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攻关型课题。 它通常以解决技术关键问题为选题范围,课题难度大,活动周期较
长,需投入较多的资源,通常经济效益显著。 (4)管理型课题。 它通常以提高业务工作质量、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
水平为选题范围,课题有大有小,如只涉及本部门具体管理业务工作方 法的改进,课题就小一些,而涉及多个部门协作的课题就大些,课题难 度也不相同,效果也差别较大。
的效果提供依据。 设定目标要注意以下3个问题。 (1)目标要与问题相对应。如课题名称是“降低××零件的加工废品率”, 现状也已调查清楚,设定目标就是要确定废品率由现在的多少降低到多少。 目标不要设定得多,以免把问题复杂化,通常以1个为宜,最多不要超过2个。 (2)目标要明确表示,就是要有用数据表达的目标值。没有量化的目标,在 对策实施后就无法证明是否已实现了目标。不能量化的目标,一般不能把 它设为目标。 (3)要说明制定目标的依据。制定目标,应该陈述清楚制定这个目标水平 的理由,使别的小组能从中得到启发。
4.原因分析
分析原因时要注意以下4个问题:
(1)要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若在现状调查时,已 经分析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把这个症结解决了,整个问题就可 迎刃而解,就应针对这个症结来分析原因。如果已经找到症结 所在而弃之不管,又回到针对课题的总问题来分析原因,则会 出现逻辑上的混乱,也会使分析的原因针对性不强。
中国从1978年开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开展QC小组活动,至今已有30多年的 时间。
二、QC小组的概念与特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QC小组的概念
1997年3月20日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财政部、中国科学技术协 会、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中央委员会、中国质 量管理协会联合颁发的《印发<关于推进企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意 见>的通知》中指出,QC小组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 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 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 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