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标本放置时间对血细胞分析测定结果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1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实验研究方向。
现代医学检验中,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步骤。
而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长短会对血液中的生化指标产生影响,从而可能影响到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很多生化指标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延长之后会发生变化,如血糖、尿素氮、肌酐、脂质、肝功能指标等。
一般来说,血液标本放置的时间越长,指标值的变化越明显。
这是因为血液是一个活跃的生物体,其中的各种成分会不断发生变化。
血液标本放置过久会导致细胞破裂、酶的活性改变、氧化还原状态改变等,从而影响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过长还会导致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繁殖,进一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具体而言,血糖是一项常见的生化指标,它对于糖尿病的诊断和管理非常重要。
研究表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过长会导致血糖值的下降,这可能是由于红细胞内糖代谢活性的改变所致。
在进行血糖检测时,应尽量在采血后尽快进行分析,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肝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也常常受到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影响。
研究发现,这些指标值在放置时间过长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
ALT的活性在放置24小时后明显升高,而AST的活性则在放置4小时后达到峰值并逐渐下降。
这些结果表明,放置时间的延长会引起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影响到肝功能的准确评估。
放置时间的延长还会对血液中的脂质水平产生影响。
研究发现,血浆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等脂质指标在放置时间延长后会明显升高。
这是由于血浆中的脂质在血液标本放置过程中会与细胞膜相互作用,导致其释放和聚集。
在进行血脂检测时,要尽量减少血液标本放置的时间,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在临床实验室中,应尽量缩短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当的放置温度和条件也是保证结果准确的重要措施。
临床生化检验中关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通过分析影响因素、研究现有文献和实验结果,我们发现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长短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不同检验项目对放置时间的要求也不同,需要注意在适当的时间内进行检测。
本文总结了适当的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及注意事项,并探讨了实验结果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望未来,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生化检验实践,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关键词】血液标本、放置时间、临床生化检验、影响因素、检验项目、注意事项、实验结果、临床应用、研究目的、进一步研究、背景介绍、影响分析、应用价值、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血液标本是临床生化检验中常用的样本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是指从采集到送检之间的时间间隔,长时间的放置可能导致血液成分的改变,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常常会面临标本采集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送至检验中心的情况,因此对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影响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临床生化检验中关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各种检验项目都有一定的影响,如血糖、血脂、肝功能等。
探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对于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影响因素分析、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研究、不同检验项目的影响、适当的血液标本放置时间以及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注意事项等方面对该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机制。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血液标本放置时间与检验结果之间的关系,为临床生化检验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参考。
我们还将研究不同因素对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影响,包括温度、保存液等因素,以更好地指导医护人员在进行生化检验时的操作流程。
临床生化检验中关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临床生化检验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检查手段,它可以通过血液标本来检测人体内的生化指标,从而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类型和程度,指导临床治疗。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并为大家详细解释该问题。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是如何产生的。
血液标本在采集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才能得到最终的检验结果。
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血液标本的稳定性。
血液中的一些生化指标是非常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的,例如温度、光照、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等。
如果血液标本长时间暴露在这些因素下,就会导致体内生化指标的改变,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不同生化指标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通常来说,血液标本在放置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减,包括血细胞的沉淀、酶类的分解等。
一些指标如血红蛋白,葡萄糖等受到影响较小,而ATP、维生素C等易氧化物质则受到很大的影响。
在进行临床生化检验时,医护人员需要根据不同检验指标的特性,严格控制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以免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既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和采血管内抗凝剂、或者血容器种类等因素有关。
我们都知道,采血针头针刺皮肤时方式和以往有效抗凝剂的方式不一样。
可能会导致血清、血等被搅坏,也具体发生方式与比如仪器扫描的方式等有关。
所以,要正确掌握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应该与血标本采集的方式、采血点位置、采血管内抗凝剂、或者血容器种类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虑。
这样可以尽量避免因为一些不可控因素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医院和临床实验室应该加强对医护人员的规范培训,提高他们对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也要注重血液采集过程的规范化,采用科学的方法和设备,以确保血液标本的质量和稳定性。
探索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液化验结果造成的影响发表时间:2016-10-08T14:38:45.9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7期作者:徐佳倩[导读] 血标本临床检验人员应注意,对其应妥善处理,防止人为因素等影响检测的结果,以免造成不该发生的医疗事故。
(嘉兴市第二医院检验科浙江嘉兴 314000)【摘要】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医学设备也迎来了更新的春天,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多数医院医疗设备都进行更新换代,血液检测技术逐渐发展完善,检测质量逐年提高、结果精准性大幅提升。
结论:血液标本的科学存放是确保其生化指标检测信息准确的关键节点,血标本存放时间的长短对生化信息指标的检测结果会影响较大。
结果:导致血标本存放时间过长其对血液检验信息结果影响很大,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希冀为广大血检工作者提供一点理论参考。
【关键词】血标本;放置时间;血液化验;影响【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7-0108-02 中血液化验是临床医学中最基础最直接作用于患者的科学工作,是临床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要求严格,有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规程,要求分析前以及分析后各自的质量控制程序,还需分析回报结果,特别是对失控的检测项目必须及时检查起因,且必需对此作出反应提出改正措施。
检测病人的红细胞数量增减情况就为病人的病理判断准确增加了一道保险如通过其数量的多少可以初步判明病人是否属于多汗、多尿甚至是否属于晚期消化道肿瘤、慢性肺心病以及缺铁性贫血等一些血液疾病。
检测血小板多少是判断急性白血病、再障等疾病的重要途径。
报道如下。
1.血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之影响1.1 具体方法我院门诊采取促凝管静脉采集部分血液标本,标本量每份 6ml,对采血时间予以记录,每一个标本存放到20min时其血液即可凝集,以后,用1000r/min的速度进行离心15min。
在采血时间2h后,依次对各标本实施12项生化项目的检验测定,将得到的结果予以记录;然后,把各标本分别加盖放置到温度为4℃的冰箱中存放。
血常规标本保存时间和条件对数据的影响及分析目的分析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中各成分数目、及其所占比例和白细胞分类的影响。
方法选取门诊健康体检者100例血液标本,观察血液标本在不同时间的测定值。
结果在1小时、2小时、4小时、8小时、24小时,24小时内血常规测定中白细胞参数变化率小于3%、红细胞参数变化率小于2%、血小板参数变化率小于5%。
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色素及白细胞分类的参数变化无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20度—25度下,24h内标本放置对血细胞检测结果影响不大。
标签:标本放置时间;血常规;影响【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588-02随着血液成分检验技术的发展,以及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极大的促进了检测效率的提升,为临床医生诊断疾病提供及时快速的帮助。
由于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对测量数据和图形自动进行运算、分析、处理,可以保证测量准确、可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大大提高,使得多数公立医院的患者逐渐增多。
这对于血液标本的采集,保存,运输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保存是整个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因而保存时间的延长和血液样品的增多对血液样品检测的准确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血液标本的检测的准确性是对于患者病情诊断的重要指标,同时血液标本的各项指标也是患者病情的重要体现。
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先通过试验分析后,讨论在此保存条件下,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色素及白细胞分类各项指标有无影响。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血液样品来源选取门诊健康体检者100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50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52岁,男平均年龄41.6,女平均年龄42.3岁。
10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肝功能正常,无肝脾肿大等异常现象。
1.1.2 仪器血常规仪器采用sysmex800i1.2 方法1.2.1 标本按照真空负压管的操作方法,采集上述体检者血液标本各1.5ml,EDTA-K2抗凝剂,将真空采血管轻轻颠倒7~8次,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
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浅谈【摘要】随着近几年来血液标本检验设备的更新,由原来的手工检测、使用半自动分析仪检测发展到使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检测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检测结果的精准性也在提高[1]。
对血标本的存放是保证对生化指标检测值准确的关键,血标本不同的放置时间会对生化指标检测造成影响[2]。
由于各种计算机系统控制的全自动分析仪以及各种商品化药盒在临床实验室广泛应用,使检验工作由传统的工作模式转变为现代的工作模式,即由单份标本进行的单项目测定转变为由单份标本可进行多项目测定。
对于标本量大的生化室,血液标本采集后往往不能及时上机检测,大多数标本需放置2h以后才能进行上机检测。
近年来,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的报道层出不穷。
【关键词】血标本;放置时间;检验结果;影响【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344-02临床化学要求有标准化的操作规程,有分析前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程序。
认真分析回报结果,对失控的项目要及时检查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正措施。
本文浅谈血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结果的影响。
1.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1.1 方法.1.1.1 门诊用促凝管静脉采集血液标本,每份标本量为6 ml,记录采血时间,每份标本放置20min后血液即可凝集,然后以1000r/min的速度离心15mi。
1.1.2 于采血时间2h,分别对各标本进行12项生化项目测定,其结果做记录;然后将各标本分别加盖放到4℃冰箱中保存。
1.1.3 每次重复第⑵步的质控检测和第⑶步的标本保存步骤,分别于相应的4、8、24h对以上项目上机测定并做记录。
1.2 结果以采血2h上机测定的结果为基准,则结果表明,血液放置4h其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的项目是:血糖(glu)血液放置8h,其结果有显著和差异的项目是glu、总蛋白(tp)、谷草转每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血清钾(k)血液防止24h其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的项目是:glu、tp、白蛋白(alb)、胆固醇(cho)、谷丙转氨酶(alt)、ast、肌酸激酶(ck)、ldh、碱性磷酸酶(alp)、r-谷氨酰转移酶(ggt)、k。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发布时间:2021-07-07T15:26:57.67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月2期作者:徐芬[导读]徐芬(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眉山620575)??临床检验中,常常需要采集血液标本,这些标本在分析检测前的质量控制极为重要,检验人员往往忽视了标本放置时间对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
实际工作中多数标本在采集后不能很快送检,加之标本运送过程以及分开不同批次上机检验,导致部分标本会耽误很多时间。
?另外很多医院的标本送检单上也未注明标本的采集时间,对于标本具体放置时间无法得知。
而作为检验人员,对于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对不同项目结果产生的影响要有一定的了解。
一、在生化检验结果方面的影响1. 对血糖的影响,室温下?血液标本 GLU 每小时约降解 5%,主要原因是葡萄糖的酵解作用和细胞对糖的消耗吸收。
血液离体后,糖酵解为红细胞供给能量,细菌分解葡萄糖,白细胞降解酶作用,?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血糖浓度随放置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
2. 对电解质的影响,随着血液离体时间的延长,由于 ATP 产生障碍、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导致离子发生细胞内外的转移,4 小时后K+、Na+ 水平升高,放置 8 小时后发生较大程度的波动。
3. 对肝功能指标的影响,血样样本放置 4 小时后,AST 和 ALP 增高,TBIL 和 ALT 下降。
主要由于红细胞中的 AST 等因子可转移至细胞外引起酶活性升高,加速红细胞裂解,而 TBIL 可随着胆红质被氧化,因此?导致细胞因子水平异常。
4. 对肾功能指标的影响,血 Scr 不受标本放置时间的影响,而血 BUN 和 β2 - 微球蛋白明显下降,可能由于脂蛋白的胆固醇在放置过程中脂蛋白颗粒结构发生了改变甚至裂解,因此?BUN 和 β2 - 微球蛋白水平随着血液离体时间增长而下降。
5.对血清电介质浓度测定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血清钾放置1h 后与即刻比较明显升高,血清氯放置5h 后即刻比较明显下降,所以标本采集后应在允许留置时间内送检。
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目的探讨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
方法随机采集50例健康体检人员的静脉血,充分混匀后即刻上机测定,然后于标本放置1h、2h、4h、8h、24h、48h、72h再进行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室温下存放标本,红细胞(RBC)、血紅蛋白(Hb)、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于72h 内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白细胞(WBC)于48h、血小板(PLT)于24h、血细胞比容(Hct)于48h、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于4h开始与即刻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BC-68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细胞计数在常温下24h内检测结果可靠,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过程会对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标签: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血常规;检测结果血常规是临床最常用的检测项目之一,其准确性直接影响临床诊断。
随着血细胞分析仪的不断发展及广泛应用,仪器法逐渐替代传统的手工法已成为血常规检查的发展趋势。
由于批量体检或者仪器故障等原因,血常规标本往往不能及时检测,如果血标本采集后不能及时测定,可影响结果的可靠性[1]。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长短对血细胞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就显得至关重要。
因此作者本次采集50份抗凝静脉血标本于室温保存,定时检测,以观察标本存放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13年6~7月本院门诊健康体检者50例,年龄17~49岁,其中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34岁。
1.2仪器与试剂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迈瑞BC-68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
迈瑞公司配套生产的溶血剂、清洁液、稀释液。
1.3方法按正确操作方法[2]抽取静脉血2.0ml,加入到抗凝管中,以轻柔动作颠倒混匀使抗凝剂溶解或置混匀器上混匀,即刻上机进行测定血常规,然后分别于放置1h、2h、4h、8h、24h、48h、72h室温(15℃~25℃)下再进行测定血常规。
临床生化检验中关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临床生化检验是临床医生获取患者血液、尿液、体液等标本进行化学分析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诊断疾病,评估治疗效果,指导临床用药等。
而血液标本作为常见的生化检验标本之一,其质量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血液标本在采集后会经历一定的存放时间,而这一时间对检验结果是否会产生影响,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般来说,采集的血液标本在放置后,血清或血浆的成分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临床生化检验的实验室会制定相应的标本处理规范,以确保血液标本的存放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降到最低。
各类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探讨这一问题,以期为临床生化检验提供更为准确的结果。
本文将从血液标本的存放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较为详细的探讨,以期更好地了解和解决这一问题。
一、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对生化指标的影响在生化检验中,常用的血液标本有血清和血浆。
血清指的是在采血后,待血液凝固后离心得到的血液液体部分,其中几乎不含细胞成分;而血浆是在采血后立即用抗凝剂处理得到的血液液体部分,含有凝血因子和抗凝剂。
两者在存放时间对生化指标的影响方面有所不同。
1. 血清的存放时间血清的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质和碳水化合物等,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凝固时间和存放温度。
研究发现,血清在4℃的条件下可以稳定保存4-7天,但不同生化指标的稳定时间可能不同。
在室温下,葡萄糖和尿素在24小时内基本不发生变化;而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则会在24小时内发生显著变化。
对于不同生化指标,需要根据其稳定时间来合理规划血清标本的处理和检验。
相比之下,血浆的存放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要小一些。
一般来说,采集血液后立即制备血浆,然后在-20℃的条件下保存。
研究表明,血浆中一些生化指标如谷氨酰胺、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等可以在-20℃条件下稳定保存多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样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结果的影响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后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的影响。
方法在血细胞分析仪上测定同一份静脉血在室温下采血后不同时间RBC、WBC、Hb、PLT、MPV的结果。
结果不同时间段测得的RBC、Hb、WBC、PLT无明显差异,MPV在4h内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 0.01),且随时间延长,MPV逐渐增大。
结论除须特殊监测MPV的标本外,在室温下常规标本可在24小时内保持稳定.血细胞分析仪放置时间静脉血血常规ﻭ随着血细胞分析仪在全国各级医院检验科的普及,采用静脉血的意义也已为大家逐步接受。
应用血细胞分析仪采静脉血测定血常规具有稳定性好、影响因素少等特点,但由于样本量多、采血时间不确定,常导致样本不能及时处理.不少大中型医院,由于每天样本量多,往往早上六点左右就开始抽血,而导致血细胞分析时样品放置时间过长的问题,为探讨静脉血样品放置时间对血细胞分析结果有无影响,对哪些参数有影响,我们采集了100例健康体检者静脉血样分六个时间段作了对比实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ﻭ1.1仪器和试剂Syex XT-4000i型血细胞分析仪及原装配套试剂,三力牌EDTA—K2抗凝管抗凝,万达生物工程有限生产的H—1微型混匀器,实验前已做好质控。
1.2标本 EDTA—K2抗凝的健康人静脉血100例,男性1。
355例,女性45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9岁。
ﻭ方法抽取健康人静脉血2ml置抗凝管,在混匀器上混匀5min,使抗凝剂溶解,置常温分别在采血后10min、30min、1h、2h、4h和24h时,将血样置于Syex XT-4000i型血细胞2结果分析仪上进行测定(测定前按常规方法进行混匀)。
ﻭ100例样品在不同时间点测得的血细胞分析各参数结果见附表。
附表中可见,不同时间段测得的RBC、Hb、WBC、PLT 值均无显著性差异,而WBC、PLT值虽在24h时结果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 0.05).MPV在4h内,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 0。
检测标本放置时间对血细胞分析测定结果的影响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由于危重病人需要尽快得到检验报告,了急于出报告而把刚刚采集的血液标本即刻进行测定,导致了结果不准确,本文将血液标本在不同的放置时间进行测定,观察标本放置时间对血细胞分析测定结果的影响,以获得最佳操作时间,现总结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ABX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试剂为原装配套试剂。
1.2 方法
每病人采集100μl的末梢血,充分混匀,分别在即刻、5min、10min、15min时检测,然后分别计算各项测定指标的均值。
2 结果
即刻与不同放置时间的血细胞分析结果比较
可以看出,RBC、Hb的测定结果,即刻检测与5min测定,10min测定、15min测定的值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而WBC、PLT即刻测定与5min测定、10min测定、15min测定的值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5),5min与10min、15min测定的值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因此可见,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对PLT、WBC的影响比较,对RBC、Hb的影响比较小。
采血后至少要放置5min方能测定。
3 讨论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放置时间越短对WBC和PLT记的影响越大。
立即测定与放置5min后结果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放置5min与放置10min、15min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笔者分析,造成WBC记数增加,PLT记数减少的原因可能为取血后放置时间太短,虽然PLT表面带负电荷,在稀释液中可因分子的相互作用或其他因素使聚集的PLT逐渐解离。
但是预稀释标本所用的稀释液量少,使在短时间内测试时,聚集的PLT未完全解离,容易黏附聚集,使PLT的测定结果降低,而WBC记数时把未完全分散的PLT 聚集体作为WBC记数,因此造成WBC数量升高的假象。
所以,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不要味追求检测速度而忽视检测结果,要注意标本采集后一定要放置一段时间再测定,最短放置时间应在5min以上,样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结果。
一旦发现WBC直方图的左侧是笔直的,就有可能是由于小细胞群干扰所致,一定要再放置一段时间后进行复查,以获得准确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