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 找到“神奇子弹”的人 1教案 沪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4
沪教版第十册《找到“神奇子弹”的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运用已掌握的合适的学习方法学习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和积累“废寝忘食”、“百折不挠”、“层出不穷”、“为非作歹”、“横行不法”、“一筹莫展”等词语。
2、根据所给的“层出不穷”、“为非作歹”、“横行不法”、“一筹莫展”等词语概括课文的相关内容。
3、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了解围绕一个语展开内容的表达方法。
了解欧立希,学习他解救人民疾苦的信念和探究科学,百折不挠的勇气。
4、展开想象,说说在研究碰到困难时,欧立希鼓舞助手们的情景。
教学重点和难点1、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了解围绕一个语展开内容的表达方法。
2、了解欧立希,学习他解救人民疾苦的信念和探究科学,百折不挠的勇气。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1、读课文,并理解下列词语:“废寝忘食”、“百折不挠”、“层出不穷”、“为非作歹”、“横行不法”、“一筹莫展”。
2、按课后要求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一、结合预习,了解欧立希1、(板书:子弹)在战争中,子弹是用来干什么的?2、它是一种有杀伤力的武器。
老师加上一对引号呢?它还是一种武器吗?对,它不是真正的子弹,课前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文中指的是什么?——606号化学药物这种药物是专门治疗梅毒的,文中把这种药物称为“神奇子弹”。
(板书:神奇)3、能用文中的一句话话说说它的神奇之处吗?——只杀死病菌,而又不伤害人体。
4、谁能把这两点结合起来介绍一下神奇子弹呢?5、那么找到这种只杀死病菌,又不伤害人体的“神奇子弹”的人是谁?(补全课题:找到……的人)——板书:欧立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4课、找到“神奇子弹”的人读题6、先一起来认识一下欧立希出示:欧立希( 1854—1915 )德国细菌学家、免疫学家、近代化学疗法奠基人之一。
他和日本学者秦佐八郎一起发明了治疗梅毒的药物“六○六”。
1908年与俄国生物学家、免疫学创始人之一梅契尼科夫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1)指名读(2)引读:从课后的注释中我们知道了:欧立希是德国细菌学家、免疫学家、近代化学疗法……曾经和日本学者秦佐八郎一起发明了……1908年与俄国生物学家、免疫学创始人之一梅契尼科夫共同获得……随机泛红(奠基人之一、治疗梅毒的药物“六○六”、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说明:教学伊始紧紧抓住课题的理解,让学生通过预习的交流、补充资料的阅读,明确文中“神奇子弹”具体指什么、它的作用以及找到它的人欧立希的概况,对文章的概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文章的学习做好铺垫。
沪教版第十册《找到神奇子弹的人》教学设计第一教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出示名言:失败的次数越多,成功的机会亦越近。
成功往往是最后一分钟来访的客人。
读了这句名言,你知道什么?这是淡敏的一句名言。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主人公就是一个不怕失败的人,他最终找到了“神奇子弹”。
2.出示课题:找到“神奇子弹”的人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你想知道些什么?或者你觉得课文会写些什么?4.读注释,了解欧立希,学生可以补充有关资料。
【设计意图】:用名言引出课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更好地理解名言的含义。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你带着自己的问题,较快地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2.交流自己默读的收获。
3.再默读课文,试着用成语完成以下的填空:欧立希小时侯,社会上各种传染病(),传染病的病菌在人体内(),面对这些()的杀人小凶手,医学界都(),而欧立希则坚决表示要找到神奇的子弹来消灭它们。
他()地学习前人的经验,又()地进行实验,终于把找到“神奇子弹”的幻想变成了现实。
4.检查自学情况①指名读课文②读词语③解释下列词语,交流解词的好方法。
层出不穷为非作歹横行不法一筹莫展废寝忘食百折不挠④借助填空,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⑤只出示空格里的词语,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交流读书的收获能促进学生提高默读的能力。
用填空题的形式让学生说,为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设置了一个坡度。
第二教时一、深入理解课文(一)原先被人们称为“幻想医生”的欧立希成功了,他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快速默读课文,简要说说答案。
1.板书:废寝忘食地学习百折不挠地实验2.“废寝忘食”与“百折不挠”各是什么意思?3.作者是怎样描写欧立希废寝忘食地读书,百折不挠地实验的?(二)默读第5节,思考:欧立希是如何废寝忘食地学习的?板书:广泛阅读(种类多数量多)摘记(无论……都……甚至)1.男女生将这两部分的内容读一读2.想象一下,地板上、衬衣袖口里,鞋底上的化学公式与符号是怎么来的?选择一个内容说一说。
《找到“神奇子弹”的人》说课设计[徐汇区逸夫小学
黄菊慧]
一、教材分析
《科学奇才霍金》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介绍了科学奇才霍金的传奇一生。
本文按总分总的方式来记叙。
开头和结尾,前后呼应,点出了霍金是一个与疾病顽强斗争的科学奇才。
第2-8 节按时间顺序,分了三个人生阶段,具体介绍了霍金在人生之中所遇到的挫折,顽强面对的表现,以及获得的成就,全文结构严谨。
二、学情分析
本班生,就默读而言,能做到“不指读、不出声、不动唇”的基本要求。
在课堂上,老师要把关注点更多地放在学有困难生的边读边思这一习惯的养成,以及对“逐渐提高默读速度”这一新要求的指导和落实上。
其次,学生对于整体把握篇章的能力相对较弱,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予以指导,从而为地提高他们对于文章、段落的概括能力打下基础。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找到“神奇子弹”的人一、引言本文以“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找到‘神奇子弹’的人”为标题,将介绍相关的教案内容,并探讨教育者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与思考。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实施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
二、教案概述在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中,有一篇题为“找到‘神奇子弹’的人”的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叫张璐的小女孩如何通过看书,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神奇子弹”,并用它帮助了很多人的故事。
教师可以利用这篇文章,设计相关的教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要内容。
2.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
3.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
2.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
难点1.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2.提出个人见解并支持观点。
五、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和预习(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话题和相关的图片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问题?你们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2.如果有一个“神奇子弹”可以帮助你们解决问题,你们希望它是什么样的?步骤二:整体阅读(15分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快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要内容。
教师可以提问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1.文章的主题是什么?2.主人公张璐是如何找到“神奇子弹”的?3.通过使用“神奇子弹”,张璐是如何帮助他人的?步骤三:分段理解(20分钟)教师将文章分段讲解,提醒学生关注每个段落的中心意思和表达方式。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段落进行课堂朗读,并解释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回答以下问题:1.第一段中作者通过描述“神奇子弹”的外观和作用,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2.第二段中张璐是如何找到“神奇子弹”的?3.第三段中张璐如何用“神奇子弹”帮助徐云?步骤四:分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是文章的交流和思考。
单元目标分析教学设计方案一、照样子写比喻句例:酷暑季节,屋子里热得像蒸笼。
1、听了这个消息,王小华急得像。
2、六一节到了,每个小朋友都笑得像。
3、那人艰难地迈开步子向前走,只觉得两条腿沉重得像。
二、成大器的意思就是。
读了文章,你懂得了。
二、填合适的词()的遗产()的数字()地整理()地工作三,填关联词()在过年节过节时,鲁迅()和平日一样辛勤地工作。
鲁迅()珍惜自己的时间,()珍惜别人的时间。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时间,就像(),只要(),总()。
2、时间,每天得到的(),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带来()(),给()只能()。
一、写出近义词:约摸()()羞愧()()出色()( ) 明白()二、填关联词1、我们伟大的祖国土地辽阔,物产丰富。
()2、你到过长城,会对长城的壮丽雄姿赞叹不已。
()3、你得了一百分,不能骄傲。
()4、困难多大,不能放弃。
()一、把词语补充完整。
为非()()不法废()忘()百()不挠二照样子写词语。
列:文质(彬彬)有礼气息()一息人才()一堂喜气()得意衣冠()可怜三、选词填空。
愿望幻想1、欧立希终于把找到“神奇子弹”的()变成了现实。
2、他当工程师的()终于实现了。
一、下面句子中的汉字中,那些需要写大写字母的请标上。
4%1斯蒂芬·霍金是当代科学奇才。
2他第一次站在格林尼治天文台上。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8%依赖()含糊()慨叹()钦佩()四默读课文2——8节,在霍金创造宏伟业绩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哪些困难?每一次他又是怎样解决的?12%困难解决。
4、《找到“神奇子弹”的人》自读提纲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已掌握的适合于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和积累“废寝忘食”、“百折不挠”等成语。
2、了解围绕某一中心词语展开文章内容的表达方法。
3、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熟读与背诵本文的重点段落。
4、能根据课文提供的素材进行合理的想象。
教学重点:
重点学习课文第二段,学习课文第五节,从小男孩的动作神态中,看出他对集体荣誉的关心。
内容导航:课文记叙了1908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德国医学家欧立希发明制造了一种只杀死传染病细菌又不伤害人体的新药的事迹。
自主学习:
1、“神奇子弹”指什么?找到“神奇子弹”的人谁?简介欧立希。
2、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文,圈出文中的成语,用熟悉的方法理解词语。
横行不法一筹莫展废寝忘食百折不挠
(2)选用成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出示填空)
2、交流。
3、朗读填空。
4、在()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解救()经受()立下()
表示()学习()翻阅()
恢复()造成()实现()
读第五节,思考:欧立希是如何废寝忘食地学习?
5、填空:欧立希研究成功的药品“606”,这个名称的意思是(),从中表现出了他()的科学精神。
6、拓展延伸,写话练习。
1学了课文,你觉得欧立希是一个怎样的人?学习课文两种写法,自由选择一种方法写一写。
欧立希是一个的人。
执教日期:。
4、找到“神奇子弹”的人教学目标:1、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和积累“层出不穷”、“废寝忘食”、“百折不挠”、“一筹莫展”“横行不法”、“为非作歹”等成语。
2、了解围绕某一个中心词语展开文章内容的表达方法。
3、能根据课文提供的素材进行合理的想象。
4、了解欧立希的成就,体会他解救人民疾苦的信念和探究科学,百折不挠的勇气。
教学重点:了解围绕某一个中心词语展开文章内容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1、能根据课文提供的素材进行合理的想象。
2、抓住数量词复述课文第6节。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谈话引入课题:“失败的次数越多,成功的机会也越近。
成功往往是最后一分钟来访的客人。
”这是谈敏的一句名言。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主人公就是一个不怕失败的人,他最终找到了“神奇子弹”。
2、出示课题:找到“神奇子弹”的人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个人是谁?“神奇子弹”指什么?他如何找到“神奇子弹”的?)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小组内交流。
(1)读课文,检查读音。
(2)圈出文中的成语,并用已熟悉的解词方法理解这些成语。
(3)尝试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
3、全班交流。
(1)读成语:层出不穷为非作歹横行不法一筹莫展废寝忘食百折不挠(2)用熟悉的方法理解成语(3)回答刚才的提问(告诉学生第三个问题将放在后面重点研究)(4)选用成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当时社会上各种传染病(),传染病菌在人体内(),面对这(),的杀人小凶手,医学界都(),可欧立希坚定地表示要找到“神奇子弹”去消灭它。
三、研读课文第二段1、原先被人们称为“幻想医生”的欧立希成功了,他成功的关键是什么?这也就是同学们刚才提出的第三个问题,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二段,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见解。
2、根据学生交流随机板书:废寝忘食地学习百折不挠地实验3、读第五节,思考:欧立希是如何废寝忘食地学习?板书:广泛阅读(种类多数量多)4、分男女生将这两部分的内容读一读。
五年级语文下册《找到神奇子弹的人》说课稿五年级语文下册《找到神奇子弹的人》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找到“神奇子弹”的人》是新教材第十册中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1908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德国医学家欧立希看到当时社会传染病严重危害着人类,他以解救人民疾苦的坚强信念,以对科学实验百折不挠的勇气,终于找到一种只杀死病菌,而不伤害人体的“神奇子弹”的故事。
《找到“神奇子弹”的人》文章条理清楚,重点突出,1-3小节讲述了欧立希看到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下定决心要找到神奇的子弹。
4-9小节是文章的重点,写欧立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找到神奇子弹的“幻想”。
这段话围绕中心词语“废寝忘食”与“不折不挠”展开,不蔓不枝,体现了欧立希坚强的信念和百折不挠的勇气,是他获得成功的关键。
如何让学生理解坚强的信念是他成功的内驱力,废寝忘食地学习是他成功的基础,百折不挠的实验勇气是他成功的意志力呢?如果学生能在文本的研读过程中了解欧立希寻找“神奇子弹”的原因、过程与结果,并从中感受欧立希的人格魅力,那么教学也就水到渠成了。
课文以事情的发展顺序记述事情的原委,以先概括后具体、先具体后概括的表达方法写了学习和实验的过程,突出了文章的重点,表明了文章的主旨。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较强的独立学习能力,在字词学习方面的能力更强。
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相关的预习组织学生自主识字,在课堂中可分别就字词的音、形的难点稍加指点即可,应更侧重词语的理解上,学生虽已学习了不少方法,但比较习惯查字典理解,对一些重点词语还需结合课文加以理解,让学生的理解更到位,突显教学的价值所在。
在理解与表达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概括、表达、理解、感悟的能力,但学生与学生之间仍有差异。
学习能力强一些的学生已能独立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清晰、完整地表达自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对文章内涵的感悟,对人物精神的体会等。
而对学习能力的较弱的学生也许还需要老师的指点作为拐杖达成训练目标体现教学的实效性。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找到“神奇子弹”的人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运用“类比”这一识字策略,提高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文中所描写的“神奇子弹”在故事中的意义,进一步感知世界的多样性与奇妙性。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类比”这一策略理解文章内容。
2.学生能够发现并理解“神奇子弹”在故事中的意义。
教学准备1.课本:《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2.PPT或黑板、彩笔。
教学过程及内容安排导入(5分钟)1.老师出示PPT或在黑板上写下“类比”两个字,向学生介绍“类比”这一词汇。
2.引导学生回顾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习过哪些“识字策略”,并简单了解这些策略的含义。
阅读理解(20分钟)1.把第二篇课文《神奇子弹》分成三部分,让学生依次阅读,引导他们逐步理解文章内容。
2.针对文章的重要语言点(例如“小蚂蚁村里有七个小家庭”、“红发女孩”的形象描写等),老师可以讲解或提问,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意义。
3.在阅读过程中,鼓励学生灵活运用类比策略理解文章内容。
拓展探究(15分钟)1.给学生发放圆形小卡片,上面写有一些常见的动物名字,例如老鼠、猫、豹、老虎等。
2.安排学生两两组合,并找到他们中间的相似点和差异点,引导学生使用类比策略。
3.仿照工作,在小组内经过比较和讨论后,让小组代表给全班讲解自己组合的两种动物,在其中找到相似点和差异点。
归纳总结(10分钟)1.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中使用类比策略的体验和收获。
2.汇总各组总结出的两种动物的相似点和差异点。
3.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引导学生把所学内容进行思考总结。
作业布置(5分钟)1.要求学生练习阅读一些小型的故事或文章以及其它语文练习。
2.鼓励学生使用各种各样的识字策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水平。
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注意到许多学生开始体验到了“类比”这一识字策略的奇妙之处,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更好地了解文章内容。
此外,在本节课中,教师通过安排小组讨论,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更为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当中来。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已掌握的合适的学习方法学习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和积累“废寝忘食”“百折不挠”“层出不穷”“为非作歹”“横行不法”“一筹莫展”等词语。
2.根据所给的“层出不穷”“为非作歹”“横行不法”“一筹莫展”等词语概括当时人们处于的疾苦生活。
3.学生通过想象欧立希鼓舞助手们的情景,感受他解救人民疾苦的坚强信念。
4.了解欧立希的成就,体会他解救人民疾苦的信念和探究科学,百折不挠的勇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欧立希以解救人民疾苦的坚强信念和对科学实验百折不挠的勇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欧立希的成就。
1.激发学生兴趣,交流子弹的作用。
【板书】子弹
2.说说“子弹”上为什么加引号。
(理解引号作用)
3.反馈预习,说出课文中的子弹指什么。
【出示】:606号化学药品
4.读课文,说说“神奇子弹”神奇在哪里。
【板书】神奇
★找出文中相关句子。
【出示句子】:
可是,到哪儿去找到只杀死病菌,而又不伤害人体的“神奇子弹”呢?
★将两点连起来介绍“神奇子弹”。
5.反馈预习,了解找到“神奇子弹”的人是谁。
揭示课题,齐读。
【板书】找到、的人——补全课题
6.通过注释,了解欧立希。
★个别读。
(泛红:奠基人之一、发明了治疗梅毒的药物“六○六”、获得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理解奠基人。
小结:欧立希是细菌学,免疫学,近代化学疗法的奠基人,他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终于发现了治疗梅毒药物的神奇子弹,真是了不起。
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欧立希坚强的信念和百折不挠的勇气”。
1.找出课文中直接评价欧立希的话,理解人们为什么称他为“幻想医生”。
【出示句子】:
人们把欧立希叫做“幻想医生”。
★读句子,引导学生了解当时要找到“神奇子弹”的困难。
2.了解欧立希凭借什么找到神奇子弹,读好第9节,并且背诵。
【出示句子】:
欧立希以解救人民疾苦的坚强信念,以对科学实验百折不挠的勇气,终于把找到“神奇子弹”的幻想变成了现实。
★引读句子,初步体会欧立希是如何将幻想变成现实。
【板书】幻想现实
★找出句中两个重要因素,读一读。
【板书】坚强的信念百折不挠的勇气
★背诵第9节
三、抓住课文重点,深入感受欧立希百折不挠的精神。
(师:欧立希为了解救人民疾苦始终想要找到神奇子弹。
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课文的学习,进一步了解他为什么要找,又是怎样找到的。
)
1.读1-3小节,找句子说说人们当时处于什么样的疾苦中。
★引读句子:欧立希小时候,——。
有一年,白喉流行,天天和他一起玩耍的小朋友,——。
正是因为这些微小病菌在人体内为非作歹,——。
★原来当时层出不穷的传染病害苦了老百姓,造成了人们大量死亡。
2.结合课文理解:“层出不穷”、“为非作歹”、“横行不法”、“一筹莫展
★当时传染病层出不穷,夺取了很多人的生命。
(泛红:层出不穷)
结合课前预习,说说理解。
【资料补充】
白喉会导致严重的颈部明显变粗,抑制呼吸导致死亡。
这是一位患上霍乱的病人。
霍乱曾被称为“最令人害怕的19世纪世界病”。
它就像一场大瘟疫,造成的损失难以计数,仅印度死者就超过3800万人。
这是一张浸润型肺结核的X光片。
它被称为19世纪的“白色瘟疫”。
身患肺痨的人,他的肺被病菌侵袭而导致死亡。
★这些传染病是由各种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细菌引起的,而这些病菌却在人体内为非作歹。
理解:为非作歹
★这些病菌正因为在人体内做了许多坏事,造成大量死亡。
所以人们称他为——【出示】横行不法的杀人小凶手
★面对这一切,医学界都一筹莫展。
(读出无可奈何的感觉。
)
3.试着用上“层出不穷”“为非作歹”“横行不法”“一筹莫展”四个词语介绍当时人们所面临的疾苦。
4.读课文第
5.
6.7小节,进一步了解欧立希寻找化学药品的艰苦历程。
(1)读5.6节,找出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写出欧立希找到的过程。
【板书】学习实验
(2)读第5节,用一个词概括他是怎样的学习的。
(同桌交流,再集体反馈)
【随机指导】
★理解:废寝忘食
★专心致志:指导朗读。
小结: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我们看出他在寻找神奇子弹的过程中是如此认真地学习。
如果在实验中遇到困难,他便再去学习,查阅资料。
边学边干。
(3)读第6节,用“虽然……但是……”说一说他是如何面对困难与挫折的。
★指导朗读:科学探索的成功往往是建立在无数次失败和挫折的基础上的。
(4)想象说话训练:助手们在动摇时,欧立希会怎么说?
(指导学生联系欧立希的信念和儿时小伙伴的情况)
小结:他就是这样,在学习和实验中体现着百折不挠的精神。
在困难面前,在别人的劝说面前,他依然没有放弃。
这就是——百折不挠的勇气。
5.引读第八节
★终于在1909年,——。
一批批得病的小白鼠,——。
又经过多次实验后,——。
这就是欧立希发现的“神奇子弹”,一批批小白鼠,只要——,就可以——。
★对606号化学药品另一种读法的认识。
四、总结全文,用赞美的语言评价欧立希。
1.借助板书总结全文
欧立希找到神奇子弹的道路是艰辛的,曲折的。
他最终以——,以——,将——变为了——。
2.补充马克思名言。
3.试着用一句话评价欧立希。
4.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更让我们懂得了在科学的重大发现中,所有的一切都是源于最初的幻想。
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
让我们记住这位为人类造福,找到“神奇子弹”的人—
附板书: 4.找到“神奇子弹”的人
欧立希
(解救疾苦的)信念
幻想————————————现实
(百折不挠的)勇气
()学习
(虽然……但是)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