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3.51 MB
- 文档页数:56
第三节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一、填空题1.儿童最初出现的情绪与——相联系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逐渐与——相联系,——成为儿童情绪和情感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2.引起儿童情绪反应的原因,称为——。
3.在三岁前,儿童情绪反应的动因中,——是否得到满足是主要动因,3-4岁幼儿处于过渡阶段,在——班幼儿中,社会性需要的作用越来越大。
4.幼儿情绪产生的社会性动因不仅包括——而且还包括——。
5.婴儿表情的社会化,集中表现在对——,尤其是对——表情的呼应上。
6.二岁孩子能正确辨别面部表情,并能谈论与——有关的话题,4-5岁的幼儿能正确的判断产生各种基本情绪的——。
7.幼儿对表情的识别和对情绪的理解,受到——的制约。
8.——是幼儿学会运用表情的主要途径,儿童的——也是表达情绪情感的重要途径。
9.——是一种与思维发展相联系的情绪体验,幼儿会——,即出现幽默感的萌芽。
10.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别人或自己行为进行道德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是——。
11.婴儿看到别的孩子哭或笑,自己也会跟着哭或笑,这就是所谓的“”也称——。
12.移情有助于儿童形成——,是婴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也是——活动产出和发展的基础。
13.小班幼儿的道德主要指向——往往由——而引起的。
14.中班幼儿告状。
由——激发起来的一种行为。
15.情绪调控是个体对情绪反应的——、——、和——。
16.——的发展,是幼儿情绪发展的核心,也是个体情绪发展的高级阶段。
17.在幼儿园里——策略采用最为常见,在年龄稍大的幼儿中,——开始出现,标志着幼儿社会化的进步——意为着情绪调控失败。
18.人们采用某种策略,使外部的情绪表现与内心情绪体验并不一致,这就叫——,它受到两种因素驱动,一种是——的掩蔽,一种是——驱动的掩蔽。
19.——是幼儿获得情绪掩蔽能力的第一渠道,幼儿的同伴交往也是理解情绪表达规则的学校。
20.幼儿教师不仅是幼儿——和——的实施者,也是情绪情感的管理者。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幼儿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和发展特点;2. 掌握幼儿情绪和情感的表现形式;3. 了解如何引导和促进幼儿良好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二、导学内容:1.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定义和特点;2.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阶段;3. 幼儿情绪和情感表现形式;4. 如何引导和促进幼儿良好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三、导学过程:1. 导入: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自己小时候的情绪和情感经历,分享一些有趣的故事。
2. 学习:(1)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定义和特点:幼儿情绪是指幼儿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所产生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包括喜怒哀乐等。
幼儿情感是指幼儿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评价,包括爱恨好恶等。
(2)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阶段:幼儿的情绪和情感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包括初生期的依恋和安全感、幼儿期的情绪表达和控制、学龄前期的情绪认知和社会化等。
(3)幼儿情绪和情感表现形式:幼儿的情绪和情感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包括哭闹、笑容、愤怒、害羞、焦虑等。
(4)如何引导和促进幼儿良好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家长和教师应该关注幼儿的情绪和情感发展,通过关爱、支持、引导和教育,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培养健康的情绪表达和处理能力。
3.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幼儿的情绪和情感培养,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
四、课后作业: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写一篇关于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的心得体会,字数不少于300字。
第二课时一、导入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是幼儿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情绪和情感,而我们作为教育者和家长,需要关注和引导幼儿健康地发展他们的情绪和情感。
二、目标1. 了解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和重要性。
2. 掌握幼儿情绪和情感的表现形式和处理方法。
3. 提高教育者和家长对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关注和引导能力。
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的三个主要特点包括:
1. 易感性:幼儿情感易受感染,他们对自己喜欢的、可以引起强烈情绪反应的事物和活动,会产生强烈的应验和感受,往往表现出十分强烈的情绪反应。
2. 冲动性:幼儿期的情绪情感发展带有冲动性,他们的情感变化很快,一件小事就能引起他们很大的情绪波动。
同时,幼儿会有一种生来就有的好奇心,尤其是男孩子,他们好动,活泼,富有求知欲,总是渴求新鲜事物。
这也促使幼儿在接触新的人或事物时,容易产生兴奋的情感。
3. 表现性:幼儿期孩子的情感内容比较贫乏,情绪的外部表现非常明显。
他们的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
很多时候,他们可能只是想要引起父母的注意或者想要和朋友分享自己的快乐情绪。
此外,孩子的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易变性,他们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因此,作为家长或教师,需要适时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以便及时给予引导和支持。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育的开展,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将不断趋于理性和成熟。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导学案一、导言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幼儿的整体发展具有深遥的影响。
通过本次导学,我们将深入了解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规律,探讨如何有效引导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健康发展。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基本观点和特点;2. 掌握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规律;3. 探讨如何有效引导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健康发展。
三、进修内容1.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基本观点和特点;2.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规律;3. 引导幼儿情绪和情感的方法和技巧。
四、进修过程1. 情绪和情感的观点辨析让学生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明确情绪和情感的观点,并区分二者的不同的地方。
2.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特点通过观察实际幼儿情绪和情感表现,总结幼儿情绪和情感的特点,并讨论其原因和影响。
3.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规律介绍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阶段和规律,引导学生理解幼儿不同阶段的情绪和情感表现,并分析其发展的动因。
4. 引导幼儿情绪和情感的方法和技巧探讨如何有效引导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健康发展,包括倾听、理解、鼓励、引导等方法和技巧,并通过案例分析进行实际演练。
五、教室练习1. 小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规律,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2. 角色扮演:请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幼儿情绪和情感表现,并尝试不同的引导方法和技巧。
六、课后作业1. 撰写心得体会:请学生结合本次进修,撰写一篇关于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的心得体会,总结进修收获和感悟。
2. 观察实践:请学生选择一个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的案例,进行观察实践,并撰写观察报告。
七、拓展延伸1. 阅读推荐:推荐相关教育心理学书籍,深入了解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幼儿情绪和情感引导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八、总结反思通过本次导学,学生将深入了解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规律,掌握有效引导幼儿情绪和情感的方法和技巧,提升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增进幼儿健康成长。
精心整理第三章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1.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体验,这种体验分为积极体验和消极体验。
2.情绪和情感与认知一样,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不同的成的作用。
6.许多心理学家研究了幼儿的情绪,提出了各自不尽相同的理论。
有一派心理学家认为新生儿有三种原始情绪,即怒、怕、爱;另一派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出生后的情绪和情感是一个不断分化的过程;我国心理学家孟昭兰提出了人类婴儿从种族进化过程中通过遗传获得大约8—10种基本情绪。
(P108)7.人的情绪多种多样,其中笑是最基本的积极情绪的表现,而哭和恐惧则是最基本的消极情绪表现。
8.啼哭是新生儿与外界沟通的第一种方式。
啼哭的模式:饥饿啼哭、发怒的啼哭、疼痛性啼哭、恐惧和惊吓的啼哭、不称心的原因,称为情绪动因。
1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是主要动因,3—4岁的幼儿的情绪动因从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向主要为满足社会性需要转变。
在幼儿园中大班的儿童中,社会性需要越来越大。
14.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
儿童表情社会化的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解面部表情的能力;而是运用面部表情的能力。
15.儿童情绪情感的丰富化表现为幼儿的情绪和情感与各种心理过程都发生紧密联系,及心理体验全面生效。
16.儿童情绪情感的丰富化与其认知发展水平有关。
根据与认知过程的联系,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水平:(1)的目的,有利于自身的存在和发展)、特征性调控(为了调控一种情绪,激发和调动另一个活动)。
总的来说,幼儿的情绪任然是不稳定的、易变化的。
20.幼儿情绪调控的发展趋势:(1)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3)情绪情感从外显到内隐。
21.随着言语和表征能力的发展,2岁的儿童开始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幼儿情绪调控的手段:(1)建构性策略(利用建设性的建议);(2)回避策略(回避冲突,寻找新的活动);(3)破坏策略(情绪调控失败)。
22.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以及利益的冲突,人们活的心理发展过程。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是指幼儿在情绪和情感方面的认知和表达能力的逐步成熟和发展。
幼儿的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对他们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包括社交能力的培养、自我认知的形成以及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等。
以下将详细介绍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的各阶段及特点。
第一阶段:出生至六个月在这一阶段,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主要表现在对物体的依恋和对主要照顾者的信任。
幼儿会通过笑、哭等方式表达他们的需求和情感。
他们会对照顾者的声音和表情作出回应,并表达出愉快或不悦的情感。
第二阶段:六个月至一岁在这一阶段,幼儿情感的表达逐渐多样化。
他们可以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声音等方式表达不同的情绪,如开心、悲伤、愤怒等。
幼儿的情感和情绪经常与照顾者的反应相互作用,这有助于幼儿的情感发展和情绪调节能力的建立。
第三阶段:一岁至两岁在这一阶段,幼儿发展了更为复杂的情绪和情感表达能力。
他们开始对不同情绪有更清晰的辨识能力,并可以用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此外,幼儿还会对他人的情感作出反应,展示出一定的情感理解能力。
第四阶段:两岁至三岁在这一阶段,幼儿的情感表达和情绪调节能力进一步发展。
他们可以用语言表达他们的情感和需求,并表现出对他人情感的关心和理解。
幼儿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模仿和模拟他人的情感表达,这有助于他们增强对情感的认知和理解。
第五阶段:三岁以上在这一阶段,幼儿的情感表达和情绪调节能力已经相对成熟。
他们可以有效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并能够理解和回应他人的情感。
此时,幼儿开始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并能够表现出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情感。
总的来说,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是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从出生到三岁以后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交经验,逐渐发展出对情绪的认知和情感表达的能力。
这对幼儿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不仅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还有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
为了促进幼儿的情绪和情感发展,家长和教师可以提供一个温暖、关爱和支持的环境,从而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情绪和情感表达方式。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论述题及答题要点1、某某三岁了,今年该上幼儿园了,三天后就学会跟老师说“再见”,一个周以后才学会跟老师说“早上好”。
问:(1)其重要原因是什么?(2)情绪和情感还有那些作用。
答:(1)情绪和情感的动机作用。
(2)a、情绪和情感对认知发展的作用。
b、情绪和情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
c、情绪对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
2、某某小朋友有一个和睦美满的家庭,爸爸妈妈经常关心、尊重该幼儿,鼓励她自己动手,主动和其他小朋友玩。
她在幼儿园里活泼开朗、自信。
敢于和小朋友一起玩,也能主动回答问题。
某某儿童是个留守儿童,爸爸妈妈长期在外打工,一年回家一次,长期缺乏亲人的关爱在幼儿园里孤僻、胆怯。
问:(1)以上现象说明什么对性格的影响?(情绪情感的什么作用?)(2)除此之外情绪情感还有哪些作用。
答:(1)情绪对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
(2)a、情绪和情感的动机作用。
b、情绪和情感对认知发展的作用。
c、情绪对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
3、聂玲是个喜欢小动物的孩子,经常去接近小动物,在接触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掌握很多关于小动物的知识。
能说出许多小动物的突出特点,喜欢吃的食物,爱穿什么衣服,有什么叫声。
问:(1)以上材料体现了情绪情感的什么作用?(2)情绪情感还有哪些作用?答:(1)情绪和情感对认知发展的作用。
(2)a、情绪和情感的动机作用。
b、情绪和情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
c、情绪对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
4、琪琪三岁了,今年刚入幼儿园,有一天入园以后,幼儿园老师给妈妈打电话说:“小琪琪发烧,肚子疼。
”妈妈说:“早上还好好的。
”请问:(1)这是什么现象?(2)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该怎么办?答:(1)分离焦虑容易导致儿童抵抗力下降。
刚入幼儿园的孩子常常容易感冒、发烧、肚子疼等。
(2)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该主动关心处于分离焦虑中的幼儿,用游戏和集体活动将他们从分离焦虑中吸引出来。
5、幼儿园小朋友某某,入园半小时以后,表现出无助的样子,表情迟钝,不理睬别人。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趋势主要有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幼儿情绪的认知能力逐渐增强。
在幼儿早期,他们的情绪主要是通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表达。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不仅能够更好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还能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他人的情绪之间的差异。
他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和自己的言行来判断自己或他人的情绪,并能够通过适当的方式来应对和调节情绪。
2. 幼儿情绪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随着幼儿的成长,他们逐渐学会了更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在早期,幼儿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而情绪激动,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逐渐学会自我控制和冷静思考,能够更好地处理情绪问题。
幼儿情绪的稳定性的提高,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交交往都起着重要的影响。
3. 幼儿情感的多样性逐渐扩展。
婴幼儿时期,他们通常只表现出一些基本的情感,如喜悦、恐惧、愤怒和悲伤。
随着幼儿的成长,他们开始感受到更多样的情感,如羞愧、羡慕、失望等。
幼儿情感的扩展不仅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共情他人,从而促进社交和情感发展。
4. 幼儿情感的社会化逐渐增强。
在幼儿早期,他们的情感主要是以自我为中心,随着社会经验和社交环境的增加,他们逐渐学会了共情他人,表达同情和关爱。
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并提供适当的反馈和支持。
这种社会化的情感有助于幼儿与他人建立积极的关系,促进自己的社交能力和情感发展。
总之,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情绪认知能力、情绪稳定性、情感多样性和情感社会化能力逐渐增强。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给予幼儿良好的情感引导和支持,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表达方式,促进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发展。
幼儿期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两岁左右的宝宝已显示出成人所具有的大部分简洁心情。
幼儿期的心情反应也主要取决于需要满足的状况和健康的状况。
一般宝宝的心情都是比较乐观的。
宝宝宠爱不停地活动,面活动的主要动机是为了获得快乐。
除了心情之外,宝宝开头有了比较简洁的情感体验,即在心情的基础上产生的对人、对物的关系的体验。
例如,宠爱跟亲近的成人交往,由于在交往中往往产生快乐的体验。
也有对人的怜悯感,首先是对四周的人(如母亲、保姆)的苦痛表示怜悯。
后来对其他儿童表示怜悯,如为了使别的孩子欢快而放弃自己的一些欢快。
在正确的教育下,宝宝也能具有最初的责任感,例如上床以后不乱动、不说话。
假如教育不正确,宝宝也会产生和进展一些否定的、不良的心情和情感,如嫉妒、见生人怕羞、怕黑暗、怕雷声、爱发脾气等等。
无论是确定的或否定的心情和情感,都带有一种易变的特点,也就是说,宝宝的心情、情感很不稳定,一会儿还在哭着,一会儿又会破涕为笑。
这也说明宝宝还没有稳定的共性倾向,特殊简洁受外界刺激物的影响。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