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电子课本
- 格式:docx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空间。
人类自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与环境休戚与共。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生存繁衍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同大自然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和不断进化的历史。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的程度,不仅仅取决于技术手段,还会受到“人地关系”思想的制约。
人类社会在早期的采集渔猎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并且发展缓慢,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
那时,人类与环境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把一切自然现象及其对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影响归结为某种超自然力量的作用。
此图是,公元前9世纪的石碑,上面刻着美索不迭米亚人的太阳神——萨玛斯正在接受礼拜。
图6.1朝拜太阳神此图反映的是东汉时期三狩猎、生产的情景。
上半部是弋射图,两个猎手正在向疾飞的群鸟弯弓瞄射。
下半部是收获图,描写农夫们收割、采实、挑运的劳动场面,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现实生活。
图6.2弋射、收获进入农业文明,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耕作和灌溉技术的发展,使食物供应变得稳定和可靠,人口开始迅速增长。
人类开始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环境遭到破坏。
在这一时期,人类还不能正确地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只能机械地进行迁移,以此逃避自然的惩罚。
尽管当时天命观和有神论主宰着人们的思想,但是人类对人地关系还是有了科学的萌芽。
例如,在古代中国,逐步有了保护生物和因地制宜等主张。
案例1玛雅文明的消失中北美洲的玛雅文明,早在公元前2500年就开始有文字记载,其成就反映在玛雅人对宇宙的认识程度,以及城市、建筑的设计艺术和独特深奥的玛雅文字上。
玛雅文明为什么会神秘地消失了呢?据文字记载,玛雅文明的农业用地是一种被称作“砍伐和焚烧森林植被而形成的暂时农田”,即在旱季(每年12月~次年3月)用原始的石斧清除一片林地,并在雨季来临之前进行烧荒,然后种植玉米等作物。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电子课本
1.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地貌、气候、人口、经济活动
和文化活动的科学。
2.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的地貌、气候、人口、经济
活动和文化活动之间的关系。
3.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考察、实验、调查、分析和模
拟等。
4.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地貌学、气候学、人口地理学、经
济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等。
5.地理学的研究结果可以为人类活动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6.地理学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它不仅反映了社会
的发展,而且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7.地理学的发展也受到科学技术的推动,如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技术、地理数据库等。
8.地理学的发展也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如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环境变迁等。
9.地理学的发展也受到文化发展的影响,如文化多样性、文
化融合、文化创新等。
10.地理学的发展也受到政治发展的影响,如国家统一、国家
分裂、国家联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