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B题:西安市环境空气质量问题数模论文(DOC)

B题:西安市环境空气质量问题数模论文(DOC)

B题:西安市环境空气质量问题数模论文(DOC)
B题:西安市环境空气质量问题数模论文(DOC)

装订线

摘要

本文对西安市的空气污染程度、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以及对西安市未来一周空气污染情况的预测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空气污染指数API对西安市大气环境进行了评测,同时也利用空气质量指数AQI对相应大气环境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并将两者作比较。利用模糊数学评价模型建立合理的综合评价,对空气污染原因进行研究。通过平滑指数法对西安市的空气污染趋势进行分析,预测未来一周的空气污染情况。根据研究分析结果提出较为客观的合理化建议。

问题一使用Excel对西安市大气污染物浓度监测数据、各区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以及气象数据等多方面数据进行分类、总结。本文结合气象数据,首先通过各区县API指数趋势、西安市API指数因素趋势、API与生产总值相关性分析对西安市空气质量从API指数角度进行评价,然后通过各区县AQI指数趋势、西安市AQI指数因素趋势对西安市空气质量从AQI指数角度进行评价,最后对API指数与AQI指数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问题二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方法分析影响西安市空气质量的因素,

本文主要考虑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

10),以及细颗粒物(PM

2.5

)

四个主要污染因子。将大气环境质量按照最大隶属原则,划分三个污染等级;根据污染等级利用降半阶梯型求出隶属函数;对西安市四个代表区域的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进行评价,结合隶属函数得到模糊关系矩阵R;计算这四大因素所占的权重得到权重矩阵A;在此基础上,得到模糊综合评价矩阵B,反应出主要影响因子及其对各个污染等级的隶属度。

问题三采用指数平滑法模型,结合相关数据运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考虑到污染级别不同和首要污染物的种类两个因素来对西安市未来一周(2013年4月30日至5月6日)的空气质量状况进行预测。

最后本文根据以上研究分析得出的结论,结合西安市具体情况、主要环境污染因子等,对西安市环保部门提出有关环境空气质量检测与控制方面的合理性意见。并就当下倡导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出发,对如何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给出指导性建议。最后就西安市未来一周的空气质量预测给出出行和生活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空气质量指数AQI,空气污染指数API,模糊数学法,隶属度,相对权重,指数平滑法,可吸入颗粒,细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3)

1.1背景介绍 (3)

1.2 问题概述 (3)

二、基本假设 (4)

三、问题的分析 (4)

四、符号说明 (5)

五、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5)

5.1问题一模型建立与求解 (5)

5.1.1使用空气污染指数(API)进行评价 (5)

5.1.2使用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进行评价 (9)

5.2问题二模型建立与求解 (11)

5.2.1评价标准 (11)

5.2.2评价步骤 (12)

5.3问题三模型的建立于求解 (18)

5.4问题四的分析解决 (22)

六、模型评价,改进及推广 (23)

6.1模糊数学评价模型 (23)

6.2指数平滑的方法模型 (23)

七、参考文献 (24)

八、附录 (25)

一、问题的提出

1.1背景介绍

大气环境是指包围在地球外围的空气层,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大幅攀升,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经济发达地区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量显著增长,臭氧(O3)和细颗粒物(PM7820849752.5)污染加剧,在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总悬浮颗粒物(TSP)污染还未全面解决的情况下,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PM2.5和O3污染加重,灰霾现象频繁发生,能见度降低,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以及污染治理等问题再一次引起大众的关注。

目前新标准中对大气质量的监测主要是监测大气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可吸入颗粒物(PM10,粒子直径小于等于10μm)以及细颗粒物(PM2.5,粒子直径小于等于2.5μm)等六类基本项目和总悬浮颗粒物(TSP)、氮氧化物(NOx)、铅(Pb)、苯并[a]芘(BaP)四类其他项目的浓度。研究表明,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好坏与季节、城市能源消费结构等因素的关系十分密切。

1.2 问题概述

本文主要针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相关分析:

1)根据西安市的13个监测点(从2010年1月1日至4月28日)污染物浓度

监测数据,使用空气污染指数(API)和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对西安市的空气质量进行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2)根据分析结果得出影响西安市空气质量的原因;

3)然后对未来一周(2013年4月30日至5月6日)西安市的空气质量进行

预;

4)就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与控制对西安市环保部门提出意见。

二、基本假设

1.假设表格中已有的数据具有权威性,值得相信,具有使用价值。

2.假设空气质量相同等级的污染程度相同

3.不考虑突发事件即人为因素(如工业事故)造成的空气质量突变。

4.假设各种因素对环境的影响最终主要表现在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

粒PM

10、细颗粒物PM

2.5

上,其他影响因素忽略掉。

5.假设影响大气环境的各项因素不会出现非预期的剧烈变化。

6.在分析西安市各个区域的空气质量情况时,取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假

设其能基本反映西安市的大气环境情况。

7.假设PM2.5可根据其浓度及等级划分,分到相对应的API的三个污染等级

中作分析。

8.分析主要污染因素时,假设忽略季节、天气以及人为的影响问题。

三、问题的分析

1)问题一要求分别使用空气污染指数(API)和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对西安市的空气质量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本文结合气象数据,首先通过各区县API指数趋势、西安市API指数因素趋势、API与生产总值相关性分析对西安市空气质量从API指数角度进行评价,然后通过各区县AQI指数趋势、西安市AQI指数因素趋势对西安市空气质量从AQI指数角度进行评价,最后对API指数与AQI指数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2)问题二是要求分析影响西安市空气质量的因素,本文主要考虑空气污染指数的三个指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以及细颗粒物(PM2.5)四个主要因素。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方法,首先对西安市四个代表区域的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进行评价,求出西安市不同区域主要大气污染物综合污染程度;然后考虑这四大因素在总体中的地位配以适当权重,并将大气环境质量按照最大隶属原则,划分不同环境空气质量等级,在此基础上用模糊概念进行推理,经过运算得出评价结果。

3)问题三要求对西安市未来一周空气质量做出预测分析。本文采用指数平滑法进行分析预测,指数平滑法是在移动平均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法,它是通过计算指数平滑值,配合一定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现象的未来进行预测。其原理是任一期的指数平滑值都是本期实际观察值与前一期指数平滑值的加权平均。基本模型如下:Ft+1=a﹒Yt + (1-a)Ft。

4)问题四主要是根据上述的计算分析结果,结合西安市的实际情况以及季节、天气等因素,就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与控制对西安市环保部门提出意见。

四、符号说明

五、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5.1问题一模型建立与求解

分别使用空气污染指数(API)(旧标准)和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对西安市的空气质量进行评价(新标准),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5.1.1使用空气污染指数(API)进行评价。

1)结合西安地区近几年来的气象数据,从如上西安市2010~2012年的API 趋势图可得,由于西安作为一供暖城市,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大量的供暖锅

炉向空气中排放废气,又由于西安的冬季干燥少雨雪,无法及时消除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很大程度上使每年的第一季度API季度平均值徘徊在100左右,常常是该年内最高峰,空气质量状况为Ⅱ或Ⅲ级。而后,随着降雨量的增大,西安的API指数逐渐好转,空气质量状况维持在Ⅱ级。但2013年冬季的西安,由于长时间没有降雨,API的平均指数创下了几年最高,接近于120的值是西安一直处于轻微污染的情况下。由各个检测点的数据比较发现,以围绕西安市市中心的几个区的API值较高,然后逐渐向郊区递减。

2) 现就检测API 指数时所监测的各项数据发展趋势分析西安空气质量。

A. SO 2:主要来源是集中供暖产生的废气。分析SO 2的趋势线可知,每年第一

季度其浓度最高,第四季度次之,第三季度最低,这与采暖期污染源增加和非采暖期污染源减少相对应。每年的SO 2污染浓度最大值与当年的最冷月相对应。

B. NO 2: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的排放。分析NO 2的趋势线可知,每年第一季度

其浓度最高,第四季度次之,第三季度最低。其随着西安市车辆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呈正相关。。

C. PM 10: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的排放、不合格烟尘排放。每年第一季度其浓

度最高,第四季度次之,第三季度最低。由于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与绿化植被覆盖率、最近降雨量相关,所以在降雨量最大的夏天,PM10值最低,在春秋季较高。每年的PM10最大值与当年的降雨量相对应。

比较三者数据可发现,在用API 指数评价西安空气质量时,PM10是决定因

素,NO 2的浓度随着车辆的增多已逐渐超过SO 2的浓度,SO 2也由于西安市对锅炉供暖的加强管理而逐渐减低。

3)现结合西安市各区县生产总值与API 指数的比较,分析API 指数与生产总值的关系。

结合西安各区县生产总值分布图与西安各区县API指数趋势图分析可得,在以设备制造、纺织、石化、电力等污染较重的工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地区,如莲湖区等,其API指数明显高于相对于经济较落后、产业规模小的地区,如灞桥区等,说明在API指数往往随着当地工业化程度变化,呈正相关。

结合生成总值与API的比较图分析可得,工业化程度是API指数的一个关

键因素之一,不是唯一决定因素。在每年供暖期间的API指数,由供暖、工

业、车辆等因素共同决定。随着西安产业结构的优化与管理,第三服务业的产

值增长,其在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多,工业生产总值在总生产总值中

所占比重减少,这导致生产总值的增长与API指数的关系逐渐变小,两者之间

的相关性逐渐减低。

5.1.2使用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进行评价。

1)由于我国是从2013年起开始正式检测AQI,所以结合西安地区2013

年来的气象数据与西安市2013年的AQI趋势图可得,由于西安作为一供暖城市,大量的供暖锅炉向空气中排放废气,又由于西安的2013年后干燥少雨雪,导致西安的PM10与PM2.5值居高不下,使AQI指数在1、2月份保持在200以上,空气质量状况为五级重度污染,长期的雾霾天气不宜出门,医院患者明显增多。而后,随着3月的几场降雨,西安的AQI指数逐渐好转,空气质量状况有一定改善。随着供暖期的结束,西安的AQI指数出现明显下降,空气质量以改善为四级轻度污染。

2)现就检测AQI指数时所监测的各项数据发展趋势分析西安空气质量。

A.SO

2:主要来源是集中供暖产生的废气。分析SO

2

的趋势线可知,本年1月

份至4月份,SO

2

污染浓度逐渐降低,尤其是3月份停止供暖之后,西安四

月份的SO

2

污染浓度下降了35%。这与采暖期污染源增加和非采暖期污染源

减少相对应。预计,每年的SO

2

污染浓度最大值与当年的最冷月相对应。

B.NO

2: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的排放。分析NO

2

的趋势线可知,本年1月份至4

月份,NO

2

污染浓度逐渐降低。其随着西安市车辆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呈正相关。。

C.PM

10

: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的排放、不合格烟尘排放。本年1月份至4月份,PM10污染浓度逐渐降低。由于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与绿化植被覆盖率、最近降雨量相关,所以在4月几场大的降雨量后,PM10值降低了

43%。预计,每年的PM10最小值与当年的降雨量相对应。

D.CO: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的排放、集中供暖产生的废气。本年1月份至4

月份,CO污染浓度逐渐降低。在车流量大、住宅区密集的地方,CO污染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的排放、不合格废气排放。本年1月份至4月份,E.O

3

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O

污染浓度逐渐上升。汽车废气和工业排放物会释

3

放出一系列氮氧化物气体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春末、夏季和初秋阳光灿烂的高温天气条件下,NO

和VOC与氧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臭氧。与温度

X

和日照存在正相关,湿度存在负相关。

: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的排放、集中供暖产生的废气。判断雾霾天气的

F.PM

2.5

主要指标。由于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与绿化植被覆盖率、最近降雨量相

关,所以在4月几场大的降雨量后,PM2.5值降低了25%。预计,每年的PM2.5最小值与当年的降雨量相对应。

3)API、AQI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由于AQI参与评价的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臭氧(O3)、一氧化碳(CO)6项,每小时发布一次;而API评价的污染物仅为SO2、NO2和PM103项,每天发布一次,而雾霾的主因——PM2.5并未纳入其中。

观察API与AQI的趋势图可以明显看到,因为关注到了细颗粒物,在供暖期1~2月份内,AQI指数要么比API高,要么等于API;在非供暖其

3、4月份后,AQI与API指数一般相同。

就数据的准确性而言,由于AQI采用的标准更严、污染物指标更多、发布频次更高,其评价结果也更加接近公众的真实感受、更准确。

5.2问题二模型建立与求解

5.2.1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并将AQI中新增的计算因素PM2.5控制标准日平均,指数级别转换为API指数级别:一级、二级、三级,对应空气质量指数的一二级、三四级、五六级。

表1 大气质量评价标准(日平均)

(单位:mg/m3)

5.2.2评价步骤

1)确定被评价污染物各因子的集合:U={u(SO2),u(NO2),u(PM10),u(PM2.5)}

2)确定评价集:根据表1的大气质量评价标准设定评价集:

V={v(一级),v(二级),v(三级)}

3)污染物隶属关系的确定

隶属度是描述污染物的啊哈能量与各个污染物等级之间的相关程度的参数。由于确定空气污染程度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空气分级标准也是模糊

)来划分分级界限是科学的。

的,所以采用隶属度(r

ij

在计算污染物的隶属度时,需要选择一个隶属度函数,本文采用降半阶梯型隶属函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j 表示污染的等级,j=1,2,3;

X i 表示换江中的第I 种污染物的实测值; S ij 表示第I 种污染物的第j 级标准值; r ij 表示第I 种污染物对第j 级的隶属度。 根据SO 2的三级标准可做出其三个级别的隶属函数:

一级标准: 1 x <=0.05

U 1(x) = 0.150.150.05

x

-- 0.05 <=x <=0.15 (1)

0 x >=0.15

二级标准:

0.150.150.05

x

-- 0.05 <=x <=0.15

U 2(x )=

0.250.250.15

x

-- 0.15<=x <=0.25 (2)

X <=0.05,x >=0.25

三级标准:

0 x <=0.15

U 3(x )=

0.15

0.250.15

x -- 0.15

1 X >=0.25

同理,其他各项指标可按相同的方法求出隶属函数,从而可以得到模糊关系矩阵R.

4)西安市大气环境质量评定的监测情况(2013年):

表西安市各地区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注:由附件5数据转换而得)

5)建立模糊关系矩阵

先用全部污染物建立一个m*n的隶属度矩阵,本文考虑的污染物项目数为m=4,类表标准为n=3,即可建立一个各个地区的4*3的隶属度矩阵。

将各个地区的相应数据代入上面确定的隶属度函数中,就可以得到其隶属度,并建立各个地区的模糊评价矩阵,模糊评价矩阵R是评价各级隶属度的一种转化关系。即:

R=

111213

212223

313233

414243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2

2

10

2.5

SO

NO

PM

PM

根据以上求得的隶属函数和西安市各地区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计算模糊关系矩阵,利用MATLAB工具计算得到各个矩阵的值(具体见附录)。为方

便表示和研究分析,将其填入如以下的表格。西安市的四个地区的模糊矩阵见下表:

以临潼区为例,二氧化硫的浓度为二级的标准达90%的程度,二氧化氮的浓度为三级的标准达到100%的程度,同时,PM10的浓度为三级的标准也达到100%的程度,PM2.5的浓度达到二级的标准达到88%的程度。

6) 确定权重矩阵A

为突出西安市不同地区主要污染区在评价中的作用,本文采用超标加权法

计算各污染因子权重,计算公式如下:

3

1

ij

i

U V ij ij

i

i A U V ==

上式中,V i 取第i 个污染因子三个指标的平均值,A ij 为西安市上述所选的

四个区域的第j 个区域i 个污染物权重,对A ij 进行归一化处理后,组成如下权重矩阵A

A j=(A j1, A J2 ,∧ ,A jm)

具体得到的是一个1*4的权重值矩阵A,具体结果如下:

权重矩阵A

7)计算模糊综合评价矩阵B

B=A·R,得到一个一维向量即1*3的矩阵,包含3个元素,一句最大隶属度原则可以由结果矩阵得出评价对象的污染等级,即结果矩阵的3个元素对应着3个污染等级,结果矩阵三个元素中哪一个数职最大,评价对象的污染等级就是哪一级。本文主要是采用先乘后并的方法,以便获得比较清晰的结果矩阵,准确的得出评价对象的污染等级,从而对评价对象做出较为准确的分析。

对于二氧化硫:

B1=A1R1 =[0.127,0.173,0.098,0.114]·

= {0, 0.061, 0.451}

对于二氧化氮:

B2=A2R2=[0.150,0.202,0.169.0.138]·

= {0, 0.068, 0.591}

对于PM

10

B3=A3R3=[0.218,0.333,0.296,0.375]·

={0,0,0.998}

对于PM2.5:

B4=A4R4=[0.505,0.292,0.411,0.373]·

= {0,0.175,0.0.825}

8)模型求解得出评价结果

由上面各个因素的综合矩阵可以得出初步结论:各因子环境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SO

2

对一级,二级,三级的隶属度分别为0,0.061,0.451,属

于二级标准(中度污染);NO

2

对一级,二级,三级的隶属度分别为

0,0.068,0.591,属于二级标准(中度污染);PM

10

对一级,二级,三级的

隶属度分别为0,0,0.998,属于三级标准(重度污染);PM

2.5

对一级,二级,三级的隶属度分别为0,0.175,0.0.825,属于三级标准(重度污染);

也就是说,对于西安市,可吸入颗粒物PM

10

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最大,紧接

着是细颗粒物PM

2.5

,两者对空气污染等级的最高级的隶属度都是三个等级中最高的。相对来说,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西安市空气质量的影响较前两者小。

根据以上数据结果说明,影响西安市空气质量的原因主要是可吸入颗

粒物PM

10和细颗粒物PM

2.5

,其次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影响。各个影响因

子对高污染等级的隶属度处于增长的趋势,表明西安市大气污染已经比较严重,提高大气环境质量是当务之急。同时,根据结果可基本得出,防治风沙、治理沙尘气候是今后西安市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意向重要任务。

5.3问题三模型的建立于求解

预测西安市未来一周的空气质量状况主要采用指数平滑的方法来建立数学模型。

5.3.1用excel统计出西安市2010年到2012年的空气污染指数,如下表所示:

西安2010~2012空气污染指数统计

5.3.2根据上表,做出统计表,然后做出分布图。如下所示:

空气污染指数统计表

1020304050607080902010201120122013

空气污染指数分布图

5.3.3.分析2010年到2013 年的空气污染指数

根据这个分布图可以看出西安空气污染指数的大体情况,结合2013年每月的空气污染指数,本文对西安下个星期(2013-4-30至5-6)的空气污染指数进行预测。

运用指数平滑法进行计算。

分析:为了预测西安下个星期(2013-4-30至5-6)的空气污染指数,不仅要知道前面几个月的实际空气污染指数,还需要知道前面几个月的预测空气污染指数。

举例:假设已经知道了西安4月27日至4月29日的空气污染指数,F1=Y1。空气污染指数虽然有波动,但长期变化趋势不大时,可选稍大的a值,常在

0.1~0.4之间取值;取a=0.3进行计算,则F2=0.3Y1+0.7F1,

F3=0.3Y2+0.7F2……

取a=0.3

解得2013/04/30的空气污染指数为F6=0.3Y5+0.7F5

=0.3×61+0.7×145.47

=119.17

第六日(4月30)的预测偏差的平方值为=(6897.31.12)/4=6897.31

不同的a取值对第六日的预测值和预测偏差的平方值的影响,公式写为

Ft+1=a .Yt+(1-a)Ft

=a .Yt+Ft-aFt

=Ft+a(Yt-Ft)

选取不同的值获得结果如下表所示:

埃博拉病毒的根除数学建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论文

交巡警服务平台的设置与调度 摘要 由于警务资源有限,需要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建立数学模型来合理地确定交巡警服务平台数目与位置、分配各平台的管辖范围、调度警务资源。设置平台的基本原则是尽量使平台出警次数均衡,缩短出警时间。用出警次数标准差衡量其均衡性,平台与节点的最短路衡量出警时间。 对问题一,首先以出警时间最短和出警次数尽量均衡为约束条件,利用无向图上任意两点最短路径模型得到平台管辖范围,并运用上下界网络流模型优化解,得到A区平台管辖范围分配方案。发现有6个路口不能在3分钟内被任意平台到达,最长出警时间为5.7分钟。 其次,利用二分图的完美匹配模型得出20个平台封锁13个路口的最佳调度方案,要完全封锁13个路口最快需要8.0分钟。 最后,以平台出警次数均衡和出警时间长短为指标对方案优劣进行评价。建立基于不同权重的平台调整评价模型,以对出警次数均衡的权重u和对最远出警距离的权重v 为参数,得到最优的增加平台方案。此模型可根据实际需求任意设定权重参数和平台增数,由此得到增加的平台位置,权重参数可反映不同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如确定增加4个平台,令u=0.6,v=0.4,则增加的平台位置位于21、27、46、64号节点处。 对问题二,首先利用各区平台出警次数的标准差和各区节点的超距比例分析评价六区现有方案的合理性,利用模糊加权分析模型以城区的面积、人口、总发案次数为因素来确定平台增加或改变数目。得出B、C区各需改变2个平台的位置,新方案与现状比较,表明新方案比现状更合理。D、E、F区分别需新增4、2、2个平台。利用问题一的基于不同权重的平台调整评价模型确定改变或新增平台的位置。 其次,先利用二分图的完美匹配模型给出80个平台对17个出入口的最优围堵方案,最长出警时间12.7分钟。在保证能够成功围堵的前提下,若考虑节省警力资源,分析全市六区交通网络与平台设置的特点,我们给出了分阶段围堵方案,方案由三阶段构成。最多需调动三组警力,前后总共需要29.2分钟可将全市路口完全封锁。此方案在保证成功围堵嫌疑人的前提下,若在前面阶段堵到罪犯,则可以减少警力资源调度,节省资源。 【关键字】:不同权重的平台调整评价模糊加权分析最短路二分图匹配

葡萄酒的评价_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优秀论文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授权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可将我们的论文以任何形式进行公开展示(包括进行网上公示,在书籍、期刊和其他媒体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发表等)。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A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重庆工商大学 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1. 2. 3.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 日期: 2012 年 9 月 10 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葡萄酒的评价 摘要 酿酒葡萄的好坏与所酿葡萄酒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葡萄酒和酿酒葡萄检测的理化指标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葡萄酒和葡萄的质量。本论文主要研究葡萄酒的评价、酿酒葡萄的分级以及酿酒葡萄与葡萄酒的理化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 对于问题一:我们从假设检验的角度出发分析,对两组的评分进行均值和方差运算,并在零假设成立的前提下通过使用Matlab 做T 检验,得出两组评酒员对于红葡萄酒的评价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而对于白葡萄酒的评价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的结果。再建立可信度模型 = H ,计算结果如下表, 对于问题二:根据葡萄酒质量的综合得分,将其划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并对酿酒葡萄的理化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对葡萄影响较大的 到了它们的偏相关系矩阵。利用通径方法建立了数学模型,得出了它们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 11231123=2.001x 0.0680.015x +........=0.0540.7580.753x ......... y x y x x ----+红红红红白白白白 对于问题四:在前面主成分分析和葡萄酒分级的基础上,建立Logistic 回归模型,并利用最大似然估计法求出线性回归方程的参数,得出线性回归方程。运用SPSS 软件,通过matlab 编程运算,求出受它们综合影响的线性回归方程。在验证时,随机从上面选取理化指标,将它们带入P 的计算式中,通过所求P 值判断此时葡萄酒质量所属级别,得出了不能用葡萄和葡萄酒的理化指标来评价葡萄酒的质量的结论。

数学建模优秀论文范文

数学建模优秀论文范文 数学建模随着人类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日趋数字化,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人们身边的数学内容越来越丰富。强调数学应用及培养应用数学意识对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意义十分巨大。数学建模在数学教育中的地位被提到了新的高度,通过数学建模解数学应用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将结合数学应用题的特点,把怎样利用数学建模解好数学应用问题进行剖析,希望得到同仁的帮助和指正。 一、数学应用题的特点 我们常把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具有实际意义或实际背景,要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将问题转化为数学形式表示,从而获得解决的一类数学问题叫做数学应用题。数学应用题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数学应用题的本身具有实际意义或实际背景。这里的实际是指生产实际、社会实际、生活实际等现实世界的各个方面的实际。如与课本知识密切联系的源于实际生活的应用题;与模向学科知识网络交汇点有联系的应用题;与现代科技发展、社会市场经济、环境保护、实事政治等有关的应用题等。 第二、数学应用题的求解需要采用数学建模的方法,使所求问题数学化,即将问题转化成数学形式来表示后再求解。 第三、数学应用题涉及的知识点多。是对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检验,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涉及的知识点一般在三个以上,如果某一知识点掌握的不过关,很难将问题正确解答。 第四、数学应用题的命题没有固定的模式或类别。往往是一种新颖的实际背景,难于进行题型模式训练,用“题海战术”无法解决变化多端的实际问题。必须

依靠真实的能力来解题,对综合能力的考查更具真实、有效性。因此它具有广阔的 发展空间和潜力。 二、数学应用题如何建模 建立数学模型是解数学应用题的关键,如何建立数学模型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直接建模。 根据题设条件,套用现成的数学公式、定理等数学模型,注解图为: 将题材设条件翻译 成数学表示形式 应用题审题题设条件代入数学模型求解 选定可直接运用的 数学模型 第二层次:直接建模。可利用现成的数学模型,但必须概括这个数学模型,对 应用题进行分析,然后确定解题所需要的具体数学模型或数学模型中所需数学量需 进一步求出,然后才能使用现有数学模型。 第三层次:多重建模。对复杂的关系进行提炼加工,忽略次要因素,建立若干 个数学模型方能解决问题。 第四层次:假设建模。要进行分析、加工和作出假设,然后才能建立数学模 型。如研究十字路口车流量问题,假设车流平稳,没有突发事件等才能建模。 三、建立数学模型应具备的能力 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这一数学全过 程的教学关键是建立数学模型,数学建模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数学应用题的解 题质量,同时也体现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 3(1提高分析、理解、阅读能力。

数学建模论文标准格式

数学建模论文标准格式 为了适应数学发展的潮流和未来社会人才培养的需要,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普遍都十分重视数学建模教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数学建模论文标准格式,欢迎阅读。 1.数学建模简介 1985年,数学建模竞赛首先在美国举办,并在高等院校广泛开设相关课程。我国在1992年成功举办了首届大学生数学竞赛,并从1994年起,国家教委正式将其列为全国大学生的四项竞赛之一。数学建模是分为国内和国外竞赛两种,每年举行一次。三人为一队,成员各司其职:一个有扎实的数学功底,再者精于算法的实践,最后一个是拥有较好的文采。数学建模是运用数学的语言和工具,对实际问题的相关信息(现象、数据等)加以翻译、归纳的产物。数学模型经过演绎、求解和推断,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预测、控制,再通过翻译和解释,返回到实际问题中[1]。数学建模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竞赛期间,对指导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数学建模科技论文撰写对学生个人能力成长的帮助 2.1.提供给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传播和更新速度飞快,推行素质教育是根本目标,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学生掌握自学能力,能有效的弥补在课堂上学得的有限知识的不足。数学建模所涉及到的知识面广,除问题相关领域知识外,还要求学生掌握如数理统计、最优化、

图论、微分方程、计算方法、神经网络、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数学软件包的使用等。多元的学科领域、灵活多变的技能方法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并且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由老师一一的讲解清楚,势必会促使学生通过自学、探讨的方式来将其研懂。给出问题,让学生针对问题去广泛搜集资料,并将其中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加以消化,化为己用,解决问题。这样的能力将对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科研受益匪浅[2]。 在培训期间,大部分学生会以为老师将把数学建模比赛所涉及到的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学生只要在那里坐着听老师讲就能参加比赛拿到名次了。但是当得知竞赛主要由学生自学完成,老师只是起引导作用时,有部分学生选择了放弃。坚持下来的学生,他们感谢学校给与他们这样能够培养个人能力的机会,对他们今后受用匪浅! 2.2.体验撰写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系列论文的过程 学生在撰写数学建模科技论文的时候,不光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功底、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还要求学生具备相关领域知识,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关键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些关键信息加以抽象、建立模型。这也是教师一直倡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不光要记住,而且要会运用。千万不要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2.3.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撰写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获取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

2013全国数学建模大赛a题优秀论文

车道被占用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车辆数的增加,致使道路的占用现象日益严重,同时也导致了更多交通事故的发生。而交通事故发生过程中,路边停车、占道施工、交通流密增大等因素直接导致车道被占用,进而影响了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本文在视频提供的背景下通过数据采集,利用数据插值拟合、差异对比、车流波动理论等对这一影响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针对问题一,首先根据视频1中交通事故前后道路通行情况的变化过程运用物理观察测量类比法、数学控制变量法提取描述变量(如事故横断面处的车流量、车流速度以及车流密度)的数据,从而通过研究各变量的变化,来分析其对通行能力的影响。而视频1中有一些时间断层,我们可根据现有的数据先用统计回归对各变量数据插值后再进行拟合,拟合过程中利用残差计算值的大小来选择较好的模型来反应各变量与事故持续时间的关系,进而更好地说明事故发生至撤离期间,事故所处横断面实际通行能力的变化过程。 针对问题二:沿用问题一中的方法,对视频2中影响通行能力的各个变量进行数据采集,同样使用matlab对时间断层处进行插值拟合处理,再将所得到的的变化图像与题一中各变量的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考虑到两视频的时间段与两视频的事故时长不同,从而采用多种对比方式(如以事故发生前、中、后三时段比较差值、以事故相同持续时间进行对比、以整个事故时间段按比例分配时间进行对比)来更好地说明这一差异。由于小区口的位置不同、时间段是否处于车流高峰期以及1、2、3道车流比例不同等因素的影响,采用不同的数据采集方式使采集的变量数据的实用性更强,从而最后得到视频1中的道路被占用影响程度高于视频2中的影响程度,再者从差异图像的变化波动中得到验证,使其合理性更强。 针对问题三:运用问题1、2中三个变量与持续时间的关系作为纽带,再根据附件5中的信号相位确定出车流量的测量周期为一分钟,测量出上游车流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而事故横断面实际通行能力与持续时间的关系已在1、2问中由拟合得到,所以再根据波动理论预测道路异常下车辆长度模型的结论,结合采集数据得到的函数关系建立数学模型,最后得出事故发生后,车辆排队长度与事故横断面实际通行能力、事故持续时间以及路段上游车流量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式。 针对问题四:在问题3建立的模型下,利用问题4中提供的变量数据推导出其它相关变量值,然后代入模型,估算出时间长度,以此检验模型的操作性及可靠性。 关键词:通行能力车流波动理论车流量车流速度车流密度

数学建模国家一等奖优秀论文

201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章程》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参赛规则》(以下简称为“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可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网站下载)。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的,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授权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可将我们的论文以任何形式进行公开展示(包括进行网上公示,在书籍、期刊和其他媒体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发表等)。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B 我们的报名参赛队号为(8位数字组成的编号):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1. 2. 3.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 ?(论文纸质版与电子版中的以上信息必须一致,只是电子版中无需签名。以上内容请仔细核对,提交后将不再允许做任何修改。如填写错误,论文可能被取消评奖资格。) 日期: 2014 年 9 月15日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201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

小学数学建模论文

小学数学建模论文 一、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并对问题进行简化、假设 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这对数学建模来说是很有利的。所以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进一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我们要求的是两车相遇的时间,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设一个未知数来代替它。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可以假设时间为x小时,根据题意列出方程:65x+55x=270 二、学生对简化的问题进行求解 第三步,就是要给刚才列出的方程,进行变形处理,变成学生熟悉的,易于解答的算式,如上题可以通过乘法分配律将等式写成120x=270,利用乘法算式各部分间的关系,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得x=2.25。有的方程并不是通过一步就能解决,这时就显示了简化的重要性,需对方程进行一定的变形、转化。 三、展示和验证数学模型 当问题解决后,就要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看看得到的模型是否符合题意,是否符合实际生活。如上题检验需将x=2.25带入原式。左边=65×2.25+55×2.25=270,右边=270。左边=右边,

所以等式成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体现出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与其建模的逻辑过程。教师对于学生的这方面应进行重点肯定,并鼓励学生对同学间的数学模式进行点评。一般而言,在点评时要求学生把相互间的模式优点与不足都要尽量说出来,这是一种提高学生对数学语言运用能力与表达能力的训练,也能让学生在相互探讨的过程中,得以开启思路,博采众长。 四、数学模型的应用 来自于生活实际的数学模式其建模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立足于此,建模的实际意义应在于其应用价值。模型应具有普遍适应性,不能是一个模型只能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这样的模型是不符合要求的。所以在建模时需要考虑要建的模型是否有实用价值,是否改变一下,还能通过怎样的方法进行解题,如果数学模型只适合一题,不适合相关题,就没有建立模型的必要。如给出这样的题目:两地之间的路程是420千米,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个城市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55千米,火车的速度是客车的1011,两车开出后几小时相遇?我们就可以通过刚才的模型来解题。设两车开出后x小时相遇。55x+55×1011x=420解得x=4将x=4代到方程的左边=55×4+55×1011×4=420,右边=420,左边=右边,所以x=4是方程的解,符合题意。这样,完整的数学模型就建立了。为以后相似类型的题建立了一

以色列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Abatement of Nuisances Regulations (Air Quality), 1992 - Summary Ambient standards for air pollutants are set out in these regulations. Part A. -- Gasses Pollutant Chemical Formula Concentration Time period (in milligrams per cubic meter) ?Ozone - O3 - 0.230 0.5h; 0.160 24 hours ?Sulfur Dioxide SO2 - 0.500 0.5h; 0.280 24 hours; 0.060 1 year ?1,2 Dichloroethane CH2ClCH2Cl - 6.0 0.5 hour; 2.0 24 hours ?Dichloromethane CH2Cl2 - 6.0 0.5 hour; 3.0 24 hours ?Toluene C7H8 - 10.0 24 hours ?Tetrachloroethylene C2Cl4 - 5.0 24 hours ?Trichloroethylene C2HCl3 - 1.0 24 hours ?Hydrogen Sulfide H2S - 0.045 0.5 hour; 0.015 24 hours ?Styrene C8H8 - 0.100 0.5 hour ?Formaldehyde CH2O - 0.100 0.5 hour ?Carbon Monoxide CO - 60.0 0.5 hour; 11.0 8 hour ?Nitrogen Oxides(as NO2) NOx - 0.940 0.5 hour; 0.560 24 hours Part B --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Pollutant Chemical Formula Concentration Time period (in milligrams per cubic meter)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 0.300 3 hours; 0.200 24 hours; 0.075 1 year ?Respirable Particulate Matter - 0.150 24 hours; 0.060 1 year ?Vanadium (in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 V 0.001 24 hours ?Sulfate Salts SO4 - .025 24 hours

毕业论文:高铁票价的数学模型(数学建模)概况

毕业论文 题目:高铁票价的数学模型所在系: 专业: 学号: 作者: 指导教师: 年月日 高铁票价的数学模型

数学与计算科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作者:学号:指导老师: 摘要:本文主要以京津城际高速铁路为依托,通过拉姆齐定价模型和高峰负荷定价法确定介于边际成本和盈亏平衡之间的最优票价。同时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京津城际高铁的票价需求弹性系数和运营成本做近似估计,并制定出京津城际高铁的票价运价率。最后再根据运价率求出武广高铁各路段的票价。 关键词:拉姆齐模型;高速铁路;票价 1 引言 1.1 国外研究现状 高速铁路作为新型运输产品,近几年在我国逐渐兴起。引起了大量学者的研究兴趣,目前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与高速铁路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同时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1对俄罗斯高铁的改革发展情况进行了相关研究,同时也分析了该国的铁路运价策略。晓凌[]2对日本的高铁旅客票价政策进行了深度分析。洋[]3在借鉴国外高铁运价机制基础上,分析影响高铁客运专线票价的影响因素,提出比较完备的客运专线票价决定策略体系。叶蓓[]5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高速铁路票价优化模型进行了研究,将该模型应用到了京沪高速铁路的定价应中,求得了相应的最优票价。晓佳,友好[]6将有效性原理应用到京沪高铁的票价制定中,运用经济学中的有效性原理和运输通道客流量动态分配模型制定出京沪高速铁路的最优票价。高自友、四兵锋[]7将双层规划、灵敏度分析法等模型算法合理的运用到铁路票价领域。周龙[]4、常利,丽红[]8等在基于拉姆齐模型定价理论的基础上,利用拉姆齐高峰负荷定价法对地铁票价进行了深度研究,为本文研究高铁票价提供了思路。同时本文将借鉴拉姆齐定价模型来对高铁票价进行研究。 S.Proost等人从外部成本问题上分析了欧洲效能价格与运输价格的偏离程度,然后基于TRENEN模型提出一个包涵所有交通运输方式的最优定价模型[]9。 国外对于交通运输票价的研究相对较早,但因为各国高铁修建时间早晚不一,组织形式和采用的技术方法都不同,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我国高铁在最近几年才开始大量建设运营,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都还处于发展阶段,不确定性较大,国外的研究资料

SARS传播的数学模型 数学建模全国赛优秀论文

SARS传播的数学模型 (轩辕杨杰整理) 摘要 本文分析了题目所提供的早期SARS传播模型的合理性与实用性,认为该模型可以预测疫情发展的大致趋势,但是存在一定的不足.第一,混淆了累计患病人数与累计确诊人数的概念;第二,借助其他地区数据进行预测,后期预测结果不够准确;第三,模型的参数L、K的设定缺乏依据,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针对早期模型的不足,在系统分析了SARS的传播机理后,把SARS的传播过程划分为:征兆期,爆发期,高峰期和衰退期4个阶段.将每个阶段影响SARS 传播的因素参数化,在传染病SIR模型的基础上,改进得到SARS传播模型.采用离散化的方法对本模型求数值解得到:北京SARS疫情的预测持续时间为106天,预测SARS患者累计2514人,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 应用SARS传播模型,对隔离时间及隔离措施强度的效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早发现,早隔离”能有效减少累计患病人数;“严格隔离”能有效缩短疫情持续时间. 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发现,需要认清SARS传播机理,获得真实有效的数据.而题目所提供的累计确诊人数并不等于同期累计患病人数,这给模型的建立带来不小的困难. 本文分析了海外来京旅游人数受SARS的影响,建立时间序列半参数回归模型进行了预测,估算出SARS会对北京入境旅游业造成23.22亿元人民币损失,并预计北京海外旅游人数在10月以前能恢复正常. 最后给当地报刊写了一篇短文,介绍了建立传染病数学模型的重要性.

1.问题的重述 SARS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俗称:非典型肺炎)的爆发和蔓延使我们认识到,定量地研究传染病的传播规律,为预测和控制传染病蔓延创造条件,具有很高的重要性.现需要做以下工作: (1) 对题目提供的一个早期模型,评价其合理性和实用性. (2) 建立自己的模型,说明优于早期模型的原因;说明怎样才能建立一个真正能够预测以及能为预防和控制提供可靠、足够信息的模型,并指出这样做的困难;评价卫生部门采取的措施,如:提前和延后5天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估计对疫情传播的影响. (3) 根据题目提供的数据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预测SARS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4) 给当地报刊写一篇通俗短文,说明建立传染病数学模型的重要性. 2.早期模型的分析与评价 题目要求建立SARS 的传播模型,整个工作的关键是建立真正能够预测以及能为预防和控制提供可靠、足够的信息的模型.如何结合可靠、足够这两个要求评价一个模型的合理性和实用性,首先需要明确: 合理性定义 要求模型的建立有根据,预测结果切合实际. 实用性定义 要求模型能全面模拟真实情况,以量化指标指导实际. 所以合理的模型能为预防和控制提供可靠的信息;实用的模型能为预防和控制提供足够的信息. 2.1早期模型简述 早期模型是一个SARS 疫情分析及疫情走势预测的模型, 该模型假定初始时刻的病例数为0N , 平均每病人每天可传染K 个人(K 一般为小数),K 代表某种社会环境下一个病人传染他人的平均概率,与全社会的警觉程度、政府和公众采取的各种措施有关.整个模型的K 值从开始到高峰期间保持不变,高峰期后 10天的范围内K 值逐步被调整到比较小的值,然后又保持不变. 平均每个病人可以直接感染他人的时间为L 天.整个模型的L 一直被定为20.则在L 天之内,病例数目的增长随时间t (单位天)的关系是: t k N t N )1()(0+?= 考虑传染期限L 的作用后,变化将显著偏离指数律,增长速度会放慢.采用半模拟循环计算的办法,把到达L 天的病例从可以引发直接传染的基数中去掉. 2.2早期模型合理性评价 根据早期模型对北京疫情的分析与预测,其先将北京的病例起点定在3月1日,经过大约59天在4月29日左右达到高峰,然后通过拟合起点和4月20日以后的数据定出高峰期以前的K =0.13913.高峰期后的K 值按香港情况变化,即10天范围内K 值逐步被调整到0.0273.L 恒为20.由此画出北京3月1日至5月7日疫情发展趋势拟合图像以及5月7日以后的疫情发展趋势预测图像,如图1.

投资地选择问题数学建模论文

关于投资地选择问题的论文 摘要:本文是以一道投资地选择的问题进行的数学模型的建立,该问题使用的是层次分析法进行模型建立和研究计算,并运用高等代数中特征值、特征向量的方法进行计算求解。该层次分析分为三层,包括目标层、决策层、准则层。其中准则层共有六项,根据重要性分别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果。可以对于实际问题的选择给予一定的参考意见,但在实际问题的考虑中还要想到当地的政府政策、当地的资源等问题。 关键字:层次分析法、一致性检验、最优投资地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论文翻译

优化和评价的收费亭的数量 景区简介 由於公路出来的第一千九百三十,至今发展十分迅速在全世界逐渐成为骨架的运输系统,以其高速度,承载能力大,运输成本低,具有吸引力的旅游方便,减少交通堵塞。以下的快速传播的公路,相应的管理收费站设置支付和公路条件的改善公路和收费广场。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密度和产业基地,公路如花园州公园大道的经验严重交通挤塞收费广场在高峰时间。事实上,这是共同经历长时间的延误甚至在非赶这两小时收费广场。 在进入收费广场的车流量,球迷的较大的收费亭的数量,而当离开收费广场,川流不息的车辆需挤缩到的车道数的数量相等的车道收费广场前。因此,当交通繁忙时,拥堵现象发生在从收费广场。当交通非常拥挤,阻塞也会在进入收费广场因为所需要的时间为每个车辆付通行费。 因此,这是可取的,以尽量减少车辆烦恼限制数额收费广场引起的交通混乱。良好的设计,这些系统可以产生重大影响的有效利用的基础设施,并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通常,一个更大的收费亭的数量提供的数量比进入收费广场的道路。 事实上,高速公路收费广场和停车场出入口广场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类型的运输系统,需要具体分析时,试图了解他们的工作和他们之间的互动与其他巷道组成部分。一方面,这些设施是一个最有效的手段收集用户收费或者停车服务或对道路,桥梁,隧道。另一方面,收费广场产生不利影响的吞吐量或设施的服务能力。收费广场的不利影响是特别明显时,通常是重交通。 其目标模式是保证收费广场可以处理交通流没有任何问题。车辆安全通行费广场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无障碍的收费广场。封锁交通流应尽量避免。 模型的目标是确定最优的收费亭的数量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优化准则。 主要原因是拥挤的

大学数学建模论文(期末考试)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数 学 建 模 论 文 论文题目:生产计划问题

201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老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C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1. 李旭 2. 秦飞 3. 刘霖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负责人(打印并签名):邹友东 日期:2015年6月12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201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 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生产计划问题 摘要 本文中我们通过对农作物的种植计划以及种植农作物的投资的合理设置进行研究,通过对题目的分析可以看出本题是关于线性规划的问题,解决此类问题要找出决策变量,目标函数,约束条件等,由于涉及的未知量较多,并没有使用常规的图解法,而是通过建立基于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的线性规划模型,和Mathematica软件的运作求解,寻求农作物的种植和总投资的最优化方案,得到种植农作物的总产量最高, 而总投资最少的计划。 关键词 合理分配投资农作物种植分配线性规划Mathematica软件 LINDO软件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防治空气污染,规范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的设计和监测点位设置要求、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和自动监测的方法和技术要求以及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管理和处理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国家和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为确定环境空气质量状况,防治空气污染所进行的常规例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活动。 第三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的组织和管理,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参照本规范对地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进行组织和管理。 第二章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 第四条设计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应能客观反映环境空气污染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并以本地区多年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及变化趋势、产业和能源结构特点、人口分布情况、地形和气象条件等因素为依据,充分考虑监测数据的代表性,按照监测目的确定监测网的布点。 监测网的设计,首先应考虑所设监测点位的代表性。常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可分为4类:污染监控点、空气质量评价点、空气质量对照点和空气质量背景点。 第五条国家根据环境管理的需要,为开展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活动,设置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其监测目的为:(一)确定全国城市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反映城市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水平; (二)确定全国环境空气质量背景水平以及区域空气质量状况; (三)判定全国及各地方的环境空气质量是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 (四)为制定全国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对策提供依据。 第六条各地方应根据环境管理的需要,按本规范规定的原则,设置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或市(地)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以下称“地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其监测目的为:(一)确定监测网覆盖区域内空气污染物可能出现的高浓度值; (二)确定监测网覆盖区域内各环境质量功能区空气污染物的代表浓度,判定其环境空气质量是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

股票涨跌中数学模型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Ⅱ) 关键词 (Ⅱ) 英文摘要 (Ⅱ) 英文关键词 (Ⅱ) 1 前言 (1) 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1) 3 股票的选取 (2) 3.1 MA(移动平均线技术) (3) 3.2 ASI与KDJ技术指标组合 (4) 3.3 DMI(趋向技术指标) (5) 4 模型建立 (5) 4.1 问题分析与回顾 (5) 4.2 建立股票价格预测模型 (6) 4.2.1 神经网络结构设计 (6) 4.2.2 网络模型选择 (7) 4.2.3 网络学习具体过程 (7) 4.3 算法工具以及样本数据来源 (8) 5 模型求解与股票价格预测 (8) 6 模型评价和改进 (12) 结束语 (12) 参考文献 (13)

股票涨跌中数学模型的研究 摘要:股票价格的涨跌受到政治、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针对股票价格具有非线性、不稳定性的特点,本文结合了三种实用的选股技术进行选股,利用神经网络强大的非线性逼近能力,设计出了优化的BP神经网络数学模型,并实现了对股票的价格进行预测。 关键词:股票;BP神经网络;数学模型 Stock ups and downs in the mathematical model study Wu Mengzhe (Kaili University Mathematical Sciences College, guizhou Kaili 556000) Abstract: The ups and downs of the stock price is influenced by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factors, the stock price has nonlinear instability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combines three practical stock picking technology stock, a powerful non-linear neural networkapproximation capability of the design the BP neural network optimized mathematical model, and better short-term forecast on the stock price. Key words:Stock; BP neural network; mathematical model

数学建模论文题目

《数学建模》2014-2015第二学期期末论文答辩要求 答辩要求: 1.制作ppt,powerpoint2007版本; 2.一人主讲,两人回答提问; 3.陈述者做到: ●清晰地描述生活现象 ●提出问题 ●给出目标 ●建立数学模型 ●用数学方法解决模型 ●解释结果 4.每个小组陈述时间10min,提问3min; 5.准备期间可以与同学老师讨论,小组为核心力量进行筹备; 6.本次课业分值较重,也将成为选拔的依据之一,希望大家认真准备。 注意: 1.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务必做到尊重版权,只要论文中有引用别人的想法或整段文字,一定要在论文中明确,摘要部 分写清哪些是自己做的创新部分,哪些是借用别人现成的结果!在答辩过程这将成为提问的要点! 2.纸质版论文初稿于2015年6月9日之前送交820办公室,次日到办公室取修改建议,未交初稿者不得参加答辩! 3.答辩时间:2014年6月16日13:10-16:20,错过机会成绩为零。 4.答辩当天将修改版论文电子版提交,同时纸质版上交。 《数学建模》2014-2015第二学期期末论文参考题目 1.结合本专业内容,自己设计题目,清楚地交代背景,阐明问题,利用数学建模方法给出问题的求解过程,对结果有 合理独到的分析,并对模型进行评价。 2.生活中现象或经历,题目自拟,清楚地交代背景,阐明问题,利用数学建模方法给出问题的求解过程,对结果有合 理独到的分析,并对模型进行评价。 3.期中作业的延伸,用更好的方法,更合理的思路进一步探索,并按照规范的数学建模论文撰写规则,提交改进版模 型。 4.课堂作业的扩充,将一份小作业添加合理的生活或专业背景叙述,使之成为生活中的案例,建模解决问题。 5.参考课题:学生素质评价模型(对学生的评价都应该包括哪些部分?学生之间横向比较还是学生自己不同时间的纵 向比较更合理?如何比较?如果不同的老师给学生打分,如果避免主观因素造成的分差影响,拟用一个班的学生作为例子,给出数据的处理过程和结果) 以下课题仅供参考(题目的难度系数不同,请大家根据能力选择一题): 1.学校食堂菜价调查分析(要求搜集数据——进行分析——给出结论) 2.14级学生消费状态调查分析 3.家庭消费结构调查分析 4.某种产品销售调查 5.银行存款计算 6.银行贷款月供探析 7.北京市朝阳区宾馆价格分析 8.交通路口红绿灯设置 9.某学科学生成绩分析 10.公交站发车时间调查(估计行驶时间,策划安排一天的运营发车时间) 11.某厂生产甲乙两种口味的饮料,每百箱甲饮料需用原料6千克,工人10名,可获利10万元;每百箱乙饮料需用原料5 千克,工人20名,可获利9万元.今工厂共有原料60千克,工人150名,又由于其他条件所限甲饮料产量不超过8百箱. 问如何安排生产计划,即两种饮料各生产多少使获利最大.进一步讨论: 1)若投资0.8万元可增加原料1千克,问应否作这项投资. 2)若每百箱甲饮料获利可增加1万元,问应否改变生产计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添加时间:[2004-05-27]创建人:管理员 GB 3095-1996 (代替GB 3095-82) 国家环境保护局1996-01-18批准1996-10-01实施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防止生态破坏,创造清洁适宜的环境,保护人体健康,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从1996年10月1日起实施,同时代替GB3095-82。 本标准在下列内容和章节有改变: -标准名称; -3.1-3.14(增加了14种术语的定义); -4.1-4.2(调整了分区和分级的有关内容); -5.(补充和调整了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和浓度限值); -7.(增加了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及浓度限值,采样与分析方法及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2 引用标准 GB/T 15262空气质量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 8970空气质量二氧化硫的测定──四氯汞盐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T 15432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测定──重量法 GB 6921空气质量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 GB/T 15436环境空气氮氧化物的测定──Saltzman法 GB/T 15435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Saltzman法 GB/T 15437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 GB/T 15438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 GB 9801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 GB 8971空气质量苯并[a]芘的测定──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 GB/T 15439环境空气苯并[a]芘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15264空气质量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5434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GB/T 15433环境空气氰化物的测定──石灰滤纸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3、定义 1.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icular,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微米的颗粒物。 2.可吸入颗粒物(Particular matter less than 10 μm,PM10):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 3.氮氧化物(以NO2计):指空气中主要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形式存在的氮的氧化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