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63例的疗效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论著·社区中医药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第35卷第20期胃食管反流是指胃食管腔过度接触胃液而引起的胃食管反流症和食管黏膜损伤。
当前临床所采取的主要干预方案为采用质子泵抑制剂,以减少胃酸分泌量,并以促胃动力药物进行辅助治疗,该方案可以在短期内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停药后会降低患者的预后,而长期用药也会损害患者的机体功能,因此探讨更为可行的治疗方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2018年5月-2019年2月收治胃食管反流患者70例,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对患者行加味四逆温胆汤治疗,与常规的雷贝拉唑疗法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8年5月-2019年2月收治胃食管反流患者70例。
纳入标准:①与《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诊疗指南》判定标准相符[2];②了解本次研究内容并于授权声明上签署姓名。
排除标准:①严重的脏器疾病;②上消化道手术史;③食管癌;④消化性溃疡;⑤妊娠期、哺乳期等。
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经计算机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各35例。
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21~70岁,平均(43.19±5.05)岁。
观察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22~68岁,平均(42.86±5.37)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对照组:10mg 的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口服,持续给药28d。
②观察组:四逆温胆汤的主方为陈皮10g,竹茹15g,法半夏15g,浙贝母15g,枳实15g,茯苓15g,乌贼骨20g,白芍30g,甘草6g。
若患者合并脾虚之证,加党参与白术各15g;若患者合并畏寒之证,加桂枝10g;若患者合并胃热之证,加蒲公英30g;若患者合并胃阴不足之证,加石斛、玉竹各15g;若患者合并嗳气之证,加降香10g。
取1剂以文火煎熬,取汁600mL,分3次给予患者口服,同样持续给药28d。
观察指标:参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判定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3]:①显效:患者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食管黏膜恢复情况>60%。
加味四逆温胆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研究【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加味四逆温胆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因胃食管反流病收入住院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患者给予加味四逆温胆汤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胶囊治疗,1 个月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就改善临床症状而言,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67%与对照组患者93.33%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就胃镜下食道粘膜的情况比较而言,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76.67%,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加味四逆温胆汤可明显改善胃食管反流病症状和修复愈合食管黏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加味四逆温胆汤;奥美拉唑胶囊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类疾病,典型症状为烧心和反酸,伴有嗳气、胸骨后灼痛、咽部不适等症状,还可见咳嗽、哮喘、声音嘶哑等食管外的表现。
酸反流是引起反流症状的主要原因,因此,西医主要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来抑制胃酸分泌和联合胃动力药,其在短期内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是停药容易出现复发[1]。
本实验旨在分析研究加味四逆温胆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因胃食管反流病收入住院患者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患儿年龄为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为38.25±4.75岁,病程为1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1.25±0.85年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
入选标准:①入选患者均属于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标准;②临床表现为反酸、嗳气、烧心、咽部不适、胸骨后疼痛等症状,内经检查示食管黏膜有不同程度的破损;③排除有消化性溃疡、食管癌或上消化道手术者;④排除有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者;⑤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妇女;⑥患者自愿参与该实验。
加味四逆温胆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分析探究胃食管反流病采取加味四逆温胆汤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72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则实施加味四逆温胆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4.44%,明显要比对照组的72.22%高,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在复发率上,观察组为5.56%,明显要比对照组的30.56%低,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临床中,针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取加味四逆温胆汤进行治疗,具备显著的疗效;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加味四逆温胆汤;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胃食管反流是消化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由胃食管腔在过度接触,或者暴露于胃液的情况下,引发的临床胃食管反流症。
该类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胃灼热、反酸、吞咽困难、声嘶以及咽部不适等[1]。
由于胃食管反流病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所以需针对该类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次一共纳入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72例,其目的是分析探究胃食管反流病采取加味四逆温胆汤进行治疗的效果,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纳入研究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一共72例,入选时间为2015年2月—2016年2月,均符合胃食管反流疾病诊断标准,排除食管癌、妊娠妇女以及存在严重精神疾病者[2]。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其中观察组36例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分布在21-67岁,年龄均值为(43.7±1.3)岁;病程为2个月到1.8年,平均病程为(1.1±0.2)年。
对照组36例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分布在20-68岁,年龄均值为(43.8±1.2)岁;病程为2个月到1.8年,平均病程为(1.1±0.2)年。
中医四逆温胆汤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采取四逆温胆汤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观察其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5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7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4.74%,复发率18.42%;对照组有效率73.68%,复发率3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中医四逆温胆汤加味治疗明显提升了临床效果,降低了复发率,是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四逆温胆汤;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4-0031-02Clinical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ur on the treatment of liver stomach disharmony reflux esophagitisZhang Dingrong, Wang Xuemei.Cangxi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Cangxi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6284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take four inversion bile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n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liver and stomach reflux esophagitis, observe its clinical effect. Methods January 2016-2016 year in May, to the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76 cases of reflux esophagitis patients,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94.74%, the recurrencerate was 18.42%; the control group was 73.68%, the recurrence rate was 39.47%,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in treating bile four inversio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clinical effect, 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 is the treatment of liver An effective means of disharmony of the stomach in reflux esophagitis.【Key words】FourWendan Decoction;Disharmony of liver; Stomach反流性食管炎主要表现为胸骨后灼热、疼痛、嗳气、反酸等症状,严重可引发食管狭窄或溃疡[1]。
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23例疗效观察束玢(丹阳市访仙镇卫生院㊀212300)ʌ摘要ɔ中西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对比.将胃镜确诊的23例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以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对照组以多潘立酮㊁奥美拉唑肠溶胶囊㊁铝钛酸镁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ʌ关键词ɔ胆汁反流性胃炎;黄连温胆汤加味㊀㊀ʌ中图分类号ɔR285㊀㊀㊀㊀ʌ文献标识码ɔA㊀㊀㊀㊀ʌ文章编号ɔ1674-361X (2014)12-0082-01㊀㊀笔者自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以来,应用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23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6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经电子胃镜确诊,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3例中,男9例,女性14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3.5岁;病史<1年3例,1~5年12例,>5年8例;对照组23例中,男10例,女13例,年龄23~62岁,平均年龄41.2岁;病史<1年者4例,1~5年13例,>5年6例.2组一般资料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治疗组以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药用姜川连6g ,淡竹茹12g ,枳实6g ,法半夏9g ,陈皮6g ,茯苓12g ,厚朴6g ,砂仁后下6g ,干姜6g ,炙甘草3g .根据疾病的不同表现化裁加减,水煎取汁300ml ,每日一剂,分2次服用,30天为一疗程.治疗期间不再服用治疗相关药物.对照组多潘立酮10m g ,每日三次,餐前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 g ,每日两次,餐前服用,铝钛酸镁0.5g ,每日三次,嚼服.4周为一疗程.3治疗结果疗效判定标准㊀参照«实用中医消化病学»[1]中有关疗效评定标准.临床治愈:症状消失,胃镜复查示幽门口无胆汁;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胃镜复查示幽门口或有胆汁;好转:症状减轻,胃镜复查胆汁反流稍有减少;无效:达不到有效标准或反恶化者.结果㊀2组治疗效果对照比较表1表1㊀2组治疗前后疗效对比[例(%)]组别n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236(26.1)8(34.8)7(30.4)2(8.7)91.3对照组234(17.4)6(26.1)8(34.8)5(21.7)78.3㊀㊀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从表1中看到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4病例介绍患者女性,51岁,因 胃脘胀痛,恶心反酸反复9月余,加重半月 至我院门诊就诊.平时不规则服用药物治疗,但病情反复,缠绵不愈.半月前与家人口角后感症状加重,进食后胀痛明显,牵至两胁,口苦反酸,恶心欲吐,易烦躁,食欲不振,舌淡红苔薄黄而腻,脉弦滑而数.胃镜检查提示: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诊断:胃脘痛(肝胃不和).以黄连温胆汤加川楝子10g ,元胡索12g ,制香附15g ,佛手片10g .口服7剂后,症状明显改善,随证加减治疗6周后临床症状消失.嘱平时调理情志,少食多餐,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三月后复查胃镜未见胆汁反流征象.随访6月,病情稳定.5讨论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胃㊁十二指肠和胆囊疾病导致幽门关闭不全,以胆汁为主的碱性十二指肠液(包括胆汁㊁胰液和十二指肠内容物)自上而下反流入胃,引起一系列上消化道症状.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于祖国医学 胃脘痛 反酸 腹胀 等范畴.西药常以多潘立酮㊁奥美拉唑肠溶㊁铝钛酸镁联合应用治疗,但临床疗效并不十分满意,病情反复难愈,且复发率高.中医学认为,本病与脾胃肝胆有关,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为脾失健运,升降失常,标实为肝胃不和,胃气上逆.黄连温胆汤,出自清代陆廷珍的«六因条辨».王晋三«古方选注»中记载: 温胆汤,膈腑求治之方也.热入足少阳之木,胆气横逆,移于胃而为呕,苦不眠,乃治手少阳三焦,欲其旁通胆气 .为疏肝理气,和胃利胆,降逆止呕之剂.随证加减,取得比较好的临床疗效.参考文献[1]周学文,李乾构,等.实用中医消化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收稿:2014-08-25修回:2014-09-19)(收稿编辑:关家越)[上接81页]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偏头痛(24%)㊁紧张性头痛(17%)和丛集性头痛(14%)的占比较大,而慢性阵发性头痛㊁血管疾病性头痛㊁器械造成的头痛等例数较少,占比均在10%以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1㊀患者头痛病因㊁例数和占比头痛类型例数百分比n%偏头痛2424.0紧张性头痛1717.0丛集性头痛1414.0慢性阵发性头痛99.0非器质性病变头痛1010.0血管疾病性头痛99.0神经性头痛1010.0其他器械使用造成的头痛44.0其他头痛33.0㊀㊀2.3头痛症状类型头痛类型例数与占比参见表2,从表中数据可知,头痛会伴发各种临床病症,例如呕吐㊁晕眩㊁畏寒㊁运动障碍与四肢抽搐等等.表2㊀头痛症状类型和占比对比头痛症状类型例数占比n%呕吐2727.0晕眩2424.0畏寒1717.0运动障碍1313.0视物模糊1010.0四肢抽搐66.0其他33.3.讨论神经内科门诊出现最多的病例是头痛患者,患者发病原因和环境㊁自身情况等有密切关系.最近几年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使得人们的精神压力更为复杂,因头痛入院就诊的病例数越来越多,紧张性头痛的发病率更是逐年攀升[1].除此之外,人们自行服用各种药物,不当的药物服食也是造成头痛高发的一项重要因素.本次入选患者,男性比女性患者多20例,男女比例为3:2,41~60岁年龄段患病人数最多,其次是24~40岁年龄段.男性患者发病率高可能是生活与工作压力大于女性,年轻化的趋势可能是受到了学习㊁工作等压力大的行为以及娱乐活动变多,改变了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使得睡眠时间变短,睡眠质量变差.除此外,饮食习惯的变化,年轻人对烟草㊁酒精㊁咖啡因和巧克力的摄入量增多也使得发病年龄趋小化.头痛因为个人体质与病变位置的影响,不同患者有不同的疼痛度.因为人们有经常性的头痛,因此常常把头痛当成小毛病,对头痛情况不够重视,但是长时间的头痛与眩晕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与注意,及时入院就诊,以防止发生更为严重的疾病[2].长时间反复出现头痛症状,有可能是身体某部位病变的提示,通常是重大疾病的最初表现,例如癌症.临床在关注脑病变而促发的头痛时,也需要同时关注对偏头痛㊁紧张性头痛等判断,使用综合性治疗方式,解除患者痛苦[3].本次研究中,对我院神经内科100例头痛症状患者做观察,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头痛种类最多的是偏头痛㊁紧张性头痛与丛集性头痛,同时头痛伴发最多的症状是呕吐㊁眩晕和畏寒.综上所述,头痛作为神内科门诊出现率较高的一项疾病,临床需要加深认识,以减少临床误诊与漏诊的出现率.因为本次研究的数据基数较小,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未来还需进一步大规模研究,更深入的总结头痛的临床表现特点.参考文献[1]周冀英,范小平,李雪莲,等.头痛门诊偏头痛患者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J ].重庆医学,2012,12:1145-1147.[2]王一.用头痛宁胶囊辅助治疗神经内科头痛的临床效果分析[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3:16-17.[3]李冰.关于神经内科门诊72例头痛患者的临床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3:32-33.(收稿编辑:金凤)28中国农村卫生2014年12月第15期总第54期China 's rural health ,December 2014,No15,Total No.54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23例疗效观察作者:束玢作者单位:丹阳市访仙镇卫生院 212300刊名:中国农村卫生英文刊名:China rural health年,卷(期):2014(15)引用本文格式:束玢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23例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国农村卫生 2014(15)。
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52例作者:王玉珏来源:《云南中医药杂志》2009年第12期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黄连温胆汤;疗效中图分类号:R5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09)12—0037—01反流性食管炎(RE)是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人食管,引起食管粘膜消化性炎性病变,重者出现溃疡及狭窄。
笔者运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该病5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52例均为门诊病例,男30例,女22例;病程半年~10年;年龄22岁~62岁,胃镜分极:I级(食管下段粘膜点状或条样发红,糜烂无融合)34例;Ⅱ级(食管中下段条样糜烂并伴局部融合)16例;Ⅲ级(食管粘膜广泛发红,糜烂融合呈全周性或溃疡形成)2例。
1.2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制定的《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003年)标准:①胃食管反流的典型症状如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等;②胃镜检查有I—III 级食管炎症状表现;③排除妊娠、贲门失驰缓症、幽门梗阻、滑动型食管裂孔疝等病。
2治疗方法采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法半夏15g,云黄连10g,枳壳15g,白及15g,海螵蛸15g,草豆蔻15g,党参15g,代赭石15g,白芍15g,炙甘草10g。
服药方法:每日1剂,浓煎频服。
4周为1个疗程。
服1~2个疗程统计疗效。
治疗期间忌食刺激性粗糙食物、烫物及药物,戒烟戒酒,避免诱因,如饱食、甜食等,保持大便通畅。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痊愈:症状消失,胃镜检查食管炎分级降低一级以上;好转:症状部分消失,胃镜检查食管炎分级降低一级以上;无效:症状及胃镜检查无改善。
3.2治疗结果 52例治疗后痊愈26例,好转2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
4 体会。
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脾胃湿热型的体会常建国;李天禹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4(033)013
【摘要】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脾胃湿热型的疗效.方法:将60例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脾胃湿热型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沙必利、硫糖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对照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黄连温胆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脾胃湿热型的临床疗效肯定.
【总页数】2页(P6-7)
【作者】常建国;李天禹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贵州遵义,563000;贵州省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贵州遵义,5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3
【相关文献】
1.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64例临床疗效观察 [J], 孙国峰;何小分
2.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观察 [J], 杨光
3.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6例 [J], 吴苏柳
4.中药黄连温胆汤治疗脾胃湿热型Hp阳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J], 齐金宜
5.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0例 [J], 李祥年;李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胃食管反流病应用加味四逆温胆汤治疗的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6-06-29T15:46:24.33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7期作者:薛瑞[导读] 所谓胃食管反流疾病,实际上就是胃食管返流疾病,其指代胃、十二指肠中的食物会直接返流至食管中诱发泛酸以及胃痛等。
作者:薛瑞地址:山东省肥城市中医医院邮编:271600摘要:目的观察使用加味四逆温胆汤对胃食管反流病人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食管反流病人12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
观察组病人应用加味四逆温胆汤实施治疗,对照组病人则使用奥美拉唑胶囊实施治疗,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30天之后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就临床症状来说,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症状改善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过就胃镜下的食道粘膜状况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使用加味四逆温胆汤对胃食管反流病人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加味四逆温胆汤效果观察所谓胃食管反流疾病,实际上就是胃食管返流疾病,其指代胃、十二指肠中的食物会直接返流至食管中诱发泛酸以及胃痛等,损害患者口咽、气道以及喉部之外的组织,对反流性食管炎病人实施治疗,其治疗的基础是抑酸,一般可以使用抑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1]。
此次研究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食管反流病人12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析加味四逆温胆汤对胃食管反流病人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食管反流病人12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
所选取的患者全部符合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诊断标准。
观察组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各不相同,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71岁,年龄最小的患者22岁,平均年龄52.3±3.5岁。
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8-10-30T14:46:16.52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8期作者:杨春喆[导读] 在加味四逆温胆汤能使胃食管反流病获得更佳疗效,同时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双鸭山市岭东区岭西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黑龙江双鸭山 155120摘要:目的:分析加味四逆温胆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
方法:收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78例,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观察组则联合使用加味四逆温胆汤。
观察和对比两组的治疗效率、胃镜检查总有效率、复发率。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胃镜检查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
结论:在加味四逆温胆汤能使胃食管反流病获得更佳疗效,同时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加味四逆温胆汤;胃食管反流病;临床分析Analysis of clinical effect of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modified Siyi Wendan decoction on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Methods: 78 cases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were collect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randomized control, 39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western medicin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mbined with Modified Siyi Wendan Decoction. Observed and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of treatment efficiency, gastroscopy total effective rate, recurrence rate.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gastroscopy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he recurrenc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0.05). Conclusion: Modified SiniWen Tang decoction can make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t better curative effect, and 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 of the disease,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and applying.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odified SiniWen decoction;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Clinical analysis如果患者的食管长期在胃蛋白酶和胃酸的环境中暴露,就很容易发生黏膜损伤和食管炎症。
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63例的疗效观察【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西医治疗;加味黄连温胆汤;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244-02
胃食管反流病(gerd)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临床症状及或食管粘膜损伤的一种疾病。
根据食管粘膜有无破损,可分为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re)和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
gerd在欧美国家多见,据1988年罗马国际会议资料报道,欧洲有三分之一的居民受本病的影响,明显干扰其正常生活者占5%-16%,美国有44%的成人患者有gerd,学者们指出这只是冰山一角,实际发病率要高得多,我国对此病认识与研究较少,近几年才逐渐被重视,发现本病在我国不少见。
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包括生活指导,药物治疗,抗反流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有质子泵抑制剂,粘膜保护剂,胃肠动力药,包括预防下食管括约肌松弛的巴氯芬。
本人注意到,部分病人服用上述药物效果并不明显,此类病人多伴有失眠,心烦等表现,中医属痰热中困,胃失和降表现,本人通过选择此类病人63例,随机分组,采用国家名中医谢昌仁的加味黄连温胆汤加减,经对照检验,效果有明显区别,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人选取从2006年7月至2012年8月份我科有明显胃脘隐痛或胀痛,有明显烧心,或伴反酸,嗳气的单纯西医治疗效果不理想
的病人63例进行观察,所选病人均胃镜下为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其中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11例,幽门螺旋杆菌经碳14检测阳性13例,但分组未考虑幽门螺旋杆菌及糜烂性与非糜烂性食管炎因素,伴失眠,心烦者24例,随机分组如下: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使用雷贝啦唑10毫克,餐前口服,每日两次,枸缘酸莫沙比利5毫克餐前口服,每日三次;中药黄连6克,姜半夏10克,茯苓12克,陈皮6克,枳实6克,竹茹6克,甘草3克。
对照组未口服中药,其余治疗相同。
时间8周。
其中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者加用阿莫西林1.0口服每天两次,痢特灵0.1口服,每天三次服用10天,但未考虑其药物影响因素。
3 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评定从症状隐痛,胀痛,烧心,反酸,嗳气,胃镜下改变(主要针对re),失眠心烦来评定,并以症状改变为主,症状程度按个人分级0-10,,开始时均为10级,改变为0为非常明显,3 -5为较明显,6-8为有效,9-10为无效。
re仅分有效与无效,有效为内镜下恢复正常。
4 结果
经8周治疗,效果如下:单位为例数。
从上述结果看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效果明显,但在烧心、失眠、心烦症状缓解明显,总疗效评价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利用卡方统计方法(p<0.05),具有临床意义。
典型病例:患者一;中年女性,39岁,反复胃脘隐痛半年,伴明显烧心,反酸,失眠,心烦,查体上腹部轻压痛,余无特殊阳性体征,检查胃镜提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幽门螺旋杆菌检查阴性,给予点滴奥美拉唑40毫克,每天两次,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5毫克,餐前服用,每天三次,果胶铋150毫克,每天三次,治疗一周后效果不明显,且患者感觉症状心烦更明显,加用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第二天,患者感觉心烦,胃脘痛,烧心即明显好转,再服用三天症状即消失而出院。
患者二;也是一中年女性,50岁,反复胃脘痛,烧心六年,加重一周,且一周来伴心烦,失眠,查体无异常,胃镜提示仍然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给予奥美拉唑同样40毫克,每日两次点滴,莫沙必利5毫克,餐前口服,果胶铋150毫克,每天三次口服,五天后症状缓解不明显,且患者因效果不好,有情绪,经加服上方后,三天后症状明显好转,在住10
天后症状完全缓解而出院。
5 结论
胃食管反流病仍然是消化科难题,西医治疗不论药物与手术,均对部分病人不是很理想,本人结合名中医谢老方剂,效果明显,觉得值得临床借鉴,按胃为阳土,多气多血,其致病者,中焦积滞壅,不能受纳腐熟使然,以实证多为多。
胃食管反流病,临床主症为痛,胀,嘈,热,故病机当责之痰热中困,胃失和降。
《类证治裁》即云:“其状似饥非饥,似痛非痛,脘中懊恼不安,或兼嗳气痞闷,渐至吞酸停饮,胸前隐痛,丹溪谓皆痰火为患,或食部有热。
”
故其治宜通不宜滞,当苦辛并用。
苦能降而辛能通,和中焦且清痰热,是以选择黄连温胆汤加味,取黄连苦能健胃而降,二陈和胃化痰,其中姜夏与川连配伍寓辛开苦降之意;竹茹清中除烦,降止呕;枳实下气行滞,更助黄连之苦降。
方中黄连一味,至关重要。
《珍珠囊》载:“黄连其用有六:泻心脏火,一也;去中焦湿热,二也;诸疮必用,三也;去风湿;四也;治赤眼爆发,五也;止中部见血;六也。
”可见其清热作用之强,使用范围之广。
现代研究证实黄连有广谱抗菌作用,而胃炎患者多数幽门螺旋杆菌检查阳性,则无论从辩证辨病角度此皆为良药。
使用时可根据患者素质痰热轻重,斟酌其量。
如热重者用3克,热轻者用2克,或伍以它药协同之,以使胃中痰热得化气调畅而复其职。
参考文献
[1] 刘静秋,姜丽红,王清霞.黄连温胆汤治验举隅[n].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4.02期.
[2] 王光晃.黄连温胆汤临证治验[j].吉林中医药,1986.06期.
[3] 朱云.史恒军运用黄连温胆汤治疗失眠的经验[j].睡眠与
研究:第四届全国睡眠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
[4] 党小平.孙思邈黄连温胆汤—治疗消化不良临床观察[j].
孙思邈养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
[5] 龚立荣.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附谭万初教授治疗该病的经验及20例临床观察)[n]. 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孙梅,詹小萍,金晨宇,杜勤.单建贞温胆汤加味合奥美拉
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观察[j].中国中药杂志,2008年四期.
[7] 贾艳敏,李慧臻.温胆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54例[j].山西中医,2009年01期.
[8] 林益群.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2例[j].新中医,2008年07期.。