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罚—
只能独立使用的主要刑罚方 法。对于一个犯罪,只能适 用一个主刑,而不能适用两 个以上主刑。
附加刑—
既能独立适用,又能附加适 用。当附加适用时,附加于 以适用的助兴,对于同一犯 罪和同一犯罪人可以同时适 用两个以上的附加刑。
老师利用工作便利,获取泄漏 考题,提供并传播答案,犯有故意 或过失泄漏国家秘密罪。情节严重 的,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 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 7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收取财物, 则还犯有受贿罪,两罪并罚。老师 若知情不报,还犯有包庇罪。
社会人员以收买方法获取高 考考题、答案,犯有非法获取国 家秘密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 下有期徒刑。若还通过BP机传播 答案,则犯有故意泄漏国家秘密 罪,两罪并罚。
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 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什么是犯罪?
案例分析:
某市出租车公司司机饶某因对车队 领导不满,于某年1月10日上午11时许,驾 驶华沙牌小轿车从天安门广场纪念碑西侧, 向北高速冲过密集的人群,撞在金水桥上, 致使无辜群众 5人死亡、19人受伤(其中 11人重伤)。金水桥汉白玉栏杆被撞毁、 轿车被损毁。饶某的上述行为,严重地危 害了公共安全,触犯了我国《刑法》第14 条和第115条,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依照 刑法判处饶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提问:
1.饶某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吗? 为什么?
2.人民法院判处饶某死刑、剥夺 政治权利终身的依据是什么?
犯 罪 的 特 征
1、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犯罪最 本质最基本的特征。没有社会危害 性,就没有犯罪;社会危害性没有 达到相当的程度,也不构成犯罪。 2、刑事违法性——犯罪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