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患者的护理
- 格式:pptx
- 大小:741.47 KB
- 文档页数:33
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教案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在女性中更为常见。
护理教案将着重介绍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措施,以便提供全面的护理和帮助病人更快地康复。
一、基础知识介绍1.了解尿路感染的病因和病理生理过程:尿路感染是由细菌侵入尿路引起的。
常见的病因包括细菌从直肠进入尿道、孩儿淋球菌感染、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等。
2.了解尿路感染的常见症状和体征:尿频、尿急、尿痛、尿失禁、腹痛、发热等。
3.了解尿路感染的常见诊断方法:尿常规检查、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等。
二、病房环境的管理1.维持病房空气流通:保持病房的通风,经常开窗换气,防止细菌滋生。
2.保持病房清洁卫生:经常进行室内清洁,特别是卫生间和床位的清洁要保持规范。
三、个人护理1.外阴护理:保持外阴干燥清洁,每日进行阴部清洁,避免使用香皂。
2.尿道护理:病人进行排尿后要进行外阴部清洁,女性要从前向后擦拭,避免将细菌带入尿道。
四、饮食护理1.饮水:病人饮水量要充足,每天至少1500-2000ml,以增加排尿次数,稀释细菌浓度。
2.尿路碱化:饮用柠檬水、蔬果汁等碱性饮料,可使尿液呈碱性,减少细菌繁殖。
五、药物治疗1.抗生素治疗:按照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疗程一般为7-10天。
2.协助病人按时服药:提醒病人按时服用药物,并注意药物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六、卫生教育1.宣传个人卫生:教育病人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切忌憋尿、勿过劳、避免过度疲劳等。
2.宣传正确排尿方式:教育病人正确的排尿姿势,避免憋尿、过久过多排尿等不良习惯。
3.预防尿路感染:教育病人注意性生活卫生,避免将细菌带入尿道。
女性在排尿后进行外阴部清洁时要从前向后擦拭阴道口。
七、观察与记录1.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病人的尿量、颜色和性状,以及病人的症状变化。
2.记录治疗效果:及时记录病人的症状缓解情况和治疗效果,以便通过记录对病情进行评估。
八、合理活动1.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病人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促进身体的康复。
尿路感染的护理及转诊
【护理】
1.注意外阴清洁,多饮水、勤排尿,每2~3小时排尿1次,房事后即行排尿,妇女在月经期、妊娠期、产后更应注意外阴卫生,以免虚体受邪。
排便后从前到后擦拭。
2.养成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饮食宜清淡,忌肥腻、辛辣、酒醇之品。
【转诊】
需转诊人群主要包括起病急、症状重、反复发作、病情复杂、多种药物无法控制的尿路感染患者。
1.初诊转诊
(1)经短期处理无法控制感染者。
(2)怀疑有肾乳头坏死、肾周围脓肿等严重并发症者。
(3)怀疑有严重感染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者。
(4)怀疑有肾功能衰竭等其他严重临床情况者。
(5)因诊断需要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者。
2.随访转诊
(1)病情反复难以控制。
(3)怀疑有且难以处理的复杂因素。
(4)随访过程中发现严重临床疾患难以处理。
3.急救车转诊
(1)意识丧失或模糊。
(2)发热(T>38℃或T<36℃)、心动过速(心率>90次/分)、呼吸急促(呼吸频率>20次/分)或外周血白细胞显著增加。
肾内科尿路感染患者护理要点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简称尿感,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尿路感染性疾病。
多见于育龄期女性、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及尿路畸形者。
女性尿路感染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比例约为8:1。
其中,未婚女性发病率占1%~3%;已婚女性发病率增高,占5%;60岁以上女性尿感发病率高达10%~12%,且多为无症状性菌尿;男性极少发生尿路感染,50岁以后男性因前列腺肥大的发生率增高,尿感发生率也相应增高,占7%。
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主要是指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主要是指膀胱炎。
根据有无尿路功能或结构的异常,又可分为复杂性、非复杂性尿路感染。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一)病因尿路感染主要为细菌感染所致,革兰氏阴性杆菌为最常见的致病菌。
其中,又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占全部尿路感染的80%~90%;其次为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副大肠埃希菌、产气杆菌、沙雷杆菌、产碱杆菌、粪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葡萄球菌;偶见厌氧菌、结核分支杆菌、真菌、衣原体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常发生于尿路器械检查后或长期留置导尿的患者,变形杆菌感染常见于伴有尿路结石者,金黄色葡萄球菌常通过血行感染尿路,糖尿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发生真菌感染。
(二)发病机制1.感染途径(1)上行感染:90%尿路感染的致病菌源自于上行感染。
正常情况下尿道口周围有少量细菌寄居,一般不引起感染。
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尿道黏膜有损伤或入侵细菌毒力大、致病力强时,细菌可侵入尿道并沿尿路上行至膀胱、输尿管或肾脏而发生尿路感染。
(2)血行感染:细菌经由血液循环到达肾脏为血行感染,临床少见,多发生于原有严重尿路梗阻或机体免疫力极差者,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
(3)直接感染:泌尿系统周围器官、组织发生感染时,病原菌可直接侵入泌尿系统导致感染。
(4)淋巴道感染:很少见,盆腔和下腹部的器官感染时,病原菌可从淋巴道感染泌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