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工理论培训
- 格式:doc
- 大小:63.50 KB
- 文档页数:8
电焊工理论培训电弧焊工培训教案第一章:电弧焊工基本概念1.1 电弧焊工的定义1.2 电弧焊工的分类1.3 电弧焊工的应用领域1.4 电弧焊工的发展趋势第二章:电弧焊工基础知识2.1 电弧焊工的基本原理2.2 电弧焊工的必要参数2.3 电弧焊工的设备及工具2.4 电弧焊工的安全操作规程第三章:电弧焊工技术3.1 电弧焊工的基本技术3.2 电弧焊工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3.3 电弧焊工的技巧与经验3.4 电弧焊工的实训项目第四章:电弧焊工的材料4.1 电弧焊工的常用金属材料4.2 电弧焊工的填充材料4.3 电弧焊工的保护气体4.4 电弧焊工的熔剂与flux第五章:电弧焊工的工艺与标准5.1 电弧焊工的常见工艺5.2 电弧焊工的工艺参数选择5.3 电弧焊工的焊接质量控制5.4 电弧焊工的国家标准与规范第六章:电弧焊工的设备维护与故障排除6.1 电弧焊机的结构与功能6.2 电弧焊机的日常维护与保养6.3 电弧焊机故障的诊断与排除6.4 电弧焊机的检修与调试第七章:电弧焊工的安全生产7.1 电弧焊工的危险因素识别7.2 电弧焊工的个人防护装备7.3 电弧焊工的现场安全管理7.4 电弧焊工的紧急事故处理第八章:电弧焊工的资格认证与职业发展8.1 电弧焊工的资格认证体系8.2 电弧焊工的职业资格考试8.3 电弧焊工的职业发展路径8.4 电弧焊工的继续教育与培训第九章:电弧焊工的实例分析9.1 电弧焊工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实例9.2 电弧焊工在船舶制造业的应用实例9.3 电弧焊工在汽车制造业的应用实例9.4 电弧焊工在金属结构制造业的应用实例第十章:电弧焊工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电弧焊工技术的新发展10.2 电弧焊工设备的创新10.3 电弧焊工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10.4 电弧焊工在绿色焊接方面的探索重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弧焊工的理论培训内容,包括电弧焊工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技术、材料、工艺与标准、设备维护与故障排除、安全生产、资格认证与职业发展、实例分析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电焊工理论培训电弧焊工培训教案第一章:电焊工概述1.1 电焊工的定义1.2 电焊工的分类1.3 电焊工的工作内容1.4 电焊工的职业要求第二章:电弧焊原理2.1 电弧焊的定义2.2 电弧焊的原理2.3 电弧焊的优点与缺点2.4 电弧焊的应用范围第三章:电焊机3.1 电焊机的分类3.2 电焊机的主要性能参数3.3 电焊机的选择与使用3.4 电焊机的维护与保养第四章:电弧焊工艺4.1 电弧焊的工艺参数4.2 电弧焊的焊接方法4.3 电弧焊的焊接顺序与焊接方向4.4 电弧焊的焊接质量控制第五章:焊接材料5.1 焊接材料的分类5.2 焊接材料的性能要求5.3 焊接材料的选用原则5.4 焊接材料的储存与使用第六章:电弧焊的安全操作6.1 电弧焊的安全常识6.2 电弧焊的操作规程6.3 电弧焊的安全设备与防护措施6.4 电弧焊的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第七章:焊接缺陷与处理7.1 焊接缺陷的分类7.2 焊接缺陷的原因分析7.3 焊接缺陷的检测方法7.4 焊接缺陷的处理方法与预防措施第八章:焊接检验8.1 焊接检验的定义与目的8.2 焊接检验的方法与技术8.3 焊接检验的标准与规范8.4 焊接检验的结果评定与处理第九章:焊接工艺评定9.1 焊接工艺评定的目的与意义9.2 焊接工艺评定的方法与步骤9.3 焊接工艺评定试验与检测9.4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的编制与使用第十章:焊接质量控制10.1 焊接质量控制的定义与目的10.2 焊接质量控制的方法与技术10.3 焊接质量控制的标准与规范10.4 焊接质量控制的实施与改进第十一章:电弧焊的基本技巧11.1 焊接姿势与操作要点11.2 引弧与稳弧技巧11.3 焊接速度与焊接线能量的控制11.4 焊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第十二章:各类焊接位置的焊接技巧12.1 平焊位置的焊接技巧12.2 立焊位置的焊接技巧12.3 横焊位置的焊接技巧12.4 仰焊位置的焊接技巧第十三章:金属材料的焊接性分析13.1 金属材料的焊接性概念13.2 影响金属材料焊接性的因素13.3 金属材料焊接性的评价方法13.4 金属材料焊接性的改善策略第十四章:焊接案例分析14.1 焊接案例的选取与分析方法14.2 典型焊接案例的工艺分析14.3 焊接案例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14.4 焊接案例的经验总结与启示第十五章:电弧焊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15.1 电弧焊工的职业发展路径15.2 电弧焊工的职业技能提升15.3 电弧焊工的职业生涯规划15.4 电弧焊工的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电焊工的定义、分类、工作内容以及职业要求;2. 电弧焊的原理、优点与缺点以及应用范围;3. 电焊机的分类、主要性能参数、选择与使用以及维护与保养;4. 电弧焊的工艺参数、焊接方法、焊接顺序与焊接方向以及焊接质量控制;5. 焊接材料的分类、性能要求、选用原则以及储存与使用。
初级焊工理论培训一、焊接的基本原理焊接是通过加热金属材料至其熔点,并使用填充材料填充到焊缝中,使两个金属材料连接成一个整体。
焊接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弧、气焰或激光等热源产生足够的热量,使金属材料熔化,然后在熔融金属周围使用填充材料,使其冷却后形成牢固的连接。
焊接可以分为电弧焊、气焊、激光焊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技术要求。
二、常见的焊接技术1. 电弧焊电弧焊是最常见的焊接方法之一,它利用电弧产生高温,使焊接材料熔化并形成连接。
电弧焊可以分为手工电弧焊和自动电弧焊两种类型。
手工电弧焊需要焊工使用手持焊枪进行焊接,效率低且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
自动电弧焊则是通过焊接机器人或自动焊接设备完成焊接任务,效率更高且质量更稳定。
2. 气焊气焊是利用氧-乙炔火焰进行加热和熔化金属的焊接方法。
气焊通常用于焊接不锈钢、铜和铝等金属材料,对焊接技术要求较高,但是可以在户外或无电源环境下进行焊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3. 焊条焊接焊条焊接是利用焊条产生的热量和熔融金属进行焊接的方法。
焊条焊接适用于各种金属材料的焊接,可以在室外或无电源环境下进行焊接,但是需要焊工具有较高的焊接技术。
4. 激光焊激光焊是利用激光束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和熔化的焊接方法。
激光焊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优点,适用于焊接高要求的零部件和薄板材料。
三、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进行焊接作业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护措施。
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强光、火花和有害气体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所以必须穿戴防护眼镜、手套和防毒面具等防护装备,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人身安全。
2. 熟悉焊接材料和设备在进行焊接作业之前,要对焊接材料和设备进行充分的了解和熟悉,包括焊接材料的种类、焊接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等,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3. 保持焊接环境清洁在进行焊接作业时,要保持焊接环境的清洁和整洁,避免杂物和易燃物品进入焊接区域,防止意外发生。
4. 控制焊接参数在进行焊接作业时,要根据焊接材料的种类和要求,控制好焊接参数,包括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确保焊接质量和效率。
引言:
概述:
焊接是一种将两个或更多金属部件连接在一起的过程,通过加热并在接触面上施加压力来实现。
焊接可以提供强大的连接,并在许多工业领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焊工,必须掌握如下的基础知识。
正文:
一、焊接原理
1.金属熔化和固化过程
2.熔态金属的流动性和扩散性
3.焊接接头形成的原理
4.焊接变形和残余应力的产生及控制
5.焊接接头的强度评定方法
二、焊工安全
1.常见的焊接安全风险
a.电击风险和电烧伤风险
b.火灾和爆炸风险
c.有害气体和烟雾风险
2.安全防护措施
a.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b.确保工作区域的通风良好
c.正确使用焊接设备并遵循操作规程
d.合理储存和处理危险物质
三、焊接设备和材料
1.常见的焊接设备
a.电弧焊设备
b.气焊设备
c.等离子弧焊设备
2.焊接材料的选择
a.焊接电极和焊丝的选择
b.焊接辅助材料的选择
3.焊接质量控制
a.焊接过程监控
b.焊接接头检测方法
四、焊接技术与操作
1.焊接电弧的稳定与调节
2.电弧形成和稳定的方法
3.焊接电流和电压的选择
4.焊接工艺参数的控制
5.常见焊接缺陷的预防与修补
五、焊接工艺规范与标准
1.常用焊接工艺规范的介绍
a.电弧焊工艺规范
b.气焊工艺规范
c.等离子弧焊工艺规范
2.焊接标准的应用
a.焊接接头的标准要求
b.焊接质量评定标准
总结:。
初级焊工理论培训焊工是一门重要的技术职业,焊接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包括建筑、制造、汽车和航空等领域。
在进行焊接工作之前,焊工需要接受理论培训,以了解焊接工艺、焊接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等相关知识。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初级焊工理论培训的内容。
首先,焊工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焊接工艺,包括电弧焊、气体保护焊、激光焊等。
他们需要学习每种焊接工艺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以便在实际工作中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
其次,焊工需要熟悉焊接设备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他们需要学习如何正确操作电弧焊机、气体保护焊机、焊丝机等设备,以确保安全高效地进行焊接工作。
此外,焊工还需要掌握焊接安全操作规程。
他们需要了解焊接作业的危险因素,如火花、烟尘、辐射等,以及如何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遵守操作规程,以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总之,初级焊工理论培训是焊工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系统学习理论知识,焊工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希望更多的焊工能够重视理论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为各行各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焊接是一种通过熔化金属来连接工件的技术,是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焊工作为焊接中的主要从业人员,其技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焊接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作为一名初级焊工,理论培训尤为重要。
初级焊工理论培训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核心的要素之一是焊接工艺的学习。
不同类型的焊接技术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因此焊工需要了解每种焊接工艺的特点和原理。
例如,电弧焊是通过电弧加热金属,使其熔化并与工件表面融合;气体保护焊则是使用保护性气体在焊接过程中防止氧气和其他杂质进入焊接区域。
初级焊工需要了解各种焊接工艺的特点、优缺点,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正确选择和应用。
在掌握了各种焊接工艺的基础后,焊工还需要对各种焊接材料的特性和使用方法进行深入了解。
在实际工作中,不同的焊接材料将需要不同的焊接技术和参数。
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熔化温度和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正确掌握焊接参数的设定,对于确保焊接质量至关重要。
第一章焊接安全常识一、焊接的危险因素焊工在工作时,要与电、可燃及易爆气体、易燃液体、压力容器等接触。
在焊接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金属蒸汽和烟尘:此外还存在电弧光辐射、焊接热源(电弧、气体火焰)的高温等。
如果不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就可能引起触电、灼伤、火灾、爆炸、中毒甚至职业病。
给个人、企业、国家造成损失和危害。
焊工“六防”焊工作业时要做到防火、防爆、防毒、防辐射、防触电、防高空坠落。
1.防触电防触电措施:(1)弧焊设备的外壳必须接地,与电源连接的导线要有可靠的绝缘。
(2)弧焊设备的初级接线、修理和检查应由电工进行操作,二次侧接线焊工可以进行连接。
.(3)推拉电源刀开关时,应戴好干燥的皮手套,面部不要对着闸刀,以免电弧火花灼烧脸部。
(4)焊工的工作服、手套、绝缘鞋应保持干燥;在潮湿的场地作业时,必须用干燥的木板或橡胶板等绝缘物作垫板。
(5)焊接结束前,应将焊钳放置在可靠的部位,然后再切断电源。
(6)在容器或船仓内以及其它狭小的工作场所焊接时,须两人轮换操作,其中一人留在外面监护,以免发生意外时迅速切断电源和进行急救。
(7) 更换焊条时应戴好焊工手套,并避免身体与焊件接触,尤其夏天因身体出汗而衣服潮湿时。
(8)在光线阴暗的场地、容器内工作时,使用照明灯的电压应不大于36V。
(9)焊接电缆必须有完整的绝缘,工作时应避免电缆烫坏或砸坏;如绝缘发生损坏,应及时修复和更换;(10)遇到焊工触电时,切勿赤手去拉触电者,应首先切断电源,然后对昏迷者进行人工呼吸,并尽快送医院抢救。
(11)焊工要熟悉和掌握有关电的基本知识、预防触电及触电后的急救方法等知识,严格遵守有关部门规定的安全措施,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2.防火和防爆措施:焊接时,由于电弧及气体火焰的温度较高,并且有大量的金属火花飞溅物,稍有疏忽就会引起火灾甚至爆炸。
因此焊工在工作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1)在禁火区进行焊接施工前必需先办理动火证,并作好灭火准备工作;焊接前要认真检查工作场地周围5m范围内是否有易燃、易爆物品;(2)在高空作业时,更要注意防止金属火花飞溅而引起的火灾;(3)严禁在有压力的容器和管道上进行焊接;(4)当补焊储存过易燃、易爆物品的器具(如油桶、油箱)时,焊前必须将容器内的介质放干净,并用碱水清洗内壁,再用压缩空气吹干(如清洗不易进行,应将容器装满水),同时应将所有孔盖打开,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焊接;(5)在容器内工作时,焊炬、割炬应随焊工同时进出,严禁将焊炬、割炬放在容器内而焊工离开,以防混合气体燃烧和爆炸;(6)焊条头及焊后的焊件不能随便乱扔;(7)每天下班前应检查工作场地,消除可能引起火灾的隐患。
焊工培训教学一、焊接基础知识1. 焊接定义及原理2. 焊接方法的分类及特点3. 焊接在工业中的应用二、焊接设备与工具1. 电弧焊设备:包括焊机、焊枪、焊嘴等2. 电阻焊设备:包括焊机、电阻焊头等3. 激光焊设备:包括激光焊机、激光头等4. 焊接工具:包括焊钳、焊线、夹具等三、焊接材料1. 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2. 焊接材料的选择原则3. 常用焊接材料及其特点四、焊接工艺与操作技巧1. 电弧焊工艺及操作技巧2. 电阻焊工艺及操作技巧3. 激光焊工艺及操作技巧4. 其他焊接方法的工艺及操作技巧五、焊接质量检测与评估1. 焊接质量的控制要素2. 焊接质量的检测方法:外观检测、无损检测等3. 焊接质量的评估及改进措施六、焊接安全与防护1. 焊接安全操作规程2. 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与维护3. 应急处理措施及演练七、焊接缺陷与修复1. 焊接缺陷的类型及产生原因2. 焊接缺陷的修复方法及预防措施3. 焊接修复实例分析八、焊接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1. 典型焊接案例的解析与讨论2. 学生实践操作:制定焊接方案、实施焊接等3. 教师点评与指导:针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与改进方向。
九、焊接标准与规范(详细讲解并练习以下标准)焊接标准体系的基本构成、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区分与应用范围、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和作用、企业产品标准的编制要求及流程、如何实施标准化和推动企业标准的修改和升级。
学生在熟练掌握各种基础理论知识后,进入十个小时以上的实操阶段。
这要求学生针对不同材质、厚度、规格的材料,依据其工艺特点调整设备参数并进行施焊练习,逐渐形成独立自主完成工作的能力。
在此阶段,指导教师需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严格监督和指导,确保学生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实际操作,同时根据学生掌握程度和表现情况给予评分。
实操阶段结束后,学生需提交一份总结报告,内容包括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经验教训以及心得体会等。
电焊工理论培训电弧焊工培训教案第一章:电焊工基础知识1.1 焊接的定义和分类1.2 电弧焊工的定义和工作内容1.3 焊接过程中的电弧和熔池1.4 焊接接头和焊接位置第二章:电弧焊工常用设备及维护2.1 焊接电源2.2 焊机的一般结构和原理2.3 电弧焊机的选用和使用方法2.4 焊接设备的维护和故障处理第三章:焊接材料及选用3.1 焊接材料的分类和性能3.2 焊条的选用原则3.3 焊丝和焊剂的使用3.4 焊接材料的储存和保管第四章:电弧焊工操作技术4.1 焊接前的准备工作4.2 焊接过程中的操作技巧4.3 焊接后的清理和检验4.4 常见焊接缺陷的产生原因和防止方法第五章:焊接质量控制与评定5.1 焊接质量的定义和评定方法5.2 焊接质量控制的原则和措施5.3 焊接质量检测的方法和设备5.4 焊接质量问题的处理和改进第六章:焊接工艺规程的编制6.1 焊接工艺规程的作用和内容6.2 焊接工艺规程的编制方法和步骤6.3 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和优化6.4 焊接工艺规程的执行和监督第七章:焊接安全技术7.1 焊接作业中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7.2 焊接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7.3 焊接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7.4 焊接事故应急预案和处理措施第八章:焊接缺陷的修复和矫正8.1 焊接缺陷的分类和产生原因8.2 焊接缺陷的检测方法8.3 焊接缺陷的修复工艺和操作方法8.4 焊接缺陷的预防措施和质量控制第九章:特殊焊接方法简介9.1 气体保护焊9.2 激光焊接9.3 电子束焊接9.4 摩擦焊接9.5 其他特殊焊接方法的特点和应用范围第十章:焊接工装夹具和设备10.1 焊接工装夹具的作用和设计原则10.2 焊接工装夹具的种类和结构10.3 焊接设备的选用和使用要求10.4 焊接设备的维护和故障处理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焊接接头和焊接位置:理解焊接接头的种类和特点,以及不同焊接位置对焊接过程的影响是本环节的重点。
焊接接头包括对接接头、搭接接头、角接接头等,每种接头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不同的强度和密封性能。
电焊工岗前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焊接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安全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
下面将分别展开详细介绍。
一、焊接理论知识培训1. 焊接的基本原理:包括焊接的定义、焊接的热效应、焊缝的形成等基本概念。
2. 焊条与焊接电流的选择:介绍不同类型的焊条及其用途,以及电流选择的原则。
3. 焊接工艺参数:讲解焊接过程中的焊接速度、焊接功率、预热温度等参数的选择与调整。
4. 焊缝结构与形状:介绍不同种类的焊缝结构,包括对接焊缝、角焊缝、搭接焊缝等。
5. 焊接缺陷与检测方法:介绍常见的焊接缺陷及其成因,以及常用的焊接缺陷检测方法。
6. 焊接材料与金属性质:介绍常用的焊接材料,以及金属的性质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二、操作技能培训1. 焊接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教授焊接机、焊接钳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
2. 焊接姿势与动作:教授正确的焊接姿势,培养良好的焊接动作习惯,提高焊接精度和效率。
3. 焊接工艺的规范操作:通过示范和实践操作,教授标准的焊接工艺操作流程,培养规范的操作习惯。
4. 焊接技术练习:进行实际焊接练习,不同焊接材料和工艺的练习,提高焊接技术水平。
5. 焊接缺陷修补与矫正:教授焊接缺陷修补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修补焊接缺陷的能力。
三、安全培训1. 焊接作业环境安全:介绍焊接作业环境的危险因素,如氧气、电流、火花等,以及如何防范这些危险。
2. 焊接个人防护措施:教授焊接工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如焊接面罩、手套、防护鞋等。
3. 火灾与事故应急处理:教授火灾的预防和灭火方法,以及发生事故时的应急处理措施。
四、职业道德教育1. 职业操守与技术规范:教育焊接工要遵守职业道德准则,以及焊接工艺规范,保证焊接质量。
2.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培养焊接工与同事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3. 客户服务意识:培养焊接工与客户的良好关系,注重客户需求,提供满意的服务。
总结:电焊工岗前培训内容的设计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培训和实践操作,提高电焊工的焊接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保证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焊工基础知识培训目录一、焊接概述 (3)1. 焊接的定义与分类 (4)2. 焊接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4)3. 焊接工艺的基本原理 (5)4. 焊接设备的种类与使用方法 (6)5. 焊接安全与环境保护 (7)二、电弧焊基础 (8)1. 电弧焊的工作原理与特点 (9)2. 电弧焊的基本操作技能 (10)3. 电弧焊的质量控制方法 (11)4. 电弧焊的应用领域与实例分析 (12)5. 常见焊接缺陷及解决方法 (14)三、其他焊接方法 (14)1. 气焊与气割技术 (16)2. TIG焊接技术 (18)3. MIG/MAG焊接技术 (19)4. 激光焊接技术 (20)5. 等离子弧焊接技术 (22)6. 电子束焊接技术 (23)7. 摩擦搅拌焊接技术 (24)8. 超声波焊接技术 (25)9. 化学反应堆焊技术 (26)10. 压力容器焊技术 (27)11. 管道焊接技术 (29)12. 船舶制造中的焊接技术 (30)13. 航空航天中的焊接技术 (31)14. 汽车制造中的焊接技术 (32)15. 桥梁建筑中的焊接技术 (34)16. 钢结构制造中的焊接技术 (35)17. 特种设备制造中的焊接技术 (36)18. 表面堆焊技术 (37)19. 埋弧焊技术 (38)20. 螺栓连接与铆接技术 (40)21. 胶粘连接技术 (41)22. 螺纹连接技术 (43)23. 紧固件连接技术 (45)24. 精密仪器制造中的焊接技术 (46)25. 电子元器件制造中的焊接技术 (47)26. 半导体制造中的焊接技术 (49)27. 其他特殊行业中的焊接技术 (50)一、焊接概述焊接作为一种重要的工艺方法,在工业制造、建筑、船舶、桥梁等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章节将对焊接的基础知识进行简要概述,为后续详细讲解焊工技能打下坚实基础。
焊接是一种通过熔融母材(即待焊接的物体)连接处,实现材料之间牢固结合的工艺方法。
焊工理论培训一、金属材料1、钢铁材料的分类钢铁是钢和生铁的统称。
钢和铁都是以铁和碳为主要元素组成的合金。
钢铁材料是工业中应用最广、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
钢铁材料分为生铁、铸铁和钢三类。
①生铁的分类碳的质量分数大于2%的铁碳合金称为生铁。
按用途可将生铁分为炼钢生铁和铸造生铁;按化学成分可将生铁分为普通生铁和特种生铁(包括天然合金生铁和铁合金)。
②铸铁的分类碳的质量分数超过2%(一般为2.5%-3.5%)的铁碳合金称为铸铁。
铸铁一般用铸造生铁经冲天炉等设备重熔,用于浇注机器零件。
按断口颜色可将铸铁分为灰铸铁、白口铸铁和麻口铸铁;按化学成分可将铸铁分为普通铸铁和合金铸铁;按生产工艺和组织性能可将铸铁分为普通灰铸铁、孕育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和特殊性能铸铁。
③钢的分类碳的质量分数不超过2%的铁碳合金称为钢。
按用途可将钢分为结构钢、工具钢、特殊钢和专业用钢;按化学成分可将钢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
2、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又称力学性能,是指由金属材料所制成的零部件,在一定的温度条件和机械载荷外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抵抗材料失效损坏的能力。
常用的机械性能指标有: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多次冲击抗力和疲劳极限等。
下面将分别讨论各种机械性能。
①强度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静荷作用下抵抗破坏(过量塑性变形或断裂)的性能。
由于载荷的作用方式有拉伸、压缩、弯曲、剪切等形式,所以强度也分为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剪强度等。
各种强度间常有一定的联系,使用中一般较多以抗拉强度作为最基本的强度指标。
②塑性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永久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
③硬度硬度是衡量金属材料软硬程度的指标。
目前生产中测定硬度方法最常用的是压入硬度法,它是用一定几何形状的压头在一定载荷下压入被测试的金属材料表面,根据被压入程度来测定其硬度值。
常用的方法有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A、HRB、HRC)和维氏硬度(HV)等方法。
④疲劳前面所讨论的强度、塑性、硬度都是金属在静载荷作用下的机械性能指标。
实际上,许多机器零件都是在循环载荷下工作的,在这种条件下零件会产生疲劳。
⑤冲击韧性以很大速度作用于机件上的载荷称为冲击载荷,金属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叫做冲击韧性。
3、金属材料的焊接性材料在限定的施工条件下,焊接成按规定设计需求的构件并满足预定要求的能力称为焊接性。
焊接性受材料,焊接方法构件类型及运用要求四个因素的影响。
从材料方面分析,焊接性受碳当量的影响,碳当量:为评估钢材的焊接性将各种合金元素按其对钢材淬硬、冷裂及脆化等现象的影响作用大小折算成碳的相当含量,称为碳当量。
通常当碳的含量高于0.15%时可用国际焊接学会(IIW)推荐的公式计算碳当量。
公式CE=C+Mn/6+(Cr+Mo+V)/5+(Ni+Cu)15 (%)随着碳当量的增加,焊接性变差。
4、铝和铝合金的分类用四位数字体系和四位字符体系牌号第一个数字表示铝及铝合金的类别,其含义如下:1)1XXX系列工业纯铝;2)2XXX系列Al-Cu、Al-Cu-Mn合金,;3)3XXX系列Al-Mn合金;4)4XXX系列Al-Si合金;5)5XXX系列Al-Mg合金;6)6XXX系列Al-Mg-Si合金;7)7XXX系列Al-Mg-Si-Cu合金;8)8XXX系列其它。
二、焊接材料焊接材料是焊接时所消耗的材料(包括焊条、焊丝、焊剂、保护气体等)的统称。
常用的焊接材料有各种牌号的焊条、焊丝、焊剂、氩、氧、二氧化碳等。
1、焊条根据焊条药皮的性质不同,焊条可以分为酸性焊条和碱性焊条两大类。
药皮中含有多量酸性氧化物(TiO2、SiO2 等)的焊条称为酸性焊条。
药皮中含有多量碱性氧化物(CaO、Na2O等)的称为碱性焊条。
酸性焊条能交直流两用,焊接工艺性能较好,但焊缝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冲击韧度较差,适用于一般低碳钢和强度较低的低合金结构钢的焊接,是应用最广的焊条。
碱性焊条脱硫、脱磷能力强,药皮有去氢作用。
焊接接头含氢量很低,故又称为低氢型焊条。
碱性焊条的焊缝具有良好的抗裂性和力学性能,但工艺性能较差,一般用直流电源施焊,主要用于重要结构(如锅炉、压力容器和合金结构钢等)的焊接。
常用焊条举例:J422(E4315)J507(E5015)2、焊丝按照材质不同可分为碳钢焊丝、不锈钢焊丝和铝合金焊丝等常用焊丝举例:H08A(ER49-1)H0Cr21Ni10(ER309)ER51833、焊剂根据用途可分为:气焊焊剂、钎焊焊剂和埋弧焊焊剂等。
常用焊剂举例:硼砂剂102J4314、保护气体ArCO297.5% Ar +2.5% CO2三、焊接方法1、定义焊接:在热和/或力的作用下用带或不带填充材料使母材的焊接区域连接起来。
2、焊接方法的分类①按照对所焊工件实施的能量载体分类:移动液体气体电流电气放电束流②按照所焊母材种类分类:钢有色金属③按照焊接目的分类:连接焊④按照焊接的物理过程分类:压力焊熔化焊⑤按照机械化程度分类:手工焊半自动焊机械化焊接全自动焊3、气焊利用可燃气体和助燃气体混合点燃后产生的高温火焰(热源)来熔化工件的待焊部位(如:坡口),并通过向熔池内填加填充材料(如:焊丝),使被熔化的金属形成一共有熔池,随着热源不断地向前移动,离开热源的部位开始冷却,熔池随之凝固,最后形成一条焊缝,这种工艺方法称之为气焊。
气焊经济性的应用范围为各种位置的连接焊,特别是管道安装,车体结构维修,堆焊等.所能焊接的材料为非合金钢,低合金钢,有色金属,铸铁等。
工件厚度一般为6mm以下。
①燃气燃气是指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可燃烧的气体。
常用于焊接和切割的燃气主要有:乙炔(C2H2),丙烷(C3H8即液化石油气),甲烷(CH4即天然气),氢气(H2),煤气(CO+H2)和汽油(CnH2n即烯烃+芳香烃)等。
②助燃气体助燃气体通常指氧气(O2)。
③气焊丝无特殊要求时,气焊焊丝长度一般为1000mm。
④焊剂焊剂是氧—乙炔焊时的助熔剂。
它的主要作用是消除坡口,焊丝表面的油污和脏物的有害作用;与金属中的氧、硫化合,使金属还原,补充合金元素,起到合金化的作用等等。
焊剂主要用于铸铁、合金钢及各种有色金属的气焊,低碳钢气焊不使用焊剂。
4、手工电弧焊电弧在熔化的电极和工件之间燃烧,电弧和焊接熔池通过焊条产生的气体和渣的保护防止空气的侵入。
①焊接电源直流发电机、弧焊整流器——直流焊接变压器——交流逆变焊机——交直流②焊条直流焊时焊条的极性酸性药皮和金红石型药皮——负极性碱性和所有高合金钢焊条——正极性正极性:工件接电源正极负极性:工件接电源负极③引弧引弧:通过短路接触起弧5、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用缠绕焊丝做作为电极,是熔化的,同时也作为填充材料。
①分类按照保护气体的类型不同分为活性气体保护焊(MAG)和惰性气体保护焊(MIG)②三种过渡方式 :短路过渡应用 :薄板所有焊道。
中厚板的填充层,板管的根部焊缝中间过渡应用 :中板的水平位置,也可用于下降位置中间层焊缝喷射过渡或长弧过渡应用 :中、厚板(填充层和角焊缝)的水平位置和船型位置③选择保护气体的原则保护气体的选择,取决于金属的性质,接头质量要求,焊件厚度,焊接位置以及所采用的焊接工艺等对于铝及铝合金,钛及钛合金,铜及铜合金等应采用惰性气体对于低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应采用氧化性气体6、钨极氩弧焊简称TIG焊①分类按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分类m——手工焊t——部分机械化焊接v——完全机械化焊接a——自动化焊接②TIG焊时由于准备及保护不足而造成的缺陷缺陷原因避免措施焊缝表面无光泽,施焊部位及焊丝清理不够刷、磨、酸洗、边缘不光滑,流动性不好(没有金属光泽)喷砂处理气孔焊件不干净有油、脂、漆或潮湿清理干净背面氧化,咬边根部及背面保护不够电弧波动,金属蒸汽冲击电极尖端未清理干净熔深较小电流太小加大电流③使用脉冲电流的TIG焊接脉冲TIG焊与普通恒定电流TIG焊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较小的能量输入——板厚较大时,焊缝的深宽比较理想——电弧更稳定——均匀的焊缝根部——适用于受限制位置——工件变形较小——焊接熔池形状较好——较好的间隙“搭桥”性四、焊接设备(电源)1、分类按照焊接方法分为:手工电弧焊机、钨极氩弧焊机、CO2焊机、MIG焊机、埋弧自动焊机、等离子弧焊机、激光焊机等。
2、焊接电源与普通电源的区别①空载电压不同:直流焊接电源的空载电压一般为55~90V;交流焊接电源的空载电压一般为60~80V,而普通电源电压为220V或380V。
②特性不同:焊接电源当电弧引燃后,电压降至一定数值后,即使焊接电流变化范围很大,而焊接电压则很小,普通电源电流增加而电压不变。
③焊接电源允许频繁地短时间短路,而普通电源一般不允许短路。
3、对焊接电源的基本要求①具有合适的外特性外特性:电弧在稳定状态下,焊接电源输出的电压与焊接电流的关系,就叫焊接电源的外特性②具有适当的空载电压③具有良好的动特性动特性:焊接过程中,电弧就是电焊机的负载。
由于焊接回路中产生感抗,使电焊机输出电流和电压不能迅速依着外特性曲线来变化,要经过一个过渡过程才能稳定下来,这种过渡过程就叫焊接电源的动特性④具有良好的调节特性4、暂载率(负载持续率)暂载率是用来表示焊接电源工作状态的参数,它是在选定的工作时间周期内,允许焊机连续负载的时间。
暂载率一般为35%;40%;60%;100%五、焊接生产1、ISO9000体系简介1987年第一版1994年第二版2000年第三版2008年第四版(尚未颁布)①实施ISO9000标准可以带来的益处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为提高组织的运作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有利于增进国际贸易,消除技术壁垒有利于组织的持续改进和持续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②八项质量管理原则A以顾客为中心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愿望。
B领导作用领导者将本组织的宗旨、方向和内部环境统一起来,并营造使员工能够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环境。
C全员参与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最大的收益。
D过程方法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E管理的系统方法针对设定的目标,识别、理解并管理一个由相互关联的过程所组成的体系,有组助于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
F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
G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对数据和信息的逻辑分析或直觉判断是有效决策的基础。
H互利的供方关系通过互利的关系,增强组织及其供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③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产品要求的区别ISO9000族标准把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区分开来。
ISO9001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是通用的,适用于所有行业和经济领域,不论其提供何种类别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