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国债
- 格式:ppt
- 大小:576.50 KB
- 文档页数:57
2014年11月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发行与承销》知识点(九)第九章债券的发行与承销【考点一】国债的发行与承销目前,我国国债包括记账式国债、凭证式国债和储蓄国债三类。
一、我国国债的发行方式目前,凭证式国债发行完全采用承购包销方式,储蓄国债发行可采用包销或代销方式,记账式国债发行完全采用公开招标方式。
1.公开招标方式公开招标方式是通过投标人的直接竞价来确定发行价格(或利率)水平,发行人将投标人的标价自高价向低价排列,或自低利率排到高利率,发行人从高价(或低利率)选起,直到达到需要发行的数额为止。
目前记账式国债的招标方式如下:①“荷兰式”招标;②“美国式”招标;③“混合式”招标。
2.承购包销方式承购包销方式是由发行人和承销商签订承购包销合同,合同中的有关条款是通过双方协商确定的。
对于事先已确定发行条款的国债,我国仍采取承购包销方式,目前主要运用于不可上市流通的凭证式国债的发行。
2010年以后,储蓄国债(电子式)也可采用包销方式。
二、国债承销程序记账式国债的承销程序为:(1)招标发行。
(2)远程投标。
(3)债权托管。
(4)分销。
三、影响国债销售价格的因素(1)市场利率。
(2)承销商承销国债的中标成本。
(3)流通市场中可比国债的收益率水平。
(4)国债承销的手续费收入。
(5)承销商所期望的资金回收速度。
(6)其他国债分销过程中的成本。
【考点二】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与承销一、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目前,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采取合并名称、合并发行、合并托管的方式。
1.招标方式地方政府债券面向记账式国债承销团招标发行,采用单一价格荷兰式招标方式,招标标的为利率。
全场最高中标利率为当期地方政府债券票面利率,各中标机构按面值承销。
2.中标原则(1)中标募人顺序。
(2)最高中标利率标位中标分配顺序。
3.分销地方政府债券分销是指在规定的分销期内,中标承销团成员将中标的全部或部分地方政府债券债权额度转让给非国债承销团成员的行为。
2015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内部资料2015证券发行与承销第九章 债券的发行与承销知识点:我国国债发行的承购包销方式● 定义:承购包销方式是由发行人和承销商签订承购包销合同,合同中的有关条款是通过双方协商确定的。
● 详细描述:承购包销方式是由发行人和承销商签订承购包销合同,合同中的有关条款是通过双方协商确定的。
对于事先已确定发行条款的国债,我国仍采取承购包销方式,目前主要运用于不可上市流通的凭证式国债的发行。
例题:1.储蓄国债不可流通转让,但可办理提前兑现、质押贷款、非交易过户等。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所要考核的知识点是国债的发行与承销。
储蓄国债,是指财政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行,通过试点商业银行面向个人投资销售的、以电子方式记录债权的不可流通人民币债券。
储蓄国债发行对象为个人投资者,企事业单位、行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等机构投资者不得购买。
储蓄国债以电子方式记录债权,通过投资者在试点商业银行开设的人民币结算账户进行资金清算。
储蓄国债不可流通转让,但可以办理提前兑取、质押贷款、非交易过户等。
储蓄国债个人债权托管账户实行实名制,具体办法比照《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执行。
所以,本题说法正确。
2.目前,凭证式国债发行完全采用(),记账式国债发行完全采用()。
A.承购包销方式;公开招标方式B.承购包销方式;承购包销方式C.公开招标方式;承购包销方式D.公开招标方式;公开招标方式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所要考核的知识点是我国国债的发行方式。
目前,凭证式国债发行完全采用承购包销方式,储蓄国债发行可采用包销或代销方式,记账式国债发行完全采用公开招标方式。
所以,本题答案为A。
3.储蓄国债是指财政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行,通过商业银行面向个人投资者销售、以电子方式记录债权的可流通的人民币债券。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所要考核的知识点是国债的发行与承销。
储蓄国债,是指财政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行,通过试点商业银行面向个人投资销售的、以电子方式记录债权的不可流通人民币债券。
2015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内部资料2015证券发行与承销第九章 债券的发行与承销知识点:影响国债销售价格的因素● 定义:在传统的行政分配和承购包销的发行方式下,国债按规定以面值出售,不存在承销商确定销售价格的问题。
在现行多种价格的公开招标方式下,每个承销商的中标价格与财政部按市场情况和投标情况确定的发售价格是有差异的。
● 详细描述:1、市场利率。
市场利率的高低及其变化对国债销售价格起着显著的导向作用。
市场利率趋于上升,就限制了承销商确定销售价格的空间;市场利率趋于下降,就为承销商确定销售价格拓宽了空间。
2、承销商承销国债的中标成本。
国债销售的价格一般不应低于承销商与发行人的结算价格;反之,就有可能发生亏损。
所以,通过投标获得较低成本的国债,有利于分销工作的顺利开展。
3、流通市场中可比国债的收益率水平。
如果国债承销价格定价过高,即收益率过低,投资者就会倾向于在二级市场上购买已流通的国债,而不是直接购买新发行的国债,从而阻碍国债分销工作顺利进行。
4、国债承销的手续费收入。
在国债承销中,承销商可获得其承销金额一定比例的手续费收入。
对于不同品种的国债,该比例可能不一样,一般为千分之几。
由于该项手续费收入的存在,为了促进分销活动,承销商有可能压低销售价格。
5、承销商所期望的资金回收速度。
降低销售价格,承销商的分销过程会缩短,资金的回收速度会加快,承销商可以通过获取这部分资金占用其中的利息收入来降低总成本,提高收益。
6、其他国债分销过程中的成本。
例题:1.影响国债销售价格的因素中,市场利率的高低及其变化对国债销售价格起着显著的导向作用。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所要考核的知识点是影响国债销售价格的因素。
市场利率的高低及其变化对国债销售价格起着显著的导向作用。
市场利率趋于上升,就限制了承销商确定销售价格的空间;市场利率趋于下降,就为承销商确定销售价格拓宽了空间。
所以,本题说法正确。
2.国债销售的价格一般不应高于承销商与发行人的结算价格。
第九章国债第一节国债原理第二节国债的发行与流通第三节国债的经济效应第四节政府直接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第一节国债原理一、国债及其产生与发展二、国债的构成要素三、国债的分类四、国债负担与限度五、国债的结构一、国债及其产生与发展1. 国债的含义2. 公债与私债3. 国债的特性4. 国债的产生与发展1. 国债的含义就是中央政府依据信用原则筹集财政收入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债权债务关系,是一种特殊的财政活动。
2. 公债与私债从社会上看,举债的主体主要分两类:一是私人和企业,二是政府.私人和企业举债的债务称为民间债务或私债;政府举债的债务称为国债或公债.通常将中央债称为国债,地方债称为公债.公债与私债的本质区别在于发行上的依据或担保物不同,民间借债一般须以财产或收益为担保.人们只有在确保借债者具有履行还本付息的能力情况下才会出借,而国债的担保物并不是财产和收益,而是政府的信誉。
3. 国债的特性(1)偿还性:国债发行必须遵守信用原则,到期不仅要还本,还要支付利息。
因此,又是一种预期的财政支出,和税收的无偿性不同。
(2)认购上的自愿性:是否认购,认购多少,完全由认购人自己决定,和税收的强制性不同。
(3)认购数量上的随意性或灵活性:和税收的固定性不同。
4. 国债的产生与发展产生:财政入不敷出…有需求‟;社会上有充足的闲置资金…有供给‟。
发展:我国国债发行分为三个阶段:第1阶段,1950年“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第2阶段,1954—1958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第3阶段,1979—至今“国库券”二、国债的构成要素1. 国债发行人2. 国债承购人3. 国债持有人4. 国债名称5. 国债面额6. 国债利率7. 国债期限8. 国债发行数量9. 国债发行日期与计息日中国人民银行三、国债的分类1.按国家举债的形式为标准分:国家借款和发行债券2.按筹措和发行的地域为标准分:内债和外债3.按债券的流动性为标准分:可转让国债和不可转让国债4.按发行的凭证为标准分:凭证式国债和记账式国债5. 按偿还期限分:短期、中期、长期和永久性国债6. 按用途分:特种国债和一般性国债四、国债负担与限度(一) 国债负担(二)国债限度(一)国债负担1. 认购人负担2. 政府负担3. 纳税人负担4. 代际负担(二)国债限度1.国债绝对规模指标2. 国债相对规模指标3. 影响国债规模的因素1.国债绝对规模指标①历年累积的债务总规模(国债总额)②当年发行的国债总额(国债发行额)③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国债还本付息额)2. 国债相对规模指标①国债负担率:国债总额或国债发行额/GDP(一般不超过45%)②国债依存度:国债发行额/财政支出(国际公认安全线15%-20%)③债务偿债率:国债当年付息额/当年中央财政经常收入的比重(国际警戒线10%左右)④居民应债能力:国债余额/当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二者比例小于100%)我国当前国债负担率水平年份国债余额(亿元)占GDP的比重(%)199612004.216.9 199712562.715.9 199813520.716.0 199915312.317.1 200017909.218.1 200120505.518.7 200221539.617.9 200326349.619.4 200429577.518.5 200532635.417.9 20063556817.6表12-1 我国中央财政国债余额及国债负担率部分国家1991-1995年国债负担率(中央政府)国别国债负担率(%)经济发达国家:美国法国德国英国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亚洲国家: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巴基斯坦40.7 34.0 17.6 28.1 8.5 1.2 46.0 5.4 48.2 44.2表12-2 部分国家1991-1995年国债负担率(中央政府)3.影响国债规模的因素①受认购人负担能力的制约;②受政府偿债能力的制约;③受国债使用方向、结构与效益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