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1.1.2化学反应的焓变导学案鲁科版
- 格式:docx
- 大小:368.66 KB
- 文档页数:7
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1.1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焓变教案鲁科版选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1.1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焓变教案鲁科版选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1.1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焓变教案鲁科版选修4的全部内容。
化学反应的焓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反应焓变定义的学习,了解反应热和反应焓变的关系.2.通过热化学方程式的学习,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了解燃烧热的概念,体会热力学的严谨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应焓变概念的学习,了解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在科学探究方面的意义。
2.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分析、迁移等思维方法来建构新的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思考带给人的愉快情感体验,感悟化学学科学习的乐趣。
2.养成良好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教学难点: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教学过程:“含"意味着贮存、含藏。
也就是说“焓”就是物质所具有的能量。
讨论(1):焓与质量的关系是什么?(2):焓与反应物所处的压强,温度有没有关系?引出:热力学中的标准状况:101kPa,298K由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不同,我们通常用“焓变”来表示反应的反应热。
讲述:由于通常状况下,大气压强的变化忽略不计,如果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那么:ΔH= Q P讨论:焓变和反应放热、吸热的关系。
ΔH = H(反应产物)-H(反应物)ΔH 〈 0 反应放出热量放热反应ΔH 〉 0 反应吸收热量吸热反应学生讨论可以得出:(1)同一物质在相同状态下,质量加倍,焓加倍.(2)同一物质,高温状态能量比低温能量高。
1-1-2 化学反应的焓变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通过反应焓变定义的学习,了解反应热和反应焓变的关系。
2.通过热化学方程式的学习,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了解燃烧热的概念,体会热力学的严谨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应焓变概念的学习,了解试验争辩和理论争辩在科学探究方面的意义。
2.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观看、分析、迁移等思维方法来建构新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思考带给人的开心情感体验,感悟化学学科学习的乐趣。
2.养成良好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燃烧热的概念;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过程:【复习回顾】1.反应热的定义、表示方法、反应热符号的规定。
2.中和反应热的测量方法和过程,计算方法,及留意事项。
【同学活动】同学乐观回顾思考,回答(找同学代表发言)【设计意图】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把握学情.【过渡】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是由于反应前后物质所具有的能量不同而产生的。
正如质量是物质所具有的固有的性质一样,物质所具有的能量也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可以用一个物理量来描述。
科学家定义了一个称为“焓”的物理量,符号为H,用它的变化来描述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老师】请同学们先看书P5关于化学反应的焓变的内容。
我们来争辩焓变及其与反应热的关系。
【同学】同学看书,不懂的可以提问。
【设计意图】指导同学看书,有利于同学成自学的习惯【板书】二、化学反应的焓变1.焓的定义:2. 焓变的定义:表示方法:符号规定:焓变与反应热的关系:【争辩归纳】1.焓是一个物理量,表示物质具有的能量,它与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
同温同压下,同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含有的能量是不同的。
2.在试验室里或在生产中,化学反应大多是在敞口容器中进行的。
由于大气压通常变化很小,可以看做不变,热力学争辩表明,对于在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假如反应中的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反应前后物质的焓的变化就等于该反应的反应热。
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二课时)精美句子1、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
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
读大海,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
读石灰,读出了它粉身碎骨不变色的清白。
2、幸福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 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幸福是“奇闻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愉悦。
幸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奉献;幸福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恬淡。
幸福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圣洁。
幸福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壮。
幸福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
幸福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
3、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从穿石的滴水中,我们读出了坚持的可贵;从蜂蜜的浓香中,我们读出了勤劳的甜美。
4、成功与失败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鲜花,如果害怕凋谢,那它永远不能开放。
矿石,如果害怕焚烧(熔炉),那它永远不能成钢(炼成金子)。
蜡烛,如果害怕熄灭(燃烧),那它永远不能发光。
航船,如果害怕风浪,那它永远不能到达彼岸。
5、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井底的蛙,当你自我欢唱时,视野便窄了。
笼中的鸟,当你安于供养时,自由便没了。
山中的石!当你背靠群峰时,意志就坚了。
水中的萍!当你随波逐流后,根基就没了。
空中的鸟!当你展翅蓝天中,宇宙就大了。
空中的雁!当你离开队伍时,危险就大了。
地下的煤!你燃烧自己后,贡献就大了6、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热情的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
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1.1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3课时)反应焓变的计算教案鲁科版选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1.1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3课时)反应焓变的计算教案鲁科版选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1.1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3课时)反应焓变的计算教案鲁科版选修4的全部内容。
反应焓变的计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盖斯定律求算反应焓变,了解反应焓变与变化途径无关,仅仅与状态有关。
2.通过键能的变化求算反应焓变,了解物质的结构与其能量变化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盖斯定律求算反应焓变的过程,体会数学、物理在学习化学中的重要性,注意理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思考带给人的愉快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反应焓变的计算教学难点:反应焓变的计算教学过程: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焓变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这就是盖斯定律.图示:反应焓变和反应路径的关系ΔH=ΔH1+ΔH2例1、请根据方程式:①C(石墨,s)+O2(g)==CO2(g)△H1=—393。
5kJ/mol②C(金刚石,s)+O2(g)==CO2(g) △H2=—395。
0kJ/mol写出石墨变成金刚石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时),这个方程式给你什么样的启示?学生参考P8例题在下面做题,有一个同学上讲台板演.由方程式①-②有:C(石墨,s) == C(金刚石,s)△H3==△H1-△H2==1。
5 kJ/mol启示:由石墨转变为金刚石需要吸收能量,根据物质变化遵循能量最低原理,金刚石在若干年后会转变为金刚石。
鲁科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1.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学习目标: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原因和表现形式,掌握热量守恒定律。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原因,能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
1.2 化学反应的焓变学习目标:理解焓变的含义和计算方法,掌握反应热的测定实验。
教学内容:焓变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反应热的测定实验方法。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2.1 化学反应速率学习目标: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掌握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影响反应速率的内因和外因。
2.2 化学平衡学习目标: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原理,掌握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内容:化学平衡的定义和原理,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应用。
第三章:氧化还原反应3.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学习目标: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特点,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教学内容: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特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3.2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学习目标: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计算。
教学内容:电子转移的计算方法,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实例。
第四章:离子反应4.1 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学习目标:了解离子反应的定义和特点,掌握离子反应的表示方法。
教学内容:离子反应的定义和特点,离子反应的表示方法。
4.2 离子反应的计算学习目标:掌握离子反应中离子的守恒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离子反应计算。
教学内容:离子守恒的计算方法,离子反应的计算实例。
第五章:有机化学反应5.1 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学习目标:了解有机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点,掌握有机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教学内容:有机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点,有机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5.2 有机化学反应的计算学习目标:掌握有机化学反应中碳原子守恒的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有机化学反应计算。
教学内容:碳原子守恒的计算方法,有机化学反应的计算实例。
第2课时 反响焓变的计算1.知道盖斯定律的内容。
2.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响焓变的简单计算。
(重点) 3.通过盖斯定律的应用,体会其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4页 知识点一 盖斯定律的涵义 1.概念对于一个化学反响,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响焓变都是一样的。
2.解读(1)反响热效应只与始态、终态有关,与反响过程无关。
(2)反响热总值一定。
如图表示始态到终态的反响热。
那么ΔH =ΔH 1+ΔH 2=ΔH 3+ΔH 4+ΔH 5。
[自我诊断](1)化学反响的焓变与反响途径密切相关。
(×)(2)化学反响的热效应与参与反响的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
(√)(3)一个反响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两者相比,经过的步骤越多,放出的热量越多。
(×) (4)化学反响的过程,既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也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 知识点二 盖斯定律的应用 1.转化关系转化关系 反响热间的关系a A ――→ΔH 1B ΔH 1=a ΔH 2 A ――→ΔH 21aBAΔH 1ΔH 2BΔH 1=-ΔH 2ΔH =ΔH 1+ΔH 2假设一个化学方程式可由另外几个化学方程式相加减而得到,那么该化学反响的焓变即为这几个反响焓变的相应加减。
[自我诊断]发射卫星时可用肼(N 2H 4)为燃料,用二氧化氮为氧化剂,这两种物质反响生成氮气和水蒸气。
:N 2(g)+2O 2(g)===2NO 2(g)ΔH 1=+67.7 kJ·mol -1①N 2H 4(g)+O 2(g)===N 2(g)+2H 2O(g)ΔH 2=-534 kJ·mol -1 ②试计算1 mol 肼与二氧化氮完全反响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kJ ,写出肼与二氧化氮反响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1.2 化学反应的焓变本节内容是在认识反应热和内能含义后,针对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反应条件(等温、等压),介绍等压反应反应热焓变的概念,使学生能够比较深入地了解化学热力学定量处理反应热效应的一些生要思想和方法。
出于定量描述一个反应的反应热的需要,本节介绍了热力学规定的描述方法——热化学方程式。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认识等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和焓变的关系,定量认识等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从焓变的角度分析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吸收或释放的原因,能运用热化学方程式表征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通过对等压反应焓变与反应热的认识,进一步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焓变的含义、热化学方程式意义以及正确书写的方法。
课件、学案第二课时化学反应的焓变【知识回顾】思考回顾上节内容,完成学案“课前复习”内容【讲述】在实验室里或在生产中,化学反应大多是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进行的,如果在敞口容器中进行。
由于大气压强通常变化很小,此时反应体系的压强可以近似看做不变。
在反应前后压强不变的条件下发生的反应称为等压反应。
【质疑】在等压反应中,可能伴随反应体系体积的改变而有体积功存在,因此反应热不一定等于反应体系内能的变化。
如何描述等压反应的反应热呢?【引入】科学家定义了一个称为“焓”的物理量,用焓的变化来描述等压反应的反应热。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5-6页,思考完成以下问题:(1)什么是等压反应,如何描述等压反应的反应热?(2)什么是焓?什么是焓变?焓变和反应热的关系?【板书】2.化学反应的焓变【问题探究】什么是焓?其符号和单位是什么?焓与内能的关系是什么?影响焓的因素有哪些?什么是焓变?学生回答:......【投影总结】焓:是一个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符号为H定义:H=U+pV单位:J或KJ影响因素:物质的种类、数量、聚集状态、体系温度、体系压强焓变:反应产物的焓与反应物的焓之差,符号△H△H=H(反应产物)-H(反应物)【问题探究】焓变和反应热的关系是什么?学生回答:在等压反应中,如果反应中物质物质的能量变化没有与电能、光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发生转化,则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前后体系的焓的变化。
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焓变、热化学方程式学业要求素养对接1.认识化学反应的焓变。
2.能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1.微观探析:反应热可以用焓变表示。
2.模型认知: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化学反应的焓变1.焓描述物质所具有能量的物理量,符号是H。
2.反应焓变(ΔH)(1)定义:反应产物总焓与反应物总焓之差。
(2)表达式: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3)与反应热的关系:对于在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如果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ΔH=Q p。
如果ΔH>0,即反应产物的焓大于反应物的焓,为吸热反应;如果ΔH<0,即反应产物的焓小于反应物的焓,为放热反应。
知识点二、热化学方程式1.定义在热化学中,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和反应的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
2.表示意义例如:2H2(g)+O2(g)===2H2O(l)ΔH(298 K)=-571.6 kJ·mol-1表示在298 K时,2____mol气态氢气与1____mol气态氧气反应完成后生成2____mol液态水放出571.6 kJ的热量。
3.书写要求(1)要在物质的化学式后面用括号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一般用英文小写字母g、l、s分别表示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
水溶液中溶质则用aq表示。
(2)在ΔH后要注明温度,因为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同一反应,其反应焓变是不同的。
如果不标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在298__K、1.013×105Pa条件下的反应热。
(3)ΔH的单位是J·mol-1或kJ·mol-1。
(4)在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化学式前面的系数表示物质的量,可以用整数或简单分数表示。
(5)若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加倍,则ΔH的绝对值也加倍;若反应逆向进行,则ΔH改变符号,但绝对值不变。
[自 我 检 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C(s,石墨)===C(s,金刚石) ΔH=1.90 kJ·moL -1,说明石墨比金刚石能量高( ) (2)放热反应的焓变大于吸热反应的焓变( )(3)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 (4)反应焓变ΔH 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系数无关( )(5)2SO 2(g)+O 2(g)===2SO 3(g)和4SO 2(g)+2O 2(g)===4SO 3(g)的ΔH 相等( ) 答案 (1)× (2)× (3)× (4)× (5)×2.已知在1×105Pa 、298 K 条件下,2 mol 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 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H 2O(g)===H 2(g)+12O 2(g) ΔH=242 kJ·moL -1B.2H 2(g)+O 2(g)===2H 2O(1) ΔH=-484 kJ·moL -1C.H 2(g)+12O 2(g)===H 2O(g) ΔH=242 kJ·moL -1D.2H 2(g)+O 2(g)===2H 2O(g) ΔH=484 kJ·mol -1解析 氢气燃烧是放热反应,其ΔH 应为负值,故C 、D 错误;2 mol 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 热量,而B 是生成液态水,所以B 也是错误的;反应逆向进行,ΔH 符号相反,因此A 是正确的。
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课时教案鲁科版选修第2 课时化学反应的焓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实质学会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及焓变。
(2)了解焓的定义,了解化学过程中的焓变,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3)掌握盖斯定律及焓变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过程分析的方法,运用抽象与概括、对比异同点进行思维加工,形成概念。
(2)提高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起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体验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
(2)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感受理论知识的科学美。
(3)增强认识科学世界的信心。
【教学过程】一、化学反应的焓变1焓:用来描述物质所具有的能量的物理量,符号:H。
2反应焓变 (1)表达式:H H(反应产物 )H(反应物 )。
(2)单位:Jmol1或 kJmol1。
(3)与反应能量变化的关系:H 0,反应吸收能量; H 0,反应释放能量。
(4)与反应热的关系:等压条件下,当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时,焓变与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相等,数学表达式为 H Qp。
探究升华思考探究焓是状态函数,具有能量的单位,但没有确切的物理意义,体系的焓的绝对值目前还无法知道。
焓的改变可用来描述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在等压条件下,焓变与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相等,因此焓变是可以测知的。
问题思考:(1)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焓值相同吗?【提示】不同。
物质聚集的状态不同,所具有的能量也不同,“焓”也不同,一般来说气态液态固态。
(2)化学反应中焓变可以为零吗,为什么?【提示】焓变即反应产物的焓与反应物的焓的差值。
两种不同的物质,所具有的能量不可能完全相同,即反应产物的焓与反应物的焓不可能完全相等,所以由反应物转化为反应产物时,一定会有能量的变化,即焓变不为零。
(3)“反应热等于焓变”这一说法正确吗?【提示】不正确,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的焓变在特定条件下才成立,其条件是:等压。
化学反应的焓变学习目标:1.了解反应热和反应焓变的关系。
2.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了解燃烧热的概念,体会热力学的严谨性。
学习重难点: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自主学习【知识回顾】1.化学反应能量的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比较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并判断反应类型(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从化学键的角度理解(2)2.反应热是当化学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时,反应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对于一个给定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热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状态及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强、溶液的浓度等)有关。
【学习探究】探究点一化学反应的焓变1.H2(g)+Cl2(g)===2HCl(g)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可知,1 mol H2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是436_kJ,1 mol Cl2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是243_kJ,2 mol HCl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释放的能量是862_kJ,则H2(g)+Cl2(g)===2HCl(g)的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83_kJ。
2.焓、焓变的概念(1)焓是用来描述物质所具有的能量的物理量,符号为H。
(2)焓变是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反应中反应产物所具有的焓与反应物所具有的焓之差)。
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1或J·mol-1。
3.问题思考与讨论(1)焓变(ΔH)与反应热(Q)关系如何?【答案】对等压条件下的化学反应,假定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是热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就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变,数学表达式Q p=ΔH(Q p表示在等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2)焓变(ΔH)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有怎样的关系?【答案】ΔH>0,反应产物的焓大于反应物的焓,反应吸收热量,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ΔH<0,反应产物的焓小于反应物的焓,反应放出热量,此反应为放热反应。
[归纳总结]ΔH、Q都可以表示吸热反应、放热反应,二者表示角度不同,结果一致。
1-1-2 化学反应的焓变【学习目标】1.了解反应热和反应焓变的关系。
2.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了解燃烧热的概念,体会热力学的严谨性。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燃烧热的概念;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学习重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自主预习】1.化学反应能量的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比较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并判断反应类型(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从化学键的角度理解(2)2.反应热是当化学反应在一定下进行时,反应的热量。
对于一个给定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热与反应物的有关。
【预习检测】1.在298K时,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 (l)△H=-571.6KJ/mol 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2(g)+1/2O2(g)=H2O (l)△H=_______。
2.根据事实,写出298K时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1mol氮气与适量氢气起反应,生成2mol氨气,放热92.2KJ热量。
(2)1mol碳与适量水蒸气完全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吸收131.3KJ热量。
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化学反应的焓变1.H2(g)+Cl2(g)===2HCl(g)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可知,1 mol H2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是 _ ,1 mol Cl2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是 _ ,2 mol HCl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释放的能量是 _ ,则H2(g)+Cl2(g)===2HCl(g)的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_ 。
2.焓、焓变的概念(1)焓是用来描述物质所具有的的物理量,符号为。
(2)焓变是在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化学反应中反应产物所具有的焓与反应物所具有的焓之差)。
符号是,单位是。
3.问题思考与讨论(1)焓变(ΔH)与反应热(Q)关系如何?(2)焓变(ΔH)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有怎样的关系?【归纳总结】ΔH、Q都可以表示吸热反应、放热反应,二者表示角度不同,结果一致。
【学以致用】1.由右图分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C和B+C―→A两个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等B.A―→B+C是放热反应C.A具有的能量高于B和C具有的能量总和D.A―→B+C是吸热反应,则B+C―→A必然是放热反应2.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B.Y的能量一定高于NC .X 和Y 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 和N 的总能量D .因为是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以发生 探究活动二:热化学方程式1.氢气与碘蒸气化合反应的能量(或热量)变化,可用下式表示:H 2(g)+I 2(g)=====200 ℃100 kPa 2HI(g) ΔH =-14.9 kJ·mol -1,它与化学方程式H 2+I 22HI 相比较而言,其特点为:(1)指明了反应的 和 :若在298 K 、100 kPa 时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
(2)注明了各物质的状态: (固体)、 (液体)或 (气体)。
(3)在方程式的右边注明了ΔH 的 、 及 。
2.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及意义(1)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 和 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 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 变化,还说明了物质的“量”与“能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要求(1)遵循一般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一般不写反应条件)。
(2)在右端注明热量的变化: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
(3)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
(4)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物质的量,因此可以是 ,也可以是 。
(5)化学计量数改变, 要相应改变;逆反应的ΔH 与正反应的ΔH 数值相等、符号 。
[归纳总结]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的区别:3.H 2(g)+12O 2(g)===H 2O(l) ΔH =-285.8 kJ·mol -1表示的意义是在298 K 、100 kPa下,________气态H 2与________气态O 2反应生成________时,________的热量是285.8 kJ 。
4.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1 mol N 2(g)与适量H 2(g)起反应,生成NH 3(g),放出92.2 kJ 热量。
(2)1 mol N 2(g)与适量O 2(g)起反应,生成NO 2(g),吸收68 kJ 热量。
(3)1 mol Cu(s)与适量O 2(g)起反应,生成CuO(s),放出157 kJ 热量。
【归纳总结】【巩固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C .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能发生D .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2.航天飞机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 4ClO 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2NH 4ClO 4=====△N 2↑+Cl 2↑+2O 2↑+4H 2O 。
下列对该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B .从能量变化的角度,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C .反应的焓变小于零D .在方程式后增加ΔH 及其数值即为热化学方程式3.在298 K 、100 kPa 的条件下,1 g 液态甲醇燃烧生成CO 2(g)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H 3OH(l)+32O 2(g)===CO 2(g)+2H 2O(l)ΔH =725.76 kJ·mol -1B .2CH 3OH(l)+3O 2(g)===2CO 2(g)+4H 2O(l) ΔH =-1 451.52 kJ·mol -1C .2CH 3OH(l)+3O 2(g)===2CO 2(g)+4H 2O(l) ΔH =-725.76 kJ·mol -1D .2CH 3OH(l)+3O 2(g)===2CO 2(g)+4H 2O(l) ΔH =1 451.52 kJ·mol -14.已知:H 2(g)+12O 2(g)===H 2O(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1)a、b、c分别代表什么意义?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是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ΔH______0(填“>”或“<”)。
【总结与反思】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对本节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感悟。
【参考答案】【自主预习】略【预习检测】1. 2mol氢气和1mol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mol液态水放出571.6KJ的热量;-285.8KJ/mol2. (1)N2(g)+3H2(g)=2NH3(g)△H =-92.2KJ/mol(2)C(s) + H2O (g)=CO(g)+ H2(g)△H =+131.3KJ/mol 【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1.436kJ,243kJ,862kJ,183kJ2.(1)能量,H (2)恒压,热效应,ΔH,kJ·mol-1或J·mol-13.(1)对等压条件下的化学反应,假定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是热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就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变,数学表达式Q p=ΔH(Q p表示在等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2)ΔH>0,反应产物的焓大于反应物的焓,反应吸收热量,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ΔH<0,反应产物的焓小于反应物的焓,反应放出热量,此反应为放热反应。
【学以致用】1. D 2. C 探究活动二1.(1)温度,压强;(2)s ,l ,g ;(3)数值、正负号(正号常省略),单位 2.(1)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反应热;(2)ΔH >0,ΔH <0;(3)聚集状态;(4)整数,分数;(5)相反【归纳总结】3. 1 mol 12 mol 1 mol 液态水 放出4. (1)N 2(g)+3H 2(g)2NH 3(g)ΔH =-92.2 kJ·mol -1(2)N 2(g)+2O 2(g)===2NO 2(g) ΔH =68 kJ·mol -1(3)Cu(s)+12O 2(g)===CuO(s) ΔH =-157 kJ·mol -1【自我检测】 1.D【解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可以表现为很多方面,如转化为热能、电能、光能等。
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主要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开始需要加热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
2.D【解析】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其焓变为负值小于零。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及ΔH 的正负、数值、单位等。
3.B【解析】甲醇燃烧是一个放热反应,ΔH <0,故A 、D 项错误;在298 K 、100 kPa 的条件下,1 mol CH 3OH(l)燃烧生成CO 2(g)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22.68 kJ1 g ×32 g=725.76 kJ ,故2 mol CH 3OH(l)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 451.52 kJ ,故B 项正确。
4.(1)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 生成新键放出的能量 反应热 (2)放热 <【解析】(1)H 2(g)和12O 2(g)与2H(g)和O(g)之间的能量差是H 2(g)─→2H(g)和12O 2(g)─→O(g)过程中断开H —H 键和O=O 键需吸收的能量和。
所以a 代表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b 代表新键生成放出的能量,c 则代表断键所吸收的能量与成键所释放的能量之差,即反应热。
(2)由图可知该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