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接地保护
- 格式:ppt
- 大小:2.42 MB
- 文档页数:64
保护接地,为防止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等带电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而进行的接地;保护零线-其实也就是地线,就是其中某根电线接触物体时,让漏保开关能及时跳闸,不击伤人,所称保护零线。
两种接线方式都为保护人身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1)保护接地。
电气设备因绝缘下降或损坏时,会引起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带电,人体一旦触及就会发生触电事故,为了保障人身安全,将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与接地装置进行良好的连接,称为保护接地。
有了保护接地,当人体触及带电的金属外壳时,由于人体电阻与接地电阻并联,且人体电阻(1500~ 2000Ω)远比接地电阻(要求4Ω)大,所以通过人体的电流要比流经接地装置的电流小得多,对于人的危险程度就显著地减小了。
保护接地通常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供电系统,也可用于中性点接地的供电系统。
(2)保护接零。
简称接零,就是将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用导线与供电系统的零线(指零干线或专用保护接零线)进行可靠连接,以达到保护人身安全、防止触电事故发生的目的。
保护接零用于380/220V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的供电系统。
有了保护接零,当设备外壳带电时,故障电流就由相线流经外壳到零线,再回到变压器的中性点。
由于故障回路的电阻、电抗很小,所以故障电流很大,强大的电流能把闸刀开关内的熔丝或熔断器上的熔丝熔断,切断电源,从而就可避免人体遭受触电的危险。
保护接零应由单位统一施工,在零干线上统一引入专用的保护接零线至每个开关柜(箱)及用户。
现在提倡的三相五线制供电(即三根相线、一根中性线N-工作零线和一根保护零线PE),对用户来说十分安全。
如果在每户的电能表后接一只漏电保护器及在进户处采取重复接地措施,则能有效地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若采用等电位联结,则可不必重复接地。
必须指出,在由同一台配电变压器供电的低压供电系统中,应采取同一种保护方式,即要么全部采用保护接地,要么全部采用保护接零,而不应同时采取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这两种不同的保护方式。
浅析1000V以下电网系统的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措施发表时间:2018-10-18T14:58:21.31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作者:樊武明[导读](北方铜业股份有限公司铜矿峪矿山西运城 043706) 1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的定义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及与外壳相连的金属构架用接地装置与大地可靠地连接起来,以保证人身安全的保护方式,叫保护接地,简称接地。
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及与外壳相连的金属构架与中性点接地的电力系统的零线连接起来,以保护人身安全的保护方式,叫保护接零(也叫保护接中线),简称接零。
2 保护接地应用范围图一保护接地示意图保护接地一般用在1000伏以下的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网与1000伏以上的电网中。
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中,假设电动机的A相绕组因绝缘损坏而碰金属外壳,外壳带电(见图一),在没有保护接地的情况下,当人体接触外壳时,电流经过人体和另外两根火线的对地绝缘电阻Re、RC(如果导线很长,还要考虑导线与大地间的电容)而形成回路。
如果另外两根火线对地绝缘不好,流过人体的电流会超过安全限度而发生危险。
在有保护接地的情况下,当人体接触带电的外壳时,电流在A相碰壳处分为两路,一路经接地装置的电阻Rd,一路经人体电阻Rr,这两路汇合后再经另外两根火线的对地绝缘电阻Re和RC构成回路。
由于Re<<Rr,所以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这就避免了触电危险。
3 保护接零应用范围保护接零一般用在1000伏以下的中性点接地的三相四线制电网中,目前供照明用的380/220伏中性点接地的三相四线制电网中广泛采用保护接零措施。
如图二所示。
一旦某一根绝缘破损与金属外壳接触,就会形成单相短路,电流很大,于是保险丝熔断(或自动开关自动切断电路),电动机脱离电源,从而避免了触电危险。
图二保护接零4 原因分析1)根据电气安装规程规定,在1000伏以下中性点接地系统中,用电设备不允许采用保护接地(图三),原因分析如下:这是因为当某一相绝缘破损与金属外壳接触时,电流Id便会经过大地回到变压器的中性点,而这时流过保险丝的电流很可能小于保险丝的熔断电流,保险丝不断,金属外壳仍与电源相连。
接地保护与漏电保护
一、接地爱护
接地爱护是平安防护技术的主要措施之一。
消失故障时,比如电气设备绝缘被击穿后,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以及与之相连的机器、管道等金属部分可能呈现危急的对地电压、人体触准时便可能发生触电危急。
为保证人身平安、削减或避开触电事故的发生,将电器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与大地做电气联接,称为接地爱护。
采纳了接地爱护,可使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远小于设备故障时的对地电压,因而大大减轻了触电危急。
不接地电网与大地没有电气联接,对地之间只有绝缘电阻和分布电容存在,又称对地绝缘电网或系统。
10KV高压系统多为这种运行方式。
低压系统通常采纳三相四线制,假如其中性点不接地即属不接地电网,又称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二、接零爱护
不接地电网运用接地爱护措施是当绝缘良好、电网分布范围较小时,其绝缘电阻可限制触电电流,对触电有肯定防护作用,因此多用于线路较短,分布范围小。
环境正常、线路能常常保持绝缘良好的状况。
不接地电网的缺点是一相故障接地时,其它相对地电压上升为线电压因而增加触电的危急性;故障点难于发觉,不能很好地利用爱护装置;对高压窜入低压及绝缘损坏带来的危急需采纳特别的措施。
因此,在大部分场合,特殊是分布较广的低压系统,都采纳中性点直接接地的
运行方式,称为接地电网或中性点接地系统。
接地电网中的中性点接地,称为工作接地,即为了系统平安运行而采纳的接地。
接地的中性线即为零线。
所谓接零爱护,就是把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部分接于电源的零线,不存在危急电压;同时,漏电将造成单相短路,短路电流通常很大,足以促动爱护装置快速切断电源,消退触电危急。
电力系统接地短路故障种类及接地保护方式直观分析电力系统按接地方式分类,有中性点接地系统和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其中,两种接地系统按接地故障的方式分类,又有单相接地、两相接地、三相接地3种短路故障。
单相接地是最常见的线路故障,两相接地、三相接地出现几率小,但有明显的相间短路特征。
★中性点接地系统1.单相接地故障2.两相接地故障3.三相接地故障★中性点不接地系统1.单相接地故障2.单相接地故障3.三相接地故障☆单相接地故障特点:1.一相电流增大,一相电压降低;出现零序电流、零序电压。
2.电流增大、电压降低为同一相别。
3.零序电流相位与故障相电流同向,零序电压与故障相电压反向。
4.故障相电压超前故障相电流约80度左右(短路阻抗角,又叫线路阻抗角);零序电流超前零序电压约110度左右。
☆两相短路故障特点:1.两相电流增大,两相电压降低;没有零序电流、零序电压。
2.电流增大、电压降低为相同两个相别。
3.两个故障相电流基本反向。
4.故障相间电压超前故障相间电流约80度左右。
☆两相接地短路故障特点:1.两相电流增大,两相电压降低;出现零序电流、零序电压。
2.电流增大、电压降低为相同两个相别。
3.零序电流向量为位于故障两相电流间。
4.故障相间电压超前故障相间电流约80度左右;零序电流超前零序电压约110度左右。
☆三相短路故障特点:1.三相电流增大,三相电压降低;没有零序电流、零序电压。
2.故障相电压超前故障相电流约80度左右;故障相间电压超前故障相间电流同样约80度左右。
★电力系统工作接地(接地保护)变压器或发电机中性点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连接,称为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分为直接接地与非直接接地(包括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两类,工作接地的接地电阻不超过4?为合格。
☆电网中性点运行方式:大接地电流系统(110kV及以上)1.直接接地,又称为有效接地2.经低电阻接地大接地电流系统(35kV及以下)1.不接地,又称为中性点绝缘2.经消弧线圈接地3.经高阻接地煤矿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1.井下3300、1140、660V系统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2.6、10kV主要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3.35kV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4.110kV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举例: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和中性点直接接地★接地保护系统的型式文字代号☆第一个字母表示电力系统的对地关系:T--直接接地I--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
保护接地的应用范围1.各种不接地配电网保护接地适用于各种不接地配电网,包括交流不接地配电网和直流不接地配电网,也包括低压不接地配电国和高压不接地配电心。
在这类配电x中,凡由于绝缘损坏或其他原因而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除另有规定外,均应接地。
它们主要包括:(1)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的金属底座和外壳:(2)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3)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4)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5)交、直流电力电缆的金属接头盒、终端头和膨胀器的金属外壳和电场的金属护层,可触及的金属保护管和穿线的钢管;(6)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7)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8)装在配电线路杆上的电力设备:(9)在非沥青地面的居民区内,无避雷线的小接地短路电流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士村塔;(10)电除尘器的构架;(11)封闭母线的外壳及其他裸露的金属部分:(12)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和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13)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14)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
2.电气设备的某些金属部分电气设备下列金属部分,除另有规定外,可不接地:(1)在木质、沥青笔不良导电地面,无裸露接地导体的干慢的房间内,交流额定电压 380v 及以下,直流客定电压 440V 及以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但当有可能同时触及上述电气设备外壳和已接地的其他物体时,则仍应接地。
(2)在干燥场所,交流额定电压 127V及其以下,直流额定电压11v及其以下的电气设备的外壳。
(3)安装在电屏,控制屏和配电装置上的电气测量仪表、继电器和其他低压电器等的外壳,以及当发生绝缘损坏时不会在支持物上引起危险电压的绝缘子的金属底座等。
(4)安装在已接地金属框架上的设备,如穿墙套管笔(但应保证设备底与金属框加接触良好)。
(5)额定电压220V 及其以下的蓄电池室内的金属支架。
高压接地保护的原理
高压接地保护是一种用来保护电力系统设备和人身安全的保护措施。
其原理是通过将系统的接地电阻控制在一个较低的范围内,使系统接地不会产生过大的电流,从而防止设备受损和人身触电的危险。
高压接地保护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接地方式:通过将系统中的接地点与地面相连接,形成一个接地回路,将系统的电位与地电位连接起来。
接地可分为星型接地和单点接地等不同方式,根据电网要求选择适当的接地方式。
2. 接地电阻:通过控制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限制接地电流的大小。
低电阻接地可有效降低接地电位,减小系统和人身的触电风险。
而过高的接地电阻会使接地电流过大,对电网设备造成损坏。
3. 接地保护装置:接地保护装置是实现高压接地保护的核心设备,其主要功能是检测系统的接地故障,并在故障发生时迅速切断接地故障点。
接地保护装置可根据不同的接地方式和系统要求选择合适的装置类型和配置。
4. 绝缘监测:高压系统中的绝缘状况对接地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很多情况下,绝缘故障可能导致接地电流突变或突增,因此进行绝缘监测可以提前发现并处理绝缘故障,保护系统的安全。
总之,高压接地保护的原理是通过控制接地电阻,确保系统的接地电流不超过一定范围,保护系统设备和人身安全。
同时,通过适当的接地方式、接地保护装置和绝缘监测等手段,提高接地保护的可靠性和灵敏度。
330-500kv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线路保护一、330-500kv电网的特点选择330-500kv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线路保护方式时,应慎重考虑超高压电力系统的特点:(1)输送功率大,稳定问题严重,要求保护可靠性高,动作要快;(2)线路负荷电流大,故障电流相对较小,有时甚至还可能出现故障,电流比负荷电流小的情况。
这将使保护装置的某些启动元件或测量元件不能满足灵敏性的要求;(3)由于线路长,电压高,导线中的分布电容将明显增大,将对保护产生下列影响:1)线路空载合闸时,由于断路器三相触头不同时合闸出现的零、负序电流,可能使保护误动作;2)外部短路时,被保护线路两端电流不相等,在双回线路或环形网络中非故障线路上可能出现两端电位相同的情况(相当于内部短路)保护可能误动作;3)系统故障的暂态过程中,分布电容会通过线路电感放电,产生同频分量电流;4)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线路两端的电流不是相差180°; (4)在线路上常常装有串联补偿电容,它对保护会产生下述影响:1)阻抗继电器的测量阻抗不能与线路长度成正比例;2)故障时,串联补偿电容的保护间隙可能不同时击穿产生附加零、负序分量;3)在系统故障的暂态道程中,会出现低频分量;(5)由于超高压线路的l/r大,因而非周期分量的衰减时间常数大,有时可达200-300ms以上,当线路上装有并联电抗器时,会产牛附加的直流分量;(6)非全相运行带来的影响;(7)高频信号在长线路I的传输衰耗大,通道干扰电平较高;(8)超高压系统多采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其二次电压个能快速准确地反映一次电压的变化。
二、330-500kv线路继电保护的配置方式主保护是满足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要求,能以最快速度有选择地切除被保护设备和线路故障的保护;后备保护是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来切除故障的保护。
后备保护可分为远后备保护和近后备保护两种。
远后备保护是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电力设备或线路的保护来实现的后备保护。
几种接地保护方式(TN-C,TN-S,TN-C-S)TT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
TT方式供电系统的特点如下:1)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相线碰壳或设备绝缘损坏而漏电)时,山于有接地保护,可以大大减少触电的危险性。
但是,低压断路器(自动开关)不一定能跳闸,造成漏电设备的外壳对地电压高于安全电压,属于危险电压。
2 )当漏电电流比较小时,即使有熔断器也不一定能熔断,所以还需要漏电保护器作保护,因此TT系统难以推广。
3 )TT系统接地装置耗用钢材多,而且难以回收、费工时、费料。
现在有的建筑单位是采用TT系统,施工单位借用其电源作临时用电时,应用一条专用保护线,以减少需接地装置钢材用量。
TN方式供电系统的特点如下:1)一旦设备出现外壳带电,接零保护系统能将漏电电流上升为短路电流,这个电流很大,是TT系统的5.3倍,实际上就是单相对地短路故障,熔断器的熔丝会熔断,低压断路器的脱扣器会立即动作而跳闸,使故障设备断电,比较安全。
2 ) TN系统节省材料、工时,在我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广泛得到应用,可见比TT 系统优点多。
TN-C是用工作零线兼作接零保护线,可以称作保护中性线。
TN-C方式供电系统的特点如下:1 )由于三相负载不平衡,工作零线上有不平衡电流,对地有电压,所以与保护线所联接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有一定的电压。
2 )如果工作零线断线,则保护接零的漏电设备外壳带电。
3 )如果电源的相线碰地,则设备的外壳电位升高,使中性线上的危险电位蔓延。
4 )TN-C系统干线上使用漏电保护器时,工作零线后面的所有重复接地必须拆除,否则漏电开关合不上;而且,工作零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断线。
所以,实用中工作零线只能让漏电保护器的上侧有重复接地。
5 )TN-C方式供电系统只适用于三相负载基本平衡情况。
TN-S是把工作零线N和专用保护线PE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
TN-S方式供电系统的特点如下:1 )系抵正常运行时,专用保护线上不有电流,只是工作零线上有不平衡电流。
电气设备接地、接零保护规定
电气设备的接地和接零保护是保障人员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关于电气设备接地和接零保护的一些规定:
1. 接地保护: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导体和其他可导电部分应该通过接地电缆与地面连接,形成可靠的接地路径。
接地的目的是保护人员免受电击,特别是在设备发生故障时。
2. 接零保护:接零保护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零线与地线连接,形成一个低阻抗的回路。
接零保护的目的是保护人员免受电气设备故障时的触电风险。
在正常情况下,接零保护不会发生电流流动,只有在设备发生故障时,才会有电流流过接零线。
3. 接地电缆:接地电缆应该具备足够的导电能力和机械强度,能够抵抗电线的短期过载和短路电流。
接地电缆应该符合国家或地方的相关标准和规定。
4. 接地电极:接地电极是将电气设备的接地电缆连接到地面的设施。
常用的接地电极包括接地棒、接地网和接地塔等。
5.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是由接地电缆、接地电极和其他设备组成的整体。
接地系统的设计和安装应该符合国家或地方的相关标准和规定。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接地和接零保护规定可能会因地域和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因此,在进行电气设备的接地和接零保护时,应该参考和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第 1 页共 1 页。
10kV电网单相接地保护措施探讨摘要:10kV电网单相接地是线路中常见故障,虽然这一故障的危害并不太严重,但为了确保用户的正常生活,仍需相关部门在最短时间内解决,以恢复用户的使用。
同时,还应建立一套故障检测系统,以提高故障解决效率和线路安全性能。
关键词:10kV电网;单相接地;保护措施由于电线覆盖范围广,不同地区气候差异大,地理环境及线路条件差,极易发生单相接地。
10kV电网中单相接线的存在将严重影响电路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因此,要深入了解10kV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原因并寻找解决方法。
一、单相接地概述单相接地是电力系统常见的一种故障,表示三相系统中的其中一相和大地发生了短路。
它是10kV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单相接地故障是配电系统最常见故障,多发生在潮湿、多雨天气。
由于树障、配电线路上绝缘子单相击穿、单相断线及小动物危害等诸多因素引起。
单相接地不仅影响了用户的正常供电,而且可能产生过电压,烧坏设备,甚至引起相间短路而扩大事故。
二、10kV电网单相接地故障产生原因及影响危害1、原因。
单相接地是电路故障中常见的现象,造成这种故障的原因为:①许多电路的线路通道不良,并且暴露在空气中,有时天气不好时易发生单相接地;②外力的破坏也会导致单相接地,线路一般处于相对较高的地方,但有时当车辆过高接触到线路时,会造成单相接地;③自然环境的影响,夏季打雷或冬季下雪时,易造成单相接地;④与其他线路过于接近,且由于一些原因相交则会导致线路单相接地。
2、影响危害。
虽然发生单相接地时电路能继续使用,但却对人体有伤害,所以必须在最短时间内解决这一问题。
单相接地故障可能导致电压升高,使电压超过设备使用电压的控制范围,造成设备损伤;此外,当发生单相接地时,会产生接地电流,这些电流可能较大也可能较小,若电流过小,电弧会熄灭,但电流较大,电弧越稳定。
同时,过高的电弧温度会损坏设备,甚至引发火灾等,例如,森林中过高的电弧温度极易引发火灾。
1 中性点不接地电网的接地保护电力电网小接地系统大部分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而单相接地保护的变化已从传统接地保护发展到无人值守变电所配合综合自动化装置的接地保护、接地选线装置等,其保护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1) 系统接地绝缘监视装置:绝缘监视装置是利用零序电压的有无来实现对不接地系统的监视。
将变电所母线电压互感器其中一个绕组接成星形,利用电压表监视各相对地电压,另一绕组接成开口三角形,接入过电压继电器,反应接地故障时出现的零序电压。
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开口三角形出现零序电压,过电压继电器动作,发出接地信号。
该保护只能实现监测出接地故障,并能通过三只电压表判别出接地的相别,但不能判别出是哪条线路的接地。
要想判断故障线路,必须经拉线路试验,必将增加了对用户的停电次数。
且若发生两条线路以上接地故障时,将更难判别。
装置可能会因电压互感器的铁磁谐振、熔断器的接触不良、直流的接地、回路的接触不良而误发或拒发接地信号。
(2) 零序电流保护:零序电流保护是利用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比非故障线路零序电流大的特点来实现选择性的保护,如DD-11接地电流继电器和南自厂的RCS-955系列保护。
该保护一般安装在零序电流互感器的线路上,且出线较多的电网中更能保证它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但由于零序电流互感器的误差,线路接线复杂,单相接地电容的大小、装置的误差、定值的误差、电缆的导电外皮等的漏电流等影响,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线路零序电流二次反映不一定比非故障线路大,易发生误判断、误动。
(3) 零序功率保护:零序功率方向保护是利用非故障线路与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相差180°来实现有选择性的保护。
如传统的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无人值守综自所应用的如南瑞DSA113、119系列零序功率方向保护。
零序功率方向保护没有死区,但对零序电压零序电流回路接线等要求比较高,对系统中有消弧线圈的需用五次谐波功率原理。
(4) 小电流接地选线综合装置:随着电力科技的发展,近年来小电流接地电力系统逐步应用了独立的小接地电流选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