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标本放置时间和方式对生化指标检测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血标本放置时间和方式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作者:郑罡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第13期【摘要】目的:对血标本放置时间以及放置方式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随机抽取50例接受血液检验者的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份,一份即刻进行生化检验,另外一份在-18 ℃~-22 ℃条件下保存分别1周、2周和1个月后进行生化检测,而后对比两份标本的检测结果。
结果:经统计发现,不同冰冻保存时间的标本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葡萄糖(GLU)、清蛋白(ALB)、尿酸(UA)、肌酐(CR)、尿素氮(BUN)的测定结果中与即刻检验组的结果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血标本;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中图分类号 R44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3-0067-02临床上待检测的血液标本的保存为医学检验分析中,质量控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研究显示血液标本的不同放置时间以及放置方式,会对各项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具体值会产生十分显著的影响。
目前对于发生变化的原因为临床医学研究关注以及探讨焦点性课题[1]。
本次研究中出于对血标本放置时间以及放置方式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对搜集的血液标本展开分组检测,并对不同放置时间和方式血液标本的各项生化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中资料来源于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血液疾病检查的临床患者的血液标本,共抽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1.2.1 研究方法对以上搜集的血液标本均分成两份,一份接受即刻生化指标检测,另一份在-18 ℃~-22 ℃条件下保存分别1周、2周和1个月后进行生化检测,而后对比分两份血液标本各项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
所用仪器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2.2 检测方法研究中所用仪器为东芝TBA 120FR生化分析仪。
血液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和方式对9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陈巧红;陈珊珊;莫永忠;林绮玲【摘要】目的观察血液标本的放置方式和时间对9项指标检测的影响.方法取80名健康志愿者血液作为研究标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五组,第一组:存放在4℃冰箱中,第二组:20℃恒温水浴中存放,第三组:首先分离血清,再存放在4℃冰箱中,第四组标本在抽血后立即进行生化指标检测,第五组标本存放在-20℃冰箱中,对比组见检测结果.结果结果显示,第一组血液标本的K+检测结果要高于基础值;第二、三组血液标本的K+、Na+、Cl-、Glu、ALT、CO2CP、LDH、AST等生化指标在2h 后检测的结果比基础值组的结果相比而言有所下降,而在12h后Glu和AST检测的结果比基础值组的结果相比而言有所上升;第一、二、三组的Glu和CO2CP的检测结果在2h后开始始终是下降的趋势;第五组血液标本的Glu和AST检测结果与基础值组的结果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K+、Na+、Cl-、ALT、CK检测结果与基础值组的结果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液标本不同放置方法和时间会对检测的9项生化指标结果有较大影响,会影响后续疾病的诊断准确性.【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7(007)010【总页数】3页(P236-238)【关键词】血液标本;不同放置时间;方式;9项指标【作者】陈巧红;陈珊珊;莫永忠;林绮玲【作者单位】深圳市盐田区盐港医院检验科,广东深圳 518083;深圳市盐田区盐港医院检验科,广东深圳 518083;深圳市盐田区盐港医院检验科,广东深圳 518083;深圳市盐田区盐港医院检验科,广东深圳 518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随着临床医学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学设备仪器在疾病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生化检测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
在血液检查中,血液标本的保存非常重要,因为血液标本的检测结果往往会因存放方式和存放时间的不同而发生较大变化[2-4]。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摘要】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了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指标的影响,分析了影响因素,并设计了相应的实验方案。
实验结果显示,放置时间的延长会导致某些生化指标出现变化,需要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不同的生化指标对放置时间的敏感度也有所不同,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研究的实验结论及其临床意义对于规范血液标本采集和分析具有指导意义。
未来的研究方向应着重探讨更多生化指标对放置时间的影响,以及如何优化标本处理流程,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通过这项研究,有望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生化检验、影响、因素、实验设计、实验结果、数据分析、结论、临床意义、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血液标本是临床生化检验的重要样本之一,它可以为医生提供患者体内代谢情况的重要指标。
血液标本在采集后的放置时间对于生化检验结果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过长或过短的放置时间都有可能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偏差,从而影响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越来越关注。
特别是在临床实践中,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治疗效果。
深入研究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对于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为医疗机构提供更科学的样本采集和处理方法,从而提高生化检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通过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指标的影响规律,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
1.2 问题提出在临床生化检验中,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已有研究表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长短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但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结论。
问题的关键在于,不同的生化指标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变化下的稳定性是否相同,以及不同时间点对于不同指标的影响程度究竟是怎样的。
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发表时间:2017-09-18T14:42:38.243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24期作者:侯丽霞[导读] 探讨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河南安阳 455000)【摘要】目的:探讨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方法:2016年1月到2016年9月选择在我院进行体检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抽取空腹静脉血5ml,在标本采集后1h、2h与24h进行检测,检测指标包括血糖(GLU)、尿素氮(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等。
结果:标本放置2h后,GLU、BUN结果变化较大;放置24h后,测试GLU、BUN、TP、ALT 与AST都变化较大,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可导致检测误差,为此要积极缩短从采集到检测的时间。
【关键词】标本放置时间;生化检验;血糖;尿素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4-0342-01 生化检验监测在临床上对于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控具有和重要的意义[1]。
不过在日常检验工作中,因各种原因许多待检血液标本无法及时送检,尤其是病房血液标本,在患者清晨留取血液后未能及时送检,因放置时间长致使其检测结果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检验结果误差[2]。
在实验室的工作中,检验质量控制十分重要,其是由检验人员实施,并且配套有规范的规章制度保证其得以贯彻的控制措施[3]。
本文具体探讨了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样品来源2016年1月到2016年9月选择在我院进行体检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18~80岁;体检者知情同意本研究。
排除标准:妊娠与哺乳期妇女。
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9岁,平均56.14±1.94岁;平均体重指数为22.10±3.19kg/m2。
临床生化检验中关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通过分析影响因素、研究现有文献和实验结果,我们发现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长短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不同检验项目对放置时间的要求也不同,需要注意在适当的时间内进行检测。
本文总结了适当的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及注意事项,并探讨了实验结果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望未来,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生化检验实践,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关键词】血液标本、放置时间、临床生化检验、影响因素、检验项目、注意事项、实验结果、临床应用、研究目的、进一步研究、背景介绍、影响分析、应用价值、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血液标本是临床生化检验中常用的样本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是指从采集到送检之间的时间间隔,长时间的放置可能导致血液成分的改变,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常常会面临标本采集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送至检验中心的情况,因此对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影响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临床生化检验中关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各种检验项目都有一定的影响,如血糖、血脂、肝功能等。
探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对于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影响因素分析、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研究、不同检验项目的影响、适当的血液标本放置时间以及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注意事项等方面对该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机制。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血液标本放置时间与检验结果之间的关系,为临床生化检验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参考。
我们还将研究不同因素对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影响,包括温度、保存液等因素,以更好地指导医护人员在进行生化检验时的操作流程。
血液标本离体后放置时间及储存温度对常用生化检验项目结果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生化检验中血液标本离体后放置时间及储存温度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方法:自2021年3月-2022年3月抽取80份生化检验血液样本就其放置时间、储存温度导致结果差异性进行分析。
结果:与储存前比较,B组ALB、GLU降低,TP、BUM增高,差异明显(P<0.05);四组其余指标与储存前比较,差异小(P>0.05)。
结论:常温储存时间越长,检验结果所受的影响越大,血清标本以冷藏、放置<4h为最佳存放条件,有利于获得更准确的生化检验结果。
【关键词】生化检验;血液标本;储存温度;放置时间当前,临床疾病诊治中往往会采用血液样本检验结果来进行分析,据此不仅能够反映当前患者病情状态,而且能够对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与调整提供指导[1]。
血清生化检验具有简单方便、应用范围广的特点,医院基本每日都需要开展大量的血清生化检验工作。
故相关质控工作需要引起重视,其中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相关因素中,样本质量是一项关键性因素,除采集环节外,样本离体后的储存温度与放置时间是否对结果准确性有影响,值得考量[2]。
本文抽取了80份储存温度、时间不同的血液样本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21年3月-2022年3月抽取80份生化检验血液样本,样本来源患者中45例为男性(56.25%)、35例为女性(43.75%),年龄19-74岁,均数值(53.61±12.54)岁。
将样本随机均分为4组(A、B、C、D组),20份/组,各组样本资料,(P>0.05)。
有可比性。
1.2方法规范采集80份血液样本,凝集15min,随后进行血清分离,血清检验均采用全自动生化检验仪完成。
A组血清:常温28℃下放置1h。
B组血清:常温28℃下放置4h。
C组血清:冷藏4℃下放置1h。
D组血清:冷藏4℃下放置4h。
以上4组血清均储存在密封条件下,放置相应时间后进行检验。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目的:探究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
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血液生化检验120例患者进行研究,抽取静脉血后分别放置1h、4h、8h,然后分别对上述标本进行常规检验。
结果:放置4h后血液标本中谷丙转氨酶水平(59.7±14.1)U/L、血糖水平(5.1±0.1)mmol/L与放置1h 后的检验结果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放置8h后总胆红素水平(15.5±4.0)umol/L、血糖水平(4.6±0.1)mmol/L、钾离子水平(3.9±0.1)mmol/L、丙谷转氨酶水平(62.5±15.6)U/L与放置1h后的检验结果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随着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增加,总胆红素、血糖、钾离子、丙谷转氨酶等指标会发生显著变化,临床检验中必须合理安排检验顺序,全面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标签: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生化检测临床上,生化检验结果是医生诊断病情、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其在降低疾病误诊率,为患者赢得最佳治疗时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但生化室每天需检验大量血液标本,积极探究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文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血液生化检验120例患者血液标本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血液生化检验120例患者血液标本进行研究,其中,66例男,54例女;患者年龄在17~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1±2.3)岁;内科标本45例,外科标本49例,妇科标本26例。
1.2 研究方法空腹抽取患者6ml静脉血,血液标本采集完毕立即送入检验科,并详细记录采集时间。
生化仪型号:ZY一1200型生化分析仪。
电解质分析仪型号:PSD-16b 型电解质分析仪。
血液标本存放方法及存放时间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张苏媛【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血液标本存放方法及存放时间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患者的血液样本,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2组,每组30例,试验组4℃恒温保存,对照组室温保存,对所有的血液标本进行不同时间的检测,分别于1、6、12h,进行检测,对比2组3个时间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数据,包括:血糖、总胆固醇、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尿素氮、总蛋白、钙、磷。
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总蛋白、钙、磷、总胆固醇、血糖、AST、ALP、尿素氮1、6、12h检测结果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此外,2组内部比较发现,2组组内1、6、12h在总蛋白、钙、磷、总胆固醇、血糖、AST、ALP、尿素氮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液标本存放的方法及时间,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会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进而影响疾病的判断,耽误患者的治疗,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较好的存放温度,尽量较短的时间内检测,对检测结果具有较准确的价值。
【关键词】血液标本;存放方法及存放时间;实验室检查;影响比较血液样本的存放温度及存放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较大,在临床上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患者的样本需要等待很久不能被检测,或者等待时的温度不合适导致检查结果不准确,影响患者疾病的诊断,耽误患者的治疗[1]。
本试验研究温度及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了本次2组不同温度,3次检测时间的试验。
本试验对比了常温与4℃的环境及放置时间对患者血液标本的检测结果的影响,来探究较短时间和较合适的温度下检测血液标本的的临床价值[2],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在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协议书的前提下,选取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患者的血液样本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纳入标准:在我院进行血液检查的患者,且能配合完成整个试验。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12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发表时间:2014-07-02T11:53:33.37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4期供稿作者:于洪民[导读] 血液样本的检测会受多种因素干扰,人为控制的样本放置时间最容易被忽视。
于洪民(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济困人民医院检验科 029400)【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长短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提高血液生化检验的准确性。
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液样本200份作为研究样本,分别在30min、8h、16h和24h不同时间进行12项生化项目检测。
统计、分析不同时间测得的生化结果。
结果通过将200份血液样本分别放置30min、8h、16h以及24h后,进行12项生化项目的检测,随着放置时间增加样本血液中的GLU、ALT、AST、ALP、TG含量减少,且放置时间越长,减少越明显,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样本血液中的LDH、K、TP、ALB、CHO、GGT、CK含量增多,且放置时间越长,增加越明显。
结论血液标本的存放时间会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在临床检验工作中要合理安排检测各个项目,减小结果误差,增加检验结果的可信度。
【关键词】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生化检验结果影响【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4-0187-01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检验设备的不断更新,各医院都使用各种型号的生化分析仪,取代传统的手工检验工作,由原来的单个测定样本转变为多个样本同时测定[1]。
本文探讨200例样本被放置不同时间后,检测结果的差异,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基本资料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200例血液样本,作为试验的研究样本。
其中,男性100例,女性100例;年龄:21—51岁,平均年龄:33.8±11.4岁。
浅谈血液标本保存时间对各生化检测指标的影响发表时间:2019-03-26T16:09:51.00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作者:侯晓明薛泽凡王孟琳安龙辉冯瑞[导读] 了解各生化指标的检测受血液标本存储时长影响的程度大小(武警后勤学院;天津市、300160)【摘要】目的:了解各生化指标的检测受血液标本存储时长影响的程度大小。
方法:通过抽查100位医院门诊患者的血液标本资料情况,在分别放置1小时、3小时和6小时过后检查血液样本。
以1小时的血液样本情况作为基本标准,分析血液在经过3小时和6小时之后血液标本中各项指标变化程度的不同现象。
结果:相比血液样本放置一小时,在经过3小时后,GLU和AST标准存在变化;在经过6小时后,血液标本所有物质数值标准都出现了变化,包括,Cr、BUN、、GLU、LDH、ALT、AST等,且无论放置了3小时还是6小时,P小于0.05,这一现象可用统计学知识进行解释。
结论:当测验血液标本数值时,可通过分析每个指标发生改变的时间先后来进行科学有效的检验工序,这样一来能够有效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程度。
同时,要严格注意血液标本的储存时间长短,这也严重影响着检测结果的正确程度。
【关键词】血液标本时长生化指标影响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460-02目前,随着我国医学的不断发展,我们逐渐认识到血液样本中存在着许多生化物质,同时这些生化物质的含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变化。
因此,为了探索血液中各项生化指数标准的实际数量值与变化值,本文将对“血液标本保存时间对各生化检测指标的影响”这一试验进行具体探索研究,找到保存时间对血液样本中各项生化指标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
由于此次实验涉及标本量数目较大,因此,准时对相应的生化项目进行测验难度较大。
同时为了保护检测人员的健康安全,完成检测的标本也需要被保存,同时生化检测保存在经过一段时间后还要再进行一次检测。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年第18卷第36期 1430 引言血液生化检验是一项常规、基础的医院检查项目,是筛查疾病、分析病情、评估疗效的重要手段,然而普通基层医院的重测率高达30%,其中因标本质量不合格而重测的标本比例高达83%,不仅增加医院工作量,还会对患者造成穿刺损伤,增加医疗纠纷发生几率[1]。
在本研究中,笔者分析了放置≤4h、>4h 的74例患者静脉血的生化检验结果,详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检验科收检的74例患者,纳入标准:均自愿参加本项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严重血液系统疾病、精神病、失聪或失语者。
74例患者中,男、女分别为46例、28例;年龄20~58岁,平均(35.14±7.26)岁:涉及科室:神经内科10例,心内科13例,肾内科14例,消化内科19例,呼吸内科18例。
1.2 方法采取患者早晨空腹状态下4mL静脉血,温浴15min后3000rpm离心20min,分离血清,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放置≤4h、>4h的各项生化指标,其中应用原子吸收法、钒酸氧化法检测K+、总胆红素水平,应用偶氮偶联法、酶速率法、赖氏比色法检测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甘油三酯、血糖。
1.3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19.0软件分析结果,计量资料表示为均值±方差(±s),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72例患者放置≤4h时的K+、甘油三酯、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与放置>4h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放置≤4h时的谷丙转氨酶、血糖水平与放置>4h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长短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赵庆贺(山东省东平县中医院,山东 泰安)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长短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血标本放置时间和方式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对血标本放置时间以及放置方式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随机抽取50例接受血液检验者的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份,一份即刻进行生化检验,另外一份在-18 ℃~-22 ℃条件下保存分别1周、2周和1个月后进行生化检测,而后对比两份标本的检测结果。
结果:经统计发现,不同冰冻保存时间的标本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葡萄糖(glu)、清蛋白(alb)、尿酸(ua)、肌酐(cr)、尿素氮(bun)的测定结果中与即刻检验组的结果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不同的放置时间和放置方式会对血液标本的各项生化检测结果产生明显影响,临床应给予关注。
【关键词】血标本;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中图分类号 r44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3-0067-02临床上待检测的血液标本的保存为医学检验分析中,质量控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研究显示血液标本的不同放置时间以及放置方式,会对各项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具体值会产生十分显著的影响。
目前对于发生变化的原因为临床医学研究关注以及探讨焦点性课题[1]。
本次研究中出于对血标本放置时间以及放置方式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对搜集的血液标本展开分组检测,并对不同放置时间和方式血液标本的各项生化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中资料来源于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血液疾病检查的临床患者的血液标本,共抽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1.2.1 研究方法对以上搜集的血液标本均分成两份,一份接受即刻生化指标检测,另一份在-18 ℃~-22 ℃条件下保存分别1周、2周和1个月后进行生化检测,而后对比分两份血液标本各项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
所用仪器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血清标本保存时间的不同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化检测在临床诊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血清标本是生化检测的重要样本之一,而血清标本的保存时间对生化检测结果是否有影响一直是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临床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血清标本的保存时间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了解不同保存时间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析,探讨血清标本保存时间的不同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我们来了解一下血清标本的生化检测内容。
生化检测主要包括血糖、血脂、电解质、肾功能、肝功能、心肌酶谱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这些指标对于诊断疾病、评估疾病病情、指导治疗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血清标本保存时间的不同对这些指标的检测结果是否会产生影响就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焦点。
血清标本是指通过离心等方法将血液中的红细胞和凝血物质去除后,留下的液体部分。
在临床实践中,通常是将采集的血液标本保存在试管中,经过离心后得到的血清进行生化指标的检测。
血清标本的保存时间即是指在采集后到进行检测之间的时间间隔。
一般来说,标本保存时间越长,可能会导致其中一部分蛋白质或其他生化指标的改变,从而影响生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目前已有许多研究对血清标本保存时间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一些研究表明,长时间的保存会导致血清中一些酶类和蛋白质的分解,从而影响了相关的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
长时间的保存会导致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等酶类指标的浓度增加,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浓度降低。
血清中的葡萄糖、尿酸、蛋白质等指标的测定结果也受到了保存时间的影响。
一些研究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缩短标本保存时间,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并不是所有的生化指标都受到保存时间的影响。
有研究发现,血清中的钙、镁等电解质成分以及肾功能指标如肌酐、尿素氮等并不受到保存时间的影响。
血标本放置时间和方式对生化指标检测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标本在不同的放置时间和不同方式下对生化指标检测的影响。
方法:将60份血液标本进行分别抽取,抽血后立即检测生化指标,剩余的样本置于4管中,1管于室温下进行存放,1管于冰箱(4℃)内进行存放,1管血标本在取血后立即离心分离出血清在冰箱(4℃)内进行存放,第4管于-20℃进行存放。
在不同时间下对4管血标本的k+、na+、cl-、glu、co2、ldh、tp、alb、alt、ast、ck等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并加以分析。
结果:与立即进行检测的血标本生化指标结果相比,室温放置2小时之后,前十项检测指标全部降低,12小时后k+、na+、ldh、tp、ast升高,24小时后cl-升高;冰箱(4℃)存放2小时后cl-显著降低,12
小时后k+升高,24小时后ldh、tp、ast升高;离心分离出血清在冰箱(4℃)存放2小时后k+、na+、cl-、ldh、tp、alb、alt全部降低,其中k+、na+、cl-、tp在12小时后升高。
3种不同的存放方式中glu和co2从2小时开始降低,以上变化与即刻检测结果具有明显差异(p<0.05)。
血标本在-20℃存放7天后,除glu、alb、ast结果改变不明显外,其余指标的检测结果与即刻检测结果具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血标本在不同的放置时间和不同方式下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不同,实验室要对血标本的保存标准化,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
关键词:血标本放置时间放置方式检测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2)
01-0018-02
待检测的血标本的正确保存方法是在医学检验过程当中,对质量实施有效控制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1],血标本在不同的放置时间和不同方式下对生化指标检测的影响是当今医学界重点关注的一
个课题[2]。
笔者使用4种不同放置方式对血标本进行存放,并在不同时间检测血标本的生化指标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1年5月-2012年3月进行生化指标检测的患者的60份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将60份血液标本进行分别抽取,抽血后立即检测生化指标,剩余的样本置于4管中,1管于室温下进行存放,1管于冰箱(4℃)内进行存放,1管血标本在取血后立即离心分离出血清在冰箱(4℃)内进行存放,第4管于-20℃进行存放。
之后分别在2小时、12小时、24小时后检测前3种存放方式的血标本的k+、na+、cl-、glu、co2、ldh、tp、alb、alt、ast、ck等生化指标,在7天后对-20℃冻存的血标本各项生化指标进行检测。
2 结果
与立即进行检测的血标本生化指标结果相比,室温放置2小时之后,前十项检测指标全部降低,12小时后k+、na+、ldh、tp、ast 升高,24小时后cl-升高;冰箱(4℃)存放2小时后cl-显著降低,12小时后k+升高,24小时后ldh、tp、ast升高;离心分离出血清在冰箱(4℃)存放2小时后k+、na+、cl-、ldh、tp、alb、alt
全部降低,其中k+、na+、cl-、tp在12小时后升高。
3种不同的存放方式中glu和co2从2小时开始降低,以上变化与即刻检测结果具有明显差异(p<0.05)。
血标本在-20℃存放7天后,除glu、alb、ast结果改变不明显外,其余指标的检测结果与即刻检测结果具有明显差异(p<0.05)。
详见表1。
3 讨论
血标本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在临床诊断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如果alt增长就表明该患者的肝功能出现损伤或者发生心肌炎、心肌梗塞以及胆道疾病等;而肌营养不良、肌肉损伤、皮肌炎、脑血管意外、心包炎和心脏手术等情况则会导致ck升高。
因而为了保证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准确,就要保证所使用的血标本的质量合格[3]。
血标本在不同的放置时间和方式下其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会有程度不同的影响。
笔者通过实验也证明了血标本在离体之后在不同的放置时间和方式下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发生了程度不同
的变化,从而影响到了相关疾病诊断的准确性[4]。
其中na+、cl-、tp在于冰箱(4℃)存放下较为稳定;k+、co2、glu、ldh、ast是在离心分离血清之后在冰箱(4℃)存放下较为稳定。
鉴于放置时间与方式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为保证检测准确性,血标本应即刻进行生化指标检测。
参考文献
[1] 寿晓琳,周小娟,张楚.静脉滴注葡萄糖液状态下外周血糖浓度的监测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9,34(23):194-195
[2] 贺志安,张铁汉,卢光洲,等.输液过程中生化检验时间与部位的选择[j].中华护理杂志,2008,33(15):474-475
[3] laessig rh, indriksons aa, hassemer dj, paskey ta,schwarts th. changes in serum chemical values as a result of prolonged contact with the clot[j].am j clin path,2003;66:598-604
[4] montgomery dc. introduction to 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3rd ed[m].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2006:1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