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怎样查字词句成语典故
- 格式:ppt
- 大小:228.00 KB
- 文档页数:21
高中语文利用成语推断文言文词义的方法文言文很多的词语和现在的翻译习惯差异较大,学生在翻译的时候会比较的有难度,下面店铺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利用成语推断文言文词义的方法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语文利用成语推断文言文词义不少成语源自文言文,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掌握了不少成语,可利用这些成语中的意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
例1:“收天下之兵”中的“兵”。
我们可借助成语“短兵相接”中“兵”的意义去试解,可推断出解释为“兵器”之意。
例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句中的“速”字,可借助成语“不速之客”很容易推断出是“招致,招引”的意思。
例3:“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句中的“薄”,可利用成语“日薄西山”中的“薄”字来推断,“日薄西山”中的“薄”为接近之意,推知“芳不得薄兮”的“薄”作“接近”解。
)识别实词使用正误的方法1.吃透词义一是要吃透词的基本意义,还要吃透词的引申意义和比喻意义;二是要吃透词义的轻重、范围和侧重点的差别;三是要吃透实词不同意项的不同用法。
例如:终于有充足的时间做早就计划做的事情了,却东摸摸西触触,有意无意的延宕,如果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反复出现这种情形,我们就有理由为他担忧了。
【解析】解答此题,先要吃准延宕的基本意思,延宕就是拖延,它还有引申义,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的意思,如哈姆雷特的延宕性格,用的就是引申义。
句中用的是它的基本意义,所以使用正确。
再如:这批游击队员,火速从边疆上撤下来了。
【解析】边疆是指处于国家边缘地带的疆土,范围较大。
这里说游击队员撤出了边疆,陈述不清,应用边境。
事实上,词语使用错误,往往是因为对词义的轻重、范围与侧重点把握不准。
又如:大学毕业已经十年了,其间,他换过几种不同性质的工作,但始终没有放弃专业学习。
【解析】解答此题,除了吃准其间的意思外,还要能吃准它不同的词义的不同用法。
其间,一是其中、那中间的意思;二是指某一点时间。
前者,表示空间,单独做主语和宾语;后者表时间,单独作状语,前面不能加修饰词。
怎么用字典查四字成语所谓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充分体现了汉语的博大精深。
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
成语是表示一般概念的固定词组或句子,绝大部分是由四个字组成的。
成语就是一种非常简单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似,但是也有所区别。
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习用语和谚语就是口语性质的,成语大都出自于书面,属文语性质的。
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而习用语和谚语总是松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于四个字。
例如“快刀斩乱麻”、“九牛二虎之力”、“驴唇不对马嘴”、“前怕狼,后怕虎”,这是常说的习用语;“百闻不如一见”、“真金不怕火炼”、“有志者事竟成”、“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是一些经验之谈,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属于谚语一类。
成语跟习用语、谚语就是不一样的。
成语通常都就是四字格式,不是四字的较少。
如“五十步笑百步”、“欲速则不达”、“醉翁之意不在酒”。
成语一般所以用四个字,这与汉语本身句法结构和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有关系。
成语就是则表示通常概念的紧固词组或句子,绝大部分就是由四个字共同组成的。
比如"空中楼阁""鼎鼎大名""青出于蓝""有声有色""欢天喜地"等都就是四字成语。
少于四字的成语,"如"敲门砖""莫须有""想当然"之类,多于四个字的如"桃李满天下""真金不怕火炼""心有余而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类,在成语中都占绝对少数。
详见参考资料。
四字成语:万象更新、抱头鼠窜、鸡鸣狗盗、千军万马、亡羊补牢、杯弓蛇影、鹤立鸡群、对牛弹琴、如鱼得水、鸟语花香、为虎作伥更多的四字成语补足:1.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万象更新、抱头鼠窜、鸡鸣狗盗、千军万马、亡羊补牢、杯弓蛇影、鹤立鸡群、对牛弹琴、如鱼得水、鸟语花香、为虎作伥、黔驴技穷、画龙点睛、鼠目寸光、虎背熊腰、守株待兔、鹤发童颜、狗急跳墙、盲人摸象、画蛇添足2.含有两个动物名称的成语鹤立鸡群、鸡鸣狗盗、鹬蚌相争、蚕食鲸吞、蛛丝马迹、龙争虎斗、龙马精神、龙飞凤舞、龙腾虎跃、龙骧虎步、龙潭虎穴、龙跃凤鸣、车水马龙、指鹿为马、兔死狐悲、鸡犬不宁、心猿意马、狼吞虎咽3.含有人体器官的成语眼高手低、目瞪口呆、胸无点墨、头重脚轻、手足情深、口是心非、手疾眼快、耳闻目睹、头破血流、眉清目秀、袖手傍观、口出不逊、手无缚鸡之力4.含有昆虫名称的成语飞蛾扑火、金蝉脱壳、积蚊成雷、蟾宫折桂、蚕食鲸吞、蜻蜓点水、螳臂挡车、蛛丝马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5.所含一组近义词的成语见多识广、察言观色、高瞻远瞩、左顾右盼、调兵遣将、粉身碎骨狂风暴雨、旁敲侧击、千辛万苦、眼疾手快、生龙活虎、惊天动地七拼八凑、胡言乱语、改朝换代、道听途说存有两种办法:一、按成语的第一个字的部首来查。
探究理解成语的方法
理解成语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1. 查字典或词典:这是最基本的方法,通过查阅字典或词典,可以了解成语的释义、出处、用法等。
2. 语境理解:通过将成语放在具体的语境中来理解其含义。
例如,“掩耳盗铃”这个成语,如果一个人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就可以说他“掩耳盗铃”。
3. 溯源理解:了解成语的出处和背景,有助于深入理解其含义。
例如,“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出自北宋文同的《画竹赞》,通过了解其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4. 近义词和反义词:通过比较成语与其他词语的相似或不同之处,来加深对成语的理解。
例如,“见义勇为”与“见死不救”是反义词,通过比较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含义。
5. 实际应用:通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成语,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含义。
例如,在写文章时使用“首当其冲”这个成语,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含义。
6. 积累经验:通过不断使用和理解成语,可以逐渐积累经验,加深对成语的理解。
以上方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
判断成语的三个方法
以下是 9 条关于判断成语的三个方法:
1. 看意思啊!你想想,要是一个词语组合起来它表达的意思很独特,讲的是一些特定的情景或道理,那这很可能就是个成语呀!比如说“画蛇添足”,你一听就知道是做了多余的事情,多形象啊!
2. 观察词语结构呀!有些成语它的结构很有特点呢。
像“朝三暮四”,多么整齐的结构呀,这种结构特殊的很可能就是成语哦,难道不是吗?
3. 参考使用频率呗!如果一个词经常被大家用,而且是在一些特定的情境中,那很可能就是成语呀!就像“守株待兔”,多耳熟能详呀!
4. 可以从来源判断哟!一些成语是有特定来源的,比如从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中来的。
“叶公好龙”不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嘛,你能不知道?
5. 感受它的文化内涵呀!成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呢。
像“狐假虎威”,不就能让我们体会到那种仗势欺人的感觉吗,这就是成语的魅力呀!
6. 去留意有没有典故呀!很多成语都和典故有关的哦。
“卧薪尝胆”,不就是和越王勾践的故事联系在一起嘛,这很容易分辨吧?
7. 想想表达简洁不简洁呀!成语通常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道理呢。
“亡羊补牢”,多精炼啊,这不是成语是什么?
8. 看是不是广为人知呀!大家都知道的词很可能就是成语嘛。
“掩耳盗铃”,谁不知道这个呀,对吧?
9. 再看看语境合不合适嘛!有些成语只有在特定语境中才用得恰到好处。
“雪中送炭”,在人家困难时用这个成语多合适,这肯定就是成语啦!
我觉得呀,判断成语这些方法都挺有用的,多去留意就能发现很多有趣的成语呢!。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含义丰富、具有书面色彩的固定短语。
一、成语的出处(1)来源于神话故事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哪吒闹海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开天辟地八仙过海火眼金睛嫦娥奔月牛郎织女海市蜃楼太公钓鱼叶公好龙愚公移山紫气东来立地成佛各显神通后羿射日(2)来源于寓言故事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画蛇添足井底之蛙庖丁解牛望洋兴叹拔苗助长杞人忧天东施效颦滥竽充数郑人买履自相矛盾守株待兔买椟还珠塞翁失马杯弓蛇影螳螂捕蝉痴人说梦掩耳盗铃亡羊补牢画饼充饥刻舟求剑囫囵吞枣惊弓之鸟对牛弹琴南辕北辙黔驴技穷疑邻盗斧(3)来源于历史典故朝代成语春秋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图穷匕见(荆轲)悬梁刺股(孙敬:悬梁苏秦:刺股)汉四面楚歌(项羽)破釜沉舟(项羽)十面埋伏(项羽)一饭千金(韩信)背水一战(韩信)暗度陈仓(韩信)多多益善(韩信)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小升初基础知识:成语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刮目相看(吕蒙)言过其实(马谡)初出茅庐(诸葛亮)煮豆燃萁(曹植)七步成诗(曹植)才高八斗(曹植)七擒七纵(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宝刀不老(黄忠)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晋闻鸡起舞(祖逖)入木三分(王羲之)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狗尾续貂(司马伦)凿壁偷光(匡衡)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宋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明两袖清风(于谦)清匹夫有责(顾炎武)(4)来源于四大名著名著成语《三国演义》集思广益望梅止渴才高八斗七步之才髀肉复生如鱼得水三顾茅庐初出茅庐超群绝伦老牛舐犊大器晚成乐不思蜀宝刀未老草船借箭三足鼎立欲擒故纵妄自菲薄舌战群儒单刀赴会《水浒传》逼上梁山不三不四非同小可天罗地网大刀阔斧转弯抹角瓮中捉鳖腥风血雨心满意足一马当先不识泰山飞檐走壁一箭之遥人困马乏改邪归正积草屯粮天诛地灭徇私舞弊探头探脑有头有尾民穷财匮指手画脚两相情悦天诛地灭逢凶化吉将遇良才偷鸡摸狗《西游记》划地为牢毛骨悚然巍然不动进退两难假意虚情言而无信喜不自胜荣归故里光天化日地动山摇三头六臂火眼金睛金蝉脱壳神通广大斩草除根隐姓埋名计上心头倒打一耙未卜先知魂不附体杳无人烟狼虫虎豹抓耳挠腮呼风唤雨腾云驾雾《红楼梦》倚财仗势心神不定无法无天美中不足百依百顺翻天覆地横行霸道眉开眼笑称心如意耳鬓厮磨金玉良缘丑态毕露(5)来源于古诗词人面桃花(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万紫千红(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心有灵犀(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色满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草长莺飞(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淡妆浓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万马齐喑(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不堪回首(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春风得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悲欢离合、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无可奈何、似曾相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二、不同结构的成语结构成语AABC式落落大方碌碌无能历历可数空空如也侃侃而谈默默无闻苦苦哀求寥寥无几碌碌无为历历在目恋恋不舍面面相觑ABAC式离心离德冷言冷语屡战屡胜美轮美奂能屈能伸倾国倾城蹑手蹑脚疑神疑鬼偏听偏信平起平坐全心全意群策群力ACBC式听之任之心服口服一了百了一误再误将计就计以讹传讹将心比心就事论事骑驴觅驴人云亦云讨价还价以眼还眼ABCA式为所欲为欺人自欺话里有话精益求精忍无可忍痛定思痛闻所未闻人外有人防不胜防微乎其微神乎其神国将不国ABCC式小心翼翼衣冠楚楚天网恢恢大名鼎鼎威风凛凛气喘吁吁忧心忡忡风尘仆仆逃之夭夭想入非非议论纷纷虎视眈眈AABB式三三两两风风火火堂堂正正轰轰烈烈日日夜夜支支吾吾兢兢业业唯唯诺诺生生世世郁郁葱葱形形色色朝朝暮暮ABAB彼此彼此“自×自×”式自给自足自作自受自由自在自说自话自生自灭自娱自乐自言自语自暴自弃自吹自擂自高自大自怨自艾自私自利“有×无×”式有气无力有备无患有名无实有借无还有☐无心有惊无险有眼无珠有始无终有恃无恐有损无益有来无回有心无力“无×无×”式无牵无挂无情无义无法无天无穷无尽无声无息无拘无束无忧无虑无依无靠无缘无故无影无踪无边无际无亲无故“无×之×”式无人之地无为之治无形之罪无根之木无名之师无源之水无源之水无米之炊无妄之灾无稽之谈无价之宝无冕之王“无×不×”式无孔不人无所不及无所不可无所不能无往不克无奇不有无坚不摧无恶不作无微不至无往不利无所不在无所不知“不×不×”式不骄不躁不声不响不明不白不死不活不慌不忙不上不下不言不语不屈不挠不仁不义不生不灭不三不四不卑不亢“不×之×”式不速之客不解之缘不义之财不情之请不眠之夜不惑之年不祥之兆不刊之论不时之需不足之处不毛之地不正之风“一×不×”式一尘不染一成不变一丝不苟一毛不拔一窍不通一文不名“如×××”式如出一辙如法炮制如虎添翼如花似锦如诗如画如日中天如火如荼如饥似渴如胶似漆如芒在背如梦初醒如狼似虎“然×××”式怦然心动泰然处之突然袭击怡然自得肃然起敬安然无恙恍然大悟焕然一新悠然自得勃然大怒浑然天成庞然大物“千×万×”式千变万化千难万难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千山万水千头万绪千差万别千丝万缕千真万确千呼万唤千秋万代千军万马前后反义式天长地久天罗地网天经地义惊天动地眼高手低阴差阳错铺天盖地开天辟地东奔西走七上八下朝三暮四欺上瞒下前后近义式丢盔弃甲寡言少语千言万语自言自语心平气和兴国安邦道听途说翻山越岭眼疾手快三、不同字数的成语(1)三字成语连理枝吹鼓手现世报驴肝肺使绊子护身符纸老虎定心丸丧门星软钉子(2)五字成语(3成语生米煮成熟饭万变不离其宗成败在此一举神不知鬼不觉真金不怕火炼迅雷不及掩耳(4)七字成语此地无银三百两赔了夫人又折兵强中更有强中手长江后浪推前浪神龙见首不见尾(5)八字成语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四、不同用法的成语(1)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气宇轩昂白发苍苍慈眉善目虎背熊腰满面红光面黄肌瘦大腹便便浓眉大眼(2)描写人物语言的成语语重心长吞吞吐吐信口开河夸夸其谈滔滔不绝娓娓道来絮絮叨叨花言巧语(3)描写人物动作的成语健步如飞东张西望步履轻盈大步流星飞檐走壁挤眉弄眼蹑手蹑脚左顾右盼(4)描写人物心理的成语心惊肉跳提心吊胆心花怒放胆战心惊喜出望外满腔怒火犹豫不决怒气冲天(5)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垂头丧气无精打采趾高气扬泰然自若神色不惊精神焕发神采飞扬目瞪口呆(6)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正气凛然正直无私执法如山心胸狭窄忠贞不渝克已奉公严于律已两袖清风(7)描写老人小孩的成语黄发垂髫鸡皮鹤发返老还童老态龙钟老骥伏枥童言无忌天真无邪虎头虎脑(8)形容高兴的成语心花怒放眉飞色舞喜笑颜开手舞足蹈捧腹大笑眉开眼笑喜形于色皆大欢喜(9)形容悲伤的成语肝肠寸断撕心裂肺心如刀割潸然泪下泪如泉涌泪如雨下痛不欲生万箭攒心(10)形容骄傲的成语高傲自大骄傲自满目空一切目中无人得意忘形趾高气扬自命不凡自鸣得意魂飞魄散魂不附体心惊肉跳风声鹤唳诚惶诚恐心惊胆战毛骨悚然骇人听闻(12)形容着急的成语心乱如麻心烦意乱忐忑不安如坐针毡心急如焚火急火燎迫在眉睫十万火急(13)形容愤怒的成语火冒三丈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怒不可遏恼羞成怒勃然大怒大发雷霆满腔怒火(14)形容关心帮助他人的成语嘘寒问暖拔刀相助舍已救人呵护至极乐善好施雪中送炭慷慨解囊助人为乐(15)形容做事果断犹豫的成语当机立断毅然决然斩钉截铁雷厉风行踌躇不决优柔寡断瞻前顾后举棋不定(16)形容违背信义的成语背信弃义口是心非忘恩负义见利忘义自食其言言而无信出尔反尔恩将仇报(17)形容团结合作的成语风雨同舟众志成城精诚团结齐心协力患难与共同心协力同舟共济万众一心(18)形容悔过自新的成语弃旧图新浪子回头洗心革面改恶从善悔过自责幡然悔悟悔恨交加迷途知返(19)形容人注意力集中的成语屏气凝神废寝忘食目不转睛倾耳注目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心无旁骛(20)形容有恒心的成语持之以恒磨穿铁砚锲而不舍滴水穿石精卫填海愚公移山铁杵成针坚持不懈(21)形容人勤奋刻苦的成语凿壁偷光呕心沥血废寝忘食闻鸡起舞韦编三绝悬梁刺股牛角挂书勤学苦练(22)形容人有知识有才华的成语才华盖世才华横溢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博学多才见多识广博古通今满腹经纶(23)形容生活贫困的成语一穷二白颠沛流离挨饿受冻饥寒交迫家贫如洗家徒四壁穷困潦倒饥肠辘辘(24)形容爱国的成语精忠报国血洒疆场忧国忧民忠君报国碧血丹心舍身为国为国捐躯殉节报国(25)形容人多的成语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水泄不通人头攒动座无虚席门庭若市车水马龙举世闻名大名鼎鼎扬名天下家喻户晓名扬四海远近闻名誉满天下名震中外(27)表示祝福的成语岁岁平安万事如意心想事成事事顺心合家欢乐财源广进辞旧迎新美梦成真(28)表示赞扬的成语赞不绝口有口皆碑交口称赞众口交赞赞声不绝赞叹不已啧啧称赞(29)赞美医生的成语妙手回春扁鹊重生杏林圣手德医双馨济世良医救死扶伤仁心仁术起死回生(30)赞扬老师的成语为人师表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桃李满门德高望重润物无声春风化雨(31)赞扬母亲的成语哀哀父母贤妻良母含辛茹苦任劳任怨勤勤恳恳恩深情重舐犊情深孟母三迁1.(2020年江苏省无锡市五爱教育集团小升初毕业考试语文试卷)下列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二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知识点(一)二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知识点整理一、字词句•字的认识–字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由笔画构成。
–通过学习笔画,认识字的结构。
•字词的辨析–通过比较两个或多个字词的含义,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成语故事–学习常用成语及其寓意。
–分析成语背后的故事,理解成语的来源和用法。
二、句子理解•句子的基本概念–学习句子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掌握句子的组成要素:主语、谓语、宾语等。
•标点符号的使用–学习常用标点符号的名称和使用方法。
•句子成分的分析–分析句子主谓宾,找出句子成分的组成和作用。
•表达方式的变化–学习改变句子顺序、加入描写性词语等方式,使句子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三、课文阅读•识记课文–记忆课文内容,掌握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理解课文–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题和结构。
•课文鉴赏–分析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欣赏作者的冷峻和情感。
•词语解释–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找出其正确的解释。
四、阅读能力•语义理解–根据上下文和常识判断文章的意思。
•信息提取–根据问题提取文章中的相关信息。
•阅读速度–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技巧–学习使用目录、标题、首尾句等技巧,提高理解文章的能力。
五、写作指导•写字规范–遵守写字的规范要求,书写工整、字形端正。
•写作素材–积累写作素材,包括常用词语、成语、句子模板等。
•写作方法–学习使用描述、叙述、描写等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以上是二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相关的知识点和详解。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同学们可以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和写作能力,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六、作文指导•作文素材–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包括自己的经历、观察到的事物等,用于写作。
•作文结构–学习常见的作文结构,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描写技巧–学习使用形容词、副词、比喻等描写技巧,使文章更加生动。
•语言表达–学习使用恰当的词语和语句,使文章表达更加准确、流畅。
七、阅读理解•文本阅读–学习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如童话故事、传记、科普读物等。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成语解释、出处及例句哀毁骨立:āi huǐgǔlì【成语解释】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形容守孝期间悲痛尽礼。
【成语出处】《后汉书·韦彪传》:“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
服竟,羸瘠骨立异形,医疗数年乃起。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
”【例句】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本就体弱多病的老王哀毁骨立。
白虹贯日:bái hóng guàn rì【成语解释】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
古人认为人间有不祥的事,就会引起这种天象的变化。
后引义为有较大变革发生之前上天所降示的吉凶之征兆。
形容异常的现象。
【成语出处】《战国策·魏策四》:“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
”【例句】战争之前,将军观测天象,只见白虹贯日,凶吉难测。
暴虎冯河:bào hǔpíng hé【成语解释】不借助工具,即徒步涉水过河。
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字词解释】暴虎:空手搏虎;冯:同凭;冯河:过河【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例句】暴虎冯河之人,历来难成大器。
筚路蓝缕:bìlùlán lǚ【成语解释】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形容创业的艰苦。
【字词解释】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
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
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成语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孔颖达疏:“以荆竹织门谓之筚门,则筚路亦以荆竹编车,故谓筚路为柴车。
文言文推断词义的十个方法1.温故知新法“温故知新法”又可称为“迁移法”,就是要善于举一反三,灵活地迁移、运用课内外学过的相关知识。
2.以今推古法同其他事物一样,语言也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现代汉语脱胎于古代汉语,因此不少词语中还保留有古汉语的义项。
据此,可以快捷地解释一些词语。
3.因形训义法也就是根据字形结构特点,运用“六书”知识猜读。
所谓“六书”指的是六种造字和用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和“转注”“假借”。
这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一书中有详细的解说。
我们在初中阶段也多少有些了解。
据此,我们可以初步诠释一些实词。
比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木兰诗》)“辔”字,从“?”,从“车”,从“口”,是个会意字,可见跟套马车的物件有关。
上文说买了“骏马”“鞍鞯”,下文又说买了“长鞭”,这马车还缺什么呢?就只有“马嚼子”和“缰绳”了。
那么,“辔”字该是“缰绳”了,因为该字中有两个“?”字符。
查课文解释,果然:“辔(pèi)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辔”,缰绳。
4.同义互训法“互训”,是指两处或几处的文字相互注释。
“同义互训”就是根据联合结构(同义联合)用词特点,以此推彼,以彼推此,互相参照着进行解释。
5.反义互训法“反义互训”就是根据反义对举的行文特点,猜断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例如,“布席之初,呕者百千,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署,竞以新艳相角,雅俗既陈,妍媸自别。
”(袁宏道《虎丘记》)首先观察上下文,可知“雅俗”句与“妍媸”句有对仗关系,其结构特点应该是一致的。
其次,我们发现,“雅”与“俗”是对反义词,据此判定“妍”与“媸”也是反义关系。
那么,“媸”字到底该作何解呢?既然“妍”字有“美”的意思,那“媸”字就是“丑”的意思了,文中大概是指有的歌声不那么优美动听。
查工具书明确:妍媸,美和丑。
6.对偶互训法对偶句有其固定的特点,就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平仄相间。
怎样查《汉语成语小词典》我们在读书、看报时难免会遇上一些不懂的成语,假使我们不去理解、解释这些成语的含义,那么就会影响我们理解句子的含义。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当然,可以请教老师、同乍或其他人。
伹是,我们读书、看枨的时候不可能时刻都有人陪忭着,那该怎么办呢?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得请教哑巴“老师” ---《汉语成语小词典》了。
要能很快拿握《汉语成语小词典》的用法,先要仔细地阅读《汉语成语小饲典》的“说明"和“凡例”,对整部词典有个基本的了解,同时认真琢磨,弄清楚每一个符号所代表的是什么怠思。
例如“?”这个符号,它在这本词典例句用是代表所查到的成语。
为了方便读者查成语,作者在编排《汉语成语小词典》时,把查成语分为音序查词法法和笔画索引查词法两种。
这样,当我们知道成语读音时,可以查到成语;知道汉宇时,也可以查到成语。
音序查词法:它的音序是按照汉语拼音宇母表“A、B、C……”的顺序棑列。
要查一个成语,首先按照音序表在本词典找出这个成浯第一个字的第一个字母,然后仍按照这种方法找出第2个字母。
依此类推,找到这个字的拼音,找到这个拼音所对应的页码,这样就可以查到这个成语所在的页码。
例如:查“惨不忍睹”这个成语,首先在《汉语成语小词典》的第5页的音序表里找到“惨”的第一个字母“C”,然后竖下来找到“惨”字的第二个字母"a",再找出第三个字母“n”,这样,就可以在“can"的对应行中找到“惨”宇所在的页码是35页,这就是这个成语在词典里所在的页码。
然后翻到站页处,就可以找到“惨不忍睹”这个成语。
利用音序查词法,必须要知道要查的成语的第一个字的拼音,要是我们不知道这个字的拼音,那该怎么查呢?请你不用发愁,前面我们说过《汉语成语小词典》的方法有音序査词法和笔画索引查词法。
如果不能用音序查词法,那我们可以用笔画索引查词法来査。
使用笔画索引查词法,先要仔细阅读本词典里笔画索引下面的说明,弄清楚笔画的排列顺序,一般是按照“、”“一”“丨”“丿”“丶”“乙”的顺序徘列。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方法
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四字成语定位查询的小方法。
咱先说从书本查起哈。
如果你家里有成语词典,那可真是个大宝库。
你就按照拼音顺序查呗。
比如说你只记得一个成语的开头字,那就翻到那个拼音的部分,一页一页耐心找。
要是你记得其中某个字的大概模样,但是不确定读音,那也别怕。
可以先根据这个字的部首,在部首检字表那里找,找到这个字之后,再根据它所在的页码去正文里找相关的成语。
这就像是在一个装满宝藏的山洞里,按照小线索一点点挖掘出你想要的那个宝贝成语呢。
再说说现在的电子设备查询。
咱有手机和电脑呀,那可方便太多了。
在手机上,你可以用搜索引擎。
就直接把你能想到的关于这个成语的信息输入进去。
比如你记得这个成语是形容人很开心,然后有个“乐”字,你就输入“形容开心带乐字的四字成语”,搜索引擎就会给你蹦出好多可能的选项。
电脑上也是类似的操作。
而且有些专门的汉语查询网站,那里面对成语的解释、出处、例句啥的可全乎了。
就像一个成语小管家,你想要啥信息它都能给你提供。
还有哦,要是你在阅读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只知道大概意思的成语,你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猜这个成语的定位。
比如说你读一篇文章,讲一个人做事很有毅力,从不放弃,那你就可以往这方面的成语去想,像“锲而不舍”之类的。
然后再用前面说的查询方法去验证。
这就好比你在猜谜语,根据谜面先有个大概方向,然后再精准定位答案。
宝子们,查询四字成语定位其实没那么难啦,只要咱掌握了这些小窍门,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日常聊天想拽个文的时候,都能轻松搞定那些四字成语哦。
八下全册成语解释+造句(很实用)第一单元1、【叹为观止】释义: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
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造句:这篇文章语言清新、流畅,读后让人叹为观止,连声叫好。
近义词有:击节叹赏、赞叹不已、惊叹不已、有目共赏。
2、【大彻大悟】释义:彻:明白;悟:领会。
形容彻底醒悟。
近义词:茅塞顿开反义词:百思莫解、大惑不解造句:这一回,得看你是不是大彻大悟,决心离开下流社会,迈步走进上流社会了。
(注:大彻大悟与豁然开朗的区别在《桃花源记》中,原意是指形容从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敞。
后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豁:宽阔。
然:的样子。
开:宽阔。
朗:明亮。
原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现比喻对于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物,在突然间开阔了思路,明白了其中的奥秘。
形容突然明白某件事。
大彻大悟比豁然开朗程度深。
)3、【戛然而止】释义:戛:象声词。
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造句:上课铃响了,教室里的喧闹声戛然而止。
4、【垂珠联珑】释义:悬挂、装饰有连串珠玉宝石,形容宅邸的奢华。
造句:站在今天的太和殿前,仍然可以感受它昔日垂珠联珑的奢华。
5、【斗方大字】释义:这里指一尺见方的大字。
斗方,书画所用的一尺见方纸。
造句:她在墙上草草写了几个斗方大字。
6、【人情世故】释义:是指为人处事的方法、道理和经验。
造句:他从小就在外面闯荡,所以对人情世故很是练达。
第二单元1、【销声匿迹】释义:本意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
这里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造句:掌握了两个世纪霸权的英国海军,在印度洋上销声匿迹了。
2、【周而复始】释义:周:绕一圈.复:重,又的意思。
整个成语就是绕一圈后又重新开始,形容不断的循环往复。
造句:地球周而复始的绕着太阳转,年年如此。
3、【花香鸟语】释义鸟语:鸟鸣如同讲话一般。
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是描写春天的成语;草长莺飞是描写初春(二月)的成语)造句:春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来了,一派花香鸟语、生机勃勃的景象。
成语词典速查
使用成语词典速查技巧,首先可以通过成语名称、成语解释、成语出处查询成语的解释、拼音、用法、典故出处、近义词、反义词、常用程度、感情色彩、成语谜语、歇后语、英文解释、成语故事等内容。
另外,还可以根据成语、解释、出处来模糊查找成语,甚至指定位置指定词 (如第二个字是王)来查找成语。
在具体应用成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
例如,“星罗棋布”的意思为散布范围广且
数量多,如果描述的对象数量稀少则不适用。
2.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的情况。
比如,“千疮百孔”原本是形容破坏严重或弊病很多,如果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工作失误,就可能显得过于夸张。
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是
否适合所在的语境。
此外,有些在线成语词典还收录了四字成语、三字成语、五字成语、六字成语、七字成语等不同形式的成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查询方式。
如何阅读和理解文言文中的成语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大量的成语。
成语作为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词汇形式,具有独特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然而,由于古代汉语的语法、词义和文化背景的不同,阅读和理解文言文中的成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阅读和理解文言文中的成语。
一、了解成语的来源和背景要理解文言文中的成语,首先应该了解成语的来源和背景。
许多成语源自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文学作品,对于这些成语的含义和用法,了解其故事背景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们。
通过查阅相关的词典、辞书和文学著作,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成语的来源和背景知识。
二、把握成语的意义和用法文言文中的成语具有特定的意义和用法,因此,在阅读和理解文言文时,我们应该努力把握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1.注意上下文:在文言文中,成语往往出现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仔细阅读上下文,我们可以推测出成语的具体意义。
2.研究成语的构词法:文言文中的成语往往由多个字组成,研究成语的构词法,分析每个字的含义和用法,对理解成语具有重要作用。
3.比较成语的异同:在文言文中,常常存在多个意义相近的成语,通过比较这些成语的异同,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三、积累成语词汇在阅读和理解文言文中的成语时,我们应该积累一定的成语词汇量。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积累成语词汇:1.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经典文学作品是了解和运用成语的宝贵资源,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学习到大量的成语。
2.记忆和应用成语:在日常学习和写作中,有意识地记忆和应用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它们。
3.查找词典资料:在遇到不熟悉的成语时,可以查阅成语词典或者字典资料,加深对成语的理解。
四、多读多写多比较想要更好地阅读和理解文言文中的成语,就需要进行多读多写多比较的训练。
通过反复阅读文言文作品,不断运用和比较成语,我们可以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成语故事了解成语的来源和用法成语故事:了解成语的来源和用法在中国的语言文化中,成语是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
它们通过简洁的方式传递着深刻的寓意和感情。
成语的背后常常隐藏着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了解这些成语的来源和用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文语言。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成语及其故事和用法,并探讨成语在语言中的重要作用。
1. 亡羊补牢亡羊补牢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魏策一》。
传说一个农民在晚上睡觉时,狼把他的一只羊叼走了。
第二天他意识到自己没有及时补牢,失去了一只羊。
于是他立即修复了圈舍以防止狼再次偷走羊。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及时处理问题,避免损失。
2. 画蛇添足画蛇添足这个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察言》。
传说有人天天画蛇,看到蛇身上本来就有斑点了,却非要加上斑点。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做无用功,不要给本来完美的事物增加多余的东西。
3. 杯弓蛇影杯弓蛇影这个成语出自《汉书·韩广传》。
故事讲述韩广在夜晚吃饭时,看着自己手中的弓像蛇那样曲折迂回,被自己的心理感觉所迷惑。
后来这个成语形容因为心理作用而把不存在的事物看成存在的。
4. 掩耳盗铃掩耳盗铃这个成语出自《淮南子·原道训》。
古时候有个小偷盗窃了福神的铃铛,并把它藏在了自己的胸口。
当铃声响起时,小偷却用手捂住了耳朵。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回避现实,任由问题存在,需要主动去解决。
这些成语都是通过有趣的故事来表达特定的含义,它们丰富了中国语言,并且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广泛应用。
掌握这些成语的故事和用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文,增加语言的表达能力。
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可以通过成语来形容事物或者表达想法。
比如,当我们遇到类似于亡羊补牢的情况时,可以用这个成语来提醒别人要及时补救。
当我们形容一个人无事生非时,可以用画蛇添足来表达这个意思。
掌握成语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还可以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有趣。
此外,成语也经常应用在文学作品中。
爱屋及乌:出处汉·伏胜《尚书大传·大战》:“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
”因为爱一处房子,也爱那房顶上的乌鸦。
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爱与他有关系的人或物。
说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关爱到了一种盲目热衷的程度。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过分偏爱。
按图索骥:出自东汉班固《汉书·梅福传》,后引用为成语。
释义为“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
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寓意为:在学习和工作中,不能死背教条,生搬硬套,否则会闹出笑话,招致损失;应当在实践中验证前人流传下来的书本知识并加以发展,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拔苗助长: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苗:禾苗;助:帮助长:成长。
把禾苗拔起一点,来帮助它成长。
比喻违反自然规律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不加思考,反而把事情弄糟。
也做“揠苗助长”百发百中:出处《战国策·西周策》:“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以善息。
”形容射术高明,百不失一。
比喻料事和打算极有把握。
半途而废:出自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本义为路走到一半停了下来,比喻事业没做完就停止,不能善始善终。
含贬义。
杯弓蛇影:出自应劭《风俗通义·怪神第九》,应郴请杜宣饮酒,挂在墙上的弓映在酒杯里,杜宣以为杯中有蛇,疑心中蛇毒而生病。
后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扰。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后汉书·班超传》:“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比喻不冒危险,就不能成事。
今也用来比喻不经历最艰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真知。
不为五斗米折腰:出自《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 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草船借箭:出自《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主要描述周瑜为陷害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
诸葛亮用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