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探索酸的性质--浙教版
- 格式:pdf
- 大小:1.20 MB
- 文档页数:9
浙教版科学九上《探索酸的性质》word说课教案班级:姓名:学号:课型:新授课备课人:戴日授课时刻: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从电离角度认识酸的概念,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测定物质的酸碱性。
过程与方法:结合日常生活实例认识酸性物质,通过亲身探究认识酸碱指示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科学知识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增强科学来自生活的认识。
学习重点:酸的概念,酸碱指示剂的使用。
学习难点:酸的电离方程式,指示剂的制取。
一、课前预习1.酸性溶液pH 7,碱性溶液pH 7。
酸性溶液能使色石蕊试液变色,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2.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能够用来测定,其具体的操作方法是:用洁净的蘸取少量待测试液,滴在pH试纸上。
将试纸上显示的颜色与对比,即可确定待测试液的pH值。
当pH<7时,pH越小,酸性越;反之,当pH>7时,pH越大,碱性越强。
预习疑难摘要:二、课堂学习过程讨论:列举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过的酸性物质(名称及对应的化学式)。
调味用的,胃液中的,饮料中的,水果中的,化学工业中的。
小结:溶液出现酸性的物质中一样都含有一类专门物质——酸。
(一)夯实基础·学习新知——什么是酸想一想:写出盐酸、硫酸和硝酸的化学式、、要认识酸以及判定酸,我们能够从电离角度着手。
电离:一些物质或而离解成离子的过程。
电离的外部条件:或摸索:电离方程式是电离过程的表达形式。
书写盐酸、硫酸和硝酸的电离方程式,并总结这些酸的共同特点。
共同点:练一练:1、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H2SO4 =H+ + SO42-B.Al2(SO4)3 = 2Al3++ 3SO4 2 -C.Ba(OH)2= Ba 2+ +(OH)-D.NaCl=Na1+ +Cl1-2、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式Ca(OH)2 = Na2CO3 =H2CO3 =CuSO4 =(二)查找规律·探究新知讨论:NaHSO4是一种酸吗?请说明理由总结:酸的概念:关键字:、、同时,我们把某种酸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叫做酸的酸根离子。
最新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探索酸的性质》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知道什么是酸,知道常见的酸有哪些。
2. 知道不同的酸碱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呈现的颜色,会选择酸碱剂来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3. 能大致说出酸的主要化学性质,并能举例说明酸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
4. 知道三大强酸的使用注意事项,知道盐酸、硫酸、硝酸的个性。
5. 知道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的检验方法,并能用它来检验稀硫酸或稀盐酸。
(二)情感目标:1. 通过强酸的使用注意事项的学习,培养规范操作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在实验室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开展实验安全教育。
2. 通过酸的共性和个性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3. 通过开展“自制酸碱指示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让学生亲近自然,走进科学天地。
(三)技能能力目标:1. 会用酸碱指示剂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2. 会使用试管和滴管进行物质(溶液间)的性质试验。
3. 通过酸的性质学习,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
4. 通过酸的个性、共性,用途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从分析物质结构,了解物质性质,从性质推出,用途的能力。
5. 开展“自制酸碱指示剂”、“调查当地酸雨情况以及农作物和建筑物的影响”等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1. 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呈现的颜色。
2. 酸的主要化学性质(共性)以及常见、重要的化学反应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3. 硫酸、盐酸的使用注意事项。
4. 盐酸、硫酸、硝酸的重要个性。
(二)难点:1. 有关酸的主要化学性质的方程式书写。
2. 重要酸的个性差异。
【教学课时】4课时第1课时:什么是酸、酸碱指示剂 第2 课时:盐酸的化学性质第3课时:探究硫酸的化学性质,酸的共性 第4课时:酸的用途,酸的个性 【教学准备】 1. 投影片、电脑积件2. 稀盐酸、浓盐酸、工业盐酸、稀硫酸、浓硫酸、硝酸、食醋、紫色石蕊试液,蓝色、红色石蕊试纸,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鸡蛋壳、生鸡蛋、生锈的铁钉、黑色铜化铜粉末、锌片、新制的氢氧化铜(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新制的氢氧化铁、碳酸钠粉末、硝酸银溶液、氯化钡溶液、蒸馏水 3. 烧杯、试管、滴管、玻璃棒、量筒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新课:问题:你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有酸味的物质吗?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