?答: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要互相帮助,要爱班集体。
21、简单地说出国旗、国徽所表示的意义。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
红色象征革命,左上方缀着五颗黄色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人民大团结和人民对党的拥护。
国徽的图案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谷穗。
国防教育知识第一部分国防教育知识〃1、什么是国防?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什么是领土?领土,泛指一国主权支配下的地球表面特定部分,包括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以及它们的底土和上空。
我国领土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陆地边界长达21900公里。
3、什么是领海?领海,是指沿海国主权管辖下的与其海岸或内水相邻接的一定范围的海域。
从海基线量起12海里的水域是我国的领海,它和陆地领土一样都是我国的领土。
从海基线量起24海里邻接邻海的区域为毗连区,在毗连区内,我国可对违反中国法律的行为实施管理。
从领海基线量起,向外200海里邻接领海的区域是专属经济区,沿海国对这一区域有管辖权。
大陆架是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直到大陆边外缘,最多不超过350海里。
沿海国对大陆架的自然资源享有主权权利。
我国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已行使主权权利。
属于我国主权和管辖的海域有300多万平方公里,这就是祖国的海洋国土。
4、什么是领空?领空,是指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等的上空,为领土的组成部分,受该国的主权管辖,它国不得侵犯。
5、什么是国防教育?是指通过对全体公民进行一定的战争观、国家安全观、利益观以及国防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6、国防教育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国防理论、国防历史和地理、爱国主义思想、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防法制、国防常识、国防科技知识、国防体育等等。
7、国防教育的目的和实质是什么?通过开展国防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8、我国《国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
国防基本常识为捍卫国家主权、国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而进行的军事、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的总称。
国防是国家的特征和最重要的职能之一,也是国家自卫权的集中体现,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发现的。
国土是国防的载体,它的完整和安全是国防状况的基本标志。
在本国国土上为防御目的进行的防务活动是国防的本意,在他国国土上进行军事活动,已非国防之本意。
各国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指导国防活动的行动准则,称为国防政策,是国家政策的一部分。
通常由国家最高领导机构制定。
国防政策取决于国家的社会制度,国防建设的目标、社会生产力水平、地理环境、国防关系等主客观条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性。
主要内容包括:对国际战略环境和战争可能性的基本判断,政府从事国防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武装力量特别是常备军的建设和任务,后备力量动员的任务和要求等。
这些都在各国国防法规中得到充分的反映。
国防体制国防机构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制度形式的总称。
国家体制的组成,通常由国家最高领导机构决定。
世界各国的国防体制,都具有自卫的鲜明特点,没有统一的模式,但存在着普遍性规律。
一般都要求以宪法、法律、政策有关规定为依据,保证中央和上级的统一领导。
国防体制通常包括:国防最高决策机构,武装力量统帅机构,国防建设领导管理机构,武装力量的编成,常备军的编成及其编制等。
在和平时期,国防体制要适应国防建设的客观需要。
在战争情况下,国防体制着眼于快速有效地实施战争决策和指挥,协调各个领域和各条战线,充分发挥国防能力,确保战争的胜利。
如何把平时和战时的国防体制正确地结合起来,是各国研究的共同课题。
国防力量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安全的各种力量的总称。
包括军事力量和非军事力量,物质力量和非物质力量,现在力量和潜在力量。
军事力量是国防力量的主体,表现为现实力量的通常指:武装力量(主要指常备军)数量、政治素质、文化水平、军事素养、技术水平及其部署状况;武器装备的数量和质量;指挥、控制、情报、通信能力;战场建设和战略物资储备状况;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的规模及水平;后勤保障程度;军事理论状况以及战争准备程度等。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新考点·国防知识近几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国防知识考题成为新考点。
浙江省之前也曾发文明确表示,公务员录用考试要体现国防知识,并占一定分值,并将国防常识纳入新录用公务员学习培训内容。
结合各方面信息判断,未来几年,国防知识将成为公务员考试的新考点。
我们总结了有关考点,供考生复习使用。
一、基本国防常识1、全民国防教育日2001年8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决定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确2、国防的基本概念国防即国家的防务,是指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为适应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抵御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以军事为主体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的总和,也就是为了捍卫国家利益而采取的一切军事的与非军事的防卫措施的总和。
3、国防教育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国防理论、国防历史和地理、爱国主义思想、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防法制、国防常识、国防科技知识、国防体育等等,特别要以党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国防建设的思想和实践为教育的重点内容进行教育。
国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普及国防知识,使全体公民提高国防观念,增强保卫国家安全的意志、技能和体魄。
二、国家机构的国防职权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宪法》规定,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并行使宪法规定的国防方面的其他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宪法》规定,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并行使宪法规定的国防方面的其他职权。
2、国家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并行使《宪法》规定的国防方面的其他职权。
3、国务院国务院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行使下列职权:(一)编制国防建设发展规划和计划;(二)制定国防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和行政法规;(三)领导和管理国防科研生产;(四)管理国防经费和国防资产;(五)领导和管理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和人民武装动员、人民防空、国防交通等方面的有关工作;(六)领导和管理拥军优属工作和退出现役的军人的安置工作;(七)领导国防教育工作;(八)与中央军事委员会共同领导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的建设和征兵、预备役工作以及边防、海防、空防的管理工作;(九)法律规定的与国防建设事业有关的其他职权。
下列关于国家主权及国防地理的
表述
[单选题]
下列关于国家主权及国防地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主权是联合国赋予国家的最基本的权利
B . 一国的领海和领空都是其领土的组成部分
C . 我国南海四大群岛是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
D . 我国与越南、缅甸、吉尔吉斯斯坦等十几个国家接壤
参考答案:A
小麦参考解析:
本题为国情社情常识。
第一步:分析考点主权是国家最主要、最基本的权利,是国家所固有的,并非由国际法所赋予的。
A 项说法错误,本题选非,当选。
第二步:分析选项B选项:领土指处于国家主权管辖下的地球表面特定部分,包括国家主权管辖下的一切陆地、水域及其底土和上空,由领陆、领水、领空和底土四部分组成。
说法正确,本题选非,排除。
C选项:南海诸岛按其分布位置,分为4大群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说法正确,本题选非,排除。
D选项:我国共有14个陆上邻国,分别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不丹、尼泊尔、缅甸、老挝和越南。
说法正确,本题选非,排除。
故本题选A。
【2014-国考-003】。
国防地理常识1、什么是领土?答:领土,指在一国主权管辖下的区域,包括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以及他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领空)。
2、什么是陆地?答:一国的陆地是指国家疆界以内的全部陆地,包括大陆和岛屿,处于国家主权的完全管辖之下。
3、什么是领海?答:指沿海国主权所及于的与其海岸或内水相邻接的一定范围的海域。
群岛国的领海是群岛水域以外邻接的一定范围的海域,沿海国主权及于领海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
4、领海的宽度是如何确定的?答:领海宽度,可按本国的地理特点、经济发展和安全需要,并照顾到邻国正当利益和国际航行便利,在12海里限度内确定。
5、什么是底土?答:底土亦称之为地下领土,包括领陆的底土、内水和领海的水床和底土,国家对其资源拥有主权,对在底土上进行的开发和利用事业行使完全的管辖权。
6、什么是领空?答:领空是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等的上空,是一国领土的组成部分,完全受国家的主权管辖。
7、什么是国家边界?国家边界有几种?答:国家边界,是国家领土范围周边的界限,是划分国家之间陆地的界线,也是确定国家领海与公海、国家领空和外层空间的界线。
8、国家边界有几种?答:有陆地边界、水域边界(界河、界湖等)、海上边界(领海的外沿)、空中边界等。
9、从地图上看,国家边界是一条蜿蜒曲折的线,事实上它是沿这条线伸展的垂直面,这个面与地表水面相交时,才表现为一条线,这条线可以是有形的、真实的,也可以是想象的、无形的,请问其自然物和人工物的标志各包括哪些?无形的,想象的又怎样划分国界?答:自然物标志有河流、湖泊、岩石、山脉、沙漠、森林等;人工物有界石、栅栏、墙垣、壕沟、道路、运河、水上浮标等;无形的、想象的有以经纬度分界的国界等。
10、国家的边界是怎样确定的?答:国家的边界可以是由于习惯形成的,也可以是根据条约划定的。
11、传统习惯的国家领土的取得和变更有哪些方式?答:先占、添附、割让、征服、时效12、现代国际法的领土变更有哪些方式?答:自决、恢复、自愿。
13、什么是国家领土取得的先占方式?答:领土取得的先占是国家占领不在其它国家主权管辖下的土地。
14、什么是领土取得的添附方式?答:领土取得的添附方式是指土地由于自然或人为作用发生增长使国家的领土得以扩大。
15、什么是领土取得的割让方式?答:领土取得的割让方式是指一国根据条约将本国领土转移给其他国家。
16、什么是领土取得的征服方式?答:领土取得的征服方式是指以武力占领它国领土。
17、什么是领土取得的时效方式?答:领土取得的时效方式是指一国占领别国领土,在经过一定时间没有受到被占国的反对。
18、什么是领土变更的自决方式?答:领土变更的自决方式是基于民族自决权的公民投票方式。
19、什么是领土变更的恢复方式?答:领土变更的恢复方式是为恢复国家的历史性权利而收复先前被别国非法占有的领土。
20、什么是领土变更的自愿方式?答:领土变更的自愿方式是国家之间根据平等自愿的原则进行的领土变更。
21、1982年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划定领海的宽度是怎样规定的?答:海洋法第三条规定,“每一国家有权确定其领海的宽度,直至从按照本公约确定的基线量起不超过12海里的界限为止。
22、划定领海基线的方式有几种?答:①正常基线,即沿岸低潮线。
②直线基线,即连接岛岸基点的直线。
③混合基线,即兼采上述两种方法划定的基线。
23、划定领海的外部界限的方法有几种?答:①交圆法。
②共同正切线法。
③平行线法。
24、相邻或相向国家之间如何划定领海界限?答:一般应在两国领海基线之间的中间线上划定领海公界线,但如涉及历史性权利或其他问题,则应通过协商解决。
25、划定领空高度。
主要有几种理论?答:①地心引力理论;②空气空间理论;③卫星轨道理论;④有效控制理论;⑤功能理论。
26、什么是划定领空高度的地心引力理论?答:地心引力理论,有的认为领空高度应限定为地球引力的终点(约距地球150万公里),有的认为应定在地球和其他天体引力所均衡的一点(约距地球25.9万公里)。
27、什么是划定领空高度的空气空间理论?答:空气空间理论,即以地球大气层的最外缘为准,但地球大气层与外层空间无明确的界面,这一理论难以落实。
28、什么是划定领空高度的有效控制理论?答:有效控制理论,即以国家的防御能力划定,有很大的不统一和不稳定性。
29、什么是划定领空高度的功能理论?答:功能理论,即按航空、航天器的不同功能分别确定。
30、什么是划定领空高度的卫星轨道理论?答:卫星轨道理论,即地球卫星能够进入的最低轨道高度,这一高度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将会发生变化。
卫星轨道理论目前来看有被较多国家接受的趋势。
31、我国的陆地国土有多大?答: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约为960 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 /15,亚洲面积的1/4.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位居第三。
我国陆地面积相当于40个英国,或17个法国,或26个日本。
32、我国领土东西南北端点各是哪里?答:最东端约在东经135 度05分,位置在黑龙江省抚远县以东乌苏里江汇入黑龙江处的耶字界碑东角,最西端约在东经73度40分,位置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以西的帕米尔高原。
北起北纬53度30分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江心,南至北纬4 度附近南沙群岛南缘的曾母暗沙。
33、我国领土东西南北跨度各是多少?答:东西跨经度62度,长达5200公里,时差4 小时以上;南北约跨度49度,相距约5500公里。
34、请说出我国近海的位置和范围?答:中国近海位于亚洲大陆东南,太平洋西岸,是西北太平洋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范围指中国大陆、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以东,朝鲜半岛、日本、硫球群岛、非律宾群岛和加里曼丹岛以西。
35、我国的近海由哪些海域组成?面积是多少?答:中国近海由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以东部分太平洋海域组成,海域总面积470 余万平方公里。
36、中国政府于1958年9 月4 日宣布的我国领海宽度是多少?答:是12海里。
37、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有哪些?答:陆地、领水及其底土和领空等。
38、国家对陆地有哪些主权?答:国家对陆地上的一切人和物享有管辖权,外国人和外国飞机、船舶以及其它交通器,未经允许不得进入该国领陆。
39、国家对领水有哪些主权?答:领水中的内水处于国家主权的完全管辖之下;领海虽也是在主权管辖之下,但其法律地位也有一定的特殊性,如外国非军用船舶可以在不损害该国的和平、安全和良好秩序的条件下,无事先通知沿海国或取得许可而在该国领海通过,即享受“无害通过权。
”40、国家对底土的主权有哪些?答:国家对领陆、领水的底土的自然资源拥有主权,对于底土的开发和利用行使完全的管辖权,如开矿、修筑隧道、铺设电缆和进行科研活动等。
41、国家对领空的主权有哪些?答:领空完全受国家的主权支配,除条约规定者外,外国飞行器未经许可不得进入该地面国的领空。
42、我国的陆地边界和海岸线有多长?答:我国的陆地边界全长约2.2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长1.84万公里,另有岛岸1.4 万余公里,海岸线总长超过3.2 万公里,为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
43、我国目前陆地邻国有几个?都是哪些国家?答:我国的陆地邻国共15个,东北与朝鲜接壤,东北、西北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为邻,正北方是蒙古国,西部毗邻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与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相接,南面有缅甸、老挝和越南。
44、1858年至1915年沙俄侵占我国多少领土?答:1858年至1915年,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去中国领土150 多万平方公里,并违约侵占了数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45、十月革命胜利后,前苏联政府就沙俄割让侵占中国领土问题表示过什么立场?答:十月革命后,前苏联政府曾多次发表宣言表示:“以前俄国政府历次同中国订立的一切条约全部无效,放弃以前夺取中国的一切领土。
”但前苏联政府并没有将这些诺言付诸实施,边界问题一直未解决。
46、中国同前苏联边界问题是怎么回事?答:中国同前苏联的边界问题从1858年至1915年沙俄帝国强加给中国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形成的。
在这段时间内,沙俄共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去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并违约侵占了数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十月革命胜利胜利后,前苏联政府曾多次发表宣言表示,“以前俄国政府历次同中国订立的一切条约全部无效,放弃以前夺取中国的一切领土。
”但前苏联政府并没有将这些诺言付诸实施,边界问题一直未能解决。
中国与前苏联边界全长7300余公里,分东西两段,东段长4200公里,西段长3100公里,其中帕米尔地区420 公里为未定界。
47、在中苏边界地区前苏联占领我国多少领土?答:在整个边界地区,前苏联共占领我国领土3.5 万余平方公里,其中东段1000余平方公里,主要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中的600 多个岛屿;西段共19 块争议区,约3.4 万平方公里,占争议区总面积的97%。
我国与前苏联政府经过长时间的会谈,于1988年就中国与前苏联边界东段大部分地区的边界走向取得了一至意见。
但整个边界问题尚未完全解决。
48、南中国海海域面积是多少?答:南中国海海域面积共350 余万平方公里,其中按海洋法规定应属于我国管辖的约为210 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海洋国土面积的2/3.49、南海诸岛都包括哪些岛屿?现状如何?答:南海诸岛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
其中,东沙群岛由台湾国民党军驻守,西沙群岛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防,中沙群岛已淹没于水中,南沙群岛问题比较复杂。
50、南沙群岛情况是怎样的?答:南沙群岛有230 多个岛、礁、沙、洲,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该海域不仅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渔场,地下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其他资源。
目前,台湾军队控制太平岛,我军驻守6个礁盘,有些主要岛、礁被别国占领,至今问题尚未解决。
51、请你说出“不沉的航空母舰”一词的来历?答:“不沉的航空母舰”原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对战略地位重要的英国这个岛国的一种比喻性称呼。
后来,这个名称被应用到一些处于重要战略地位的岛屿或其他地区。
52、为什么美国过去把台湾称为“不沉的航空母舰”?答: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位于东海和南海的交界处,是中国大陆东部地区的屏障,对美国来说,台湾是其西太平洋战略防线的中枢,连接东北亚和东南亚,扼巴士海峡与台湾海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为推行其争霸全球的战略,当时,以“援蒋反共”为名,长期在台湾驻军,将台湾当作遏制中国的“岛屿锁链”。
1950年侵朝美军司令麦克阿瑟公然声称,台湾是美国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
53、什么是战区?答:战区是为实施战略计划、执行战略任务而划分的作战区域。
它具有相对独立的作战体系。
有时也泛指进行作战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