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九课 寻求法律帮助 第2站《寻求法律保护》教案 北师大版
- 格式:doc
- 大小:43.01 KB
- 文档页数:2
《第九课寻求法律帮助第二节寻求法律保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我们受法律保护,懂得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法律保护的机构、途径,学会申请法律援助。
教学重点让学生树立起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懂得运用不同的法律维权方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难点让学生树立敢于斗争的意识。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一则家庭暴力、孩子受到虐待的案例“我叫刘丽丽,今年14岁,爸妈离婚后,随爸爸和奶奶生活,爸爸经常赌博,还经常打我,我告诉了奶奶,奶奶叫我不要说,因为家丑不可外扬,上法院打官司不光彩。
”思考:你认为应不应该听奶奶的话?(学生辩论)继续案例:“我没说,但爸爸更残忍了,经常无缘无故地打我,旧伤未好又添新疤。
”教师提醒:这就是家丑不可外扬的结果。
从事件中可以看出,碰到这种事情,一定要敢于斗争,软弱和沉默只会使侵害人变本加厉。
继续案例:“他为什么这样?我该怎么办?”学生讨论:寻找维权途径和维权机构途径:协商——投诉——上诉(打官司) 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消协、居委会、妇联等。
教师总结: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应当运用法律武器,依靠国家机关、有关社会团体和组织,依照法律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推进新课一、国家机关可以为我们提供法律上的帮助活动一:多媒体展示在一家文具店,因结账时出现点误差,顾客赵某与该店一位王姓女营业员发生了争执。
当时,这位营业员当场给顾客进行了解释,并说了声“对不起”,但顾客不领情,非要该营业员给予适当的经济赔偿。
对此,营业员又作了赔礼道歉,希望能协商解决,但顾客还是坚持己见。
该营业员最后表示:“虽然我在工作中有些差错,但能及时发现,还未给您造成损失。
您这样咄咄逼人,提出无理要求,是否过分?”这番表态激怒了顾客,他随手拿起一把椅子就朝营业员头部砸去,还打了其两巴掌,使该营业员当场口角流血,头部被砸出一道血口子,血流不止。
第九课寻求法律帮助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知道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纠纷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寻求法律帮助,如何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纠纷,如何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能力目标: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知道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纠纷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学会寻求法律帮助,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纠纷,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知识目标:让学生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解决纠纷的诉讼途经教学难点:青少年的刑事责任年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第一站依法解决纠纷教学目标: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卷入纠纷,甚至会受到不法行为的侵害。
我们要学会寻求法律帮助,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讨论:“思想驿站”穆平与钟华的约定交换行为是否合法有效?为什么?穆平与钟华双方家长无法协商解决,如果要通过诉讼方式解决应为什么诉讼?还有那些纠纷也属于民事诉讼?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纠纷吗?你是如何解决的?二、学习新课:1、解决矛盾冲突,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是什么?法律是解决矛盾冲突,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在现实生活中,解决矛盾冲突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其中,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矛盾冲突,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2、什么是打官司?到法庭上争辩是非曲直,解决矛盾冲突,就是诉讼,俗称“打官司”?3、什么是诉讼?诉讼一般分为哪几种?诉讼(俗称打官司),是指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为解决案件而依法定程序所进行的全部活动。
按照内容的不同,诉讼一般可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三种。
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审理和解决民事案件的活动,以及处理由这些活动所产生的诉讼关系的活动。
《寻求法律保护》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知道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纠纷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学会寻求法律帮助,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纠纷,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请帮周峥家人出个主意,他们该怎么办?周峥家解决问题的方法那种可取?为什么?2.再列举生活中我们的权益受侵害的具体事例及解决方法,组织学生讨论,结合事例发表观点。
教师总结:寻求法律保护。
(二)新课学习1.当我们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可以寻求哪些部门或者组织的法律保护?应该运用法律武器,依靠国家机关、有关社会团体和组织,依照法律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你知道那些国家机关可以为我们提供法律上的帮助?国家机关可以为我们提供法律上的帮助。
当我们发现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举报、揭发或者投诉。
如:消费者投诉电话:12315;价格投诉电话:12358;税务投诉电话:12366;环保投诉电话:12369;职工合法权益维护监督电话:12351;教育乱收费举报电话:010-********;建设部农民工工资拖欠举报电话:010-********。
3.专门的法律服务机构有哪些?专门的法律服务机构可以为我们提供法律上的帮助。
如:律师事务所,公证机关和法律服务所等。
4.法律援助的专门机构可以为那些当事人提供免费法律服务?为什么?内容包括哪些?各级法律援助中心可以为我们无偿提供法律上的救助。
为保障社会贫弱者享有与普通公民同等的法律帮助权,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我国设立了法律援助的专门机构,为经济困难或者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法律服务。
内容包括: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
我国法律规定:被告人是盲、聋、娅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无须对被告人进行经济状况的审查。
第2站《寻求法律保护》教学设计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初中思想品德课主要是对初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而且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以需要对他们进行特殊的保护。
教材分析:教材主要的目的是通过一些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律是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并知道一些维权的常见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能寻找到一些正确的维护自己权益的机构和途径。
教材对学生提出的知识能力并不是很强,关键是要通过对法律知识的一些学习,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正确的法制观念。
本站的教材主要就是要让学生知道受到不法侵害时,学会如何寻求法律的帮助和保护。
学情分析:初中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发育都不成熟,对社会的认知还存在缺陷,容易受到不良诱惑的侵害,也最容易受到社会的不法侵害。
所以,对他们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学习,让他们懂得如何寻求法律的保护,对他们今后步入社会,形成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有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寻求法律帮助、依法维权的具体方式与途径,理解法律的作用。
能力目标:引领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学会如何寻求法律帮助,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法制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寻求法律帮助的方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运用、课堂讨论法、课堂活动法、讲解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课前我还是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做了一些适当的调整,并补充了一些内容知识,利用多媒体时尽量做到音形并茂,让学生的视听都能得到满足。
上课学生的配合较好,能积极回答问题,案例的运用也适当,当然不足之处主要还在于对学生的这种合作学习、探讨学习的方式指导不到位,存在脱节的情况,今后的教学中要突出强调这点。
北师大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九课寻求法律帮助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法律帮助,以及如何寻求法律帮助;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心他人、勇于维护自身权益的良好品质;3.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4.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学习法律帮助的内容和形式;2.了解法律帮助的适用范围,学会如何寻求法律帮助。
三、教学难点1.学生面对不公权益受损,能否很好理解和应对;2.学生如何利用现有的途径和工具寻求法律帮助。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在课堂上播放某些案例调动学生兴趣,其中涉及主人公面临权益受损难以自我维护,但又不知道如何寻求法律帮助的场景。
2. 概念解释(10分钟)学生在课堂上了解什么是法律帮助以及法律帮助的形式和内容。
3. 实质分析(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结合自己熟悉的案例,使用前段时间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主人公的权益损害情况,并现场分组讨论解决方案。
最后,让学生将解决方案归纳到板块当中,在课后进行上台讲述和分享。
4. 寻求渠道(20分钟)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为学生提供各式各样的寻求法律帮助的途径,例如向律师咨询,到法律援助机构求助,法院公检法部门求助等等,同时,让学生观看还原现场的视频,模仿现场人员的表现进行排练。
5. 拓展应用(20分钟)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家庭权益保护和邻里关系纠纷解决等各种模拟。
五、教学后记这样的教学方案可以较好地在课上落实,即使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也非常适用。
良好品质来源于教学,然而让学生落地是教师的任务,这才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的。
更好的秩序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尊重规律的教学,那么不管是情感的落地,还是信息的获取,或者是过程中的交流,都将得到桥段的提升,为下次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条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思品(下)第三单元第九课寻求法律帮助第一站依法解决纠纷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懂得法律是解决矛盾冲突,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知道解决纠纷的法律途径有诉讼和非诉讼两种;了解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的适用范围。
【能力目标】:知道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纠纷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学会寻求法律帮助,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纠纷,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知道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纠纷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寻求法律帮助,如何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纠纷,如何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重难点:解决纠纷的诉讼途经;青少年的刑事责任年龄和人民法院应当受理的刑事自诉案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故事《手机维权》导入。
2、展示目标。
二、学习新课:1、展示图片,学生列举生活中的纠纷。
2、分组讨论:你及你的家人如何解决纠纷?如果购买到问题产品时,可以通过哪些方式维权?答:(1)、找店家协商解决;(2)、向消费者协会投诉;(3)、向工商部门投诉,申请裁决;(4)、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小结:3、依法解决纠纷的途径一:非诉讼途径:投诉、调解、行政裁决优点:高效、方便4、观看视频《有关“地沟油”案件审理》依法解决纠纷的途径二:5、对以下案例属于何种诉讼途径:(1)、未经同意,菲菲的相片被像馆陈列在橱窗。
菲菲为了维权,把像馆告到法院。
(2)、马某的父亲在工作中突发疾病,后一直住院治疗,并处于昏迷状态,原告多次和父亲所在单位协商此事,一年后,原告向人保局申请工伤,人保局以超过一年时效为由不予受理,原告不服,一纸诉状将人保局告上了法庭。
(3)、小柳等五位同学去商场购物,被保安怀疑偷了东西,被带到办公室强行搜身暴打致一人伤残。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6、课堂小结:依法解决纠纷(1)法律是解决纠纷维护权益的重要手段(2)非诉讼途径:投诉、调解、行政裁决(3)诉讼途径: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三、巩固测评:一.选择1、下岗工人王力骑三轮车进货途中,看到前面一位老人倒在地上,于是停车上前帮助老人,等他返回时,城建大队工作人员以王力乱停放为由,将三轮车没收。
北师大版思品八下《寻求法律帮助》word学案年级:八主备:祁桂梅批阅:班级:姓名:时刻:5.10课题:第九课第1站依法解决纠纷教师寄语:好学、乐学、会学,方能学好!【课前热身】(通读课文,看谁完成的又快又好!)1、是解决矛盾冲突,爱护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2、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或纠纷,解决这些冲突或纠纷的途径有两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3、到法庭上争辩是非曲直,解决矛盾冲突,确实是,俗称“”。
按照内容不同,它一样分为,和三种。
其中俗称“民告官”的诉讼叫。
4、非诉讼的途径有专门多,包括、、等。
【学习目标】(明确目标,行动才更有效)1、明确法律是我们解决生活纠纷,爱护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2、把握诉讼的含义、分类以及非诉讼的途径。
【学习重、难点】诉讼的含义及分类。
【学法指导】自主阅读—独立摸索—合作交流—积极展现【新知探究】(一)自主学习,独立完成(你一定是最棒的,加油!)1、阅读“思想驿站”,想一想:假如你遇到类似的纠纷,将通过什么方式解决问题?2、在现实生活中,解决矛盾冲突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其中,什么是解决矛盾冲突,爱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3、什么是诉讼?诉讼一样分为哪几种?4、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分别是在什么情形下进行的诉讼?5.日常生活中的纠纷,除了诉讼途径外,还可用哪些非诉讼途径来解决?(二)合作交流 ( 成功源于合作!)温馨提示:小组讨论,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1、观看P98的组图,总结什么样纠纷能够提起民事诉讼?2、阅读P100的“各抒己见”,回答:(1)、被抢劫的妇女缺失的财务只有两元钱,有必要追究王禄的刑事责任吗?(2)、对李顺林的行为应如何处理?2、观看P100三幅图片,说一说各运用的是非诉讼的哪种途径?(三)展现成果(不要总是做一名旁观者!)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总结并绘出知识树【课堂检测】选择题1、八年级学生阳阳的母亲早逝,去年父亲因为车祸也离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