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清版)2019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物理试卷

(高清版)2019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物理试卷

(高清版)2019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物理试卷
(高清版)2019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物理试卷

物理试卷 第1页(共16页) 物理试卷 第2页(共16页)

绝密★启用前

贵州省铜仁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 理

一、选择题(本题9小题,每题2分,共18分) 1.以下各种形式的能源,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 ) A .水能

B .风能

C .太阳能

D .电能 2.在下列现象中,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相吻合的是

( )

A .冬天,室外盆中的水结冰——凝华

B .清晨梵净山的雾——汽化

C .篮球场上的积水被晒干——蒸发

D .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凝固 3.下列现象中,与月食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

A .手影

B .平面镜中的像

C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D .雨后彩虹

4.“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句中描述“轻舟”在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

A .轻舟

B .万重山

C .坐在轻舟上的人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5.家庭电路的电压值远远超过了安全值,为了防范触电事故,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 A .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B .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

C .更换灯泡、挪动电器前,应先断开电源开关

D .有人发生触电事故时,可以直接用手去拉触电者进行施救 6.某同学学习磁现象后,画出了以下四幅图,其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7.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

A .水中放糖后变甜

B .起风后灰尘漫天飞舞

C .鸭蛋腌制后变咸

D .食品垃圾腐烂后臭气熏天

8.如图所示,若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b 端向a 端滑动的过程中

( )

A .电压表1V 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 的示数变大

B .电压表2V 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 的示数变小

C .电压表1V 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 的示数变小

D .电压表2V 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 的示数变大 9.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凭空想象出来的

B .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 .不受力的物体,只能保持静止状态

D .如果物体不受到力的作用,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原有的速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二、填空题(本题8小题,每空1分,共17分)

10.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钟声是钟________产生的,钟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人耳中的。

11.人们将信息、能源和材料并列为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材料是能源和信息的基础。例

如锗、硅这类材料在电子产品中有极其重要的应用,锗、硅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这种材料常常称作________(选填“半导体”或“超导体”),利用这种材料可以制作成二极管,二极管具有___________导电性。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在

--------------------此--------------------

卷--------------------

上--------------------

答--------------------

题--------------------

无--------------------

效----------------

物理试卷 第3页(共16页) 物理试卷 第4页(共16页)

12.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_作用,近视眼需要戴_________透镜来矫正。 13.把1 kg 的水从60 ℃开始加热至沸腾,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水从70 ℃加热至90 ℃需要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J ;

水沸腾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一个标准大气压(最后一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3

4.21g (0k )J/c ??水=℃]

14.一电动抽水机10秒内把100 kg 的水抽到10 m 高的水池中,则抽水机至少对水做功________J ,在抽水的过程中,若抽水机其消耗的电能是41.2510J ?,则抽水机的效率是_________。(g 10 N/kg =)

15.一台四冲程汽油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________冲程。汽油机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__________的性质。 16.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________来改变电阻的大小,从而改变流过电路中的__________。

17.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已知12R 2R =,闭合开关S ,则通过1R 与通过2R 的电流之比12I :I = ________;1R 与2R 的电功率之比12P :P =________。

三、简答题(本题共1小题,每空2分,共6分)

18.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世界属目的一张名片。2018年底,铜仁站正式开通高铁,为铜仁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高铁包含许多物理知识,如:高铁的运动靠电动机驱动等。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电动机正常工作时,主要的能量转化是______________;

(3)高铁站台设有安全线,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候车。当有列车驶过时,如果 人站在安全线以内,即使与列车保持一定的距离,也是非常危险的。请你结合流体压 强与流速的关系,简述危险的原因_________。 四、作图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问2分,共6分)

19.(1)如图所示,''A B 是物体AB 在平面镜中的像,请你在平面镜前作出物体AB 。

第19题(1图) 第19题(2)图 第19题(3)图

(2)一个工人站在地面上,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物从地面提升到楼顶,要求绳子的自由端要向下拉,请你用笔画线代替绳子,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3)一个物块沿着斜面向下运动,请你画出物块受到的重力和滑动摩擦力的示意图。 五、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2分)

20.小王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他已经从实验室借到的实验器材有:小车

一辆、秒表一块、长木板一块、小木块一块。 (1)他为了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

(2)为了方便计时,应该使斜面的坡度_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 (3)经测量,1s 0.9 m =,2s 0.4 m =,小

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的过程中,秒表记录如图所示,则小车在3s 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

21.小明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实验方案。

(1)通过实验比较,小明发现采用方案乙,实验效果更好,原因是__________。

物理试卷 第5页(共16页) 物理试卷 第6页(共16页)

(2)该实验装置中,木板两端的定滑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保持两盘中砝码质量相等,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放手后观察到小车转动,最后恢复到静止状态。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__________,这两个力才能彼此平衡。

(4)小明在探究完“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后,又利用该装置进行探究,剪断小车左边的细线后,小车由静止向右运动,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 22.小李为了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请你与他合作并完成以下实验步骤。 (1)请你在虚线框中设计出相应的电路图。

(2)小李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控制_________不变。通过实验探究,得到以下数据。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小李发现表格中有一组错误的数据,请你找出第_________组数据是错误的。

序号

1

2

3

4

5

电压U/V

0.8

12

1.6

2.0

2.4

电流I/A

0.16

0.24

0.32

0.44

0.48

(3)为了分析电流与电压的定量关系,请你利用正确的数据,在坐标中绘制出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图像。

六、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23题10分,24题11分,共21分)

23.如图所示,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的水深h 20 cm =。某

同学将一个实心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空气中称得物体的重力G 7.9 N =,再将物体缓慢浸没在容器的水中,物体静止时与容器没有接触,且容器中的水没有溢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6.9 N =。(g 10 N/kg =)求: (1)物体放入水中之前,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 ; (2)物体浸没时受到水的浮力F 浮; (3)物体的密度ρ物。

2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 V ,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在0至50 Ω之间,闭合开关S ,调节滑动变阻器,当滑片P 置于滑动变阻器的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3 A 。求:

(1)定值电阻1R 的阻值;

(2)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置于阻值最大处时,电路的总功率是多少?(得数保留1位小数)

(3)电流表接入电路中的量程是0至0.6 A ,在不改

变电流表量程的情况下,为了保证电流表的安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是多少?

-------------在

--------------------此--------------------

卷--------------------上--------------------答--------------------

题--------------------

无--------------------

效---

-------------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物理试卷 第7页(共16页) 物理试卷 第8页(共16页)

贵州省铜仁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水能、风能和太阳能都是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取并利用的能源,属于一次能源;

电能是通过其他形式的能转化而来的,属于二次能源。故ABC 错误,D 正确。 2.【答案】C

【解析】A .水结冰是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现象,故A 错误。 B .雾是由水蒸气遇冷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现象,故B 错误。

C .积水被晒干是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蒸发(汽化)现象,故C 正确;

D .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华现象,故

D 错误。 3.【答案】A

【解析】当太阳、地球、月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并且地球转到太阳和月球之间,地球

遮挡了太阳射向月球

光线,看到月食,即月食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形成的。

A .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符合题意。

B .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C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D .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不符合题意。 4.【答案】B

【解析】A .“轻舟”在运动,不能选择“轻舟”本身做参照物,故A 错误;

B .“轻舟”已过“万重山”,说明轻舟相对于万重山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选择的参

照物是“万重山”,故B 正确;

C .相对于坐在轻舟上的人,“轻舟”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轻舟”是静止的,故C

错误;

D .B 正确,则D 错误。 5.【答案】D

【解析】A .靠近高压带电体容易发生电弧触电,所以不能靠近高压带电体,符合安全用

电原则,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弄湿用电器,损坏绝缘层会造成人体容易直接或间接与火线接触,造成触电事故,

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更换灯泡、搬动电器时,用了防止触电,保证安全,要先切断电源,故C 正确,不

符合题意;

D .发现有人触电,应先切断电源,再进行施救,以防止救人的人触电,故D 错误,符

合题意。 6.【答案】C

【解析】A .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N 极出发指向S 极,而图中是从S 极指向N 极,故A

错误;

B .两磁铁都为N 极,磁感线的方向都应从N 极出发指向S 极,故B 错误;

C .电流由左端进,右端出,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大拇指指向左端

为N 极,故C 正确;

D .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大拇指指向右端,则右端为N 极,故D

错误。 7.【答案】B

【解析】A .水中放糖后变甜,是糖分子扩散到水中。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

果。不符合题意。

B .起风后灰尘漫天飞舞,灰尘属于宏观的物体,不属于分子的运动,符合题意。

C .鸭蛋腌制后变咸是,属于扩散现象,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不符合题

意。

D .食品垃圾腐烂后臭气熏天,属于扩散现象,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不

符合题意。 8.【答案】A

【解析】如图,电阻1R 和滑动变阻器2R 串联,1V 测量1R 两端的电压,2V 测量2R 两端

的电压,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b 端向a 端滑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小,由串联分压的规律可知,变阻器分担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2V 示数变小;电源电压不变,所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就变大,则1V 示数变大;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小,两电阻串联,故电路总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不变,根据U

I R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就变大。故A 正确,

BCD 的

错误。

9.【答案】D

【解析】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得出的,当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故A错误;

B.由牛顿第一定律知,物体不受力时,会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的运动可以不受力,故B错误;

C.由牛顿第一定律知,物体不受力时,会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由牛顿第一定律知,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运动的物体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10.【答案】振动

空气

【解析】第一空.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中,钟声是钟振动产生的;

第二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钟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的耳中的。

11.【答案】半导体

单向

【解析】第一空.硅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称为半导体;

第二空.半导体材料制成的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12.【答案】会聚

【解析】第一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第二空.近视眼的晶状体会聚能力强,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要配戴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做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13.【答案】98

4

8.410

?,

小于

【解析】第一空.由图知,继续加热水温不变时,说明已经沸腾,水温为98 ℃不变,即水的沸点是98 ℃。

第二空.水吸收的热量:

()

34 Q cm t 4.210J/kg 1 kg90 70 8.410J

=?=????-=?

(℃)℃℃;

第三空.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图中水的沸点是98 ℃,说明水面上方的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14.【答案】4

110

?

80%

【解析】水的重力:G mg100 kg10 N/kg 1 000 N

==?=,

做的有用功:4

W Gh 1 000 N10 m10J

1

==?=?

抽水机的效率:

4

4

W10J

100%100%80%

W125J

.10

η=?=?=

?

有用

15.【答案】做功

比热容较大

【解析】第一空.在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对外做功,即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做功冲程;

第二空.汽油机用水作为冷却剂,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等质量的水与其它材料相比升高相同的温度吸热更多,散热效果好。

16.【答案】长度

电流

【解析】[1]在不考虑温度变化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粗细和长度,而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就是靠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大小的;

[2]由欧姆定律知,在电压一定时,电阻改变,则电路中的电流会改变,所以改变电阻

的大小,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17.【答案】1:2

1:2

【解析】第一空.两电阻并联,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相等,且

12

R2R

=,根据欧姆定律得:

1122

212

2

U

I R R R1

U

I R2R2

R

====;

物理试卷第9页(共16页)物理试卷第10页(共16页)

物理试卷 第11页(共16页) 物理试卷 第12页(共16页)

第二空.由P UI =可得,电功率之比:111222P UI I 1

P UI I 2

===。 18.【答案】(1)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2)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3)因为动车进站时,列车速度较大,列车附近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而人背

后的地方空气流速相对较小,压强大,所以人靠近车体或在安全线内,很容易被外侧较大的压强压向列车,发生危险

【解析】第一空.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

转动)而制成的;

第二空.电动机工作时,消耗电能,获得机械能,即将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 第三空.列车驶过时,列车带动人和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人外侧的空气流动

速度较慢;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空气在人内侧流速快压强小,外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会产生一个向内侧(列车)的压强差,将人推向火车,非常危险。

19.【答案】(1)

(2)

(3)

【解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分别作出像''

A B 两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 、B ,

用实线连接A 、B 即为物体AB .如图:

(2)要求绳子的自由端要向下拉,且要使滑轮组最省力,则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最多,

应该从动滑轮绕起,依次绕过各个滑轮,三段绳子承重,如图: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物块沿着斜面向下运动时,滑动摩擦力平行于斜面向上。重

力与滑动摩擦力的作用点都画到重心上,如图: 20.【答案】(1)刻度尺

(2)较小 (3)0.5

【解析】第一空.实验原理为:s

v t

=

,所以测量平均速度需要用秒表测出时间,用刻度尺测出通过的距离,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刻度尺;

第二空.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一些,这样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计时方

便。

第三空.由图知: 3.0.9 m 0.4 m 0.5 m s =-=,3t 1 s =,小车在3s 上的平均速度:

333s 0.5 m v 0.5 m/s t 1 s

=

==。 21.【答案】(1)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2)改变力的方向 (3)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4)运动状态

【解析】第一空.方案乙实验效果更好,原因是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第二空.该实验装置中,木板两端的定滑轮的作用是能改变作用力的方向;

第三空.保持两盘砝码质量相等,即保证两边的拉力相等,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此时两侧的拉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观察到木块发生转动,木块重新恢复到原来的

静止状态时,两侧的拉力又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才能彼此平衡。

第四空.剪断小车左边的细线后,小车受力不再平衡,小车由静止向右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2.【答案】(1)

(2)电阻

4

(3)见解析所示

【解析】第一空.用导线把电源、电流表、开关、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如图。

第二空.电流跟电压和电阻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路,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控制电阻不变;

第三空.计算实验中,电压与电流之比,实质即为定值电阻的阻值,发现1、2、3、5电压和电流的比值都是5,而实验4中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不是5,所以实验4数据错误。

第四空.运用描点连线的方法,在坐标系中描绘出(0.8,0.16),(1.2,0.24),

(1.6,0.32),(2.4,0.48)几个点,然后用线连接起来,如图:23.【答案】(1)3

210a

P

?

(2)1 N

(3)33

7.910kg/m

?

【解析】(1).物体放入水中之前,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333

ρgh 1.010kg/m10 N/kg0.2 m210Pa

p==???=?;

(2)根据称重法测量浮力的原理得,物体浸没时受到水的浮力:

F G F7.9 N 6.9 N 1 N

=-=-=

浮拉

(3)由FρgV

=

浮排

可得,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43

33

F 1 N

V110m

ρg 1.010kg/m10 N/kg

-

===?

??

物体浸没时,物体体积43

V V11m

0-

==?

物体的质量:

G7.9 N

m

g10

0.79 kg

N/kg

===,

物体的密度:

4

33

3

m0.79 kg

ρ7.910kg/m

V110m

-

===?

?

答:(1)物体放入水中之前,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为3

210a

P

?;

(2)物体浸没时受到水的浮力F浮为1 N;

(3)物体的密度ρ物为33

7.910kg/m

?。

24.【答案】(1)15 Ω

(2)2.2 W

(3)5 Ω

【解析】(1)电流表的示数为0.3 A时,根据

U

I

R

=可得总电阻为

物理试卷第13页(共16页)物理试卷第14页(共16页)

物理试卷 第15页(共16页) 物理试卷 第16页(共16页)

1U 12 V R 40 ΩI 0.3 A

=

==; 滑片P 置于滑动变阻器的中点时,总电阻的一半接入电路,又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

各分电阻之和,则1R 的阻值:21R 50 ΩR R 40 Ω15 Ω22

=-

=-=; (2)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置于阻值最大处时,此时总电阻:

12R R R 15 Ω50 Ω65 Ω=+=+=总;

则总功率:()2

212 V U P 2.2 W R 65 Ω

===总;

(3)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I 0.6 A =最大,

根据U I R

=得电路的最小总阻值:U 12 V R 20 ΩI 0.6 A ===总最小

最大。 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

1R R R 20 Ω15 Ω 5 Ω=-=-=滑总最小。

答:(1)定值电阻1R 的阻值为15 Ω;

(2)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置于阻值最大处时,电路的总功率是2.2 W ; (3)为了保证电流表的安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是5 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