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__翻译技巧--归化
- 格式:ppt
- 大小:299.00 KB
- 文档页数:10
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
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是指在翻译文本时,将原文本中的一些文字或短语翻译成目标语言中已有的文字或短语,这种方法可以让读者更容易理解翻译的文本。
归化和异化是两种常用的翻译策略。
归化是指在翻译文本时,使用目标语言中已有的文字或表达方式,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内容。
例如,在英语中,“one-way street”是一种常用的表达方式,而在中文中,“单行道”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表达方式,因此当翻译“one-way street”时,就应该使用“单行道”这一词来进行翻译。
异化是指在翻译文本时,使用目标语言中不太普遍的文字或表达方式,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原文的内容。
例如,在英语中,“I'm on a roll”是一种常用的表达方式,而在中文中,“我正处于状态”是一种不太普遍的表达方式,因此当翻译“I'm on a roll”时,就应该使用“我正处于状态”这一词来进行翻译。
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都是为了让读者更容易理解翻译的文本,但在选择翻译策略时,应该根据原文的内容和目的来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如果原文的目的是让读者更了解原文的文化背景,则应该使用异化的翻译策略,以更
好地表达原文的文化意义;如果原文的目的是让读者快速理解文章的内容,则应该使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以便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内容。
总之,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是一种使读者更容易理解翻译文本的重要策略。
在选择翻译策略时,应该根据原文的内容和目的,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以便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内容。
中英互译中的异化法与归化法一、异化与归化的含义异化:指在翻译方法上迁就外来文化的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
Foreignization: refers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reign cultures before the translation method, and absorbs foreign language expressions .归化:指恪守本族文化的语言传统,回归地道的本族语表达方式。
Domestication: the language tradition that abides by the native culture and the idiomatic expression of native language .二、翻译实例:1、A good teacher should have his head in the clouds sometimes , but his feet always on the ground .异化法翻译:一个好老师的头有时要放在云层中,但他的脚应该永远站在地上。
归化法翻译:一个好老师应该有时富于幻想,但时刻必须从实际出发。
2、Go to law for sheep , you lose a cow .异化法翻译:为了一只羊打官司,却损失了一头牛。
归化法翻译: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异化法: trump card王牌sour grapes酸葡萄grade inflation分数贬值归化法:talk horse吹牛at a stone’s throw近在咫尺,一箭之遥wet like a drown湿如落汤鸡as stupid as a goose蠢得像猪A big reward will make the brave come forward.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Only a headhunter like Bo Le---an ancient Chinese good at headhunting fine steeds---can discover talented people. 有伯乐而后得千里马。
翻译的归化与异化策略
翻译的归化与异化策略指的是当翻译文本时,翻译者应采取的译文写作策略。
这些策略涉及到译文是否遵循源语文体、语言特点,还是采取异化策略,这取决于翻译者如何权衡准确性、流畅性以及文本表达效果等。
而异化翻译策略则是尽可能减少源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使译文看起来就像是目标语文化中的原生文本,以便更容易被目标语文化的读者理解。
异化翻译策略要求翻译者使用不同的词汇、语法和文化,以获得更准确的意思表达,但也可能会让原文的表达效果受到影响。
翻译者应根据文本的语言、文化、社会背景等等,综合考虑归化与异化,选择恰当的策略,以保证翻译文本的正确性、流畅性及表达效果。
无论是归化还是异化,翻译者都应努力按照原文的语言和文化精神提供最好的译文。
考博英语翻译汉译英之归化法考博英语翻译汉译英题目中由于文化上的差异,有时直译原文就会使读者感到费解,甚至误解。
这时,就有必要借用汉语中意义相同或相近、且具有自己鲜明文化色彩的表达法对原文加以归化。
归化翻译法常用于处理某些英语成语、典故、形象词语等一类文化色彩较浓的表达方式。
恰倒好处地归化可以使译文地道简洁、生动活泼,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下面给大家展示一些用到归化法的例子,希望考博生们活学活用。
as timid as a hare 胆小如鼠(在西方文化中,兔子是胆小的象征,而在我国,兔子却象征着机警敏捷。
人们常说:“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鼠在我国才是胆小的象征,所以翻译时直接加以归化。
)at a stone's throw一箭之遥wet like a drown rat 湿如落汤鸡as stupid as a goose 蠢得像猪as stubborn as a mule 犟得像牛seek a hare in a hen's nest 缘木求鱼as dumb as an oyster 守口如瓶lead a dog's life 过着牛马一样的生活cry up wine and sell vinegar 挂羊头,卖狗肉put back the clock 开倒车talk horse 吹牛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 杀鸡取卵drink like a fish 牛饮(1) Once the wife of a parson,always the wife of a parson.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2)One boy is a boy,two boys half a boy,three boys no boy.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3) I was limp as a dish rag. My back felt as through it had been beaten with wires.我软得像一团棉花,脊背疼痛得好像被钢丝抽打过一样。
翻译归化的技巧
1. 词汇转换:将原文中的专有名词、缩写词和特定术语等经过转化变成中文词汇。
举例:“Head-Up Display”可以被翻译成“抬头显示器”
2. 语序调整:将原文中的语序调整成符合中文语言特点和习惯的顺序。
举例:“The meeting will be held on Friday”可以被翻译成“会议将在星期五举行”
3. 表述简化:将原文中冗长、繁琐的表述转化成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
举例:“The conference will focus on the latest advancements in technology”可以被翻译成“此次会议将聚焦于最新科技进展”
4. 增添词语:为了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需要在翻译过程中增添一些词语。
举例:“He is a great artist”可以被翻译成“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
5. 意译法:在保证翻译准确性和表达流畅性的前提下,根据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进行意译。
举例:“The grass is alway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可以被翻译成“别人家的草总是比自家绿”。
翻译技巧之翻译的归化和异化
中文翻译的归化和异化是翻译过程中常用的两种策略。
归化是指将外
语的表达方式按照汉语的习惯和规范,尽可能地融入到中文中,使译文更
加符合汉语的语言特点。
而异化则是指保留原文的语言风格和结构,尽可
能地保持原文的独特性和个性。
在进行翻译时,如果选择归化策略,翻译者会更加注重译文的流畅性
和易读性,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译文。
翻译者可能会使用一些常见
的汉语表达方式、习语和俗语,以使译文更加地贴近汉语的表达习惯。
这
种策略适用于一些地名、人名、时间、日期等容易被读者理解和接受的词汇。
而如果选择异化策略,翻译者则会更加注重保留原文的独特性和个性。
对于一些特定领域的术语、文化背景相关的词汇等,翻译者可能会选择直
接使用原文或者模仿原文的表达方式,以保持原文的风格和特色。
这种策
略适用于一些特定的文学作品、口头禅、谚语等需要传达原文情感和表达
方式的词汇。
在实际翻译工作中,翻译者会根据具体的情况和需求选择使用归化或
异化策略。
并且在翻译过程中平衡二者的使用,以达到准确传达原文信息
和表达原意的目的。
翻译技巧之归化的处理Domestication Translation异化翻译法(或异化法)(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or Minoritizing Translation)和归化翻译法(或归化法)(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or Domestication)是美国翻译理论家Lawrence Venuti(1995)创造的、用来描写翻译策略的两个术语。
异化翻译法是故意使译文冲破目的语常规,保留原文中的异国情调。
Venuti把异化翻译法归因于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Schleiermacher的翻译论说“译者尽量不惊动原作者,让读者向他靠近”(Schleiermacher 1838/1963: 47, 1838/1977:74; Venuti 1995: 19)。
Schleiermacher本人是赞同采用异化法的。
Venuti(1995: 20)指出,在盲目自大地使用单语、并把归化翻译法作为标准的文化社会(例如英美社会)中,应提倡异化翻译法。
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异化法,表明这是一种对当时的社会状况进行文化干预的策略,因为这是对主导文化心理的一种挑战。
主导文化心理是尽力压制译文中的异国情调(或“异物”)。
Venuti把异化翻译描述成一种“背离民族的压力”(1995: 20),其作用是“把外国文本中的语言文化差异注入目的语之中,把读者送到国外去”(1995:20)。
具体说来,异化翻译法包括以下特点:(1)不完全遵循目的语语言与语篇规范;(2)在适当的时候选择不通顺、艰涩难懂的文体;(3)有意保留源语中的实观材料或采用目的语中的古词语;(4)目的是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次“前所未有的阅读经验”(1995:20)。
不过,Venuti 也承认,译文是用“本土的文化材料”组成的,异化翻译[像归化翻译那样] 只能是翻译过程中的其中一种策略,不同的是,采用异化法的译者一般都态度鲜明,而不是隐隐匿匿(1995:34)。
英汉翻译的方法??直译、意译与归化、异化一.直译与意译:在谈到直译和意译时,人们常常用英文词语literal translation 和freetranslation。
此时人们关心的是语言层面的技术处理问题,即如何在保持原语形式的同时,不让其意义失真;而意译则认为语言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表达形式,当形式成为翻译的障碍时,就要采取意译。
直译和意译之争的靶心是意义和形式的得失问题。
在中国的翻译史上,赞成直译和意译的均有人在,初期佛典翻译中的文质说,唐代玄奘的“求真”与“喻俗”,近代有严复的“信达雅”及鲁迅的“宁信而不顺”与赵景深的“宁顺而不信”等,都是从直译和意译的角度来探讨翻译的原则。
1. 直译 literal translation英、汉语的结构有相同的一面,汉译时可照译,即直译。
直译既忠实原文内容,又符合原文的结构形式。
直译有不少优点,例如能传达原文意义,体现原文风格等。
但是,直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译文有时冗长罗唆,晦涩难懂,有时不能正确传达原文意义,有时甚至事与愿违。
Literal translation is where the forms of the original are retained as much as possible, even if those forms are not the most natural forms to preserve the original meaning. Literal translation is sometimes called word-for-word translation as opposed to thought-for-thought translation.A more accurate, but less well-known, label for this approach is formalequivalence translation. Because literal translation focuses on forms of language, it sometimes misses some of the meaning of those forms, since meaning is found not only in the forms of individual words, but also in relationships among words, phrases, idiomatic uses of words, and influences of speaker-hearer,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s. Words often have different meanings in different contexts, but a literal translation often does not account for these differences. So literal translation often is not the most accurate form of translation.直译的五大误区:①否定句型中的直译误区英语中有一些不同的否定句型,其中有一些句型不能完全采用直译法进行翻译,否则,就会造成误译,甚至与原意背道而驰,下列几种否定句型值得注意:A. 部分否定句型,这种句型不同于汉语的思维形式。
翻译技巧之切分与合并及归化翻译技巧之切分与合并及归化(一)切分英语中长句较多,句中修饰语多且长,使句子结构复杂,所以英译汉时,不能照样克隆复制,而是得根据汉语语法的特点,灵活处理。
切分就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指把英语中的长句分解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
它常包括单词分译、短语分译和句子分译等三种情况。
(一)单词分译单词分译是指把原文中的一个单词拆译成一个小句或者句子。
采用单词分译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句法上的需要。
由于一些单词在搭配、词义等方面的特点,直译会使句子生硬晦涩,翻译腔十足,而把某个单词分译却能使句子通顺,且不损伤原意。
二是为了修饰上的需要,如加强语气,突出重点等。
英语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都可分译。
例如:(1)We recognize that China…s long-term modernization program understandably and necessarily emphasizes economic growth.我们认识到,中国的长期现代化计划以发展经济为重点,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必要的。
(2) Then and there he named the startled G eneral lying wounded on his cot the new Commander in Chief of the Airforce…他就在当时当地任命这位躺在榻上治伤的将军为空军总司令,使这位将军吃了一惊。
(3) A movie of me leaving that foxhole would look like a shell leaving a rifle.我离开那个猫儿洞的速度之快,要是拍成电影的话,会象出膛的子弹一样。
(4) Yet it is painfully apparent that millions of Americanswho would never think of themselves as law-breakers, let alone criminals,are taking increasing liberties with the legal codes that are designed to protect and nourish their society.显然,数百万美国人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违法,更不用说犯罪了,而就是他们正在越来越肆意歪曲旨在保护和培育这个社会的法律条文,这真令人痛心。
翻译策略可分为两类:1)异化;2)归化。
翻译的归化/异化(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and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是在1995年由美国学者Lawrence Venuti所提出的,Venuti十分欣赏布朗绍的名言:“翻译是纯粹的差异游戏:翻译总得涉及差异,也掩饰差异,同时又偶尔显露差异,甚至经常突出差异。
这样,翻译本身就是这差异的活命化身。
”在他看来,差异在翻译中被弱化的原因有二:首先,翻译的讨论被遮蔽了,它在目的语坐标的价值体系中处于边缘化地位,差异非但没有活现,反而处于融化的过程之中。
其次,英国和英语的价值标准,在战后形成了全球性的优势,从而更加确定了英美国家主义文化的语境。
这种语境只接受在意识形态上符合英美文化的意识形态的外语文本。
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归化的翻译为了迎合接受者的口味,总是依照译入语的特定的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规范对译入文本进行调整,弱式文化只得听从英美文化的摆弄,成为殖民者进行文化殖民的工具。
(参见Venuti 1992)异化策略下的翻译方法:零翻译(Zero translation)、音译(Transliteration)、逐词翻译(Word-for-word translation)、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
归化策略下的翻译方法:意译(Liberal/free translation)、仿译(Imitation)、改译(Variation translation)、创译(Recreation)。
意译可分为两类:释义法(Paraphrase)、套译法(Idiomatic translation)e.g.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直译)If one does not enter the tiger’s lair, how can he expect to catch the tiger’s cubs?(释义法) One can not expect to achieve anything if he risks nothing.(套译法)Nothing venture, nothing gain/have.Nothing ventured, nothing gained.常用翻译技巧:重复法(repetition)、增词法(amplification)/増译(addition)、省略法/减译(omission)、词性转换法(conversion)、词序调整法(inversion)、拆译/分译(division)、合译法(combination)、正说反译和反说正译法(negation)、语态变换法(voice changes)、引申法(extension)、句子成分转译法(shift)。
翻译第七讲:归化法英译中:词组:∙as stupid as a goose∙as stubborn as a mule∙lead a dog's life∙cry up wine and sell vinegar∙once the wife of a parson, always the wife of a parson.∙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half a boy, three boys no boy.∙among 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句子:∙Because of the flood, coupled with hot weather, people in this area are starved to skeletons.∙Everybody said how well the new Mayor was doing, but old Mr. Carr said shortly, "Yes. New brooms sweep clean."∙Chinese companies do not always uphold the highest standards, but again, many Western firms are no angels either.∙She's a bit out of my class, don't you think? If I did try to do anything, I'd only get sent off with a flea in my ear.∙It was, as Bill afterwards expressed it, "like a moment of temporary mental apparition", but we didn't find that out till later.∙They would be ice-skating in hell the day, when I donate the aid for them.∙He rebuffs the frequent charge that liberals are wobblers or dreamers.中译英:∙约翰胆小如鼠,你是不用指望他了。
姓名:徐中钧上课时间:T2 成绩: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归化与异化策略是我们在翻译中所采取的两种取向。
归化是指遵从译出语文化的翻译策略取向,其目的是使译文的内容和形式在读者对现实了解的知识范围之内,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增强译文的可读性。
异化是指遵从译入语文化的翻译策略取向,其目的是使译文保存和反映原文的文化背景、语言传统,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该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特点。
直译和意译主要是针对的是形式问题,而归化和异化主要针对意义和形式得失旋涡中的文化身份、文学性乃至话语权利的得失问题,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人们足不出门就能与世界其他民族的人进行交流。
无论是国家领导人会晤、国际经济会议,还是个人聚会、一对一谈话,处于不同文化的两个民族都免不了要进行交流。
如果交流的时候不遵从对方的文化背景,会产生不必要的误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在2005年1月20日华盛顿的就职典礼游行活动中,布什及其家人做了一个同时伸出食指和小指的手势。
在挪威,这个手势常常为死亡金属乐队和乐迷使用,意味着向恶魔行礼。
在电视转播上看到了这一画面的挪威人不禁目瞪口呆,这就是文化带来的差异。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习语、修辞的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差别更是比比皆是,如以前的“白象”电池的翻译,所以文化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此可见,借助翻译来传播文化对民族间文化的交流是很有必要的。
一般来说,采取归化策略使文章变得简单易懂,异化使文章变得烦琐难懂。
归化虽然丢掉了很多原文的文化,但使读者读起来更流畅,有利于文化传播的广度。
采取异化策略虽然保存了更多的异族文化,能传播更多的异族文化,有利于文化传播的深度,但其可读性大大降低。
归化和异化都有助于文化的传播,翻译时应注意合理地应用归化与异化的手段。
对于主要是表意的译文,应更多地使用归化手段,反之则更多地使用异化手段。
要使翻译中文化传播的效果达到最好,译者应该考虑主要读者的具体情况、翻译的目的、译入文的内容形式等具体情况而动态地采取归化与异化的手段。
“归化”与“异化”一、归化与异化归化(domestication)和异化(foreignization)是两种翻译策略。
在翻译研究领域首先将这两个词语作为术语使用的是美国翻译学者韦努蒂(Lawrence Venuti)。
归化是指译者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以尽可能减少译语读者对外语文本的生疏感的翻译策略;异化则指刻意打破目的语的规范而保留原文的某些异域语言特色的翻译策略。
翻译的归化与异化虽由韦努蒂所提出,而这一术语又直接来源于德国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
施莱尔马赫在《论翻译的方法》中提出两种翻译途径,即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
归化翻译指的是一种以目的语为归宿的翻译,即采用目的语文化所认可的表达方式和语言规范,使译文流畅、通顺,以更适合目的语的读者。
奈达是归化翻译的倡导者,他重视翻译的交际功能。
他提倡的“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如语义对等,语言对等,和文体对等等,他认为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
异化翻译是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即努力做到尽可能地保持原作的风味,使源语文化的异国情调得以存续,为了使目的语读者能够领略到“原汁原味”而不惜采用不符合目的语的语言规范。
韦努蒂是美国一位解构主义翻译思想积极创导者,他通过对西方翻译史的研究,批判了以往翻译中占主导地位的以目的语为归宿的倾向,并提出了以解构主义思想来反对译文通顺烦人翻译策略。
解构主义的翻译思想,不是要“求同”,而是要“存异”。
二、两译文的比较杨宪益与夫人戴乃迭合译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和戴维•霍克斯翻译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是《红楼梦》两个完整的英译本,二者都是公认的成功之作,且各有特色。
下面将以《红楼梦》第三回为例,从语言转化,诗词的翻译,以及文化输出等方面对两译文进行比较。
归化 (Adaptation)由于⽂化上的差异,英译汉时有时直译原⽂就会使译⼊语读者感到费解,甚⾄误解。
这时,就有必要借⽤汉语中意义相同或相近、且具有⾃⼰鲜明⽂化⾊彩的表达法对原⽂加以归化。
常⽤于翻译成语、典故、形象词等⽂化⾊彩较浓的表达⽅式1) have a wolf by the ears 骑虎难下2) to be cut at elbows 捉襟见肘3) at sword’s points 强烈分歧4) Give a dog an ill name and hang him. 欲加之罪,何患⽆词5) A little pot is soon hot 量⼩易怒6) I don’t understand how he can think she is good-looking, but 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我不知道他怎么会认为她好看呢,但是情⼈眼⾥出西施。
7) He may always possess merits which make up for everything; if he loses on the swings, he may win on the roundabouts.他也许总是保持着弥补⼀切的优点,失之东隅的,他可以收之桑榆。
8) It was a case of diamond cut diamond. They thought they were going to beat Barcelona. In fact they lost the game 0:3.强中⾃有强中⼿,他们以为可以痛宰巴塞罗那,事实上他们0:3惨败。
9) All you can do is to burn your boats and fight them in the hope that one day they’ll come out on top.你只有破釜沉⾈跟他们拚,或许有朝⼀⽇会出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