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陈嘉庚办学 2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语文《陈嘉庚办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陈嘉庚办学》的基本内容,了解陈嘉庚的生平事迹及其在教育领域的贡献。
学生能够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陈嘉庚的办学理念,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学生能够激发对学习的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简介:课文《陈嘉庚办学》主要介绍了陈嘉庚的生平事迹,特别是他在教育领域的贡献。
陈嘉庚是我国著名的爱国教育家,他创办了厦门大学,并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陈嘉庚的生平事迹和办学理念。
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陈嘉庚的生平事迹,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对教育的理解和看法,激发学生的思考。
3.2 课文阅读与理解: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3.3 讨论与思考: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陈嘉庚办学理念的理解和看法。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式: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4.2 评价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讨论参与情况和思考深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陈嘉庚办学》的课文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5.2 多媒体资源: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前活动:教师可以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了解陈嘉庚的生平事迹。
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陈嘉庚的资料,增加对课文的理解。
陈嘉庚的办学故事陈嘉庚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著名的实业家,也是一位毕生热诚办教育的教育事业家、名副其实的教育家。
他一生生活俭朴,但兴学育才则竭尽全力,十分热心。
他办学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毅力之坚,为中国及世界所罕见。
陈嘉庚说:“民智不开,民心不齐,启迪民智,有助于革命,有助于救国,其理甚明。
教育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是提高国民文化水平的根本措施,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
”本着上述办学目的和动机,他不惜倾资办学。
1913年,陈嘉庚在家乡集美创办小学,以后陆续办起师范、中学、水产、航海、商业、农林等校共十所;另设幼稚园、医院、图书馆、科学馆、教育推广部,统称“集美学校”;此外,资助闽省各地中小学70余所,并提供办学方面的指导。
1923年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批准“承认集美为中国永久和平学村”,“集美学村”之名就是由此而来。
规模这样宏大,体系这样完整的“学校”,全国还找不到第二个。
1921年陈嘉庚认捐开办费100万元,常年费分12年付款共300万元,创办了厦门大学,设有文、理、法、商、教育,五院17个系,这是一所华侨创办的唯一大学,也是全国唯一独资创办的大学,于1921年4月6日开学,陈嘉庚独力维持了16年。
后来世界经济不景气严重打击华侨企业,陈嘉庚面对艰难境遇,态度仍很坚定地说:“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
他把自己三座大厦卖了,作为维持厦大的经费。
陈嘉庚在解放后,不余己力,扩建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亲自指挥工程进展,检查工程质量,群众称他为“超级总工程师”。
筹措校费陈嘉庚倾资兴学,他希望有志之士,闻风继起,振我中华,故虽企业收盘,仍多方筹措校费,艰苦支撑,百折不挠,估计他一生用于办学的款项,约达美金一亿元以上。
在他的倡导下,许多华侨纷纷捐资兴学,蔚然成风,影响极为深远。
陈嘉庚不仅是一个教育事业家,而且不愧为一个教育家。
在长期办学的实践中,形成了他的教育思想:第一、他提倡女子教育,反对重男轻女。
大力倡办女子学校,让女子能上学,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开了风气之先,是难能可贵的;第二、强调优待贫寒子弟,奖励师范生。
14.陈嘉庚办学二经二校姜美岩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通过叙述陈嘉庚回到家乡看到家乡因贫穷连私塾也办不下去。
他深为家乡的孩子担忧,于是几十年如一日为家乡出资办学,而自己却过着节俭的生活。
表达了一名华侨的深切爱国之心。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写能记文中生字词;继续渗透体会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陈嘉庚的心理、语言、行为中,体会陈嘉庚的爱国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陈嘉庚办学的原因以及他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振兴,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抓住陈嘉庚的行为、语言、神情、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回顾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陈嘉庚办学》,提笔即是练字时,即使写不好,也要拿出态度,写的工整,干净。
(板书课题)2、上节课学过的生词都掌握了吗?请拿出生字本,听清四个词语后,再一起写在本子上。
(小班长提示大家书写习惯)3、(ppt)对照屏幕,(远涉重洋兴隆犹豫欺侮)自批后改。
结合课题,看看这些词语能帮助大家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吗?(1)谁来概括一下课文内容(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板书:远涉重洋心念家乡)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中心句:陈嘉庚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华侨领袖和著名的大实业家。
4、陈嘉庚涉足罐头业,橡胶业,1925年时资产总值已达到12021元,在南洋算得上是一位实力雄厚的华侨大实业家。
他想到办学,而且一办就是六十几年,一投就是上亿美元,他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办的呢?在当时,办学是为了赚钱吗?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陈嘉庚,了解这位华侨领袖。
二、深入感悟文本,体会陈嘉庚的爱国情怀。
默读课文第3--7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示:(1)思考:陈嘉庚一定要办学,他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从中让你感受到什么?(提示:关注描写陈嘉庚语言,行为,神情,心理的语句。
)师巡视,关注同学批注的内容和符号,有了想发伙伴之间要交流补充。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陈嘉庚办学》语文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陈嘉庚办学的故事和背景;2.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3.学习运用归纳概括的方法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4.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词语;教学难点:运用归纳概括的方法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导入与引导1.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陈嘉庚办学的背景和意义,引发学生的兴趣。
2.展示图片或视频:展示陈嘉庚办学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3.导入问题:提问学生对陈嘉庚办学有何了解,通过学生回答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阅读与理解1.分发教材: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一本教材。
2.阅读指导:给学生发放阅读指导,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和理解文章。
3.分组阅读: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组阅读,相互交流和讨论。
4.整体阅读:请几个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各自的阅读成果,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和讨论。
词语理解与归纳概括1.词语理解:教师带领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解释其含义和用法。
2.归纳概括:引导学生运用归纳概括的方法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记录在黑板上。
讨论与分享1.学生讨论:学生自由发言讨论文章中的问题和观点。
2.分享成果: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对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分享。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分享进行总结,强调课堂的重点和难点。
2.学生反思:学生针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和问题进行反思,在思考如何改进和提升。
作业布置1.阅读教材中的陈嘉庚办学文章,对文章进行归纳概括,写成一篇短文。
2.查找陈嘉庚办学相关的资料,并写一份简短的介绍。
3.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将陈嘉庚办学的精神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陈嘉庚办学有了初步了解,并学会了如何阅读和归纳概括文章。
但在讨论环节,有些学生表现出较为被动,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促进学生参与讨论的方法和技巧。
《陈嘉庚办学》做批注感悟主旨微课案例教材: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四课《陈嘉庚办学》。
微课目标:通过品读文中重点语句,边读边联系实际做批注,使学生向陈嘉庚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热情和感悟能力。
微课内容:当我们细读一篇课文时,每一句话都能让我们感悟到很多,我们可以用做批注的方法将心中的感受记录下来,有利于把握文章的中心,感悟到表达的情感。
含义:批注是常用的读书方法,阅读的时候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
格式:写的时候少则可以是一个字,多则可以是一段话。
没有固定的格式,没有任何限制,只要是自己心中的感受就行。
方法:做批注时,最好要联系实际生活,让自己的生活和文中的人物、景物相比较,可以回忆过去,可以畅想未来。
或赞美,或批评,或抒情等。
下面以《陈嘉庚办学》为例,具体说一说怎样做批注。
课件:当走过小时候念书的私塾门口时,他发现私塾已经关闭了。
一打听,原来是镇里穷,很多孩子交不起学费,私塾办不下去了。
那个年代有许多孩子上不起学,长大了什么也干不了,祖国能富强吗?现在我们在多么好的学校里学习,温馨、舒适!我们多幸福呀!我们能不好好学习吗?学好本领,长大了为祖国做贡献,让祖国更富强。
这正是文章要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和理念。
课件:回到家里,他拿出自己的积蓄,对妻子说:“我想用这些钱办所学校。
我们自己有吃有穿就行了,有钱多花,没钱少花。
”陈嘉庚在那个落后的年代里,为了创业吃了很多苦,可是他要把全部的积蓄捐献给祖国,心里想的都是祖国,只要祖国富强,做什么都愿意。
多么伟大!多么崇高!我们生活在发达的国家里,衣食无忧。
有的同学整天奢侈浪费,碌碌无为,这样做对得起谁呢?今后,我们要多做有意义的事情,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要伸出热情的双手。
特别是多给灾区捐款捐物,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帮助灾区的人们渡过难关。
这正是课文的写作目的。
课件:每次到学校,他总要站一会儿,静静地聆听,仿佛在欣赏美妙的音乐。
小学语文《陈嘉庚办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陈嘉庚的办学事迹,认识他无私奉献、爱国爱校的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语文素养。
(3)学会提炼文章主旨,提高总结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陈嘉庚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2)学习陈嘉庚的无私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准确认读。
2.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3. 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
2.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 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资料或视频。
4. 学生分组讨论的道具或表格。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展示陈嘉庚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所学。
b. 简介陈嘉庚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a. 让学生默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认读。
b. 学生分享学习生字词的心得。
3. 课堂讲解a. 讲解生字词,注意发音、书写和用法。
b. 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陈嘉庚的办学精神。
4. 课堂练习a. 学生朗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b. 学生回答与课文相关的问题。
5. 分组讨论a.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陈嘉庚的精神如何体现在现实生活中。
b.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心得体会。
6. 总结与拓展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陈嘉庚的爱国精神。
b.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消化所学。
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陈嘉庚办学》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陈嘉庚生平及其办学思想;
2.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意图;
3.学习园地的意义和作用;
4.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及技巧。
二、教学重点
1.深入了解陈嘉庚先生及其办学思想;
2.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作者意图,深入阐释文章主题;
2.辨析议论文的写作特点及技巧。
四、教学方法
1.演讲教学法;
2.课堂讨论法;
3.讲解发问法;
4.实践操作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
通过简单的导入,引出本篇议论文的主题和作者意图。
可通过以下问题引入:
1.你们知道什么是园地吗?它们有什么作用?
2.你们对陈嘉庚有没有了解?他是怎样一个人?
2.阅读环节
1.教师带读全文,引导学生仔细阅读,了解作者意图;
2.学生自行阅读全文,根据前面导入环节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3.根据文章内容及结构,了解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及技巧。
3.讲解环节
1.分析文章结构,了解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及技巧;
2.解读文章深层含义,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作者的意图。
4.实践环节
1.自学议论文的写作方法,撰写一篇与园地相关的议论文;
2.将写作结果进行互评、交流。
六、教学反思
通过此次教学,学生们深入了解了陈嘉庚先生及其办学思想,掌握了议论文的
写作方法及技巧,同时也了解到园地对于人文保护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教师应该通过不断地对教学内容、方法的总结、反思,来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2024年四下《陈嘉庚办学》优质教学设计四下《陈嘉庚办学》优质教学设计 1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华侨陈嘉庚回到故乡,发现家乡由于贫穷,连私塾都办不下去了,他深为家乡的孩子们担忧,于是几十年如一日,出资为家乡办学,而他自己却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表现了陈嘉庚先生深切的爱国之情。
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读书,在阅读实践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的崇高精神,激发爱国情感。
1.读懂课文,弄清陈嘉庚为什么要办学,体会陈嘉庚的爱国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认7个生字,会写8个字以及课文中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
通过描写陈嘉庚行为、语言、神情、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以及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字词卡片、挂图。
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引疑激趣1.板书课题,齐读。
2.围绕这个题目,你产生了什么疑问?3.引导学生梳理问题,评出有价值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带着问题,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并在有关问题的内容旁边作记号。
2.说说课文讲述的主要内容。
三、识记生字,学习新词1.同桌合作,互正字音,交流记字方法。
2.圈出文中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先认读,再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想想词语的意思。
3.检查生字、新词学习情况。
四、指导写生字,重点指导写好“涉、隆、蓄、赚”等字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课后查阅有关资料,了解陈嘉庚的生平事迹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认读生字、新词。
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上节课,我们围绕课题,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二、细读课文,认真感悟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你从课文里知道了些什么?2.汇报交流。
3.指名读第1、2自然段。
①说说陈嘉庚给你留下的印象;②陈嘉庚的成功是怎样才得来的?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3—9自然段。
①想一想:陈嘉庚为什么要办学?他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②找出描写陈嘉庚行为、语言、神情、心理活动的语句读一读,然后把自己的体会与同桌或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
2024年华东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40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横____江面。
”句中的“贯”字正确意思是()A. 贯通B. 姓氏C. 一贯D. 出生地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 女娲(wā)B. 轰隆隆(lóng)C. 挣扎(zhá)D. 冶炼(yě)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女娲(wō)塌下(tā)窟窿(lóng)B. 熄灭(xī)喷火(pēn)缺少(quē)C. 冶炼(zhì)很稠(chóu)传说(chuán)4、《麻雀》中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体现了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
下列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 这种爱,拯救了小麻雀。
B. 这种爱,吓住了猎狗。
C. 这种爱,感动了“我”。
D. 这种爱,吓到了猎人。
5、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蓄须(xù) 邀请(yāo) 妄想(wǎnɡ)B. 逼迫 (pò) 旦角 (jué) 签订 (dìng)C. 拒绝(jù) 骚扰(yǎo) 纠缠 (chán)6、选择正确的解释。
迫: ①逼,威胁②接近,靠近③紧,急A. 时间紧迫,容不得你犹豫了。
(②)B. 敌人的皮鞭也不能迫使江姐屈服。
(③)C. 卖火柴的小女孩饥寒交迫,冻死在街头。
(①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
B. 即使戏园子老板开出的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也拒绝了。
C. 梅兰芳只有关紧门窗,拉上特制的厚窗帘,才能在寓所悄悄地细声吟唱。
8、选择恰当的读音。
____破()A. tiāoB. tiǎo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9、《生命生命》选自《____》,作者____,本名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