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的验光配镜
- 格式:ppt
- 大小:316.50 KB
- 文档页数:61
验光配镜疑难问题及处理方法在眼镜行业中有不少验光配镜人员只能解决一般问题,一旦遇到少见的或疑难问题则束手无策或解决不妥,令顾客失望。
笔者多年来的实践并结合理论学习积累了一些解决验光配镜疑难问题的经验,现陈述如下,供同行参考。
1、高度远视和近视高度近视(以上):对初次配镜者如完全矫正有明显不良反应,则可由2/3的屈光度开始配镜,3个月后随着不良反应的减轻逐渐达到满意矫正。
有时递增度数到完全矫正可达3次之多,每次提高一般在以内,这是因为睫状肌恢复正常调节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
对曾戴过高度近视镜的患者,也有可能提高1次屈光度就能达到满意的矫正视力。
笔者曾接待一位51岁妇女,原戴镜:,,双眼矫正视力为,当时电脑显示,,实配,,其矫正视力均达到,患者试戴1小时未感不良反应,高兴而归。
实际上,对老年人只要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配镜度数可适当低些,这样既可远用又可近用。
例如60岁顾客为,实配,如远视力矫正到,近视力正常,无不良反应即可。
至于取远,近用之平均值,如只选远用或近用取相应。
对于学生应力争完全矫正。
高度近视,特别是以上的近视常有合并症,如晶状体及玻璃体混浊、眼底变性等。
为了探知有无合并症及其轻重,笔者尝试完全矫正,看最好的矫正视力是多少,如达到≥,可初步认为无合并症或有轻度合并症。
当很难判断矫正视力能否再提高时,取小孔镜置于矫正镜片前,如视力仍无提高,就判断矫正视力到此为止。
这样做,有利于加速选择适宜的屈光度镜片。
高度远视(+以上)1.2.1有晶状体眼:由于少年儿童眼的调节异常活跃,在初步验光后仍需要散瞳或用云雾法缓解调节,待瞳孔恢复正常时(用复方托品酰胺于第2天,用后马托品于第1周后,用阿托品于第3周后)再行验光,然后对比散瞳前后的屈光度,开具处方。
一般处方上的屈光度数位于散瞳前后屈光度数之间,这是因为既要排除调节紧张的干扰,又要考虑日常客观存在的剩余调节。
也可以用显性远视度+1/4隐性远视度作为配镜度数,或取2/3的当天散瞳后的屈光度,但均不如前法准确可靠。
弱视验光标准
弱视是一种视觉缺陷,通常是指视觉发育不良或视觉系统发育不协调引起的视觉模糊或视力低下的情况。
弱视验光是通过对弱视患者进行视力检查来评估其视觉功能和确定合适的矫正方法。
弱视验光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最佳矫正视力(BCVA):弱视患者在戴上最佳矫正眼镜(或隐形眼镜)后的最佳视力。
这是评估弱视患者实际视力水平的指标。
2. 弱视眼视力(AV):弱视患者在最佳矫正视力状态下使用弱视眼(一般是低视力的眼睛)的视力。
这是评估弱视眼视力的指标。
3. 有无屈光不正:通过验光测量,确定是否存在近视、远视或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
如果存在屈光不正,需要通过配镜或其他矫正方法进行矫正。
4. 晶状体屈光度:通过验光测量,确定患者晶状体的屈光度,以便在需要时进行配镜矫正。
弱视验光标准可以根据具体的眼科医生和国家的相关标准而有所不同。
因此,建议弱视患者在就诊时咨询专业的眼科医生,进行详细的验光检查,以便确定个体化的治疗和矫正方案。
弱视配镜的话术
A、初戴者走进店里
1、您好,欢迎光临!有什么可以帮忙吗?
顾客:我看看眼镜
2、您之前有戴过吗?
顾客:之前没戴过
3、如果没戴过的话我建议您可以先做个视功能检查,这样可以根据您眼睛的状况再来做选择,会来的更加的科学,您看好吗?
4、进行专业化验光(操作)
(要做融像测试、立体视检查、调节集合功能检查),让顾客感受到绝对的专业!
5、您目前的度数是***,根据您现在的光度,您应该引起重视了,尽量避免度数再加深了;
*平时您可以多看看远处的物体和绿色的植物,可以缓解近视的加深
*如果您眼睛平时容易干,可以多吃点香蕉,因为我们泪液的主要成分是钾离子,而香蕉里面含有丰富的氟化钾,可以支持到泪液的分泌。
*如果您感觉自己的眼睛有时候没有神,可以多补充点维生素B1B2,能够增加角膜的光泽度,通常花生、玉米和牛肉里面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 *如果您通常爱做运动的话,可以多打打乒乓球和羽毛球,对缓解近视的加深很有大的帮助。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儿童弱视的几种治疗方法
导语:儿童的身体健康是父母非常关注的一件事情,如果儿童出现了这样那样的一些情况,父母肯定都非常的担心,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其实我们建议广
儿童的身体健康是父母非常关注的一件事情,如果儿童出现了这样那样的一些情况,父母肯定都非常的担心,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其实我们建议广大的家长朋友们要多了解一些儿童常见疾病的知识,这样才能有效帮助儿童去预防和治疗疾病。
弱视对于儿童的危害性很大,下文我们介绍儿童弱视的几种治疗方法。
1、穿针穿珠训练:患儿戴了矫正眼镜后,用红线穿针或穿珠子,每次穿200—300根针或200—300粒珠子,促使多用近目光.以提高视力。
2、红光闪烁刺激法:患儿戴矫正眼镜后,用弱视眼从观察孔中看闪烁性的红光,每次10—15分钟,每日两次。
3、幼儿治疗:检查幼儿视力可用儿童视力表,或用大小不同的玩具在不同的距离估计幼儿视力。
最精确可靠的检查是视觉诱发电位法。
1—2岁幼儿被发现有一眼弱视,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用1%阿托品油膏涂健眼,每日一次,连续三个星期后休息一个星期作为一疗程。
每做完两个疗程后检查一次,并决定是否继续治疗。
上述治疗,可持续到幼儿能够合作扩瞳验光,配戴眼镜为止。
使用阿托品油膏治疗的目的是使健眼出现暂时视力模糊,迫使弱视眼能优先看外界物体而提高视力。
4、遮盖治疗:当患儿配戴矫正眼镜后,在医生的指导下,用塑料布或黑布制的遮眼罩将健眼彻底遮住,迫使弱视眼看物,使弱视眼得到锻炼而增加视力。
遮盖健眼多少天放开一天,或双眼交替遮盖的比。
2023年药学类之药学(师)题库附答案(基础题)单选题(共40题)1、患儿女,6岁。
诊断为弱视,需验光配镜,在验光前给予的药物是A.普鲁卡因B.阿托品C.苯巴比妥D.新斯的明E.对乙酰氨基酚【答案】 B2、可导致粒细胞减少的是A.布洛芬B.美洛昔康C.罗非昔布D.对氨基水杨酸E.对乙酰氨基酚(NSAIDs不良反应)【答案】 D3、利尿剂A.聋哑儿B.高胆红素血症C.低钠、低钾现象D.循环衰竭综合征E.骨骼脱钙和生长障碍【答案】 C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药剂学研究的是剂型因素,生物因素与药效之间的关系B.药物的化学结构不是决定药效的唯一因素C.生物药剂学的研究为新药开发和临床用药提供评价依据D.药效指药物的临床疗效,不包括不良反应E.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对控制药物制剂内在质量很有意义【答案】 D5、抗胸腺球蛋白(ATG)主要用于治疗下列哪种疾病A.缺铁性贫血B.巨幼细胞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白血病E.尿毒症【答案】 C6、处方的正文包括A.临床诊断、药品名称和用法用量B.药品名称和药品金额C.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D.科别或病室和临床诊断E.临床诊断和药品名称【答案】 C7、中药最本质的特点是A.天然药物B.传统用药C.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D.价格低E.标本兼治【答案】 C8、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时间性变化只对高结合率药物有显著的临床意义,高结合率一般指A.结合率大于70%B.结合率大于60%C.结合率大于50%D.结合率大于80%E.结合率大于40%【答案】 D9、能够进入骨髓组织的微粒,其粒径应小于()。
A.10nmB.50nmC.100nmD.1μmE.10μm【答案】 B10、在胃液中不溶,而在肠液中溶解的片剂A.口含片B.舌下片C.多层片D.肠溶片E.咀嚼片【答案】 D11、我国药品技术监督的最高机构是A.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B.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C.国家药典委员会D.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E.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答案】 A12、Ⅰ期临床试验是指()。
散光的处方原则验光的主要目的是给患者提供一个配镜处方,该处方为戴镜者提供良好的矫正视力,使之拥有舒适的视觉,并能够进行持久的阅读,而不会对眼睛造成任何损害。
任何配镜的处方原则,都必须紧紧围绕这四个配镜目标展开。
经过规范的验光获得了患者准确的验光度数后,跟着就是开具配镜处方。
由于个体对视力的需求和感觉差异很大,准确的验光度数并不一定是患者最合适的配镜处方。
验光师在给予配镜处方时,并没有一个完全固定的公式可以遵循:有了准确验光度数,还要考虑患者的年龄、视力需求、职业特点、戴镜情况等因素,还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眼部健康情况、双眼视觉情况。
以患者准确的主客观验光结果为基础,结合各个因素进行分析和平衡,按照其配镜目的和要求,给每一个患者一个个体化、个性化的配镜处方。
换言之,验光度数(屈光不正度数)完全相同的患者,综合各个因素以后,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分别给出能够满足配镜目的、合乎个体需求,不尽相同度数的眼镜处方。
合格的验光师应当熟悉各个年龄阶段屈光不正的特点,掌握不同屈光状态矫正的侧重点,以及其他相关因素对配镜的影响。
只有充分掌握上述的知识点,才能够为患者提供理想的配镜处方。
在开具配镜处方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和要求?本章将按近视、远视、散光和老视的大类,讨论各类的配镜处方原则,最后讨论一些特殊情况的配镜处方原则。
散光的处方原则单纯散光和复合散光的患眼,要使用柱镜和球柱镜矫正。
实际上验光师的经验主要体现在柱镜处方的处理上。
这个方面,争议较多,观点各异。
多数医生认为改变原来柱镜处方或者第一次为患者开具柱镜处方时,要特别的谨慎;也有的医生认为柱镜成分一走要全矫,除非患者无法接受,才考虑更改。
从理论上看,处方柱镜成为难题有以下两个原因:①患者配戴每一副新的眼镜,都会有一定的适应期。
即使新眼镜度数与原来眼镜的处方一样,患者仍会觉得与原来的眼镜有些不同。
原因是新镜片的基弧、材料及外形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视觉。
如果新的配镜处方只改变了球镜成分,患者会比较容易适应。
浅谈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配镜治疗【中图分类号】r3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263-01在儿童中,屈光不正是弱视发病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而其中的远视更是主要原因,有报道称远视引起的弱视占屈光不正性弱视的83.5%[1-2]。
该类弱视眼不仅远视力低下,而且近视力也不好,临床上对其的配镜处方尚无统一标准,各家说法不一,尚需进一步深入探讨。
笔者就我科2005年以来,对有规范配镜处方、随访观察记录完整的这类弱视儿童验配渐变多焦镜进行尝试性矫正治疗,并将疗效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回顾在本院眼科门诊就诊的随访期满24个月、资料完整的远视引起的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179例,无斜视,双眼屈光参差35 mm,精确测量单眼瞳距、瞳高及光学中心距离,选用varilux渐变镜。
镜片加工装架由专职技师进行。
1.4 戴镜依从性问卷调查依从性分为三个级别:强迫戴镜:每天戴镜时间10 h。
1.5 随访戴镜后前3个月随访作戴镜依从性问卷调查,以后每6个月随访,检查戴镜视力、戴镜验光、小瞳验光等项目。
24个月后综合所有检查结果,作疗效总结。
治愈标准为:最佳矫正视力>4.9。
1.6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软件spss 10.0进行统计学处理,等级频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中的ridit分析,统计结果经过转换,以卡方值表示。
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各个时间段的治愈率,渐变镜组都高于全矫组与欠矫组,表明双眼远视引起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配戴渐变镜的疗效优于全矫治疗与欠矫治疗(p<0.05)。
2.2 三种矫正方法的疗效治愈时间渐变镜组、全矫组和欠矫组的治愈时间分别为(9.75±4.35)月、(11.66±5.79)月和(11.42±5.80)月,渐变镜组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其他两组(p<0.05)。
2.3 三种方法的依从性从戴镜头3个月内依从性随访结果来看:全矫组患儿初戴镜时,强迫戴镜52例(占88.1%),监督戴镜7例(占11.9%),无习惯并依赖戴镜者;欠矫组患儿强迫戴镜率为零,监督戴镜8例(占13.3%);习惯并依赖戴镜为52例(占86.7%);渐变镜组患儿强迫戴镜为4例(占6.7%),监督戴镜率为5例(占8.3%),习惯并依赖戴镜为51例(占85.0%)。
验光配镜的处方原则大部分人有配戴眼镜的需求,儿童、青少年、成年人的屈光不正、中老年人的老花等。
然而,眼镜处方的确定并不是独立单一的过程,而是需要综合考虑视觉的发育状态、用眼需求等诸多因素。
因此,配镜遵循处方原则很重要。
学龄前儿童配镜需充分考虑视觉发育及屈光度发育的问题;学龄期患者配镜需要考虑近视进展问题;青年人配镜需要考虑用眼需求及舒适度问题;中老年配镜除了考虑用眼需求及舒适度,还需要重点关注视近的清晰舒适持久问题。
关键词:近视、远视、散光、老视、处方原则在人的一生中,眼睛的视力、屈光度、双眼视功能状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各个年龄阶段都有其各自的特点。
为了更好的促进配戴者的视觉发育及满足配戴者清晰、舒适、持久的用眼需求,年龄是配镜处方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以下是我考虑年龄因素总结的配镜处方原则。
学龄前儿童学龄前儿童的眼睛屈光状态正处于正视化的发展过程中。
所谓正视化【1】,就是出生时人眼几乎都是远视眼,随着眼睛结构的发育,远视度数逐渐下降,直到6到8岁变成正视眼的过程。
我们把学龄前儿童的这种远视度数叫做生理性远视,具体见表1。
在给学龄前儿童下配镜处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生理性远视度数不矫正;生理性远视是正常的屈光状态,不需要远视眼镜矫正。
二、保留生理性远视度数进行矫正;患者的远视度数超过了生理性远视度数,且影响了视力发育,可保留生理性远视度数进行矫正。
三、远视度数全部矫正;远视者为了看清物体,会应用一定的调节;由于调节、集合、缩瞳三联动,大量的调节可能产生过度的集合,从而影响眼位产生内斜症状。
对于远视伴有调节性内斜的患者,需要在充分麻痹睫状肌的情况下,验出全远视的度数并足度矫正即足矫。
表1 年龄与生理性远视度数对应学龄前儿童的视觉功能处于不断发育过程中,特别表现在视力的提升上。
刚出生的婴儿只有手动的视力,只能依稀看到拥抱着他的妈妈的脸轮廓。
在外界物像的不断刺激下,视力得到发育并逐渐提升。
视力的发育见表2。
浅述验光配镜处方应注意的方面及几项原则俞铭元验光配镜是矫正眼屈光不正的主要方法之一,为使患者配上一副合适的眼镜,验光师必须懂得与验光有关的眼屈光学、眼科学、眼镜光学和隐形眼镜学等知识,还必须掌握验光配镜处方的技巧,在实际的工作中,使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我们在验光过程中,切不能将验光试镜结果作为唯一的验光配镜处方,应根据各患者对远、近视力的试镜效果和行动感受及配镜用途等因综合考虑,对球镜、柱镜的增减,使患者配镜后感觉舒适视觉清晰。
一、我们在开写验光配镜处方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了解患者的年龄、职业、健康状况,从年龄上我们可以基本判断有否老视现象,从职业上可知其工作学习环境和用眼程度,从健康状况上可以了解影响视功能的疾病(如糖屎病、高血压、眼疾史等),以估计其所需的调节范围和影响视力的发病因素。
2•注意了解患者验光配镜的真实目的与要求、心理状况、生活中用眼习惯,针对患者的配镜目的,是以看远为主,还是以看近为主又有因工作学习之需远近兼顾,还是需配隐形眼镜等,对个别患者担心屈光度增加后,戴镜会越来越深的心理因素,应给予准确的解释与疏导,提出合理建议。
3. 注意检查患者的裸眼视力和眼位,检影度数和试镜时矫正视力最佳的屈光度之间的关系,同时进行比较分析,以判别其调节紧张度的强弱及睫状肌的张力,估计出所能接受并能长期戴用的屈光度,以免出现配镜后不适现象。
4•注意了解患者的戴镜史和旧镜处方及测量旧镜度数,对原有的眼镜进行比较,如清晰度,满意度,舒适度等,对球柱镜、轴向差异较大的需反复比较,在矫正视力或舒适程度有所提高的前提下,处方时一定要向患者交待清楚,戴镜后可能出现的一些症状,使之配合克服,患者同意后方能处方。
5•注意和掌握患者屈光不正的性质和配镜目的后,我们在处方时要尊重患者的主观要求,不要把验光师的主观意向强加于患者。
因眼疾或其它疾病影响验光原因的,在不明了病因的情况下,不要草率下结论(可请医生帮助检查),以免患者产生心理上的情绪障碍,影响配镜效果。
关于斜视弱视中的验光配镜原则验光配镜是指通过眼科医生对斜视弱视患者进行眼部检查后,根据患者的屈光状态和视觉需求,采取相应的光学矫正手段,为患者配制适合的眼镜或隐形眼镜。
正确的验光配镜可以帮助斜视弱视患者改善视力,并辅助斜视治疗。
下面将介绍一下斜视弱视中的验光配镜原则。
第一、明确斜视弱视患者的屈光状态。
屈光状态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三种,不同的屈光状态需要采用不同的配镜手段。
根据患者的眼部检查结果,确定其屈光状态是有效的眼镜配镜的前提。
第二、根据患者的斜视情况,确定合适的配镜方式。
斜视弱视患者通常需要采用斜视矫正镜,即通过调整眼镜的光轴或使用特殊的矫正片来纠正斜视。
对于伴有近视或远视的斜视弱视患者,还可以根据其屈光状态进行配近视或远视矫正。
第三、根据患者的视觉需求,确定合适的度数和矫正方式。
根据患者需要矫正的视力和使用眼镜的场合,确定适当的度数和矫正方式。
比如,如果患者主要需要矫正近视,可以选择单一度数的近视镜片,如果需要进行近视和远视的切换,可以选择双光镜片或者渐进多光镜片。
第四、根据患者的视觉习惯和舒适度,确定合适的框架和镜片类型。
不同的框架和镜片材质有不同的透光性和重量,对患者的视觉体验和佩戴舒适度有一定的影响。
根据患者的个人喜好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框架和镜片类型。
第五、定期检查和调整配镜效果。
斜视弱视患者在佩戴眼镜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镜片度数不适应或佩戴不舒适的情况。
眼科医生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的视力和眼部状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保证配镜效果的稳定和长期的视力改善。
需要注意的是,斜视弱视患者配镜的原则是多样化的,需要根据不同的个体差异和临床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一般来说,配镜的初衷是为了提高患者的视力,辅助斜视治疗,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斜视弱视患者都需要佩戴眼镜,有时候其他治疗手段如眼肌训练、斜视手术等可能更加有效。
因此,在进行验光配镜之前,眼科医生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配镜处方原则一、远视眼1.≤3岁的小儿,如远视度数≤3.00D,无明显散光和屈光参差,可先不配镜;>3.00D,部分矫正;2.4-10岁,相应视力下限:4-5岁:0.6;6-7岁:0.7;8岁或以上:0.9;中低度远视,视力正常,可不配镜;凡视力未达到上述视力下限,都应予以配镜,初次配镜度数不宜低于散瞳验光度数的1/2;高度远视,可进行分次配镜;,或的3.7-18岁,属学龄期和青春期,有学习的需求;如近视影响到学习,即使浅度数也予以配镜;配镜度数≤-0.50D的需在备注中注明原因;4.19-40岁,近视度数趋于稳定,根据用眼需求和适应情况进行配镜,更改配镜处方需谨慎;5.>40岁,近视度数会趋于变化,应定期复查;6.近视眼的配镜度数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散瞳验光度数基础上稍作调整,允许比散瞳验光度数高-0.25~-0.50D;7.假性近视不要配镜,转门诊医生处理调节紧张;8.中高度近视,如有试戴不适的,可分次配镜;9.如旧镜过矫:I如为青少年,处于近视发展阶段,不宜过矫;配镜时应根据实际情况一次性或分次降到验光度数,并向病人及家长充分解释;II如成人过矫≤0.75D,无任何疲劳症状者,可暂不换镜或按旧镜度数配镜;过矫≥1.00D或有疲劳症状者,应根据实际情况一次或分次降到验光度数;III调节紧张明显的转屈光科;10.近视眼应如何戴镜;-2.50D以下的低度近视,可在视远时戴,视近不用戴;-2.50D以上的近视,建议经常戴镜;11.有屈光科或眼肌科意见的,按专科意见进行配镜;三、散光眼,散如果散光的等效球柱镜度为正,类似远视眼,可考虑适当降低正球镜度,保留生理性调节;以下内容仅涉及球镜度的调整,柱镜的处方原则请参见之前所述;1.单纯远视散光/复性远视散光等效球镜度为正,可考虑降低球镜度,保留生理性调节;应以等效球镜度作为依据:可降低的最大正镜度为等效球镜度,但一般不宜超过等效球镜度的一半;参考例子8岁小儿,验光度数为+2.00×90;等效球镜度为+1.00D,可保留生理性调节,可降低的最大正镜度为+1.00D,但一般不宜超过+0.50D.假设柱镜足矫,以下处方都是正确的:球镜度足矫: +2.00×90球镜度降低+0.25D:-0.25/+2.00×90;球镜度降低+0.50D:-0.50/+2.00×90;也可通过降低正柱镜的形式保留生理性调节,但不建议单纯为保留生理性调节而降低柱镜度,柱镜度是否调整应参照之前所述的处方原则考虑;2.单纯近视散光/复性近视散光等效球镜度为负,不考虑保留生理性调节的问题;3.混合性散光此类散光的等效球镜度可能为正,为零,或为负,在进行处方时要区别对待:等效球镜度为负:不可降低正镜度;等效球镜度为零:不可降低正镜度;1.双眼等效球镜度相差小于2.50D的,尽可能足矫;2.双眼等效球镜度相差大于2.50D的,也有可能适应足矫;如果屈光参差是眼球长差异引起的,戴框架眼镜好;如果是眼球屈光力差异引起的,戴隐形眼镜好;在未知屈光参差性质的时候,可先给足矫或接近足矫的度数进行试戴;3.如果双眼矫正视力理想,但不接受框架眼镜足矫的,诊屈光专科决定配隐形眼镜,做激光手术还是高度数欠矫配框架眼镜;4.小儿屈光参差性弱视,应尽量予以足矫,转屈光科进行遮盖和弱视治疗;5.眼镜在垂直方向屈光差异大的,应建议病人尽量通过镜片中心区域视物;6.屈光参差太大或矫正视力相差太远,不可能获得双眼视的,按好眼进行配镜;如果差眼的屈光状态与好眼相同,配接近好眼的度数;如屈光状态相反,配平光;参考例子①OD:-2.00→1.2;OS:-10.00→0.05 屈光状态相同配镜:OD-2.00;OS:-2.00②OD:-2.00→1.2;OS:+10.00→0.05 屈光状态相反配镜:OD-2.00;OS:PL7.屈光参差如何戴镜:①屈光参差的等效球镜度≤1.00D的,戴镜方式参照相关屈光不正的戴镜方法;②屈光参差的等效球镜度>1.00D,建议经常戴镜;③屈光参差太大导致差眼废用的,戴镜方法参照好眼的屈光状态而定;8.有屈光科或眼肌科配镜意见的,按专科意见进行配镜;,。
儿童弱视的配镜原则1.远视:根据患儿年龄,扣除生理远视度数配镜.例如:年龄6岁:+5.00DS配镜:+4.00Ds--3.50DS2.高度远视:最好配2副,足矫用以训练时和近用戴,平时则扣除年龄相关的远视度数来配.例如:5岁验光+8.00DS平时戴+6.5DS训练和近用取+8.00DS特殊情况:若矫正视力<0.1首次应于足矫.复查1次/1-2个月,6个月根据视力的进步,另配一副+6.00DS眼镜,平时用.(注:两镜片中心最好取看远和看近的平均值)3.屈光参差:配镜原则两眼相差小于3.00DS,否则双眼像差明显而不适.4.散光:顺规散光可稍减度数,对于高度散光,第一次配镜给予适度减低.逆规散光和斜散.应于足矫.(生理远视度数配镜如何扣?4-5岁:+2.00DS6岁:1.00DS7岁以上小于+1.00DS酌情减量)5.近视:儿童性近视性弱视一般都是病理性近视眼,应及早治疗.起初,常以混合散光形式出现,以后转为复性近视散光,且散光度数较大,常于先天眼病并存,,可有明显内斜,因此配镜是治疗的第一步,还要考屡其他治疗措施.配镜:第一副眼镜可以配得浅一些,以便患者适应,若短期适应好,该为足矫,以后每半年或一年,阿托品散瞳,复验,给予足较.有关是否需要弱视训练问题,北大刘教授有详细阐述.若近视度数增长大于1.00DS/年,可考虑给予后巩膜加固术.一般效果较好.儿童配镜“八步”曲儿童因屈光不正造成的视力低下需要配戴眼镜来矫正,因此眼镜是否合格尤为重要。
眼镜适配不当不仅不能矫正视力,还会造成不良的视觉环境,影响儿童的视觉发育。
家长在给孩子配镜时,一定要按正规的方法进行,千万不能草率行事。
第一步:散瞳12岁以下的儿童常用的散瞳药是1%阿托品眼膏,在验光前3天使用,每天3次,有内斜的儿童需连续使用7天。
无内斜的12岁的儿童用0.5%托吡卡胺,验光前1小时使用,连续滴4~5次,每次间隔5分钟,闭眼避光。
第二步:验光采用客观验光法。
宁德市康明眼镜有限公司学习资料《验光配镜原则》问题的提出:是否所有屈光不正的眼睛,都应该戴镜矫正?是否所有屈光不正的眼睛,都应该戴足光度矫正?与配镜相关的因素:屈光不正的型别、性质、程度、患者年龄、健康状态、生活习惯、工作类种、工作环境、工作光线等。
(一)远视眼的配镜1.远视眼:当调节完全休止时,因眼的总屈光度太弱,远放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后,这种光学状态的眼,称为远视眼。
2.总远视度:远视眼的总屈光不正度称为总远视度,临床上把睫状肌彻底麻痹下所测得的眼远视度作为总远视膜。
3.隐性远视:不作睫状肌麻痹时,远视眼的睫状肌常有一定程度的痉挛存在,它会使调节不可能松弛到象使用睫状肌麻痹剂后的那种程度,因而常有一部分远视不能用显然检影验光法测得,而这无法测得的部分,称为隐形远视。
4.隐性远视度:用显性检影法所测得的远视度数和睫状肌麻痹检影所测得的远视度的差值,即为隐性远视度。
5.显性远视度:用显性检影法所测得的远视度数,即为显性远视度。
6.绝对远视:人年轻时,调节力强,程度不高的远视,平时运用调节力完全可以克服。
随年龄的增长,调节力减弱,即使运用最大调节力,仍有部分远视不能克服而存在看远视力不足,这部分即称为绝对远视。
7.能动远视:显性远视中能为调节力所克服的部分,称为能动远视。
一般在临床上,当一远视眼视力未达正常,可在眼前加上屈光度渐增的凸透镜,至恰能使视力达到正常,此时所加透镜的屈光度,就代表此眼的绝对远视度。
显性远视度减去绝对远视度,就是能动远视部分,也就是活动性调节能克服的部分远视。
基本结构如下框图:总远视隐性远视显性远视能动远视绝对远视8.举例:有一眼经显性检影验光,结果为+5.00DS,戴此镜的矫正视力为1.0。
裸眼视力为0.4。
插片试验,在眼前加+0.25DS,+0.50DS,+0.75DS,+1.00DS,+1.25DS均不能使视力达到1.0。
戴+1.50DS时,视力达1.0。
睫状肌麻痹检影验光所得为+6.00DS。
一、远视眼的配镜原则有远视的病人,轻度和中度者,在青少年期由于调节力强,很少出现视力减退和视力疲劳症状。
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健康状况下降,调节能力随之减退;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视力疲劳,有的甚至近视力和远视力均减退。
究竟什么程度的远视才给予矫正,这要以各人的年龄、视力、症状、调节力、眼外肌的平衡力量、体质、精神状况、习惯与职业而定。
7岁以下的儿童,有3.OOD左右的远视,是属于正常的生理性远视,随年龄的增长,眼球轴也伴着整个身体的发育而逐渐增长,远视度逐渐减轻,乃至发展至正视,一般不必矫正。
远视度数比较高且有斜视、弱视者应该尽早矫正,并经常戴镜。
验光检查一定要在用阿托品充分麻痹睫状肌、使调节消失的条件下进行。
对内斜视者应做充分矫正,坚持经常戴用,切不可间断,借此放松调节而使集合放松。
幼儿无法辨认视力表者,可在客观验光检查的结果中减去1.OOD~2.00D给予处方。
作这样的矫正,所配眼镜是难以被儿童接受的,戴镜前应先用阿托品麻痹睫状肌,戴镜前最好还隔日用药1次,维持1周。
这样才使睫状肌不发生痉挛,逐渐适应。
戴镜后每1~3 ei-,q复查1次,以观察其视力提高的程度和斜视度的改变情况。
如斜视度消失,应在能控制斜视度和保持较好的双眼视力功能的情况下,逐渐减少屈光度。
有外斜视而视力下降者,尽管远视度数不高只要加镜能使视力提高,也应将能提高的视力绝对远视度给予矫正。
总之,应在视力提高的原则上给予最低度数的镜片矫正,使其尽量使用调节,从而加强眼的集合,减少轻度、中度以上远视。
双眼弱视而无斜视者,当作充分矫正,视力相差仅1~2行,可不必施行遮盖;超出3行,应行全遮盖,或不完全遮盖。
儿童戴镜应每年验光检查1次。
如屈光度降低,应更换镜片,以免由于远视矫正过度而成为人工近视。
我们在多年的儿童斜视验光检查中发现,一般幼儿内斜视患者,经过戴矫正镜一年,再用阿托品麻痹睫状肌验光,屈光度没有减少,有些反而增加0.25D~0.50D,这说明儿童远视者由于调节力丰富,未戴矫正眼镜前,为了获得较好的视力过度调节,致使睫状肌痉挛,尽管连续用阿托品7天,睫状肌的调节力完全消失,通过戴镜矫正合理使用调节相当长的时间,才能使睫状肌的紧张力松弛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