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分析法的典型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2
内容分析法的典型案例内容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对文本材料的系统分析来推断出关于该文本的特征和意义的方法。
它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中,特别是在媒体研究、心理学研究和营销研究领域。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内容分析法案例。
案例背景:假设研究者想要了解媒体对于女性形象的呈现方式,并且想要探讨这样的呈现方式是否存在性别歧视。
研究目标:通过内容分析法,分析女性形象在广告中的呈现形式,并且探讨是否存在性别歧视现象。
研究方法:1. 收集广告样本:从不同类型的广告媒体(例如电视广告、杂志广告、互联网广告等)收集一定数量的广告样本。
2. 制定研究内容分类系统:设计一个具有明确分类标准的内容分类系统,用于对广告样本进行分析。
例如,可以将女性形象分为性感型、家庭型、职业型等分类。
3. 训练研究者:为了确保对广告内容进行准确的分类,研究者需要受到相关培训来提高分类准确性和一致性。
4. 进行内容分析:研究者根据所制定的分类系统,对所有广告样本逐个进行内容分析,并记录下各个类别的频率、比例和相关的文本特征。
5. 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分析所有广告样本的数据,计算各个分类的频率和比例,并解释其中存在的模式和趋势。
特别关注是否存在性别歧视的现象。
案例结果:经过数据分析,研究者发现女性形象在广告中主要呈现为性感型和家庭型,并且职业型女性的呈现数量明显较少。
此外,分析还揭示了一些存在性别歧视的现象,如女性形象被过度物化和强调外貌,以及对女性的特定角色定位。
案例讨论:这个案例表明,通过内容分析法可以从广告中获得关于女性形象的重要信息,并且发现了一些存在性别歧视的现象。
这些结果可以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有力的证据,帮助推动社会对于性别平等的讨论和改善。
总结:内容分析法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可以通过对文本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来推断出关于该文本的特征和意义。
它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研究,帮助研究者发现隐藏在文本中的模式和趋势,从而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和洞察。
内容分析法的典型案例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通过对文本、图像、音频等素材进行深入分析,以揭示其中的内在含义和规律。
在社会科学、心理学、传播学等领域中,内容分析法被广泛运用,以帮助研究者深入理解和解释现象。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典型案例来介绍内容分析法的应用。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内容分析法常常被用于分析媒体报道、政府文件、社交媒体内容等。
以媒体报道为例,研究者可以通过内容分析法来分析某一社会事件在媒体上的报道方式、报道角度、表述语言等,从而揭示媒体对该事件的态度、立场和影响力。
通过对大量的文本素材进行系统性的分析,研究者可以得出客观的结论,为社会现象的解释和预测提供依据。
在心理学领域,内容分析法也被广泛运用于分析个体或群体的言辞、行为、情感表达等。
研究者可以通过对言辞内容的分析,揭示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状态、情绪变化、认知模式等,从而深入理解其内在动机和行为规律。
通过对大量的言辞素材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者可以揭示出隐藏在言辞背后的心理机制和意义,为心理学理论的建构和验证提供重要依据。
在传播学领域,内容分析法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广告、新闻报道、影视作品等传播内容。
研究者可以通过对传播内容的分析,揭示其中的意识形态、文化符号、传播策略等,从而理解传播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通过对大量的传播内容进行系统性的分析,研究者可以得出对传播现象的深刻认识,为传播策略的制定和传播效果的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内容分析法作为一种定性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心理学、传播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文本、图像、音频等素材的深入分析,研究者可以揭示其中的内在含义和规律,为社会现象的解释和预测、心理机制的理解和传播现象的认知提供重要依据。
因此,内容分析法在研究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理论意义。
经济管理新时代中国浙商企业家精神——对鲁冠球精神的内容分析吴 丹 吴 炯 东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摘要:本研究采用典型案例的内容分析法,对第一代企业家代表——鲁冠球精神共同回忆新闻作为数据样本,构建从浙商和非浙商视角感知企业家精神过程的研究框架,纵向深入挖掘以鲁冠球为代表的浙商企业家精神特质,分析新时代浙商企业家精神特质。
结果发现,从浙商视角下感知的浙商企业家精神在敬业精神、责任担当最为突出;从非浙商视角下感知的浙商企业家精神在冒险精神、远见卓识、敢为人先等集聚优势。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浙商精神;特质;内容分析中图分类号:F272.9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36-0081-02一、文献综述新时代中国情境下的企业家精神内涵值得探讨。
国外学者Miller 界定企业家精神表现为创新、冒险和预知先动[1]。
Lumpkin和Dess将创新精神、冒险精神、自强精神、创业精神和拼搏竞争精神视为企业家精神表现形式[2]。
Wortman的研究由个人上升到公司层,表现出公司层的创新、风险承担精神[3]。
Solymossy进一步上升到社会层次的企业家精神,强调社会责任、奉献精神[4]。
文献分析发现当前研究大多针对的是大而广的企业家精神特质,缺乏不同地域差异对企业家精神认可评价的比较。
因此,本文从具体案例中探寻中国浙商企业家精神特质。
二、研究设计(一)案例选择企业界“常青树”鲁冠球先生逝世,各界共同回忆鲁冠球精神。
他留下的宝贵企业家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深入挖掘研究。
选取优秀企业家代表鲁冠球先生作为典型研究案例,探寻浙商企业家精神特质。
数据选取条件:其一,新浪网社会各界人士对鲁冠球共同追忆的新闻报道。
其二,内容限制为以鲁冠球企业家精神评价的相关内容,剔除内容大量重复、转载、评价字数太少等不合格样本。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方法探寻浙商企业家精神特质,聚焦于一系列对鲁冠球精神评价的“是什么”和“为什么”问题。
内容分析法一、简要介绍(最早产生于传播学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学者拉斯韦尔等人组织了一项名为“战时通讯研究”的工作,以德国公开出版的报纸为分析对象获取了许多军政机密情报,这项工作不仅使内容分析法显示出明显的实际效果,而且在方法上取得一套模式。
20 世纪 50年代美国学者贝雷尔森发表《传播研究的内容》确立了内容分析的地位。
奈斯比特主持的趋势报告更令内容分析法名声大振。
是一种对文献内容作客观系统的定量分析的专门方法,目的是弄清或测验文献中本质性的事实和趋势,揭示文献所含有的隐性情报内容,对事物发展做情报预测。
实际是一种半定量研究方法,基本做法是把媒介上的文字、非量化的有交流价值的信息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建议有意义的类目分解交流内容,并以此来分析信息的某些特征。
二、优点:1、较为客观的研究方法:是一种规范的方法,对类目定义和操作规则十分明确与全面,要求研究者预先设定的计划按步骤进行,所以研究者主观态度不太容易影响研究的结果。
不同的研究者或同一研究者在不同的时间里重复这个过程都应得到相同的结论,如果出现不同,就要考虑研究过程有什么问题。
2、结构化研究:目标明确,对分析过程高度控制,所有的参与者按照事先安排的方法程序操作执行,便于量化与统计分析,便于用计算机模拟与处理相关数据。
3 非接触研究:不以人为对象而以事物为对象,研究者与被研究事物之间没有任何湖动,被研究的事物不会对研究者作出反应。
4、定量与定性结合。
是最根本的优点,以定性研究为前提,找出能反映文献内容的一定本质的量的数据,能够做到对文献内容更深刻、更精确、更全面的认识,得出科学、完整、符合事实的结论,获得一般从定性分析中难以找到的联系和规律。
5、揭示文献的隐性内容:查明几年来某专题的客观事实和变化趋势,追溯学术发展的轨迹,描述学术发展的历程;依据标准鉴别文献内容的优劣。
揭示宣传的技巧、策略,衡量文献内容的可读性,发现作者的个人风格,分辨不同时期的文献体裁类型特征,反映个人与团体的态度、兴趣,揭示大众关注的焦点。
第二节学习内容的分析方法一、归类分析法归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主要用于对各种言语信息的分类。
在确定分类的标准后,把实现教学目标需要学习的知识归纳成若干方面,从而确定教学内容的范围。
1此方法适合对具有包含关系的知识的学习进行分类,也可在对知识进行归纳、梳理时使用。
通过下面的实例进一步了解归类分析法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2-2-1】利用归类分析法对“网络的传输介质”进行分析(图2-2-2)【案例2-2-2】利用归类分析法对“软件及其种类”进行分析(图2-2-3)【案例2-2-3】利用归类分析法对“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进行分析(图2-2-4)二、层级分析法层级分析法(hierarchical approach)是利用教学目标的层级关系,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它揭示了为达到教学目标,必须学习哪些知识和技能。
层级分析法采用自上而下的分析方法,从最终教学目标向下一级一级分析,直至最基础的教学内容;而实际进1李龙主编:《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16页。
行教学时,则是从下而上,从实现最基础的教学目标开始,逐级实现高级教学目标。
2它主要用于分析智慧技能这一学习类型的从属技能(“从属技能”是指学生为了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而必须掌握的那部分技能)。
在进行层级分析时,教师可以提出下列问题:3(1)从属技能是否同确认基本概念有关,如:学生能说出什么是“信息”;(2)从属技能是否包括了要求学生通过下定义的方式确定事物的抽象特征,如:学生能说明什么叫“人工智能”吗?;(3)从属技能是否包括了要求学生能运用规则,如:学生能否正确使用逻辑命令(如AND、OR、NOT)进行资源检索?;(4)从属技能是否包括了要求学生学会如何解决问题以证明其掌握了教学目标。
下面通过两个实例了解如何运用层级分析法对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智慧技能类的知识进行分析。
【案例2-2-4】用层级分析法对“使用循环语句进行程序的编写”进行分析(图2-2-5)【案例2-2-5】运用层级分析法对“数据表的编辑”进行分析(图2-2-6)三、信息加工分析法2李龙主编:《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17页。
内容分析法的模式及其典型案例内容分析法的模式及其典型案例2012-11-22 09:00:02| 分类:默认分类 |举报 |字号订阅内容分析法常用的设计模式有如下4种:一、A—X—T 模式A代表同一资料来源,X代表同一内容变量(分析类目),T代表从不同时期中抽取样本。
这种模式适用于趋势分析,在同一总体(A)中,以时间(T)为取样标准,定量分析变量(X)在不同时期内的状态。
例如,为了分析某位学者学术思想发展过程,可按如下步骤进行:1.确定资料来源A假定能够反映该学者学术思想的内容资料可能包括有多种:(1)在某种刊物上发表的一系列论文;(2)几本代表性的专著;(3)历年来在不同场合下的演讲录音。
但在一项内容分析工作中,只能通过来源抽样选取其中之一类作为资料来源A,为了研究学者思想发展过程,则确定(1)项作为资料来源A。
2.确定内容变量X按照研究任务以及已往对该学者的其他研究工作的经验,把该学者在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思想领域内,具有明显界限的基本观点或典型常用词语作为内容分析的类目,这些类目就构成为内容变量X。
3.按时期抽样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先确定抽取样本的时间间隔(如一年或五年,或按历史时期分段)从同一个资料来源A中,即在同一种刊物中,抽取不同时期该学者的论文作为内容分析的样本,在t1时期所抽出的样本以At1表示,在t2时期所抽出的样本以At2表示。
4.对样本作量化处理按照内容分析的基本程序,以同—个内容变量X(分析类目)分别对样本At1和样本At2进行内容分析,得到量化了的结果,分别用XAt1和XAt2表示。
5.统计比较把不同时期的样本,经内容分析后得到的量化结果,进行比较、对照,找出其中内容变量的集中或差异的趋势以及前后的相关关系,从而发现该学者学术思想的变化趋势。
(二)A—X—S模式A代表同一资料来源,X代表同一内容变量(分析类目),S代表对象在不同情景时所显示的资料内容。
这种模式适用于意向分析。
内容分析法的典型案例
日本人巧妙搜集信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大大高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重视信息的开发、利用,不能不说是个重要原因。
目前日本的信息传递非常迅速,只要5-10分钟就可以搜集到世界各地金融市场的行情,3-5分钟就可以查询并调用日本国内三万多个重点公司、企业当年或历年经营生产情况的时间系列数据,5分钟即可利用经济模型和计算机模拟出国际国内经济因素变化可能给宏观经济带来影响的变动图和曲线,5-10分钟可以查询或调用政府制定的各种法律、法令和国会记录。
这种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
日本人十分重视信息的作用,时时处处留意信息的搜集,而且善于从平淡无奇的信息报道中分离出重要的内容。
例如,20世纪60年代中国开发大庆油田,惟独日本和中国谈成了征求设计的买卖。
原因是别的国家的设计均不符合中国大庆油田的要求,而日本则事先按大庆油田的要求进行产品设计,等待中国人去购买。
那么日本人是怎么知道大庆油田的产品设计要求呢?
其实日本人对大庆油田早有耳闻,但始终得不到准确的信息。
后来,日本人从1 964年4月20日出版的《人民日报》上看到“大庆精神大庆人”的字句,于是日本人判断…冲国的大庆油田确有其事”。
但是,大庆油田究竟在什么地方,日本人还没有材料作出判断。
从1966年7月的一期《中国画报》封面上,日本人看到一张照片,铁人王进喜身穿大棉袄,头顶着鹅毛大雪,猜测到“大庆油田是在冬季为零下三十度的东北地区,大致在哈尔滨与齐齐哈尔之间”。
后来,到中国来的日本人坐这段火车时发现,来往的油罐车上有很厚的一层土,从土的颜色和厚度,证实了“大庆油田在东北”的论断,但大庆油田的具体地点还是不清楚。
1966年10月,日本人又从《人民中国》杂志上找到了王进喜的先进事迹,从事迹介绍的分析中知道:“最早钻井是在安达东北的北安附近下手的,并且从钻井设备运输情况看,离火车站不会太远。
”在该事迹介绍中还写有这样一段话:王进喜一到马家窑看到大片荒野时说:“好大的油海!把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丢到太平洋去。
”于是,日本人又从伪满州地图上查找到“马家赛是位于黑龙江海伦县东面的一个小村,在北安铁路上一个小车站东边十多公里处。
”就这样,日本人终于将大庆油田的准确地理位置搞清楚了。
后来,日本人又从王进喜的一则事迹报道中了解到“王进喜是玉门油矿的工人,是1959年9月到北京参加国庆之后志愿去大庆的”,由此日本人断定大庆油田在19 59年以前就开钻了,并且大体上知道了大庆油田的规模:“马家窑是大庆油田的北端,即北起海伦的庆安,西南穿过哈尔滨与齐齐哈尔铁路的安达附近,包括公主峰西面的大贪,南北400公里的范围。
估计从北满到松辽油田统称为大庆。
”但是,日本人一时还搞不清楚大庆的炼油规模。
从1966年7月《中国画报》上发表的一张大庆炼油厂反应塔的照片八日本人推算出大庆炼油厂的规模。
其推算方法很简单,首先找到反应塔上的扶手栏杆,扶手栏杆一般是一米多一点,以扶手栏杆和反应塔的直径相比,得知反应塔内径约为5米。
据此,日本人推断:大庆炼油厂的加工能力为每日900 Mi,如果以残留油为原油的30%计算,原油加工能力为每日3000kl,一年以360天计算,则其年产量为10000 00kl。
根据这个油田的出油能力和炼油厂规模,日本人得出结论:中国将在最近几年出现炼油设备不足,买日本的轻油裂解设备是完全有可能的,以满足每日炼油10 0 00 kl的需要。
这就是日本人在1966年从中国公开报刊中获得的有关大庆油田的重要信息,然后按他们估计的大庆油田要求进行产品设计。
此外,日本政府还特别重视信息机构的建设,外务省分布在世界105个国家的75个驻外使馆是其搜集外交信息的前沿阵地,这些机构为日本外交提供各国动向的信息。
外务省内有一个约100人的电信部门,以三班倒方式在24小时内与世界各地保持不间断的联系,平均每天处理公务电话电报就有近30O0封。
在外务省的63个部门中,只有电信部门拥有一栋独立的四层楼,无特殊通行证的人不得进入。
公务电报是用110根专线和普通线路收发的,这些公务电报都采取无法破译的密码。
为了防止窃听还没有隐线装置。
1988年还开始研究采用“宇宙通信系统”,即使在条件恶劣的地区,也可确保通信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