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压类特种设备事故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5.98 MB
- 文档页数:73
特种设备事故案例
特种设备事故是一类极其复杂严重的事故,它是指由非常复杂的机械装置所导致的灾害性的损害。
特种设备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社会影响等情况。
因此,如何有效防范和应对特种设备事故是一项重要职责,也是社会治安稳定的重要维度。
以下是一起特种设备事故的案例,供大家参考:
2012年12月,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灌云县的淮安建设工地发生一起重大特种设备事故。
地面钻机在施工过程中,突然发生故障,将把现场工人封闭。
随后,几台大型挖掘机的力量使地面钻机突然反转,将现场工人撕裂,在现场死亡。
据分析,本次事件的主要原因在于操作人员未经认真检查就开始施工,导致未检查出设备故障隐患,并且未就操作注意事项进行完整说明,进而造成事故的发生。
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立即介入处理,并调查了原因,发现极其严重的设备操作缺失,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同时,建设工地还对事故造成的一切损失进行赔偿,并对事故负责的相关部门进行处罚。
经过此次特种设备事故,当地政府积极推动设备安全程序,每个工地必须配备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实施风险识别及控制,及时排查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同时,对责任人进行重点安全教育,提高对设备操作及社会责任的认知。
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不仅损失了人员的生命安全,还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要更加重视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程序,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及时排查安全隐患,以期将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降到最低。
几个承压特种设备重大检验案例介绍承压特种设备是指在工业生产中,承受压力的设备,如锅炉、压力容器、压缩机等。
这些设备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对于承压特种设备的检验非常重要。
下面介绍几个承压特种设备重大检验案例。
1. 2015年天津港爆炸事故中的压力容器检验问题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爆炸事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经过调查,发现爆炸的原因之一是存放在仓库中的大量危险化学品,其中一些化学品存放在了未经检验的压力容器中。
这些压力容器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验,导致容器壁厚度减薄,承受压力能力下降,最终导致了爆炸事故的发生。
2. 2016年江苏徐州化工厂爆炸事故中的压缩机检验问题2016年4月22日,江苏徐州一家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了多人死亡和伤亡。
事故原因之一是压缩机的检验问题。
据报道,爆炸发生时,压缩机正在运转,但是压缩机的安全阀没有起到作用,导致压缩机内部压力升高,最终导致了爆炸。
经过调查,发现压缩机的安全阀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验和更换,导致了安全阀失效。
3. 2017年河南信阳一家化工厂爆炸事故中的反应釜检验问题2017年7月16日,河南信阳一家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了多人死亡和伤亡。
事故原因之一是反应釜的检验问题。
据报道,事故发生时,反应釜内部压力升高,最终导致了爆炸。
经过调查,发现反应釜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验和维护,导致了釜体的腐蚀和疲劳,最终导致了爆炸事故的发生。
这些案例表明,承压特种设备的检验非常重要,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企业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验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对承压特种设备的监管,确保企业按照规定进行检验和维护,防止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特种设备事故案例4篇篇一:特种设备事故案例2000年1月17日8时,蒸球车间2名操作工上班后与二楼切草人员配合开始给3号蒸球内加料,下午1时30分加料完毕,开始送汽。
约1个半小时后,球内压力达到0.6MPa开始保压正常运行,同时,由于2号蒸球内出料口堵塞,生产安全技术员,维修工,操作工等3人正在现场维修;17时40分,3号蒸球出料管伸缩节突然错位脱落,球内大量蒸汽纸浆向西方向迅速喷出,这时正在2号蒸球工作台上抢修的三名工作人员由于躲避不及,当场烫伤、昏迷,事故发生后,伤员当即用车送到就近的磁县医院抢救,由于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相继死亡。
篇二:特种设备事故案例1986年2月22日5时9分,常德市桃源县某乡一造纸蒸球在运行中爆炸。
爆炸时蒸球内气压为0(7兆帕,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使整个厂房毁坏,绝大部分机器设备遭到严重的破坏,其中蒸球的基础钢筋水泥墩2014年1月1日16时许,永昌县瑞丰贸易有限公司供销大厦三楼掌上明珠家具城业主李松年乘坐该公司载货电梯往三楼运输货物,电梯往上行驶中突然出现故障停止运行,导致李松年被困电梯中,其立即打电话求救。
其间,电梯被困人员李松年进行自救,用手拨开重力锁致二楼电梯层门打开,得知消息前来施救的李松年之父李世文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不慎从层门外踏入电梯井道坠落,经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
李松年于当日17时30分许从轿厢救出。
篇四:特种设备事故案例2010年3月29日,公司上班的行车工卢某在3月27日晚上经人带班后,于当日独立操作行车。
她所操作的行车为地面操作,比原先她所操作的行车多了一个液压翻滚装置。
和她一起进行吊运模具作业的辅助工严某也是该公司新招工人,当日是第二天上班。
他们的任务是将行车北侧经在模具里静养后的砌块由严某拉出并拨放至相应位置后由卢某吊放到东边,经行车翻滚动作后卸出模具,将砌块送往下道工序切割,再由行车将模具空壳吊放到行车西侧。
当日15:00左右,卢某操作行车,在准备起吊模具时,发现严某仍站在模具处,就叫其让开。
案例一2013年6月21日江苏常州嬉戏谷“环形过山车”游客高空滞留事故(一)事故概况2013年6月21日12时30分左右,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嬉戏谷,环形过山车游乐项目。
载有11名游客的列车在回站前最后一次冲上提升塔架刹车段时,未按正常流程回站、滞留在刹车段,同时主控面板报356号故障。
在此情况下,操作人员立即按下急停开关,并启动了应急救援措施。
第一套救援方案为采用链条放车,由于在操作台尝试进入特殊模式失败,进行了第二套救援方案:采用绞车放车,但尝试下来绞车也未能提起列车,第二套救援方案也失败,于是园方正式请求消防支援。
在等待消防支援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尝试切断设备电源后重新上电,并采用手动模式提升列车,可以上提但不能下降;再试,在提升一段距离,仍不能下降,此时列车位置已经接近螺旋段,由于担心再提会进入螺旋段更难于救援,于是只有放弃尝试等待消防到来。
接事故报告后,武进区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公安、消防、卫生、质监、旅游、安监等部门和太湖湾度假区管委会等部门立即组织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紧急调来大型云梯车和救护车。
14时55分,第一名女性乘客被消防云梯车安全转移至地面,至16时53分,乘客全部安全返回地面。
(二)事故原因分析经查,造成列车滞留的直接原因是:传感器故障导致控制系统无法判断车行方向,系统保护将车停在提升塔架顶部刹车段。
而江苏嬉戏族有限公司虽建立了紧急救援预案,平时也进行了应急演练,但是预案中对紧急情况预估不足,紧急救援操作不当造成自救不能正常进行,致使乘客滞留时间过长,也是致使此次故障被扩大为事故的重要原因。
(三)预防同类事故的措施1.制造厂家应立即分析导致该传感器发生故障的原因,并评估今后发生故障的概率,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对策。
对于特别重要的几个传感器(尤其是传感器本身一旦发生故障可能会导致列车悬停空中的)应增设传感器自诊断模块,主控系统在每次发车前需确认这几个传感器的健康状况。
中国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时间:2006-02-08 来源:中特网1979年3月,河南省南阳柴油机厂浴室锅炉附带的自制热交换器发生剧烈爆炸,死45人,重伤36人。
动乱年代,找几个电焊工,弯块铁皮就能当受压容器。
事故发生后,厂领导怎么也想不到一个一米长的热水罐居然能造成如此大的破坏。
一声巨响,几十个家庭天各一方,亲人的哭喊声撕心裂肺。
1979年9月,浙江温州电化厂液氯钢瓶爆炸,死59人,中毒住院医疗779人,门诊医疗421人,直接经济损失63万元。
1979年12月,吉林省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厂400立方米球罐破裂造成火灾事故,有5个400立方米球罐,4个50立方米卧罐和5000多只液体石油气钢瓶爆毁,死36人,伤50人,直接经济损失600多万元。
1982年10月,北京西郊烟灰制品厂蒸压釜爆炸,死6人,重伤10人,直接经济损失34万元。
1984年1月,大连石油七厂催化裂解车间气馏装置发生重大爆炸火灾事故。
死5人,伤80人,直接经济损失252万元,间接经济损失77万元。
1991年9月,江西省贵溪县农药厂一辆载有剧毒化学品汽车罐车泄漏,死37人,中毒580人,现场附近的畜禽、渔类大量死亡,树木和农作物枯萎,损失极为严重。
1995年1月,山东省济南市内街道,因地下煤气管道破裂,造成煤气泄漏爆炸,使2.2公里长路面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死12人,伤49人。
1997年3月,甘肃某厂用于工业生产的光气原料储罐发生爆炸,死7人,中毒17人,直接经济损失948万元。
1997年6月,北京东方化工厂储罐区发生大火,导致多台球罐破裂,死9人,伤37人。
由于操作错误导致的爆炸和大火燃烧了七日;投资3个多亿,投产仅几个月的罐区设备和管道已成废铁1998年3月,陕西省西安市液化气球罐发生泄漏,而后引起爆炸,死亡13人,受伤30人。
本来是一起液化石油气阀门泄露事故,由于封堵措施不当,最终导致爆燃,8名年轻的消防战士当场牺牲,整个罐区报废1999年1月,宁夏自治区银川北郊石嘴山矿务局银川办事处,因锅炉房内油箱泄漏引起锅炉烟道爆炸,死1人。
武汉工地电梯突坠19人死亡2012年9月13日13时10分许,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东湖景园还建楼C区7-1号楼建筑工地,发生一起施工升降机坠落造成19人死亡的重大建筑施工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约1800万元。
查明“9·13”重大建筑施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事故发生时,事故施工升降机导轨架第66和67节标准节连接处的4个连接螺栓只有左侧两个螺栓有效连接,而右侧(受力边)两个螺栓的螺母脱落,无法受力。
在此工况下,事故升降机左侧吊笼超过备案额定承载人数(12人),承载19人和约245公斤物件,上升到第66节标准节上部(33楼顶部)接近平台位置时,产生的倾翻力矩大于对重体、导轨架等固有的平衡力矩,造成事故施工升降机左侧吊笼顷刻倾翻,并连同67-70节标准节坠落地面。
湖南长沙施工电梯坠落致17人死亡1人重伤长沙市韶山南路643号湖南东方红建设集团上海城19栋项目部发生一起建筑施工升降机挂篮坠落事故,事故已经造成17人死亡1人重伤。
据工地工人介绍,发生事故的19栋计划建33层,现盖到了30层。
发生事故的升降机限载12人,但工人们称事发时升降机上乘坐的工人严重超出了这个数目。
“还有5名工人在17楼时下了电梯,后来升降机在继续上升过程中才发生事故。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人介绍。
乌鲁木齐米东区施工电梯从十楼坠落4人遇难新疆米东区府前中路阳光公寓建筑工地上,一部施工电梯从高空坠落,电梯厢里的5名工人仅有1人生还。
6月23日下午,记者从乌市和米东区在事发现场联合召开的现场会上获悉,据初步调查,当日16时09分左右,这5名工人乘坐出事施工电梯前往17楼干活,在电梯上行至10楼时,电梯厢发生坠落。
塔机司机、起重工(指挥司索)违规操作引发的安全事故案例一:2 0 1 0 年6 月2 日,在承建的杭州万银双子中心工程发生一起QTZ250塔机倒塌事故,造成司机一人坠落死亡。
出事时该塔机安装高度49.5m,按使用说明书规定临界最大独立高度51m。
特种设备十大典型案例一、电梯“惊魂”话说有这么一个老旧小区的电梯,那可真是状况百出。
这电梯就像个脾气古怪的老爷爷,时不时就闹点小脾气。
有一天,一位大妈拎着菜进电梯,刚按了楼层按钮,电梯突然就剧烈晃动起来,然后“哐当”一声卡在了两层楼之间。
大妈当时就吓懵了,在里面又是喊又是拍门。
原来啊,是电梯的维护保养长期被忽视,一些关键的零部件都磨损得不成样子了,就像一辆没好好保养的汽车,早晚会出故障的。
这可给小区居民们好好上了一课,让他们知道电梯维护可不能马虎。
二、游乐设施“发疯”在一个小游乐场里,有个看起来挺刺激的旋转飞椅。
那天一群小朋友兴高采烈地坐上去,准备好好享受一把。
可是这飞椅刚转起来没一会儿,速度就变得超级快,而且还左右摇晃得特别厉害,就像一个喝醉了酒的人在乱晃。
小朋友们被吓得哇哇大哭。
调查后发现,是操作人员没有按照操作规范来,为了多赚钱,在设备还没检查好的情况下就开始营业,而且在运行过程中也没有好好监控设备状态,差点就酿成大祸。
这就好比让一个没有驾照的人开飞机,不出事才怪呢!三、锅炉爆炸“大灾难”有一家小工厂,那老板为了节省成本,在锅炉的使用和维护上那是各种偷工减料。
这个锅炉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样。
有一次,工人正在正常工作呢,突然就听到一声巨响,锅炉就爆炸了。
那场面就像是电影里的灾难片一样,厂房的墙都被炸出了个大口子,周围的设备也被炸毁了不少。
原因就是老板买了劣质的锅炉配件,而且还不让工人按照规定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
这老板啊,就像个守财奴,为了一点小钱,结果造成了这么大的损失,真是得不偿失。
四、压力容器泄漏“毒气危机”在一个化学工厂里,有个大型的压力容器,里面装着一些有毒的化学气体。
有一天,工人发现容器周围有一股奇怪的气味,仔细一检查,发现容器竟然在泄漏气体。
这可不得了啊,就像一个装满毒液的瓶子破了个洞一样危险。
调查发现,是容器的密封垫片老化了,而工厂的安全管理很混乱,没有及时发现和更换这个垫片。
这要是再晚点发现,周围的工人可就有生命危险了,这化学气体可不是闹着玩的,吸一口说不定就会让人躺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