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糖体(ribosome)
- 格式:ppt
- 大小:310.00 KB
- 文档页数:10
核糖体名词解释核糖体(ribosome)是细胞内的一种细胞器,由蛋白质和RNA组成,主要功能是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其大小约为20-30纳米,是细胞内最大且形态最为复杂的非膜结构。
核糖体由两个亚单位组成,一个大亚单位(large subunit)和一个小亚单位(small subunit),它们在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密切合作。
大亚单位由多个蛋白质和长链RNA组成,小亚单位则由较少的蛋白质和短链RNA组成。
核糖体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翻译过程将mRNA上的信息转化为蛋白质。
当细胞需要合成蛋白质时,mRNA与核糖体结合,核糖体通过扫描mRNA上的密码子(codon)与tRNA上的氨基酸反应,将氨基酸逐个连接起来,形成多肽链。
这个过程被称为翻译(translation),是细胞内的一个重要过程。
核糖体中的RNA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其中包括两种类型的RNA,即核糖体RNA(rRNA)和转运RNA(tRNA)。
rRNA是核糖体中最主要的成分,它能够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并将tRNA上的氨基酸与之配对。
tRNA则将氨基酸从细胞质中转运到核糖体上,供核糖体进行蛋白质的合成。
核糖体的结构非常复杂。
大亚单位和小亚单位之间存在多个交互作用,这些作用保持着核糖体的结构的稳定性。
核糖体还有多个结合位点,可以与mRNA、tRNA和其他辅助因子结合。
这些结合位点的存在可以使核糖体与其他蛋白质和RNA相互作用,进一步调控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核糖体在细胞内广泛存在,位于细胞质内的核糖体与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具有一定的区别。
在真核细胞中,核糖体通常存在于细胞质中的缝隙区域,被称为核糖体基质(ribosome matrix)。
总的来说,核糖体是细胞中非常重要的细胞器之一,它通过参与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
核糖体的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它的研究对于解析细胞生命活动的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九章核糖体(ribosome)主要内容:第一节核糖体的类型与结构第二节多聚核糖体与蛋白质的合成第一节核糖体的类型与结构一、核糖体的功能: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其唯一的功能是按照mRNA的指令由氨基酸高效且精确地合成多肽链。
二、核糖体的形状、分布与化学组成1、形状:颗粒状结构,没有膜结构包围;2、分布:真核细胞、原核细胞以及叶绿体和线粒体;3、化学成分:rRNA 60%,位于内部;r蛋白质40%,位于表面Ribosome is extremely small grain-like organelle that provides the sites for protein synthesisRibosomes are located on the endoplasmic reticulum (ER) of eukaryotic cells, and are made of proteins and a special type of RNA, ribosomal RNA. They receive messenger RNA (copied from the DNA) and amino acids, and ‘translate’ the messenger RNA by using its chemically coded instructions to link amino acids in a specific order, to make a strand of a particular protein.三、基本类型与成分1、基本类型1)70S的核糖体: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2)80S的核糖体:真核细胞中2、主要成分1)r蛋白质:40%,核糖体表面2)rRNA:60%,,核糖体内部3、结构组成:核糖体大亚基、核糖体小亚基。
四、核糖体的结构1、结构与功能的分析方法1)离子交换树脂可分离纯化各种r蛋白;2)核糖体中r蛋白与rRNA的结构关系:纯化的r蛋白与纯化的rRNA进行核糖体的重组装的过程中,某些蛋白质必须首先结合到rRNA上,其他蛋白才能装配上去,即表现出现后层次。
核糖体核糖体(Ribosome),细胞器的一种,为椭球形的粒状小体。
在1953年由Ribinson和Broun用电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发现胞质中存在一种颗粒物质。
1955年Palade在动物细胞中也看到同样的颗粒,进一步研究了这些颗粒的化学成份和结构。
1958年Roberts根据化学成份命名为核糖核蛋白体,简称核糖体,又称核蛋白体。
核糖体除哺乳类成熟的红细胞外,一切活细胞(真核细胞、原核细胞)中均有,它是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在快速增殖、分泌功能旺盛的细胞中尤其多。
核糖体的定义核糖体是细胞内一种核糖核蛋白颗粒(ribonucleoprotein particle),主要由RNA和蛋白质构成,其惟一功能是按照mRNA的指令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多肽链,所以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分子机器。
结构核糖体无膜结构,主要由蛋白质(40%)和RNA(60%)构成。
核糖体按沉降系数分为两类,一类(70S)存在于细菌等原核生物中,另一类(80S)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
他们有的漂浮在细胞内,有的结集在一起。
核糖体蛋白构成核糖体的蛋白质。
大肠杆菌核糖体蛋白的初级结构均被确定。
大肠杆菌核糖体的30S亚基含S1—S21共21种蛋白质,50S亚基含L1—L34共34种蛋白质。
这些蛋白质已被全部分离纯化。
分子量约1万到3万。
除S6、L7、L12之外全是碱性蛋白质。
这些蛋白质是免疫学上独立的蛋白质,只有L7、L12显示出相互交叉反应。
已知L7与L12是同一蛋白质,L7的N末端被乙酰化。
已经确定了几种蛋白的一级结构。
机能已经明确的蛋白质如下述:S1:与蛋白质合成的i因子(干扰因子)和Qβ复制酶的亚基Ⅰ为同一物质,可与mRNA 结合;S4:ram(核糖体的双关性ribosomal ambiguity)基因的产物;S5:SPc〔壮观霉素(Spectinomycin)抗性〕基因的产物;S12:str(链霉素抗性)基因的产物;L7、L12:有和多肽链延长因子Tu及G间的相互作用,也有和起始因子和终止因子的相互作用。
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原核细胞是一类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其基本结构相对较为简单,没有真核细胞复杂的细胞器。
原核细胞主要由核糖体、染色体、细胞壁、细胞膜以及质体等组成。
下面将对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1. 核糖体(Ribosome):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场所,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它不仅存在于胞浆中,也可以附着在内质网上。
核糖体分为大、小两个亚基,通过对mRNA的识别和配对,将氨基酸连接成多肽链。
2. 染色体(Chromosome):染色体是原核细胞中基因组的主要组织形式。
虽然原核细胞的基因组相对较小,但它们通常以环形DNA分子的形式存在。
染色体位于细胞核内,其中编码着细胞所需的全部遗传信息。
3. 细胞壁(Cell Wall):细胞壁是原核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位于细胞膜的外层,起到保护细胞和维持形态的作用。
细胞壁主要由多醣类物质组成,如葡聚糖和肽聚糖。
细菌的细胞壁通常由韧性的肽聚糖多糖链组成,而古细菌则由较为特殊的多糖构成。
4. 细胞膜(Cell Membrane):细胞膜是原核细胞内外环境之间的界限,起到物质交换和细胞内外沟通的作用。
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双层组成,其中的磷脂分子具有亲水头部和疏水尾部,形成一个半透性的屏障,控制物质的出入。
5. 质体(Plasmid):质体是原核细胞中的一个小环状DNA分子,它存在于细胞核外的胞浆中。
质体通常不属于细菌的主要染色体,而是一些额外的遗传物质。
质体可自由复制和转移,通过在细菌间传递质体,可以传递特定的基因以适应环境变化。
此外,还有一些结构特征是一些原核细胞所特有的,在不同的种类中会有所差异:1. 菌毛(Pili):菌毛是一些细菌表面的纤毛状突起,主要参与细菌的黏附、性状转移和供体受体结构的形成。
菌毛通常由蛋白质聚集而成,并可通过一些机制快速增长和缩短。
2. 鞭毛(Flagellum):鞭毛是一种些细菌由细胞后端长出的长纤毛,它能够以旋转的方式产生推动力,帮助细菌在液体环境中游动和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