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语文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11
初一语文上册语文试卷答案(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字是“人”字旁?()A. 你B. 他C. 们D. 她2. “春眠不觉晓”的下一句是什么?()A. 处处闻啼鸟B. 夜来风雨声C. 花落知多少D. 独怆然而涕下3. 下列哪个成语是表示“团结一致”的?()A. 破釜沉舟B. 同舟共济C. 一盘散沙D. 独木不成林4.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A. 罗贯中B. 施耐庵C. 吴承恩D. 曹雪芹5. 下列哪个字是“心”字底?()A. 意B. 思C. 念D. 想二、判断题1.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七年级上册试卷语文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不属于形声字?( )A. 桃B. 李C. 橙D. 梨2.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A. 罗贯中B. 施耐庵C. 吴承恩D. 曹雪芹3. 下列哪个词是表示颜色的词语?( )A. 大海B. 蓝天C. 热情D. 高山4.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比喻手法?( )A. 月亮像小船。
B. 他像学生一样学习。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亮。
D. 这个苹果很大。
5. 下列哪个句子是倒装句?( )A. 我昨天去了公园。
B. 去公园,我昨天。
C. 我昨天公园去了。
D. 去了公园,我昨天。
二、判断题1.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杜甫的名句。
( )3.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描述的是春天的景色。
( )4.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论语》。
( )5.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形容桂林的山水美景。
( )三、填空题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唐代诗人______的诗句。
2. 《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_。
3.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比喻了______的宝贵。
4.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强调了______和______的重要性。
5. “满招损,谦受益”意思是______。
四、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2. 请解释“春暖花开”这个成语的意思。
3. 请简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句诗的意境。
4. 请解释“欲速则不达”这个成语的意思。
5. 请简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个成语的来源和含义。
五、应用题1. 请用“山清水秀”这个成语造句。
2. 请用“一箭双雕”这个成语造句。
3. 请用“画龙点睛”这个成语造句。
4. 请用“掩耳盗铃”这个成语造句。
5. 请用“悬梁刺股”这个成语造句。
六、分析题1. 请分析《庐山谣》这首诗的主题和意境。
2. 请分析《醉翁亭记》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和主题。
2024年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在甲骨文中表示“人”?A. 大B. 小C. 人D. 从2. 下列哪个成语与“滥竽充数”意思相近?A. 南辕北辙B. 狐假虎威C. 守株待兔D. 指鹿为马3. 下列哪个词语的意思是“形容说话声音很小”?A. 低声细语B. 高声喧哗C. 大声疾呼D. 轻声细语4. 下列哪个词语的意思是“形容心情愉快”?A. 愁眉苦脸B. 笑逐颜开C. 哭笑不得D. 愁眉不展5. 下列哪个词语的意思是“形容非常想念”?A. 念念不忘B. 念念有词C. 念念不忘D. 念念不忘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是孔子所著的一部书。
()2.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3. “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搭配,通常由四个字组成。
()4. “唐诗”是唐代诗人创作的诗歌总称。
()5. “宋词”是宋代诗人创作的词总称。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句诗出自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句诗出自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句诗出自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4.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句诗出自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句诗出自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四书五经”的概念及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简述“唐诗”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主要特点。
3. 简述“宋词”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主要特点。
4. 简述“成语”在汉语中的地位及其主要特点。
5. 简述“甲骨文”在汉字发展史上的地位及其主要特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根据下列成语的意思,写出相应的句子:(1)守株待兔:__________(2)指鹿为马:__________(3)南辕北辙:__________(4)狐假虎威:__________(5)滥竽充数:__________2. 请根据下列诗句的意思,写出相应的句子:(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初一上册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憧憬(chōng jǐng)倔强(jué jiàng)B. 迸发(bèng fā)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C. 踌躇(chóu chú)蹒跚(pán shān)D. 瞠目结舌(chēng mù jié shé)参差不齐(cān chā bù qí)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增长了见识。
B. 我们一定要改正不良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C. 我们要做到讲究卫生,保持健康。
D. 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3-10. (略,类似结构)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海上生明月,__________。
”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12. 成语“__________”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论枯燥无味,没有新意。
13. “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
” 这句诗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4-15. (略,类似结构)三、阅读理解(共30分)(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文段略)16. 文中“__________”一词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2分)17. 作者通过哪些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3分)18. 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3分)(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文段略)19. 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
(2分)20. 文章通过哪些情节来展示主人公的性格?(3分)21. 本文的主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分)四、作文(共40分)22. 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40分)初一上册语文试题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D2. D 3-10. (略)二、填空题答案11. 天涯共此时 12. 陈词滥调 13. 每逢佳节倍思亲 14-15. (略)三、阅读理解答案(一)课内阅读16. 答案要点:思乡、思念、怀乡等,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不属于汉字六书中的“指事”?A. 上B. 下C. 本D. 未2.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论语》?3. 下列哪个朝代不属于“上古三代”?A. 黄帝B. 颛顼C. 帝喾D. 尧4.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早C. 日D. 月5. 下列哪个字是会意字?A. 林B. 休C. 众D. 莫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是孔子所著的书籍。
()2. 汉字是表音文字。
()3.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4.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出自《史记》。
()5. “一曝十寒”这个成语出自《左传》。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籍,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所编撰,共______篇。
2. 汉字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3.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是指______。
4.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出自《史记》中的______。
5. “一曝十寒”这个成语出自《孟子》中的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论语》的主要内容。
2. 简述汉字的六书。
3. 简述《诗经》的艺术特点。
4. 简述《史记》的作者及主要内容。
5. 简述“一曝十寒”这个成语的含义及出处。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形声字的方法,构造一个字,并解释其意义。
2. 请用会意字的方法,构造一个字,并解释其意义。
3. 请用指事字的方法,构造一个字,并解释其意义。
4. 请用转注字的方法,构造一个字,并解释其意义。
5. 请用假借字的方法,构造一个字,并解释其意义。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含义。
2. 请分析《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首诗的意义。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用楷书书写《论语》中的一句话。
七年级语文上册试卷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6、“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中的“闹”字换成“叫”字好不好为什么(4分)7、“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这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8、从第一段中找出描写小草的质地、色泽和生长旺盛的词语。
(3分)A、描写质地的:B、描写色泽的:C、描写生长旺盛的:9、第二段有一处是作者展开的想象。
请摘抄下来,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13分)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大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关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10、给这段话写一个标题。
(2分)11、本段围绕哪个字描绘雪后山景写景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请找出标志方位的词语。
(4分)12、赏析“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3分)13、本语段中“秀气”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10分)①济南与青岛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个设若比作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一个便应当是摩登的少女。
可是这两处不无相似之点。
拿气候说吧,济南的夏天可以热死人,而青岛是有名的避暑所在;冬天,济南也比青岛冷。
但是,两地的春秋颇有点相同。
济南到春天多风,青岛也是这样;济南的秋天是长而晴美,青岛亦然。
2024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模拟试卷及答案(各版本)(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沉默(mò)B. 担忧(dān)C. 倔强(jiàng)D. 理睬(cǎi)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眺望B. 萌发C. 豁达D. 谛听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你知道,这道题怎么做吗?”小明问我。
B. “你知道,这道题怎么做吗?”小明问我。
C. “你知道,这道题怎么做吗?”小明问我。
D. “你知道,这道题怎么做吗?”小明问我。
4. 下列词语中,不是比喻的一项是()。
A. 老黄牛B. 铁公鸡C. 狗腿子D. 猫头鹰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有小说、散文和诗歌。
B. 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有小说、散文和诗歌。
C. 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有小说、散文和诗歌。
D. 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有小说、散文和诗歌。
6. 下列句子中,表达最准确的一项是()。
A. 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感兴趣。
B. 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感兴趣。
C. 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感兴趣。
D. 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感兴趣。
7. 下列词语中,感情色彩相同的一项是()。
A. 赞美B. 责备C. 嘲笑D. 嘲笑8.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风轻轻地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B. 风轻轻地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C. 风轻轻地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D. 风轻轻地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9.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叠词的一项是()。
A. 哗啦啦B. 悄悄地C. 慢慢地D. 快快地10.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有小说、散文和诗歌。
B. 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有小说、散文和诗歌。
C. 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有小说、散文和诗歌。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0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酝酿(niàng)黄晕(yùn)棱镜(líng)咄咄逼人(duō)B.贮蓄(zhù)静谧(mì)吝啬(lìn)高邈深远(miǎo)C.粗犷(kuàng)澄清(chéng)着落(zhuó)淅淅沥沥(xī)D.莅临(wèi)草垛(duò)竦峙(zhì)山岛竦峙(sǒng)答案: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A.喉咙朗润潦亮呼朋引伴B.烘托静默键壮花枝招展C.宽敞风筝胳膊抖擞精神D.娇媚缭亮空灵繁花嫩叶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春天来了,大地万象更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B.他的演讲咄咄逼人,赢得了阵阵掌声。
C.秋天到了,果园里果实累累,让人垂涎欲滴。
D.他做事认真负责,总是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项任务。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B.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C.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D.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答案:D5.古诗文默写。
(8 分)(1)水何澹澹,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2)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4)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5)《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思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亘古(gèn)默契(qì)哺育(bǔ)鲜为人知(xiǎn) B. 咳嗽(sòu)筹集(chóu)嫉妒(jì)诲人不倦(huì) C. 踱步(duó)哽咽(yàn)祈祷(dǎo)忍俊不禁(jīn) D. 赫然(hè)卓越(zhuō)归省(x ǐng)参差不齐(chē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建树浩瀚鞠躬尽萃眼花缭乱 B. 慷慨篡改骇人听闻轻飞曼舞 C. 柑橘荒谬不可思议跌宕起伏 D. 赃物赋予临摩书法首当其冲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我们应该培养从文章中提取信息的本领,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B. 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C. 在科技创造中,好奇心和想象力相辅相成,没有好奇心就没有想象力。
D. 操场上彩旗猎猎,各国运动员代表队各就各位,等待比赛的开始。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是否注重生活中的细节,决定着一个人的成材。
B. 由于这些原因,他决定立即采取行动应对这一局面。
C. 建立目标并努力实现,是激发学习潜能的最有效的途径。
D. 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让它继续发扬光大。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有梨树。
B. “这是怎么回事呢?”他边犯愁边想,“得请气象专家解释一下”。
C. 这正如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中所说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乐的”。
D. 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都是我从小就很喜爱的。
二、非选择题6、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6分)1.下面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A.澄澈(chéng)呻吟(yín) 怂恿(sǒng) 拈轻怕重(niān)B.坍塌(dān) 干涸(hé) 缥缈(miǎo) 哄堂大笑(hōng)C.鄙薄(bǐ) 蓦然(mù) 蹒跚(pán) 惊慌失措(cuò)D.褴褛(lán) 蜷伏(juán) 倏地(shū) 神采奕奕(yì)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徘徊荫蔽恍然大悟疲惫不堪B.沐浴倜傥花团锦簇截然不同C.拆散拼凑油然而生不求甚解D.唯恐抖擞美不胜收自做主张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改正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将“努力”与“随时”调换位置)B.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
(删掉“具体”)C.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应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传统。
(将“传统”改为“作用”) D.经过共同努力,使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删掉“使”)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呐喊》。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B.《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十八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C.《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字孔明,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诫子书》是诸葛亮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
5.请你依照下面名言的形式,仿写一个句子。
(2分)名言: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
仿写:一本书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古诗文默写。
七年级上册语文一二三单元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酝酿(niàng)应和(hè)黄晕(yūn)窠巢(kē)B. 吝啬(lìn)棱镜(líng)静谧(mì)高邈(miǎo)C. 菜畦(qí)碣石(jié)干涩(sè)竦峙(zhì)D. 贮蓄(chǔ)粗犷(guǎng)莅临(lì)淅淅沥沥(xī)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 朗润烘托决别翻来覆去。
B. 健壮宽敞镶嵌花枝招展。
C. 瘫痪暴怒锤打喜出忘外。
D. 分歧取决遮蔽爆怒无常。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他说话总是咄咄逼人,让人很不舒服。
B. 春天到了,公园里的花朵花枝招展,吸引了许多游客。
C. 他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D. 小明在课堂上翻来覆去,不认真听讲。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 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D. 我们要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二)古诗文默写(每题2分,共10分)(三)综合性学习(5分)在“有朋自远方来”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 请写出一句关于友情的诗句:______,______。
(2分)2. 如果你要向朋友推荐一本好书,你会推荐什么书?并说明理由。
(3分)二、阅读理解(40分)“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七年级上册语文试题及答案七年级上册语文试题及答案导语:通过试题,大家可以了解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为日后学习提供指导。
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试题及答案,供各位参考。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抛下(pōu)豌豆(wān)凝视(níng)枯竭(hé)B、屏息(píng)卖弄(lòng)玷污(diàn)头晕目眩(xuàn)C、洗耳恭听(gōng)澄清(chéng)应和(hè)雏形(chú)D、贮蓄(zhù)刹那间(shà)忍俊不禁(jīn)栖息(xī)2.下列短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 行影不离昂然挺立爱慕虚荣头晕目眩B. 无可奈何极力挣扎独具慧眼忘乎其形C. 宽洪大量走投无路一模一样廋骨嶙峋D. 秋风潇瑟哄堂大笑思前想后盘虬卧龙3、下列句子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词是()(2分)①我决定___________ 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②月亮出来了,冷冷地,我不禁打了个__________ 。
③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_________ 地铺着。
A.委屈寒颤随意 B.委曲冷颤随便C.委屈寒颤随便 D.委曲冷颤随意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尽管遭遇厄运是坏事,因为可以锻炼人的意志。
B、今天班干部都来参加劳动了,只有文艺委员请假了。
C、她的家乡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
D、只有不向命运低头的人,才是最勇敢的人。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B、刚满十二岁,我就步入了“考试”这块冷漠的领地。
C、就是下点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D、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
6、填空。
(10分)(1)神龟虽寿,犹有竟时,_______________,终为土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套测试卷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部编版中学生七年级试卷。
全套试卷共8份(附答案)。
试卷内容如下:1. 第一单元使用2. 第二单元使用3. 第三单元使用4. 第四单元使用5. 第五单元使用6. 第六单元使用7. 期中检测卷8. 期末检测卷第一单元测试卷七年级·语文上(R版)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酝酿(liàng)发髻迫不急待稀稀疏疏B.应和(hè)宽敞淅淅沥沥小心翼翼C.粗犷(kuàng)信服分岐烘托D.黄晕(yūn)霎时决别喜出忘外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次春游,一出发他们就各得其所,一点统一行动意思也没有。
B.森林公园里到处都是呼朋引伴的游人。
C.当听到外国报道夸奖中国时,身为中国人的我,自豪感和自信心油然而生。
D.冬天来了,那些曾经在繁花嫩叶中卖弄着喉咙的鸟儿,而今不知道藏至何处了。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期以来,多家博物馆积极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代表性见证物保存和征集工作。
B.是否爱国是检验一个人品格高尚与否的试金石,也是评价一个人道德情操的重要标准。
C.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火灾中,大约有三百多户家庭遭遇了重大经济损失。
D.为了发展数字经济,使得市政府决定与国家信息中心合作共同举办博览会。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但总体来说庐山给我的印象同泰山和黄山迥然不同。
②庐山千姿百态,很难用一个字或者几个字来概括。
③目光所到之处总是绿,绿,绿,几乎看不到任何别的颜色,是一片浓绿的天地,一片浓绿的大洋。
④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我也想用两个字来概括庐山:秀润。
⑤在这里,不管是远山,还是近岭,无不长满了松柏,杉树更是特别郁郁葱葱,尖尖的树顶直刺云间。
A.④⑤①③②B.②①⑤③④C.④①⑤②③D.②⑤③④①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新生的猫,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七年级上册月考试卷2024年语文一、积累与运用(25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确凿(záo)菜畦(qí)倜傥(tì tǎng)栅栏(zhà)B. 秕谷(bǐ)脑髓(suí)蝉蜕(tuì)攒成(cuán)C. 盔甲(kuī)锡箔(bó)桑椹(shèn)斑蝥(máo)D. 觅食(mì)宿儒(sù)狗窦(dòu)鉴赏(jiàn)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人迹罕至人声鼎沸来势汹汹荒草凄凄。
B. 九曲连环万丈狂澜亦复如是锋芒必露。
C. 当之无愧可歌可泣鞠躬尽瘁妇孺皆知。
D. 家喻户晓锲而不舍一返既往义愤填膺。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他自小家庭破裂,早早辍学,浪迹四方,以偷窃为生,练就了一手扒窃的本事,成了当之无愧的“神偷手”。
(此处“当之无愧”使用错误,含贬义语境)B. 听到这个消息,他怒不可遏,立即冲了出去。
C. 这座古建筑保存得相当完好,简直是巧夺天工。
D. 他平时学习刻苦认真,这次期中考试取得好成绩是不言而喻的。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出现在我眼前。
C. 我们要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D. 为了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一定要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
5. 默写填空。
(10分)6. 名著阅读。
(3分)二、阅读理解(45分)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 默写。
(1) 《天净沙·秋思》中, 直接抒发游子悲怆心理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逆境中的友人送去温暖。
(3) 《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 《观沧海》中最能反映诗人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 完成(1) ~(4) 题。
【甲】有一天谈到这里, 她便说道, “母亲的钱, 你拿来用就是了, 还不就是你的么? ”我说母亲没有钱, 她就说可以拿首shì 去______; 我说没有首shì, 她却道, “也许你没有留心。
到大厨的抽屉4里, 角角落落去寻去, 总可以______一点珠子这类东西……。
”【乙】“哥儿, 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
“明天是正月初一, 清早一______眼睛, 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 ‘阿妈, 恭喜恭喜! ’记得么? 你要记着, 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
不许说别的话! 说过之后, 还得吃一点福jú。
”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 “那么, 一年到头, 顺顺流流……。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 分)抽屉( ) 郑重( ) 首shì( ) 福jú( )(2) 依次填入文段中横线处的词语, 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收藏寻出闭上B. 变卖寻出睁开C. 收藏扫出闭上D. 变卖扫出睁开(3) 【甲】【乙】两段文字均选自《__________》, 【甲】文段中的“她”指的是__________ (人名)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部编版)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菜畦(wā)桑椹(zhēn)斑蝥(máo)B. 蝉蜕(tuì)盔甲(kuī)攒成(cuán)C. 脑髓(suǐ)收敛(liǎn)秕谷(bǐ)D. 臃肿(yōng)鉴赏(jiàn)倜傥(tì tǎng)答案: D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 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我们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C. 在“经典咏流传”的吟诵声中,使我更加领会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D. 我们必须及时纠正并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
答案: B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表现父子之间相爱相怜的散文。
B. 《藤野先生》是鲁迅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选自《呐喊》。
C.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选自《朝花夕拾》。
D. 《美丽的颜色》是居里夫人的女儿艾芙·居里所写的传记文章,记叙了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炼制镭的艰辛与快乐。
答案: B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走进九寨沟,人们往往被那里的珍禽异兽所陶醉,流连忘返。
B. 蜿蜒的古道,马嘶驼吟,草木葱茏,清风徐来,简直让人心旷神怡。
C.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D. 节日的广场上人山人海,张灯结彩,大家纷纷驻足观赏,拍照留念。
答案: A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B. 他是一个计算机专家,我们初学计算机的人要虚心向他请教,不耻下问。
语文初一上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蹒跚(pán)踌躇(chú)踽踽独行(jǔ)B. 踌躇(chú)蹒跚(pán)踽踽独行(jǔ)C. 蹒跚(pán)踌躇(chú)踽踽独行(jù)D. 踌躇(chú)蹒跚(pán)踽踽独行(jù)2.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中的“长安”指的是()A. 现在的西安B. 古都洛阳C. 古都北京D. 古都南京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A. 李白的《静夜思》B.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C. 杜甫的《春望》D.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同学们在老师的鼓励下,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C.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是乐于助人。
D. 为了防止此类事故不再发生,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A.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B. 孟浩然的《春晓》C. 杜甫的《春夜喜雨》D.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6.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A.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B. 李白的《赠汪伦》C. 杜甫的《春望》D. 苏轼的《水调歌头》7.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A.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B. 杜甫的《望岳》C. 李白的《将进酒》D. 苏轼的《题西林壁》8.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出自()A. 杜甫的《登高》B. 王维的《山居秋暝》C.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D. 杜牧的《山行》9.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A. 杜甫的《春望》B. 王维的《相思》C.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D.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10.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A. 李白的《静夜思》B.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C. 王维的《相思》D. 苏轼的《水调歌头》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宋代诗人______的《游山西村》。
初一上册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各项中对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伫(zhù)立酝酿(rǎng)枯涸(hé) 骇(hài)人听闻B.附和(hè) 落难(nàn) 看(kān)护忍俊不禁(jìn)C.诱(yòu)惑雏(chú)形收敛(liǎn)猝(zhú)然长逝D.玷(diàn)污泯(mǐn)灭宽恕(shù) 苦心孤诣(yì)2.下列语境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B.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私语。
(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C.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形容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翼翼,谨慎、严肃)D.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形容言语、动作有意思)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为了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央电视台举行了一台隆重的节目。
B. 巴金老人的一生,是坚定不移地追求光明、追求真理的一生。
C. 兰州市文明办、城管局、绿化委联合开展、策划的“我给金城添抹绿”大型爱心志愿活动,得到了市民很多的响应。
D.在韩国学生赵承熙制造了校园枪击惨案后,立即受到世界各大媒体的关注。
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创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B.某些部门稍一放松,那些制假造假的地下工厂又如雨后春笋一般兴旺起来。
C.我们班的语文科代表学写散文一举便成功,他已在校刊上发表了好几篇散文,真是妙手偶得啊!D.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根深蒂固的人,都看不见这种有奇特功能的衣服。
5、周日到了,同学张力到你家一起写作业。
作业完成后,张力提议到附近的网吧去打电子游戏。
他说反正作业也写完了,就对父母声称到外面的小区去买学习用品,这样就可以万事大吉了。
(4分)(1)你怎样拒绝他的提议?(40字以内)(2分)(2)如果你还想劝说他也不要去网吧,你又会说些什么?(2分)6.按照上下文连贯的要求,下面横线上依次应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有一颗感恩的心,会让我们的社会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多一些和谐与温暖,,多一些真诚与团结,。
A.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少一些指责与误会,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B.少一些指责与误会,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C.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少一些指责与误会。
D.少一些指责与误会,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①,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②,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③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夜雨寄北》)④?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⑤“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
”让我们联想起孔子在阐释“恕”儒家思想时所说的一句话:“,”。
”⑥《钱塘湖春行》一诗结尾写诗人被美丽的春色所陶醉,留连忘返的诗句是:“,”。
⑦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⑧,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2分)…()A.《论语》记录了孔子的一句话:“吾日三省吾身”。
B.《金色花》是印度文学家泰戈尔所作。
C.《聊斋志异》是一部以写狐鬼故事著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它大多以谈狐说鬼的形式讽刺了现实的黑暗和官场的罪恶。
D.《女娲造人》是一篇神话。
它反映了我们的先民对自身起源的探索。
(1)《伊索寓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书中不少内容是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
例如:A.《乌龟和老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可违背规律。
B.《蚂蚁和蝉》讽刺了好逸恶劳的人。
C.《狼和小羊》告诉我们要互相合作才能活的更好。
D.《两只口袋》提醒人们要善于看到别人的优点,不要只看自己的长处。
上面的四个选项表述不正确的一句是 ( )(2分)(2)《繁星》、《春水》诗集表现了“母爱、童真、” 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
(2分)二、第二部分(60分)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0.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分)(1)与友期行()(2)去后乃至()(3)下车引之()(4)元方入门不顾( )11.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君与家君期日中。
12.“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13.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2分)14.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2分)(二)阅读《一个美丽的故事》这篇文章,完成15-18题。
(13分)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 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
打个比方,别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
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
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
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
可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老师。
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地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
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
那天,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塌鼻子的男孩,那小男孩咧着嘴笑得正甜。
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妈妈醒来。
妈妈刚刚睁眼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您一件礼物” 。
妈妈笑了:“什么?”他笑笑,:“我的作文。
”说着,双手递过去那个大信封。
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怦怦地跳!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是的,15、从小男孩的作文《愿望》看,他希望得到什么?老师满足了他的愿望吗?(3分)16、从文中看,你认为老师是怎样的人?(3分)17、“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这句话除了讲天气、时间外,还有别的意思吗?(3分)18、文章最后缺少了一个揭示主题的结尾,请根据你的理解运用形象的语言加以补充。
(4分)(三)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9--24题 (17分)①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②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黑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
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
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③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
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④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
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⑤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19、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3分)心情和孩子们的心情。
(3分)21、“我”对放风筝十分厌恶,有哪两种具体表现?请概括回答。
(2分)(4分)23、第⑤段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2分)24、探究:“我”为什么称毁坏小兄弟风筝这一幕为“精神的虐杀”?(3分)(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6分)洗脚放寒假前,老师布置了一个寒假作业,每一个同学都要在寒假中给自己的父亲洗一次脚。
二十多年来,他与父亲之间的交流仅仅在于父亲问他成绩,在学校的生活的情况,学费、生活费用的多少。
简单的一问一答,除此而外,似乎没有多少。
有的时候,他也希望父亲的一个拥抱,像电影上的那样,可是那毕竟是在电影里。
但是,终于,他还是开口了,家里没有其他人的时候,装着轻松地对父亲说了,然后急急地补充道:“这是我们老师布置的一道作业。
”父亲的脸上先是chà异,然后笑了。
他看出儿子的窘迫,便说:“好啊,好啊,你先去打一盆水来。
”“温度怎么样?”他问。
“蛮好蛮好!”父亲说。
然后,再怎么办呢?他问自己。
那双脚就在面前,他想用手去chù摸它,可是心里却有些犹豫。
不由自主地想:[甲]若干年前,自己的一双小脚在这样的盆里,是怎样的情景?白嫩、柔软,活泼得像一条小鱼。
在父母的手里仍不妥帖,将水溅了一地,得意的地嬉笑,直到他们生气。
[乙]而眼前的这双脚,是父亲的,宽大、粗糙、棱角分明,在水里却安静地有些害羞。
自己心里有微微的酸。
“帮我把毛巾拿来。
”父亲说。
忙去取下衣架上的毛巾,递给了父亲。
突然,他又扯过了毛巾,他说:“不,还是让我给你擦擦脚吧。
”于是,父亲的脚就在自己的手里,他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自己的父亲。
触目惊心的是,脚板的前掌和后跟上那硬邦邦的厚茧,有的地方都裂开了一道细小的口子,里面有黑色的泥,让人想象起那无尽岁月的万里风尘,它走过来,像一件活着的文物。
心里的那股酸,冲到了鼻腔。
这时,父亲将脚缩了回去。
“好了好了,洗好了。
”他开始往脚上套袜子。
那双破袜子,似曾相识,哦,是自己穿破了扔在家里的,却被父亲穿在了自己的脚上。
脚趾上的那个洞用粗线绞了几针,像一个写错的字上面被乱画了几笔以示涂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