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按摩操作流程图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1
⼀张腹部地图李⽒揉脐法,让你终⾝受益!我们在⽇常⽣活中,难免有时会产⽣腹痛,可是肚⼦范围那么⼤,⾥边分布了那么多脏器,你的「肚⼦痛」到底是哪⾥痛呢?所以,我们要了解我们腹部的各个器官的位置,以便对症下药,及时的找到问题的所在。
图⽚源于⽹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我⽅删除腹部不同区域疼痛都代表什么?⼀、右上腹部图⽚源于⽹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我⽅删除右上腹部的位置⼤概是肝脏以及胆囊,⽽肝脏是我们进⾏毒素的排除分解作⽤的消化系统的器官,胆囊的作⽤⼀般是将胆汁进⾏贮存和浓缩;这个部位的疼痛⼤多可能是出现了肝炎、肝硬化、脂肪肝以及肝癌等病,要及时的了解疼痛的原因进⾏调治。
⼆、中上腹部图⽚源于⽹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我⽅删除中上腹部的位置是⼗⼆指肠,⼩肠的第⼀部分以及⼤部分的胰腺,都是帮助我们进⾏消化的部位;如果这⾥发⽣疼痛感,就有可能是⼗⼆指肠溃疡、肠梗阻、断肠综合征、急慢性胰腺炎以及胰腺肿瘤等病出现的前兆,我们应该避免喝烈酒以及少吃⼀些⾟辣刺激性物质。
三、左上腹部图⽚源于⽹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我⽅删除左上腹部的位置⼀般是胃,是我们体内⾷道的扩⼤位置,平时通过不断地蠕动帮助我们消化吃下去的⾷物;如果这⾥出现疼痛感,那么有可能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胃癌等病。
我们应该尽量少吃刺激性⾷物,减少对胃部的损伤。
四、左右腹部图⽚源于⽹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我⽅删除左右腹部的位置是肾脏,⽽肾脏是产⽣尿液的地⽅,能够清除我们体内堆积的毒素以及废物,进⾏新陈代谢的推动;⽽肾脏⼀旦出现了问题,就有可能是肾炎、肾结⽯或者肾衰竭等病。
五、中腹部图⽚源于⽹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我⽅删除腹部的中间位置⼀般包含了⼩肠和⼤肠,属于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这⾥的疾病⼤多数和结肠炎、结肠息⾁以及结肠肿瘤等病有关,要多加重视。
六、左腹部图⽚源于⽹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我⽅删除这个位置除了包括肾脏之外,还有降结肠的部分,如果⽣活中不多加进⾏饮⾷习惯的改善与控制,这⾥就会出现⼀些疼痛感以及器官的衰⽼,最终演变为降结肠息⾁以及降结肠腺瘤等。
卵巢、泌尿手法时间:40mins 部位:腹部
1、展油,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揉,
2、点穴: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关元、中极、
3、双手掌交替向下推任脉及肾经在中级排出,3遍
4、单手掌揉推升、横、降结肠各10下,3遍
力度逐渐加重腹部热透归来:中极穴旁开2寸、天枢、大横、子宫:中
极穴旁开3寸、血海、三阴交、太溪:内裸与
跟腱之间3寸,3遍
5、手掌顺时针揉按脐周10下,双手
6、腹部菱形切割5个来回
7、腰部固带脉20下
8、手掌大莲花包至腰两侧8-10下,拉回在会阴排出,3遍
掌重叠按压肚脐,下压20秒弹开
(1-5步为通道运化清理10mins)
9、双手掌交替单侧下拉卵巢部位 10、双手握空拳扇形下滑卵巢15-25下 11、双手拇指交替单侧由下至上推拨输卵管 12、双手交替按压股动脉,每侧3次,每次10s
(腹股沟上方)10下,拉完一侧(卵巢内侧斜下方)20下,推完一侧再推另一侧
再拉另一侧,莲花形包小腹下拉排毒5下
13、双手掌小腹部莲花上推宫颈10下, 14、搓热双掌小莲花温热小腹3遍 15、顺逆时针安抚腹部各20下 16、搓热小腹,搓热手掌温热神阙3遍 17、大莲花安抚腹部,
小莲花停留在小腹部震颤10秒下滑腹股沟排毒结束(6-13步为温宫暖身调理20mins)
1
1
2
2
1
1
1
2。
可以缓解肠道问题的抚触——胸、腹部抚触
胸部抚触可以促进宝宝呼吸系统的发育,腹部抚触可以促进食物消化吸收,缓解宝宝胀气及肠痉挛等肠道问题。
早期宝宝的哭闹很多时候和便秘、肠胀气、肠痉挛等症状有关,妈妈们坚持每天给宝宝做抚触是一个很好的预防方法。
话不多说,我们一起看看胸、腹部抚触的动作要领。
【准备】
用抚触油润滑自己的双手,挤压抚触油到自己的手背上,用食指和中指并拢涂抹抚触油。
【第一节】胸部抚触
从宝宝的肋骨的下缘沿斜上方到达锁骨,两手交替,做4-6次。
注意避开宝宝的两个乳头。
【第二节】腹部抚触
将抚触油涂抹双手,双手放在宝宝髋部,用右手从宝宝左下腹画圆,左手跟进。
做4-6次。
如果宝宝有便秘、肠胀气时,腹部按摩可以多
做几次。
注意避开宝宝的肚脐。
【注意事项】
1、初次接触抚触的宝宝会有不适,都是正常现象,家长不必过于担心。
2、在做抚触时,宝宝哭闹不止或皮肤颜色发生非常大的变化,要停止抚触。
安抚宝宝,关注宝宝情绪,如果一分钟之内情绪好了,就可继续,如果情绪不好,就停止这次的抚触。
3、如果宝宝正在生病,尤其是皮肤化脓、破损或湿疹等情况时,一定不要做抚触,等痊愈后再做抚触,不然会加重宝宝病情,适得其反。
图片来自某早教课程,侵权立删。
内容是我学习早教视频时做的笔记。
揉腹推腹——几乎可以解决任何慢性病!(附腹部按摩操作手法视频)展开全文腹部按摩操作手法:揉腹养生,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
在唐代,孙思邀就以“食后行百步,常以手摩腹”作为自己的益寿之道。
气血是构成人体的主要物质,故气血俱要,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气对人生更为重要,因为它是人体脏腑活动、血液循环,津液输布,吐故纳新,新陈代谢的动力。
常说,“人活一口气”,即人的生存,一分一秒都离不开气,离了气,人的生命就会终结,但“气能益人,也能害人”。
虽然人离不开气,但窝气成灾。
故治病先治气,气行病自无。
一切慢性疾患,都可以在腹部找到相应的阻滞点。
也就是说,一切慢性病都可以在腹部找到其对应的蛛丝马迹。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好处:当我们的慢性病牵延不愈,但又不知病因何在、如何治疗的时候,那时您就去寻找这个腹部的阻滞点(也许是一个硬块,也许是一个痛点,也许是一个“水槽”,也许是一个“气团”)只要把它推开揉散,您会发现您的慢性病也随之消失了。
如果您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慢性病,但推腹时却在某个部位有阻滞点,那您一定要赶紧将它推散揉开,因为那必是个将来的隐患。
脾胃是后天之本,肠脑与颅脑同根。
衰老首先出现的是脾胃不和,导致营养吸收下降,肠道内环境失调,庞大的内分泌系统紊乱。
通过手的感知获取对腹内脏器病变的感应,能够迅速调整脏腑经气,帮助人体实现代谢平衡。
有人一推就会打嗝放屁,那是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效果最好。
有人则会腹中咕咕水声,这是在推动腹中沉积多日的浊水,这种湿浊如果不及早排出,循经上头则头痛眩晕,滞塞毛孔则皮炎湿疹,遇肝火则化痰,逢脾虚则腹泄,遗患无穷。
“胃不和则寝不安”,是说肚子不舒服,就别想睡踏实觉。
有人长期睡眠不好,或眠浅易醒,或辗转难眠,或噩梦不断。
只能靠安定来麻醉神经,真是痛苦不堪。
建议您赶紧推推肚子,您会很容易找到阻滞点,然后细心将它推散揉开。
那么从此以后,您就可以告别漫漫长夜忧愁枕,一觉睡过日三竿了。
推腹时,发现有的人肚子鼓鼓的,按下去不痛,但是象个皮球,这怎么办呢?,必须先放气,放气的方法很多,“萝卜能通气”“吃豆爱放屁”,这类民间疗法都很好用。
预备势预备势::在保暖的前提下,脱衣松裤,正身仰卧在床上,最好能够枕在矮枕上,全身放松,凝神静虑,调匀呼吸,舌抵上腭,意守丹田。
第一式第一式::按摩心窝部按摩心窝部 两手缓缓上提,在胸前两手中三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对接并按在心窝部位(即胸骨下缘下柔软的部位,俗称心口窝的部位),由右→上→左→下按顺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按摩21次。
再从右向左逆时针按摩21次。
(图1)第一图,用两手中三指按在心窝(剑突下凹陷处)部,而后自左向右顺着转圈揉按二十一次,在自右向左反着揉按二十一次。
第二式第二式::回环按摩腹中线及腹两侧回环按摩腹中线及腹两侧 以两手中三指由心窝顺摩而下,即一边顺时针转动按摩一边往下移,移至脐下耻骨联合处(即小腹下部毛际处),再以两手中三指由耻骨处向两边分开,一边按摩一边向上走,两手按摩回到心窝处,两手交接而止。
循环做共21次。
(图2)第二图,用两手中间三指从心窝向下顺揉,一边揉一边走,揉至脐下耻骨处为止。
(图3)第三图,用两手中间三指从耻骨处分别向两边揉,一边揉一边走,揉至心窝部两手汇合处为止。
第三式第三式::推按腹中线部位推按腹中线部位 以两手中三指相接,由心窝腹中线部位推下,直推至耻骨联合处,共21次。
(图4)第四图,用两手中间三指从心窝向下直推至耻骨处二十一次。
第四式第四式::右手绕脐腹按摩右手绕脐腹按摩 以右手由右→上→左→下按顺时针方向围绕肚脐摩腹21次。
第五式第五式::左手绕脐腹按摩左手绕脐腹按摩 以左手由左→上→右→下按逆时针方向围绕肚脐摩腹21次。
(图5)第五图,用右手从左边转圈揉按脐腹部二十一次,再用左手从右边转圈揉按二十一次。
第六式第六式::推按左侧胸腹推按左侧胸腹 左手做叉腰状,置左边胁下腰肾处,大指向前,四指托后,轻轻捏住;右手中三指按在左乳下方部位,然后以此为起点,直推至左侧腹股沟(俗称大腿根)处,连续推按21次。
第七式第七式::推按右侧胸腹推按右侧胸腹 右手做叉腰状,置右边胁下腰肾处,大指向前,四指托后,轻轻捏住;左手中三指按在左乳下方部位,然后以此为起点,直推至右侧腹股沟(俗称大腿根)处,连续推按2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