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双语:倘若你失业长达6个月以上 就很难再就业了
- 格式:docx
- 大小:15.23 KB
- 文档页数:2
习题一一、判断题1.如果社会不存在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
2.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
3.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
4.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产量是既定的,永远无法增加。
5.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6.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不同的。
7.经济学根据其研究范畴不同,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8.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9.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0.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
11.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的。
12.经济学按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13.实证经济学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14.“物价高一些好还是低一些好”的命题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
15.边际分析就是增量分析。
16.均衡状态就是静止不变的状态。
17.比较静态分析就是较为静态的分析。
18.动态分析的任务是指出事物变化的时间过程。
19.实证经济学给出的结果是能够验证的。
20.规范经济学给出的结论往往是号召性的。
二、选择题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 )A. 资源的绝对数量的有限性B.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的有限性C.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2.下面最有可能成为稀缺物品的是( )A.空气B.太平洋的海水C.运送到兰州的海水D.阳光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A.资源配置B.资源利用C.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D.价格理论4.宏观经济学中心理论是:()A.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B.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C.价格理论D.国民收入决定理论5.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根本区别是()A.研究方法不同B.研究对象不同C.研究范围不同D.上述都是6.以市场机制为主要资源配置方式的经济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不紧绷的人生:写给职场高压人士的自救书》阅读记录目录一、内容描述 (2)1. 职场高压现象的普遍性 (3)2. 不紧绷人生的理念与重要性 (4)二、职场压力来源分析 (5)1. 工作任务繁重 (7)2. 工作时间压力 (8)3. 工作质量要求 (9)4. 职场人际关系 (11)5. 职业发展压力 (12)三、不紧绷人生的实践策略 (13)1. 时间管理技巧 (14)a. 制定工作计划 (15)b. 设定优先级 (16)c. 避免拖延 (17)2. 压力调节方法 (18)a. 运动与冥想 (18)b. 呼吸练习与放松技巧 (19)c. 积极心态的培养 (20)3. 有效沟通技巧 (22)a. 倾听他人意见 (23)b. 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24)c.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5)4. 学会拒绝与求助 (26)a. 学会拒绝不合理的要求 (27)b. 寻求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28)5. 职业发展规划 (29)a. 明确职业目标 (31)b. 提升职业技能 (32)c. 拓展职业网络 (33)四、不紧绷人生的心理调适 (35)1. 正确认识压力 (36)2. 培养乐观的心态 (37)3. 学会自我激励 (38)4. 接受现实,调整期望 (39)五、结语 (40)1. 不紧绷人生对职场人士的重要性 (41)2. 职场人士如何持续实践不紧绷人生 (42)一、内容描述《不紧绷的人生:写给职场高压人士的自救书》是一本针对职场人士在高压环境下如何自我调节和缓解压力的阅读指南。
本书内容涵盖了职场压力来源、身心影响、应对策略等方面,旨在帮助读者掌握有效的时间管理技巧、情绪调节方法以及健康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在内容描述部分,本书首先介绍了现代职场高压环境的普遍现象及其对个人身心健康的潜在威胁。
通过真实案例和故事,阐述了压力对职场人士工作表现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引发读者对自我压力管理的重视。
本书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职场压力的来源,包括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压力、职业发展压力等,并对每种压力进行了深入剖析。
面试时怎样回答离职原因才好_面试中离职原因的回答技巧面试的时候面试管经常会问的一个问题就是离职原因:你为什么辞掉上一份工作,这个问题让很多求职者望而生畏,觉得很难回答,这个问题就连最有信心的求职者都会感到害怕。
无论你的答案是简单还是复杂,被要求回答这个问题都会使你身陷困境,既要做到权衡事实,同时仍使自己在可望即将成为雇主的面试官面前尽可能展现自己,这可能会非常棘手。
但是,这未必像你可能想象的那般痛苦。
三、简短作答一旦你回答了这个问题之后,就没有必要继续加以详尽解释。
你继续谈论这个话题越久,你就越有可能说到没必要提到的事情。
是的,同事喜欢暗箭伤人,公司首席执行官(CEO)在情绪控制方面存在问题、公司常在财报上“有创造性”(指作假)的做法,这些都是你离职的很好理由,但这些问题不宜在面试时说出来。
如果你是在和睦的情况下离职——而只是为了寻找新的挑战的话,那么对于这个问题你只需回答这些就够了。
如果面试官想了解更多信息的话,她会要求你进一步加以阐述。
离职原因说明了一个求职者的价值判断,即他会愿意与什么样的公司合作,因此,对企业招聘来说,了解求职是的离职原因,就显得很重要了。
离职原因回答对求职者也很重要,直接关系到是否被企业录用。
如果求职者因为离职原因这个问题的回答,而影响企业的判断,影响录用实在是可惜。
那么离职原因要怎么回答才妥当呢?首先,必须肯定的一点是,无论最终如何回答离职原因,都不应伤害之前的公司、老板、上司、同事、客户,也不要伤害自己,但又要让考官认可并且能够接受。
下面是几种相对靠谱的离职原因:1、职业发展:已经在这家公司工作五年了,积累了丰富的行业与岗位经验,但上司年富力强,暂时没有职业发展机会,所以,想在同行业快速发展的其他公司寻找一个良好的上升空间,更好地发挥我的潜能。
2、组织结构调整:我所在的企业最近完成了一次组织结构调整(或者并购),我原来的上司因为种种原因离开了,新的上司带来了自己原来的下属,因此,我在工作时,失去了原有的支持与工作环境,工作很难出业绩,因此,想找一个更能发挥自己的空间。
《失业白领的职场漂流》阅读笔记目录一、书籍概述 (2)1.1 书籍背景介绍 (2)1.2 作者介绍及写作初衷 (3)1.3 书籍主要内容简介 (3)二、主要人物及其特点 (4)2.1 主人公介绍 (5)2.2 主人公性格特点 (7)2.3 与主人公相关的职场人物 (8)三、失业与求职经历 (9)3.1 失业前的职场环境 (10)3.2 失业后的心理变化 (12)3.3 求职过程中的挑战与机遇 (13)四、职场策略与技能提升 (14)4.1 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与制定方法 (15)4.2 提升职业技能的具体措施 (16)4.3 建立和维护职场人际关系的策略 (17)五、职场文化与社会环境分析 (18)5.1 当代职场文化的特点与趋势 (19)5.2 职场竞争压力与社会支持体系分析 (21)5.3 个人价值观与职场文化的融合与冲突 (22)六、反思与展望 (23)一、书籍概述《失业白领的职场漂流》是一本关于现代职场生涯发展、职业转型与心理调适的书籍。
本书通过讲述一位失业白领的职场经历与成长过程,揭示了职场中的种种挑战与机遇,以及面对失业时的应对策略和心理调适方法。
这本书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职场环境,提升职业竞争力,实现个人职业发展。
书中主要围绕一个失业白领的角色展开,他在经历一系列职场挫折后,依然勇敢面对现实,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最终实现了从低谷到高峰的逆袭。
书中的故事线索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有效的职业关系网的重要性。
这些内容对即将踏入职场或已经在职场中奋斗的读者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本书的特色在于真实生动地展现了职场中的人际关系、挑战与机遇,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充满实用价值的视角,使读者在故事中反思自身成长和职业发展方向。
1.1 书籍背景介绍《失业白领的职场漂流》是一部深入探讨现代职场的小说,它以一位名叫李悦的失业白领为主角,讲述了他从巅峰到谷底,再从谷底重新找回自我和职业的故事。
这本书通过李悦的经历,揭示了当代社会中白领阶层面临的压力、挑战以及对个人价值和意义的追寻。
埃森哲求职干货目录1.公司介绍 (1)1.1埃森哲概况 (1)1.2埃森哲历史 (1)1.3埃森哲中国分公司 (1)1.4埃森哲主营业务与品牌 (1)2.校招介绍 (4)3.HR答疑 (4)4.薪酬待遇 (5)4.1埃森哲职业发展 (5)5.笔试经验 (8)5.1埃森哲中文笔试题 (8)5.2埃森哲助理软件工程师笔试试题 (9)5.3埃森哲在线笔试题 (9)5.4埃森哲上海笔试经验 (10)5.5上财的埃森哲笔试 (11)5.6北语的埃森哲笔试 (12)6.面试经验 (13)6.1埃森哲一面面经 (13)6.2埃森哲一面面经 (14)6.3北京埃森哲Intern一二三面全过程 (15)6.4埃森哲咨询分析师一面 (17)7.工作感悟 (19)7.1我所认识的埃森哲的人 (19)7.2埃克森全球交付中心(业务流程外包)高级经理在埃克森的工作 (19)7.3员工心声 (20)8.延伸阅读 (22)8.1埃森哲用人标准 (22)8.2埃森哲企业领导者 (22)8.3埃森哲的工作环境 (23)8.4中华区埃森哲为女性员工提供的职业机会 (24)8.5埃森哲在京成立技术实验室主要研究新兴技术 (25)1.公司介绍1.1埃森哲概况埃森哲是全球领先的管理咨询、信息技术及外包服务机构。
凭借在各个行业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广泛能力以及对全球最成功企业的深入研究,埃森哲与客户携手合作,帮助其成为卓越绩效的企业和政府。
作为《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之一,埃森哲全球员工逾246,000名,为遍布120多个国家的客户提供服务。
截至2011年8月31日结束的财政年度,公司净收入达255亿美元。
埃森哲与全球着名的企业和政府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客户遍及各个行业、规模各异。
目前,《财富》全球100强企业中有87家是埃森哲的客户1.2埃森哲历史/group1/M00/30/CD/CgpAo1H9GvyAcksiAAAAe6qVT F0853m.png1.3埃森哲中国分公司埃森哲(北京)、埃森哲(上海)、埃森哲(大连)、埃森哲(广州)、埃森哲(成都)、埃森哲(香港)、埃森哲(台北)。
(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6篇)(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6篇)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由此,想起自己走过岁月中的点点滴滴,我不禁有些惭愧。
我对自己以往在学业、文体、社团活动中的表现不是很满意。
我发现我自己惰性较大,平日里总有些倦怠、懒散,学习、做事精力不够集中,效率不高,态度也不够专注。
倘若不改正,这很可能会导致我最终庸碌无为。
不过还好,我还有改进的机会。
否则,岂不遗憾终生?一本书中这样写到:一个不能靠自己的能力改变命运的人,是不幸的,也是可怜的,因为这些人没有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反而成为命运的奴隶。
而人的一生中究竟有多少个春秋,有多少事是值得回忆和纪念的。
生命就像一张白纸,等待着我们去描绘,去谱写。
而如今,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在一天天消磨时光的日子里,不如抓紧时间多学一些知识来充实自己,不如多在学校社团里加强个人锻炼,充实自己的管理、说教、实践能力。
人的大学时光一生中也许就一次,不把握好,将来自己一定回追悔莫及。
于是,再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把自己的未来设计一下。
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
一、自我分析1.自己兴趣爱好简单分析:业余爱好:读书、听新闻广播、打足球、练字、和同学探讨社会问题。
喜欢的书籍:《公务员考试》、《艺术人生》、《孙子兵法》、等。
心中偶像:周恩来、毛侃侃。
2.自己优势分析:我是一个认真而严谨的人,勤奋而负有责任感,认准的事情很少会改变或气馁,做事深思熟虑,信守承诺并值得信赖。
我依靠理智的思考来做决定,总是采取客观、合乎逻辑的步骤,不会感情用事,甚至在遇到危机时都能够表现得平静。
我谨慎而传统,重视稳定性、合理性;天生独立,需要把大量的精力倾注到工作中,并希望其它人也是如此,善于聆听并喜欢将事情清晰而条理的安排好。
我喜欢先充分收集各种信息,然后根据信息去综合考虑实际的解决方法,而不是运用理论去解决。
你对细节非常敏感,有很实际的判断力,决定时能够运用精确的证据和过去的经验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并且非常系统有条不紊,对那些不这样做的人没有耐心。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求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目录一、内容概要 (2)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 (3)1. 市场需求概况 (4)2. 学生就业现状 (5)3. 就业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7)三、就业求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7)1. 学生自身因素 (9)1.1 专业技能与素质不足 (10)1.2 缺乏实践经验和职场竞争力 (11)1.3 求职心态和职业规划不明确 (12)2. 外部环境因素 (13)2.1 就业市场竞争激烈 (15)2.2 幼儿园师资需求变化 (16)2.3 政策支持与就业引导不足 (17)四、对策与建议 (18)1. 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和素质教育 (19)1.1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实操能力 (20)1.2 开展职业素养教育,提高综合素质 (22)1.3 引导职业规划,明确求职方向 (23)2. 完善就业市场与信息服务 (24)2.1 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与合作 (25)2.2 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 (26)2.3 提供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咨询 (28)3. 加大政策支持和就业引导力度 (29)3.1 鼓励幼儿园扩大招聘规模 (30)3.2 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 (31)3.3 开展招聘活动,搭建交流平台 (32)五、实施效果评估与反馈机制建设 (33)1. 实施效果评估 (34)2. 反馈机制建设 (35)3. 持续改进措施 (36)六、结论与展望 (37)1. 研究结论 (3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39)一、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涵盖了职业认知的模糊、实践技能的不足、就业观念的偏差以及社会支持体系的薄弱等多个方面。
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挑战,提升就业竞争力。
文章分析了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认知现状,指出了他们在职业定位、行业理解以及薪资期望等方面存在的迷茫和困惑。
职业规划自我监控例文(优秀5篇)职业规划自我测评篇一职业规划——自我测评职业选择偏向性我喜欢和别人共同工作,乐于参加或组织各种社团活动。
和陌生人初次见面时,也很能和对方聊得来。
在集体中我倾向于承担责任和担任领导。
我想我在优势职业选择上会偏向于社会性,适合从事为他人服务和教育他人的工作。
同时我喜欢与人打交道,也可以做一些社会交往较多的工作。
我非常看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愿意帮助照顾周围的人,喜欢参加集体活动,适合咨询等帮助别人解决人际方面的问题的工作。
由测试中我也了解到,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具有我这样社会性职业倾向的人可以充分发挥自己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在团队或集体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扮演组织协调者;此外,也会注意在工作中通过有意识的锻炼增强自己独立工作的能力。
职业价值观我是一个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受到他人的认可的人,对工作的完成和挑战成功感到满足。
在工作中,我有明确的目标,有强烈的发展和提升自己的意识。
我会尽力挖掘自己的潜力,施展自己的本领,追求目标的实现和他人的肯定。
但同时,我也希望希望工作以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大多数同事和领导在工作中有融洽的人际关系,相处在一起感到愉快、自然,我认为这就是很有价值的事,是一种极大的满足。
所以我想我是十分重视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希望能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
我的优势我认为自己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和陌生人打交道并不会让我觉得不愉快。
工作积极活跃,有雄心和志向,魄力强,有韧性,在困境中不轻易放弃,也能和他人建立起友好和睦的人际关系,喜欢组织众人和控制形势,可以与他人合力圆满又按时地完成任务,善于培养和帮助他人,对于别人良好的行为举止能够给予赞扬,并使他们更加发扬光大,对细节和事实有出色的记忆力,果断坚决、工作勤奋、富有效率、认真负责,有灵活的组织技能和明确的工作道德,注重并能很好地遵守社会规范,忠于自己的职责,并愿意超出自己的责任氛围做一些对别人有帮助的事。
我的劣势我是个对失败和没有把握的事情感到紧张和压力的人,没有得到表扬和欣赏的时候可能会变得失望、泄气,竞争和冲突会让我感觉到不愉快,可能过于情绪化而不能客观理智地分析,在有些时候可能会变得焦躁不安,在掌握的信息和资料还不够的情况下,仓促作决定,不考虑其他的选择,习惯根据经验做出决定,可能缺少客观理智地分析。
目录1、无领导小组的概况 (3)1.1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形式及题目解析 (3)一、开放式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 (3)二、两难式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 (4)三、多选式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 (5)四、操作式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 (6)1.2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具体程序: (7)1.3 无领导小组的评分扣分标准 (7)2 应对无领导小组的技巧与方法 (8)2.1 一些话术总结 (12)2.2 建议要避免的行为 (12)3 角色扮演篇 (14)1. Leader篇 (15)2. Time-keeper (15)3. 记录总结员 (16)4 无领导小组经典案例解析 (17)4.1 沙漠求生记 (17)4.2 月球求生记 (18)4.3 荒岛逃生记 (19)4.4 面包与记者 (20)4.5 驼背瓷砖 (22)4.6 客服纠纷 (22)4.7 “鹏程小学”是否应该撤销? (23)4.8 选经理 (24)5 附录企业无领导小组试题 (24)5.1 选谁做领导 (24)5.1.1 办公室主任你选谁?(深建行LGD面试题) (24)5.1.2 市场经理助理你选谁? (25)5.1.3 该选哪种风格的人做领导? (25)5.1.4 新农村队伍领导该选谁 (26)5.2 救援行动 (27)5.2.1 海上救援(世界500强LGD面试题) (27)5.2.2 轮船触礁 (29)5.2.3 海上小岛求生 (31)5.3 两难选择 (31)5.3.1 能力和机遇(世界500强LGD面试题) (31)5.3.2 战略还是文化先行 (32)5.3.3 是什么决定成败?(重庆选调LGD面试题) (33)5.3.4 转行问题 (33)5.3.5 高等教育与创业 (34)5.3.6 救一个还是救9个孩子? (34)5.4 多选排序 (34)5.4.1 是什么影响了利润?(世界500强LGD面试题) (34)5.4.2 腐败滋生原因 (36)5.4.3 同类案例-酒店管理 (37)5.4.4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38)5.5 经费紧张(世界500强LGD面试题) (38)5.5.1 外企20万经费 (38)5.5.2 联欢会 (40)5.5.3 网络游戏100万资金 (41)5.5.4 成功的领导者具备的素质 (41)5.5.5 青年节放假问题 (42)5.5.6 政府乱花钱,遮丑墙 (43)6 附录银行招聘无领导小组备考攻略 (44)7 附录银行招聘无领导小组试题 (45)一、休假问题 (45)二、物业管理,环境治安(2008年7月4日吉林省银行招聘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题) (46)三、扫黄问题 (46)四、销售主管,鼓励下属 (47)五、你作为一个大学生,如何度过这个周末的晚上? (47)六、物业管理,保证环境治安 (48)8. 附录国考(2009-2013年)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真题模拟 (49)8.1 重要的领导观念有哪些 (49)8.2 优秀班主任评选 (52)9. 其他形式 (55)9.1 结构化面试题目以及答案分析: (55)9.2、管理游戏 (59)9.3、角色扮演 (59)9.4 团队+智力游戏 (59)9.5 纯智力游戏 (60)9.5.1 拣豆子: (60)9.5.2 分蛋糕: (60)10 没有答案的无领导小组讨论部分试题 (60)10.1 一句话问题: (60)10.2 情景试题: (61)10.2.1 自行推荐人选 (68)10.2.2 文件筐测验试题 (68)10.2.3 企业总经理的能力要求 (69)10.2.4 奥运志愿者能力要求 (69)10.2.5 失事飞机求生存 (70)10.2.6东方航空选择最优方案: (70)10.2.7 仁通公司又该怎么办? (72)10.2.8开发新产品还是改进现有产品 (73)10.2.9 多元化难题 (73)10.2.10 以商业的眼光设计这个动物园 (73)1、无领导小组的概况1.1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形式及题目解析关于无领导小组讨论,我们学习了第一回的内容之后还不够,第一回只是告诉了我们该如何去回答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我们只是掌握了宏观的理论知识和通用的答题技巧。
If You're Unemployed for More Than 6 Months, Getting a Job Becomes Really Hard 倘若你失业长达6个月以上,就很难再就业了
Lately, we tend to talk the fate of the long-term unemployed in terms of extending their unemployment benefits, partly because the machinations of Congress are easier to discuss than the vague hope that folks who've been out of work for 27 weeks or more will be able to find jobs. Worse, there's good evidence that many of them won't find work -- perhaps ever. 最近,我们经常从延长失业补助津贴方面来讨论长时间失业人员的命运,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与失业长达27周以上的人能就业的微小希望相比,人们更容易认为这是国会的阴谋。
更糟糕的是,有很好的证据表明:他们将不能再就业——或许永远都不能。
"At the height of the jobs crisis, 6.8 million Americans had been unemployed for more than six months," writes Ben Casselman at Five Thirty Eight. "The number is much smaller today not because the long-term unemployed, as these Americans are defined by the Labor Department, have found jobs, but because they have given up looking for work. And 3.8 million long-term jobless in February is still three times as many as before the recession." Ben Casselman在《五三八》上面写道“在就业危机最严重的时期,680万的美国人失业时间长达6个月以上。
现在失业人数很少,并不像美国劳工部声称是因为长时间失业的人找到了工作,而是因为他们已经放弃找工作了。
而且在二月份,380万长时间失业的人数还保持在大萧条之前的三倍。
”
You read that right: there are technically fewer long-term unemployed, but only because of the people who have given up -- taking early retirement, say, or resigning themselves to live on other government programs, or go off the economic grid entirely into shadow economies, doing odd jobs and other "legal hustling." 你的理解很正确:从数据上看,长时间失业的人数很少;但这仅仅是因为人们放弃工作——或者说提早退休,或者辞职来靠政府政策生活,或者脱离经济圈进入影子经济,做临时工和其他“合法且忙碌赚钱的工作。
”
In fact, as Casselman points out, the fate of the long-term unemployed has always been grim. Prior to 2007, only 15 percent of those who had been out of work for an extended period of time were able to find jobs in any month; short-term unemployed rejoined the workforce at twice that rate. 实际上,正如Casselman指出的那样,长时间失业者的命运是很糟糕的。
在2007年之前,失业一段时间之后,只有15%的人每个月都能找到新的工作;30%的人在短时间失业之后可以再就业。
The numbers are worse from 2008 to 2011, according to a Brookings paper by Princeton economist Alan Krueger, and graduate students Judd Cramer, and David Cho. The paper showed that only 11 percent of workers unemployed 27 weeks or longer returned to work on a full-time basis. Twenty-four percent found part-time work, 30 percent continued to look for work, and 35 percent stopped looking altogether. 根据普林斯顿经济学家Alan Krueger、研究生Judd Cramer与David Cho 共同发表的布罗斯金研究文件来看,2008~2011年的数据更糟糕。
文件显示失业时间
长达27周以上的人员,其中只有11%的人员重返全职工作岗位。
24%的人找到了兼职,30%的人继续找工作,35%的人既不找兼职、也不找全职工作。
The real question is how to break the cycle and give workers who've been unemployed for longer a better chance at re-entering the workforce. 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何打破这种循环,并给与长时间失业者一个更好的再就业机会。
"Overcoming the obstacles that prevent many of the long-term unemployed from finding gainful employment, even in good times, will likely require a concerted effort by policy makers, social organizations, communities and families, in addition to appropriate monetary policy," Krueger and his co-authors write. Krueger与其合作者
写道“即使在繁荣时期,克服那些阻碍长时间失业者找到赚钱的工作的绊脚石,也很
可能会需要决策者、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家庭以及恰当的货币政策的共同协作。
”
In short, just restoring benefits won't be enough. We'll also have to change how employers and citizens think about the long-term unemployed. 简而言之,只是恢复
津贴补助是不够的。
我们还需要改变用人单位与市民对长时间失业者的看法。
Tell Us What You Think 告诉我们你的看法
Did you find a job after long-term unemployment? 长时间失业之后,你找到工作了吗?更多英语学习:商务英语学习/study-busines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