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荧光素钠的含量
- 格式:doc
- 大小:116.50 KB
- 文档页数:3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钠含量
X射线荧光光谱法是一种常用于分析物质成分的方法,它利用物质受到X射线照射后产生的荧光信号来确定物质中元素的含量。
测量钠含量时,可以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待测样品进行测试。
首先,将待测样品装入测量腔室,然后通过X射线照射样品。
当X射线照射到样品上时,激发样品中的钠原子内部的电子跃迁,产生特定能量的荧光信号。
X射线荧光光谱仪会收集并分析这些荧光信号来确定样品中钠的含量。
为了准确测量钠含量,需要进行仪器的校正和样品的处理。
首先,使用标准物质进行仪器的校正,确定荧光信号与钠含量之间的关系。
然后,将待测样品进行预处理,例如将样品研磨成粉末或制成片状,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最后,将预处理后的样品放入X射线荧光光谱仪中进行测量,并根据仪器校正曲线计算出样品中钠的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量钠含量需要使用专用的仪器设备,并且对样品的处理和操作都需要遵循严格的实验步骤和安全规范。
一、目的:二、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荧光分光光度法的检验操作。
三、职责:1、检验员: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认真、及时、准确地填写检验记录;2、化验室负责人:监督检查检验员执行本操作规程。
四、内容:1、对仪器的一般要求:1.1所用仪器为荧光计或荧光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激发波长扫描范围一般是190~650nm,发射波长扫描范围是200~800nm。
可用于液体、固体样品(如凝胶条)的光谱扫描。
1.2仪器基本组成:1.2.1光源:为高压汞蒸气灯或氙弧灯,后者能发射出强度较大的连续光谱,且在300nm~400nm 范围内强度几乎相等,故较常用。
1.2.2激发单色器:置于光源和样品室之间的为激发单色器或第一单色器,筛选出特定的激发光谱。
1.2.3发射单色器:置于样品室和检测器之间的为发射单色器或第二单色器,常采用光栅为单色器。
筛选出特定的发射光谱。
1.2.4样品室:通常由石英池(液体样品用)或固体样品架(粉末或片状样品)组成。
测量液体时,光源与检测器成直角安排;测量固体时,光源与检测器成锐角安排。
1.2.5检测器:一般用光电管或光电倍增管作检测器。
可将光信号放大并转为电信号。
2、基本原理:某些物质受紫外光或可见光照射激发后能发射出比激发光波长较长的荧光。
物质的激发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可用于该物质的定性分析。
当激发光强度、波长、所用溶剂及温度等条件固定时,物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发射光强度与溶液中该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关系,可以用于该物质的含量测定。
荧光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一般较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高,但浓度太高的溶液会发生“自熄灭”现象,而且在液面附近溶液会吸收激发光,使发射光强度下降,导致发射光强度与浓度不成正比,故荧光分光光度法应在低浓度溶液中进行。
3、测定法:3.1所用的仪器为荧光计或荧光分光光度计,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选定激发光波长和发射光波长,并制备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
3.2通常荧光分光光度法是在一定条件下,测定对照品溶液荧光强度与其浓度的线性关系。
荧光素钠检测方法荧光素钠这玩意儿的检测方法还挺有趣的呢。
咱先说一种比较常见的,那就是荧光检测法。
你想啊,荧光素钠这名字里都带“荧光”俩字,它在特定的条件下会发出荧光。
检测的时候,就把含有荧光素钠的样本放在一个仪器里,这个仪器能够激发它发出荧光,然后通过检测荧光的强度来确定荧光素钠的含量。
就像是在黑暗里找一个会发光的小宝贝,它发的光越强,就说明荧光素钠越多呢。
还有一种是色谱法。
这就像是让荧光素钠参加一场跑步比赛。
把样本注入到色谱柱里,不同的物质在柱子里跑的速度不一样。
荧光素钠就按照自己的节奏跑,最后根据它跑出来的时间和峰面积啥的,就能判断它的量啦。
这就好比是在一群小伙伴里,通过它独特的跑步风格和到达终点的情况来认出它。
另外,还有比色法。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荧光素钠的颜色特性。
当它和某些试剂发生反应的时候,会产生特定的颜色变化。
通过观察颜色的深浅,就可以大概知道有多少荧光素钠在里面。
就像我们看东西的颜色深浅来判断浓度一样,浅一点可能就少,深一点可能就多。
不过呢,这些检测方法都得在比较规范的实验室环境里进行。
操作人员得小心翼翼的,就像照顾小婴儿一样。
要确保仪器准确啦,试剂没问题啦。
而且,不同的检测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
荧光检测法很灵敏,就像一个超级敏感的小侦探,能发现很微量的荧光素钠。
色谱法呢,比较准确,就像一个很靠谱的老会计,算得清清楚楚。
比色法相对简单,是个比较朴素的检测方法,就像那种简单又实用的小工具。
不管用哪种方法,都是为了能准确地知道荧光素钠的情况。
这在很多方面都很重要呢,比如在医药领域,要是荧光素钠的量不对,那可就影响大了。
所以啊,这些检测方法就像一个个小卫士,守护着荧光素钠使用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生物碱类药物含量测定方法
生物碱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碱性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尤其在植物和微生物中含量丰富。
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包括比色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荧光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1.比色法:该方法是通过生物碱与特定的显色剂发生化学反应,
生成有色离子或分子,根据颜色的深浅程度进行含量测定的方
法。
例如,苦参碱可以通过与溴甲酚绿显色剂发生反应来进行
含量测定。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该方法是通过测量生物碱溶液在紫外和
可见光区的吸收光谱,进而计算其含量的方法。
例如,盐酸吗
啡碱可以在254nm波长处进行含量测定。
3.荧光法:该方法是利用生物碱分子在特定波长激发下发出的荧
光强度来计算其含量的方法。
例如,荧光素钠在紫外光激发下
可以发出绿色荧光,可以用于含量测定。
4.薄层色谱法:该方法是利用生物碱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分配系
数差异,将样品溶液展开在薄层板上,然后用显色剂显色,根
据斑点面积或荧光强度来计算生物碱的含量。
5.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方法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生物碱进行
分离和检测,然后根据峰面积或峰高来计算生物碱的含量。
该
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是生物碱
含量测定的常用方法之一。
实验四分子荧光标准曲线法测定荧光素钠
一.目的
1. 掌握荧光物质标准曲线法定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 熟悉970CRT荧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 原理
碱性条件下,荧光素钠有强荧光,可以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在低浓度范围内,发射的荧光强度与其浓度或含量成正比。
三. 步骤
1.定性分析
参数:E X = 495 nm,E M = 515 nm,E X范围430~510 nm, E M范围400~570 nm。
灵敏度、扫描速度、缝宽:3、高、5、5 nm。
取0.8 mL 荧光素钠标准溶液于试管,加入1 mL NaOH, 用去离子水冲稀至10 mL(20 mL),摇匀。
扫描激发与发射光谱,确定最大激发与发射波长。
2.定量分析
取6支试管,按下表加入试剂
4
用去离子水冲稀至10 mL(20 mL),摇匀,用1号溶液测本底,2~5号溶液测INT,绘制标准曲线,6号溶液测定样品浓度X。
结果计算:被测液(μg/mL) = X/200/0.30
3. 酸度的影响
取3支试管,各加入0.8 mL 荧光素钠标准溶液,前二支分别加入1 mL的NaOH、HAc,用去离子水冲稀至10 mL(20 mL),摇匀,在绘制标准曲线下测INT,比较其大小。
四、实验数据处理
1、绘制标准曲线
2、根据待测液的荧光强度,从标准工作曲线上求得其浓度,计算出试样中荧光素钠含量。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荧光试剂的基本配制方法。
2. 熟悉荧光试剂的稳定性及保存条件。
3. 了解荧光试剂在实验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荧光试剂是指能够在紫外光或可见光照射下,发出荧光的物质。
荧光试剂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化学、医学等领域。
本实验主要研究荧光试剂的配制方法、稳定性及保存条件。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荧光素钠- 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4)- 乙醇- 水合氯醛- 丙酮- 二甲基亚砜(DMSO)- 试剂瓶- 移液器- 荧光分光光度计2. 实验仪器:- 超净工作台- 研钵- 玻璃棒- 烧杯- 电子天平-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四、实验步骤1. 荧光素钠溶液的配制:- 称取0.1g荧光素钠,置于研钵中。
- 加入少量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4),用玻璃棒搅拌至溶解。
- 将溶解后的溶液转移至10ml容量瓶中,用磷酸盐缓冲溶液定容至刻度。
- 摇匀,备用。
2. 水合氯醛溶液的配制:- 称取0.1g水合氯醛,置于研钵中。
- 加入少量乙醇,用玻璃棒搅拌至溶解。
- 将溶解后的溶液转移至10ml容量瓶中,用乙醇定容至刻度。
- 摇匀,备用。
3. 丙酮溶液的配制:- 称取0.1g丙酮,置于研钵中。
- 加入少量二甲基亚砜(DMSO),用玻璃棒搅拌至溶解。
- 将溶解后的溶液转移至10ml容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定容至刻度。
- 摇匀,备用。
4. 荧光试剂稳定性测试:- 分别取荧光素钠溶液、水合氯醛溶液、丙酮溶液各2ml,置于比色皿中。
- 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各溶液在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下的荧光强度。
- 每隔一定时间,重复测定一次,记录数据。
5. 荧光试剂保存条件测试:- 将配制好的荧光试剂分别置于不同温度(室温、4℃、-20℃)下保存。
- 在保存一定时间后,取出试剂,重复步骤4,测定荧光强度。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1. 荧光素钠溶液、水合氯醛溶液、丙酮溶液均能成功配制,且在紫外光或可见光照射下,发出明显的荧光。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示踪剂荧光素钠示踪剂王志龙; 樊萍; 徐静; 李博文【期刊名称】《《世界核地质科学》》【年(卷),期】2019(036)004【总页数】6页(P232-237)【关键词】示踪剂; 荧光素钠; 荧光分光光度法; 水【作者】王志龙; 樊萍; 徐静; 李博文【作者单位】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34.4人工示踪技术在水文地质学中的应用已有相当长的历史, 1869 年人类就首次使用了化学示踪剂来找出岩溶区落水洞和泉水之间的水力联系[1]。
在岩溶水文地质研究中, 野外示踪试验是水资源管理、地下水脆弱性编图和获取水文模型物理参数的一个重要工具,是划分岩溶地下分水岭、研究岩溶水库渗漏、分析地下管道网络分布和地下水溶质运移特征的一种重要手段[2]。
示踪剂选择原则上要满足以下要求: 极易溶于水, 在水中含量极低;物理及化学性质稳定, 不与其他环境物质发生物理和化学反应;易被仪器检测, 不易被水中其他物质干扰, 灵敏度高, 且成本相对较低[3]。
以桂林寨底地下河为例, 分析得出荧光素钠和罗丹明B 在应用中吸附性的差异, 得出荧光素钠是更为理想的示踪剂[4]。
荧光素钠作为示踪剂可以用来研究铀矿地浸溶液的流速[5]。
可以采用分光光度法来测定钻井液中的示踪剂荧光素钠, 其方法检出限为0.005 mg·L-1[6]。
荧光素钠作为示踪剂使用时, 要尽量减少使用的量。
为降低荧光素钠的初始使用浓度, 需要一种检出限更低的方法对荧光素钠进行测定。
而荧光分光光度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特点, 因此选择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对水中示踪剂荧光素钠进行定量测定。
1 实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F97XP 荧光分光光度计(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乙酸钠(AR, 上海阿拉丁试剂有限公司);碳酸钠(AR, 上海阿拉丁试剂有限公司);邻苯二甲酸氢钾pH标准试剂(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混合磷酸盐pH 标准试剂(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硼砂pH 标准溶液试剂(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纯水为实验室自制去离子水, 符合GB/T 6682-2008 的要求。
荧光素钠水溶液浓度荧光光度法研究本文探讨了荧光素钠水溶液浓度的荧光光度法分析,根据不同浓度的荧光素钠水溶液荧光强度的差别绘制浓度标准曲线,用以未知浓度样品的分析,该方法操作简单,测试结果准确。
标签:荧光素钠水溶液;荧光强度;含量曲线前言荧光素钠是一种红棕色的荧光染料,英文名为Fluorescein sodium,中文别名水合荧光胺二钠盐,CAS号我518-47-8,分子式为C20H12Na2O5,易溶于水及乙醇,带有强的黄绿色荧光。
分子结构:由于具有易溶于水的黄绿色荧光,所以常被配成注射液用于医学诊断性眼底和虹膜血管的血管造影检查和引导肿瘤切除,也可做成示踪剂用于地质钻井液研究等。
荧光素钠水溶液使用过程中,如何快速准确地检测其浓度就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荧光分光光度法具有相对较高的灵敏性和检测下限,故本文探讨了荧光光度法分析荧光素钠水溶液浓度的方法。
1 实验部分1.1 实验目的检测未知的荧光素钠水溶液浓度实验原理荧光素钠水溶液在紫外光激发下发射出黄绿色荧光,荧光强度随水溶液的浓度变化而变化,故可以通过荧光光度计检测未知样品的荧光强度,根据荧光强度推算未知样品中荧光素钠的浓度。
1.3主要仪器与试剂主要仪器:Hitachi F-7000 荧光光度计,万分之一分析天平,250ml容量瓶10个,药匙,移液管等主要试剂:纯净水,荧光素钠标准品,未知样品1.4 实验步骤1.配制样品称取荧光素钠标准品0.20g准确至0.001g,放入100ml容量瓶中,用纯净水定容至刻度。
摇匀溶解,得试样A。
用移液管吸取试样A 1ml,于100ml容量瓶,用纯净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得试样B。
分别用移液管吸取试样B 1ml、2ml、4ml、8ml、12ml、16ml和20ml至100ml 容量瓶中,用纯净水释至刻度,摇匀,得试样,浓度分别为20μg/ml、40μg/ml、80μg/ml、160μg/ml、320μg/ml、400μg/ml。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荧光素钠的含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荧光素钠的分析原理。
2.掌握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技术和测定荧光素钠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荧光分析法,是以溶液中物质分子对光的选择性吸收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方法。
常温下,处于基态的分子吸收一定的紫外可见光的辐射能成为激发态分子,激发态分子通过无辐射跃迁至第一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再以辐射跃迁的形式回到基态,发出比吸收光波长长的光而产生荧光。
在稀溶液中,荧光强度I F 与物质的浓度c 有以下的关系:
当实验条件一定时,荧光强度与荧光物质的浓度成线性关系:
这是荧光光谱法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
三、仪器及试剂
1.仪器
960荧光分光光度计;
LC-UV 紫外检测器;
微量进样器
2.试剂
bc
I I F εφ0303.2=Kc
I F =
①二氯荧光素(分析纯);
②荧光素钠
四、操作步骤
1.标准溶液配制
准确称取0.05g二氯荧光素标样,配制成2500ml溶液,则此溶液浓度为
0.05μm/mL,分别移取此溶液2.0ml、4.0ml、6.0ml、8.0ml,于25ml容量
瓶中,并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后,待测定各标准溶液的荧光强度。
2.荧光强度测定
(1)荧光光度计操作
开启220V稳压电源至220V;
打开主机电源开关。
检查氙灯电是否开启。
(2)二氯荧光素发光谱的绘制,参数设置如下:
①设定纵坐标
②设定灵敏度;
③设定扫描速度;
④发射波长EMISSION Wavelength 250.0 nm;
⑤激发波长范围200-350 nm;
⑥将某一浓度的二氯荧光素标液置于试样池中;
⑦扫描得到激发光谱。
(3)标准溶液及样品的测定,参数设置如下:
①设定纵坐标
②设定灵敏度;
③设定扫描速度;
④设定激发波长EXCITION Wavelength 496.0nm(从激发光谱曲线中)得
到;
⑤发射波长范围EMISSION Wavelength 518nm;
⑥将1号标准溶液放入试样池中;
⑦扫描得到荧光光谱。
仪器开始扫描,得到1号标准溶液的荧光强度。
其余4各标准溶液和样品液只要重复上述⑥⑦操作,就可以分别得到它们的荧光光谱。
按各标液的荧光强度做出I-C工作曲线。
五、数据记录及计算
1.列表
2.工作曲线的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