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3
简述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的一般趋势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的一般趋势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在早期
阶段,幼儿通常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反应,如高兴、生气、哭泣或焦虑。
他们对情绪的识别和表达能力较为有限,常常通过面部表情、身体语
言和声音来传递情绪信息。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逐渐学会了辨别不同的情绪,并能更准确
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他们开始理解和使用情绪词汇,如“开心”、
“生气”、“伤心”等。
此时,幼儿可以通过语言和行为来表达自己
的情感,并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幼儿园和学前阶段,幼儿开始与同伴互动,这对他们的情绪发
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们学会了与他人分享和合作,并从中获得满
足感和情感支持。
此时,幼儿的情绪表达更加丰富多样,他们可以通
过语言、游戏和身体接触来表达友善、亲近和喜悦的情感。
随着认知和语言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幼儿逐渐开始理解和管理复
杂的情绪。
他们可以通过适当的冲突解决和问题解决技巧来处理与他
人的冲突,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爆发,并表现出同情、关心和体
谅他人的情感。
总的来说,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呈现出逐渐增加、丰富多样和能
力提升的趋势。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经验的积累,幼儿的情绪认知、
表达和调节能力逐步提升,有助于他们建立健康、积极的情绪态度,
并与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
简述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的一般趋势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通常呈现出以下一般趋势:
1. 幼儿的情绪的产生和表达能力逐渐增强。
从出生开始,幼儿会逐渐产生各种情绪,如快乐、悲伤、愤怒等,并且能够通过表情、声音和身体动作等方式来表达这些情绪。
2. 幼儿的情绪自我控制能力逐渐增强。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逐渐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比如可以学会忍耐等待、自制情绪和控制冲动等。
3. 幼儿的情绪反应逐渐多样化。
幼儿在情绪反应上的表现逐渐变得多样化,他们可能会用笑、哭、发火等方式表达情绪,有时还会产生一些特定的情绪反应,如害羞、好奇、羞愧等。
4. 幼儿开始具备情绪识别和理解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逐渐能够认识和理解他人的情绪,通过观察他人的表情和行为,他们可以判断出对方可能的情绪状态,并对此作出相应的反应。
5. 幼儿的情感能力逐渐成熟。
随着经验和学习的积累,幼儿的情感能力逐渐成熟和稳定,他们能够建立起自己的情感和情感表达方式,并对他人的情感做出更加敏感和适当的反应。
总之,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简单的情感产生到复杂的情绪表达和理解,幼儿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逐步培养出一系列的情绪情感能力。
简述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的一般趋势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是指幼儿在情绪和情感方面的成长和变化。
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情绪情感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整体上呈现出以下一般趋势。
在幼儿情绪方面的发展中,从出生到2岁,幼儿的情绪主要表现为基本情感的反应,如喜悦、愤怒、恐惧等。
2-3岁时,幼儿开始逐渐掌握情绪的调节能力,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和环境要求来调节情绪,表现出更加丰富和复杂的情绪反应。
3-6岁时,幼儿的情绪开始逐渐稳定,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6-12岁时,幼儿的情绪开始更加多样化,除了基本情感外,还能够体验到更复杂的情绪,如羞愧、自豪、内疚等。
青春期时,幼儿的情绪进一步发展,开始出现更多的情绪波动和挑战,需要更多的情绪管理技巧来应对。
在幼儿情感方面的发展中,从出生到2岁,幼儿的情感主要建立在与主要照顾者的情感互动中,如与父母、保育者之间的亲密关系。
2-3岁时,幼儿开始逐渐发展出对他人的情感关注和表达能力,能够理解和回应他人的情感需求。
3-6岁时,幼儿的情感关系开始扩展到更多的人际关系中,如同伴、老师等,能够建立更加稳定和丰富的情感联系。
6-12岁时,幼儿的情感关系开始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在人际关系中发展出更多的情感技巧和智慧。
青春期时,幼儿的情感关系进一步扩展到异性之间,开始体验到更复杂和深刻的情感。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家庭环境是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父母的情绪表达和情感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
幼儿的社交经验和同伴关系也对情绪情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幼儿园和学校中,幼儿能够与同伴进行情感交流和互动,从中学习到更多的情感表达和理解技巧。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呈现出一般的趋势,即从基本情感反应到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再到更复杂和多样化的情绪体验。
在情感方面,幼儿的情感关系从最初的主要照顾者到更广泛的人际关系的扩展和巩固。
简述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
1、情绪和情感的不稳定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稳定性经常变化和不稳定的,甚至喜怒、哀乐两种对立的情绪也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互相转换。
如,“破涕为笑”。
2、情感比较外露
如,孩子往往“开心就笑,不开心就哭”。
或者幼儿小时候受一点委屈就在父母面前大哭,企图寻求父母的安慰,但是长大后,无论在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受多大委屈,对于父母都是报喜不报忧;在工作中为了不让自己时而的负能量感染同事,有时候强装微笑等。
3、情绪极易冲动
情绪的易冲动性在幼儿初期表现特别明显,他们常常处于激动状态,而且来势强烈,不能自制。
例如,小班幼儿想要一个玩具而得不到时,就会大哭大闹,短时间内不能平静下来。
成人这时要求他“不要哭”或“不要闹”,往往无济于事,他甚至一句话也听不进去。
4、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能力得到加强。
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年小的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这与其生理因素主要是大脑皮质的兴奋容易扩散、皮质对皮下中枢的控制能力发展不足相关。
随着幼儿的发育以及语言的发展,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特点与教育幼儿时期是一个孩子情感、思维、社会行为等各方面得到综合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情绪和情感发展具有一定的特点,了解并正确引导幼儿的情绪、情感,对于他们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一、幼儿情绪发展特点1. 多变性:幼儿的情绪变化较为频繁,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情绪的起伏较大。
有时会因为一点小事而情绪激动,有时又会突然转为欢快。
2. 情绪表达简单:幼儿通常还不具备用言语表达情感的能力,他们更多地通过哭泣、笑容、动作等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3. 自我中心性:幼儿时期的孩子往往只关注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很难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因此,他们容易出现自私、霸道等行为。
二、幼儿情感发展特点1. 需要依恋:在幼儿时期,孩子对于家庭成员的依恋情感较为强烈,尤其是对母亲的依赖性。
缺乏适当的依恋对象可能会导致幼儿情感上的不稳定。
2. 探索欲望强烈:幼儿时期的孩子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索世界,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
在这个阶段,他们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正在逐步形成。
3. 情感喜好浅薄:幼儿在情感表达方面比较简单直接,他们对事物的喜好和厌恶容易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情感较为浅薄。
三、幼儿情绪情感教育1. 建立稳定的情感关系:幼儿教育者和家长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要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或师生关系,让孩子感受到安全、稳定和被接纳的情感。
2. 引导情绪表达:教育者要帮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语言和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让他们学会适当地发泄和调节情绪,避免情绪爆发或压抑。
3. 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通过适当的游戏和活动,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分享、合作等良好行为。
4. 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教育者要留意幼儿的情感波动,及时介入处理,关心他们的内心感受,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关怀。
总之,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家长和教育者共同努力,引导幼儿健康成长。
只有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正确引导他们的情绪表达,才能培养出健康、自信、积极向上的幼儿。
简述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的一般趋势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一般有以下几个阶段:
1. 婴儿期: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婴儿主要表现出生理需求和基本情感的反应,如饥饿、疼痛和满足感。
他们可能会通过哭泣、皱眉、笑和咿呀等方式表达情绪。
2. 早期幼儿期(1-3岁):随着儿童的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发展,他们开始更加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他们可能会经历愉快、焦虑、愤怒和沮丧等情绪。
幼儿开始意识到自己和其他人的情绪状态,并学会用词语来描述自己的感受。
3. 幼儿期(3-6岁):这个阶段幼儿的情感表达更加复杂和多
样化。
他们开始能够理解和区分不同的情感,并开始注意到周围人的情绪和需求。
幼儿期的孩子可能会感受到更多的情绪挑战,如嫉妒、羞耻和担心。
同时,他们也逐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例如通过与人交流或寻求成人的帮助来解决问题。
4. 学龄期: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情感发展进一步复杂化。
他们开始更加深入地理解他人的情绪,能够在情感上给予支持和安慰。
此外,他们也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展现出更多的社交技能和情绪调节策略。
总体而言,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呈现出逐渐成熟、理解能力加强和自我调节能力增强的趋势。
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有一个温暖、支持和稳定的环境,以帮助他们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感,并学会适当地表达和处理情绪。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是指幼儿在情绪和情感方面的认知和表达能力的逐步成熟和发展。
幼儿的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对他们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包括社交能力的培养、自我认知的形成以及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等。
以下将详细介绍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的各阶段及特点。
第一阶段:出生至六个月在这一阶段,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主要表现在对物体的依恋和对主要照顾者的信任。
幼儿会通过笑、哭等方式表达他们的需求和情感。
他们会对照顾者的声音和表情作出回应,并表达出愉快或不悦的情感。
第二阶段:六个月至一岁在这一阶段,幼儿情感的表达逐渐多样化。
他们可以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声音等方式表达不同的情绪,如开心、悲伤、愤怒等。
幼儿的情感和情绪经常与照顾者的反应相互作用,这有助于幼儿的情感发展和情绪调节能力的建立。
第三阶段:一岁至两岁在这一阶段,幼儿发展了更为复杂的情绪和情感表达能力。
他们开始对不同情绪有更清晰的辨识能力,并可以用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此外,幼儿还会对他人的情感作出反应,展示出一定的情感理解能力。
第四阶段:两岁至三岁在这一阶段,幼儿的情感表达和情绪调节能力进一步发展。
他们可以用语言表达他们的情感和需求,并表现出对他人情感的关心和理解。
幼儿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模仿和模拟他人的情感表达,这有助于他们增强对情感的认知和理解。
第五阶段:三岁以上在这一阶段,幼儿的情感表达和情绪调节能力已经相对成熟。
他们可以有效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并能够理解和回应他人的情感。
此时,幼儿开始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并能够表现出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情感。
总的来说,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是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从出生到三岁以后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交经验,逐渐发展出对情绪的认知和情感表达的能力。
这对幼儿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不仅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还有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
为了促进幼儿的情绪和情感发展,家长和教师可以提供一个温暖、关爱和支持的环境,从而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情绪和情感表达方式。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
1. 幼儿的情绪就像多变的天气,一会儿哭一会儿笑。
就好比宝宝上一秒还因为玩具坏了大哭,下一秒看到喜欢的动画片就哈哈大笑了起来。
2. 幼儿的情感特别纯粹直接,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可不像大人那么纠结。
比如宝宝会直接抱住喜欢的人,而对不喜欢的人不理不睬。
3. 幼儿的情绪很容易被外界影响呢,真是像一张白纸一样容易被染上色彩呀。
像带宝宝去逛超市,他看到五颜六色的东西就会特别兴奋。
4. 幼儿对情感的表达超级直白,那股子真诚劲儿啊真让人感动。
说个例子哈,宝宝会直接对妈妈说“我爱你”,毫无保留。
5. 幼儿情绪的恢复能力也很强呀,刚刚还在闹脾气,一转眼就又开开心心的了。
就像小朋友摔倒大哭,给颗糖立马就笑啦。
6. 幼儿的情感发展是多么神奇啊,他们对世界的感受那么独特。
比如宝宝会因为一片漂亮的树叶而高兴半天呢。
7. 幼儿在情绪和情感上的成长那可是显而易见的,每天都有新变化。
像宝宝昨天还不敢和其他小朋友玩,今天就手牵手一起跑啦。
总之,幼儿的情绪和情感发展有着非常多有趣又独特的特点,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和理解呀。
简述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指的是按照特定的时间段,以及一定的表现形式,幼儿会表现出特定的情绪情感发展趋势。
总而言之,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有:
一、未知情绪的表现:新生儿是一个完全没有经验和记忆的人,在认知发展的最初阶段,他们将以各种未知情绪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未知情绪经常会在新生儿受到视觉刺激时出现,如夸张的笑容、叹气等,但他们不能了解自己正在体验的情绪是什么。
二、各种情绪情感表现出来:随着幼儿的认知发展,他们将开始表现出熟悉的情绪情感,比如担心、害怕、欢乐、兴奋等。
同时,他们还会表现出积极的情感,如帮助他人、友善的行为等,同时也能表现出抗拒、抵触、负面情感。
三、更复杂的情绪情感表现:在晚期的幼儿发展阶段,他们将会表现出更复杂的情绪情感表现,如愤怒、悔恨、忧伤、失望等,组成更完整的情绪情感体系,并能正确地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绪。
总之,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是由无意识的未知情绪逐渐发展到明确目标的各种情绪情感,最后发展到更复杂的情绪情感表现,以及能够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的能力。
- 1 -。
幼儿情绪情感发展1.出生至1岁:婴儿在这个阶段主要通过哭泣和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他们可以通过眼神交流和表情接收到他人的情感,但还不能理解他人的感受。
同时,婴儿的情绪也受到生理需要的影响,例如饥饿、疼痛等。
2.1岁至3岁:幼儿在这个阶段开始逐渐理解和表达情感,如喜悦、害怕、愤怒等。
他们可以通过语言、面部表情和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并能够根据他人的情绪做出回应。
此外,幼儿在这个阶段会经历分离焦虑,即对与父母或照顾者的分离产生焦虑和恐惧。
3.3岁至6岁:幼儿在这个阶段逐渐发展出对自己情感的认识能力。
他们能够分辨自己的情感和他人的情感,并开始意识到行为和情绪之间的关系。
幼儿还会通过幻想和角色扮演来表达和理解情感。
例如,他们可能会扮演一个生气的角色来表达自己的愤怒。
4.6岁至12岁: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发展对复杂情绪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如羞愧、嫉妒、幸福等。
他们逐渐能够理解他人的意图和情感,并能够做出适当的反应。
儿童还能够通过阅读和故事来扩展对情感和情绪的理解。
1.情感教育:家长和教师可以帮助幼儿识别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并指导他们学会表达情感的适当方式。
2.模仿和角色扮演:为幼儿提供模仿和角色扮演的机会,帮助他们通过模仿和角色扮演来理解和表达情感。
3.情感素材:提供适合幼儿发展水平的情感素材,如绘本、音乐和电影等,以帮助他们扩展对情感的理解。
4.情感管理:教导幼儿掌握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倾诉、冷静等,以帮助他们有效应对情绪困扰。
5.情感沟通:鼓励幼儿与他人进行积极有效的情感沟通,倾听他人的情感并给予适当的回应。
总结起来,幼儿情绪情感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婴儿时期的基本情绪表达到学龄前期对自己和他人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家庭和学校的支持和引导对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至关重要,有助于他们建立健康的社交和心理发展基础。
幼儿情绪情感发展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是指在幼儿成长过程中,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体验和表达能力的逐渐形成和稳定发展。
在这一阶段,幼儿经历了从简单的情绪反应到能够辨别和适当表达情感的转变。
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对幼儿的整体成长和社交能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幼儿的早期发展阶段,幼儿对情绪的反应主要表现为一些基本的情绪状态,如愉快、不悦和紧张。
这些情绪是通过幼儿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和声音来表达的。
此时,幼儿还没有完全发展出识别和区分情绪的能力,往往需要家长或其他照顾者的帮助和引导。
幼儿在情绪和情感的发展中经历了逐渐复杂化的过程。
在2-3岁的幼儿中,他们开始能够表达自己的愿望和需求,并逐渐体验到更多的情绪,如愤怒、恐惧、羞耻和喜悦等。
同时,他们也开始能够识别他人的情绪,并逐渐学会与他人分享情绪。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情绪表现通常是更明确和直接的,他们可能会用哭泣、尖叫、跳跃等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随着幼儿逐渐长大,他们的情绪和情感表达能力也越发复杂和多样化。
在3-4岁时,他们开始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学会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他们能够区分和描述不同的情绪,并且能够适当地表达和处理这些情绪。
同样,幼儿也能够更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并以适当的方式来应对他人的情绪。
在情绪和情感发展的过程中,幼儿需要家长和教师的支持和指导。
他们需要被鼓励表达他们的情感,并学会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家长可以通过与幼儿的互动和交流来帮助他们识别和理解不同的情绪,并提供积极的情感表达方式。
此外,家长还可以给予幼儿情感的认同和接纳,使他们感到被尊重和理解。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对幼儿的整体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情绪和情感管理能力有助于幼儿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和适应能力,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因此,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教育,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发展,对他们的综合发展至关重要。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趋势主要有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幼儿情绪的认知能力逐渐增强。
在幼儿早期,他们的情绪主要是通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表达。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不仅能够更好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还能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他人的情绪之间的差异。
他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和自己的言行来判断自己或他人的情绪,并能够通过适当的方式来应对和调节情绪。
2. 幼儿情绪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随着幼儿的成长,他们逐渐学会了更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在早期,幼儿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而情绪激动,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逐渐学会自我控制和冷静思考,能够更好地处理情绪问题。
幼儿情绪的稳定性的提高,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交交往都起着重要的影响。
3. 幼儿情感的多样性逐渐扩展。
婴幼儿时期,他们通常只表现出一些基本的情感,如喜悦、恐惧、愤怒和悲伤。
随着幼儿的成长,他们开始感受到更多样的情感,如羞愧、羡慕、失望等。
幼儿情感的扩展不仅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共情他人,从而促进社交和情感发展。
4. 幼儿情感的社会化逐渐增强。
在幼儿早期,他们的情感主要是以自我为中心,随着社会经验和社交环境的增加,他们逐渐学会了共情他人,表达同情和关爱。
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并提供适当的反馈和支持。
这种社会化的情感有助于幼儿与他人建立积极的关系,促进自己的社交能力和情感发展。
总之,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情绪认知能力、情绪稳定性、情感多样性和情感社会化能力逐渐增强。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给予幼儿良好的情感引导和支持,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表达方式,促进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发展。
简述幼儿情绪的发展
幼儿情绪的发展是指从出生到6岁之间幼儿情绪的变化和发展过程。
以下是幼儿情绪发展的几个阶段:
1. 出生到3个月:在这个阶段,幼儿的情绪主要是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反应。
他们会表现出饥饿、疲劳、不适等情绪,并通过哭泣、笑或表达来与他人沟通。
2. 3个月到1岁: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发展出更多复杂的情绪。
他们能够感受到喜悦、兴奋、生气、沮丧等情绪,并通过面部表情、声音和身体语言来表达。
3. 1岁到2岁:在这个阶段,幼儿的情绪表达能力进一步增强。
他们会表现出更多的愤怒、焦虑和受挫的情绪,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更多的喜悦和激动。
4. 2岁到4岁:在这个阶段,幼儿逐渐学会控制和调节他们的
情绪。
他们将更多的情感表达用语言来进行,并开始理解和感受他人的情绪。
5. 4岁到6岁:在这个阶段,幼儿的情绪发展进一步成熟。
他
们能够更好地认知、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并开始表现出同情、分享和关心他人的情绪。
在幼儿情绪的发展过程中,父母和保育者起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应该给予幼儿足够的情感支持和关注,帮助他们理解和管理
自己的情绪,并通过模仿和教育来帮助幼儿学会社交技巧和情绪调节能力。
第九章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学习目标
⏹认识情绪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掌握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趋势及特点。
⏹了解幼儿基本情绪的发展和高级情感的发展,掌握幼儿依恋的特点。
基础知识
1、情绪和情感:
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行为反应(态度)和(相应的行为反应)。
如幼儿见到妈妈高兴,见到医生恐惧。
2、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1)情绪为(人和动物)所共有,而情感只有(人类)才有。
(2)情绪是(外现的、暂时的)
如:快乐、愤怒、恐惧、悲哀等。
情感是(内隐的、稳定的)。
如: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
二、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情绪是儿童心理活动的激发者。
⏹如:情绪愉快,儿童愿意学习。
情绪是儿童认知和行为的唤起者与组织者,也就是说情绪对婴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非常明显的动机和激发作用。
婴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情绪色彩非常浓厚。
情绪直接指导、调控着儿童的行为。
⏹(二)情绪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推动幼儿的认知活动。
⏹情绪是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分化和发展。
情绪对儿童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
促进作用,或抑制、延缓作用。
如:幼儿喜欢猴子,不喜欢河马。
喜欢观察猴子。
不同情绪状态对智力操作的影响(孟昭兰,1984,1985):
⏹1情绪状态对婴幼儿智力操作有不同的影响.
⏹2在外界新异刺激作用下,婴幼儿的情绪可以在兴趣与惧怕之间浮动。
愉快情绪有
利于婴幼儿的智力操作及效果,而痛苦、惧怕等对婴幼儿智力操作不利。
⏹3愉快情绪强度差异与操作效果间呈倒U字相关,即适中的愉快情绪能使智力操作
达到最优。
⏹ 4 痛苦、惧怕情绪强度差异与操作效果间呈直线相关,即痛苦、惧怕强度越大,操
作效果越差.
⏹ 5 强烈的激情状态或淡漠无情,都不利于儿童的智力探究活动,兴趣和愉快的交替,是
智力活动的最佳情绪背景,惧怕和痛苦对儿童智力发展不利.
(三)情绪对意识产生的作用----情绪促进了意识的产生、发展和复杂组织的形成。
⏹婴儿最初的情绪体验就是最初的意识。
(四)情绪对儿童交往发展的作用----是儿童交往的重要手段。
如:用表情(情绪的外部表现)与人交往。
⏹情绪的外部表现,即表情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之一,特别是在婴幼儿与人的交往
中占特殊、重要的地位。
⏹婴幼儿掌握语言之后,表情仍然是婴幼儿重要的交流工具,它与语言一起共同实现
着儿童的人际交往。
(五)情绪对学前儿童个性的作用--------影响个性的形成。
⏹得到父母关心、爱抚的孩子性格活泼开朗,反之则孤僻胆怯。
⏹儿童在与不同的人、事物的接触中,逐渐形成了对不同人、不同事物的不同的情绪
态度。
儿童经常、反复受到特定环境刺激的影响,反复体验同一情绪状态,这种状态就会逐渐稳固下来,形成稳定的情绪特征,而情绪特征正是个性性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情绪情感的发生和初步发展
(一)情绪的发生
1 原始情绪反应
●本能的情绪反应
儿童出生后,立即可以产生情绪表现,这是儿童与生俱来的遗传本能。
●华生认为原始的情绪反应有三种:怕、怒、爱。
●多数心理学家认为,原始的情绪反应是笼统的,还没有分化。
(二)情绪的分化
1、布里奇斯的理论
●新生儿的情绪只是一种弥散性的兴奋或激动,是一种杂乱无章的未分化的反应。
●3个月后,分化为快乐和痛苦
●6个月后,分化为愤怒、厌恶和恐惧
●12个月后,快乐分化为高兴和喜爱
●18个月后,分化出喜悦和嫉妒。
2、林传鼎的研究
⏹初生婴儿的情绪已经分化。
⏹新生儿已具有两种完全可以分清的情绪反应:一种是愉快情绪反应,一种是不愉快
的情绪反应。
⏹第一个月的后半月----第三个月末,相继出现6种情绪:欲求、喜悦、厌恶、忿急、
烦闷、惊骇。
⏹4-6个月出现由社会性需要引起的情感。
⏹3岁到入学前,陆续产生了20多种情感。
3、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
⏹制订了面部肌肉运动和面部表情模式的测查、分析工具。
⏹婴儿出生时具有五大情绪:惊奇、痛苦、厌恶、最初步的微笑和兴趣;
⏹4~6周时,出现社会性微笑;
⏹3~4个月时,出现愤怒、悲伤;
⏹5~7个月时,出现惧怕;
⏹6~8个月时,出现害羞;
⏹半岁~1岁,出现依恋,分离伤心、陌生人恐惧;
⏹ 1.5岁左右,出现羞愧、自豪、骄傲、操作焦虑、内疚和同情等。
四、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的一般趋势
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社会化
◆丰富和深刻化
◆自我调节化
(一)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1.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学前儿童的情绪活动中,涉及社会性交往的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2.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在3岁前儿童情绪反应动因中,生理需要是否满足是其主要动因。
⏹3~4岁幼儿,情绪的动因处于从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向主要为满足社会性需要的过
渡阶段。
不仅与成人的交往需要及状况是制约幼儿情绪产生的重要社会性动因,而且,同伴交往的状况也日益成为影响幼儿情绪的重要原因。
3.表情的社会化
⏹理解(辨别)面部表情的能力
⏹运用社会化表情的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解释面部表情和运用表情手段的能力都有所增长。
一般而言,
辨别表情的能力一般高于制造表情的能力
(二)情绪情感的丰富与深刻化
⏹情绪情感的丰富化
1 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
2 情感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
⏹情绪情感的深刻化
情感的深刻化是指指向事物的性质的变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更内在的特点。
学前儿童情感的深刻化,与其认知发展水平有关。
⏹有的研究认为,是学前儿童产生愤怒的动因有三种:
⏹⑴生理习惯的问题
⏹⑵与权威的矛盾问题
⏹⑶与人的关系问题
(三)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1 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幼小儿童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随着幼儿脑的发育及语言的发展,情绪的冲动
性逐渐减少。
⏹幼儿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起初是被动的,即在成人要求下,由于服从成人的指示而
控制自己的情绪。
到幼儿晚期,对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才逐渐发展。
2 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婴幼儿的情绪是非常不稳定的,短暂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但是,总的来说,幼儿的情绪仍然是不稳定、易变化的。
⏹婴幼儿的情绪不稳定,与其情绪情感具有情境性有关。
⏹婴幼儿情绪的不稳定还与情绪的受感染性有关。
⏹随着年龄增长,儿童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3情绪情感从外显到内隐
⏹婴儿期和幼儿初期的儿童的情绪完全表露于外。
随着言语和幼儿心理活动有意性的
发展,幼儿逐渐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及其外部表现。
⏹儿童调节情绪的外部表现的能力的发展比调节情绪本身的能力发展得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