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回族腹部按摩术_田增寿
- 格式:pdf
- 大小:227.00 KB
- 文档页数:3
龙源期刊网 方开摩腹养生年过百岁不老作者:黄根柱来源:《家庭医学》2007年第02期方开,安徽新安(歙县)人,清代康雍年间养生学家。
他对摩腹养生很有研究,并深受其益。
年过百岁,童颜鹤发,声若洪钟,步伐矫健,行走如飞,身体非常健康。
摩腹养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历代养生学家对此都很重视。
活了101岁的唐代医学家、养生学家孙思邈在《保生铭》中就有“食了行百步,数将手摩肚”的益寿之道。
北宋文豪苏东坡曾吟出“一夜丹田手自摩”的诗句。
历代养生家认为,腹部内连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摩腹有内通外达之功效。
现代医学认为,摩腹于胃幽门腺和肠腺部位,能使胃肠蠕动加快,使胃液分泌增多,有助于消化、吸收和废物排泄。
同时,脐周围分布着丰富的血管网,反复腹部按摩能刺激皮下毛细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使机体代谢旺盛,免疫力增强,有利于祛病健身。
方开创编的《延年九转法》,对于身体保健、防止疾病具有明显奇效。
据载,他的友人颜伟身体虚弱多病,按照本法坚持摩腹养生,身体一天天强壮起来。
后来又将摩腹之法传于亲友,凡使用者无不见奇效。
“延年九转法”具体作法如下:1.用两手中三指(即食指、中指、无名指)放于心窝(剑突下)处,由左向右顺时针旋转21次。
2.用两手中三指,由心窝顺摩旋转而下,一边按摩,一边移动,至脐下耻骨联合处为止。
3.用两手中三指,由耻骨联合处向两边分摩而止,边按摩,边移动,至心窝处,两手交接为度。
4.用两手中三指,由心窝向下,推耻骨联合处21次。
5.以脐为中心,用右手由左下向右上,绕脐按摩21次。
6.用左手向右下向左上,绕脐按摩21次。
7.以左手叉腰,大指向前,四指托后,轻轻捏定,以右手中三指,自左乳下推至大腿根处21次。
我所经历的仙人揉腹法的功效非常感谢民间中医论坛,因为这里很多无私奉献的老师,我在这里得到的不仅是健康观念的更新,更在净密禅房里让自己的精神领域得到了升华。
自己运用论坛上的健身方法取得了一点成效,不敢独享,希望更多人能因此受益。
一个月前,我开始按摩整个胸部和腹部,胸部就是一般的打圈按摩,腹部等其他部位用的是仙人摩腹法,大概坚持按摩了有两周不到的时间。
但是就是按摩这几天的时间,效果简直是。
大家不要想歪啦,和UP UP没有关系啦,但是比那个更好更强大啦。
第一,我的胃疼好啦!在做这个按摩之前,胃疼这个老毛病是天天来看望我,胃部是饭前不舒服,饭后也不舒服。
有胃病的朋友都知道那个感受了。
为什么做仙人揉腹法,就是疼的受不了啦,想试试看能止住胃疼吗。
结果是按摩期间就好多了,当时就很有信心把这个毛病从我身上消除掉。
从按摩初期到现在,大概一个多月了,没有再犯过,要知道以前可是天天疼啊!不敢说彻底治好了,但是我想如果坚持按摩的话,应该没有问题的。
第二,今天来MC了,但是和以往不同的是,今天给我的感觉是:怎么突然来了?其实我的周期一直很准的啦,所以自己从来不去记自己的日子,而且到时候不用记也会知道的。
因为要来之前,大概一周多的时间,胸部就会胀痛,RT也会很敏感的,每次都是这样的,大概有5、6年了。
而这次是一点感觉都没有啊,所以才会给人一个突然袭击的感觉。
自己分析原因,主要是仙人揉腹法的功效了。
这个揉腹法是要求按他的方法按摩7遍了,每天两次。
我懒啊,就揉3遍,每天睡觉前一次,就有这样的效果,可以想象这个功法的强大。
医盲老师和中里巴人老师的摩腹法,应该和这个异曲同工了,但是我觉得仙人揉腹法更具体,操作性更好,大家试试便知。
揉腹保健法又称为“内壮法”,即通过一整套简单有序的轻柔按摩方法,使内脏元气汇聚,气血运行通畅,而达到“内气强壮”的目的。
本套揉腹法本名“仙人揉腹”法,与一般的局部揉腹方法不同,该方法可以全面的打通中、下二焦,联通整个腹部的经络,健身效果非凡,故此得名“仙人揉腹”。
回族腹部按摩术
田增寿;田子龙
【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年(卷),期】1994(000)006
【摘要】回族在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积累了一套独特的腹部按摩术,俗称挨肚子。
腹部按摩易学易懂,不受条件限制,且简便速效,在回族群众中很受欢迎。
【总页数】3页(P20-22)
【作者】田增寿;田子龙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91.3
【相关文献】
1.早期活动结合腹部热按摩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疗效观察 [J], 臧玮娜
2.腹部按摩联合功能锻炼操在胃癌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J], 曹玉华;杜杏;徐乐华
3.脐部贴敷联合腹部按摩对腰椎手术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J], 何淑珍;谭雪芳;李婷婷;郭惠玲
4.回族腹部按摩术 [J], 田增寿;田子龙
5.行气通便贴联合腹部按摩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腹胀的效果观察 [J], 唐美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按摩手法长寿多按4区
导语:中华5000年的历史中,中医是非常重要的中华人民的智慧,中医的按摩手法也一直为世人所赞叹它的神奇,想要健康长寿,它可是非常好的保健手法
中华5000年的历史中,中医是非常重要的中华人民的智慧,中医的按摩手法也一直为世人所赞叹它的神奇,想要健康长寿,它可是非常好的保健手法哦!
中医按摩手法
前胸
医学研究发现,位于前胸的胸腺是主宰人体整个免疫系统最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胸腺分泌出来的免疫活性肽物质,有强大的抗癌作用。
只要每天坚持用手掌上下揉拍前胸(上至颈部下至心窝部)100至200次,就会激活胸腺,起到防癌防病、健身延年作用。
脊柱
脊柱是养生学家极为关注的区域,它是人体两条最大的经脉之一督脉的行经之地。
经常按摩脊柱,则可疏通经络,气血运行畅通,从而有益于全身器官的滋养而健身。
肚脐
肚脐为神厥穴,常被养生学家誉为保健“要塞”。
经常按摩肚脐有防治便秘、中风等作用。
脚底
科学家将脚称为人体“缩影”、“第二心脏”。
经常弯弯脚趾、踩踩卵石、揉揉脚心、温水泡泡等,都能反射性增进全身各内脏器官的功能,达到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保健按摩手法
生活中的小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民间腹部按摩法(2009-09-18 22:09:11)标签:健康分类:养生衍慈医学漫话/kyoruchin/jiankangkzj(转自“健康之星”)捉悸痞,是我回乡期间跟一位民间按摩师偷学来的技艺。
经过我个人多次临床治疗实验,操作简便、功效卓著,是非常适合在家自我治疗保健的绿色疗法。
天下大宝,岂敢私秘。
所以回来之后写了下面的这篇东西,第一是为了把这个疗法介绍给大家。
其次,为那位默默无闻的民间老师立一个小传,表达我偷师学艺的内疚和报答。
衍慈国医研究会陈宗和08年12月首发于民间中医论坛我上个月回乡的时候,有个老病号来复诊,脉象大好,病人也觉得自己的病好了不少。
于是问她期间看过哪位医生吃过什么药,她说一直在敝堂就诊,吃我叔父的方子,没有看过别的医生。
可是我知道她这样一个慢性病的病人,能够康复到今天的状态绝对不是吃敝堂那几副汤药就能达到的。
让她仔细回想一下,她想了半天说:“哦,我想起来了,两个月之前我婆婆腰疼,我陪她去按摩腰,当时正好赶上月经疼,就让那个按摩的嬷嬷揉了揉肚子,也奇怪,去揉了两回就不疼了,于是和我婆婆连着揉了七八天,说起来从那以后月经还真没再疼过。
莫不是那个嬷嬷给揉了揉肚子就管了大用了?”于是我问下了那位按摩老师的地址,准备第二天去看。
那天天气很好。
按摩诊所设在一户住家宅院临街的南房里,只有一个老太太在诊室,没有病人。
老太太看起来有六十五六岁的样子,精神矍铄、体态轻盈。
我进门之后很和蔼的请我坐下,问我的哪里不舒服。
我说:“肚子胀,还拉稀。
”这是实情,我这个人从小肠胃不好,一换水土就闹肚子,不用扎针喝药,折腾六七天的自己就会好。
老太太说:“在小床上躺下吧,屁股坐床边,腿耷拉下来,伸直。
”她那张床特别奇怪,宽不到一米,长也就一米五,硬木板上铺了一层薄薄的垫子。
我按照要求躺下来后,老太太又稍微帮我调整了一下体位。
然后让我拉开上衣,往下退了退裤腰——大概能够露出关元穴的样子。
然后她用手指从上到下,仔细的按压我的腹部。
振腹(按摩)疗法本期节目教给大家臧福科老师最拿手的按摩方法——振腹疗法。
是臧老师研究了十几年的研究成果,这种按摩方法可以调节人体的内分泌。
内分泌调节了,很多病症也就会迎刃而解。
据统计,只是一个振腹疗法,就可以解决将近30种病症。
如高血压、乳腺增生、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等。
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比如泌尿生殖系统的病症,女性的痛经、更年期综合征、老年性阴道炎,主要取穴在命门、肾俞、八髎、关元、三阴交。
这些穴位形成主方。
如果是男性的尿潴留,则取命门、肾俞、八髎、中极、三阴交。
这里要注意,中极一定要最后再按摩。
节目中,臧老师将带领大家一同学习振腹方法,通过学习振腹疗法,您也可以在家为自己和家人带来一份健康。
臧福科振法又称颤法、振颤法,是推拿按摩手法之一。
此法多为广大推拿按摩者所忽视,并未引起同道们的广泛重视和推广。
自1991年1月,我偶然发现用松振法振腹有调节内分泌的作用,又历经十余年的临床实践与研究,才确立振腹疗法,并在2003年10月公布于世。
一、人对震动的敏感性:震动对任何生物都有很强的刺激,不同生物的敏感性也不同,而震动有高频、中频、低频三种震动。
人仅对低频震动敏感,对高、中频震动没有生物反应。
我们手法中的振法,恰恰在低频震动范围内,因此,古人创出了振法,并运用到临床。
前人振法操作时,主张前臂与手静止性用力而产生震动的振法。
为此操作,医生甚感疲劳,故被同道们视为小手法,不被同道所采用。
近代毕永升、代俭国和我,共同创立松振法(即上肢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将腕痉挛释放出来的振法)。
我将松振法运用在腹部,称之为“振腹疗法”。
二、手法:1、振法:从振法源角度来看,振法有三。
1)肩振法:为南京施和生传于邵铭铭。
振动来自胸大肌不自主的抽动,上肢产生水平位的振动。
以此法治疗操作病症。
2)肘振法:即肘关节快速屈伸运动而产生的震动。
3)腕振法:当代书籍中多记述为静止性用力产生的震动。
我们称之为“用力振法”。
毕永升、戴俭国和我共同创立了“松振法”,此为振腹疗法所采取的振法。
龙源期刊网 介绍我的摩腹术作者:薛志成来源:《现代养生》2008年第09期腹部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位,其内有胃、肠、肝、脾、肾和膀胱等重要脏器。
这些器官机能的正常与否,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
摩腹能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消内生之百疾。
经常摩腹可以对胃、肠道起到外加机械刺激的作用,促使胃肠黏膜产生消化液,阻止胃酸过量的产生,可防治胃、肠溃疡。
摩腹还可使胃、肠及腹壁肌肉强健,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蠕动,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食物消化。
同时,摩腹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肝炎等病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摩腹养生既不花钱,又不费大力气,只要长期不懈坚持就一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通过7年的摩腹实践,摸索出一套比较成熟的“摩腹术”方法:每日早晚各一次摩腹。
晚上摩腹:睡觉前,晚8点钟后,先用温开水泡脚15分钟左右,然后上床脱衣,仰卧在床上,心想肚脐,并以肚脐为中心,先用右手,五指并拢,由慢到快,由轻到重,由面积小到面积大,顺时针方向绕肚脐旋转摩腹100圈,再用左手,反方向摩腹100圈。
两手轮换进行,共摩腹1000圈左右,时间15~20分钟。
摩腹的标准:肚皮有点红,有热感为限,大约半个小时左右安然入睡。
早晨摩腹:醒后起床前,方法同晚上摩腹,唯有次数必须达到2000圈左右,时间30~40分钟。
摩腹的标准:一是肚皮有点红而热的感觉;二是肚脐周围有点出汗潮湿感;三是必须放一两个屁。
这次摩腹的明显效果是:起床后大约一小时左右就大便(起床后首先喝一杯温开水),而且每天只有这一次规律性的大便。
7年来我坚持“摩腹术”,使原来时而腹胀、肠鸣的疾病根除了,吃多、吃少、吃软、吃硬、吃好、吃歹都消化得很好。
这就充分说明了我这75岁老人的胃、肠是非常健康的。
这种意想不到的奇迹的出现,应该归功于持之以恒的“摩腹术”。
〖编辑:迟昊〗。
经常按揉腹部可长寿
王芸
【期刊名称】《农家致富》
【年(卷),期】2007(000)010
【摘要】腹部按揉的具体操作方法:一般选择在夜间入睡前和起床前进行,排空小便,洗净双手,取仰卧位,双膝屈曲,全身放松,左手按住腹部,手心对着肚脐,右手叠放在左手上。
先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50次,再逆时针方向按揉50次。
按揉时,用力要适度,精力集中,呼吸自然,持之以恒,一定会收到明显的健身效果。
【总页数】1页(P55)
【作者】王芸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61
【相关文献】
1.穴位按摩联合腹部按揉对产后排便的影响
2.联合腹部按摩及穴位按揉护理对老年卒中患者排便影响分析
3.腹部按揉联合穴位按摩艾灸治疗急重症患者便秘的疗效观察
4.腹部推拿联合肝经俞募穴按揉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
5.腹部按揉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急重症患者便秘的效果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保生救命法--李世音前辈传授揉脐法保生救命法--李世音前辈传授揉脐法一、一个活了八千岁的老人,派天使传来了一个长寿、健康、救命、减肥的方法---揉脐。
二、大道至简,揉脐就是大道,道理很深,圣人可解;方法很简,人人可学。
祖宗秘法,请传承。
想活就揉不想活就算了。
三、揉:男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向下按、轻、慢,顺时针揉。
女右手在下,左手在上,逆时针揉。
四、以脐为中心,揉小腹四周的结。
从轻柔到稍有力。
五、揉时轻想脐内有一团火。
精神内守。
六、睡前、睡后空腹时或饭后2小时揉,从每5分钟开始,渐到10分钟、30分钟。
七、捋:每揉3—5分钟,要捋一次。
左手大鱼际从脖子右侧淋巴从上向下捋,直下,过心、过心、胃、脐,推到膀胱。
捋到心窝处时,另一只手置左手上双手相叠下推。
左右侧同,各1—3次。
八、推:双手相叠,手心向内,从体侧推到肚脐略停一下,再转向推到膀胱,左右测同,各数次。
九、扒:双手重叠,在一侧腹股沟扒,从腹股沟扒到脐,再从脐推到膀胱,左右侧同,各数次。
十、坚持:勤而行之,能保健康。
小孩子从5岁起天天揉,每天揉300下,约15分钟,一生不生病。
胖人揉了能大减肥,病人肉了能救命治病,除净病根。
十一、揉脐:就是把产生疾病的供养切断,把疾病的有序化打乱,拔掉病根,万物生长靠供养,失去供养不生长。
十二、其中玄妙,揉自得知。
所有病根,都在此处。
我命由我不由天,把你的命交给你自己。
十三、睡功:或躺或坐,舌顶上颚,手心向下,想脚下无限远,放松闭眼。
时间可由5分钟慢慢延长。
最后搓手搓脸。
口诀:一、我命由我不由天。
二、向内观察顺自然。
三、揉观脐内一团火。
注意事项:1、按揉时手要紧贴脐部,不要在皮肤表面滑动,力量渗透入脐内。
2、好方法,适应的朋友可继续。
不适应的就停。
要辩证使用。
未必人人适用。
此类方法很多,可多学而综合起来,结合个人体质量灵活用。
不必死守一法。
原来有好的运动健身法子的,可以原来的法为主,此为辅。
3、肚子大、胖的朋友,反应好的较多。
仙人揉腹法,图文并茂,养生秘笈(史上最全)导读本套揉腹法本名“仙人揉腹”法,与一般的局部揉腹方法不同,该方法可以全面的打通中、下二焦,联通整个腹部的经络,健身效果非凡,故此得名“仙人揉腹”。
揉腹保健法又称为“内壮法”,即通过一整套简单有序的轻柔按摩方法,使内脏元气汇聚,气血运行通畅,而达到“内气强壮”的目的。
实践表明,这种“揉腹”的方法非常神妙,操作简便,又治大病。
此外,“仙人揉腹”是在睡觉前、起床前进行,既不花钱,也不费什么气力,很容易坚持。
有病者治病,无病者保健。
仙人揉腹法动作要领预备式在保暖的前提下,脱衣松裤,正身仰卧在床上,最好能够枕在矮枕上,全身放松,凝神静虑,调匀呼吸,舌抵上腭,意守丹田。
第一式:按摩心窝部两手缓缓上提,在胸前两手中三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对接并按在心窝部位(即胸骨下缘下柔软的部位,俗称心口窝的部位),由右→上→左→下按顺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按摩 21 次。
再从右向左逆时针按摩 21 次。
用两手中三指按在心窝(剑突下凹陷处)部,而后自左向右顺着转圈揉按二十一次,在自右向左反着揉按二十一次。
第二式:回环按摩腹中线及腹两侧以两手中三指由心窝顺摩而下,即一边顺时针转动按摩一边往下移,移至脐下耻骨联合处(即小腹下部毛际处),再以两手中三指由耻骨处向两边分开,一边按摩一边向上走,两手按摩回到心窝处,两手交接而止。
循环做共21次。
用两手中间三指从心窝向下顺揉,一边揉一边走,揉至脐下耻骨处为止。
用两手中间三指从耻骨处分别向两边揉,一边揉一边走,揉至心窝部两手汇合处为止。
第三式:推按腹中线部位以两手中三指相接,由心窝腹中线部位推下,直推至耻骨联合处,共21次。
第四式:右手绕脐腹按摩以右手由右→上→左→下按顺时针方向围绕肚脐摩腹21次。
第五式:左手绕脐腹按摩以左手由左→上→右→下按逆时针方向围绕肚脐摩腹21次。
第六式:推按左侧胸腹左手做叉腰状,置左边胁下腰肾处,大指向前,四指托后,轻轻捏住;右手中三指按在左乳下方部位,然后以此为起点,直推至左侧腹股沟(俗称大腿根)处,连续推按 21 次。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老年人首选摩腹养生法
导语:疾病的初期往往不易被人们察觉,以致错过早期诊治的机会而酿成大祸。
倘若每日能抽出点时间进行适当的自我按摩,就可以调节机体的功能,达到
疾病的初期往往不易被人们察觉,以致错过早期诊治的机会而酿成大祸。
倘若每日能抽出点时间进行适当的自我按摩,就可以调节机体的功能,达到增强体质、疏通经络、防病抗衰、延年益寿的效果,如摩腹养生法就是其中之一。
摩腹养生法是一种古老而又时兴的健身方法,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名医孙思邈就以“食后行百步,常以手摩腹”作为自己的养生之道。
其实,摩腹就是一种简便易行适宜于中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方法,一般可选择在临睡前及起床前进行。
方法是排空小便,取仰卧姿势,全身肌肉放松,排除杂念,意守丹田,先用右掌心贴附在肚脐部,左手叠于右手背上,做顺时针方向按摩,由脐部逐渐扩大到全腹,然后缩小按摩范围,回到脐部。
此后,再交换左右手的位置,左手掌贴脐,上叠右手,依前面的方法做逆时针方向按摩,次数不限。
按摩时要用力适度,以不引起腹部疼痛或不适即可。
摩腹不宜在过饥或过饱时进行。
若腹内有恶性肿瘤、阑尾炎和腹膜炎等疾病时,则不宜做摩腹。
生活中的小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如何长寿不吃药的按摩方法身体5个地方按按也长寿肚脐肚脐是人体中唯一可以用手触摸,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穴位,名为神阙。
它内联十二经脉,因而历来被医家视为治病要穴。
经常拍打肚脐可起到安神宁心、舒肝利胆、调和气血、通利三焦的作用。
取坐位或仰卧位,用左右手虚掌着力,以前臂发力,连续不断地轻微拍打肚脐100次。
或用热敷、按揉等方法刺激肚脐。
腋窝腋窝处的顶点上有个穴位叫极泉穴,经常按摩可以宽胸宁神、调和气血。
从现代医学上讲,腋窝处的淋巴组织非常丰富,经常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双臂交叉于胸前,双手按对侧腋窝,用手指适度地按摩捏拿,每次按捏约3分钟;然后,左手上举,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举右手,用左手手掌拍打右腋下,每次拍打30~50次,反复操作5遍。
腘窝腘窝是膝后区的菱形凹槽,里面的血管和神经非常丰富,经常拍打有行气活血、缓解痉挛的功效。
腘窝处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叫委中穴,经常按摩,对常见的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脖子酸痛、臀部疼痛等疼痛性疾病有良好作用。
取坐位或俯卧位,自己或请家人用两手虚掌着力,连续拍打两侧腘窝。
肘窝肘窝是肘关节前方的一个三角形的凹陷,它是经络非常密集的地方,经常按揉可起到行气活血、散淤祛毒的作用。
取坐位或仰卧位,一侧上肢伸直,肘窝向上,用另外一只手虚掌着力,两侧交替拍打各100次。
如果是家人帮助拍打,可两侧同时进行。
腰骶窝腰骶窝,俗称“腰眼”,是人体腰骶部的一个凹陷。
腰骶部承受着整个上身的重量,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容易会因腰骶部的劳损而出现腰疼等症状。
常按摩腰骶窝有疏松筋骨、消除疲劳的效果。
坐位上身略前俯,用左右手虚掌着力,连续拍打腰骶部5~10次。
不过,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或骨质疏松的老人,不建议使用拍打法。
其它适合按摩的穴位推荐足三里穴在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处,因能治疗腹部上中下三部诸证而得名,为回阳九针穴之一,是胃腑疾病和人体强壮要穴。
按摩足三里有补中气的作用,用补法,能健脾养胃、补中益气,类似党参、白术、山药、红枣等药的功效;用泻法,有消食导滞、和胃通肠的作用,类似山楂、大黄等药的功效。
坚持揉腹,益寿延年!(附:揉腹法详细步骤)掌握一种好的养生保健方法,每天坚持去做,健康长寿其实并不难。
缘起田合禄老师77岁高龄,除了在正安教授《古典中医私塾》课程,以及在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课程之外,平时还要出诊,但无论再忙每天也会抽出早晨3个小时用来写书。
上课时同学问老师如何保养精力如此充沛,是练习什么功法?还是每天吃什么补养品?老师说每天坚持的只有揉腹。
今天就一起来听听田老师从《黄帝内经》的角度来解读揉腹的重要性吧!《上古天真》话青春《素问》第一篇讲的就是生命科学。
真,本来固有的本性。
天真,天道固有的本性,指自然、纯真、质朴无邪的天性。
天癸,就是天的真元之气,人亦应之。
人体固有的本性是可以活到百岁的,由于后世人的欲望不断,所以才生病减寿。
青春常在、健康长寿是每个人的愿望,怎样才能做到让「青春」常在呢?这首先得明白「青春」是什么。
春就是春天,春天万物生长,青青的草木一派翠绿,所以叫作青春。
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万物生长之机在于春,没有春天正常的阳生阴长,就没有正常的夏长、秋收、冬藏了。
而在一日之内,晨对应于春季,阳气有赖于清晨的气机生发,才能顺利推动一日之内的阳生阴长。
天人合一,人道法于天道,在人体中肝胆系统配应于「青春」。
也就是说,肝胆系统主宰着人体的阳生阴长功能,肝胆系统的健康是人体健康长寿的基础。
肝胆系统的职责失常则五脏系统皆乱,俗称「肝为五脏之贼」,所以《内经》说「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
金元四大医家的李东垣说:「胆者,少阳春生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
」张志聪也说:「胆主甲子,为五运六气之首,胆气升则十一脏腑之气皆升,故取决于胆也。
所谓求其至也,皆归始春。
」这个少阳之气就是寄居肝胆中的三焦相火,张景岳称作人体内的一轮红日。
因此养生保健首先要抓这个「春生少阳之气」,使阳气不衰。
因为《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阳气旺就精神充沛,体格健壮,即所谓「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保生救命秘法:揉脐法一..有一个活了八千岁的老人,派天使传来一个长寿、健康、救命、减肥的方法——揉脐。
二.大道至简,揉脐就是大道。
道理很深,圣人可解;方法很简,人人可学。
祖宗秘法,请传承。
想活就揉,不想揉就算了。
三.揉:男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双手心挨着肚脐,向下按着,顺时针揉。
女右手在下,左手在上,逆时针按揉。
四.以脐为中心,揉小腹四处的结。
从轻揉到稍有力。
五.揉时轻想腹中有一团火。
精神内守。
松静自然。
口诀:我命由我不由天精神向内顺自然揉观脐内一团火一切病变清理完六.睡前、睡后空腹时或饭后2小时揉,从每次5分钟开始,渐到10分钟、30分钟。
以脐热或微微出汗为度。
七.捋:每揉3-5分钟,要捋一次。
左手大鱼际从脖子右侧淋巴上向下捋,直下,过心、胃、脐,推到膀胱。
捋到心窝处时,另一手置左手背上,双手相迭下推。
左右侧同,各1-3次。
八.推:双手相迭,手心向内,从体侧、肋骨下推到肚脐,略停一下,再转向推到膀胱,左右侧同,各数次。
(肋骨、推、手的位置关系)九.扒:双手重叠,在一侧腹股沟扒,用小鱼际从腹股沟扒到脐,再从脐推到膀胱。
左右侧同,各数次。
(腹股沟图、小鱼际图)十.坚持:勤而行之,能保健康。
小孩子从5岁起天天揉,每次揉300下,约15分钟,一生不生病。
5岁以下小孩可由父母轻轻帮带着做。
胖人揉了能大减肥,病人揉了能救命治病,除净病根。
十一. 所有病根,都在此处。
揉脐,就是要把产生疾病的供养切断,把疾病的有序化打乱,拔掉病根。
万物生长靠供养,失却供养不生长。
十二. 这个法就是净化。
净化身心。
其中玄妙,揉自得之。
我命由我不由天,把你的命交给你自己。
十二. 睡功:或躺或坐,舌顶上腭,手心向下,想脚下无限远,放松闭眼。
时间可由5分钟慢慢延长。
最后搓手搓脸。
有诗赞曰:空五蕴双手按压脐上转,开启能量源。
黄庭里面日中天,任督通泥丸。
一团火球暖丹田,腹内雷鸣闪。
釜底加薪后转前,运转小周天。
添油续命合阴阳,五蕴清理完。
无病之秘----转神阙劳宫对准神阙位,双手叠一起。
龙源期刊网 学会三步摩腹法延年益寿过百岁作者:程凯来源:《保健与生活》2020年第02期它是人体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先天和后天的关键联系点、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的唯一汇聚地,在生命中具有重要地位。
它就是神阙穴,也就是肚脐。
神阙穴是长寿大穴,下面我将教给大家“程氏独门三步摩腹法”,每天15分钟,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1.搓热掌心,交通心肾——摩腹双手掌心相对,用力搓至少一分钟,直到能感觉手心明显发热为止,然后将发热的掌心紧贴于神阙上,使肚脐感受到温热,然后快速摩动,范围要小,频率要快,只局限在肚脐周围,坚持摩动3分钟左右,直至脐内发热并开始向四周发散为止。
2.脐上为地,脐下为天——揉腹由单手改为双手,将双手掌重叠,以手掌心附着在肚脐上,稍用力向下按,以肚脐为中心,顺時针摩动。
频率较前一步操作要慢一点,范围由小到大。
关键是在上要摩至中脘穴,在下要摩至关元穴,直至整个腹部,至少5分钟。
3.掌下乾坤,升降有序——晃腹当整个腹部有温热感或气血流动感时,就可以开始晃腹的操作了。
姿势与前一步相同,仍是两掌相叠旋转摩动,不过当手掌移动到右侧腹部的时候,左侧手的四指稍弯曲,用力回拉,右侧手的掌根用力回推。
反之亦然,如此反复使腹部横向晃动起来。
注意!操作的重点部位在腹部的两侧,就是与肚脐相平的侧腹位置,当手掌移开这个位置时,还要稍带着摩动到腹上的中脘穴和腹下的关元穴。
做该动作时应缓慢柔和,但要把动作做到位,每分钟按摩20次左右。
当你按摩到40次左右的时候,可能就会听到肠子咕噜噜的声音了。
饭后半小时后做,效果比较好,而且不要坐着或躺着做,最好饭后散步时边走边做。
每天坚持,边走边做三步摩腹法,也就15分钟,可以延年益寿。
正所谓“程氏针灸三步摩腹法”,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边走边摩腹,“三步”过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