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行为与文化
- 格式:docx
- 大小:810.53 KB
- 文档页数:61
心理行为与文化尔雅课后答案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提出应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学者是()。
•A、•B、•C、•D、我的答案:C提出“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
”的人是()。
•A、•B、•C、•D、我的答案:B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尊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与个性是我们与异文化交流的准则之一。
()我的答案:√科学家已经掌握了关于人类的行为心理的知识。
()我的答案:×《菊与刀》是一本关于()国民性研究的学术着作。
()•A、•B、•C、•D、我的答案:B文化与人格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B、•C、•D、我的答案:C国民性研究的初始目的带有很强的政治性。
()我的答案:√《菊花与刀》属于社会学倾向的研究着作。
()我的答案:×心理人类学的研究范畴是()。
•A、•B、•C、•D、我的答案:D大英百科上关于文化的定义,是由()提出的。
•A、•B、•C、•D、我的答案:C人的身体进化过程也人类学的研究内容之一。
()我的答案:√世界上各种族群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差异。
()我的答案:×以下不属于文明的物质造物的是()。
•A、•B、•C、•D、我的答案:C下列关于公文俊平的文化与文明的定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C、•D、我的答案:D公文俊平与泰勒都认为,文化即文明,文明即文化。
()我的答案:×以下不属于文明造物的是()。
•A、•B、•C、•D、我的答案:D对于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我的答案:C心理文化研究的原则是()。
•B、•C、•D、我的答案:D人类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哪一纲()•A、•B、•C、•D、我的答案:A非洲人与亚洲人一样,都属于自人种。
()我的答案:√心理文化研究中的整体性原则,指的是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没有哪个族群的进化程度高于另一族群。
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2)综合素养网络研修课程章节测验答案《心理、行为与文化》(尚会鹏,北京大学)目录课程章节 (2)章节测验及答案 (3)1.绪论 (3)2.1心理文化学的发展脉络 (3)2.2心理文化学视角与文化的定义 (4)2.3文化与文明 (4)2.4心理文化研究的原则 (5)2.5心理文化研究方法和心理视角 (5)3.1需要的概念 (6)3.2情感性需要与安全需要 (7)3.3交往需要和地位需要 (7)3.4人的需要与文化的关系 (8)4.1PSH模型的概念 (8)4.2意识与外部世界的连结点 (9)4.3PSH模型与PSH原理 (9)4.4超意识、生命包、个人 (10)4.5间人、亚类型、人的维度、评价 (10)4.6基本人际状态与伦人的概念 (11)4.7伦人的PSH模式 (11)4.8伦人的维度、美国人的PSH模式 (12)4.9美国人的维度、健康生命包 (12)5.1集团、亲属集团与家庭的概念 (13)5.2家庭的功能、基础、形态 (13)5.3对家庭的解读与许氏假设 (13)5.4许氏假设的内容与评价 (14)5.5许氏假设验证之中国家庭模式 (14)5.6中国家庭的优势地位(上) (15)5.7中国家庭的优势地位(下) (15)5.8许氏假设验证之美国家庭模式 (15)5.9美国家庭的优势地位(上) (16)5.10美国家庭的优势地位(下) (16)6.1次级集团的概念与连带原理 (16)6.2次级集团的缔结原理与发展 (17)6.3中国宗族的概念与特点 (17)6.4中国宗族的连带感与变迁 (18)6.5宗族在现代社会状态及影响 (18)6.6中国人际关系模式 (18)6.7中国人际关系的影响和利弊 (19)6.8美国次级集团的缔结 (19)6.9美国社团的特点 (20)6.10美国社团的契约原理 (20)6.11契约原理的影响 (20)7.1交换的概念与五个命题 (21)7.2人类交换行为的发展 (21)7.3等意义交换 (22)7.4价值转换及其与情感的联系 (22)7.5基本人际状态与交换模式的关联 (23)7.6伦人社会的交换模式 (23)7.7个人社会的交换模式 (24)7.8阶续人的交换模式 (24)课程章节1心理、行为与文化绪论2心理文化学:源流、原则与方法2.1心理文化学的发展脉络;2.2心理文化学视角与文化的定义;2.3文化与文明;2.4心理文化研究的原则;2.5心理文化研究方法和心理视角;2.6拓展阅读。
1.1心理、行为与文化绪论印到教徒的宗教圣地是瓦拉纳西的横河: 对1【单选题】提出应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学者是(C)。
A吴泽霖B顾颉刚C费孝通D吴文藻2【单选题】提出“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
”的人是(B)。
A柏拉图B卢梭C亚里士多德D孟德斯鸠3【单选题】关于这门课的学习目的,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D)。
A为研究国际关系提供文化视角B了解“异文化”C探索人类行为的心理逻辑D具备看穿他人想法的能力4【判断题】科学家已经掌握了关于人类的行为心理的知识。
(X)2.1心理文化学的发展脉络鲁思·本尼迪克特是美国的人类学家。
1【单选题】关于文化与人格学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受精神分析学派影响较大B是心理学与社会学的结合C认为青年的反抗性是一种文化现象D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先天决定的2【单选题】《菊与刀》是一本关于()国民性研究的学术著作。
(B)A中国B日本C韩国D印度3【判断题】国民性研究的初始目的带有很强的政治性。
(V)4【判断题】《菊花与刀》属于社会学倾向的研究著作。
(x)2.2心理文化学视角与文化的定世界上各种族群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生物意义上的差异:错1【单选题】大英百科上关于文化的定义,是由(C)提出的。
A博厄斯B列维斯特劳斯C埃杜阿德比.泰勒D摩尔根2【单选题】心理人类学的研究范畴是(D)。
A儿童的社会化问题B知觉和认知的文化差异C人格与文化的关系D以上都是3【判断题】世界上各种族群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差异。
(X)4【判断题】人的身体进化过程也人类学的研究内容之一。
(V)2.3文化与文明文化是无意识的学习和适应的,文明是有意识创造出来的:对1【单选题】以下不属于文明的物质造物的是(C)。
A机械B运河C社团D道路2【单选题】下列关于公文俊平的文化与文明的定义,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认为文化是一种复合体B认为文化是一种制造、传达、保存和处理信息的系统C文明是由人类创造的D文化是文明的表现形式3【判断题】语言和宗教都属于文明的观念造物。
尔雅《心理、行为与文化》答案第一章心理、行为与文化绪论印度教徒的宗教圣地是瓦拉纳西的恒河。
√1.【单选题】谁提出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D、老子2.【单选题】马克斯·韦伯曾说过“具有惊叹世界多样性的能力,是探索世界意义的前提”,表现了( )。
C、3.【多选题】《心理、行为与文化》的课程特点是( )。
A、B、4.【判断题】《心理、行为与文化》这门课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
( )√第二章第一节鲁思·本尼迪克特是英国的人类学家?×1.【单选题】心理文化学的发展经历的第一个阶段是( )。
B、2.【单选题】从许烺光的作品( )出版后,心理文化学进入到“心理人类学”阶段。
D、3.【多选题】哥伦比亚讲座派的代表人物有( )。
A、C、D、4.【判断题】文化与人格学派是人后天接触到的各种训练决定了人的性格和这个族群的文化性格。
( ) √5.【判断题】《菊花与刀》是一位日本作家描写日本人的文化性格的作品。
( )×第二节世界上各种族群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生物意义上的差异。
×1.【单选题】科学和技术属于文化定义的( )。
D、2.【多选题】以下选项中属于社会人类学分支的有( )。
A、B、C、D、3.【多选题】社会人类学分支心理学派大致分为( )。
B、C、D、4.【多选题】人类学分为( )。
A、B、C、5.【判断题】马林诺夫斯基对文化的定义和泰勒对文化的定义中文化的内容是几乎相同的。
×第三节1.【单选题】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社会造物的是( )。
C、2.【单选题】根据公文俊平的《信息文明》内容,以下选项关于文化的定义正确的是( )。
D、3.【多选题】文明在哪几方面造物的?( )B、C、D、4.【判断题】物品、器物等不属于文化,体现在器物上的理念和价值观才属于文化。
( )√5.【判断题】人类创造的工具即人施加影响的有机自然物都属于文化。
( )×第四节心理文化研究的原则是普遍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一致性原则。
心理、行为与文化绪论1谁提出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D)A、孟子B、孔子C、王守仁D、老子2马克斯·韦伯曾说过“具有惊叹世界多样性的能力,是探索世界意义的前提”,表现了(C)。
A、我们应该了解“异文化”B、我们应该从文化视角研究国际关系C、用一种新的视角观察世界,看待世界D、探索人类行为的心理逻辑3《心理、行为与文化》的课程特点是(AB)。
A、从文化和心理两个方面研究人的行为B、比较文化的视野C、采用的是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D、以几个小规模的文明社会为背景4《心理、行为与文化》这门课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
(√)5学习《心理、行为与文化》的目的之一也是培养我们自己对人类多元本质的容忍度。
(√)心理文化学的发展脉络1心理文化学的发展经历的第一个阶段是(B)。
A、心理人类学B、文化与人格学派C、哥伦比亚讲座派D、国民性研究2在二战时期,最具有国民性研究的作品是(C)。
A、《社会化研究领域指南》B、《种族:科学与政治》C、《菊花与刀》D、《美国梦的挑战》3从许烺光的作品(D)出版后,心理文化学进入到“心理人类学”阶段。
A、《文化模式》B、《种族:科学与政治》C、《文化人类学新论》D、《心理人类学》4哥伦比亚讲座派的代表人物有(ACD)。
A、林顿B、博厄斯C、卡迪那D、克拉克洪5心理人类学主要研究那些内容?(ABCD)A、儿童社会化B、知觉和认知C、文化与人格D、心理健康6以博厄斯为代表文化学派认为人的文化进化和人的种群有关系。
(X)7文化与人格学派是人后天接触到的各种训练决定了人的性格和这个族群的文化性格。
(√) 8《菊花与刀》是一位日本作家描写日本人的文化性格的作品。
(X)9国民性研究过分注重人幼年的肚面起眼,得出的负面结论较多。
(√)心理文化学视角与文化的定义1科学和技术属于文化定义的(D)。
A、物质层面B、精神层面C、社会层面D、心智层面2人类学分为(ABC)。
A、民族志B、社会人类学C、形体人类学D、人类心理学3以下选项中属于社会人类学分支的有(ABCD)。
2023年尔雅心理、行为与文化绪论作业满分答案本文将提供2023年尔雅心理、行为与文化绪论作业的满分答案。
请注意,以下答案仅供参考,具体回答应根据课程材料和指导教师的要求进行。
问题1请简要介绍心理学、行为科学和文化研究的定义和目标。
答案:-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和动物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
其目标是理解和解释人类和动物的思维、感觉、情绪和行为。
- 行为科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研究如何解释和预测人类和动物的行为。
其目标是探究行为的原因、影响因素和结果。
- 文化研究是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现象的系统性研究。
其目标是理解和解释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俗、和社会行为。
问题2请说明心理学、行为科学和文化研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答案:- 心理学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和情感,提高个人和社会的心理健康。
- 行为科学为我们提供了解释和预测人类行为的工具,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教育、治疗和社会政策。
- 文化研究帮助我们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合作,消除偏见和歧视。
问题3请简要介绍尔雅心理、行为与文化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答案:- 该课程的目标是向学生介绍心理学、行为科学和文化研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联。
- 课程的内容包括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主要领域和重要理论家的研究成果,以及文化研究的基本原理、多元文化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的概念。
问题4请分析心理学、行为科学和文化研究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答案:- 心理学和行为科学在研究人类和动物的行为和心理过程方面有很强的关联。
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来自心理学,而心理学又借用行为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
- 文化研究与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关系也密切。
文化研究提供了研究变量之间的文化差异与心理、行为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框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人类的行为和心理现象。
- 同时,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研究也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
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俗会影响个体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的表现和解释。
心理行为与文化答案2022一、单选题1.下面哪一选项是中国社会交往中零距离化倾向的极致表现?()(1.0分)A、信赖友爱B、互帮互助C、讲求义气D、不分彼此我的答案:D2.以下选项中,体现出中国人基本人际状态发生变化的表现的是()。
(1.0分)A、重视家庭B、重视人际关系C、养宠物D、重视诚信礼仪我的答案:C3.文化的社会造物不包括()。
(1.0分)A、知识B、制度C、伦理D、法律我的答案:A4.第二层运作的社会文化较大较为活跃的是()。
(1.0分)A、传教士型B、超爱国型C、组织人型D、遁世者型我的答案:C5.体现了“报恩”思想的是()。
(1.0分A、草木皆兵B、白云苍狗C、衔环结草D、程门立雪我的答案:C6.在二战时期,最具有国民性研究的作品是()。
(1.0分)A、《社会化研究领域指南》B、《种族:科学与政治》C、《菊花与刀》D、《美国梦的挑战》我的答案:C7.美国人的PSH模式是:()。
(1.0分)A、论人B、间人C、亚人D、个人我的答案:D8.哪一种交易形式在个人社会中占主导地位?()(1.0分)A、交易型交换B、信用借贷型交换C、贸易型交换D、雇佣型交换我的答案:A9.中国的“孝顺”观念属于PSH()的内容。
(1.0分)A、亲密的社会关系与文化B、可表意识C、潜意识D、限表意识我的答案:D10.以下哪种基本人际状态维度是对自己情绪感受的认识、调节和自我评价?()(1.0分)A、集团B、交换C、情感控制D、自我认知我的答案:D11.下面哪一项是人存在的社会文化属性的最小单位?()(1.0分)A、基本情感状态B、基本人格状态C、基本心理状态D、基本人际状态我的答案:C12.中国人的亲属关系所呈现的形状是()。
(1.0分)A、矩阵状B、点状C、网状D、放射状我的答案:C13.中国人的PSH模式是()。
(1.0分)A、亚人B、间人C、伦人D、个人我的答案:C14.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1.0分)A、有限制而文明立,无限制为文明废B、宗教也能约束人的行为C、欲望有时是各种行为的动力D、社会中有时候不需要道德、文化或者宗教来约束我的答案:D15.关于中国家谱记录很多,研究家谱的学问叫做()。
心理行为与文化学习心得这学期我的选修课选了《心理行为与文化》这门课程,由于我对心理学类的课程特别喜欢,所以对类似的知识也是很愿意去学习思考,我认为通过了解人的心理活动,可以更好地和他人交往,了解他人的难处,自己的不足等等,有利于自我的提高。
所以在看视频课的时候也是用心去听,而且视频课的老师讲的特别生动,让人激动不已,好多自己不熟悉,心中的疑惑,都在不断的学习中得到了解释,想想挺有意思的。
心理行为与文化这门课程共有八章,而尚会鹏教授主要讲了,心理、行为与文化的研究方法及其意义,社会要求、PSH原理、亲属集团、次级集团与人际关系、交换模式六章内容。
而分到课程安排则是心理文化学:源流原则与方法、需要情感与文化、PSH原理与基本人际关系、集团:亲属体系、集团:次级集团、交换:人与人的关系模式。
在这些章节中我最喜欢需要、情感与文化、PSH原理与基本人际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模式。
通过学习需要、情感与文化,我了解到,文化对人们的要求及其满足的影响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不同文化对人的两大类要求的评价不同。
这通常集中体现在一个文化的宗教中。
马斯洛认为,能达到自我实现的人是极少的。
自我实现者是“完满的人性”:友爱,合作、求知、探索、审美、和谐、创造等等,自我实现者是体现这些美好特性、充分发挥这些潜能的人。
自我实现就是“完满人性”。
但中国的圣人、印度教的圣人和基督教对“完满人性”的看法不同。
有的社会趋向于从根本上否定人的生物性要求,而有的社会承认的要求,但满足这些要求的方式要符合社会规范。
每种文化(乃至一种文化的不同历史时期)对社会要求中的地位、安全和社交的评价不同。
并非每个社会都把这些要求至于同样的地位。
有的文化模式似乎更强调安全,有的则似乎更多的强调地位,而有的则对社会交往更为重视。
因而过滤掉的内容不同,排列的顺序也不同。
满足各种要求就需要采取各种行为。
所谓行为是指社会生活中相互作用的个人所采取的具有某种意义的、对他人施加的影响或者取向。
心理、行为与文化绪论#课程学习目的:了解异文化了解一种把握人的方法为研究国际关系提供深层背景提供一种观察世界的角度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心理行为与文化课程特点:从文化和心理两个方面研究人的行为比较文化的视野#提出应当“自知之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和而不同”的学者是费孝通#印度教徒的宗教圣地是瓦拉纳西的恒河#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提出“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
”的人是卢梭#具有惊叹世界多样性的能力,是探索世界意义的前提。
-德国马克斯韦伯#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尊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与个性是我们与异文化交流的准则之一心理文化学:源流、原则与方法心理文化学的发展脉络#文化与人格学派受精神分析学派影响较大。
是心理学与社会学的结合。
认为青年的反抗性是一种文化现象#心理文化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文化与人格学派代表人物是博厄斯2哥伦比亚讲座派3国民性研究二战前后《菊花与刀》(初始目的带有很强的政治性二战前后国民性研究的三个倾向:人类学倾向社会学倾向统计学倾向)菊花与刀的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美国人类学家4心理人类学1961 《心理人类学》(主要研究内容:儿童社会化知觉和认知文化与人格心理健康5心理文化学心理文化学之父许火良光心理文化学视角与文化的定义#心理文化学属于人类学(三个分支:民族志社会人类学形体人类学)的分支(人类-社会人类-心理学派-心里人类)#心理文化学两个视角心理视角文化视角#文化视角中:世界上各种族群体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社会和文化意义上的,而不是生物意义上的差异。
#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它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只是荥阳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
文化与文明# 文明造物分类:物质造物社会造物观念造物#物质造物:建筑物家具机械运动城运河道路港口(经过人施工加影响的有机自然物)被饲养的猪栽培的植物#社会造物:家庭婚姻社团国家习俗道德#观念造物:语言宗教仪式经典文献艺术等#公文俊平的文化与文明的定义:认为文化是一种复合体认为文化是一种制造、传达、保存和处理信息的系统#文明是在文化设计原理作用以及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人类有意识地生产出来的、在精神和物质方面的社会生活类型的复合体。
2.1心里文化学的发展脉络马思尔·莫斯(法国人类学家,迪尔凯姆的学术继承人)《论馈赠》,研究太平洋岛上的人们的"夸富宴"的这种交换.揭示了一种人类更普遍的交换形式(不等价交换,附带有情感等的)在莫斯所描述的图景中,礼物作为一种社会一体化的纽带被呈现出来.礼物的交换是群体内部及群体之间社会结构过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族群内部,人们通过交换来巩固和建立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团结,愉快的接受礼物和及时的回报礼物被认为是族群内部成员所必须遵守的义务性规则.不等价交换是一种,更普遍,更古老的交换模式.而等价交换,商品交换,是一种在特定场合,特殊形式的交换形式.后现代时期的交换理论:作为交往的交换.心理文化学对人类交换的看法,与莫斯关于"前现代"的交换理论以及最新的"后现代"交换理论相一致.它将交换看作是人交往的一种方式."锚定"的理论较好地描述了价格形成的机理:在现实世界中人们确定的价值往往不是围绕理性的交换价值上下浮动的,而是像抛锚那样将交换价值选定在某个有意义的点上.(意义价值)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下的以人为本的新经济,特别是其中的个性化生产和个性化定价实践,直接动摇着商品等价交换原则的基础.相对于交换价值,意义价值代表着人性的更高的感性的一面,这种新的交换原则的特点,是以意义价值相等为等价原则.意义价值相等时,交换价值可以不等.等意义交换在后现代经济中理解为交往.作为交往的交换,是不等价交换.交往和交换的区别:1.交往是主体的交流,交换是客体的交流;2.商品交换是等价交换,表现为货物等价而情感不等价(商品交换,是符号交换;一定要过滤掉人情等非货币化因素.交往主体屏蔽一切非符号特征,只进行客体(产品、服务)的一般等价交换.交往交换,是象征交换.是交换物所象征的意义,所以也是一种意义相等的交换.);3.前现代与后现代的产品交换,都具有与语言交换同样的特征.这种交流,与符号交换特点相反,不是抽象价值交换,而是获得具体意义的交换,物的关系结束后,人的关系还在;4.交往对象的广泛性与多样性.人际交往的具体对象可以是任何事物,即一方可"出售"所有形式的事物,另一方可以用所有形式的事物进行"支付",只要这些事物含有对方所需要的使用价值.3.1需要的概念人的需要分为: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人需要的本质)需要的三个层次:需要是一种缺乏状态;需要是由缺乏状态引起的主体自动平衡倾向;需要是伴随主体自动平衡倾向的择取倾向。
提出应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学者是()。
•A、吴泽霖•B、顾颉刚•C、费孝通•D、吴文藻我的答案:C提出“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
”的人是()。
•A、柏拉图•B、卢梭•C、亚里士多德•D、孟德斯鸠我的答案:B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尊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及个性是我们及异文化交流的准则之一。
()我的答案:√科学家已经掌握了关于人类的行为心理的知识。
()我的答案:×《菊及刀》是一本关于()国民性研究的学术著作。
()•A、中国•B、日本•C、韩国•D、印度我的答案:B文化及人格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布厄迪•B、马林诺夫斯基•C、博厄斯•D、弗雷泽我的答案:C国民性研究的初始目的带有很强的政治性。
()我的答案:√《菊花及刀》属于社会学倾向的研究著作。
()我的答案:×心理人类学的研究范畴是()。
•A、儿童的社会化问题•B、知觉和认知的文化差异•C、人格及文化的关系•D、以上都是我的答案:D大英百科上关于文化的定义,是由()提出的。
•A、博厄斯•B、列维斯特劳斯•C、埃杜阿德比.泰勒•D、摩尔根我的答案:C人的身体进化过程也人类学的研究内容之一。
()我的答案:√世界上各种族群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差异。
()我的答案:×以下不属于文明的物质造物的是()。
•A、机械•B、运河•C、社团•D、道路我的答案:C下列关于公文俊平的文化及文明的定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认为文化是一种复合体•B、认为文化是一种制造、传达、保存和处理信息的系统•C、文明是由人类创造的•D、文化是文明的表现形式我的答案:D公文俊平及泰勒都认为,文化即文明,文明即文化。
()我的答案:×以下不属于文明造物的是()。
•A、物质造物•B、社会造物•C、观念造物•D、情感造物我的答案:D对于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茶文化优于咖啡文化•B、文化可分优劣•C、文化具有相对性•D、应该用进化论的观点看待文化我的答案:C心理文化研究的原则是()。
1.1心理、行为与文化绪论1、【单选题】谁提出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A、孟子B、孔子C、王守仁D、老子我的答案:D2、【单选题】马克斯·韦伯曾说过“具有惊叹世界多样性的能力,是探索世界意义的前提”,表现了()。
A、我们应该了解“异文化”B、我们应该从文化视角研究国际关系C、用一种新的视角观察世界,看待世界D、探索人类行为的心理逻辑我的答案:C3、【多选题】《心理、行为与文化》的课程特点是()。
A、从文化和心理两个方面研究人的行为B、比较文化的视野C、采用的是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D、以几个小规模的文明社会为背景我的答案:AB4、【判断题】《心理、行为与文化》这门课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
()我的答案:√5、【判断题】学习《心理、行为与文化》的目的之一也是培养我们自己对人类多元本质的容忍度。
()我的答案:√2.1心理文化学的发展脉络1、【单选题】心理文化学的发展经历的第一个阶段是()。
A、心理人类学B、文化与人格学派C、哥伦比亚讲座派D、国民性研究我的答案:B2、【单选题】在二战时期,最具有国民性研究的作品是()。
A、《社会化研究领域指南》B、《种族:科学与政治》C、《菊花与刀》D、《美国梦的挑战》我的答案:C3、【单选题】从许烺光的作品()出版后,心理文化学进入到“心理人类学”阶段。
A、《文化模式》B、《种族:科学与政治》C、《文化人类学新论》D、《心理人类学》我的答案:D4、【多选题】哥伦比亚讲座派的代表人物有()。
A、林顿B、博厄斯C、卡迪那D、克拉克洪我的答案:ACD5、【多选题】心理人类学主要研究那些内容?()A、儿童社会化B、知觉和认知C、文化与人格D、心理健康我的答案:ABCD6、【判断题】以博厄斯为代表文化学派认为人的文化进化和人的种群有关系。
()我的答案:X7、【判断题】文化与人格学派是人后天接触到的各种训练决定了人的性格和这个族群的文化性格。
()我的答案:√8、【判断题】《菊花与刀》是一位日本作家描写日本人的文化性格的作品。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分)1人存在的社会文化属性的最小单位是()。
(1.0分)1.0 分A、基本人格状态B、基本情感状态C、基本人际状态D、基本心理状态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2大英百科上关于文化的定义,是由()提出的。
(1.0分)0.0分A、博厄斯B、列维斯特劳斯C、埃杜阿德比.泰勒D、摩尔根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A3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1.0分)0.0 分A、安全上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情感和归属的需要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B4下列关于公文俊平的文化与文明的定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1.0分)0.0 分A、认为文化是一种复合体B、认为文化是一种制造、传达、保存和处理信息的系统C、文明是由人类创造的D、文化是文明的表现形式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C5弗洛伊德提出的“奥狄浦斯情结”指的是()。
(1.0分)1.0分A、自恋情结B、恋父情结C、恋母情结D、恋兄情结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6中国社会占优势地位的交换模式是下面哪一项?()(1.0分)0.0分A、雇佣型交换B、交易型交换C、信用借贷型交换D、单惠型交换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B7《论美国的民主》一书的作者是()。
(1.0分)0.0分A、哈耶克B、卡尔.马克思C、萨特D、托克维尔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B8心理文化学派认为,()是人类人生中最重要的集团。
(1.0分)0.0分A、自由结社B、亲属体系D、次级集团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A9《菊与刀》是一本关于()国民性研究的学术著作。
()(1.0分)1.0 分A、中国B、日本C、韩国D、印度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10亲属原则的特点不包括()。
(1.0分)0.0分A、自动性B、血缘或拟血缘性C、包容性D、差序性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A11关于莫斯所描述的图景,说法不正确的是()。
(1.0分)0.0分A、回报礼物不是族群内部成员所必须遵守的义务性规则B、在族群内部,人们通过的交换来巩固和建立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团结C、礼物作为一种社会一体化的纽带被呈现出来D、礼物的交换是群体内部及群体之间社会结构过程的一个重要内容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C12构成现代交换理论的核心命题不包括()。
心理行为与文化心理、行为与文化是三个相互关联的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行为和思维的基础。
心理是指人类的心灵活动和思维过程,包括感知、思考、情感和意识等方面;行为是指人类在特定环境下的动作和反应;而文化是社会集体的信仰、价值观、传统和习俗的总和。
本文将探讨心理、行为与文化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首先,心理、行为与文化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作用。
心理是人类内心的表现,其中包括认知、情感和意识等方面。
文化则是社会集体的共同信仰和价值观,它会塑造人们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和行为模式。
例如,在一些文化中,女性被要求更加温柔和顺从,所以心理上可能更加注重他人的反馈和期望,从而影响了她们的行为。
另外,人们的行为也会受到文化的影响。
例如,一些文化中禁止食用特定食物,人们在意识到这种文化规定后就会避免食用这些食物,从而改变了他们的行为。
其次,心理、行为与文化相互作用对个体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会受到所处文化的影响。
例如,在集体主义的文化中,人们更加注重集体的利益,更愿意为集体做出牺牲;而在个体主义的文化中,人们更加注重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这些文化价值会塑造个体的心理和行为。
此外,人们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情感的表达和处理方式也会有所差异。
例如,在一些亚洲文化中,人们更加内敛和避免过分表露情感;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更加开放和直接表达情感。
最后,心理、行为与文化相互作用也对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和运行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
例如,在一些富裕的社会中,人们更加注重个人追求和利益,这可能导致社会的竞争和分化。
而在一些弱势社会中,人们更加注重集体的利益和合作,这可能导致社会的团结和凝聚力。
文化的传承和变迁也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一些文化价值和传统可能阻碍社会的进步和创新,而一些文化的变迁和融合则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总之,心理、行为与文化是紧密相连的概念,它们相互作用并共同构成了人类行为和思维的基础。
1心理、行为与文化绪论1。
A、为研究国际关系提供文化视角B、了解“异文化"C、探索人类行为的心理逻辑D、具备看穿他人想法的能力2提出“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
"的人是().A、柏拉图B、卢梭C、亚里士多德D、孟德斯鸠3(×)4提出应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学者是().A、吴泽霖B、顾颉刚C、费孝通D、吴文藻5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尊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与个性是我们与异文化交流的准则之一.(√)2.1心理文化学:源流、原则与心理文化学的发展脉络1文化与人格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布厄迪B、马林诺夫斯基C、博厄斯D、弗雷泽2《菊与刀》是一本关于()国民性研究的学术著作。
A、中国B、日本C、韩国D、印度3()。
A、受精神分析学派影响较大B、是心理学与社会学的结合C、认为青年的反抗性是一种文化现象D、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先天决定的4国民性研究的初始目的带有很强的政治性.(√)5《菊花与刀》属于社会学倾向的研究著作。
(×)2。
2心理文化学视角与文化的定义1心理人类学的研究范畴是()。
A、儿童的社会化问题B、知觉和认知的文化差异C、人格与文化的关系D、以上都是2人类学中,功能学派的创始人是()。
A、费孝通B、许烺光C、马林诺夫斯基D、鸟居龙藏3(×)4人的身体进化过程也人类学的研究内容之一。
(√)5大英百科上关于文化的定义,是由()提出的.A、博厄斯B、列维斯特劳斯C、埃杜阿德比。
泰勒D、摩尔根2.3文化与文明1下列关于公文俊平的文化与文明的定义)。
A、认为文化是一种复合体B、认为文化是一种制造、传达、保存和处理信息的系统C、文明是由人类创造的D、文化是文明的表现形式2().A、物质造物B、社会造物C、观念造物D、情感造物3。
A、机械B、运河C、社团D、道路4公文俊平与泰勒都认为,文化即文明,文明即文化。
(×)5语言和宗教都属于文明的观念造物。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中国传统家庭中夫妻关系受贬斥以及蓄妾制度与父子关系的哪项属性有关?()(1.0 分)1.0 分200972138 C001. 00A、权威性B、包容性C、非性爱性D、连续性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2弗洛伊德提出的“奥狄浦斯情结”指的是()。
(1.0 分)1.0 分200972138 C001. 00A、自恋情结B、恋父情结C、恋母情结D、恋兄情结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1.0 分)1.0 分200972138 D001. 00A、主要次级集团的缔结原理对人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B、中国历史上非亲属自然性团体缺乏活力C、“桃园结义”体现的是拟亲属集团D、中国人脱离宗族集团跟其他次级集团接触时就不再受原宗族集团的缔结原理影响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4关于印度教徒的交换,说法不正确的是()。
(1.0 分)1.0 分200972138 D001. 00A、印度教徒的交换是不平衡的B、印度教徒的交换是“单惠型”交换C、印度人交换与“阶序人”这种基本人际状态相联系D、印度教徒的交换的不平衡状态最终也会走向平衡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5以下属于不拟亲属关系的是()。
(1.0 分)1.0 分200972138 C001. 00A、结拜姐妹B、干爹与干儿子C、夫妻D、拜把子兄弟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6关于交往或交换,不正确的是()。
(1.0 分)1.0 分200972138 C001. 00A、交往是主体的交流,交换是客体的交流B、商品交换是等价交换C、商品交换是符号交换,包括了人情等非货币化因素D、作为交往的交换,是不等价交换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7构成亲密的社会关系与文化的要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1.0 分)1.0 分200972138 C001. 00A、亲密之人B、心爱之物C、求知之心D、执著之念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8印度教社会的主要次级集团缔结原理是()。
(1.0 分)1.0 分200972138 D001. 00A、“缘-约”原理B、亲属原理C、契约原理D、阶序原理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9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1.0 分)1.0 分200972138 D001. 00A、连带感是宗族中个人向上奋斗的重要心理动力B、连带感是一种对荣誉和责任的分担C、宗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得离开宗族集团的人,都有一种回归宗族集团的倾向D、一般宗族中的人没有明确的定位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10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一般性交往,指的是()。
(1.0 分)1.0 分200972138 C001. 00A、情感性交往B、生物性交往C、社会性交往D、利益性交往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11《论美国的民主》一书的作者是()。
(1.0 分)1.0 分200972138 D001. 00A、哈耶克B、卡尔.马克思C、萨特D、托克维尔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12对自己情绪感受的认识、调节和自我评价,指的是以下哪种基本人际状态维度?()(1.0 分)1.0 分200972138 C001. 00A、交换B、集团C、自我认知D、情感控制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13价值命题的含义是()。
(1.0 分)1.0 分200972138 B001. 00A、相同的刺激可能会带来相同或相似性行为B、如果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那么,他就越有可能重复同样的行动C、某人重复获得相同奖赏的次数愈多,那么,这一奖赏对该人(或团体)的价值就愈小D、某种行为具有很强的溢出效应,人就会倾向于重复此行为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答案解析:14中国宗族的变化不包括以下哪项?()(1.0 分)0.0 分200972138 B001. 00A、1949 的土地革命摧毁了宗族制度的物质基础B、农业合作化组织冲淡了宗族组织的作用C、阶级意识削弱了宗族的连带感D、农村宗族组织向城市转移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B答案解析:15传统的师徒关系是以下哪种关系的延伸?()(1.0 分)1.0 分200972138 D001. 00A、夫妻关系B、兄弟关系C、母子关系D、父子关系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1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0 分)1.0 分200972138 A001. 00A、交换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是不同的,付出与回报存在时间差B、助人为乐是没有缘由的,不属于价值交换范畴C、非地位低的人与地位低的人不可以进行交换D、用钱换取别人的忠诚体现的是眼前价值与未来价值的转换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答案解析:17霍曼斯现代交换理论中,其命题的缺陷不包括()。
(1.0 分)1.0 分200972138 D001. 00A、预设每个人都是自利的B、忽视社会变量C、排除了情感因素D、强调了文化力量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18以下哪项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 ()(1.0 分)1.0 分200972138 C001. 00A、文化B、习俗C、宗教D、知识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19提出“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
”的人是()。
(1.0 分)1.0 分200972138 B001. 00A、柏拉图B、卢梭C、亚里士多德D、孟德斯鸠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答案解析:20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文化的社会造物的是()。
(1.0 分)1.0 分200972138 B001. 00A、制度B、知识C、法律D、伦理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答案解析:21PSH 模型中的第二层和第三层的最大区别是下面哪一项?()(1.0 分)1.0 分200972138 B001. 00A、意识的表达B、情感的投注C、文化的规范D、法律的制约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答案解析:22中国社会交往具有零距离化倾向,这种交往关系的极致表现是()。
(1.0 分)1.0 分200972138 C001. 00A、互帮互助B、信赖友爱C、不分彼此D、讲求义气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23契约原理的特点不包括()。
(1.0 分)1.0 分200972138 D001. 00A、实用性B、可计算性C、高度的选择意志D、基于信任与依赖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24以下不属于“欲望”的特点是一项是()。
(1.0 分)1.0 分200972138 C001. 00A、欲望常指向某种具体的东西B、欲望通常是显性的C、欲望是一种缺乏状态D、欲望通常很难被完全满足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25以下不属于文明造物的是()。
(1.0 分)1.0 分200972138 D001. 00A、物质造物B、社会造物C、观念造物D、情感造物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26“一定的文化系统是人们适应不同环境的产物” 一句, 体现了心理文化研究的哪项原则? () (1.0 分)1.0 分200972138 C001. 00A、普遍性原则B、整体性原则C、相对性原则D、关联性原则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27日本人的主要次级集团“家元”的缔结原理是下面哪一项?()(1.0 分)1.0 分200972138 A001. 00A、“缘-约”原理B、亲属原理C、契约原理D、阶序原理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答案解析:28在“极致个人”的基本人际状态中,亲属体系的主轴是()。
(1.0 分)1.0 分200972138 C001. 00A、父子关系B、兄弟关系C、夫妻关系D、母子关系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29根据许氏假设,传统中国家庭是以()为主轴的。
(1.0 分)1.0 分200972138 A001. 00A、父子关系B、母子关系C、夫妻关系D、兄弟关系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答案解析:30以下哪种关系是最典型的单恵型交换?()(1.0 分)1.0 分200972138 C001. 00A、夫妻关系B、父子关系C、人神关系D、朋友关系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31下列关于公文俊平的文化与文明的定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1.0 分)0.0 分200972138 A001. 00A、认为文化是一种复合体B、认为文化是一种制造、传达、保存和处理信息的系统C、文明是由人类创造的D、文化是文明的表现形式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A答案解析:32美国的马丁路德金日是每年的()。
(1.0 分)1.0 分200972138 D001. 00A、42381B、42386C、42384D、1 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一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33下面哪一项不是信用借贷型交换的特点?()(1.0 分)1.0 分200972138 D001. 00A、交换行为一般不重复出现B、交换行为是附带感情的C、交换者之间的关系并不因为交换过程的完结而完结D、交换过程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34关于人类心理,下列说法不不正确的是()。
(1.0 分)1.0 分200972138 D001. 00A、人类心理带有较强的主观性B、人类心理收文化影响较大C、目前尚无有效手段来完全呈现人类心理活动D、人类的内心想法和外部行动都保持高度一致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35对 PSH 模型中的远离的社会与文化层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1.0 分)0.0 分200972138 C001. 00A、是紧贴着外部世界的一层B、这一层的人和物与实际生活没有功能上的联系C、是 PSH 模型的第一层D、我们对这一层的人和物有情感的投注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36中国人的基本人际状态是()。
(1.0 分)1.0 分200972138 A001. 00A、伦人B、阶序人C、缘人D、德人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答案解析:37下面哪一项理论较好地描述了价格形成的机理?()(1.0 分)1.0 分200972138 B001. 00A、权衡取舍B、锚定C、供需D、杠杆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答案解析:38中国人的代际之间是以()为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