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导论_李小妹_第八章护理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2.01 MB
- 文档页数:77
《护理学导论》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名称: 护理学导论(二)课程编码:(三)学分:2(四)总学时: 36(五)授课时期: 第二学期(六)适用对象及层次: 护理专业本科层次(七)先修课程: 专业基础课(八)后续课程: 外科护理学二、课程性质:三、《护理学导论》是护理学专业入门课程, 主要向学生介绍护理学的基本性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学科框架, 以及护理学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
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概况, 具有一定的专业框架知识, 系统而全面的领悟护理专业的独特理论体系及模式, 并理解其它相关学科的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为学生在护理专业实践奠定雄厚的理论基础。
并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专业素质,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解决专业问题及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课程目标、教学中注意的问题1.课程目标(1)了解护理学的发展历史、护理专业所涉及的伦理、法律问题(2)熟悉护理学的基本理论、护理工作的基本方法。
(3)理解护理学基本概念、护士的职责、病人的权利。
2.能力目标(1)会运用沟通技巧与服务对象进行良好沟通。
(2)能运用护理程序正确评估患者的需求, 判断存在的健康问题, 正确选择护理措施、制定护理计划并付诸实施。
(3)思想目标(1)能够正确认识护理专业, 热爱护理专业, 建立积极的专业情感, 培养良好的护理道德。
(2)启发学生正确理解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认识护士的自身价值。
(3)能够养成求真务实、严谨慎独的工作态度和规范的护理行为习惯。
(4)能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 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1.主要的护理理论;2健康与疾病的概念;3病人的不同需要;4应用沟通技巧与病人沟通;5文化在护理中的含义;6不同成长发展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7病人的压力及其来源;8.正确应用护理程序;9进行病人教育四、课程基本内容与要求第一章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一. 目的与要求(一)掌握: 护理的概念, 护理学的概念及知识体系, 护士的角色, 护士的特征要求, 护士的资历要求及分类, 护士的心理素质要求。
《护理学导论》教学大纲全套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性质:必修英文名称:IntroductiontoNursing总学时:48讲授学时:32实训8学时见习8学时学分:2.5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涉日护理方向)开课单位:护理学院一、课程简介《护理学导论》是护理学专业必修的入门课程,是学习护理专业的启蒙教材。
它以对人的健康和疾病进行整体护理作为中心指导思想,涵盖了当今护理学的先进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
它的具体内容包括: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学的发展和展望、护理程序、以及完善护理工作相关的理论和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熟悉护理学的概念、发展和护理理论,逐步形成正确的护理观;并学会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掌握沟通交流的技巧,并将其运用于护理学习和工作中,从而为今后的其它护理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第一章: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4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护理专业的发展历史以及护理专业的性质和特征;明确护理人员的角色与功能以及履行角色功能应具备的素质;清楚护理概念的演变过程;正确认识护理专业的现状及趋势,对护理专业充满信心。
教学要求:识记:(1)南丁格尔对护理学发展的贡献(2)中国护理的发展概况(3)一些重要的国际及国内护理组织机构(1)护理概念的三个演变过程及各个过程的特征(2)护理的概念(3)护理学的知识体系(4)护理专业的工作范畴(5)护理专业的发展趋势(6)护理专业的特征(7)专业护士的特征应用:(1)专业护士的角色授课方式:讲授、讨论第二章:健康与疾病(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健康与疾病〃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健康和疾病的概念,明确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和疾病观;明确影响健康的因素以及测量健康的指标;积极开展促进健康及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活动;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以及疾病对个体、家庭及社会的影响;理解个体的患病行为及心理变化,并能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理解世界卫生组织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以及中国的医疗卫生方针;掌握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并了解中国的医疗卫生保健体系。
《护理学导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护理学导论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Nursing学分:总学时:36 实验学时:0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本科)、护理学(杏林本科)教材:《护理学导论》第二版主编:李小妹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护理学导论》是高等院校护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也是引导学生了解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
本课程介绍了当前护理学中先进的专业思想、基础理论及基础知识,主要围绕人的健康与疾病及生命过程,根据护理概念的基本内涵来组织课程内容,其目的是使学生能适应护理模式的转变,在一定的科学理论指导下为服务对象提供整体护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系统而全面的领悟护理专业的独特理论体系及模式,并明确其它相关学科的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在这些理论及模式的指导下如何应用护理程序来满足服务对象的生理、社会心理、文化及精神需要。
为提高学生的基本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解决专业问题及创造性的思维等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学生在以后的专业实践中应用这些知识奠定雄厚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将能够:1.明确主要的护理理论;2.解释健康与疾病的概念;3.识别病人的不同需要;4.应用沟通技巧与病人沟通;5.讨论文化在护理中的含义;6.解释不同成长发展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7.分析病人的压力及其来源;8. 正确应用护理程序;9.进行病人教育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本章主要介绍了护理学的发展过程及现代护理学的概念及内容。
目的是让学生能明确护理学发展的历史、现状及趋势,了解最新的护理学概念及护理专业的发展方向,明确护士在整个医疗卫生保健工作中的作用及角色。
重点是现代护理学的概念,护理专业的特征、专业护士的角色及工作范围、护理服务方式。
难点为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及护理专业的特征。
要求学生在学完本章后能够:1、叙述护理学发展的历史;2、明确护理学的发展及演变过程;3、列出护理专业的特征;4、理解专业护士的角色要求及工作范围;5、明确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及范畴6、阐述护理专业的发展趋势;7、讨论不同的护理服务方式。
2015年武昌理工学院普通专升本《护理学导论》考试大纲《护理学导论》专升本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名称:《护理学导论》二、考试方式:闭卷三、考试时间:90分钟四、试卷结构:总分100分,其中不定项选择题20分,判断改错题20分,实际操作题20分,计算题10分,案例分析题30分。
五、参考书目李小妹主编《护理学导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8月第3版六、考试的基本要求《护理学导论》是护理学专业专升本入学考试中的考试科目,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
本课程主要考察考学生在《护理学导论》理论框架基础上,能够掌握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健康与疾病、需要与文化、成长与发展、压力与适应、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护理工作中的人际沟通、科学思维方法与临床护理决策、护理程序、护理理论及模式、希望、失望与丧失、悲哀、健康教育、护理与法律等知识及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的护理理念和工作方法来分析、指导护理实践。
七、考试范围第一章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掌握护理学的概念、;初步掌握护理专业的工作范畴;重点掌握护士的基本素质和和心理素质要求;了解护理学的知识体系。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掌握健康、疾病的概念;初步掌握角色与病人角色;重点掌握世界卫生组织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了解健康与疾病的关系、疾病的预防。
第三章需要与文化掌握需要的概念;初步掌握应用需要理论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基本需要;重点掌握满足病人文化需求的护理策略;了解莱宁格跨文化护理理论。
第四章成长与发展掌握成长与发展的基本概念;初步掌握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重点掌握认知和道德发展理论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
第五章压力与适应掌握压力、压力源的概念;初步掌握病人的压力与护理;重点掌握护士的工作压力与应对;了解压力与健康、疾病的关系。
第六章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掌握促进护患关系的方法;重点掌握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了解护患关系常见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第七章护理工作中的人际沟通掌握护患沟通的概念;重点掌握护患沟通中常用的技巧;了解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沟通错误。
《护理学导论》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护理学导论(Introduction of Nursing Profession)【适用对象】护理学专业三年制【课时】 56学时【学分】 3.5学分【课程定位、目标和要求】一、课程定位《护理学导论》在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既是培养护士良好职业素养和行为习惯的入门课程,又是掌握基础护理技术和各专科护理必需的专业基础课程。
《护理学导论》是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第一学期开设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护生所领悟到的对护理专业的认知和理解、护理基本工作方法、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并将其贯穿应用于基础护理技术和专科护理技术的学习过程中,为提高学生的基本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解决专业问题与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得护理教育实现“知识”和“能力”相融,培养完整的护理人,体现全程、全人的护理教育理念。
二、课程目标护理专业学生专业成长的标志在于对专业内涵的理解,对事业的挚爱,只有达到将护理工作由“职业”飞跃到“事业”的认同,才会全身心地服务于患者。
《护理学导论》课程,主要是针对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刚入学新生,旨在引导护生对护理专业有一正确认识,建立明确的内在的护理专业信念,培养职业认同感,激发学习兴趣,自觉学好护理专业。
培养具有较高道德力、亲和力、服务力、发展力的新型护理人才。
(一)专业能力目标1.能正确认知和理解护理;说出护理发展脉络和现代护理三个发展阶段的特点;解释护理学的性质和范畴。
2.叙述人、环境、健康、护理、整体护理;深刻理解认识“人”;坚定护理信念。
3.掌握护理沟通与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流程、方法。
4.解释护士角色含义;说出患者角色特征与护士的权和义务、患者的权利和义务;陈述护患关系性质、基本模式。
5.解释护理程序的内容与过程;熟悉护理纠纷处理中涉与的相关法律文件、护士执业条件。
(二)方法能力要求1.内化现代护理理念,用于护理专业的学习。
《护理学导论》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使用)Ⅰ前言护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其内涵和范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医学模式及卫生保健系统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护理学导论是引导学生进入护理领域的一门启蒙课程,是护理专业学生的主干必修课程。
本课程根据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结合护理专业学科的特点,以“以人为本”整体护理的指导思想,系统地阐述国内外护理学的发展历程,护理学的任务及范畴与工作方式、护士的基本素质、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学理论及相关理论、护患关系、沟通技巧、护理专业与法律、评判性思维等内容。
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对提高护士职业道德修养,促进护理专业自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本书在吸收前一版教材优点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了国内外同类最新教材的新知识,增加及更新了许多重要的学科知识点,突出地介绍了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思维及工作方法.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中使用相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3部分组成,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在教学方法上,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采用讲授、讨论、示范、录象、角色扮演等不同方法,启发学生思维,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思想和意识。
因此,本大纲对教师组织教学和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同时,可采取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有的内容可让学生自学。
三总教学参考时数为30学时,理论28学时,录象2学时.四教材:《护理学导论》,人民卫生出版社,李小妹,2版,2006年。
Ⅱ正文第一章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一教学目的掌握护理学的概念及知识体系,熟悉护理学发展历史,初步了解护理专业的工作范畴。
《护理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护理学导论二、学时总学时32学时,其中讲授32学时。
三、开课学期第一学年。
四、课程考核要求第一学年考试课:期末考试成绩占考试课程总成绩100%,期末采用闭卷方式考试。
五、课程概述《护理学导论》是引导学生进入护理领域的启蒙和入门课程,是护理专业的主干必修课程。
其任务是通过护理学基本理论及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护理学及护理专业,确立以护理对象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初步学会用护理程序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指导护理实践,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为学生深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六、适用专业护理学专科七、课程教学要求和学时分配1.课程教学要求和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1)主要内容:第一节护理学的发展史一、西方护理学的发展过程二、中国护理学的发展过程第二节护理学的任务、范畴、工作方式一、护理学的任务二、护理学的范畴三、护理学的工作方式第三节护理学的概念一、护理学概念演变过程二、护理学的基本概念(2)重点:护理工作方式的适用范围及特点(3)难点:护理学的四个基本概念与内涵(4)要求掌握:南丁格尔对护理学的伟大贡献、护理工作方式的适用范围及特点、护理学概念演变过程及各阶段主要特点、护理学的四个基本概念与内涵、护理学的主要任务及目标熟悉:护理学理论范畴与实践范畴的内容了解:西方护理学与中国护理学发展的过程第二章疾病与健康(1)主要内容:第一节健康一、健康的概述二、影响健康的因素三、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策略第二节疾病一、疾病的概述二、疾病的影响三、疾病的预防第三节健康促进一、健康促进的概述二、健康促进的策略三、促进健康的相关护理活动(2)重点:健康及健康促进的概念、疾病的三级预防、健康促进的策略(3)难点:健康促进的策略(4)要求掌握:健康及健康促进的概念、疾病的三级预防、健康促进的策略熟悉: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策略、促进健康的相关护理活动了解:影响健康的因素、疾病的概念及疾病对个体的影响第三章护士与病人(1)主要内容:第一节角色理论一、角色概念二、角色特征三、角色转换第二节病人角色一、病人角色特征二、病人角色适应三、影响病人角色适应的因素四、促进病人角色适应的措施第三节护士角色一、护士角色的概念二、护士角色的特征三、护士的基本素质第四节护患关系一、护患关系的概述二、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三、护患关系的基本过程四、护患关系的影响因素五、促进护患关系的方法(2)重点:促进病人角色适应措施、护患关系发展过程(3)难点:角色的概念及特征(4)要求掌握:病人角色特征、常见角色不良和心理反应、促进病人角色适应措施,指导病人适应角色;护士基本素质,护士角色的特征、护患关系性质、基本模式、护患关系发展过程熟悉:影响病人角色适应的因素了解:角色的概念及特征第四章护理支持性理论(1)主要内容:第一节一般系统理论一、概述二、一般系统理论的内容三、一般系统理论与护理第二节需要层次理论一、概述二、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三、需要层次理论与护理第三节压力与适应理论一、概述二、压力与适应理论的内容三、压力与适应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第四节成长与发展理论一、概述二、成长与发展理论的内容三、成长与发展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2)重点:相关基本概念;压力的防卫、适应的层次;住院病人不能满足的需要并能提供帮助(3)难点:系统理论并据此解释护理程序的框架(4)要求掌握:相关基本概念;压力的防卫、适应的层次;住院病人不能满足的需要并能提供帮助熟悉:住院病人常见压力源并能协助其适应压力;成长发展的规律和影响因素;重点:相关基本概念;压力的防卫、适应的层次;住院病人不能满足的需要并能提供帮助了解:系统理论并据此解释护理程序的框架第五章护理理论与模式(1)主要内容:第一节奥瑞姆的自理理论一、自理理论的主要内容二、自理理论与护理实践第二节罗伊的适应模式一、适应模式的主要内容二、适应模式与护理实践第三节纽曼的健康系统模式一、健康系统模式的主要内容二、健康系统模式与护理实践第四节莱宁格的跨文化护理理论一、跨文化护理理论的主要内容二、跨文化护理理论与护理实践(2)重点:护理理论的内容及应用(3)难点:护理理论的概念及应用(4)要求掌握:自理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适应模式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熟悉:健康系统模式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夸文化护理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内荣、自理理论的临床护理应用了解:健康系统模式的临床应用、跨文化护理理论的临床应用第六章评判性思维与临床护理决策(1)主要内容:第一节评判性思维一、评判性思维概述二、评判性思维的构成三、评判性思维的特点四、评判性思维在护理中应用第二节临床护理决策一、临床护理决策概述二、临床护理决策步骤三、临床护理决策的影响因素四、发展临床护理决策能力的策略第三节循证护理一、循证护理的概述二、循证护理的实施程序三、循证护理证据来源与分级(2)重点:评判性思维的内涵及在护理中的应用、循证护理和临床护理决策的概念、发展临床护理决策能力的策略(3)难点:评判性思维的构成和特点、临床护理决策的步骤和影响因素、循证护理的基本要素和实施程序(4)要求掌握:评判性思维的内涵及在护理中的应用、循证护理和临床护理决策的概念、发展临床护理决策能力的策略熟悉:评判性思维的构成和特点、临床护理决策的步骤和影响因素、循证护理的基本要素和实施程序了解:临床护理决策的类型和模式第七章护理程序(1)主要内容:第一节概述一、护理程序的概念及发展历史二、护理程序的相关理论基础第二节护理评估一、收集资料二、整理资料三、记录资料第三节护理诊断一、护理诊断的概念二、护理诊断的分类三、护理诊断的陈述四、合作性问题五、护理诊断书写的注意事项第四节护理计划一、护理诊断排序二、确定护理目标三、制定护理措施四、书写护理计划第五节护理实施一、实施前的准备二、实施过程的举措三、实施后的记录第六节护理评价一、护理评价的目的二、护理评价的过程三、护理质量的评价(2)重点:护理程序的内容(3)难点:护理程序的临床应用(4)要求掌握:护理程序及护理诊断的概念、护理程序的步骤、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的内容、能够正确书写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实施、护理评价的工作内容;能够正确实施护理措施熟悉: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区别、护理程序的特点、护理诊断、护理目标的正误判断了解:护理程序的发展史第八章护理安全与防护(1)主要内容:第一节护理安全防范一、概述二、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三、护理安全的防范原则第二节护理职业防护一、概述二、职业损伤危险因素三、常见护理职业损伤的防护(2)重点:护理安全防护的原则;常见护理职业的防护(3)难点:常见护理职业的防护(4)要求掌握:护理事故、护理差错及护理职业防护的概念;护理安全防护的原则;常见护理职业的防护熟悉: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护理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了解:了解护理安全防护和职业防护的意义【建议分配学时】章节课时分配理论1.绪论 4 2.健康与疾病 4 3.护士与病人 4 4.护理支持性理论 4 5.护理理论与模式 4 6.评判性思维与临床护理决策 4 7.护理程序8 8.护理安全与防护 4 合计32 八、教材主要参考资料(1)教材:李晓松.护理学导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参考书:1. 刘喜文.护理学导论.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 李小妹.护理学导论.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4. 李小妹.护理学导论复习指导.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5. 刘喜文.护理学导论要点提示与习题.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6. 彭幼清.护理学导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 邹恂.现代护理新概念与相关理论.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8. 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护理学导论》课程标准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护理系护理学导论》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护理学导论课程编码】23000601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课时】28 学时学分】2 学分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课程性质:护理学导论是一门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指导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研究有关预防保健与疾病防治康复过程中的理论与技术的科学,它的内涵和范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医学模式及卫生医疗保健系统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本课程以人对健康与疾病进行整体护理为指导思想,系统地阐述了护理学知识体系与相关概念、基础理论及其运用、护理专业的特点、发展史、国内外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护理程序、护理伦理与法律等专业知识,对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促进专业自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护理学导论的教学目标是使护生在接触护理专业的早期就能明确护理专业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将来即将履行的专业角色和功能,同时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及学科的框架、了解护理学发展趋势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提高护生的基本专业素质。
【教学时间安排】本课程计2 学分,28学时, 学时分配如下:【教学内容要点】第一章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一、学习目的要求1、了解护理学发展的历史,护理学的发展及演变过程;2、理解护理专业的特征,专业护士的角色要求及工作范围;3、掌握护理专业的发展趋势,不同的护理服务方式。
二、主要教学内容1、世界护理学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2、中国护理学的发展过程。
3、护理的定义及概念。
4 、护理学及其基本概念。
5 、护理专业的发展趋势。
6 、护理服务方式。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一、学习目的要求1、掌握健康与疾病的基本概念;2、掌握病人角色的概念;3、了解疾病对病人的主要影响;4、掌握预防疾病的护理模式及方法。
二、主要教学内容1、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2、影响健康的因素。
3、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4 、疾病对病人的影响5 、预防疾病的措施。
《护理学导论》课程标准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护理系《护理学导论》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护理学导论【课程编码】 23000601【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课时】 28学时【学分】 2学分【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课程性质:护理学导论是一门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指导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研究有关预防保健与疾病防治康复过程中的理论与技术的科学,它的内涵和范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医学模式及卫生医疗保健系统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本课程以人对健康与疾病进行整体护理为指导思想,系统地阐述了护理学知识体系与相关概念、基础理论及其运用、护理专业的特点、发展史、国内外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护理程序、护理伦理与法律等专业知识,对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促进专业自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护理学导论的教学目标是使护生在接触护理专业的早期就能明确护理专业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将来即将履行的专业角色和功能,同时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及学科的框架、了解护理学发展趋势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提高护生的基本专业素质。
【教学时间安排】本课程计2学分,28学时, 学时分配如下:【教学内容要点】第一章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一、学习目的要求1、了解护理学发展的历史,护理学的发展及演变过程;2、理解护理专业的特征,专业护士的角色要求及工作范围;3、掌握护理专业的发展趋势,不同的护理服务方式。
二、主要教学内容1、世界护理学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2、中国护理学的发展过程。
3、护理的定义及概念。
4、护理学及其基本概念。
5、护理专业的发展趋势。
6、护理服务方式。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一、学习目的要求1、掌握健康与疾病的基本概念;2、掌握病人角色的概念;3、了解疾病对病人的主要影响;4、掌握预防疾病的护理模式及方法。
二、主要教学内容1、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2、影响健康的因素。
3、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4、疾病对病人的影响5、预防疾病的措施。
护理学导论第八章第221页内容
(最新版)
目录
1.护理学导论的背景和历史发展
2.护理学导论的教学体系和师资梯队
3.护理学导论教材的特点和获奖情况
正文
1.护理学导论的背景和历史发展
护理学导论是一门针对护理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护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该课程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从《护理学基础》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单独的课程。
这一变革是为了满足教学改革的需求,提高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2.护理学导论的教学体系和师资梯队
在我国,护理学导论课程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教学体系。
2001 年,我校已经建立了基本合理的护理学导论师资梯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这一成果得益于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和投入,他们致力于推动护理教育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3.护理学导论教材的特点和获奖情况
护理学导论教材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2001 年,由化前珍教授主持的《护理学概论》—护理专科生教材获得了
第四军医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这一荣誉充分证明了护理学导论教材的质量和实用性,也为后续教材的编写和改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总之,护理学导论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和师资梯队。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