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负荷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380.50 KB
- 文档页数:22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及排放系数计算1、城市及农村人口用排水量及污染物排放计算方法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按90 m2 3/人a,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按80 1/人d计算, 折污系数为0.85。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取值于200-2501/ A d之间。
污水中COD浓度按250mg/l计算,总氮浓度按50mg/l计算;总磷浓度按8mg/l计算,NH 3-N按30 mg/l 计算。
表2 农村人均生活污水及其污染物排放量2灌溉用水量标准水田按每亩灌溉平均用水量400m3/亩计算,旱地按每亩200 m 3/亩计算。
3农业面源污染物计算标准及排放系数确定标准农田源强系数为COD10kg/亩•年,氨氮2kg/亩a。
(标准农田为平原、种植作物为小麦、土壤类型为壤土、化肥施用量为25 ~35 kg /亩a,降水量在400 ~ 800mm 范围内。
)根据贵阳市情况采用修正系数如下:坡度修正:土地坡度在25 °以下,流失系数取1.2 ; 25 °以上,流失系数为农作物类型修正:不作修正。
土壤类型修正:将农田土壤按质地进行分类,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
各类修正系数取值如下:壤土为 1.0 ;砂土为 1.0 ;粘土为0.8。
(1 )化肥施用量修正化肥亩施用量在25kg 以下,修正系数取1.0 ;在其余修正系数取1.2 (2 )降水量修正本地区年降雨量在800ml 以上,取流失系数为 1.2 。
4、城市地表径流计算方法城镇地表径流的调查采用资料收集的方法,收集项目包括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km 2)、人口密度(人/km 2)、平均降水量(cm/a )等。
城镇地表径流污染负荷计算可采用单位负荷法。
对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上的年污染负荷量按下式计算:L i a i F i r i P (4-1)式中:L i—污染物年流失量(Kg/Km 2/a )a i—污染物浓度参数(kg /cm/km 2)F i—人口密度参数选择:人口密度参数F i根据各居住地实际人口数及面积计算,得出各居住地的人口密度F i值,具r i —扫街频率参数,计算式:r i min(N s/20,1)(4-2)式中:N s—扫街的时间间隔(以小时计)。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概述污染源污染负荷是评估和控制水体污染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是指单位时间内污染物从某一污染源排入水体后水体受到的污染物的总量。
计算污染源污染负荷是水体污染防治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水体污染物总量控制对策的制定和实施。
本文将针对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计算方法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主要有物质平衡法、统计法和工程法三种。
1. 物质平衡法物质平衡法是利用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和生态等各种过程中的数据,基于污染物在污染源和水体之间物质量守恒关系进行计算的方法。
其具体步骤如下:•确定计算单位时间内污染物排放总量•确定计算污染物在水中的存在形式和寿命•确定计算时段内水流量和水质变化规律•计算单位时间内污染物在水中的分布和浓度•计算出单位时间内污染源的污染负荷物质平衡法的优点是具有物理实验数据作为基础,计算精度较高;缺点是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误差,需要对各种物理化学参数进行复杂的测定和试验。
2. 统计法统计法是利用历史数据进行计算的方法,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的排放情况和水质变化趋势。
其具体步骤如下:•收集历史的污染负荷数据和污染源排放的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确定排入水体的污染物种类、浓度和流量等参数•根据测量数据和经验公式或模型预测未来的排放情况和水质变化趋势•计算单位时间内污染源的污染负荷统计法的优点是数据来源较为简单,并且可以应用于长时间尺度的预测和评估;缺点是预测精度依赖于历史数据的准确性,且预测的可靠性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3. 工程法工程法是利用建设过程和运营过程中的监测数据进行计算的方法,以实际测量值为基础,根据基础参数和监测数据,结合经验公式或模型计算出单位时间内污染源的污染负荷。
其具体步骤如下:•确定污染源的特征和环境影响因素,设置监测站点并进行实时监测•处理监测数据,计算水流量和水质变化趋势,确定污染物的浓度•根据监测数据运用经验公式或模型计算污染物污染负荷并进行分析、评估工程法的优点是精度高,数据获取较为容易,需求较少的出土数据;缺点是需要投入大量的监测和测试工作,以及建立复杂的经验公式或模型。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及排放系数计算1、城市及农村人口用排水量及污染物排放计算方法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按/人·a,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按/人·d计算,折污系数为05。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取值于200/人·d之间。
污水中COD浓度按250mg/l计算,总氮浓度按50mg/l计算;总磷浓度按8mg/l计算,NH3-N按30 mg/l计算。
表1 城市人均生活污水及其污染物排放量表2 农村人均生活污水及其污染物排放量2、灌溉用水量标准水田按每亩灌溉平均用水量/亩计算,旱地按每亩/亩计算。
3、农业面源污染物计算标准及排放系数确定标准农田源强系数为COD/亩·年,氨氮/亩·a。
(标准农田为平原、种植作物为小麦、土壤类型为壤土、化肥施用量为25~35 kg /亩·a,降水量在400~800mm范围内。
)根据贵阳市情况采用修正系数如下:坡度修正:土地坡度在25°以下,流失系数取1.2;25°以上,流失系数为12。
农作物类型修正:不作修正。
土壤类型修正:将农田土壤按质地进行分类,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
各类修正系数取值如下:壤土为1.0;砂土为1.0;粘土为01 / 58。
化肥施用量修正化肥亩施用量在以下,修正系数取1.0;在其余修正系数取12。
降水量修正本地区年降雨量在800ml以上,取流失系数为12。
4、城市地表径流计算方法城镇地表径流的调查采用资料收集的方法,收集项目包括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km2)、人口密度(人/km2)、平均降水量(cm/a)等。
城镇地表径流污染负荷计算可采用单位负荷法。
对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上的年污染负荷量按下式计算:(4-1)式中:Li—污染物年流失量(Kg/Km2/a)ai—污染物浓度参数(kg/cm/km2)Fi—人口密度参数选择:人口密度参数Fi根据各居住地实际人口数及面积计算,得出各居住地的人口密度Fi值,具体取值见表63。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是环境保护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用于评估污染源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为制定污染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准确计算污染负荷对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1. 排放浓度法排放浓度法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它通过测量污染物在排放口处的浓度,并结合排放量计算得到污染负荷。
该方法适用于对排放浓度进行准确测量的场景,如烟囱和废水出口。
它的计算公式为:污染负荷 = 排放浓度 ×排放量其中,排放浓度以质量浓度的形式表示,排放量为单位时间内的排放量。
2. 监测数据法监测数据法是通过采集大量真实的监测数据进行污染负荷计算的方法。
它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污染源的污染情况,适用于复杂的污染源和污染物混合排放情况。
通过监测数据法,可以获得污染物浓度和排放量的变化趋势,更好地指导环境保护工作。
3. 渗滤液法渗滤液法主要适用于评估由土壤污染源导致的地下水污染负荷。
该方法通过取样分析渗滤液中的污染物浓度,并结合渗滤液体积计算得到污染负荷。
渗滤液法考虑了土壤中的多种因素,包括土壤质地、含水层深度等,因此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地下水的污染程度。
4. 水质模型法水质模型法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的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它通过建立水质模型,模拟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和转化过程,计算污染负荷对水体的影响。
水质模型法可以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并预测不同污染源的效应。
它在水环境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指导水体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不同的方法有着各自的优缺点,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数据的准确性和采集方法的可行性,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可信度。
在实施污染防治措施时,还应定期进行污染负荷计算,及时评估和调整防治效果,以达到环境保护的目标。
总之,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是环境保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水质等标污染负荷计算公式在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领域,水质等标污染负荷计算公式是一种重要的工具,用于评估水体受到的污染程度和负荷大小。
通过计算污染负荷,可以更好地了解水体的污染状况,为制定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水质等标污染负荷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一、水质等标污染负荷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
水质等标污染负荷计算公式是根据水体污染物的浓度和流量来计算水体受到的污染负荷。
其基本原理是将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与水体流量相乘,得到污染负荷的数量。
这个数量可以用来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也可以用来比较不同水体的污染情况。
水质等标污染负荷计算公式的一般形式为,负荷=浓度×流量。
其中,负荷表示水体受到的污染负荷,单位通常为质量或体积;浓度表示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单位通常为质量浓度或体积浓度;流量表示水体的流动量,单位通常为时间内通过的水量。
根据具体的污染物和水体特性,可以对水质等标污染负荷计算公式进行一定的修正和调整,以更准确地反映水体的污染情况。
二、水质等标污染负荷计算公式的应用方法。
水质等标污染负荷计算公式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海洋等。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水体特点和污染物种类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并采集相关数据进行计算。
1. 数据采集。
首先需要采集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和水体流量的数据。
污染物的浓度可以通过水样采集和实验室分析得到,流量可以通过流量计或水位计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
这些数据将作为计算公式的输入参数,用于计算水质等标污染负荷。
2. 计算方法。
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可以利用水质等标污染负荷计算公式进行污染负荷的计算。
具体方法是将污染物浓度与水体流量相乘,得到污染负荷的数量。
如果涉及多种污染物,需要对每种污染物分别进行计算,并最终进行汇总。
3. 结果分析。
通过计算得到的污染负荷数据,可以对水体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估和分析。
可以比较不同时间点或不同水体的污染负荷数据,了解污染物的变化趋势和水体的污染程度。
污水处理设计常用计算公式
1.污水流量计算公式:
污水流量=污水产生量×日用水率
污水产生量=人均产污量×人口数+工业废水排放量
2.污染负荷计算公式:
COD负荷=污水流量×COD浓度
BOD负荷=污水流量×BOD浓度
TP负荷=污水流量×TP浓度
TN负荷=污水流量×TN浓度
3.池体尺寸计算公式:
曝气池尺寸=曝气池容积/曝气通量
沉淀池尺寸=沉淀池容积/停留时间
活性污泥池尺寸=活性污泥池容积/深度
4.沉淀速度计算公式:
沉淀速度=比表面积×重力加速度×其中一种颗粒物的密度/动力粘度×浓缩度
5.曝气负荷计算公式:
曝气负荷=曝气量/曝气池有效体积
曝气量=溶氧量/溶解氧传质系数
以上仅为污水处理设计中的一些常用计算公式,实际设计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并考虑其他影响因素。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及排放系数计算1、城市及农村人口用排水量及污染物排放计算方法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按90 m3/人〃a,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按80 l/人〃d 计算,折污系数为0.85。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取值于200-250l/人〃d之间。
污水中COD浓度按250mg/l计算,总氮浓度按50mg/l计算;总磷浓度按8mg/l计算,NH3-N按30 mg/l 计算。
2、灌溉用水量标准水田按每亩灌溉平均用水量400m3/亩计算,旱地按每亩200 m3/亩计算。
3、农业面源污染物计算标准及排放系数确定标准农田源强系数为COD10kg/亩〃年,氨氮2kg/亩〃a。
(标准农田为平原、种植作物为小麦、土壤类型为壤土、化肥施用量为25~35 kg /亩〃a,降水量在400~800mm范围内。
)根据贵阳市情况采用修正系数如下:坡度修正:土地坡度在25°以下,流失系数取1.2;25°以上,流失系数为1.2。
农作物类型修正:不作修正。
土壤类型修正:将农田土壤按质地进行分类,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
各类修正系数取值如下:壤土为1.0;砂土为1.0;粘土为0.8。
(1) 化肥施用量修正化肥亩施用量在25kg 以下,修正系数取1.0;在其余修正系数取1.2。
(2) 降水量修正本地区年降雨量在800ml 以上,取流失系数为1.2。
4、城市地表径流计算方法城镇地表径流的调查采用资料收集的方法,收集项目包括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km 2)、人口密度(人/km 2)、平均降水量(cm/a )等。
城镇地表径流污染负荷计算可采用单位负荷法。
对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上的年污染负荷量按下式计算:P r F a L i i i i =(4-1)式中:L i —污染物年流失量(Kg/Km 2/a )a i —污染物浓度参数(kg /cm/km 2)F i —人口密度参数选择:人口密度参数F i根据各居住地实际人口数及面积计算,得出各居住地的人口密度F i 值,具体取值见表6-3。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及排放系数计算1、城市及农村人口用排水量及污染物排放计算方法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按 90 m3/人·a,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按 80 l/人·d 计算,折污系数为 0.85。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取值于 200-250l/人·d之间。
污水中 COD 浓度按250mg/l 计算,总氮浓度按 50mg/l 计算;总磷浓度按 8mg/l 计算,NH3-N 按 30 mg/l 计算。
表 1 城市人均生活污水及其污染物排放量2、灌溉用水量标准水田按每亩灌溉平均用水量 400m3/亩计算,旱地按每亩 200 m3/亩计算。
3、农业面源污染物计算标准及排放系数确定标准农田源强系数为 COD10kg/亩·年,氨氮 2kg/亩·a。
(标准农田为平原、种植作物为小麦、土壤类型为壤土、化肥施用量为 25~35 kg /亩·a,降水量在400~800mm 范围内。
)根据贵阳市情况采用修正系数如下:坡度修正:土地坡度在25°以下,流失系数取 1.2;25°以上,流失系数为 1.2。
农作物类型修正:不作修正。
土壤类型修正:将农田土壤按质地进行分类,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
各类修正系数取值如下:壤土为 1.0;砂土为 1.0;粘土为 0.8。
(1)化肥施用量修正化肥亩施用量在 25kg 以下,修正系数取 1.0;在其余修正系数取 1.2。
(2)降水量修正本地区年降雨量在 800ml 以上,取流失系数为 1.2。
4、城市地表径流计算方法城镇地表径流的调查采用资料收集的方法,收集项目包括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km2)、人口密度(人/km2)、平均降水量(cm/a)等。
城镇地表径流污染负荷计算可采用单位负荷法。
对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上的年污染负荷量按下式计算:L i =aiFiriP (4-1)式中:L i—污染物年流失量(Kg/Km2/a)a i—污染物浓度参数(kg/cm/km2)F i—人口密度参数选择:人口密度参数 F i根据各居住地实际人口数及面积计算,得出各居住地的人口密度 F i值,具体取值见表 6-3。
欢迎阅读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及排放系数计算1、城市及农村人口用排水量及污染物排放计算方法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按90 m3/人·a,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按80 l/人·d计算,折污系数为0.85。
800mm范围内。
)根据贵阳市情况采用修正系数如下:坡度修正:土地坡度在25°以下,流失系数取1.2;25°以上,流失系数为1.2。
农作物类型修正:不作修正。
土壤类型修正:将农田土壤按质地进行分类,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
各类修正系数取值如下:壤土为1.0;砂土为1.0;粘土为0.8。
(1)化肥施用量修正化肥亩施用量在25kg以下,修正系数取1.0;在其余修正系数取1.2。
(24积(km2(4-1) 式中:L ia iF i—人口密度参数选择:人口密度参数F i根据各居住地实际人口数及面积计算,得出各居住地的人口密度F i值,具体取值见表6-3。
r i —扫街频率参数,计算式:)1,20/min(s i N r(4-2)式中:N s —扫街的时间间隔(以小时计)。
扫街频率参数r i 的选择:由于扫街频率一般均为一天或一天以上,因此取r i =1。
5污染物排放系数计算方法。
年粪尿排放量计算公式:不同畜禽年粪尿排放量(T/a )=个体日产粪尿量(kg/d ·头)×饲养期(d )×不同畜禽规模化养殖数(头、只)×10-3年污染物排放量(t/a)=个体日产粪量(kg/d·头)×饲养期(d)×饲养数(头、只)×畜禽粪中污染物平均含量(kg/T)×10-6+个体日产尿量(kg/d·头)×饲养期(d)×饲养数(头、只)×畜禽尿中污染物平均含量(kg/T)×10-6具体系数见附表1-5,1-6。
对畜禽废渣以回收等方式进行处理的污染源,按产生量的12%计算污染物流失6、生活垃圾计算参数城镇生活垃圾按每人每天1.1kg/人·d计算,农村生活垃圾按每人每天0.8kg/人·d 计算。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及排放系数计算1、城市及农村人口用排水量及污染物排放计算方法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按90 m3/人·a,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按80 l/人·d计算,折污系数为0.85。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取值于200-250l/人·d之间。
污水中COD浓度按250mg/l计算,总氮浓度按50mg/l计算;总磷浓度按8mg/l计算,NH3-N按30 mg/l 计算。
2、灌溉用水量标准水田按每亩灌溉平均用水量400m3/亩计算,旱地按每亩200 m3/亩计算。
3、农业面源污染物计算标准及排放系数确定标准农田源强系数为COD10kg/亩·年,氨氮2kg/亩·a。
(标准农田为平原、种植作物为小麦、土壤类型为壤土、化肥施用量为25~35 kg /亩·a,降水量在400~800mm范围内。
)根据贵阳市情况采用修正系数如下:坡度修正:土地坡度在25°以下,流失系数取1.2;25°以上,流失系数为1.2。
农作物类型修正:不作修正。
土壤类型修正:将农田土壤按质地进行分类,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
各类修正系数取值如下:壤土为1.0;砂土为1.0;粘土为0.8。
(1)化肥施用量修正化肥亩施用量在25kg以下,修正系数取1.0;在其余修正系数取1.2。
(2)降水量修正本地区年降雨量在800ml以上,取流失系数为1.2。
4、城市地表径流计算方法城镇地表径流的调查采用资料收集的方法,收集项目包括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km2)、人口密度(人/km2)、平均降水量(cm/a)等。
城镇地表径流污染负荷计算可采用单位负荷法。
对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上的年污染负荷量按下式计算:La(4-1)rFPiiii式中:L i—污染物年流失量(Kg/Km2/a)a i—污染物浓度参数(kg/cm/km2)F i—人口密度参数选择:人口密度参数F i根据各居住地实际人口数及面积计算,得出各居住地的人口密度F i值,具体取值见表6-3。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是环境保护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污染源对环境造成的负荷,并为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包括排放系数法、稳态模型法和非稳态模型法。
1. 排放系数法排放系数法是一种简便而常用的计算方法,它通过测定排放源的排放系数和排放量来计算污染物的负荷。
排放系数是指单位时间内排放源排放的污染物质量与排放源活动量之间的比值。
计算过程简单直观,适用于某些规模较小且排放稳定的污染源,但其不考虑环境风险和污染物传输过程对负荷的影响。
2. 稳态模型法稳态模型法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建立的计算方法,它考虑了污染物在大气、水体或土壤中的传输和转化过程,并结合大量监测数据进行计算。
该方法需要收集大量的实测数据,并对模型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稳态模型法适用于大规模、复杂环境条件下的污染源负荷计算,但其计算过程较为繁琐,需要专业技术支持。
3. 非稳态模型法非稳态模型法是一种考虑时间和空间变化的计算方法,它可以模拟污染物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传输和转化规律。
该方法结合了数学模型和监测数据,可以更准确地预测污染物的负荷分布。
非稳态模型法适用于临时性或突发性污染源的负荷计算,但其建模和数据处理较为复杂,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
除了以上几种常用的计算方法,还可以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如环境风险评估、生态效应评估等,以深入了解污染源对环境造成的综合影响。
在进行污染负荷计算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严格按照计算公式和规范进行操作。
同时,收集准确、完整的监测数据也是计算准确性的关键。
需要指出的是,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只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部分,应与其他环境管理措施相结合,形成全面的污染防控体系。
总结起来,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在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
排放系数法、稳态模型法和非稳态模型法是常用的计算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及排放系数计算1、城市及农村人口用排水量及污染物排放计算方法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按90 m3/人·a,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按80 l/人·d计算,折污系数为0.85。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取值于200-250l/人·d之间。
污水中COD浓度按250mg/l计算,总氮浓度按50mg/l计算;总磷浓度按8mg/l计算,NH3-N按30 mg/l计算。
2、灌溉用水量标准水田按每亩灌溉平均用水量400m3/亩计算,旱地按每亩200 m3/亩计算。
3、农业面源污染物计算标准及排放系数确定标准农田源强系数为COD10kg/亩·年,氨氮2kg/亩·a。
(标准农田为平原、种植作物为小麦、土壤类型为壤土、化肥施用量为25~35 kg /亩·a,降水量在400~800mm范围内。
)根据贵阳市情况采用修正系数如下:坡度修正:土地坡度在25°以下,流失系数取1.2;25°以上,流失系数为1.2。
农作物类型修正:不作修正。
土壤类型修正:将农田土壤按质地进行分类,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
各类修正系数取值如下:壤土为1.0;砂土为1.0;粘土为0.8。
(1)化肥施用量修正化肥亩施用量在25kg以下,修正系数取1.0;在其余修正系数取1.2。
(2)降水量修正本地区年降雨量在800ml以上,取流失系数为1.2。
4、城市地表径流计算方法城镇地表径流的调查采用资料收集的方法,收集项目包括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km2)、人口密度(人/km2)、平均降水量(cm/a)等。
城镇地表径流污染负荷计算可采用单位负荷法。
对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上的年污染负荷量按下式计算:L(4-1)arFPiiii式中:L i—污染物年流失量(Kg/Km2/a)a i—污染物浓度参数(kg/cm/km2)F i—人口密度参数选择:人口密度参数F i根据各居住地实际人口数及面积计算,得出各居住地的人口密度F i值,具体取值见表6-3。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及排放系数计算1、城市及农村人口用排水量及污染物排放计算方法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按90 m3/人·a,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按80 l/人·d计算,折污系数为0.85。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取值于200-250l/人·d之间。
污水中COD浓度按250mg/l 计算,总氮浓度按50mg/l计算;总磷浓度按8mg/l计算,NH3-N按30 mg/l计算。
2、灌溉用水量标准水田按每亩灌溉平均用水量400m3/亩计算,旱地按每亩200 m3/亩计算。
3、农业面源污染物计算标准及排放系数确定标准农田源强系数为COD10kg/亩·年,氨氮2kg/亩·a。
(标准农田为平原、种植作物为小麦、土壤类型为壤土、化肥施用量为25~35 kg /亩·a,降水量在400~800mm范围内。
)根据贵阳市情况采用修正系数如下:坡度修正:土地坡度在25°以下,流失系数取1.2;25°以上,流失系数为1.2。
农作物类型修正:不作修正。
土壤类型修正:将农田土壤按质地进行分类,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
各类修正系数取值如下:壤土为1.0;砂土为1.0;粘土为0.8。
(1) 化肥施用量修正化肥亩施用量在25kg 以下,修正系数取1.0;在其余修正系数取1.2。
(2) 降水量修正本地区年降雨量在800ml 以上,取流失系数为1.2。
4、城市地表径流计算方法城镇地表径流的调查采用资料收集的方法,收集项目包括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km 2)、人口密度(人/km 2)、平均降水量(cm/a )等。
城镇地表径流污染负荷计算可采用单位负荷法。
对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上的年污染负荷量按下式计算:P r F a L i i i i =(4-1)式中:L i —污染物年流失量(Kg/Km 2/a ) a i —污染物浓度参数(kg /cm/km 2)F i —人口密度参数选择:人口密度参数F i根据各居住地实际人口数及面积计算,得出各居住地的人口密度F i 值,具体取值见表6-3。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及排放系数计算1、城市及农村人口用排水量及污染物排放计算方法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按90 m3/人·a,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按80 l/人·d 计算,折污系数为0.85。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取值于200-250l/人·d之间。
污水中COD浓度按250mg/l计算,总氮浓度按50mg/l计算;总磷浓度按8mg/l计算,NH3-N按30 mg/l 计算。
人均生活污水量(m3/a)COD(mg/l)总氮(mg/l)总磷(mg/l)氨氮(mg/l)90 250 50 8 30人均生活污水量(L/人·d)COD(g/人·d)总氮(g/人·d)总磷(g/人·d)氨氮(g/人·d)80 16.4 5.0 0.44 4.02、灌溉用水量标准水田按每亩灌溉平均用水量400m3/亩计算,旱地按每亩200 m3/亩计算。
3、农业面源污染物计算标准及排放系数确定标准农田源强系数为COD10kg/亩·年,氨氮2kg/亩·a。
(标准农田为平原、种植作物为小麦、土壤类型为壤土、化肥施用量为25~35 kg /亩·a,降水量在400~800mm范围内。
)根据贵阳市情况采用修正系数如下:坡度修正:土地坡度在25°以下,流失系数取1.2;25°以上,流失系数为1.2。
农作物类型修正:不作修正。
土壤类型修正:将农田土壤按质地进行分类,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
各类修正系数取值如下:壤土为1.0;砂土为1.0;粘土为0.8。
(1) 化肥施用量修正化肥亩施用量在25kg 以下,修正系数取1.0;在其余修正系数取1.2。
(2) 降水量修正本地区年降雨量在800ml 以上,取流失系数为1.2。
4、城市地表径流计算方法城镇地表径流的调查采用资料收集的方法,收集项目包括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km 2)、人口密度(人/km 2)、平均降水量(cm/a )等。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及排放系数计算1、城市及农村人口用排水量及污染物排放计算方法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按90 m3/人·a,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按80 l/人·d计算,折污系数为0.85。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取值于200-250l/人·d之间。
污水中COD浓度按250mg/l计算,总氮浓度按50mg/l计算;总磷浓度按8mg/l计算,NH3-N按30 mg/l 计算。
2、灌溉用水量标准水田按每亩灌溉平均用水量400m3/亩计算,旱地按每亩200 m3/亩计算。
3、农业面源污染物计算标准及排放系数确定标准农田源强系数为COD10kg/亩·年,氨氮2kg/亩·a。
(标准农田为平原、种植作物为小麦、土壤类型为壤土、化肥施用量为25~35 kg /亩·a,降水量在400~800mm范围内。
)根据贵阳市情况采用修正系数如下:坡度修正:土地坡度在25°以下,流失系数取1.2;25°以上,流失系数为1.2。
农作物类型修正:不作修正。
土壤类型修正:将农田土壤按质地进行分类,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
各类修正系数取值如下:壤土为1.0;砂土为1.0;粘土为0.8。
(1) 化肥施用量修正化肥亩施用量在25kg 以下,修正系数取1.0;在其余修正系数取1.2。
(2) 降水量修正本地区年降雨量在800ml 以上,取流失系数为1.2。
4、城市地表径流计算方法城镇地表径流的调查采用资料收集的方法,收集项目包括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km 2)、人口密度(人/km 2)、平均降水量(cm/a )等。
城镇地表径流污染负荷计算可采用单位负荷法。
对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上的年污染负荷量按下式计算:P r F a L i i i i =(4-1)式中:L i —污染物年流失量(Kg/Km 2/a )a i —污染物浓度参数(kg /cm/km 2) F i —人口密度参数选择:人口密度参数F i根据各居住地实际人口数及面积计算,得出各居住地的人口密度F i 值,具体取值见表6-3。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污水处理是指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或者可再利用的水质要求。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运用一些计算公式来评估和控制处理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污水处理计算公式及其详细说明:1. 污水流量计算公式:污水流量(Q)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量。
常用的污水流量计算公式如下:Q = A * V其中,Q表示污水流量,A表示污水流经的横截面积,V表示污水的平均流速。
2. 污水污染负荷计算公式:污水污染负荷是指单位时间内污水中某种污染物的质量或者浓度。
常用的污水污染负荷计算公式如下:L = Q * C其中,L表示污染负荷,Q表示污水流量,C表示污染物的浓度。
3. 污水处理效率计算公式:污水处理效率是指污水处理系统去除污染物的能力。
常用的污水处理效率计算公式如下:Efficiency = (C_in - C_out) / C_in * 100%其中,Efficiency表示污水处理效率,C_in表示进入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染物浓度,C_out表示出水中的污染物浓度。
4. 污泥产量计算公式:污泥产量是指单位处理污水量所产生的污泥量。
常用的污泥产量计算公式如下:Sludge Yield = (M_in - M_out) / Q其中,Sludge Yield表示污泥产量,M_in表示进入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泥质量,M_out表示出水中的污泥质量,Q表示污水流量。
5. 氧化还原电位计算公式:氧化还原电位(ORP)用于评估污水中的氧化还原性质。
常用的氧化还原电位计算公式如下:ORP = E1 - E2其中,ORP表示氧化还原电位,E1表示参比电极的电位,E2表示工作电极的电位。
6. 污水混合比计算公式:污水混合比是指污水与其他水源混合后的比例。
常用的污水混合比计算公式如下:Mixing Ratio = (V_in - V_out) / V_out其中,Mixing Ratio表示污水混合比,V_in表示进入混合池的污水体积,V_out表示出水的污水体积。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及排放系数计算1、城市及农村人口用排水量及污染物排放计算方法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按90人・a,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按80 1/人・d 计算,折污系数为0. 85O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取值于200-2501/人・d之间。
污水中C0D浓度按250mg/l 计算,总氮浓度按50mg/l计算;总磷浓度按8mg/l计算,NH厂N按30 mg/1 计算。
表城市人均生活污水及其污染物排放・2、灌溉用水量标准水田按每亩灌溉平均用水量400m7亩计算,旱地按每亩200代/亩计算。
3、农业面源污染物计算标准及排放系数确定标准农田源强系数为COD 10kg/亩•年,氨氮2kg/亩・8。
(标准农田为平原、种植作物为小麦、土壤类型为壤土、化肥施用量为25〜35 kg /亩・a,降水量在400〜800mm 围。
)根据市情况釆用修正系数如下:坡度修正:土地坡度在25°以下,流失系数取1.2;25°以上,流失系数为1.2o农作物类型修正:不作修正。
土壤类型修正:将农田土壤按质地进行分类,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
各类修正系数取值如下:壤土为1.0;砂土为1.0;粘土为0.8。
(1)化肥施用量修正化肥亩施用量在25血以下,修正系数取1.0;在其余修正系数取1.2。
(2)降水量修正本地区年降雨量在800ml以上,取流失系数为1.2。
4、城市地表径流计算方法城镇地表径流的调查采用资料收集的方法,收集项目包括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km")、人口密度(人/km2)、平均降水量(cm/a)等。
城镇地表径流污染负荷计算可釆用单位负荷法。
对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上的年污染负荷量按下式计算:&(4-1) 式中:匚一污染物年流失量(Kg/Km7a)a;一污染物浓度参数(炖/ cm/km')Fi—人口密度参数选择:人口密度参数Fi根据各居住地实际人口数及面积计算,得出各居住地的人口密度N值,具体取值见表6-3。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及排放系数计算1、城市及农村人口用排水量及污染物排放计算方法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按90 m3/人·a,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按80 l/人·d计算,折污系数为0.85。
800mm范围内。
)根据贵阳市情况采用修正系数如下:坡度修正:土地坡度在25°以下,流失系数取1.2;25°以上,流失系数为1.2。
农作物类型修正:不作修正。
土壤类型修正:将农田土壤按质地进行分类,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
各类修正系数取值如下:壤土为1.0;砂土为1.0;粘土为0.8。
(1)化肥施用量修正化肥亩施用量在25kg以下,修正系数取1.0;在其余修正系数取1.2。
(24积(km(4-1) 式中:F i—人口密度参数选择:人口密度参数F i根据各居住地实际人口数及面积计算,得出各居住地的人口密度F i值,具体取值见表6-3。
r i —扫街频率参数,计算式:)1,20/min(s i N r(4-2)式中:N s —扫街的时间间隔(以小时计)。
5根据报告编写的要求,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给出了统一的畜禽粪尿排泄系数和污染物排放系数计算方法。
年粪尿排放量计算公式:不同畜禽年粪尿排放量(T/a)=个体日产粪尿量(kg/d·头)×饲养期(d)×不同畜禽规模化养殖数(头、只)×10-3年污染物排放量(t/a)=个体日产粪量(kg/d·头)×饲养期(d)×饲养数(头、只)×畜禽粪中污染物平均含量(kg/T)×10-6+个体日产尿量(kg/d·头)×饲养期(d)×饲养数(头、只)×畜禽尿中污染物平均含量(kg/T)×10-6具体系数见附表1-5,标准中对养殖场的排水量和污染物浓度均有规定,按标准折合每头猪的COD排放量为17.9g/头·d,氨氮排放量为3.6 g/头·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