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檀弓下》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篇》
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 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
大教育家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论语·述而》
(1)首创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 局面,主张“有教无类” ;
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针对性的教育他,凡 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 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做。
(2)主张“因材施教”,发现和总结了许多教 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主张 启发式教学;
➢ 孔子55岁起周游列国14年,游说诸侯,希望大家遵 守周礼,讲仁、信,重建社会秩序,结果处处碰壁。
B. 主张“兼爱”、“非攻” C.历史是进步的,后代总要胜过前代 D.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C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 B.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C.《论语》是孔子的著作 D.孟子主张实行“仁政”
战国时的儒家 代表人物:孟子
1)主张实行“仁政”,“民为贵”、“君为轻”。 2)强调个人的修养。推崇“威武不能屈,富贵不
能淫,贫贱不能移”的精神。 3)后世把孔子和孟子合称孔孟。
孟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目标导学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中文名:孔丘 别名:孔子、仲尼、圣人 国籍:春秋·鲁国 出生地:山东曲阜尼山 职业: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成就:开创儒家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