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幸福基业商业运营模式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24.74 KB
- 文档页数:4
600340华夏幸福股票公司的赚钱商业模式产品业务公司主要业务板块包括产业园区开发和房地产开发两大业务板块。
产业园区开发核心产品包括产业新城和产业小镇。
依托产业新城发展房地产开发业务,为园区提供高品质的住宅及配套服务设施。
核心竞争力1.产业新城PPP 模式领先:公司产业新城PPP 模式多次获得国家与地方政府认可;2.卡位布局先发优势明显:国内布局区位优势明显,公司坚定不移地坚持产业新城模式,紧跟三大国家战略,重点布局国内经济热点及潜力区域。
国际化布局初见成效;3.产业发展能力国内领先:产业发展能力是华夏幸福最重要的竞争能力和护城河,也是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基础;4.打造宜居城市,公司一直以“打造宜居城市”为理念,致力于建立有华夏幸福特色的宜居城市体系。
土地储备华夏幸福2018年1月5日公告,公司以67410.504万元通过全资子公司廊坊京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股权收购方式取得位于香河县五一路南侧、刘庄北侧、经纬家居城西侧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及开发建设60%的权益。
该土地用途为商服用地,面积为55810平方米。
核心风险1.国际风险:公司将密切关注全球政治经济形势,适时进行业务调整,避免国际政治经济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2.政策风险:公司业务受土地政策、房地产相关政策、园区产业发展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变化的影响;3.财务风险:产业新城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具有资金需求量大,资金循环周期长的特点;4.管控风险:公司处于全球扩张的高速发展阶段,管控风险体现在对战略的把控、落实的难度,以及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的滞后和缺失。
投资逻辑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产业新城运营商,业绩增长稳定,房地产销售量价齐升,全国范围加速布局产业新城及特色小镇项目,PPP模式助力产业新城业务大步向前。
增持减持华夏幸福2018年4月16日公告,公司部分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计划自2018年4月17日起3个月内,以自有资金增持公司股份,拟增持金额为5500万元。
信合金融模型的财务战略分析
华夏幸福立足环北京
模型分析了其当前内
的双驱动模式。
以
在园区开发之初,华夏幸福就与固安政府签订了协议,获得了园区开发的主导权,并以较低价格锁定了大量的土地。
在园区运营阶段,由华夏幸福的运营团队提供园区的物业管理活动,政府
返还给华夏幸福。
相比
信合金融
政府推出了总额约
率比较低。
对于企业来说,
于政府,政府失信是过往
防控的风险之一。
接影响园区开发进程的顺利与否。
3.5组合分析
SO战略-利用优势,
运营业务比重,增加提供增值服务的能力。
国家战略,加大与政府的合作,
发机会;最后,拓宽资金来源,
新园区,承接北京的产业转移。
ST分析-利用优势,
作力度,规避政府履约的风险。
避房地产行业下行的风险。
WO战略-利用机会,
展,拓展收入来源,
核心地区,再者,
者。
WT分析-减小劣势,
业获得土地的方式,。
【地产+X组合拳】房地产战略转型的8种模式房地产业路在何方,开发商转型升级如何走向?一、地产+园区:微笑曲线的价值延伸代表开发商:华夏幸福、张江高科商业模式:园区+地产利润回报:★★★★★开发难度:★★★★★前景展望:★★★★★园区,也即产业地产,是工业地产的升级与换代,是围绕着微笑曲线构建的产业价值链一体化平台,以产业为依托,地产为载体,实现土地的整体开发与运营。
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其中典型代表。
这家创立于1998年的公司,创造了园区开发运营与城镇开发建设相互促进的“产业新城模式”,也成就其近年来的飞速发展。
其“园区+地产”模式,成为业界样本。
华夏幸福基业在北京周边郊区县市打造的固安产业新城,被业界视为未来中国城镇发展的样本之一。
固安在华夏幸福基业的投资带动下,逐步建成福朋酒店、中央公园、幸福天街、创业大厦、固安规划馆等多个项目。
这个县也从2003年,财政收入不足亿元,位居全市后两名;发展到2011年,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2013年,预计突破25亿元,连续六年财政收入增幅居全市之首。
对房地产企业而言,产业地产建设与传统房地产开发具有部分替代性。
而当前国家对传统房地产项目不断的进行调控,作为替代性的建设项目这也客观上为产业地产建设创造了更大的经营空间,客观上减少了产业地产的投资风险,提高了运营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产业地产融合产业经济发展和房地产发展两个概念,突出地产作为产业经济发展平台的功能作用,也将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关注,具有稳定的发展空间。
二、地产+旅游:稀缺资源价值最大化代表开发商:华侨城雅居乐新华联商业模式:旅游资源+地产利润回报:★★★★★开发难度:★★★★前景展望:★★★★★依托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而建的、有别于传统住宅项目的融旅游、休闲、度假、居住为一体的置业项目,可称为旅游房地产。
较之一般的住宅,旅游房地产的特点和优势在于它是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的无缝嫁接,具有更好的自然景观、建筑景观,同时拥有完善的配套功能和极高的投资价值。
华夏幸福基业模式简析一、华夏幸福基业简介(一)基本情况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幸福基业"),成立于1998年,于2011年9月在A股借壳上市。
早期致力于河北省内的城市住宅开发,2002年开始运营固安工业园区后,逐渐向工业园区域运营开发商转型,一直坚持"以产促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共同发展"的理念,坚持既定的产业新城业务模式并不断延伸价值链,在原有业务的基础上接入和发展多元化的产业、城市增值服务业态,成为全价值链纵向一体化的产业新城运营商,全力打造产业新城三条产品线,目前已形成"园区+地产"的独特运营模式。
在环渤海地区成功运营固安工业园区、大厂潮白河工业区、怀来京北生态新区(河北张家口)、苏家屯区域、香河区域、无锡工业园区等。
(二)业绩情况2014年度销售目标为500亿,截止2014年上半年,实现销售额共计242.13亿元,同比增长52.20%,截止2014年6月30日确认营业收入实现营业收入113.8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58%;实现营业利润36.48亿元,同比增长56.2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3.01亿元,同比增长30.06%。
表1:华夏幸福基业各年度主要财务指标:二、华夏幸福基业模式(一)业务模式1、业务结构华夏幸福基业业务包括房地产开发和园区经营与开发两大块,借壳完成后,华夏幸福基业间接控股的京御地产成为实际上的业务平台。
京御地产负责房地产二级开发与销售、配套物业服务业务。
京御地产的全资子公司九通投资负责园区开发业务,作为河北固安工业区、大厂潮白河工业园区和怀来京北生态新区三个园区开发与经营的业务平台,对开发区域进行前期规划、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与管理、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与管理、土地整理、产业发展服务(招商引资服务)、物业管理、厂房建设租赁等。
图1:华夏幸福基业业务架构2、业务发展模式(1)战略聚焦:华夏幸福首先围绕北京布局,逐渐辐射到河北沿海地区、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等环渤海区域,园区在地域选择上,聚焦核心大城市周边地带、快速轨道线的衔接地带、城乡落差较大的“洼地”。
产业园区投资运营模式分析(干货)近年来,在房地产集体低迷、商业地产整体遇冷的背景下,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主要目的产业园区开始逐渐升温,刹那间,涉足产业地产各路资本的种种活动在产业园区掀起巨大的波澜。
传统房企开始往产业地产转型。
随着住宅地产领域黄金十年的离去,高库存率、低利润率已经成为房地产领域的新常态,新常态下,房企跨界转型已经不是新话题,且有越演越烈的趋势,据统计,国内排名前20的房地产商,目前有一半以上(万科、绿地、富力、碧桂园、世茂、招商局、绿城、首创、远洋、中粮等)涉足于产业地产,成立了专门的事业部、部门或中心,探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道路,打造企业的新增长板块。
以绿地集团为例,近年来,绿地先后规划启动了哈尔滨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大庆绿地大学科技园、西咸新区空港产业城、江西省2.5产业示范基地南昌绿地未来城、南昌小微企业工业园、呼和浩特白塔空港物流园、海口绿地空港产业城等产业地产项目。
其次,产业地产商开始大肆布局。
华夏幸福、天安数码城、光谷等产业地产商已经在产业地产领域浸淫多年,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树立的行业标杆。
近年来,随着产业地产的不断升温,多数产业地产商继续发力,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肆布局。
华夏幸福在固安成功探索出“园区+地产”的产业新城模式后开始在全国复制,拟在打造50个特色产业新城,规划面积约960平方公里,俨然成为国内的一大地主。
联东U谷以标准的产业综合体和总部综合体进行复制,目前联东U谷已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青岛等一二线成果开发了40多个园区,未来的5-10年,联东U谷运营的园区数量将达到100个。
清华科技园依靠众多的资源优势,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超过30个园区,凭借自身的品牌资源,清华科技园还计划在未来的6年内将园区数量扩大到100个,大有蓄势待发之势。
中新集团、宏泰发展、亿达中国、天安数码城等产业地产商业均制定了自身的园区扩张计划。
另外,制造企业、电商向产业地产延伸。
华夏幸福PPP模式研究(六)回报机制拓宽产业发展服务费用构成,服务效果与社会资本方回报金额直接关联“融资”和“运营”两方面改进,使得华夏幸福在近两年获得政府青睐并先后中标、签订PPP项目,前者让其在面对垫付巨额资金时能持续复制夺城,后者则在保证其强大招商引资能力基础上,纵向深化产业孵化、投资、落地能力,增强面对政府时的议价能力。
毕竟,其他房企在土地整理、基建方面能力并不弱于华夏幸福,华夏屡屡得胜的核心竞争力是招商引资能力与产业服务纵深的两相结合,实实在在的产业落地才是地方核心诉求。
然而,如果仅凭“融资”和“运营”改变,相信华夏幸福还不能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被纳入财政部国家示范项目之中,毕竟此前让财政部不去表态的关键在“产业发展服务费用以落地投资额45%计算、不分享园区未来税收”这点。
无论是之前提到的“中国产业新城基金(京津冀一期)”,还是“河北新型显示产业发展基金”,都与“45%产业发展服务费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
既然2年左右5个项目纳入财政部示范,那么来看一看囊括“产业发展服务费用”在内的回报机制到底有哪些改变。
01回报机制调整“45%产业服务费用”构成和引入“动态调整”相结合在3大回报机制中,华夏幸福产业新城PPP项目大多都采用“政府付费”作为回报机制,政府所需支付费用涉及规划咨询服务、土地整理服务、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服务、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运营服务以及产业发展服务5方面,包括成本以及一定比例盈利两部分。
其中,盈利在PPP项目进行采购时就已确定,且随着华夏幸福10多年探索实践逐渐形成:(1)土地整理投资、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投资建设费用的投资回报率为15%;(2)产业发展服务费占入区项目当年新增落地投资额比例为5%;(3)规划设计、咨询等其他服务费等投资回报率为10%。
(4)物业管理、公共项目维护及公用事业服务等按照国家定价执行,无国家定价的,按照政府指导价或经甲方审计的市场价确定。
省属国企新城开发业务的债务风险与应对一、华夏幸福运营模式分析2020年以来,华晨汽车、紫光集团以及永煤集团等大型国企集中爆发债券违约事件,金融市场普遍存在的“国企信仰”出现坍塌,国企违约背后是地方政府的信用破产,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令资本市场风声鹤唳。
近日,产业新城行业龙头企业“华夏幸福”发布2023年年报数据,公司经营仍受“爆雷”严重影响,涉及违约资金52.55亿元。
华夏幸福“爆雷”的核心原因是地方政府信用严重贬值、减损,甚至“破产”。
公司“产业新城+配套住宅”的开发模式高度依赖地方政府信用及二级住宅销售的现金反哺,但华夏幸福重仓的环京区域政府回款缓慢,地方政府对其欠款累计超1,800亿元;同时,受2017年以来的地产行业严调控及疫情影响,华夏幸福的住宅销售回款大幅下降。
在地方政府信用的“贬值”与地产行业政策收紧的共振下,华夏幸福经营管理、资金配置和资金运营的问题突显,其资金链风险最终被引爆。
(一)华夏幸福运营模式华夏幸福产业新城开发业务模式为开发性PPP模式,本质是“产业新城+配套住宅”的“类城投”模式。
该模式本质是以产业模式为房产开发圈地,以中短期的房产开发回收的现金流反哺中长期的产业开发,再通过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助推房产升值,中短结合,滚动发展,形成“一、二级联动”的循环。
“产业新城+配套住宅”开发模式依赖于政府信用及地产市场景气程度。
一方面,大量垫资完成的一级开发回款周期决定权在政府,其对政府信用依赖较大,一旦政府回款不及时,大量的资产将压占在应收账款和土地存货。
另一方面,在地产景气度高企时,公司可以通过二级市场实现快速现金回流,用“高周转”的住宅开发业务反哺“慢周转”的产业新城开发业务。
但随着地产政策调控常态化,该模式的缺陷开始显现,大额的资金缺口只能通过融资解决,而融资规模上升带来的财务费用的上升将使得企业发展陷入债务泥沼的恶性循环,最终引发资金链风险。
华夏幸福运营模式二、华夏幸福暴雷原因(一)外部问题从宏观市场环境来看,近年来,华夏幸福所在的地产行业接连面临宏观政策调控的“灰犀牛”及新冠疫情的“黑天鹅”事件,外部挑战严峻。
华夏幸福区域开发模式分析目录一、华夏幸福公司的背景和业绩状况 1二、华夏幸福的模式分析 3 (一)组织架构设臵:(二)项目拓展策略:(三)业务开展类型(四)园区开发步骤:(五)盈利模式(六)核心竞争力分析(七)城镇化分析三、结论与建议 18一、华夏幸福公司的背景和业绩状况(一)公司背景华夏幸福成立于1998年,早前致力于河北省内的城市住宅开发。
2002年开始运营固安工业园区后,逐渐向工业园区域运营开发商转型,目前已形成“园区+地产”的运营模式。
在园区开发方面,该公司主要业务内容包括对开发区域进行前期规划、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与管理、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与管理、土地整理、产业发展服务(招商引资服务)、物业管理、厂房建设租赁等。
在房地产开发方面,该公司目前已经形成以孔雀城、大卫城、华夏系列等产品系列。
(二)公司业绩呈现爆发式增长2012年,华夏幸福全年完成销售额211.35亿元,同比增长28.09%。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77亿元,同比增长55.03%;实现营业利润25.18亿元,同比增长43.9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7.83亿元,同比增长31.34%。
2012年度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1.42%,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截至2012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55.56亿元,公司持续实现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正。
公司在产业促进方面的收入也实现了较大提升,2012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20.13亿,其中产业发展服务收入为15.46亿,加上与之相关的业务包括土地整理、园区建设、综合服务等的收入达到36.76亿,占主营业务收入超过了三成。
2012年,华夏幸福业务布局迅速扩张。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新拓展园区5个,成功实现了环北京、环沈阳、环上海三大区域布局。
新拓展的5个园区分别位于河北香河、辽宁沈阳苏家屯、江苏无锡、江苏镇江和河北固安新兴产业示范区。
截至2012年底,公司投资开发建设的产业新城和城市产业综合体达到15个。
五大产业园运营模式分析一、华夏幸福基业1、企业背景及开展概况华夏幸福基业成立于1998年,拥有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一级资质,早期致力于省的城市住宅工程开发。
2002年开场运营固安工业园,逐步向工业园区运营商进展转变,目前已经形成"园区+地产〞运营模式。
华夏幸福基业开发幅员主要位于环首都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等地。
其运营模式的成功主要在于寻求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能够实现双赢的契合点,通过产业新城的建立帮助政府实现地域经济的快速开展,同时在获取廉价土地方面与当地政府形成默契,实现互帮互赢。
2、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运营模式以打造"产业新城〞为企业战略定位,以"园区+地产〞作为盈利模式,公司在园区还未起步前,就与当地政府签订排他性的园区整体委托开发协议,由华夏幸福对园区进展前期规划、根底设施建立、土地整理、商品房开发、工业厂房开发、园区招商引资以及企业入院后的物业管理效劳,政府则提供行政方面的效劳和管理。
与2015年提出的PPP模式不谋而合。
企业整体运作类似于中介效劳,通过对产业新城的整体操盘,整合地方政府、资金、技术、高新产业等各方资源,进展园区的规划建立和运营管理效劳。
➢运营特点1)选址:华夏幸福产业园多定位于经济尚不兴旺的城郊或县域待开展新区,以助力区域经济开展为目标有利于与当地政府洽谈排他性的合作协议,争取更多利好政策;2)良好的政府关系:凭借良好的政企关系进展排他性的合作协议洽谈,同时能够及早地参与地块的规划和土地整理工作,甚至参与区域开展规划,对园区规划及后期招商均有利好。
对政府来说,华夏幸福已经成为政府基建和招商引资的外包机构。
3)行政效劳通道:得益于与政府的合作关系,园区行政效劳直接与政府相关部门协调对接,加快园区企业办事效益,对企业入驻有一定吸引力。
4)廉价拿地:通过产业新城开发以较低的价格获取大量住宅土地用于房地产开发销售,获取利润。
产业地产局部仅提供规划建立、招商运营效劳。
华夏幸福基业商业运营模式分析
一、企业运营模式
以打造“产业新城”为企业战略定位,以“园区+地产”做为盈利模式,公司在园区还未起步之时,就与政府签订排他性的园区整体委托开发协议,由公司对园区进行前期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商品房开发、工业厂房开发、园区招商引资以及企业入园后的物业管理服务,政府仅提供行政方面的服务和管理(类似于现在的PPP模式)。
企业运作更类似于中介服务,通过对产业新城进行整体操盘,整合地方政府、资金、技术、高新产业各方资源,进行园区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工作。
➢资金整合:
•借壳上市(股票代码600340)
•华夏幸福基业还是廊坊银行、廊坊农村合作社的股东,并且全资拥有廊坊鼎顺信用担保公司和华夏幸福创投公司。
➢地方政府资源整合
协调相关部门将区域规划纳入土规、城规整体规划;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区域内前期土地征转用并形成建设用地;负责对开发的建设用地进行供地。
签订战略框架协议的地方政府包括:房山区人民政府、河北省固安县人民政府、霸州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任丘市人民政府、保定市人民政府、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秦皇岛市人民政府等。
➢高新产业资源整合
华夏作为园区运营方,引进创新性企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搭台,引领产业升级,同时与具有全球行业引领价值的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带着企业去找地。
签订战略框架协议的高新企业包括:京东电商、A PG-ALARM-ASIA亚洲智能家居公司,国能集团是卓越全球的可再生能源供应商,清华大学重大科技项目(固安)中试孵化基地、中国卫通集团、北京电影学院等。
➢技术资源整合
公司主导运作的有房地产开发、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物业服务、土地一级开发,但是产业新城的打造涉及土地、规划、工程等各个方面,其余诸如土地整理复垦等工作可以聘请相应的机构开展。
二、项目投资的回款资金来源
从华夏幸福基业与地方政府签订的框架协议分析,华夏幸福基业与地方政府均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进行框架协议的谈判,形成如下三个层次的回款来源:
1、园区建设投入资金由地方政府所留成的各项收入返还兜底。
由地方政府将委托区域范围内所取得的各项收入地方留成部分优先用于区域开发建设各项工作的投入,进行分期偿还。
委托区域内各项收入指区域内企业与单位经营活动新产生的各类收入,主要包括:税收、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非税收入、专项收入、专项基金。
不足部分地方政府通过其他方式继续筹集。
2、企业利润在框架协议中按比例锁定四方面利润。
•公共设施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利润按投资额的15%计取;
•土地整理利润按整理成本的12-15%计取;
•规划设计、咨询等服务费由双方按照成本费用的110%计取;
•产业发展服务费(招商引资服务收益)按照委托区域内入区项目当年新增落地投资额的45%计取。
3、获取廉价土地实现公司业绩高增长
华夏幸福名义上获得入园企业落地投资额一定比例返还的产业服务收入,实际运作中政府通过税收收入补偿和住宅土地增值补偿的方式,使华夏幸福持续以较低成本获得土地储备,并分享园区收益。
其中,住宅土地增值是政府土地增值补偿的前提,是华夏幸福模式运作的关键要素。
三、华夏幸福基业的主营业务构成
从华夏幸福基业2014年主营业务构成看,园区住宅开发和产业
发展服务是公司主要赢利点,占到了公司年利润总额的80%以上。
公司可借鉴的盈利模式,通过产业新城的开发建设获取大量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建设获取一次性投资收益,以及通过园区招商引资获取一定比例的新增落地投资额。
主营构成分析表
四、总结
华夏幸福基业运营模式的成功在于寻求政府、企业之间能够实现双赢的契合点,通过产业新城的建设帮助地方政府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提升,解决地方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资金不足和新城建设管理经验不足的短板,同时在获取廉价土地方面与地方政府形成默契,实现互帮互赢。
典型案例:固安产业新城由于引入了华夏幸福这一市场力量,从2002年,全县年财政收入
不足亿元、发展水平位列廊坊市十个县(市、区)中的后两名,到2014年全县财政收入突
破40亿元大关,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5.4亿元,居全省第五位。
华夏幸福基业利用10年时间,将固安这个曾经的传统农业县,被打造成为智慧生态、宜居宜业、创新驱动的产业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