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心理解剖图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2
学习目标:了解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发展;理解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xx;掌握本我、自我、超我的相互关系和启示;重难点突破:重点:对本我、自我、超我的理解;难点:三者相互关系的辨析与掌握;课程设计:弗洛伊德的生平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发展1)早期的人格结构理论意识:个体觉察觉知的心理活动和过程状态,我们日常的生活状态;无意识:相对于“意识”而言的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
前意识: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中间地带;“冰山理论”:人的意识组成就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识,但隐藏在水下的绝大部分却对其余部分产生影响(无意识)。
2)后期的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在早期“意识-无意识”理论的基础上,将人格结构又细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不同层次:本我:(id)人格结构最底层,由本能、欲望等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和冲动;是原始的、本能的、且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部分,属于无意识层面;是人格结构中能量的供应源,它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基本能量单位为力比多,遵循快乐原则自我:( ego)人格结构的中间层,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属于意识结构层面;主要作用是调节本我与超我的冲突,调节本我,受制于超我,遵循现实原则;仆三主”与本我的关系,“骑士与马”——能量与指引,采用合理的方式满足本我的需要;“本我过去在哪里,自我即应在哪里。
”超我:( super ego)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是道德化了的自我,由社会规范、道德观念内化而来;是社会化的结果,作用是抑制本我、监控自我和追求完善,遵循道德原则;三者关系示意图:“X图”和发展层次图”本我、自我、超我三者间的关系决定个体人格的基本面貌;三者各自代表人格的一个方面,本我——生物本能我快乐自我——心理社会我——现实超我---- xx理想我---- 完善相互交织构成人格整体,能量守恒动态系统协调一致——健康,敌对冲突——疾病启示:对潜意识内压抑之本我力量进行恰当地宣泄和疏导,避免“内伤”的发生;过度压抑本我的冲动,导致神经症的发生)重视儿童期的教育,本我的适当满足和控制、自我和超我发展得益于早期的家庭教育;(儿童期,本我是最主要的人格特征,自我和超我是在本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需注意对本我的适当满足和控制满足,如:以吃东西为例,三餐饭点的时候,孩子因为饥饿表现出要吃东西的欲望,此时的“本我”欲望应当予以满足;而当孩子在不是饭点的时候看到别的孩子在吃东西时,因为攀比等表现出要吃东西的欲望,此时的“本我”欲望则进行需要控制满足)注意自我的发展,形成和发展良好的应对和积极的适应;(协调本我、超我和现实的过程中,在超我对本我进行抑制时,注意承认本我欲望的合法存在,只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不让它表现,并考虑在适当的时间地点以适当方式予以满足,如:以饥饿为例,我很饿,本我发出需求“我要吃东西”,而此时此刻正在上课过程中——现实,超我的观念中认为“课堂上不应该吃东西”,于是自我的应对是“吃东西的欲望应该被压抑”,此时本我的在上课时便被压抑了;课间休息时间,此时现实的条件改变了,超我的观念中也允许了,于是本我“吃东西”的欲望便可以满足了)注意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的协调统一,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不同类型人格的个体进行引导:本我成分较多而自我超我发展较为滞后的个体(快乐、本能、冲动)猪八戒”应对:引导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超我的约束;超我成分较多而本我过多压抑的个体(道德、原则、压抑)a ”xx”应对:注重能量的宣泄和疏导复习思考1、掌握几个基本的概念:无意识、本我、自我、超我、力比多2、试述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的主要观点?3、尝试利用弗洛伊德的观点来谈谈如何构建健康的人格?活动:阅读弗洛伊德一本的着作,并进行小组分享好书推荐:彭舜等译,《性学三论与论潜意识》,长春出版社;高觉敷译,《精神分析引论》,安徽人民出版社;黄希庭、郑涌着,《心理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格里格、津巴多着,王垒等译,《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本我id:-为个体与生俱来的一种人格原始基础,是主要心里动力的能量所在地,日后分化出自我及超我的母体;行为动机只在追求生物性需要的满足与避免痛苦。
本我不能忍受任何因紧张造成的能量上升,并会立即的用一切手段来降低这种紧张的能量,恢复系统原有舒适、稳定的低能量,即称作「唯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 运作的方式有两种:-a)一种为天生对刺激之生理反应如打喷嚏等之「反射动作」;b)另一种为处理较复杂的心理反应,当紧张的能量上升时形成一种可以消除该紧张之物体之影像以释放该张力(discharge tension) 称作「初级历程」。
Freud将本我称作「纯綷的精神现实」它对客观现实没有任何概念。
自我ego:-自我的出现是来自有机体必需去面对及处理外在现实世界受现实的需要;在飢饿没有被满足前,人们必需去想办法弄到食物,这意味着他必需去分办他忆中食物影像与真的食物之不同,并将之转换成可以协助他找到外在世界食物的知觉。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并以「次级历程」的方式运作;「现实原则」的目的在于保持可满足需求之客体被发现前之紧张状态,「现实原则」所讲求的是效果不管经验是否真实存在,而「享乐原则」只对经验到快乐或痛苦感兴趣。
而「次级历程」,是一种现实的想法,控制认知及智力等高级心理历程。
主要功能为符合现实环境调节本我之原始需要,及抑制不能为超我所接受之冲动,与调节本我与超我间之冲突。
自我可以说是人格的总经理(executive),因为它可以说是行动出现的管道,但它仍无法脱离本我的独立存在。
超我superego:-来自社会环境中经由奖励与惩罚的历程而建立的是传统道德及规范的代表,如个人的行为与超我的自律标准不符,即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父母的道德标准会内射成超我的次系统叫「理想自我ego-ideal」,良心透过让个人感到自豪或罪恶来奖励或处罚他。
超我的功能有三个:-(1) 抑制本我的不被社会接受的冲动特别是性及攻击等。
弗洛伊德的心理解剖图
本我—内心深处最本质的想法,是浅意识,表现为情绪;
自我—后天教育生成,用来思考、检讨,表现为理智文化;
超我—心灵的外部环境,表现法律、道德、习俗(制约本我);
1.有效沟通
目的不变,手段机动
——后发制人(心中存有上司,好办事)
——子曰:识时务者为俊杰
——吃亏是福
2.有异议时,强调一致
3.确认需求
4.阐述观点
5.把握人性的弱点——人最大的弱点,“自以为是”
6.考虑对方的需求点
(案例:买东西如何便宜)
7.沟通的铁定三定律
内容7% 态度38% 关系55%
以情动人大于以理服人
——情感是接受的最终前提
人在理智与感情面前,宁愿选择感情
站在对方的角度
训练:趣味游戏:劝说无效。
如果你站在对方的角度,你会发现其实游戏很简单。
四.能正确辨识对方的情绪
范式案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五.看的艺术
留心捕捉脸部表情
洞察眼睛的变化
肢体动作可以增添色彩与气氛
距离代表亲疏
暗示地位的非语言信号
(案例:用眼睛看关系如何?正/副局长)
如何在众中找头?看谁更接近“本我”动作的语言。
借他人之嘴(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