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课程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524.00 KB
- 文档页数:13
文献检索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第一篇:文献检索课程教学设计方案文献检索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一、课程概况文献检索是中央电大护理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掌握各种检索途径和检索方式(尤其是各种专门的计算机信息检索数据库)快速有效地获取知识和情报的一门科学方法课,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问题能力的工具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各自专业及相关专业文献的基本知识,学会常用的文献检索数据库的使用方法,懂得如何获得与利用文献信息,增强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作为一门科学方法课或工具课,本课程基本独立于其它课程。
但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需要具备一定的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水平,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1.文献及文献检索的基础知识:文献、信息、知识、情报的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文献的构成及医学文献的特点;文献信息类型和电子文献资源概念及特点;医学电子文献资源类型;文献检索的定义、类型和原理;文献检索系统的定义、组成要素、内容结构、类型和评价因素。
2.检索语言基本知识:检索语言的定义和类型;主要的医学文献检索语言。
3.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途径和步骤;计算机文献检索方法和步骤。
4.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的基础知识:联机公共书目查询、图书馆传统服务(书刊借阅、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文献复制、代查代检等);图书馆信息服务(定题服务、情报调研、科技查新、学科化服务等)的基本知识。
5.各类型数据库(包括电子图书、文摘、电子期刊、引文、特种文献、因特网资源等)的基本知识。
6.医学文献综合利用的基本知识: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和医学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
(二)基本技能:1.熟练掌握读秀电子图书、书生之家电子图书、NetLibrary电子图书和OVID电子图书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2.熟练掌握相关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和技巧;熟悉各数据库的主题词、副主题词、学科范围及数据来源。
文献检索好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独立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创新精神。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掌握数据库的使用和检索策略的制定。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文献检索,正确评估和引用文献,提高学生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学术诚信的重视,增强学生对知识探索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术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的使用、检索策略的制定、结果的评估和引用。
1.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介绍文献检索的定义、意义和作用。
2.数据库的使用:介绍常用数据库的分类、特点和检索方法。
3.检索策略的制定:介绍检索策略的制定原则、方法和技巧。
4.结果的评估和引用:介绍文献结果的评估标准、引用格式和学术诚信。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讲解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学会制定检索策略和评估文献结果。
4.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熟练掌握数据库的使用和检索技巧。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提供充足的实验设备,保障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在文献检索课程中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
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表现,评估其对文献检索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评估其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文献检索方法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掌握不同类型的文献资源及其特点;2. 学会使用至少两种常用文献检索工具(如CNKI、维普等),并能够独立进行文献检索;3. 掌握布尔逻辑检索、关键词检索等基本检索方法,提高检索效率;4. 了解文献引用格式及规范,掌握文献管理的基本技能。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独立检索相关领域文献的能力,提升信息获取和整合技巧;2. 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和筛选文献的能力,提高科研素养;3. 培养学生运用文献管理软件进行文献整理、分类和管理的能力;4.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学会分享和交流检索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文献检索的兴趣,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2. 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信息素养,培养终身学习的观念;3. 培养学生遵循学术道德,尊重他人成果,树立正确的价值观;4. 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形成独立见解。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用技能类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信息素养和科研能力。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基础,但对文献检索方法和技巧掌握不足,需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升文献检索和科研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实效性。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收获成长。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文献检索基础知识:- 文献类型与特点- 文献检索的定义与意义- 常用文献检索工具介绍2. 布尔逻辑检索方法:- 布尔逻辑运算符的使用- 检索策略的构建与优化3. 关键词检索技巧:- 关键词的选择与组合- 同义词、近义词的拓展- 检索式的调整与完善4. 文献管理软件应用:- 文献管理软件的功能与操作- 文献导入、分类与整理- 引用格式设置与输出5. 文献引用规范:- 常见引用格式介绍- 文献引用的注意事项- 学术道德与引用规范6. 实践与拓展:- 检索任务实践- 团队协作与成果分享- 检索技巧拓展与提高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文献检索基础知识,熟悉常用文献检索工具第二周:布尔逻辑检索方法,构建检索策略第三周:关键词检索技巧,提高检索效率第四周:文献管理软件应用,掌握文献整理方法第五周:文献引用规范,遵循学术道德第六周:实践与拓展,提升检索能力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涉及教材中关于文献检索、文献管理、文献引用等章节内容,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为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奠定基础。
文献检索方法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献检索的概念、意义及其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关键词选取、检索策略构建和检索工具使用方法;3. 帮助学生掌握至少两种文献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并了解其特点及适用场景。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根据研究主题独立进行文献检索的能力;2. 培养学生分析、评估和筛选检索结果的能力;3. 提高学生运用文献管理软件进行文献整理、分类和引用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在合作中分享和交流信息;3. 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用技能类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为核心,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文献检索的技巧。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基础,但对文献检索方法和技巧掌握不足,需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信息检索和利用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课后作业和评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文献检索基础理论- 文献检索的定义与作用- 文献检索的流程与方法- 常见文献类型及其特点2. 关键词选取与检索策略构建- 关键词选取的原则与方法- 检索策略的构建步骤- 提高检索效率的技巧3. 常用文献数据库的使用方法- 介绍至少两种文献数据库(如CNKI、Web of Science等)- 数据库的检索功能和特点- 数据库检索实例分析与操作4. 文献管理软件的应用- 文献管理软件的功能与作用- 常用文献管理软件介绍(如EndNote、NoteExpress等)- 文献整理、分类和引用的实际操作5. 检索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检索结果筛选的原则与方法- 评估检索效果的标准与指标- 提高检索质量的方法与策略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文献检索基础理论第二周:关键词选取与检索策略构建第三周:常用文献数据库的使用方法第四周:文献管理软件的应用第五周:检索结果的分析与评价教材章节关联:教学内容与课本第二章“文献检索与利用”相关,涉及教材中2.1、2.2、2.3、2.4等节的内容,通过系统讲解和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文献检索的方法与技巧。
课程名称:文献检索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授课时间: 2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常用的文献检索工具和方法。
3. 学会使用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并能够筛选和评价检索结果。
4. 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文献检索和利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2. 常用文献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
3. 文献检索结果的筛选与评价。
教学难点:1. 如何根据检索需求选择合适的检索工具和检索策略。
2. 如何评价检索结果的准确性和相关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进行文献检索?2. 介绍文献检索在学术研究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二、文献检索基础知识(15分钟)1. 定义文献检索:获取、查找、筛选和利用相关信息的过程。
2. 文献检索的步骤:明确检索目的、选择检索工具、制定检索策略、检索实施、结果筛选和评价。
3. 常用文献检索工具:图书馆目录、数据库、搜索引擎等。
三、检索工具使用方法(20分钟)1. 以图书馆数据库为例,讲解数据库的基本结构和检索方法。
2. 演示如何使用关键词、主题词、分类号等进行检索。
3. 分组练习:学生尝试使用数据库进行检索练习。
四、检索策略制定(15分钟)1. 讲解检索策略的概念和作用。
2. 介绍常用检索策略:布尔逻辑检索、短语检索、字段检索等。
3. 案例分析:结合具体案例,讲解如何制定有效的检索策略。
五、检索结果筛选与评价(10分钟)1. 介绍检索结果筛选的方法:排序、筛选关键词、评价相关性等。
2. 讲解文献评价的标准:时效性、准确性、权威性等。
3. 分组讨论:学生讨论如何评价检索结果的准确性和相关性。
六、总结与作业(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使用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并提交检索报告。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分组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论文搜索文献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文献搜索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掌握至少三种文献搜索方法。
2. 学生能准确描述不同类型文献的特点,如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
3. 学生能识别并阐述文献引用的规范格式。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关键词、作者、主题等策略进行有效的文献搜索。
2. 学生能够使用至少一种文献管理工具进行文献的整理和分类。
3.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文献综述的初步构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学术研究的尊重和诚信意识,遵循学术道德。
2. 学生形成合作与分享的学习态度,乐于与同伴交流搜索到的文献资源。
3. 学生通过文献研究,增强问题意识,培养批判性思维。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研究性学习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文献搜索的基本方法,提升论文写作的资料搜集能力。
学生特点:假设学生为高中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检索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但对专业文献搜索方法和规范尚不熟悉。
教学要求:课程需结合实际案例,通过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献搜索基础知识- 文献的定义与分类(教材第2章)- 文献搜索的重要性及其在论文写作中的作用(教材第3节)2. 文献搜索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搜索技巧(教材第4节)- 作者搜索与主题搜索(教材第5节)- 利用引文跟踪搜索相关文献(教材第6节)3. 文献管理工具的使用- 介绍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如EndNote、NoteExpress等)(教材第7章)- 文献的导入、整理与分类(教材第8节)4. 文献引用规范- 文献引用的基本原则(教材第9节)- 常见引用格式介绍(如APA、MLA等)(教材第10节)5. 文献综述撰写- 文献综述的结构与写作方法(教材第11章)- 文献综述的初步构建与修改(教材第12节)教学进度安排:第一课时:文献基础知识及搜索的重要性第二课时:文献搜索策略与方法第三课时:文献管理工具的使用第四课时:文献引用规范第五课时:文献综述撰写与修改教学内容确保与教材紧密关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文献搜索方法的同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论文写作过程中。
文献检索与实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不同类型的文献资源。
2. 使学生熟悉至少两种常用的文献检索工具或数据库,并学会运用相关检索技巧。
3. 帮助学生理解文献资料的引用规范和学术道德。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文献检索的能力,能够根据研究需求选择合适的检索策略。
2. 提高学生分析、评估和筛选文献资料的能力,从而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3. 让学生学会整理、归纳和总结文献资料,形成研究报告或综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学术问题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术研究欲望。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学术研究中与他人交流和分享。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术道德观念,尊重知识产权,抵制抄袭等不端行为。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旨在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文献检索任务,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道德观念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文献检索基本概念:介绍文献、检索、数据库等基本概念,使学生理解文献检索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第一章 文献检索概述2. 常用文献检索工具与数据库:详细讲解CNKI、Web of Science等至少两种文献检索工具或数据库的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第二章 常用文献检索工具与数据库3. 检索策略与技巧:教授关键词选择、布尔逻辑检索、截词检索等检索策略和技巧。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第三章 文献检索策略与技巧4. 文献筛选与分析:介绍文献筛选标准,教授如何评估文献的质量和相关性,以及如何进行文献分析。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第四章 文献筛选与分析5. 文献引用规范与学术道德:讲解文献引用规范,强调学术道德在文献检索过程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第五章 文献引用规范与学术道德6.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文献检索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工科文献检索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工科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文献检索,并能对检索结果进行有效评估和利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在于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理解工科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掌握工科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和技巧;3.能够独立进行文献检索,并能对检索结果进行评估和利用;4.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工科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科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包括文献的定义、分类和特点,以及文献检索的意义和作用。
2.工科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包括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以及各种检索工具和数据库的使用方法。
3.工科文献检索的技巧:包括检索策略的制定、关键词的选择和组合,以及检索结果的评估和利用。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使学生掌握工科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使学生了解文献检索的实际应用,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文献检索的具体步骤和技巧,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实验设备:配备必要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科技文献检索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科技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了解各类科技文献的特点、用途及检索途径;3. 学会使用至少两种常用的科技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4. 理解并掌握科技文献的引用规范。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完成科技文献的检索任务,提高检索效率;2. 能够准确判断科技文献的价值,进行合理筛选;3. 能够运用科技文献进行学术研究,提升学术素养;4. 能够遵循学术道德,正确引用科技文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科技文献检索的兴趣和热情;2. 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信息素养;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的能力;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术道德观,遵循学术规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用技能类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科技文献检索的方法,提高学术素养。
学生特点:高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学术研究能力,但对科技文献检索较为陌生。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采用案例教学、实践操作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科技文献检索技能,提高学术素养。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科技文献检索基本概念:文献、科技文献、检索、数据库等;2. 科技文献分类及特点:学术期刊、专利、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3. 常用科技文献数据库介绍:CNKI、WanFang Data、PubMed、ScienceDirect等;4. 检索技巧与方法:关键词选择、布尔逻辑检索、字段检索等;5. 科技文献筛选与评估:阅读标题、摘要、引言、结论等,判断文献价值;6. 科技文献引用规范:了解引用格式、规范引用他人观点;7.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检索任务,提高检索效率和准确度;8.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介绍学术道德原则,强调正确引用他人成果。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科技文献检索基本概念及分类;第二周:常用科技文献数据库介绍;第三周:检索技巧与方法;第四周:科技文献筛选与评估;第五周:科技文献引用规范及学术道德;第六周:实践操作与总结。
法律文献检索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法律文献的基本概念、分类及重要性;2. 学生掌握法律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包括关键词检索、分类检索等;3. 学生了解我国法律文献发布和修订的常规渠道及流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法律文献检索方法,快速准确地查找相关法律条文;2. 学生能够对查找到的法律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形成自己的见解;3. 学生能够运用法律文献支持自己的观点,提高论辩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法律的尊重和敬畏,树立法治意识;2. 学生养成主动学习和探究法律知识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3. 学生通过学习法律文献,增强社会责任感,关注国家法治建设。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选修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法律文献检索技能,提高法律素养。
学生特点:高中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检索能力和法律基础知识,但对法律文献检索方法的掌握程度不一。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操作,以案例教学为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评估和反馈。
二、教学内容1. 法律文献基本概念:法律文献的定义、分类、特点及作用;2. 法律文献检索方法:关键词检索、分类检索、高级检索等;3. 法律文献检索技巧:如何选择合适的检索词、提高检索效率、评估检索结果;4. 法律文献发布与修订:介绍我国法律文献的发布渠道、修订流程及公示制度;5. 法律文献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法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法律文献进行问题解决。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法律文献基本概念及分类第二课时:法律文献检索方法及技巧第三课时:法律文献发布与修订第四课时:法律文献案例分析及实践操作教材关联:《法律常识》第五章“法律文献与应用”教学内容进度:第一周:法律文献基本概念及分类第二周:法律文献检索方法及技巧第三周:法律文献发布与修订第四周:法律文献案例分析及实践操作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文献查找及阅读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文献查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独立进行文献检索和阅读,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
具体分解为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文献的基本概念、种类和特点,掌握文献查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利用图书馆、数据库和互联网等进行文献检索。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文献检索、阅读和分析的能力,能够准确地获取和理解文献中的信息,掌握文献综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和道德品质,使学生认识到文献查找和阅读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文献的基本概念、种类和特点,包括书籍、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
2.文献查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利用图书馆、数据库和互联网等进行文献检索。
3.文献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快速阅读、精读、批判性阅读等。
4.文献综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文献筛选、归纳总结、撰写综述等。
5.学术诚信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认识到文献查找和阅读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讲授法:教师讲解文献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掌握文献查找和阅读的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具体的文献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文献分析能力。
3.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文献检索和阅读的实践操作,教师进行指导和解疑答惑,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进行文献综述的撰写和展示,进行小组讨论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文献查找和阅读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课程名称:大学文献检索授课对象:本科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文献检索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信息意识。
2. 使学生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文献检索能力。
3. 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资源,提高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教学内容:一、引言1. 介绍文献检索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分析大学生进行文献检索的必要性。
二、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1. 文献检索的概念及分类。
2. 文献检索的途径和方法。
3. 文献检索的步骤。
三、文献检索工具的使用1. 图书馆资源介绍:馆藏图书、期刊、数据库等。
2. 图书馆检索系统介绍:OPAC系统、电子资源检索系统等。
3. 检索工具的使用技巧:关键词检索、布尔逻辑检索、高级检索等。
四、文献检索实例分析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献检索案例,分析检索过程和结果。
2.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检索结果,提高文献评价能力。
五、文献检索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文献检索实践,选取课题进行检索。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检索,解决学生在检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例,使学生掌握文献检索的步骤和技巧。
3.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介绍文献检索的定义和重要性,分析大学生进行文献检索的必要性。
2. 讲解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文献检索的概念及分类、检索途径和方法、检索步骤。
3. 介绍图书馆资源:馆藏图书、期刊、数据库等。
4. 讲解图书馆检索系统:OPAC系统、电子资源检索系统等。
5. 讲解检索工具的使用技巧:关键词检索、布尔逻辑检索、高级检索等。
第二课时1. 实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献检索案例,分析检索过程和结果。
2. 文献检索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文献检索实践,选取课题进行检索。
3. 教师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检索,解决学生在检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总结与反思:总结文献检索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文献信息检索实用教程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随着信息化快速发展,科学研究中涉及到的文献资源越来越丰富。
掌握文献检索的方法和技巧已成为科研实践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针对此需求,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讲解和实操,让学生掌握文献检索的基础知识和实用技巧,提高其利用文献资源开展科研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应该能够:1.掌握基础文献检索方法和技巧;2.熟悉常见文献检索工具的使用;3.学会利用检索工具进行文献筛选和管理;4.了解文献引用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三、课程内容本次课程主要涵盖以下内容:1. 文献检索概述•什么是文献检索?•文献检索的对象和目的•文献检索的分类和方法2. 常见文献检索工具介绍•CNKI数据库•知网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Scopus数据库3. 文献检索实践•检索关键词的构建和优化•检索式的组合和筛选•引用检索和综述/评价文章的检索4. 文献管理•常见文献管理工具介绍•文献下载和整理•文献引用管理四、课程实施本课程分为理论授课和实践演练两个部分。
在理论授课阶段,讲解文献检索的基础知识和实用技巧,包括文献检索的基础概述、工具介绍、实践操作等。
实践演练阶段,学生将学到的内容进行实际操作,从而达到深入理解文献检索技术的目的。
在实践演练阶段,我们将针对各个常见的文献检索工具进行相关操作演练,并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实际状况下的文献检索操作练习,如针对不同主题、不同地域等检索实践。
五、课程评估学生将完成一项小型文献检索实践任务,并通过文献检索和文章引用实践的评估综合考核来评估其理论掌握程度和操作技能的实际运用情况。
六、结论本课程设计是一门综合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实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文献检索技巧和方法,提高其文献检索的实际操作能力,辅以考核机制,使学生能够真正实现知识的应用和转化,达到提高其综合科技素质的目的。
《文献检索课程教案》课件一、课程简介1. 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和独立研究能力。
2. 课程内容:本课程将介绍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检索工具的使用、检索策略的制定以及文献评价和利用的方法。
二、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演示法:现场演示如何使用检索工具和数据库。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辅导,巩固所学内容。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献检索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分享经验。
三、教学内容1. 第四章:文献检索基本原理文献的概念与类型检索原理与检索方法检索工具的分类与特点2. 第七章:检索策略的制定检索策略的原则与步骤关键词的选择与组合检索式的构建与优化四、教学安排1. 第四章:文献检索基本原理(2课时)2. 第七章:检索策略的制定(2课时)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考察学生听课的认真程度和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2. 练习成果:评估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包括检索式的构建、关键词的选择等。
4.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文献检索的题目,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第六章:常用检索工具与数据库1. 内容简介:本章将介绍图书馆常用的检索工具和数据库,包括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类型的检索工具。
2. 教学方法:通过演示法和练习法,现场演示如何使用这些检索工具和数据库,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七、第八章:网络资源与开放获取1. 内容简介:本章将介绍网络资源和开放获取资源的概念、类型和利用方法。
2. 教学方法:通过讲授法和练习法,讲解网络资源和开放获取资源的基本概念,并指导学生如何查找和利用这些资源。
八、第九章:文献评价与利用1. 内容简介:本章将介绍文献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文献进行学术研究。
2. 教学方法:通过讨论法和练习法,让学生了解文献评价的标准,并学会如何利用文献进行学术研究。
九、第十章:实践与拓展1. 内容简介:本章将为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和课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文献检索知识和技巧进行实践,并进一步拓展学术视野。
《文献检索》课程教学设计目录绪论:文献(信息)检索的意义及基础 (2)项目一科技文献检索方法和图书馆的科学利用 (8)项目二常见化学化工科技论文的写作 (11)项目三美国化学文摘的使用 (14)项目四专利文献的查询 (17)项目五标准文献的查询 (20)项目六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应用 (23)项目七信息检索策略综合应用训练 (26)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设计(讲稿)教学内容与设计绪论:文献(信息)检索的意义及基础自我介绍提问一:你会检索吗?如果会,那么会用检索以下毕业专题的相关资料吗?•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分离•有机废水处理工艺设计•蚕丝蛋白制备工艺研究•铁矿石含铁量测定方法新工艺•基因工程干扰素生产工艺研究提问的目的:突出检索技术直接是为毕业专题服务,这是一门技术。
提问二:信息检索课是什么?学生如是说:➢文献检索课程是井底之蛙的升降机,是雄鹰的翅膀,是横跨天堑的桥梁。
➢针对某一课题,通过电子检索查阅有关资料,才知道知识的浩瀚,才知道世界的宽广,才知道“山外青山,楼外楼”。
➢它是我在大学期间所学的最重要,最有用的课程之一,有了它,我们将会受益终生。
教会我们一种方法,一种主动了解外界,提高自己,放眼世界的方法。
➢检索不仅是我们学习的制胜法宝,更是一条贯穿我们生活的红线。
正因为有了这门课的学习,现在大脑的检索意识就比较强烈,越搜越快!前几天,问同学借自行车,他告诉我车子大致地点,是永久牌,有车栏,略有一点蓝。
到了现场,脑海中一下就有了先找有栏的,再找蓝颜色的,最后确定是不是永久的,很快就找到了。
➢我爱检索,就像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最后我想说,我们是幸运的!我们学到了一门真正有用的课,它对我的影响和帮助将是伴随我一身的。
提问三:借鉴与创新的关系?➢科学研究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事业,而创新又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即要求“前无古人”。
时间分配2min引导学生回答8min10min通过往届学生对信息检索课的评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也可以突出这门课对个人的作用。
文献检索与查询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文献检索与查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学生掌握运用不同的检索工具和策略,如关键词、分类号、作者等,进行有效检索;3. 学生能够辨别和评估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包括书籍、期刊文章、网络资料等;4. 学生了解引文管理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引用文献。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图书馆数据库和互联网资源进行独立检索,获取所需信息;2. 学生掌握整理、分析和归纳检索结果的能力,形成简洁明了的检索报告;3.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升信息筛选和批判性思维技能,培养高效的信息整合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积极主动探索学术资源的兴趣,认识到信息素养在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性;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3. 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术道德观,尊重知识产权,遵循引用规范,培养诚信的品质。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设计,结合其认知水平和学科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预期成果,并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文献检索基本原理:介绍文献检索的概念、意义和类型,分析检索工具的工作原理,如布尔逻辑检索、截词检索等;2. 检索策略与技巧:讲解关键词选择、分类号利用、作者检索等策略,并通过实例分析提高检索效率的技巧;3. 信息资源类型及评估:介绍书籍、期刊文章、学位论文、专利、标准等不同类型信息资源的特点和评估方法;4. 检索工具与数据库:结合课本内容,指导学生使用图书馆数据库、互联网搜索引擎等工具进行文献检索;5. 引文管理与学术规范:讲解引文管理软件的使用,强调学术诚信、引用规范和知识产权保护。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第一课时:文献检索基本原理和检索策略介绍;第二课时:信息资源类型及评估方法;第三课时:图书馆数据库和互联网检索工具的使用;第四课时:实际操作练习与检索技巧讲解;第五课时:引文管理及学术规范。
课程名称:文献检索授课对象:本科一年级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学会使用图书馆资源和网络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
4. 培养学生独立获取信息、分析和评价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 文献检索工具的使用。
3. 文献检索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有效地使用检索工具。
2. 如何筛选和评价检索结果。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文献检索工具(如图书馆数据库、网络数据库等)3. 检索案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文献检索?2. 介绍文献检索在学术研究、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课1. 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 文献:记录人类知识、信息、数据的载体。
- 文献检索:根据需要查找相关文献的过程。
2. 文献检索的流程:- 确定检索课题- 选择检索工具- 确定检索策略- 检索并筛选结果- 评价和利用检索结果3. 文献检索工具:- 图书馆数据库: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
- 网络数据库:如百度学术、谷歌学术等。
4. 文献检索技巧:- 使用关键词进行检索- 使用布尔逻辑运算符(AND、OR、NOT)进行检索- 使用字段限定检索范围三、案例分析1. 选择一个与课程相关的检索案例,展示检索过程和结果。
2.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使用检索工具进行检索,并分享检索结果。
四、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文献检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 学生展示检索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 回顾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流程和技巧。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二、拓展训练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文献检索的效率?2. 介绍一些提高文献检索效率的方法,如: - 定期更新检索策略- 关注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 参加文献检索培训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文献检索综合检索实习报告姓名:学号:系(院):电气信息学院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班级:指导老师:总成绩:目录一、检索课题 (3)二、中文检索 (4)2.1 期刊论文检索 (4)2.2 学位论文检索 (4)2.3 会议论文检索 (5)2.4 电子图书检索 (6)2.5 专利、标准检索 (6)三、外文检索 (7)3.1 文摘库检索 (7)3.2 全文库检索 (8)四、全文析出 (9)4.1 重要中文文献全文析出 (9)4.2 重要外文文献全文析出 (10)五、文献综述 (11)5.1 检索收获 (11)5.1.1 检索课题总结...............................5.1.2 检索中遇到的困难.............................5.1.3 对本课程的建议...............................一、检索课题:中文:基于虚拟仪器的远程监测诊断系统设计中文关键词:虚拟仪器远程监测英文:Virtual Instrument Technology on Remote monitoring and Diagnostic System英文关键词:Labview Remote monitoring二、中文检索2.1 期刊检索:➢数据库或者网址名称:清华数据库➢检索词:虚拟仪器远程监测➢检出条数:37篇➢检索步骤描述:在清华数据库中选择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进去之后选择标准搜索,采用输入内容检索条件,选择关键词搜索并用逻辑搜索,第一个关键词是虚拟仪器,第二个是远程监测。
如下图所示:◆举例:(5个)【1】何雅娟,基于虚拟仪器的远程温度测量系统[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0,32(5),121-122。
【2】艾廷挺,基于LabVIEW的航空发动机远程监测系统设计[J],仪器仪表学报,2006,27(10),54-56。
【3】周见行,基于虚拟仪器技术输油泵远程状态监测系统[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9,21(11),45-46。
【4】黄朱青,虚拟仪器下回热系统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研究[J],自动化仪表,2009,54(13),101-103。
【5】庄哲明,基于虚拟仪器远程故障诊断系统[J],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4(14),64-65。
➢数据库或者网址名称:万方数据库➢检索词:虚拟仪器远程监控➢检出条数:18篇➢检索步骤描述:打开万方数据库,选择在标题栏选中“期刊',在右边选中高级检索,在“关键词包含有”输入虚拟仪器+远程监控,在“标题中包含有”输入虚拟仪器+远程监控。
如下图所示:◆举例(5个):【1】吴爱娟,基于虚拟仪器的远程数据测控系统的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8,24(16),36-37.【2】李永站,基于虚拟仪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控平台[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8(7),76-76。
【3】赵新灿,虚拟仪器技术在远程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1,9(2),23-25.【4】丁建军,基于虚拟仪器的智能远程诊断系统的研究[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04,19(3)67-68【5】蔡明璋,基于Labview的虚拟仪器技术在远程监控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6(12),17-192.2 学位论文检索:➢库或者网址名称: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词:虚拟仪器远程监控➢检出条数:23(硕士论文)+1(博士论文)=24➢检索步骤描述:打开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在右上角的下拉菜单中先选中全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采用标准检索,并在关键词后输入虚拟仪器并且包含远程监控,选择精确搜索,再选中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用同样的方法搜索关于此课题的博士论文,两次搜索的结果相加就是最终的结果了。
具体操作如下图所示:硕士论文搜索:博士论文搜索:◆举例(5个):【1】习升鸿.基于LabVIEW的智能断路器远程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湖南:湖南大学,2007。
【2】吴峰.基于虚拟仪器的远程故障诊断关键技术研究[D].沈阳:沈阳理工大学,2012。
【3】杜虎.基于虚拟仪器的机床声音信号在线监测系统开发[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
【4】沈宗辉.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和Modbus现场总线的远程监控系统设计[D].江苏:江苏大学。
【5】朱琪.基于LABVIEW和AJAX远程监控配料系统[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2.3 会议论文检索➢库或者网址名称:清华数据库➢检索词:虚拟仪器远程监控➢检索条数:70篇➢检索步骤描述:在清华数据库中,先打开其子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选择输入内容检索条件,在第一栏刚开始选择关键字,后面输入“虚拟仪器”并且包含“远程监控”点击搜索发现搜索结果为1条,篇数太少,于是改变搜索策略:将第一栏改为“全文”后面不变,搜索结果为70篇。
具体操作如下图所示:举例(5个)作者篇名会议名称会议时间【1】刘宏达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风电场电能质量分析与远程监测系统设计[A]2010年第三届国际教育技术培训会议2011-11-27【2】王福禄基于LabVIEW平台的寒地日光温室群远程监控系统设计[A]2010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2010-10-29【3】王树杰基于虚拟仪器的潮流发电水轮机实时数据采集系统[A]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海洋能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2010-08-28【4】羌予践基于虚拟仪器的风电机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平台设计[A]2010电工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2010-08-01【5】曹祁基于LabVIEW和PXI的智能型网络化小家电测控平台[A]2010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2010-10-292.4 电子图书搜索➢库或者网址名称:超星电子图书库➢检索词:虚拟仪器应用➢检索条数:12篇➢检索步骤描述:先进入超新电子图书库,选择全文搜索,再在搜索栏中输入“虚拟仪器应用”点击搜索结果为12篇。
由于涉及到此课题的电子图书比较少,当输入全名点击搜索结果为0,因此要修改检索策略,考虑到远程监控是虚拟仪器的应用之一,所以选择输入“虚拟仪器应用”并用全文方式搜索。
具体操作如下图所示:◆举例(5个)【1】熊秀.基于虚拟仪器的综合测试系统[M].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09。
【2】曾光奇.虚拟仪器应用[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03。
【3】朱名栓.虚拟制造系统与实现.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10。
【4】王俊杰.检测技术与仪表.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09。
【5】雷霖.微机自动检测与系统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07。
2.5 专利、标准检索➢库或者网址名称:中国专利数据库➢检索词:虚拟仪器➢检出条数:254篇➢检索步骤描述:打开中国专利数据库,在右上角点击专利,再选择高级搜索,在搜索一栏中输入“虚拟仪器”点击搜索结果为254篇。
具体操作如下图所示:◆举例(5个):【1】东南大学.一种基于网络的虚拟仪器实现方法.中国专利:CN9.6,2009/7/23。
【2】江汉大学.基于虚拟仪器的信号测试平台.中国专利:CN2.3,2010/05/18。
【3】南阳师范学院.基于虚拟仪器的地震监测与报警器.中国专利:CN4.X,2009/08/10。
【4】黑龙江科技学院;哈尔滨启东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专利:CN8.9,2008/06/20。
【5】吉林大学.一种基于虚拟仪器的网络化数据采集试验系统.中国专利:CN2.2,2010/12/30。
三、外文检索3.1 文摘库检索➢库或者网址名称:Ei Village 2数据库➢检索词:Labview Remote monitoring➢检出条数:39篇➢检索步骤描述:先打开Ei Village 2数据库,选择Quick search,在第一个下拉菜单中选择title,在左边对话框输入“labview”,在第二个下拉菜单选择Subject/Title/Abstract,其对应的对话框输入“Remote monitoring”,点击Search结果为39篇文章。
具体操作如下图所示:◆举例(5个)【1】Li,guofang.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of greenhouse environment based on Labview.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Design and Applications,v 2, p V289-V292,June 5, 2010。
【2】Xin,Wang.Vibration platform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Labview.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 433-440, p 6162-6167,May 12,2011。
【3】Lang,Li-Ying.Design and study of strain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d on Labview.Proceedings - 2009 2nd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p 66-68, 2009。
【4】Zhu,Genghui.Design of remote power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Labview.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v 143-144, p 917-920, 2012。
【5】Wu,Chuanghui.Study on remote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fault diagnosis system for rotating machinery based on Labview.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 430-432, p 1939-1942, 2012。
3.2 全文库搜索➢库或者网址名称:EBSCO库➢检索词:Labview Remote monitoring➢检出条数:7篇➢检索步骤描述:先打开EBSCO库,选择EBSCO综合学科搜索平台来搜索,再点击Advanced Search高级搜索,在第一个下拉菜单中选择Ti title,在左边对话框输入“labview”,在第二个下拉菜单选择SU Sbject Terms,其对应的对话框输入“Diagnosis”点击Search,结果为7篇,具体操作如下图:举例(5个):【1】Topal T.Software development for the analysis of heartbeat sounds with Labview in diagnosi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Journal Of Medical Systems2008 Oct; V ol. 32 (5), pp. 4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