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新生儿血氧饱和度结果的原因及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血氧饱和度正常范围表引言血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百分比,是评估人体氧合情况的重要指标。
血氧饱和度正常范围表是用来参考和判断人体血氧水平是否正常的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氧饱和度的意义、测量方法以及正常范围的含义。
血氧饱和度的意义血氧饱和度是评估人体组织氧供水平的重要指标,通常以SpO2(脉搏氧饱和度)表示。
正常的SpO2范围表明氧气在人体内的输送和利用正常,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的状况。
血氧饱和度的测量方法血氧饱和度可以通过使用脉搏血氧仪或医疗设备进行测量。
这些设备通过红外线、光电检测等技术,检测人体组织中的氧气含量,并通过显示屏显示出具体数值。
使用脉搏血氧仪测量血氧饱和度是一种快速、非侵入式的方法,通常在医院、急救和家庭护理中广泛应用。
血氧饱和度正常范围的含义血氧饱和度正常范围是根据大量人体实验数据得出的统计结果,代表了大多数人群的血氧水平。
正常范围的定义是指在此范围内的血氧饱和度被认为是健康和正常的。
下表是常用的血氧饱和度正常范围表:年龄段血氧饱和度正常范围新生儿90% - 99%婴儿92% - 99%幼儿94% - 99%儿童95% - 99%成人95% - 99%孕妇95% - 99%老年人94% - 99%从上表可以看出,不同年龄段的血氧饱和度正常范围有所差异。
这是因为不同阶段的人体对氧气的需求和氧气输送能力有所不同。
在新生儿和婴儿阶段,由于呼吸和循环系统的不完善,血氧饱和度的正常范围较低;而在成人和老年人中,血氧饱和度较高,这是因为成人和老年人的呼吸和循环系统相对稳定。
孕妇的血氧饱和度正常范围与成人相同。
需要注意的是,个别人群由于特殊状况(如肺部疾病、心脏病等),其血氧饱和度可能在正常范围之外。
影响血氧饱和度的因素血氧饱和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呼吸功能:呼吸系统疾病、肺部感染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会影响氧气进入肺泡和血液循环,从而影响血氧饱和度。
小儿血氧饱和度的正常值范围血氧饱和度(SpO2)是指一个人体内血液含氧量的大小,即血氧饱和度。
血氧饱和度是反映一个人体内氧气供应量的重要指标,是检测血气分析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小儿血氧饱和度(SpO2)是指小儿体内血液中含氧量的大小,是评估小儿氧气供应量是否满足正常生理需求的重要指标。
正常人体成人血氧饱和度范围在95%~100%之间,如果血氧饱和度低于95%,就表示氧气供应不足。
临床上通常认为,小儿血氧饱和度(SpO2)的正常值范围为94%~98%。
如果小儿血氧饱和度高于98%,应及时采取措施降低血氧饱和度;同样,如果小儿血氧饱和度低于94%,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血氧饱和度。
此外,新生儿的SpO2值范围往往略低于成人,一般在90%~94%之间,尤其是新生儿窒息、急性呼吸功能衰竭等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提高血氧饱和度的措施。
新生儿血氧饱和度过低,会对新生儿的心肺功能产生不利影响,极易引起疾病甚至死亡,因此新生儿血氧饱和度是尤其重要的。
通常情况下,小儿血氧饱和度(SpO2)是有节律变化的,即小儿血氧饱和度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正常情况下会随着睡眠状态而变化。
当小儿处于清醒状态时,血氧饱和度会有较大的变化,在深度睡眠状态(3-4小时之前),血氧值会有较小的变化。
此外,血氧饱和度的正常值范围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室内空气污染、缺氧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小儿血氧饱和度的异常。
室内污染(如烟雾、污染空气、VOC污染等),会导致氧气浓度下降,进而影响小儿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为了保障小儿健康,建议家长多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并多锻炼,以促进小儿身体代谢,起到相应的预防和控制作用。
本文主要阐述了小儿血氧饱和度的正常值范围,正常情况下小儿血氧饱和度范围应该在94%~98%之间,新生儿的SpO2值范围应该在90%~94%之间。
此外,血氧饱和度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室内空气污染等,也会引起血氧饱和度的异常,应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血氧饱和度正常范围表血氧饱和度正常范围表血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程度。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血氧饱和度应该在95%以上。
如果低于90%,就属于低氧血症,需要及时治疗。
以下是血氧饱和度的正常范围表。
成人年龄 | 正常范围---|---20岁~60岁 | 95%~99%60岁以上 | 94%~98%婴儿年龄 | 正常范围---|---新生儿 | 85%~95%1个月~1岁 | 90%~100%儿童年龄 | 正常范围---|---1岁~6岁 | 96%~98%7岁~12岁 | 97%~99%孕妇孕期(周数)| 正常范围---|---12周以内 | 95%以上13周~28周 | 92%以上29周以后 | 95%以上影响因素除了年龄、孕期等因素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会对血氧饱和度产生影响。
运动:在剧烈运动时,身体需要更多的氧气来供应肌肉,因此血氧饱和度会略微下降。
高原:在海拔较高的地方,氧气稀薄,血氧饱和度会下降。
疾病:肺部疾病、心脏病、贫血等都会影响血氧饱和度。
吸烟:吸烟会导致肺部受损,影响氧气的吸收和运输,从而降低血氧饱和度。
预防措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低氧血症的最好方法。
以下是一些建议:戒烟:吸烟会损害肺部功能,增加低氧血症的风险。
锻炼:适量锻炼可以提高身体对氧气的利用率,增强心肺功能。
保持健康的体重:过重或过轻都会影响呼吸系统功能,增加低氧血症的风险。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结论血氧饱和度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了解正常范围和影响因素,采取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低氧血症的风险。
如果出现持续低于正常范围的血氧饱和度,应及时就医治疗。
新生儿血氧饱和度低该怎么办
在使用一些药物的时候,上面会写着儿童孕妇慎用,生活中有一些不同的群体,在选择治疗方法治疗药物的时候,也会有特殊的方式,血氧饱和度低,对于新生儿来说,应该采用什么方式呢,下面我们就讲解一下新生儿血氧饱和度低该怎么办。
血氧饱和度就是指血液中氧气的最大溶解度,血液
中也氧气结合主要是靠血红蛋白,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改变。
它是呼吸循环的重要生理参数。
1.血氧饱和度正常人一般处在95%以上。
2.一般血氧饱和度低于90%都属于比较危险的情况。
3.但一些人,尤其是肺部患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疾病患者,可以出现血氧饱和度较低的现象,是因为长期缺氧导致的耐受现象。
一般血氧饱和度低都是采用吸氧的方式来提高,造成这样的原因一般是肺炎导致人体吸气量,呼气量,潮气量变低,同时因为肺部的病毒或者细菌等炎症反应导致的,一般都是细菌感染,在抗炎一段时间后会好转,但主要看抗炎的效果了,可以试试头孢,如果用了头孢了都没多大变化的话,不妨考虑是否同时伴有病毒感染,可以加一些抗病毒的药例如利巴韦林的。
以上就是新生儿血氧饱和度低的解决方法,主要是通过想的方式,来提高血氧饱和度,导致需要饱和度低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肺炎,儿童是肺炎的一个多发人群,为了治疗这种疾病,需要采用特殊的方式,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环境中。
儿童静脉血氧饱和度正常值儿童静脉血氧饱和度是评估儿童血氧供应状态和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血氧饱和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到儿童在吸氧、呼吸和循环功能方面是否正常。
下面将对儿童静脉血氧饱和度的正常值进行详细介绍。
儿童静脉血氧饱和度正常值通常使用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进行测量,一般以血氧饱和度百分比表示。
SpO2是利用非侵入性方法,通过体表传感器将红外光和红光照射到儿童皮肤上,根据不同的吸收程度计算出血氧饱和度。
而正常的儿童静脉血氧饱和度值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体重、生理状态和疾病等。
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的生理特点和生理状态的变化,儿童静脉血氧饱和度的正常范围也有所差异。
以下是不同年龄段儿童静脉血氧饱和度的正常范围:1. 新生儿(出生-28天):正常范围为85%-93%。
由于新生儿的呼吸系统和心脏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其血氧饱和度相对较低。
2. 婴儿期(1个月-1岁):正常范围为94%-98%。
此阶段的婴儿血氧饱和度相对较高,主要是因为婴儿的生理功能已经较为成熟,能够更好地保持适当的氧气供应。
3. 幼儿期(1-6岁):正常范围为95%-98%。
幼儿期的血氧饱和度与婴儿期相似,一般稳定在较高的水平。
4. 学龄前期(6-12岁):正常范围为96%-99%。
学龄前期的儿童血氧饱和度较高,并且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活动强度和环境要求。
5. 青春期(12-18岁):正常范围为96%-100%。
青春期的儿童血氧饱和度与成人相似,一般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正常值仅为参考范围,具体数值还会受到个体差异、环境因素以及疾病状态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应该结合儿童特定的情况进行判断。
如果儿童的血氧饱和度严重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有氧供应不足或呼吸功能异常。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及时就医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总结起来,儿童静脉血氧饱和度的正常值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略微提高,但整体上保持在较高水平。
了解正常的儿童静脉血氧饱和度范围对评估儿童的生理状态和健康非常重要,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处理问题。
婴儿血氧饱和度正常值范围
婴儿血氧饱和度是新生儿健康状况的重要参数,新生儿的正常血氧饱和度正常范围有一定
的要求。
婴儿血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氧解出或结合氧的比例,其影响因素很多,包括新生儿本身的
身体机能,血管供氧能力,以及护理环境的湿度,温度,气压等。
正常血氧饱和度的期望范围是受体者的实际情况决定的。
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一般介于95% ~ 100%之间,受体者如有心肺功能、呼吸功能不全等病变,最低血氧饱和度值90%以上是
可以接受的,但是低于90%就需要立即治疗。
新生儿血氧饱和度的监测非常重要,可以提示新生儿各种可能性的疾病,如呼吸窘迫综合症、心功能不全等,从而及早发现并足早治疗,减少受体者病情的恶化,为其带来持久的
效益。
新生儿出生后,可以通过各种药物,如肺动脉扩张药、血液混浊药等,进行血氧水平调节,以维持血氧饱和度在安全值范围内。
同时,还需要定期监测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如果到
达60%以下,就必须注意受体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及早发现并处理。
总之,婴儿血氧饱和度是新生儿健康状况的重要参数,其正常的血氧饱和度的期望范围应
以新生儿本身的实际情况为准,一般介于95%~100%之间。
对于受体者有心肺功能、呼吸功能不全等病症的患者,最低血氧饱和度值90%以上是可以接受的,而且受体者应定期监测
血氧水平,如果出现异常值时应注意及早发现和治疗。
不同部位监测对新生儿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儿手掌及足底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的准确性和便捷性。
方法:将84例新生儿疾病患儿同时监测手掌及足底SpO2记录出现SpO2数据时间和数值与桡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值进行对比。
结果:手掌与足底SpO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掌SpO2值与SaO2值差,显著小于足底与SaO2值差(P<0.05);手掌监测出现SpO2值时间显著快于足底(P<0.05)。
结论:新生儿手掌监测SpO2的准确性和便捷性比足底高。
【关键词】新生儿血氧饱和度【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1-0380-0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能反映血液氧合状态及氧含量水平,常用脉搏氧饱和度仪进行测定,其优点是无创、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已广泛用于临床为医生临床治疗提供快速有效的依据。
研究发现近红外光谱法对ICU患者压疮易患部位进行血氧评估和监测,为临床压疮评估提供一种新方法[1],但有研究发现各个监测部位所测得的结果存在差异。
我院新生儿科对84例患儿同时进行手掌和足底SpO2监测,分别与血气分析中SaO2比较,同时对两个部位第一次出数据时间进行比较,分析其差异,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l.l 对象选择20l3年3月至20l4年3月入住新生儿科的新生儿84例,纳入标准 SpO2> 0.800,无休克,无严重贫血,入住前未使用血管活性药物,84例中男46例,女38例,年龄9.0±0.8 d。
新生儿肺炎26例,早产儿30例,新生儿窒息l2例,新生儿黄疸16例。
l.2 方法l.2.l 材料选择2台同一型号多功能监护仪(菲利普M8l05A),同一时期购买,性能一样,统一型号的新生儿黏贴式血氧传感器探头,雅培手持式床旁血气分析仪,秒表。
l.2.2 操作方法固定2名护士配合操作,84例新生儿分别于同一时间在足底,手掌两处进行SpO2监测,监测时间为l0 min,每隔2 min记录l次数据。
儿童正常血氧饱和度儿童是我们社会未来发展的希望,其健康状况对家长和医疗机构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血氧饱和度。
血氧饱和度是一种测量血液中氧气含量的指标,是血液流动时血液中氧气含量与氧气最大可吸收量之比。
正常血氧饱和度在健康人群中,婴儿的血氧饱和度大约是95%-100%,比成人(88%-92%)的血氧饱和度略高,婴儿的血氧饱和度主要因新生儿心肺功能不成熟而高于成人,并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虽然儿童在血氧饱和度方面普遍比成人高,但这仅仅是健康儿童的情况。
一旦出现疾病,儿童的血氧饱和度会明显降低,甚至低于成人。
因此,家长和医疗工作者必须提高警惕,及时发现和诊断儿童的血氧饱和度异常,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除了急性疾病,儿童的血氧饱和度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室温低于室外温度会导致血液中氧气含量降低,引起血氧饱和度下降。
此外,多体力活动会加重缺氧状态,如果活动不适当,会导致儿童的血氧饱和度降低。
季节性流感的出现也是影响血氧饱和度的因素之一,家长应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此外,儿童血氧饱和度受到生物钟影响,其血氧饱和度循环会随着昼夜的变化而变化,在清晨会有较明显的升高现象,晚上会有较明显的下降趋势。
血氧饱和度的测量一般分为体检、家庭监测和医疗机构监测。
家庭监测主要是指家长自行护理孩子的身体状况,可以使用血氧饱和度计来定期检查孩子的血氧饱和度水平。
另外,婴儿在体检时也会进行血氧饱和度测量。
在医院,医生会采用多种方法检测儿童的血氧饱和度,比如机械通气、氧气罩给予等,以便更好地控制和调节血氧饱和度。
总之,儿童的血氧饱和度是一个检测其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家长和医疗机构都应该关注孩子的血氧饱和度变化,在有必要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新生婴儿血氧饱和度的正常值新生婴儿的血氧饱和度正常值可真是个话题!想象一下,刚出生的小家伙,像个小天使,刚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空气一吸进来,简直像是拿到了生命的通行证。
血氧饱和度,简单说就是血液里氧气的含量,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应该在90%到100%之间。
这可是关键啊,数值高了,说明小家伙的肺部工作得好,不会缺氧。
那可不能掉以轻心,宝贝可不能像我们大人有时候懒洋洋的,呼吸得不够深,那样可是要出问题的。
听到这个数据,很多新手爸妈可能会一脸懵逼,心想这玩意儿跟我有啥关系?关系可大了!当你们家小宝宝哭得撕心裂肺,医生跑来给检查,看看那血氧饱和度,哎呀,低于90%可就得引起重视了。
咱们得好好关注着,要不然孩子这条小生命可就得小心翼翼了。
这时候,家长们就像战士一样,紧盯着宝宝的每一个动作,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信号。
谁让宝宝的健康是头等大事呢!说起宝宝的健康,父母总是如临大敌。
看到医生来查血氧,心里那叫一个紧张。
医生会用一个小小的仪器夹在宝宝的手指上,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真是让人心里七上八下。
看着宝宝的手指变成小灯泡,一会儿红一会儿绿,心里都在默念,快点好啊,别让爸妈担心。
医生的脸上显现出微笑,哇,终于正常值出来了,家长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
说真的,像这种时刻,总是让人感到揪心,但又带着一丝温暖,仿佛看到宝宝在不断茁壮成长。
不过话说回来,除了紧张,还有点幽默呢!有些新手爸妈在医生询问时,满脸疑惑,像是突然被问到三加二等于多少,哈哈!你是不是在想,咱这小家伙才刚来这个世界,怎么就开始和氧气打交道了呢?血氧饱和度的检测也并不是那么复杂,简单来说,就是个监测设备,简单又直观,爸妈完全不用担心,认真看医生的解释就好。
大家也知道,宝宝可爱得像小熊猫一样,心里怎么可能忍得住不担心呢!特别是看到医生一边认真工作,一边和宝宝玩玩,真是个温暖的场景。
宝宝总是那么天真无邪,仿佛在说:“你们快别担心,我可是呼吸得很好的!”在这种气氛中,家长的紧张感渐渐被幸福感取代,毕竟能看到自己的小天使安然无恙,简直是世上最美的事情。
影响血氧饱和度结果的因素血氧饱和度是评估身体氧合程度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血液中携带的氧气含量与总容积之间的比例。
正常血氧饱和度的范围是95%至100%。
有许多因素可以对血氧饱和度产生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呼吸系统因素:呼吸系统是人体获取氧气的主要通道。
因此,呼吸系统的各种异常情况可能会影响血氧饱和度结果。
例如,呼吸道阻塞、肺部感染、肺炎、肺栓塞、ARDS等疾病都会导致氧气无法充分进入肺泡,从而降低血氧饱和度。
2.心血管系统因素:心血管系统是将含氧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的重要系统。
心脏疾病、贫血、血栓形成、低血压等情况可能会影响心脏泵血功能,从而影响血氧分配,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
3.神经系统因素:神经系统是控制呼吸和心脏功能的中枢,因此,一些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也可能影响血氧饱和度。
例如,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可能导致呼吸控制异常,从而影响氧气的摄入与释放,进而影响血氧饱和度。
4.气候和海拔因素:气候情况和海拔高度都可能对血氧饱和度产生影响。
在高海拔环境中,氧气稀释,大气压和氧分压降低,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
此外,寒冷的气候也可能导致血管收缩,降低血氧饱和度。
5.年龄和生理状态:年龄和生理状态也是影响血氧饱和度的重要因素。
新生儿和儿童由于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发育不完善,因此常常伴随较低的血氧饱和度。
体力活动和运动也会增加身体对氧气的需求,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
6.良性因素:血氧饱和度还受到一些良性因素的影响,例如体位改变、呼吸深度和频率、情绪影响等。
体位改变,例如从躺平变为坐立,会导致血液重新分布,影响血氧饱和度。
呼吸深度和频率的改变也会影响氧气的吸入和释放。
总之,血氧饱和度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气候和海拔、年龄和生理状态等。
因此,在评估血氧饱和度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便更准确地评估个体的氧合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动脉血氧的标准范围动脉血氧是指血液中氧气的含量,对于评估人体呼吸功能和氧合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动脉血氧的标准范围,包括血氧饱和度、氧气分压、氧含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监测方法等相关知识。
1.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的程度,用百分比表示。
正常人的血氧饱和度应该在95%-100%之间。
然而,由于年龄、性别和生理状态等因素的影响,血氧饱和度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
影响血氧饱和度的因素主要包括:(1)年龄:新生儿和儿童的血氧饱和度相对较高,老年人的血氧饱和度相对较低。
(2)性别:女性的血氧饱和度略高于男性。
(3)生理状态:健康人处于静息状态时,血氧饱和度较为稳定。
但当机体处于运动、缺氧等状态下,血氧饱和度会发生变化。
2.氧气分压氧气分压是指血液中溶解的氧气的压力,是衡量血液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指标。
正常人的动脉血氧气分压应该为100mmHg(海拔2000米以下),静脉血氧气分压为50mmHg(海拔2000米以下)。
影响氧气分压的因素主要包括:(1)海拔: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强降低,氧气分压也会相应降低。
因此,在高海拔地区生活的人容易出现高原反应。
(2)年龄:新生儿和儿童的氧气分压略高于成年人。
(3)生理状态:当机体处于缺氧状态时,氧气分压会降低;而在运动、过度通气等情况下,氧气分压可能会升高。
3.氧含量氧含量是指血液中所含的氧气的体积百分比,是衡量血液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指标。
正常人的动脉血氧含量为20.8%左右,静脉血氧含量为11.4%左右。
影响氧含量的因素主要包括:(1)呼吸功能:呼吸功能下降会导致吸入的氧气减少,从而使血液中的氧含量降低。
(2)血液循环:血液循环不畅会导致氧气无法有效地运输到全身各个器官,从而使血液中的氧含量降低。
(3)组织代谢:组织细胞对氧气的利用减少,会导致血液中的氧含量升高。
4.血氧饱和度与氧分压的关系血氧饱和度与氧气分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当氧气分压降低时,机体通过增加呼吸频率和肺通气量来提高血氧饱和度;而当氧气分压升高时,机体则通过降低呼吸频率和肺通气量来保持血氧饱和度的稳定。
监测新生儿血氧饱和度发现无表现新生儿低氧血症的护理体会l22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同时对静脉输液减轻疼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掌握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避免或减轻20%甘露醇输注所致疼痛,为患者减轻痛苦,是医护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参考文献1.徐勤.青光眼患者使用甘露醇不良反应及护理干预[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9):916鱼查堡盎盘l0弃第20卷第12期(总第175期2.韩雪玲.20%甘露醇在不同条件下对静脉血管损伤的影响[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8):493.徐霞.静脉点滴甘露醇常见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干预[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3;24(1):374.刘跃贞,隋秀娟,周瑞光.静脉输注甘露醇致局部疼痛的原因分析[J].哈尔滨医药,2007;27(5):68监测新生儿血氧饱和度发现无表现新生儿低氧血症的护理体会河南省三门峡黄河医It.~(472000)张国珍乔莉鄢颖俐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儿脉搏血氧饱和度情况,及时发现无表现新生儿低氧血在症.方法:对2009年l1月至2010年5月的所有正常新生儿进行监测血氧饱和度.结果:通过监测新生儿血氧饱和度,发现血氧饱和度低于85%有8例,占0.79%.结论:用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来监测出生后新生儿血氧饱和度,较观察无I}缶床症状如呼吸困难,紫绀等更为可靠,为抢救缺氧患儿赢得时间.关键词新生儿低氧血症血氧饱和度缺氧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495-2970(2010】12一(0122)一(O1) 新生儿缺血缺氧,会引起组织气罐血灌注不足,可导致新生儿低血氧症,是造成新生儿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采用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来观察新生儿脉搏血氧饱和度,及时发现新生儿低氧血症.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采用的NONiN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对2009年11月至2010年5月的所有正常新生儿1003例,于每日上午八时,下午四时(分别于出生后1~8小时,12~24小时,48~72小时三个时间段)来监测其血氧饱和度变化,观察有无新生儿低氧血症的发生.监测的新生儿均为正常新生儿,其中:足月儿964例,小于胎龄儿25例,早产儿14例;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为1O分,5分钟Apgar评分为l0分.1.2方法新生儿均处于安静状态下进行测定,采用脚套式光电传感器,套于新生儿足部,此处容易暴露固定,具有无创,简便,迅速的特点.操作时可先擦净新生儿足部皮肤胎脂,用脚套式光电传感器贴紧新生儿足部皮肤,固定稳妥后开机监测2分钟.记录数值并关机.2结果通过监测新生儿血氧饱和度,发现血氧饱和度低于85%有8例,占0.79%,均转入新生儿监护病房治疗,诊断羊水污染177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89例,先天性心脏病53例.3讨论血氧饱和度是血液中被氧结合的氧合血红蛋白的容量占全部可结合的血红蛋白容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的浓度.当机体缺氧时,会引起组织器官雪灌注不足,血红蛋白携氧减少,血氧饱和度降低,可导致新生儿低氧血症.用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来监测新生儿出生后知否缺氧,较观察无临床症状如呼吸困难,紫绀等更为可靠.血氧饱和度读数值的变化是报告机体缺氧最迅速最及时的警告,为新生儿出现在其低氧血症时进行临床治疗货抢救赢得了大量的时间,也可有效的观察病情的动态情况,避免患儿反复做气血分析的痛苦.肾穿刺术后的卧位临床观察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400010)何济摘要目的:探讨肾脏穿刺术后的卧位与并发症的影响.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1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O例为我科住院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12 例,年龄18~55岁.临床诊断肾病综合症1O例,慢性肾炎5例, 蛋白尿待查3例,狼疮性肾炎2例.全部患者血常规,出凝血时间正常,均无肾穿禁忌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O 例,男8例(80%),女2例(20%).对照组1O例男5例(50%),女5例(50%).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临床诊断,穿刺方法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文章编号:1495—2970(2010)12一l0122)一【02)1.2方法对照组为2008年1月~2008年8月病人共1O例,术后按常规进行护理,让病人采取平卧位休息6小时,下床解大小便.实验组肾穿术后给予沙袋压迫穿刺点4小时,平卧位休息24小时,床上解大小便.采用临床资料观察两组病人自觉症状,排尿情况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1.2.1术前指导①向病人及家属介绍肾穿刺的目的和效果,根据病人的个性,职业,文化修养不同,针对性地解除病人思想顾虑,使其接受治疗时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②术前1d行穿刺体位练习患者俯卧位时呼气和屏气30s练习,床上大小便练习.。
婴儿血氧饱和度正常值范围血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氧气的浓度,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婴儿的血氧饱和度正常值范围比成人更宽,因为婴儿的生理机能较不成熟,身体对各种外界变化的适应性也较弱。
以下是关于婴儿血氧饱和度的正常值范围的详细介绍。
婴儿血氧饱和度的正常值范围根据年龄及不同情况,婴儿血氧饱和度的正常值范围也会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标准:1. 新生儿期(出生至30天)在新生儿期,血氧饱和度的正常值范围为93%至100%。
在这个时间段,婴儿的呼吸系统不够成熟,需要通过咳嗽或吞咽唾液等方式排出肺部积聚的液体,以保证呼吸通畅。
如果婴儿的血氧饱和度低于93%,可能需要及时就医。
2. 1个月至1岁在1个月至1岁的婴儿中,血氧饱和度的正常值范围为95%至100%。
在这个时间段,婴儿的呼吸系统会逐渐变得成熟,但仍然需要特别关注婴儿是否有呼吸不畅、皮肤发青等现象。
3. 1岁以上对于1岁以上的儿童,正常的血氧饱和度范围为95%至100%。
儿童已经开始活动并且可控制自己的呼吸,因此,血氧饱和度的水平应当与成人保持一致。
影响婴儿血氧饱和度的因素影响婴儿血氧饱和度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 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会导致呼吸不畅,进而降低血氧饱和度。
2. 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如心室分流畸形、肺动脉狭窄等,会导致心脏与肺部的氧气供给不足,也会降低血氧饱和度。
3. 低氧环境婴儿长时间处于低氧环境中,如高海拔或高原地区、或在水中游泳时,也会影响血氧饱和度。
4. 患病或生病婴儿患病或生病时,身体状况不佳,各种生理指标均容易受到影响,包括血氧饱和度。
5. 个体差异每个婴儿的身体状况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对于同样年龄和状况的婴儿,其血氧饱和度的水平也有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如何进行血氧饱和度测量血氧饱和度的测量需要使用血氧饱和度计,该仪器可以通过夹在婴儿手指上的探头将光传感器放置到婴儿指尖上,以测量血液中的氧气浓度。
血氧饱和度【导读】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氧气,氧气通过呼吸进入肺部,氧会经由毛细血管进入到血液的红细胞中,目标:brca基因检测售出3份、再由血液运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细胞,供器官和细胞使用。
人体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血氧饱和度,当数值过低会造成供氧不足,过高又会导致体内的细胞老化。
那么在医疗中经常说起的血氧饱和度到底是什么?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的全部可结合的血红蛋白的容量中,已经被氧所结合的,氧合血红蛋白的容量比例。
这个比例数值即是血液中血氧的浓度,它是呼吸循环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生理参数。
而功能性氧饱和度的熟知为HbO2+Hb浓度与HbO2浓度之比,氧合血红蛋白在其中的所占的百分数又不相同。
所以,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的监测可以对氧合和血红蛋白在肺中的携氧能力进行具体估计。
健康人体的动脉血血氧饱和度为不低于98% ,静脉血的血氧饱和度为75%。
不论是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还是其他生物的新陈代谢,都是生物氧化过程,而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所消耗的氧,是通过呼吸进入肺部,再由肺部传送进人体血液,并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相结合,生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再经由血管输送到各部分组织细胞中。
其中最重要的指标:血液携带输送氧气的能力,即用所说的血氧饱和度来衡量。
血氧饱和度如何测量血氧饱和度对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我们除了到医院中进行血检,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测量血氧饱和度呢?1.血氧饱和度的传统测量方法是在院内进行采血,并对血液进行电化学分析,通过血氧分压PO2的熟知来最终计算出血氧饱和度。
这种方法对于患者和医院都比较麻烦,而且只能进行一次检测。
2.另一种方法是采用套在手指上的光电传感器,只需要在人手指上套一个光学传感器,将手指看作为一个装有血红蛋白的容器,使用两种分别为660 nm和940 nm的红光与近红外光,作为射入手指的光源,通过测定光传入的传感度来计算血氧饱和度或其他数值。
这种仪器为临床提供了可以连续测量,而且对人体无损伤的测量仪器。
影响新生儿血氧饱和度结果的原因及措施血氧饱和度作为一种无创、反应快速、可靠的连续监测指标,已得到公认。
目前已推广到小儿病人的呼吸循环功能监测。
特别是对新生儿、早产儿的高氧血症或低氧血症的辨认尤其敏感。
因此,连续监测血氧饱和度不仅可及时发现低氧血症,正确评价新生儿的气道处理与复苏效果,更可以设置血氧饱和度高线报警以提供高氧血症预报,从而可为新生儿的监护和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1 脉搏血氧饱和度仪的基本原理
血氧饱和度(spo2)。
其定义为:spo2=[hbo2(hbo2+hb)]100%.过去,在临床上主要取动脉血测量其中的氧分压来计算spo:,这种方法不能连续监测,且给病人带来痛苦。
无创动脉血氧饱和度的测量是在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
其测定原理包括分光光度测定和血液容积描迹两部分,分光光度测定是根据血氧中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对光的吸收特性不同。
hbo2对660nm红光吸收量较少,而对940nm红外光吸收量较多;相反,hb对660nm红光吸收量较少,而对940nm红外光吸收量较多。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红外光吸收量与红光吸收量之比值,同时它还利用了组织中的其它成分,如:皮肤、骨骼、肌肉、静脉血等的吸收信号是恒定的,而只有动脉血中的hbo2和hb的吸收信号是随着脉搏作周期性变化。
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的另一重要原理是必须要有血液搏动。
用光束透照外周组织时,检测透照光能的衰减程度与心动周期有关。
心脏收缩时外周血容量最多。
光吸收量也最大,检测到的光能最小;心脏
舒张时恰好相反。
光吸收量的变化反映了血容量的变化,只有搏动的血容量才能变动透照光能的强弱,这就是血液容积描记原理。
spo2测定值正常说明动脉血中的血红蛋白已获得良好的氧合,脉搏容积波形正常则提示测定部位组织中的小动脉张力正常。
2 血氧测量影响因素(1)低温指端皮肤冰冷,末梢循环差。
当体温低于35℃时会使血氧饱和度读数偏低或不显示。
(2)低灌注,监测肢体血供障碍血氧饱和度长期固定于一指监测,同侧上肢测血压,同侧上肢水肿,监测肢体部位受压。
如侧卧位时肢体静脉回流受阻,在静脉充血时血氧饱和度读数往往偏低。
1(3)皮肤胎脂的影响手足等部位胎脂过多,局部皮肤过厚会阻碍光线透过,造成相应测量值误差。
(4)血管活性药物的影响长时间应用多巴胺、肾上腺素等药物,可使外周血管收缩,导致血氧饱和度波形严重失真或不显示。
(5)移动造成伪差。
患儿手臂或足移动,电缆线横跨患者胸部,随呼吸周期而移动等,可引起血氧饱和度的读数错误。
(6)当碳氧血红蛋白(cohb)大于3%时,spo2测定可偏高;胆红质大于200mg/l时;spo2测定可偏低。
正铁血红蛋白(methb)大于5%时。
spo2可固定在85%。
(7)血液中如有染料存在时。
如美蓝、靛胭脂及荧火素等,spo2测定值可大幅度下降.(8)当血红蛋白在50g/l以下的严重贫血状态患者,血红蛋白携氧总量下降,存在贫血性缺氧时,spo2却可显示正常.(9)其他影响因素探头有灰尘等异物遮盖光源或光感应器,环境光线太强,导线内部折断,触点接触不良等均会使信号失真。
措施(1)选择有充足血循环的部位如手指、足部或耳垂。
在手指或足部监测时,应清洁局部皮肤及指甲,用微湿软布擦拭探头,除去探头上的灰尘或异物,将传感器平置于指(趾)甲的甲床上,使传感器的光源正好对着指(趾)甲的根部,指套四周应密闭严实以排除周围环境光线干扰。
(2)设定合适的血氧饱和度和脉搏的警报上下线。
注意肢体保暖,保持室温24-28℃,必要时加盖棉被或用热水袋保暖。
(3)了解患者是否寒战或过分活动。
可将探头放在足底,也可将电缆系在病人一只手或足上,减少电缆活动。
这些措施可帮助减少移动伪差。
(4)确保监护仪正常工作,每2小时应更换手指位置,注意观察是否有红肿等皮肤受损情况,避免引起压力性溃疡,经常检查传感器,保持正确位置及连接导线接触良好。
(5)根据要求随时记录血氧饱和度值。
(6)平时注意对血氧饱和度仪的保养和维护,导线不要折弯,探头不要摔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