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花非花》音乐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10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4 《花非花》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人音版六年级音乐教材第四单元《花非花》内容。
具体包括:第三章“花非花,雾非雾”,其中详细阐述自然界中各种声音与音乐元素相互关联,以及如何运用音乐表达自然之美。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和掌握《花非花》歌曲特点,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音乐表达自然之美能力。
3. 激发学生对音乐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变化丰富,学生需掌握不同节奏演唱技巧。
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与自然和谐之美,学会用音乐表达自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课件、黑板。
2. 学具:音乐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自然风光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美好,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兴趣。
(1)观看视频,学生分享感受。
2. 新课内容学习(1)学习歌曲《花非花》: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节奏、旋律,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美。
(2)分小组讨论:如何用音乐表现自然之美?(3)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3. 实践环节(1)教师示范演唱《花非花》,学生跟随学唱。
(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每组进行演唱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教师选取歌曲中具有代表性节奏,进行讲解与示范。
(2)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掌握节奏变化。
(3)进行随堂练习,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花非花》2. 内容:歌曲分析:节奏、旋律自然之美:音乐表达演唱技巧:节奏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音乐表达自然之美,创作一首简短歌曲。
答案:学生可根据自己对自然感悟,创作一首歌曲,要求节奏、旋律和谐。
2. 作业提交:下节课前,将作品以纸质或电子形式提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中,学生对音乐热爱得到激发,但对节奏变化掌握仍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在课后多欣赏大自然美景,积累创作素材。
2024版《花非花》音乐优质课件[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使用2024版《花非花》音乐教材的第三章“音乐与情感”部分,详细内容涉及对音乐中的情感表达、旋律与歌词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音乐传递故事和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音乐不仅是旋律的组合,更是情感与故事的载体。
2. 培养学生通过音乐表达个人情感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歌词与旋律之间相互作用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音乐中的情感深度,并能够准确表达。
教学重点:旋律与歌词的结合技巧,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技巧创作和欣赏音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吉他、黑板。
2. 学具:歌词本、五线谱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播放《花非花》的片段,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变化。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音乐的初步情感体验。
2. 例题讲解(20分钟)分析《花非花》的歌词与旋律,探讨如何通过旋律的起伏传达歌词的意境。
举例说明不同的旋律线和节奏对情感表达的影响。
3. 随堂练习(15分钟)分组讨论,每组创作一段表达特定情感的旋律和歌词。
各组分享创作,全班共同评价和讨论。
4. 理论讲解(15分钟)深入讲解音乐与情感的关系,介绍常用的音乐表达手法。
5. 互动环节(10分钟)选择几个学生现场弹奏或清唱他们的创作,其他学生点评。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左边列出本节课的情感关键词。
2. 右边展示《花非花》的典型旋律片段,并标注对应的情感变化。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段表达特定情感的音乐作品,可以是一首歌或一段纯旋律。
答案示例:创作一首关于“友谊”的歌曲,歌词和旋律要能表达出温暖和信任。
2. 提交要求:歌词和五线谱本,并简要说明创作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课程的实施效果,收集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类型的音乐,了解不同文化和时代背景下的音乐情感表达。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