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史绪论
- 格式:ppt
- 大小:13.02 MB
- 文档页数:68
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上古神话、甲骨卜辞孕育诗的雏形。
中国的诗歌
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它是在人们的劳动、歌舞中渐渐形成和发展
起来的。
夏商时代和西周初期,以原始宗教文化为主,文化的主要
承担者是巫现,传为神农时的《蜡辞》,就是上古流传下来的驱祸
祈福的咒语歌谣。
此外,甲骨卜辞、《易》卦爻辞中有些作品,句
法简单整齐,偶尔协韵,是早期诗歌创作的萌芽。
2. 第二阶段:《诗经》《楚辞》奠定传统诗歌的风骚精神。
西
周时期学在官府,贵族成了文学主要创作者,比如《诗经》中的三颂、大雅和小雅。
民间歌谣经专人采集后演奏给天子听。
“风”是《诗经》中的精华,内容包括15个地方的民歌,具有现实主义精神。
《楚辞》和《诗经》奠定了以风、骚为基础的传统诗歌的创作规范。
3. 第三阶段:汉代乐府诗及魏晋南北朝民歌时期。
诗歌在汉代
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民
歌呈现出更加繁荣的景象,尤其是南朝民歌,其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
中国诗歌发展史简述鲁迅先生说:先民在劳动中,为了协调动作,消除疲劳。
“其中一个叫‘抗育抗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下来,这就是文学”。
(《门外文谈》)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中国诗歌发展史,方便大家学习。
简述进行诗歌创作不仅要有丰富的情感和想象,而且还要有人生意识、空间意识、社会意识和民族意识,对中国的文化历史与传统进行纵横思考,对当前的现实生活也要进行哲理的思索。
为此,我们对中国诗歌发展史要有一个大致的认识,脑中要形成一个大概的轮廓。
下面我们分几个阶段进行简要阐述:一、先秦诗歌(一)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共三百零五篇,故又称《诗三百》,包括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约五百多年的历史。
全集分风、雅、颂,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雅分“大雅”、“小雅”,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
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子曰:《诗》三百,一言蔽之,曰:思无邪。
”如《关睢》,这是一首民间情歌,用起兴的艺术手法着笔,“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写青年男子思恋少女,感情真挚大胆。
由于此诗思想、艺术性都很强,且为《诗经》之首篇,故历来均受重视。
(二)屈原《离骚》《离骚》是屈原作品中最伟大的一首抒情诗,在我国诗史具有独特地位。
《离骚》篇名之意,据汉代班固所释为: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已遭忧作辞也。
全诗共373句,2490字。
两千多年前,有这样的鸿篇巨制,确为我国诗史上之骄傲啊。
屈原的代表作除此外,还有《九歌》、《天问》等。
二、秦汉诗歌我国的诗歌发展至汉魏之间,出现一个新的局面,主要是乐(yue)府诗、民间歌辞与文人五言诗。
(一)乐府:乐府原为秦时设置的音乐机关,后经汉武帝充实编改,其任务是制定乐谱,搜集歌辞等;魏晋六朝,乐府则是指带有音乐性的诗体,逐步转变为一种新的诗体的名称。
唐时的乐府是相对于近体诗与一般五七言古诗而言的另一种比较活泼质朴的诗体,“感于衰乐,缘事而发,”具有现实主义传统。
隋唐五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总结一、绪论1.唐代诗歌的分期●初唐:高祖武德元年(618)—玄宗开元初年(713)上官仪、沈佺期、宋之问、四杰、陈子昂●盛唐:玄宗开元元年(713)—代宗大历元年(766)李白、杜甫、山水田园派、边塞诗派●中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元宗开成元年(836)大力十才子、元白诗派、韩梦诗派。
●晚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唐末(907)李商隐,杜牧2.唐代的散文(韩愈、柳宗元等人倡导古文运动),小说(唐传奇文言短篇小说),变文和词(花间诗人温庭筠等)3.唐代文学发展繁荣的原因●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提供了物质条件(影响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漫游,积极进取)●统治阶级的提倡和重视,以诗词歌赋,曲式的科举制和行卷之风盛行,促进了文学创作的发展。
●政治开明,思想界宽松活跃,儒释道并存,为唐代作家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
●文化方面,南北文化,国内各民族文化,中外文化交流。
●唐代世人生活的影响,漫游、入幕、读书山林、贬谪。
二、隋及初唐文学1.齐梁文学的弊端:讲究声律、对仗、词藻、文辞冗长,多饮风弄月。
隋代诗歌基本延续齐梁文风,缺乏创新,呈现出过度状态,初步显出南北文风融合的倾向2.隋初文学多见质朴刚健之气,隋炀帝希望以南方文化来统领改造统一的中国文化,所以他刚健与清丽并重;因为他一直在巡游,赋予了它的宫廷文学集团在文化地域上由塞北到江南的流动性,创作风格上,由刚健而富艳的两重性3.贯穿初唐百年诗歌发展的现索●近体诗的发展与定型,如上官仪●唐诗的革新,如王绩、陈子昂4.太宗朝宫廷文学●贞观诗坛:唐太宗及其周围的诗人。
特点:多君臣尹畅应氏凤达内容多歌功颂德写景咏物为主风格宏利雅正。
●上官体,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体,其诗多奉和应制之作,内容空泛,重视诗歌的形式技巧,讲求对仗和辞藻之美,风格“绮错婉媚”其地位嫌贵,使人纷纷效仿,称上官体三、盛唐诗坛1.孟浩然、王维与隐逸诗人群体●山水田园诗在盛唐兴盛的原因●山水田园诗派: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
中国诗歌发展史概述中国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其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贯穿了数千年的时间。
在这个漫长的历程中,中国诗歌经历了多个重要的阶段和风格变迁,塑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和人类情感的表达方式。
先秦时期,出现了伟大的山水诗和祭祀赋。
在《诗经》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最古老而珍贵的诗歌作品,记录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感受和思考。
这些诗歌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揭示了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代的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成为了主流诗体。
刘向、陶渊明和王勃等诗人的作品,展现了对自然和人性的独特理解,提炼出中国诗歌中的典型主题和意象。
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被誉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期,杜甫、李白、王之涣等一大批伟大的诗人涌现,他们的作品以豪放奔放的风格和宏大的气魄闻名于世。
唐诗的特点是以五言和七言绝句为主要形式,注重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和韵律优美。
宋代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阶段。
宋诗派别众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南宋的词和北宋的豪放派。
南宋的词以婉约细腻、抒发个人情感为特点,而北宋的豪放派注重宏大的视野和写实主义风格。
苏轼、辛弃疾、杨万里等一批诗人的作品为宋代诗坛增添了无数的辉煌篇章。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明、清等时代的诗歌发展也各具特色,既有沉郁深沉的抒情诗,也有婉约细腻的词牌。
近代以来,中国诗歌在追求自由创新的同时,也受到了西方文学的影响,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现代诗歌风格。
总的来说,中国诗歌发展史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表达方式的演变。
它既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也是一个迷人的文化宝库。
中国诗歌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仅展示了中国人的独特审美观和人文精神,也为后代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