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练习08中考汇编
- 格式:doc
- 大小:150.50 KB
- 文档页数:2
一、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 如图所示,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消费者结账时站在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前约Im的位置,面对镜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信息后,即可进行后续工作。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脸通过摄像头成像是利用了光的反射B. “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 “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D. 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30cm【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 人脸通过摄像头成像是利用了光的折射,A错误;B. “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错误;C. “刷脸”时,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那么物距应该大于两倍焦距,C错误;D. 由于人站在距离镜头Im处,即物距等于lm,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2/<lm,解得/<50cm,所以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30cm,D正确。
故选D。
2. 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图中的甲和乙,则tlOBBDDBB□□□□□□□□甲乙A. 小红离小强的距离近B. 小明和小红离小强的距离相同C. 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人,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减小镜头对底片的距离D. 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人,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人镜头到底片的距离【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由图知,小红拍的像比小明拍的像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的像越小,此时的物距越人,像距越小.所以小红拍摄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人.即小明离小强同学的距离近,小红离小强同学的距离远;所以选项AB是错误的;有凸透镜成像规律知,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拍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人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即可,即镜头要往前伸,小明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红的一样大,小明移动位置后,镜头要往后缩.所以选项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要解决此题,除了要知道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和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还要知道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是:物近像远像变人,物远像近像变小.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③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8cm<f<15cm④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A. 只有①和③B.只有②和④C.只有②和③D.只有①和④【答案】C【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①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即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①错误;②照相机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②正确;③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即30cm>2/,得:/<15cm;像距为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即/<16cm<2/,得:f>Scm,f<16cm;综合以上条件得:8cm</<15cm,故③正确;④将近视镜片,即凹透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像将远离凸透镜,所以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远离透镜,故④错误:故选C.点睛: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常考试的内容,应牢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有些同学总是记不住,要下点功夫,可以结合成像光路图进行练习、记忆.4.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实验小组所描绘的像距随物距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图线中A、B、C三点分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蜡烛处于AB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 蜡烛处于BC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放人的实像C. 将蜡烛从C移动到B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增人D. 将蜡烛从B移动到A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减小【答案】C【解析】【分析】(1) 根据u=v=2f,成倒立、等人的实像,判断凸透镜的焦距.(2) 根据物距和焦距,判断凸透镜成像情况: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v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人,像变人.【详解】(1) 由图象知,u=v=2f=20cm,此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凸透镜的焦距:/=10cm.(2) 物距人于一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A、蜡烛处于AB间某一位置时,2f>u>f,成倒立、放人的实像.选项错误.B、蜡烛处于BC间某一位置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选项错误.C、将蜡烛从C移动到B的过程中,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选项正确.D、将蜡烛从B移动到A的过程中,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选项错误.故选C.5. 如图所示,纸筒底部中心开一小孔6又在a上下等距的位置再开两个小孔b、c,蜡烛放在纸筒前,此时光屏上观察到三个像.在b、c两孔处放置两相同的三棱镜,同时移动光屏,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只出现一个清晰的更亮的像.则b、c两小孔处三棱镜放置的方式可能是a匸二)、光屏【答案】A【解析】【详解】三棱镜具有偏折光的能力,要想使光都会聚在光屏中心的位置,则在b 、c 两处放置的三棱镜的方式应该是凸透镜的形状(中间厚,边缘薄),故ECD 项不符合题意,A 项符合题意。
中考必备-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动态分析》考典练题(解析版)一、单选题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实验小组所描绘的图线如图所示。
图中A,B,C三点分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蜡烛处于AB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 蜡烛处于BC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 将蜡烛从C移动到B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增大;D. 将蜡烛从B移动到A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减小2.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30cm处向透镜焦点处移动时,则下述凸透镜所成实像的变化情况中,正确的是()A. 像始终变大B. 像始终变小C. 像先变小后变大D. 像先变大后变小3.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与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A. 光屏上仍能呈现一个缩小的像B. 光屏上将呈现一个放大的像C. 光屏上没有像,需调节光屏的位置才能呈现出来.D. 光屏上不能呈现出来像,但眼睛透过透镜能看到像.4.焦距为5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凸透镜8cm处逐渐移到离凸透镜20cm处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像和像距逐渐变小B. 像和像距逐渐变大C. 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D. 像距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透镜不动,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动,可以看到像变大B. 此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原理相同C. 透镜右移,眼睛在光屏和透镜间,通过透镜看到正立的像D. 若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远视镜片,应将光屏适当右移,可再次出现清晰的像6.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某同学拍照时,底片上成一清晰的半身像,现要改拍全身像,则应()A. 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B. 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C. 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D. 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7.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把点燃的蜡烛沿主光轴从透镜焦点处向远处移动时,则下述凸透镜所成像的变化情况中,正确的是()A. 像始终变大B. 像始终变小C. 像先变小后变大D. 像先变大后变小8.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A. 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B. 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C. 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D. 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9.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 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l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D. 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10.使用光学仪器时常常需要调节,下列哪些措施是正确的()A. 照相机对着某人照像时,底板上恰好呈现清晰的全身像,如果要拍出清晰的半身像,只要将照相机向他移动适当的距离B. 摄影记者采访一会议,先给大会主席台拍了一个特写镜头,为了拍摄主席台全景,他后退了好几步,然后将照相机暗箱长度调长了一些C. 用放大镜看地图时,为了放的大些,应将放大镜与地图之间的距离调大些D. 如果幻灯机银幕上呈现的清晰画面太小,那么,应将幻灯机往后移动一定距离,同时将幻灯片与镜头之间的距离调长一些11.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 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B. 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C. 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D. 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1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形成蜡烛的像,其原因是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A. 二倍焦距以外B. 二倍焦距处C. 焦点以外D. 焦点以内13.拿一副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2所示,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移走远视眼镜,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 将蜡烛靠近凸透镜B. 将光屏靠近凸透镜C. 将光屏远离凸透镜D. 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14.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可以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现将物体向透镜移近10cm后,得到的像是()A. 倒立放大的实像B. 倒立等大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条件不足,无法判定15.毕业了,小明与全班同学用胶片照相机合影后,接着去照一张单身像。
一、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如图所示,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消费者结账时站在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前约1m的位置,面对镜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信息后,即可进行后续工作。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脸通过摄像头成像是利用了光的反射B.“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D.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30cm【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人脸通过摄像头成像是利用了光的折射,A错误;B.“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错误;C.“刷脸”时,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那么物距应该大于两倍焦距,C错误;D.由于人站在距离镜头1m处,即物距等于1m,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解得,所以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30cm,D正确。
故选D。
2.近视的人,戴上近视眼镜,从适当的角度仔细观察镜面,可以看到放大了的自己的眼睛、睫毛和汗毛孔等,这是()A.凹透镜成的像B.凸透镜成的像C.凹面镜成的像D.凸面镜成的像【答案】C【解析】【详解】AB.眼睛和睫毛都在镜子的同侧,所以看到的像应该是面镜形成的,凸透镜和凹透镜都不符合题意.C.凹透镜由于中间薄,边缘厚,在眼睛一侧镜面相当于一个凹面镜,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符合题意.D.凸面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不符合题意.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 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 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③该透镜的焦距f 一定满足8cm <f <15cm④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 A .只有①和③B .只有②和④C .只有②和③D .只有①和④【答案】C【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①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 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 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即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①错误;②照相机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②正确;③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即30cm 2f >,得:15cm f <; 像距为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即16cm 2f f <<,得:8f cm >,16cm f <; 综合以上条件得:8cm 15cm f <<,故③正确; ④将近视镜片,即凹透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像将远离凸透镜,所以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远离透镜,故④错误; 故选C .点睛: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常考试的内容,应牢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有些同学总是记不住,要下点功夫,可以结合成像光路图进行练习、记忆.4.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实验小组所描绘的像距随物 距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图线中 A 、B 、C 三点分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蜡烛处于 AB 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 .蜡烛处于 BC 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 .将蜡烛从 C 移动到 B 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增大D .将蜡烛从 B 移动到 A 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减小【答案】C【解析】【分析】(1)根据u=v=2f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判断凸透镜的焦距.(2)根据物距和焦距,判断凸透镜成像情况:u >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 >u >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 <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详解】(1)由图象知,220cm u v f ===,此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凸透镜的焦距:10cm f =.(2)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A 、蜡烛处于AB 间某一位置时,2f >u >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选项错误.B 、蜡烛处于BC 间某一位置时,u >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选项错误.C 、将蜡烛从C 移动到B 的过程中,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选项正确.D 、将蜡烛从B 移动到A 的过程中,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选项错误.故选C .5.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 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把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5 cm ,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看到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倒立放大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倒立等大的实像【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时,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所以可知凸透镜的焦距应是15cm ,此时把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5 cm ,物距变为35cm ,物体处于二倍焦距以外,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的应用是照相机,故应选A .6.小明探究 “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30cm 时,调节透镜另一侧的光屏,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中考科学实验专题练习-凸透镜成像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各组使用相同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小华所在的小组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该小组实验记录如下表(1)请你根据上表信息,求出凸透镜的焦距f= cm.在实验中我们需要将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2)若烛焰,凸透镜,光屏分别放在某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凸透镜位置不变,烛焰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时,为了在光屏上再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远离/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的距离.(3)将物体放在距镜头14cm处,成像特点遵从上表规律,此时应成的实像.2.小宏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可得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然后调整器材进行实验;(2)当蜡烛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的实像;当蜡烛在标尺30cm处时,光屏应移到标尺cm 处,成像才清晰;当蜡烛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到乙图位置,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移动,此时所成像的大小将变;(3)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宏取了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保持光屏位置不变,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应将蜡烛向(选填“左”或“右”)移;(4)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5)若将印有字母“F”的纸片放在离凸透镜5cm处,看到清晰的像是图中的(填序号)。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a)所示,让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cm;(2)如图(b)所示,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填“能”或“不能”)得到清晰的烛焰像;(3)如图(c)所示,烛焰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此像是、的实像。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透镜应用19.(08福州)晓桦不注意用眼卫生,造成近视。
他看远处物体时,眼球成像情况如圈12中的图所示(选填“甲”或“乙”).应采用透镜加以矫正。
他在听音乐时,耳机中的乐曲声是由耳机膜片产生的。
晓桦不小心把边耳机的线扯断了,而另一边耳机仍有声音,根据此现象可以判断两边耳机是联(选填“串联”或“并联”)。
//光学能和电学知识整合在一起,较少见!31.(08义乌)在合适的照明情况下,正常的眼睛观看 25cm远的物体时,既清楚又不会感到疲劳,因此把25cm的距离称为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
通过专业检测,发现某人眼睛的明视距离小于25 cm,那么他的眼球对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线聚焦情况可用如图所示中的图▲表示,配戴▲制作的眼镜可以得到矫正。
2.(08济宁)正常的眼睛可以使远近不同的物体的像都成在视网膜上。
而近视眼则将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__________(选填“前”或“后”),可以在眼睛前加一个_________透镜来矫正。
22.(07绍兴)患近视眼病的人,应配戴_________透镜制作的眼镜校正;戴眼镜的人冬天进入暖和的房问时,常常发生镜片模糊的现象,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08潍坊)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约为55.22%,且急剧低龄化.如图所示, (选填“甲”或“乙”)图表示近视眼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带 (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14.(08宁波)北京奥运会安保工作中将采用人脸识别系统,该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计算机识别。
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A.凹透镜B.凸透镜C.凸镜D.凹镜12. (08衢州)如图所示,某同学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在下列表示视力矫正的光路图中,与上述实验情形一致的是)2(08达州)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如图1所示是一位视力缺陷人员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种类是()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30(08淮安)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的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如题30-1图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1)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的前提下.他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_____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眼睛.(2)如题30-2所示的(a)、(b)、(c)、(d)四幅图,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_________,其矫正做法是图_____________.2(08乌鲁木齐)2008年6月6日是第十三届全国爱眼日,主题是“明亮眼睛迎奥运”。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08 光—透镜及其应用一、单选题1.(2022·长沙)我国出土的文物“水晶饼”为中部鼓起的透明圆饼,古籍记载“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
关于“水晶饼”利用太阳光生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光的反射现象B.这是光的色散现象C.“水晶饼”对光有会聚作用D.“水晶饼”对光有发散作用2.(2022·盐池模拟)某同学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他把光屏移到距离透镜36cm的地方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如图所示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40cm B.30cm C.15cm D.20cm 3.(2022·郴州)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飞船成功发射,我国空间站建设又跨出了关键一步。
王大爷从报纸上看到这一消息时,感到无比自豪。
他用放大镜读报时透过镜片看到的文字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4.(2021八上·宝安期末)如图所示,小明让太阳光通过透明的镜片照射到白墙上。
从图中现象可以判断()A.此镜片为凸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B.此镜片为凸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C.此镜片为凹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D.此镜片为凹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5.(2021八上·紫金期末)汽车电子后视镜通过摄像头成像,将车侧后方路况呈现在显示屏上,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摄像头成的是正立、缩小的虚像B.当侧后方车靠近摄像头时,显示屏上车的像变大C.屏上的彩色画面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D.普通后视镜与电子后视镜成像原理相同6.(2021八上·永吉期末)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人只需站在距摄像头40~60cm的距离,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完成交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镜头的焦距小于20cmB.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C.支付时,人脸通过镜头成虚像D.“刷脸”时人距摄像头1f到2f之间二、多选题7.(2022·福田模拟)透镜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远视眼镜的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B.望远镜的物镜将远处的物体成缩小的像C.近视眼镜的镜片可以用来做显微镜的目镜D.用放大镜看地图时,可能会看到缩小的像8.(2022·龙东)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导致我国青少年近视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身心健康。
2008江苏13市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光现象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 分数______一、选择题(共13,每题分)1)(08江苏常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汽车的后视镜2)(08江苏连云港)对于远视眼患者而言,近处物体成像的位置和应采取的矫正方式是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3)(08江苏南京)图3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4)(08江苏南通)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外线具有较强的荧光效应B.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C.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D.能从不同方向看清物体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5)(08江苏苏州)平面镜中的“花”的大小取决于A.花本身的大小B.平面镜的大小C.花到平面镜的距离D.平面镜放置的高低6)(08江苏宿迁)下列关于光学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向平面镜走近,镜中的像变大B.平面镜总是成和物等大的像C.透过凸透镜看物体,像总是放大的D.透过凸透镜看物体,像总是缩小的7)(08江苏泰州)将物体放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前30cm处,则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8)(08江苏泰州)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7所示。
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9)(08江苏无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10)(08江苏徐州)近年来,近视眼发病率在青少年中有上升趋势。
九年级物理复习专题练习(凸透镜成像)凸透镜成像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烛焰离透镜12厘米时成的是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7厘米时成的是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下列的( )。
A.8 cm B.10 cm C.11 cm D.14 cm2、甲、乙两只机械手表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位置如图所示.手表的正面对着透镜且与主光轴垂直,在透镜的另一侧的适当位置观察两只手表所成的像,应是( ).A.甲手表顺时针转动,与直接看表相同B.甲手表逆时针转动,与直接看表相同C.乙手表顺时针转动,与直接看表相同D.乙手表逆时针转动,但表面的上、下、左、右都颠倒了3、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υ之间的关系,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 )A.60 cm B.40 cm C.20 cm D.10 cm4、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做了如下实验:①用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②保持该透镜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图乙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
则不正确的是()A. 实验②中,烛焰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B. 实验②中,像到透镜的距离一定大于15cmC. 若增大蜡烛与透镜的距离,所成的像会变大D. 若使该透镜成虚像,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0cm5、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图甲测出了透镜的焦距后,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甲图可知该透镜焦距为40cmB. 乙图中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符合放大镜的成像原理C. 在乙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则成像情况符合投影仪的原理D. 如果在烛焰与透镜之间放置一近视眼镜的镜片,则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得一个清晰的像6、用水彩笔在磨砂的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爱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下列情形不可能发生的是()A.能在墙上看到倒立、缩小的所画图案的像B.能在墙上看到倒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C.只能在墙上看到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D.不能在墙上看到所画图案的像1、如图所示,为凸透镜成像的另一拓展规律在照相问题中的运用.即用可变焦距的光学照相机把远处的景物“拉近”进行拍摄,就是说,虽然被拍摄的照相机镜头之间的距离基本不变,但仍可以使底片上所成的像变大.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焦距变大,像距也变大B.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C.焦距变大,像距变小D.焦距变小,像距变大7、处于主光轴上的物体AB经凸透镜后在光屏上成的像A'B',请你根据图中所给的条件画出凸透镜,并确定焦点F的位置8、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
凸透镜成像专题一.选择题(共1小题)1.(2011•天津)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总结的三个实验结论如下表,其中正确的是()A.实验1B.实验2C.实验3D.实验2和实验3二.多选题(共9小题)2.(2020•天津)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则()A.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D.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3.(2019•天津)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做了如下实验:①用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②保持该透镜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图乙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
则()A.实验②中,烛焰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B.实验②中,像到透镜的距离一定大于15cmC.若增大蜡烛与透镜的距离,所成的像会变大D.若使该透镜成虚像,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0cm4.(2018•天津)在用一凸透镜研究其成像的规律时,某同学得到的部分实验信息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信息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B.当u=25cm时,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C.当v=24cm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像,照相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D.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2cm处向距凸透镜32cm处滑动,像会逐渐变小5.(2017•天津)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用焦距分别为f1、f2的甲、乙两个凸透镜进行实验。
先将点燃的蜡烛、透镜甲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后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图中未标出):再用透镜乙替换透镜甲,且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左移动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中光屏上的像是放大的B.图中光屏上的像是缩小的C.f1<f2D.f1>f26.(2016•天津)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cm 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8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9cm<f<16cmD.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18cm<f<32cm7.(2015•天津)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后的位置如图,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对于该次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D.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8.(2014•天津)某同学对凸透镜的光学特性进行研究,完成了下列实验:(1)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透镜中心12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凸透镜成像练习
一、选择题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下列哪种光学元件()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潜望镜
2)凸透镜的焦距是12cm,将物体放在主轴上距透镜中心7cm处,物体所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
3)将物体放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前30cm处,则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
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4)使用下列光学器材,其目的是使物体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
A.放大镜B.照相机C.幻灯机D.投影仪
5)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全面使用人脸识别系统,人们进入场馆距门口0.5m~1.2m处时,安装在门上的人脸识别系统的摄象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由此判断,人脸识别系统的摄象机镜头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1m B.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5m C.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1m 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5m
6)眼睛能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这种成像与下列成像在原理上相似的是()
A.平面镜B.照相机C.幻灯机D.放大镜
7)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10cm B.15cm C.20cm D.30cm
8)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了烛焰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9)小明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换,则
A.光屏上有倒立、缩小的实像B.光屏上有倒立、放大的实像
C.光屏上有正立等大的虚像D.光屏上没有像
10)投影仪在现代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是一块焦距不变的凸透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无论物距多大,凸透镜均可成清晰的像
B.投影仪所成的像可以是实像,也可以是虚像
C.要使投影仪清晰成像在更远的屏幕上,投影仪的镜头要距投影片更近一些
D.放大镜就是一个凸透镜,它和投影仪所成像的特点是一样的
11)对学习过的知识其中错误的是
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
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12)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4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
其中正确的是
A.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D.蜡烛放在b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点成的像大
二、填空题
1)若用镜头焦距为f的照相机拍照,被拍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2f(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要使取景范围变大一些,则照相机镜头距景物的距离应(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镜头应(选填“前伸”或“后缩”)。
2)小红在家中用纸屏、盛水的圆形鱼缸、点燃的蜡烛组成了—个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盛水的圆形鱼缸相当于—个___________镜,调节纸屏至图示的位置时,她在纸屏上看到了一个清晰、倒立、____________(填“放大、缩小、等大”)的烛燃焰的像。
3)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20cm刻度处时,为了在光屏的中心找到像,应调整光屏的__________,并将光屏向__________方向移动(选填“远离透镜”或“靠近透镜”).
4)如图,小宇用放大镜观看书上的一个英文单词。
他看到的是“YS”两个字母正立、放大的;像,这是由于光的形成的。
5)清晨,露珠下面的草木叶脉更加清晰,这是因为露珠起到了镜作用的结果.
6)小明同学在玩放大镜时,当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时,如图甲所示,会看到正立.的虚像;然后他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如图乙所示,他将会看到的是倒立
的实像。
7)如图5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幻灯机的镜头相当
于一个镜.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
(填“顺着"或“倒着")插入架上.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
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成像。
三、实验,探究题(共44,每题分)
1)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13所示。
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道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应首先调节蜡烛的焰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外,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若蜡烛从20cm移至30cm处,要想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前”或“后”)移动,像变。
(3)在实验(2)的基础上,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4)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56cm刻度线处,小丽从透镜的左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正立的像。
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可制成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