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过凝土框架结构
- 格式:docx
- 大小:23.64 KB
- 文档页数:5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 0第一节、编制依据 ---------------------------------------------------- 0第二节、文件的主要内容 ------------------------------------------- 1第三节、施工目标 ---------------------------------------------------- 2一、管理目标 --------------------------------------------------- 2二、质量目标 ---------------------------------------------------- 2三、工期目标 ---------------------------------------------------- 2四、安全目标 ---------------------------------------------------- 2五、文明施工目标 ---------------------------------------------- 2六、环境保护方针 ---------------------------------------------- 3第二章、工程概况 ---------------------------------------------------------- 4第一节、工程简介 ---------------------------------------------------- 4一、钢结构工程概况 ------------------------------------------- 4二、钢结构所用材料规格清单 ------------------------------- 5第二节、材料选用 -------------------------------------------------- 12第三节、工期条件 -------------------------------------------------- 13第四节、工程难点 -------------------------------------------------- 13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 -------------------------------------------------- 15第一节、项目部组成人员和组织机构设置--------------------- 15一、项目组织机构图 ----------------------------------------- 15二、各管理部门职责及分工 -------------------------------- 17第二节、劳动力安排计划 ----------------------------------------- 20一、劳动力安排计划 ----------------------------------------- 20二、劳动力动态管理措施 ---------------------------------- 22第三节、施工机械配备和材料投入计划 ----------------------- 22一、主要设备材料的品牌、型号、性能参数------------ 22二、现场拼安装施工主要设备 ----------------------------- 24三、材料投入计划 -------------------------------------------- 25第四节、施工平面布置 -------------------------------------------- 28一、总平面布置原则和依据 -------------------------------- 28二、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 29三、现场用电计划 -------------------------------------------- 29四、施工用水计划 -------------------------------------------- 30五、现场临建计划 -------------------------------------------- 30第四章、钢结构深化设计方案 ----------------------------------------- 32第一节、深化设计组织管理 -------------------------------------- 32一、深化设计主要职责 -------------------------------------- 32二、人员及组织机构 ----------------------------------------- 32三、深化设计软硬件配置 ----------------------------------- 34四、深化设计过程控制 -------------------------------------- 36第二节、深化设计实施细则 -------------------------------------- 40一、深化施工详图的表达内容 ----------------------------- 40二、深化设计建模、出图步骤 ----------------------------- 42三、钢结构节点的计算与分析 ----------------------------- 42第三节、重、难点和深化过程中需考虑的因素--------------- 45一、深化设计对制作工艺的考虑 -------------------------- 45二、深化设计对安装、运输的考虑 ----------------------- 46三、深化设计与各专业协调配合 -------------------------- 47第四节、施工详图设计 -------------------------------------------- 50一、深化设计总说明 ----------------------------------------- 50二、焊缝通图 -------------------------------------------------- 50三、零、构件、布置图 -------------------------------------- 50四、构件、零件、螺栓清单 -------------------------------- 51五、其它设计成果文件 -------------------------------------- 51第五章、钢结构加工制作方案 ----------------------------------------- 52第一节、“日”字截面拱架梁加工制作 ----------------------- 52一、“日”字截面梁加工制作内容 ----------------------- 52二、“日”字截面拱架工制作基本思路------------------ 55三、“日”字截面拱架本体加工制作--------------------- 56四、拱架节点组装 -------------------------------------------- 67五、拱架拼接措施 -------------------------------------------- 71第二节、H型钢梁及桁架加工制作------------------------------ 75一、焊接H型钢杆件制作工艺流程图-------------------- 75二、焊接H型钢杆件制作程序----------------------------- 77三、H型钢弧形梁加工--------------------------------------- 81第三节、钢柱加工制作方案 -------------------------------------- 85一、钢柱加工制作总体思路 -------------------------------- 85二、圆管柱牛腿组装工艺 ----------------------------------- 85第四节、十字型钢柱加工制作方案 ----------------------------- 88一、本工程十字型钢柱介绍 -------------------------------- 88二、十字型钢构件组装方法 -------------------------------- 88三、十字柱的焊接工艺措施 -------------------------------- 93四、十字柱组装尺寸过程控制允许偏差------------------ 95五、十字柱的大组立 ----------------------------------------- 97第五节、箱型梁柱加工制作 ------------------------------------- 101一、箱型钢柱加工思路 ------------------------------------- 101二、箱形构件加工制作工艺流程 ------------------------- 101三、箱形梁柱组装方案 ------------------------------------- 102四、箱型梁柱制作工艺要点 ------------------------------- 106第六节、钢结构运输方案 ---------------------------------------- 119一、构件的运输分类 ---------------------------------------- 119二、构件运输包装方案 ------------------------------------- 120三、构件运输方案 ------------------------------------------- 121四、运输中成品保护 ---------------------------------------- 123五、构件现场交验 ------------------------------------------- 124第六章、钢结构安装方案 ---------------------------------------------- 125第一节、劲性钢梁柱安装 ---------------------------------------- 126一、劲性钢梁、柱安装思路 ------------------------------- 126二、劲性钢梁柱安装顺序及流程 ------------------------- 126三、钢骨柱安装工艺 ---------------------------------------- 128四、钢骨梁安装工艺 ---------------------------------------- 132第二节、地上钢结构安装 ---------------------------------------- 137一、地上钢结构安装思路 ---------------------------------- 137二、地上钢结构施工分区 ---------------------------------- 138三、一区钢架吊装方法 ------------------------------------- 139四、二区钢架吊装方法 ------------------------------------- 140五、三区钢架吊装方法 ------------------------------------- 141六、地上钢结构安装流程 ---------------------------------- 142第三节、主要技术措施 ------------------------------------------- 145一、技术准备 ------------------------------------------------ 145二、基准点交接与测放 ------------------------------------- 147三、预埋件验收 ---------------------------------------------- 147四、施工措施 ------------------------------------------------- 147五、焊接工程质量控制 ------------------------------------- 149六、涂装工程质量控制 ------------------------------------- 152七、季节性施工措施 --------------------------------------- 157第七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 161第一节、安全管理目标与方针 ---------------------------------- 161一、安全管理目标 ------------------------------------------- 161二、管理方针 ------------------------------------------------ 161第二节、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 161一、安全管理网络 ------------------------------------------- 161二、安全生产岗位责任 ------------------------------------ 162第三节、施工危险源分析 ---------------------------------------- 165一、主要安全伤害形式 ------------------------------------- 165二、起重作业的安全风险 ---------------------------------- 166三、使用电气设备的安全风险 ---------------------------- 168四、动火作业的安全风险 ---------------------------------- 169五、高处坠物的安全风险 ---------------------------------- 169第四节、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 169一、安全生产一般规定 ------------------------------------- 169二、安全生产交底 ------------------------------------------- 170三、安全生产措施 ------------------------------------------- 172第八章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及环境保护措施-------------- 180第一节、文明施工目标 ------------------------------------------- 180第二节、文明施工组织体系 ------------------------------------- 180第三节、文明施工措施 ------------------------------------------- 180一、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 180二、重点部位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 183三、文明施工检查措施 ------------------------------------- 184四、环境保护措施 ------------------------------------------------- 1851、周边设施保护措施 --------------------------------------- 1852、防止固体废弃物污染 ------------------------------------ 1863、防止大气污染 --------------------------------------------- 1864、防止噪声污染 --------------------------------------------- 1865、防止光污染 ------------------------------------------------ 187第九章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 188第一节、工期总目标 ---------------------------------------------- 188第二节、进度计划编制说明 ------------------------------------- 188第三节、施工进度计划表 ---------------------------------------- 188第四节、工期保证措施 ------------------------------------------- 189第十章、与参建单位的施工配合方案和措施----------------------- 192第一节、配合方案 ------------------------------------------------- 192第二节、施工配合措施 ------------------------------------------- 193一、协调好与业主之间的关系 ---------------------------- 193二、服从监理单位的现场管理 ---------------------------- 193三、与设计单位进行友好协作 ---------------------------- 194四、与主体总包单位相互协作 ---------------------------- 194附图一:现场施工布置图 ---------------------------------------- 196。
知识归纳整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方案一、框架结构简况本工程各层框剪(架)结构梁、板钢筋混凝土为商品混凝土施工。
二、钢筋砼框剪(架)结构施工方案(一)主要施工程序本工程选用钢筋混凝土框剪(架)结构,是各层建造工程施工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是由钢管脚手支架(承重架)、模板、钢筋和混凝土等分项工序组合而成,。
(二)钢管承重支架由于本工程各层层高相同,梁断面大小不一,楼板厚度为几种规格,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支架(承重架),作为水平构件模板的支撑柱。
1、材料:⑴采用外径φ48,壁厚3.5mm的无缝钢管。
⑵扣件:是钢管脚手支架连接固定的重要部件,材质为玛钢扣件,按用途以直角扣件为主,备用少量回转扣件和对接扣件(按需搭配使用)。
2、支架(承重架搭设)⑴钢管支架由梁下立杆和楼板下立杆二种。
梁下横向杆距为1m。
(见承重架及梁板模板安装图)。
⑵梁下及板下以满堂架立杆搭设,纵向杆和横向杆间距详见承重架及梁板模板安装图尺寸。
⑶由于层高不同,梁间立杆底脚设一道纵向扫地杆(牵杠)。
以上设纵横二道牵杠,二~三个垂直距。
底距为1.8m左右。
⑷在主次梁下二相对立杆接短横杆,纵向距网立杆,在二立柱间各有6根短横杆。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⑸每根大小梁中间四根短横杆下各加一根斜顶撑,以保持梁中起拱度10~12mm的稳固不变。
⑹各层纵横钢管连接点,用直角扣件固定,斜撑杆用直角扣件或回转扣件固定,依赖二个螺丝拧紧固定。
⑺两层以上建造的上下层顶撑(主要是梁下顶撑),尽可能支在同一条竖向中心线上,避免压裂下层构件。
3、钢管支架(承重架)的质量与安全操作要点⑴所使用的钢管保持挺直,管壁厚度3.5mm,不用锈蚀严重,壁厚不均的次钢管。
⑵扣件轧头材质优,使用统一规格,每个扣件螺丝完整必须拧紧,防止有裂纹扣件使用。
⑶立杆与纵横向拉杆每个节点均应使用扣件拧紧坚固。
⑷立杆保持挺直,间距罗列应均匀。
⑸纵横水平安装力求平整,统长拉接坚固,使之形成支架整体。
⑹梁底梁侧杆件安装坚固,宜多不宜少,支撑稳固。
第5章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本章内容包括混凝土现浇楼盖设计、混凝土框架梁及次梁设计、框架柱和节点设计,内容主要涉及混凝土结构和建筑抗震设计的相关知识,是毕业设计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本章将毕业设计框架设计中常用的相关资料进行汇编(不包括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以方便学生在毕业设计时查阅使用。
5. 1 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要求5.1. 1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1.重要性系数γ0(1)设计使用年限建筑结构和结构构件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维护条件下所应达到的使用年限,一般按表5-1 确定。
若建设单位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可按建设单位的要求确定。
(2)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根据建筑结构破坏后果的严重程度,建筑结构划分为三个安全等级。
所谓破坏后果是指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和产生的社会影响三个方面。
不同的安全等级是通过结构重要性系数体现的,设计时可根据具体情况,按表5-2 的规定选用。
2.实用设计表达式(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设计表达式γo S≤R(非抗震设计)S≤R/r RE(抗震设计)r o----结构重要性系数;S----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荷载效应组合值(内力hR----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值;r 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设计表达式S≤RS----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荷载效应组合值;R-----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要求所规定的变形、裂缝、振幅、加速度、应力的限值,按建筑结构有关设计规范、规程的规定采用。
3.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挠度限值及裂缝宽度控制的规定(1)受弯构件的最大挠度应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并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影响进行计算,其计算值不应超过表5-3规定的挠度限值。
注:①表中 Lo 为构件的计算跨度;②表中括号内的数值适用于使用上对挠度有较高要求的构件;③如果构件制作时预先起拱,则验算挠度时,口I将计算所得的挠度值减去起拱值;④计算悬臂构件的挠度限值时,其计算跨度lo按实际悬臂长度的2倍使用。
结构设计总说明(一一、总则:Ⅰ.主要设计依据: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2006年版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4。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7—2011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7.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50046-20088.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号:K2010—0556Ⅱ.结构类型及安全等级:1。
工程地址:2。
结构类型:本工程为主体五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高度为20.050m3.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桩基础设计等级:丙级4。
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50年.Ⅲ.抗震设计:1。
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
15g.2。
本工程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3.本工程建筑物结构抗震等级:框架构造为二级,计算为三级。
4。
本工程的抗震构造措施按8度采取,框架按抗震等级为二级进行施工。
5.本工程地基场地类别:四类,属轻微液化场地。
Ⅳ.露面、屋面主要活动部分活载标准值:1.不上人屋面: 0。
050KN/m22。
上人屋面: 2.00KN/m23.办公室: 2。
00KN/m24。
走廊、卫生间: 2。
50KN/m25。
门厅及楼梯前室: 3.50KN/m26。
会议室: 2。
00KN/m27.消防疏散楼梯: 3。
5KN/m2 8.资料、档案室:2.50KN/m29。
阳台、挑蓬: 2.5KN/m2特别注意:使用及施工堆料均不得超过上述荷载值;水箱间及设备房根据相关专业提供荷载设计,严禁兼做其他用途;所有楼面的后期装修荷载不得大于0.8KN/m2。
Ⅴ.自然条件:1.基本风压:0.55kN/m2,地面粗糙度:B类2。
基本雪压:0.35kN/m23.本工程室内地坪±0。
000相当于大沽高程7.880米二、本工程结构分析所采用的计算软件: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发的计算机铺筑设计PKPM系列软件(2010版三、地基基础:1.场地标准冻土深度:0.6米。
钢筋混凝泥土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论文第一章设计资料1.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郑州市第一高级中学1号宿舍楼,八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板柱均为现浇,建筑面积约为5894.7m2,建筑物平面为矩形,受场地限制,宽16.5m,长为43.2m,建筑方案确定,房间开间3.6m,进深7.2m,走廊宽2.1m,层高3.3m,室内外高差为0.45m,设防烈度7度,二类场地。
地震参数区划的特征周期分组为第一组,抗震等级二级。
1.2结构设计资料1.2.1地质资料(1) 场地概况:拟建建筑场地已经人工填土平整,地形平坦,地面高程为4.6m。
(2) 地层构成:勘察揭露地层,自上而下除第①层为近期人工填土外,其余均为第四全新世海陆交互相陈积。
勘察深度范围内所揭露的地层,厚度变化不大,分布较均匀,其各层概况为:①杂填土:以粘土为主,含大量的垃圾和有机质,不宜作为天然地基,平均厚度2.5m。
②淤泥质粉质粘土:深灰色,流塑状态。
平均厚度7.1m。
③细砂:以细砂为主,少量砂粉,含粘粒,饱和,松散稍密状。
平均厚度为2.5m。
④中砂:以中粗砂为主,饱和,属密实状态,承载力特征值为220kPa,工程地质性良好,可作为桩尖持力层。
本层为揭穿。
(3) 地下水情况:场地地下水在勘探深度范围内分上下两个含水层,第一含水层存于第 层淤泥质粉质粘土中,属上层孔隙滞水,水位高程约为4.2m;第二含水层主要存在于第③细砂层中,属孔隙潜水,具有一定的水压力。
经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判断该地下水混凝土无侵蚀性。
(4) 工程地质评价1) 场地土类型与场地类别:经过计算,本场地15m深度以内土层平均剪切波速(按各层厚度加权平均)Vsm=140~160m/s,即场地覆盖层厚度D ov为60m,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划分该场地类别为Ⅱ类土。
2)场地地基液化判别:第③层细砂为液化土层,IIE=11.3,属中等液化。
3 )地基持力层选择与评价:第①层杂填土不宜作为天然地基;第②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层为软弱下卧层;第③层细砂层为中等液化土层未经处理不可作为地基持力层;第④层中砂物理力学性质教好,可作为桩尖持力层。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概述框架结构是由钢筋混凝土主梁、次梁和柱形成的框架作为建筑物的骨架,梁和柱之间的连接为刚性结点。
屋盖、楼板上的荷载通过板传递给梁,由梁传递到柱,由柱传递到基础。
框架结构的墙体全部为自承重墙,只起分隔和围护作用,砖墙的重量通过梁、板传给柱。
有时填充墙的刚度大于竖向柱的刚度,对结构抗震极为不利,所以不宜采用实心粘土砖作填充墙,减少结构的自重和荷载,减弱隔墙的刚度。
框架结构的特点是不受楼板跨度的限制,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但抗震性能差。
框架结构中梁柱构件截面较小,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这时现浇楼面也作为梁共同工作的,装配整体式楼面的作用则不考虑。
为了增强结构的抗震能力,设计时遵循以下原则:“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
”框架结构构成:屋盖与楼板、框架梁、框架柱、柱基础、框架墙。
框架结构通用性原则抗震验算时,不同的楼盖及布置(整体性)决定了采用刚性、刚柔、柔性理论计算。
抗震验算时应特别注意场地土类别,8度超过5层有条件时,尽量加剪力墙,可大大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
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梁柱刚接体系,但也允许部分的框架梁搭在另一框架梁上。
应加强垂直地震作用的设计,从震害分析,规范给出的垂直地震作用明显不足。
雨蓬不得从填充墙内出挑。
大跨度雨蓬、阳台等处梁应考虑抗扭。
考虑抗扭时,扭矩为梁中心线处板的负弯距乘以跨度的一半。
框架梁、柱的混凝土等级宜相差一级。
出屋面的楼电梯间不得采用砖混结构。
框架结构中的电梯井壁宜采用粘土砖砌筑,但不能采用砖墙承重。
应采用每层的梁承托每层的墙体重量。
梯井四角加构造柱,层高较高时宜在门洞上方位置加圈梁。
因楼电梯间位置较偏,梯井采用混凝土墙时刚度很大,其它地方不加剪力墙,对梯井和整体结构都十分不利。
建筑长度宜满足伸缩缝要求,否则应采取措施。
如:增大配筋率,通长配筋,改善保温,铺设架空层,加后浇带等。
构件不得向电梯井内伸出,否则应验算是否影响电梯安装,电梯井处柱可外移或做成L型柱。
验算水箱下、电梯机房及设备下结构强度。
水箱不得与主体结构做在一起。
有地下室时,混凝土应抗渗,等级S6或S8,混凝土等级应大于等于C25,混凝土内应掺入膨胀剂,地下室混凝土外墙应注明水平施工缝做法,一般加金属止水片,较薄的混凝土墙做企口较难。
错层部位应采取加强措施。
女儿墙内加构造柱,顶部加压顶,出入口处的女儿墙不管多高,均加构造柱,并应加密。
错层处可加一大截面梁,上下层板均锚入此梁。
当建筑布局很不规则时,结构设计应根据建筑布局做出合理的结构布置,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
如建筑方案为两端较大体量的建筑中间用很小的结构相连时(哑铃状),此时中间很小的结构的板应按偏拉和偏压考虑,板厚应加大,并配置双层双向筋。
进行框架结构设计时,应符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抗震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并应考虑当地地方性的建筑法规。
设计人员应熟悉当地的建筑材料的构成、货源情况、大致造价及当地的习惯做法,设计出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是一个系统整体,它有内在的关联性,而不是构件或杆件的叠加和组合,不能人为为有割裂和肢解结构,应重视对抗震有极大影响的结构概念设计和钢筋构造。
柱的分类与构造及受力特征柱是一种受压构件,有偏心受压和轴心受压。
柱按形状有矩形柱和圆柱。
剪力墙结构体系中的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与框架柱的受力特征不同,故不能归入框架柱范畴。
异形框架结构中的异形柱是一种特殊的柱。
圆柱纵筋根数最少为8根,箍筋宜采用螺旋箍,圆柱端部应有一圈半的水平段。
幼儿园不宜用方柱,宜采用圆柱。
原则上柱的纵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宜大于200㎜,加密区间距一般为100㎜,柱纵筋绑扎搭接接头范围内箍筋间距取100㎜和5倍柱纵筋之间的小值。
当柱纵筋有不同直径时按小者,但柱构造纵筋除外。
柱断面不宜过小,否则梁纵筋锚入柱内的水平段投影长度不能满足0.45La的要求,如果不满足应增大柱的截面或者用较小直径梁纵筋代换。
异型柱结构,柱截面较小,梁纵筋一排根数不宜过多,柱端部纵筋不宜过密,否则节点混凝土浇筑困难。
当有部分矩形柱部分异型柱时,应注意异型柱的刚度要和矩形柱相接近,不要相差太大。
柱应尽量采用高强度混凝土来满足轴压比的限制,减小断面尺寸。
因填充墙和中间梁形成的短柱箍筋应全高加密,短柱纵筋不宜过大。
角柱、楼梯间柱增大纵筋并箍筋全高加密。
独立柱上或柱的中部有纯悬挑梁时,挑梁长度应有限制,挑梁配筋要增大。
考虑到竖向地震作用,柱子的轴压比及配筋宜留有余地。
地震力或风力尽量按抗侧移刚度分配。
较大直径的钢筋连接宜用机械连接取代焊接,机械连接可靠并易于检查。
机械连接接头位置可任意,但一次截断的钢筋不大于50%,接头位置应错开35d,一根柱纵筋不宜有多个接头。
梁的分类与构造及受力特征梁是一种受弯构件。
梁按断面外形尺寸分,可分为矩形梁、工字梁、T形梁、工字薄腹梁等。
梁按受力状态分,可分为简支梁、连续梁、悬臂梁等。
当梁的两端搁置在墙或柱上,受墙、柱嵌固作用很小时,可看成一端固定交接,另一端可平动的简支梁。
当跨度太大简支梁不能满足经济要求时,在两端支座之间增设若干个中间支座,为连续梁。
梁上有次梁处(包括挑梁端部)应附加箍筋和吊筋,宜优先采用附加箍筋。
当梁底距外窗顶尺寸较小时,宜加大梁高做至窗顶。
外部框架梁尽量做成外皮与柱外皮齐平。
梁也可偏出柱边一较小尺寸。
梁与柱的偏心可大于1/4柱宽,并宜小于1/3柱宽。
折梁外阳角纵筋贯通,内阴角处纵筋应断开相互锚固,并增加附加箍筋。
梁上部纵筋不能在支座处连接,宜在梁跨中三分之一范围内连接,梁下部纵筋不能在跨中连接,应在支座内锚固,也可贯通支座减少支座内钢筋拥挤现象,梁下部纵筋也可在支座外连接,但应避开梁箍筋加密区。
原则上梁纵筋宜小直径小间距,有利于抗裂,但应注意钢筋间距要满足要求,并与梁的断面相应。
梁宽大于350时,应采用四肢箍。
计算梁内箍筋宽度时应将梁纵筋等距,箍筋肢距可不等。
小断面的连续梁或框架梁,上、下部纵筋均应采用同直径的。
端部与框架梁相交或弹性支承在墙体上的次梁,梁端支座可按简支考虑,但梁端箍筋应加密。
考虑抗扭的梁,要求加腰筋,并且纵筋和腰筋锚入支座内LaE。
设计反梁的板纵筋应置于梁下部纵筋之上。
梁支承偏心布置墙时宜做下挑沿。
挑梁宜作成等截面(大挑梁外露者除外),与挑板不同,挑梁的自重占总荷载的比例很小,作成变截面不能有效减轻自重。
变截面挑梁的箍筋,每个都不一样,增加施工难度。
变截面梁的挠度也大于等截面梁。
挑梁端部有次梁时,注意要附加箍筋。
一般挑梁根部不必附加鸭筋,除非受剪承载力不足。
对于大挑梁,梁的下部宜配置受压钢筋以减小挠度,挑梁配筋应有余地。
梁上开洞时,不但要计算洞口加筋,更应验算梁洞口下偏拉部分的裂缝宽度。
梁从构造上能保证不发生冲切破坏和斜截面受弯破坏。
梁净高大于450时,宜设置腰筋,间距不大于200㎜,否则易出现垂直裂缝。
挑梁出挑长度小于梁高时,应按牛腿计算或按深梁构造配筋。
尽量避免长高比小于4的短梁,采用时箍筋应全梁加密,梁上筋通长,梁纵筋不宜过大。
采用扁梁时,应注意验算变形。
扁梁宽度不必过大,只要钢筋能正常摆下及受剪满足即可。
因为在挠度计算时,梁宽对刚度影响不大,加宽一倍,挠度减小20%左右。
相对来讲,增大钢筋更经济,钢筋加大一倍,挠度减小60%左右,同时梁的上筋应大部分通长布置,以减小混凝土徐变对挠度的增大,如果上筋不小于下筋,挠度减小20%。
框架梁高取1/10~1/15跨度,扁梁宽可取到柱宽的两倍。
扁梁的箍筋应延伸至另一方向的梁边。
当一宽框架梁托两排间距较小的柱时,可加一刚性挑梁,两个柱支承在刚性挑梁的端头。
由于某些原因造成梁截面较大时,应验算构件的最小配筋率。
电线管竖向穿梁处应验算梁的抗剪强度。
当采用井字梁时,井字梁不互为支座,一般以周边与框架柱相连的大截面梁作支座。
框架填充墙一般为轻墙,过梁一般不采用预制混凝土过梁,而是现浇梁带。
现浇板的分类、构造及受力特征现浇板按受力可分为简支板、连续板、悬臂板。
现浇板按长宽比和受支承条件影响,又可分为单向板和双向板。
从受力特征分析,单向板实际上相当于宽度大而高度低的梁。
单向板荷载向两边支承传递,双向板向四边支承传递。
电线管集中穿板处,板应验算抗剪强度或开洞形成管井。
当考虑穿电线管时,板厚≥120,不采用薄板加垫层的做法。
管弄井电线引出处的板,因电线管过多有可能要加大板厚至180(考虑四层32的钢管叠加)宜尽量用大跨度板,不在房间内(尤其是住宅)加次梁。
板的上部纵筋伸入支座后即使水平段满足锚固要求时也要增加弯折,弯折长度为不小于10d。
地下车库由于防火要求不可用预制板。
框架结构不宜使用长向板,否则长向板与框架梁平行相接处易出现裂缝。
现浇板的配筋尽量用二级钢,除吊钩外,不宜采用一级钢。
一级钢虽然有很好的延性但抗拉强度低,施工难度大。
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200,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
板编号和钢筋编号不宜过多。
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上筋可不断,或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拉通筋均应按受拉搭接钢筋。
分布筋一般为φ6@250,温度影响较大处可为φ8@200,板顶标高不同时,板的上筋应分开或倾斜通过。
现浇挑板阳角加辐射状附加筋(包括内墙上的阳角)现浇挑板阴角的板下宜加斜筋。
顶层应采用现浇楼板,以利防水,并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及方便装饰性挑沿的稳定。
外露的挑沿、雨罩、挑廊应每隔10~15米设一10mm的缝,钢筋不断。
尽量采用现浇板,不宜采用予制板加整浇层方案。
L、T或十字形建筑平面的阴角处附近的板应现浇并加厚,双向双排配筋,并附加45度的4根16的抗拉筋。
配筋计算时,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将板上筋乘以0.8~0.9的折减系数,将板下筋乘以1.1~1.2的放大系数。
按弹性计算的双向板钢筋是板某几处的最大值,按此配筋是偏于保守的,不必再人为放大。
支承在外圈框架梁上的板负筋不宜过大,否则将对梁产生过大的附加扭距。
一般:如板厚>150时采用φ10@200。
单向板是按塑性计算的,而双向板按弹性计算,宜改成一种计算方法。
当厚板与薄板相接时,薄板支座按固定端考虑是适当的,但厚板就不合适,宜减小厚板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
非矩形板宜减小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
基础底板和人防结构一般可按塑性计算,但结构自防水、不允许出现裂缝和对防水要求严格的建筑,如坡、平屋顶、橱厕、配电间等应采用弹性计算。
室内轻隔墙下一般不应加粗钢筋,一是轻隔墙有可能移位,二是板整体受力,应整体提高板的配筋。
只有垂直单向板长边的不可能移位的隔墙,如厕所与其他房间的隔墙下才可以加粗钢筋。
坡屋顶板为偏拉构件,应双向双排配筋。
挑板挑出长度大于2米时宜配置板下构造筋,较长外露挑板(包括竖板)宜配温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