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微电网解决方案[优质ppt]
- 格式:ppt
- 大小:5.66 MB
- 文档页数:8
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一、发电侧解决方案发电侧储能系统分为集中型和分散型,能够改善光伏、风电限发问题,提高经济性;减少瞬时功率变化率,减少电网冲击。
1、风电站储能解决方案储能系统可对现有上网电价较高的风电电站进行改善,解决弃风现象,消除风电随机波动,提高风电电厂电能输出质量,可使风电成为可调度电力,并能参与调峰调频。
·减少弃风,提高经济性。
·平滑输出随机波动,提高电能质量。
·提高功率预测精度,减少电网冲击。
·风电场储能参与辅助服务。
2、火电站联合调频解决方案储能系统具有反应迅速、精度高、调节准确等优点,配合火电站进行联合调频,可弥补火电机组速度慢、精度低、方向错(超调)的调频特性。
·速度快·精度高·调节准3、光伏电站储能解决方案储能系统可对现有上网电价较高的光伏电站进行改善。
解决光伏电站弃光现象,消除光伏随机波动,提高光伏电厂电能输出质量,可使光伏成为可调度电力,并能参与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
·减少弃光,提高经济性·提高功率预测精度,减少电网冲击·平滑功率随机波动,提高电能质量·光伏电站储能参与辅助服务直线母线方案交流母线方案二、电网侧储能解决方案随着新能源大幅接入加剧发电侧不平衡且用户侧日峰谷差和季节峰谷差仍在加剧,电网侧储能作用更加凸显,电网侧储能是辅助服务的有效调节工具并可推动电力市场化和电力现货交易的进程。
1、电网储能解决方案储能系统能够实现调峰调频控制,实时监测负荷波动,快速响应电网调度,提高电网频率稳定性。
储能系统也能够根据电网功率因数变化,动态调整电网无功,减少系统损耗,保障电网可靠运行。
·电力调频调峰·独立参与辅助服务·二次调频、有偿调峰、AVC、旋转备用、冷备用、黑启动2、用户侧解决方案结合光伏和储能系统,可以通过生产一存储一消耗来有效地管理家庭和工商业的能源循环,是未来智慧能源系统重要组成部分。
储能、微网系统解决方案图文储能技术的发展应用是我国“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之一,国家相关部门对储能技术及产业化发展已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鼓励政策,这也将积极引导储能相关研究机构、设备厂商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国内外电力市场的发展建设当中。
微网系统解决方案储能+微网系统全能方案提供商科士达主要提供储能双向变流器,直流变换器,能量管理系统(EMS),电池管理系统(BMS),储能电池等全套解决方案,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科学匹配,在发电侧缓解减排压力,在输配电侧促进电网从功率传输转向电量传输,在用户侧提高供电质量和互动化供电需求,能量管理系统主要解决并涵盖大型集中式储能电站和分布式储能解决方案。
大型集中式储能电站解决方案大规模集中式储能电站主要应用于大型光伏发电、大型风电场、水力发电等,一般容量都在MW级以上,接入10KV(35KV)中高压电网,充当调峰、调频、无功支撑电站,在发电侧有助于新能源平滑输出,有助于解决弃风弃光现象,促进新能源的储存和消纳,在输配电侧可以削峰填谷,提高电能利用率,有助于外通内畅,加快构建多能互补的现代能源储运网络。
工商业分布式储能解决方案广泛用于产业园区、工商业园区、办公楼宇等多种场景,靠近用户侧,以分散点形式接入380V(10KV)配电网,自发自动,余额上网,亦可削峰填谷,配合需求侧管理。
微网(联网型)储能解决方案联网型微网主要用于工商业园区,学校,社区等大电网存在场合,接入用户配电网,通过能量管理系统实现多种可再生能源的互补利用,为用户侧提供高可靠性,高电能质量的绿色能源,具有独立和并网两种解决方案与运行模式,可实现并网点功率控制,无缝切换,削峰填谷,电网支撑,无功补偿,平滑新能源输出等功能。
微网(离网型)储能解决方案独立型微网是一种区域内部建立的发电,输电,配电,用电,储能为一体的完整系统,采用多能互补的方式,利用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柴油发电机,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多种形式组成。
新能源微电网项目的关键技术解决方案2019.10创· 领未来能源目录PART 01 微电网概述PART 02相关政策与标准PART 03微电网关键技术PART 04微电网市场推广与项目实践PART 01微电网概述微电网定义微电网由分布式发电、用电负荷、监控、保护和自动化装置等组成(必要时含储能装置),是一个能够基本实现内部电力电量平衡的小型供用电系统。
微电网分为并网型微电网和独立型微电网。
并网型微电网既可以与外部电网并网运行,也可以独立运行,且以并网运行为主的微电网;独立型微电网不与外部电网连接,电力电量自我平衡。
引自GB/T33589-2017《微电网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微电网的基本特征为清晰合理界定微电网与分布式,微电网与局域网、综合能源,提出了微电网4个基本特征微型清洁自治友好微电网暂行管理办法微电网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微型满足要求满足要求不同用电负荷密度情况中,用电负荷到达20MW ,对应中心城区供电范围为1-5km²;乡村地区为20-200km²。
明确分布式电源为“接入35kV 及以下电压等级,位于用户附近,就地消纳为主的电源”。
包括分布式发电和储能。
电压等级一般在35kV 及以下;系统规模小,系统容量不大于20MW ,通常为兆瓦级及以下。
能源发展坚持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方针,促进能源清洁生产和就地消纳,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提出:微电网电源须以可再生能源为主,或以天然气多联供等能源综合利用为目标的发电型式;并网型微电网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与最大负荷的比值在50%以上,或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在70%以上。
分布式发电是以电源形式与电网连接;微电网是通过并网点与电网进行电量交换,内部含用电负荷设备,具备供需自平衡和黑启动能力;自平衡与黑启动对微电网可靠性提出的要求,鼓励储能装置在微电网中应用,提高微电网自主调控能力;“重要负荷”由微电网运营主体与用电企业在用电协议中自行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