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学期第12周教案:4
- 格式:doc
- 大小:48.55 KB
- 文档页数:1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麻镇中心小学课堂教学导学案模板(试卷讲评课)
麻镇中心小学课堂教学导学案模板(新学课)
麻镇中心小学课堂教学导学案模板(新学课)
麻镇中心小学课堂教学导学案模板(新学课)
麻镇中心小学课堂教学导学案模板(新学课)
麻镇中心小学课堂教学导学案模板(新学课)
麻镇中心小学课堂教学导学案模板(新学课)
麻镇中心小学课堂教学导学案模板(新学课)
麻镇中心小学课堂教学导学案模板(新学课)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学会感恩,学会珍惜东源县第三小学六年级一、活动目的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
感恩应该是社会上每个人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也是人之常情。
目前社会上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潮和不良信息的传播,正逐步腐蚀着人们的心灵,一味的索取不知回报使得一些人变得自私冷漠,道德水准滑坡。
对我们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
通过本次活动,体会父母、师长、亲人、同学、朋友之间的无私的亲情、友情,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真正内涵,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学回报父母恩。
二、活动准备1.制作班会活动设计。
2.学习一歌一诗《感恩的心》《游子吟》。
三、活动过程(一)引入感谢父母,他们给予你生命,抚养你成人;感谢老师,他们教给你知识,引领你做人;感谢朋友,他们让你感受到世界的温暖;感谢对手,他们令你不断进娶努力。
感谢太阳,它让你获得温暖;感谢江河,它让你拥有清水;感谢大地,它让你有生存空间。
(二)感恩父母1.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回,这个人,叫“母亲”,这种爱叫“母爱”。
父爱是山,无论你有多大的困难,他总是你依靠的屏障;父爱是路,无论你走到哪里,他都伴你延伸,为你指点迷津,护你一路走好。
让我们一起感受伟大的母爱和父爱。
2.了解相关故事故事1:2004年8月,5岁的男孩童童掉进鲨鱼池。
35岁的母亲刘燕带着相机、背着鼓囊囊的背包,啥也没想“咚”的一声跳了下去。
把孩子抱在胸前的一瞬间,童童流着眼泪说:“妈,我以为我死了呢。
”刘燕眼泪倏地流下来,“儿子,你是妈妈的全部。
”故事2:2003年2月,60岁的父亲胡介甫将自己的肾脏移植给了患“尿毒症”的儿子,固执的父亲不容拒绝地告诉胡立新:“什么比你的命还重要?我宁可自己没命,也不能看着你死!3.在我们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爸爸妈妈为我们做了许许多多生活琐事,这其中蕴涵着十分深厚的爱,可我们又对自己的父母了解多少呢?4.讨论:我们在家里经常对爸妈说的话是什么?爸妈经常对我们说的话是什么?5.欣赏视频,请多关心我们的父母,学会感恩。
丹巴县城区小学12、桥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丹巴县城区第一小学校执教人:卿文燕教学目标:1.会写“咆、哮、嗓”等8个生字,会写“咆哮、惊慌、嗓子、跌跌撞撞”等12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语句。
3.抓住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体会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4.领悟小说在情节设置、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上的表达特点,使学生对小说的体裁有初步的了解。
教学重点:1.品析词句,体会老支书高尚的精神品质。
2.关注小说情节、环境描写的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在情节设置、环境描写上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导语:在我们生活中见到过的桥【生说一说】老师带了几张桥的图片,立交桥、拱桥、十七孔桥、铁索桥、还有我们身边的嘉绒大桥。
这些桥都十分漂亮。
而今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走进小说«桥»,去看看它是一座怎样的桥出示课题,师板书,学生齐读两遍。
2、一起看看这些词语,(生1读一读)这些词语在文中都是描述什么的(生:洪水的)师:那我们加上“洪水”一起读一读,去感受一下这场洪水。
(师引导比如:咆哮的洪水)3、生命总会给我们无尽的感动,就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那个特殊的黎明和村民们一起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吧。
4、请同学们打开课本54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描写洪水的句子,做好勾画批注。
(3分钟)让生说师补充,师小结(PPT出示句子)----1小组同学读5个句子,其他同学感受是怎样的洪水,(师板书:可怕、凶猛。
)全班再读5个句子,读出洪水的势不可当。
5、面对这样的洪水,人们是怎么表现的请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分享)→师出示句子→2小组同学读从这里可以看出人们→非常害怕、惊慌、恐惧→师板书:惊慌全班齐读,读出当时人们惊慌。
6、导语: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人们的惊慌是什么→逃命离开这儿,那这样一条逃命的路线找到了吗(生:找到了)师:在哪里(生读,师出示句子。
第四单元小说的魅力小说之所以迷人,是因为我们可以在小说中创造无数个世界、无数种可能,也可以在小说中体验无数种遭遇、无数种人生。
小说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充满了喜怒哀乐,映射出人间冷暖。
畅游在这个精彩的天地里,那些鲜活的人物、曲折的情节和动人的情感总是那么引人入胜,让人流连忘返。
走进小说天地,感受小说的魅力。
去看一看肆虐的洪水中,老支书舍小家为大家,用血肉之躯筑起一座生命之桥;去看一看波涛轰鸣、狂风怒吼中的海边小屋里,桑娜夫妇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用爱心奏响一曲动人的赞歌;去看一看寂静的火车车厢里,老兵夫妇被残酷的战争无情地折磨,用无声的抗议控诉战争的罪恶。
品读小说,理解形象,感悟真情,总能给我们一些触动和启示。
本单元的三篇小说都有着出人意料而感人至深的情节,既体现了小说结构、语言上的魅力,也体现了小说中人物的人格魅力。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也要感受小说语言的精彩。
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课文桥 2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穷人 2把握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学习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和人物心理、对话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在柏林 1品味词句,理解作者蕴含在其中的感情;领会小说蓄势和铺垫的特点,体会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 1说服别人时,先说想法,再把具体的理由讲清楚;要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
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2创编故事时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情节要吸引人;写人物时注意心理活动;环境描写也很重要。
语文园地交流平台2学会借助小说中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以及情节、环境描写等理解人物形象;体会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与情节设置的关系;感受古诗表达出的久别回乡的复杂情感。
语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快乐读书吧笑与泪,经历与成长机动产生阅读小说的兴趣,自主阅读小说;跟随小说中的主人公体验生活中或甜或苦的经历,感受人性的美好。
第四单元小说的魅力小说之所以迷人,是因为我们可以在小说中创造无数个世界、无数种可能,也可以在小说中体验无数种遭遇、无数种人生。
小说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充满了喜怒哀乐,映射出人间冷暖。
畅游在这个精彩的天地里,那些鲜活的人物、曲折的情节和动人的情感总是那么引人入胜,让人流连忘返。
走进小说天地,感受小说的魅力。
去看一看肆虐的洪水中,老支书舍小家为大家,用血肉之躯筑起一座生命之桥;去看一看波涛轰鸣、狂风怒吼中的海边小屋里,桑娜夫妇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用爱心奏响一曲动人的赞歌;去看一看寂静的火车车厢里,老兵夫妇被残酷的战争无情地折磨,用无声的抗议控诉战争的罪恶。
品读小说,理解形象,感悟真情,总能给我们一些触动和启示。
本单元的三篇小说都有着出人意料而感人至深的情节,既体现了小说结构、语言上的魅力,也体现了小说中人物的人格魅力。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也要感受小说语言的精彩。
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课文桥 2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穷人 2把握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学习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和人物心理、对话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在柏林 1品味词句,理解作者蕴含在其中的感情;领会小说蓄势和铺垫的特点,体会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 1说服别人时,先说想法,再把具体的理由讲清楚;要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
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2创编故事时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情节要吸引人;写人物时注意心理活动;环境描写也很重要。
语文园地交流平台2学会借助小说中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以及情节、环境描写等理解人物形象;体会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与情节设置的关系;感受古诗表达出的久别回乡的复杂情感。
语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快乐读书吧笑与泪,经历与成长机动产生阅读小说的兴趣,自主阅读小说;跟随小说中的主人公体验生活中或甜或苦的经历,感受人性的美好。
第四单元小说的魅力小说之所以迷人,是因为我们可以在小说中创造无数个世界、无数种可能,也可以在小说中体验无数种遭遇、无数种人生。
小说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充满了喜怒哀乐,映射出人间冷暖。
畅游在这个精彩的天地里,那些鲜活的人物、曲折的情节和动人的情感总是那么引人入胜,让人流连忘返。
走进小说天地,感受小说的魅力。
去看一看肆虐的洪水中,老支书舍小家为大家,用血肉之躯筑起一座生命之桥;去看一看波涛轰鸣、狂风怒吼中的海边小屋里,桑娜夫妇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用爱心奏响一曲动人的赞歌;去看一看寂静的火车车厢里,老兵夫妇被残酷的战争无情地折磨,用无声的抗议控诉战争的罪恶。
品读小说,理解形象,感悟真情,总能给我们一些触动和启示。
本单元的三篇小说都有着出人意料而感人至深的情节,既体现了小说结构、语言上的魅力,也体现了小说中人物的人格魅力。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也要感受小说语言的精彩。
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课文桥 2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穷人 2把握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学习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和人物心理、对话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在柏林 1品味词句,理解作者蕴含在其中的感情;领会小说蓄势和铺垫的特点,体会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 1说服别人时,先说想法,再把具体的理由讲清楚;要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
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2创编故事时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情节要吸引人;写人物时注意心理活动;环境描写也很重要。
语文园地交流平台2学会借助小说中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以及情节、环境描写等理解人物形象;体会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与情节设置的关系;感受古诗表达出的久别回乡的复杂情感。
语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快乐读书吧笑与泪,经历与成长机动产生阅读小说的兴趣,自主阅读小说;跟随小说中的主人公体验生活中或甜或苦的经历,感受人性的美好。
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版129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 1d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5、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过程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乐趣和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1)理解体积的意义。
(2)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3)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计算公式。
课时安排17课时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2页例1、例2、“练一练”,第4页练习一第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立体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立体图形的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
教具准备:长方体模型、框架,课件、长方体形状的纸盒,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平面图形。
今天我们学习立体图形。
像墨水瓶、罐头盒、魔方玩具、牙膏盒、排球、肥皂盒、台灯罩,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出示这组物体的课件)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里面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二、探究新知:1、说说你见过的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2、出示例1:拿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⑴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哪些面完全相同?从不同角度看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指导学生观察学具,直观地回答上面的问题。
Unit1 第1课时【内容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一起点)六年级上册Unit1 In China【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会说morning tea, soup, garden, the Potala Palace, the Summer Palace, the Terracotta Army, vacation, taste这八个单词和短语,并尝试借助拼读规律记忆单词。
2. 能使用之前学习过的句子进行对话,操练本单元的主要词汇。
3. 能根据语境从上述词汇中选择恰当的词或短语填空。
二、教学建议A. Listen and number.1. 热身、导入(1) 师生谈话活动教师借助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summer vacation? What did you do there?等学生已学过的句型与学生自由谈话,请学生谈谈假期里去了哪些地方,从而激发学生谈论旅游的兴趣。
在此过程中进行有关假期的词汇的学习。
(2) 看图猜谜活动教师呈现Get Ready中的五幅图片,请学生同桌结对,借助回答What can you see?的问题仔细观察图片,进而猜测图片的拍摄地点。
教师说: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Guess where they are?2. 呈现新的学习内容(1) 教师播放第一遍录音,请学生整体感知新语言,并尝试完成标号的任务。
(2) 教师再次播放录音,请学生核对自己标号顺序的正误,并尝试听出录音中提到的五个城市名称:Guangzhou, Lhasa, Beijing, Suzhou, Xi’an。
然后教师带领学生订正答案,并将五个城市名称相应板书在五幅图片的下方。
学生学习五个城市的英文表达方法。
Lhasa和Xi’an的拼写比较特殊,教师可着重强调一下。
(3) 教师第三次播放录音,请学生捕捉具体景点信息及Andy, Yaoyao等人物的具体活动内容。
2019-2020学年上学期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全册教案第一单元1.会写“毯、陈”等8个字,会写“绿毯、线条”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
背诵第1自然段。
3.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感情的方法。
-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教师导入:你去过草原吗?草原是什么样的?说说你印象中的草原。
2.播放歌曲《天堂》和草原风光视频,将学生带入空旷辽远的草原。
教师相机出示相关词语: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3.导入新课。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就是对茫茫大草原的赞美!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领略那儿美丽的风光,感受那儿独特的民族风情,体会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板书课题:草原)4.作者介绍。
老舍,现代著名作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
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及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初读要求: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解词。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字的读音。
渲(xuàn)染勾勒(lè) 迂(yū)回蒙(měng)古包鄂(è)温克羞涩.(sè)(2)指导易混淆的字。
“毯”是半包围结构,里面的“炎”中两个“火”的末笔都变为点。
“裳”下面是“衣”,与衣服有关。
“稍”右下部第一笔是竖,不要写成撇。
“微”中间部分不能少一横。
(3)理解较难的词语。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洒脱”的意思是:(言谈、举止、风格)自然;不拘束。
本文指草原辽阔、平坦,开车时可随心所欲。
这个词语反映了草原的广阔无边。
②理解“襟飘带舞”一词的意思,可以出示蒙古族鲜艳的服装来辅助理解,意思是:衣襟和裙带迎风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